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47116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5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6页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6页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6页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6页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6页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6页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6页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6页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6页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6页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6页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6页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6页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6页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总指针,以《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为切实做到从具体学情出发,充分利用新教材提供的条件,实现《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特制定本教学计划。

(二)学情分析 

本册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第一期学生,有以下特点:

学生有浓厚的绘画兴趣;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能进行完整的画面构思、表现;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学生现状分析:

经过一年的培养,不少二年级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浓厚,绘画表现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绘画表现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画时初步培养了观察习惯,对于想象画、命题画有较大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的描绘。

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丰富美术教学的形式,注重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处理好审美教育、思品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学生比较活跃。

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耐性较差,因此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

对于学生要多鼓励表扬,使他们树立能学好的自信心。

(三)教情分析 

各课内容的编排有很多漂亮的图片,展示了学生活动过程及其学生作品图片,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参考和学生自学。

全册活动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单一到综合、由课内到课外的原则,教材编排方式较一年级教材有所改变,所以教学的设计也要有所变化:

1.更加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

2.加强了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综合。

3.各学习领域没有十分明确的划分,它们总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综合。

通过对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教学实践,我对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了解了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特点方法。

但美术学科教学工作专业性很强,学生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教育教学工作困难很大。

工作中我要不断学习新理论,树立新观念,探索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改革,同时,更要认真学习钻研新课程,克服困难,认真扎实地对待每一项工作,尽最大努力地教育教学任务。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材分析:

二年级上学期采用最新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该教材注意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结合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以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注重学科内容和学科间的综合效应,扩充了知识的交融性和通知性。

本册教材共有22课,分别为:

神奇的小画册,三个好伙伴,五彩树,顶天立地,瓜果飘香,高个子和大胖子,条纹乖乖,猜猜我是谁,形形色色的背景,小蝌蚪,点点聚会,排排队,花格子小牛,自画像,神鸟变树,小小手,看医生,请你告诉我,折纸动物,纸杯变变变,翻新的纸盒,会飞的娃娃。

分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课型,其中综合与探索课比重较大,主要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绘画、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教材。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重点是以学生学习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寻找各种材料,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

三、教学目的任务:

1.激发学生爱美、寻美、创美的兴趣,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的情感。

2.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各种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3.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尝试使用多种媒材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并能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造型活动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4.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欣赏美,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5.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多种综合、探索体验活动,培养学生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6.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画方法,认识和了解绘画基础知识。

四、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

1.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进一步熟练彩笔、油画棒的表现技巧。

2.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3.学习浅显的色彩知识和一些简易图案的设计。

难点:

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真实的表现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周围的事物,细致、充分地在作品中表现出来。

3.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操作态度,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个人教研专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合作意识的培养

六、教学措施

针对我校学情及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制订以下教学措施: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

要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的欲望。

积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

美术学习不单是一种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

要在美术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凭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与环境互动,与人类文化互动,达到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要尊敬和爱护学生,对每个学生的创造成果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尊重。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探究性的学习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人类社会的丰富性,了解各学科的共通之处和相异之处,理解美术对生活的独特贡献,使他们真正获得综合运用美术以及其他知识、技能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6.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传统美术课程评价是一种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的鉴定和甄别,现代课程评价应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要突出评价的过程和个性差异性,建立发展评价体系。

7.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象、范画、参观、访问等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广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努力开发当地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

9.以情导入,以趣启智,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

10.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的习惯。

加强心灵美教育,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作画习惯及学习兴趣。

11.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拓宽学生学习、体验渠道,丰富教学形式。

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和意愿的能力。

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事物与描绘事物的能力,并能感受事物的立体特征。

12.注重课评方式的多样性,课评标准的鼓励性。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宗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能力。

 

 

第1课神奇的小画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折折剪剪画画,使小朋友手中的小纸片变成一个神奇的小画册。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在画册的轮回绘画中变得丰富多彩有趣味。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画册的折剪添画过程与方法

教学难点:

有新意的变化,变化的统一性

教学准备:

自制小画册、白纸、油画棒、剪刀

教学过程:

一、将小画册贴在黑板上,请几个小朋友来翻翻看 

1、你发现了什么?

有趣吗?

 

2、请你来给它编个故事,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

 

3、怎么样,这个小画册好玩吧,我们也来试一试 

二、探究小画册的制作方法 

1、看到老师的小画册,你来猜一猜,这个小画册该怎么做呢?

 

2、老师小结并示范:

小朋友真是很聪明,老师没教,就能猜到小画册的制作方法。

首先要用两张纸折成书本形状,然后在已折好的纸上剪一个缺口,小画册就剪好了,再在上面画出图形即可。

 

3、动脑筋:

怎样才能使画面翻动后头和身子仍然会有机的连接起来?

 

三、欣赏有趣的学生作品 

1、互相有关联的四张连在一起的小画册。

 

2、已经脱节的四张相连的小画册 

四、学生作业 

1、自己做一个神奇的小画册,然后画上有趣的形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2、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3、在制作、观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设计建立在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寻找制作中遇到的障碍,寻求解决的方法,最终制作出一本神奇的小画册。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造机会,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便于学生讨论研究问题,可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制作、交流。

教学过程:

探究质疑——自学解答——提供指导——创造表现——交流评析。

一、教师可出示两本画册让学生对比欣赏、寻求异同,一本画册为我们常见的形式,另一本画册为教材中所呈现的活动画册,鼓励学生质疑。

二、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自学教材中的制作步骤图,尝试折剪制作画册,并鼓励部分学生到台上添画。

三、如发现有的学生在添画的时候接缝出现差错,教师在积极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再提供相应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折剪、添画的基本规律方法,启发他们力求表现画面内容等。

四、学习活动的开展可采用自主表现的方式,鼓励学生巧妙设计、大胆想象,制作出一本有个性特色的小画册,然后把自己的作品翻给同学看看,试着讲讲其中的故事。

五、评价可以将自评和互评结合,让学生在交流中看到积极学习的结果,感受学习的乐趣。

六、作业要求:

运用折、剪、添画等方法制作一本小画册,注意每幅图中剪制合页处的巧妙衔接。

教学反思:

 

第2课三个好伙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3.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性认识,学习调色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

教学难点:

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和间色的调色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

水粉颜料、调色板、铅画纸空白的一张、水粉色块、三只透明玻璃杯、作业纸16开、一份课件。

学生:

小水桶教具

座位安排:

六个学生围成一个小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课:

课件展示:

黑白的《五彩斑斓》(农民画),问:

好不好看?

是不是少了点什么?

用课件把颜色一点一点变上去,说说有什么不同。

有了色彩世界才会五彩斑斓!

——引出课题(板书)

游戏:

找朋友 

欣赏书中的民间绘画,说一说画中有哪些色彩(抽部分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这幅画汇集了这么多的颜色,不愧为《五彩斑斓》啊!

二、教学新知

1、寻找三原色 

在刚才我们挑选出了的色彩里有三个魔术师,不知道我们小朋友能不能把他们找出来,(提示:

会变色)(学生讨论) 

2、出示三原色 

介绍:

三原色不能由任何颜色调和成,却能调出其他的颜色  出示:

红、黄、蓝

想一想:

红、黄、蓝给你们带来怎样的感觉?

红色——温暖、热烈、奔放的感觉。

黄色——活泼、愉悦的感觉。

蓝色——清凉、冷静、稳定的感觉。

 

3、调色练习 

教师示范:

红+黄=橙; 

用透明玻璃杯装颜色水,并让学生自己上台动手变

学生自己尝试:

黄+蓝=绿;蓝+红=紫 

黑板上出示两张画好三原色泡泡的范画,泡泡交错处让学生把自己调出的颜色添加到画面上来。

 

黑板上的三原色泡泡中,这样不仅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同是也大大调动了课堂的教学气氛。

(学生发现调出来的颜色都夹在三原色的中间——引出三间色的概念)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三间色(并介绍三间色夹在三原色的中间,有任意两种三原色组合而成)(介绍对比色) 

三、作业:

练习并感知三原色。

自主涂画一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3.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性认识,学习调色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

教学难点:

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和间色的调色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

水粉颜料、调色板、铅画纸空白的一张、水粉色块、三只透明玻璃杯、作业纸16开、一份课件。

学生:

小水桶教具 

座位安排:

六个学生围成一个小组

教学过程:

一、了解三间色 

观察教师调色的小实验——利用两个原色的比例不同调配出不同的间色——发现——间色不光只有三种——有无数种。

二、游戏巩固

1、学念儿歌“红和黄,橙子摇摇;黄和蓝,绿叶飘飘;蓝和红,紫花开放”

学生自己和同桌练习。

 

2、举卡片游戏,每组发一个信封,信封中有六个颜色(三原色和三间色),每个学生拿一个颜色,当老师说红色+黄色,相应的同学举颜色,或者是老师说一个三间色,请相应的同学举起相加的颜色。

(结合前面的儿歌进行)

三、作品欣赏

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激发学生创作灵感和热情。

四、作业展示、发现总结

1.总结:

今天学了三原色和三间色的相关知识,通过这些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红红、黄黄、蓝蓝三个小伙伴的团结协作能产生千变万化的颜色,所以他们是三个最好的伙伴。

在多彩的世界里还有许多的颜色等待我们去认识。

因此说色彩的魅力是无穷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发现便于我们运用色彩来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

2.构图——简单、快速。

 

3.上色——用三原色和由三原色调出来的添色。

4.对学生作画中的错误给予及时地纠正。

(颜色过多或过花的话,可以用黑色进行调解,或是运用一种主体颜色来统一画面)。

5.板书设计:

三个好伙伴   三原色——红、黄、蓝   力度、方向

教学反思:

 

第3课五彩树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性,学生能在活动中观察发现间色的秘密。

 

2.让学生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对三原色作用的了解以及三原色的运用,吹树中观察发现三间色的产生。

教学难点:

掌握吹画的基本方法,并用三原色吹出一片多彩的树林。

教学准备:

A4纸水彩水废报纸棉签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也要向大家介绍我的好伙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呢?

播放课件请出三个伙伴。

(板书课题) 

二、欣赏感受 

1.小朋友找一找你们的周围能不能找到我们的三个好伙伴?

学生交流。

 

2.老师课件出示图片欣赏。

了解红、黄、蓝的“性格”出示图片,学生谈感受。

分别看看红、黄、蓝三种颜色,想一想它给你什么感觉?

红的感觉热情、温暖;黄的感觉明快、响亮;蓝的感觉优美、凉爽。

3.这三个好伙伴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呢?

(三原色)(出示术语解释)三原色又称为基色,是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来的,颜料的三原色是红(品红)、黄(柠檬黄)、蓝(湖蓝),用它们可以互相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

三原色,他们是其他任何颜色都调不出来的。

(板书) 

三、学习吹画、体验乐趣

1.学生赏析范作,探究吹画方法。

师引导观察:

 “看来三个小伙伴的作用还真了不起!

它们有什么本领呢?

(出示范作)这是什么?

”让学生猜一猜这幅画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师提问:

“这棵五彩树是什么样的呢?

(形、色)如果是你来表现,你会注意哪些方面呢?

”(出示图片)欣赏姿态优美的树,帮助学生了解树的外形特征。

2.教师示范吹“彩色树”技法:

 

作业要求:

“今天我们用三个小伙伴吹画一棵五彩树。

” 

A.先在纸的下端滴上红蓝黄任意一色,用力向上吹出主干, 然后从各个方向吹出树的枝条。

B.再在纸的下端这棵树的旁边分别滴上另两种色,用同样的方法吹出树枝树干。

3.学生吹画,教师指导。

(并注意学生的习惯养成)

A.学生自主吹出美丽的“彩色树”。

边吹画边观察三原色间的混合变化,注意保持教室有序卫生。

B.教师巡视,随机施教。

 

指导要点:

⑴吹画时要注意吹的力度和角度,注意吹气的角度尽量和纸面平行。

⑵色彩浓淡、色滴大小要适中,不要等一种色干了后再吹另一种色。

⑶树干要粗大些树枝要细小些,可在要分叉的地方添滴色水继续吹。

四、作业展示、发现总结 

1.择优展示学生作品。

提问:

你在吹“五彩树?

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说说边吹画边发现的规律。

――红和黄融合变成了橙色,黄和蓝融合变成绿色,蓝和红融合变成了紫色。

 

小结:

“我发现红红与黄黄重叠时变为橙色,红红与蓝蓝重叠时变为紫色,黄黄与蓝蓝重叠时变为绿色。

” “这三种颜色(橙、绿、紫)被称为间色。

” 

(课件播放: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2.以小组的形式展示优秀作业,并评选出最漂亮的“五彩树”。

3.你还想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色彩大家族呢?

学生交流。

4.收拾整理。

(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 

教学反思:

 

第4课顶天立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突出表现主体人物。

2.合理添画背景,不出画面内容。

 

3.能够大胆描画,体现自我肯定,彰显个性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简单的构图知识,突出表现主体人物 

教学难点:

合理添画背景,不出画面内容

教学准备:

彩笔画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经典故事引入教学 

师:

72变,火眼金睛,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他就是大闹天宫的孙悟空。

 

只要念句咒语就可以长得很高很大,可以从地上长到天上去。

 

二、构图指导  

1、以描画金箍棒为例,出示第一种构图画面。

 

师:

现在,老师把孙大圣的金箍棒借过来,大家一起来看看金箍棒的法力到底怎么样。

老师说“金箍棒”大家一起说“长长长”。

(教师将准备好的三个相同的长方形白纸贴在黑板上,在第一张纸上从下往上竖着画一个短小的金箍棒。

) 

2、以描画金箍棒为例,出示第二种构图画面。

师:

“金箍棒,长长长”

3、以描画金箍棒为例,出示第三种构图画面。

 

4、以描画人物为例,让学生思考构图方式。

 

5、小结。

 

6、思路拓展。

 

三、作品欣赏:

引导学生从构图、主题、背景三个角度欣赏大师作品和优秀学生作品:

1、这幅画是怎样安排主要人物的?

 

2、画中的主要人物在干什么,你觉得他是什么样的人?

 

3、背景中的人物和其他物体为什么要画的那么小?

 

四、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画一个形象撑满整个画面的人物,并添加相关的背景。

 

五、评价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师评。

六、再次探索,变换出更多的人物造型。

1.学生构思,尝试新的让人物的造型进行变化,提醒幼儿大胆创意。

2.交流讲评,肯定学生的大胆构想,把作品送上创意板。

七、创意拓展,引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喜欢用轮廓绘画方式完整的绘画顶天立地的人物 

2.体验“折叠”带来的空间方位的扩展 

3.在自由表达和创作中获得的快乐和自信

教学重点、难点:

空间立体方位的横竖变化和创作体验

教学准备:

“顶天立地人”的示范画  长方形的画纸每人一张,画笔若干长方形绘画纸张被折上去又折下来,这样折叠两次的画纸每人一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今天,老师要求孩子们来画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提问引导:

一个人站着,那里顶着天空,哪里又踩在地上?

那么,表现在画纸上是什么样?

二、出示范画,孩子动手绘画 

老师讲解人体各大部分,由孩子在长方形绘图纸上练习绘画顶天立地的人儿,老师巡回指导孩子,使其把人画得头顶到纸张最上面,脚踩在纸张最下面,画完放在一边。

 

三、再次绘画顶天立地的人,老师下发准备好的“折纸” 

1.按照第一次画得经验,纸张不拆开,头顶着纸张最上面,脚踩在纸张最下面,注意,折叠的纸不要去打开。

 

2.告诉孩子,我们把这张折过得纸打开,哇,中间都断开了一截,仔细观察你画得人儿,哪里断掉了?

有头断的、有脖子断的、有身子断的、还有腿断的、脚断的。

 

3.引导孩子找出小人身体断开的原因,画得时候把那个部分画在纸的折线上,那个部分就断掉了,是谁在作怪?

——折线,脖子画在折线上。

脖子就断了,身体画在折线上,身体就断了。

 

4.看看这张拆开的纸,人的身上都断掉了些部分,我们用什么办法把断掉的部分连起来呢?

幼儿自由讨论,老师引导:

你桌子上现在放着什么?

对,画笔,我们用画笔把断了的部分画着连起来,(孩子动手自己画)画好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下,你画的人儿又发生什么变化了?

哦,断掉的那个部分都拉长了,脖子画在折线上,脖子变长了;头画在折线上,头变长了;身体画在折线上,身体变长了。

四、活动延伸 

大多孩子是在竖着画的,如果横着画会出现什么好玩的人儿?

如果斜着画呢,如果我把纸再折一次呢?

 

教学反思:

 

第5课瓜果飘香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瓜果飘香选用儿童熟悉喜好的水果为内容题材,并视之为绘画学习的切入点。

通过瓜果飘香观察辨识了解水果的形状和特点,品尝其色香滋味,使学生从感官的满足引发表现的欲望,促进主动地投入学习。

本课瓜果飘香教学内容偏重于对各种水果的形状和色彩运用的认识和表现,通过对瓜果飘香的观察了解,画学生喜爱的水果,帮助他们建立亲近生活的热烈情感。

由于学习内容瓜果飘香接近学生生活,在直接体验的基础上,学生一般能够掌握瓜果造型的特点,并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教学目标:

1、认识瓜果的基本形状和了解色彩运用发的规律。

2、初步了解观察性绘画的基本方法。

3、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水果的基本形和了解熟悉色彩运用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教学难点:

丰富学生的创造想象。

教学准备:

教具:

几样不同的水果、一块小布。

学具:

水果、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设计须强调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感性认识的建立,通过活动培植对美术学习的感情。

将认识基本形和了艄熟悉色彩运用的基本知识与方法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并副入到特有的学习情境中去,旨在柔化单调枯燥的学习行动使之有利于知识增长和能力发展。

教学过程的安排应做到前后贯通,完整流畅。

在诸多教学环节的设置处理方面,应注意相互间的衔接过渡:

欣赏感受——观察分析——品味体验——自主表现——交流评析

一、欣赏感受、揭示课题

1、老师拿出一块布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并蒙上其眼睛,拿一个水果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水果。

2、揭示课题:

瓜果飘香。

3、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可以用手去摸、用鼻子去闻,去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二、观察分析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和颜色。

2、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水果和吃到过的水果。

3、观察水果的形状和颜色。

4、学生自主的形容其他吃到过的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表达直观感受的能力。

三、品位体验

1、教师拿出部分水果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体验和感受。

1)用眼睛看一看水果外形和色彩的特点;

2)用鼻子闻一闻水果的不同的香味;

3)用嘴巴尝一尝水果的不同口味。

2、引导学生说一说各种不同水果的不同的感受:

外形、色彩、香味、口味等。

3、学生用眼、鼻、口去感受和体验不同的水果,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直接感受和水果内在的美。

4、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

为什么?

5、说一说哪一种水果最美丽,为什么?

(让学生用眼、鼻、口去直观的了解水果的各种不同的特点,加强对水果的了解。

四、自主表现

1、作业要求:

将观察分析与想象迁移相联系,经组合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瓜果。

2、教师巡回协助辅导。

3、学生自主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水果,也可以描绘与想象结合的新水果。

(想象创造。

五、交流评析

1、教师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

2、教师总结。

3、学生互评:

比一比谁画的水果漂亮。

4、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