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 第一单元测试02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91936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 第一单元测试02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 第一单元测试02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 第一单元测试02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 第一单元测试02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 第一单元测试02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 第一单元测试02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 第一单元测试02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 第一单元测试02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 第一单元测试02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 第一单元测试02含答案解析.docx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 第一单元测试02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 第一单元测试02含答案解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 第一单元测试02含答案解析.docx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第一单元测试02含答案解析

第一单元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元勋(xūn)萦带(yíng)校对(jiào)目不窥园(kuī)

B.选聘(pìn)日曛(xūn)气氛(fēn)锲而不舍(qì)

C.赫然(hè)阖眼(hé)涉猎(shè)迥乎不同(jiǒng)

D.草率(shuài)滑稽(jī)鉴赏(jiàn)气冲斗牛(dǒu)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难堪心不在焉马革裹尸

B.伴侣可歌可泣潜心贯注

C.奠基鲜为人知群蚁排衙

D.魅力妇儒皆知义愤填膺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

B.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C.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

D.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以议论为线索来结构全文的,全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B.杨振宁是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曾获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C.萧红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著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

D.《孙权劝学》以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刻画人物。

5.综合性学习。

(8分)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语文与生活密切相关,下面我们就一同步入语文与生活这个多彩的空间吧!

(1)语文课上,老师提倡大家要“品读经典名著,积累写作素材”,一名学生分别从“人物、景物、故事、哲理”四个方面积累了四本素材集。

请你选择两本素材集,帮他分别拟一个名字。

(2分)

 

(2)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备受观众喜爱,请你帮助在场的选手将与下列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写在横线上。

(2分)

①勾践________________②匡衡________________

(3)你的小组开展“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五个成员分别研究下列人物:

A.范仲淹;B.文天祥;C.诸葛亮;D.杜甫;E.赵云。

一个同学找到了下列两副对联(每副对联涉及两个人物),请在括号内帮他填上相关人物所对应的字母。

(4分)

①歌吟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

②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抱孤子,出重围,匹马单枪,长坂桥边,数百千员上将,独我犹能保两全。

()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13分)

蒙文通:

儒者豪迈

徐百柯

蒙文通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但他曾说自己学问最深处,恰恰是不著一字的宋明理学。

蒙先生指导研究生,上来先是两句话。

第一句引陆象山言:

“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

”第二句是他自己的信条:

“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

蒙文通以教书为业,却曾两次遭遇未被大学续聘的尴尬。

一次是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

他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却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因而被同事称为“此亦稀有之事也”。

据说此事弄得院长非常难堪,以致置北大隋唐史无人授课一事于不顾,也不再续聘蒙文通,而蒙文通也处之泰然,仍我行我素。

后转至天津一女师任教,与“领导”交往依然如故。

另一次是20世纪40年代在四川大学,由于学阀玩弄手腕,蒙文通未被文学院续聘。

但一干学生倾倒于他的学识,请求他继续授课。

他说:

“我可以不拿钱,但我是四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子弟。

”于是让愿意上课的学生到自己家里,继续传授。

曾经有川大学生回忆蒙先生:

“先生身材不高,体态丰盈,美髯垂胸,两眼炯炯有神,持一根二尺来长的叶子烟杆,满面笑容,从容潇洒地走上讲台,大有学者、长者、尊者之风。

他讲课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不带讲稿,有时仅携一纸数十字的提要放在讲台上,但从来不看,遇风吹走了也不管;第二是不理会下课钟,听而不闻,照讲不误,每每等到下堂课的教师到了教室门口,才哈哈大笑而去。

他的考试也颇有趣味,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由学生出题问先生,往往考生的题目一出口,先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学识程度。

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大笑不已,然后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才开始详加评论。

考场不在教室,而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学生按指定分组去品著应试,由蒙先生掏钱招待吃茶。

蒙文通曾对儿子蒙默讲,自己对问学者一向是知无不言,就像钟,“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

他的学生常晚上登门问学,他总是热情接待,有问必答,侃侃而谈。

夜深,学生告辞,他常不准走,非等他燃过两根抽水烟的纸捻后才放行。

他的学生吴天墀说:

“先生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行乎自然,喜交朋友,社会上三教九流,一视同仁,所以有不少和尚、道士跟他有交情。

喜欢上街坐茶馆,和人作海阔天空的闲谈,也爱邀熟人上餐馆小吃一顿。

另一位学生隗瀛涛回忆说,一次,遇见蒙先生坐三轮车去学校。

蒙先生一眼看见他后高声喊道:

“隗先生(对他的戏称),我家有四川近代史资料,你快来看了写文章。

我的文章发表了可以上耀华餐厅(成都著名的西餐厅),你的发表了也可以吃一顿回锅肉嘛!

许多学者都曾慕名到成都拜访蒙文通,交往过后,他们往往发出这样的感叹:

“读先生的书,以为只是一个恂恂①儒者,没想到先生还这么豪迈。

(有删节)

注:

①恂恂:

恭谨温顺的样子。

6.从蒙先生做人的角度看,你认为他两次未被续聘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2分)

 

7.蒙先生曾表示对问学者一向是“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

请用直白的语言解释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3分)

 

8.蒙先生的考试方法好不好?

请说出你的理由。

(4分)

 

9.蒙先生的“豪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任选两个方面举例说明。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4题。

(14分)

逍遥游

聂鑫森

贺先生是大学中文系一位久负盛名的老教授,他的专长是《庄子》研究。

贺先生的样子,尤其是五十岁以后,极似一棵瘦矮枯黄的杂树,一点儿也不起眼。

他的个子也就一米六高,背有些弯,平头,脸色蜡黄,唇上蓄两撇八字胡,说话时露出两颗大门牙。

他喜欢着青色的衣裤,加上布鞋布袜,乍一看,俨然一乡下农民。

20世纪60年代初,中文系的办公楼,立在校园东南角的一个小庭院里,是彼此相连的双层木结构小楼,飞檐翘角,古色古香。

有一天黄昏,不知何故,起火了,电铃骤响,让所有的教职员迅速撤离。

贺先生当时正在办公室撰写讲义,同室的年轻教师陶淘慌忙丢下手中的书,往门外奔去。

陶淘是教现代文学的,自己也写小说,在文坛已有相当的知名度。

贺先生一声大喝:

“你跑什么?

如果我跑,是因为我死了,就不再有人能这么好地讲《庄子》了。

陶淘连忙恭敬地侧立门边,说:

“贺先生,您请!

事后,贺先生对陶淘说:

“我让你等一下,是想提醒你,什么事都不必慌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陶淘说:

“是,是。

贺先生喜欢独来独往,以书为伴。

上课之外,不串门,不交际,不嗜烟酒。

唯一的爱好是在休息日,带一两本古书和一些干粮到郊外的僻静处,赏玩山水后,坐在树下读书。

他的眼睛真好,读了这么多书,却无须戴眼镜。

他曾以诗嘲弄那些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同辈:

“终日耳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

“文化大革命”说来就来了。

贺先生很快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红卫兵”小将隔三岔五拉着他去游街批斗。

他被戴上一顶很高很尖的纸做的帽子,胸前挂着一块黑牌,上写“打倒反动学术权威贺圣臣”,手里提着一面铜锣。

他没有一点沮丧之色,从容地走着,锣声响得有板有眼。

他的几个同辈人,有的受不了这种侮辱,自杀了;有的吓得旧病复发,住了院。

他对他的老伴儿和儿女说:

“我不会自杀,也不会因病而逝,我还有几本书要写,我不能让天下人有憾事。

后来,贺先生又被造送去了“五七干校”,以体力劳动来改造他的思想。

和他同居一室的是陶淘。

这一老一少的任务是喂猪,不是关着喂,而是赶着猪野牧。

他们两个人共一口锅吃饭,俨然父子。

很奇怪的是贺先生对做饭炒菜十分内行,尤其是炒菜。

虽说少荤腥,蔬菜由场部统一发放,也不多,但贺先生却能变通烹调之术,或凉拌,或爆炒,或清煮,做出陶淘从没有品尝过的美味。

特别是春夏之间,贺先生识得许多野菜,比如马兰头、蕨菜、地菜、马齿苋……他亲自去采,以补蔬菜之不足。

贺先生还采了许多艾叶,晒干,做成艾条。

他说他稍懂医道,有些病可以烧艾作灸,十分见效。

陶淘的情绪越来越坏。

有一天出门牧猪时,陶淘说身体不舒服,想休息半天。

贺先生说:

“好吧。

贺先生把猪赶到不远处的山坡上,让猪自去嚼草。

他坐在树下,想他的《庄子》大义。

坐了一阵,觉得陶淘的举动有些异常,慌忙往回赶。

推开门,陶淘上吊在矮屋的梁上。

贺先生忙把被子垫在地上,搬来凳子,站上去,用镰刀砍断绳子。

陶淘跌落在被子上。

贺先生寻出一截儿艾条,在煤灶上引燃,然后灸陶淘的“人中”穴。

过了一会儿,陶淘醒来了。

“贺先生,您不该救我!

贺先生说:

“我已至花甲,尚不想死,何况你!

我的《庄子》研究,想收个关门弟子,你愿不愿意?

陶淘哭了。

他因出身不好,又搁在这似无穷期的“五七干校”,女朋友忽然来信要和他分手——

“女朋友分手,好事!

不能共患难,何谓夫妻?

若你们真走到一块儿,有了孩子,再遇点厄难,那才真叫惨。

陶淘说:

“我愿受教于先生。

此后,贺先生开始系统地向陶淘讲述《庄子》。

没有书,没有讲义,那书和讲义全装在贺先生的肚子里。

《汉书》记载《庄子》一书为五十二篇,实存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贺先生先背出原文,再逐字逐句细细讲评,滔滔不绝,神完气足。

《道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伴随着日历,一篇一篇讲过去。

贺先生讲课时,喜欢闭着眼睛,讲到他自认为得意的地方,便睁开眼问:

“陶淘兄,你认为如何?

”陶淘慌忙站起来,毕恭毕敬地说:

“学生心悦诚服,确为高见!

陶淘觉得日子短了,生活有意思了,眼前常出现幻觉:

贺先生就像那自由自在的鲲鹏,扶摇直上,“其翼若垂天之云”,自由自在,不以环境险恶为念,堪为自己人生的楷模。

世道终于清明了。

陶淘一边工作,一边当了贺先生的研究生和助手。

在他的协助下,贺先生完成了几部关于《庄子》研究的重要著作。

贺先生说:

“陶淘,我也该走了,我的肝癌居然拖过了这么多年,实为奇迹。

庄子说,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痛。

我现在把该做的事做完了,写完了书,还有了你这个传人,此生无憾。

几天后,贺先生安详地去了,享年七十有二。

10.请概括贺先生的形象特征。

(3分)

 

11.陶淘这一人物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3分)

 

12.欣赏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分)

他没有一点沮丧之色,从容地走着,锣声响得有板有眼。

 

13.这篇小说以《逍遥游》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3分)

 

14.贺先生的为人处世与他的读书治学密不可分,联系你的读书经验,简要谈谈读书对你的影响。

(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18题。

(13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叹曰:

“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选自《北史·傅永列传》)

注:

①让:

责备。

②露布:

公开的文告。

15.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蒙辞以军中多务

B.

自以为大有所益

不辞而别

精益求精

C.

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D.

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寻根问底

品学兼优

16.下列“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C.忽啼求之D.余闻之也久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18.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1)

(2)两题任选一题作答,第(3)题必答。

(4分)

(1)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长进惊人的原因是什么?

(2分)

 

(2)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2分)

 

(3)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2分)

 

三、写作(40分)

19.《孙权劝学》一文,让我们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读书是一种爱好,一种品位,更是一种责任。

读书长智,读书达理,读书明德。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读书要有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要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要学会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请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第一单元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B

【解析】B项,“锲”读音应为“qiè”。

2.【答案】D

【解析】D项,“儒”应为“孺”。

3.【答案】B

【解析】B项,“家喻户晓”是个褒义词,用在“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的语境中不当。

4.【答案】B

【解析】B项,应是邓稼先,而不是杨振宁。

5.【答案】

(1)人物谱风景册故事囊火花集

(2)①卧薪尝胆②凿壁偷(借)光

(3)①DB

②CE

二、

6.【答案】第一次是因为蒙先生不会阿谀奉承,讨好“领导”;第二次是因为蒙先生为人光明磊落,不搞阴谋诡计。

7.【答案】多问则多讲,少问则少讲。

(或:

“知无不言”,“有问必答”。

8.【答案】略。

【解析】提示答“好”与“不好”均可,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9.【答案】豪迈的具体表现:

智慧幽默,刚正不阿,不拘小节,诲人不倦,慷慨大方……

①慷慨大方,考试时掏钱招待学生吃茶,爱邀熟人上餐馆小吃一顿。

②刚正不阿,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

10.【答案】相貌平凡、洒脱随性、学识渊博、从容镇定、责任感强、富有情趣。

11.【答案】①陶淘是贺先生故事的见证者,起到线索作用;②陶淘在生活中的表现与贺先生形成对比,突出贺先生的品质;③陶淘的积极变化侧面表现了贺先生的人格魅力。

12.【答案】运用神态、动作等描写,表现了贺先生在遭受迫害时的镇定,照应了前文的“什么事都不必慌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13.【答案】①《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篇目,贺先生是研究《庄子》的专家,以《逍遥游》为题目符合贺先生的身份;②贺先生自由自在,不以环境险恶为念,以《逍遥游》为题目强调了贺先生的性格;③以《逍遥游》为题目寄寓了作者的人生理想,暗示了小说的主题。

【解析】标题的作用主要有:

①标题运用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作用,如象征、比喻、一语双关等;②交代文章的写作内容;③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④交代写作顺序;⑤交代文章主题、情感;⑥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⑦作为文章行文的线索。

本文标题的作用可按上面的提示逐一思考。

14.【答案】《论语》显现了孔子诲人不倦的身影;《呐喊》充满了对黑暗统治和丑陋现象的痛恨;《巴黎圣母院》洋溢着对爱、对人道主义的向往,始终闪烁着人生的光芒……它们教会了我欣赏并弘扬真善美,厌恶并摒弃假恶丑。

15.【答案】D

【解析】A项,“辞”的意思分别是“推托”“告辞”;B项,“益”的意思分别是“益处、好处”“更加”;C项,“寻”的意思分别是“不久”“寻找”;D项,两个“兼”的意思相同,“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

16.【答案】A

【解析】A项是助词,B、C、D三项都是代词。

17.【答案】

(1)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有个友人寄给他一封信,他却不能回复。

18.【答案】

(1)吕蒙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

(2)朋友来信不能回复,傅永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3)他们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人(武将、武夫);认识到读书的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长进。

三、

19.【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