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61646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地方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地方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地方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地方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地方课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地方课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地方课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地方课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地方课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地方课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地方课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地方课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地方课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地方课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地方课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地方课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地方课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地方课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地方课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方课教案.docx

《地方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课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方课教案.docx

地方课教案

 

 

安全教育

教学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知识性的活动,让学生们树立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

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交通、活动、意外事件中必备的安全知识,懂得安全的重要,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达给周围的人们,做安全教育的小小宣传员活动目的。

教学难点:

学会自救。

活动准备:

1、《安全手册》

2、收集有关中小学生发生安全事故的案例。

教学过程:

1、观看因各种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儿童死于非命,给家庭带来了不幸,给父母造成无法愈合的创伤的短片。

2、说一说:

看到这种场景,你想说什么?

你在哪里还看到过这样惨不人睹的场面?

有什么感受?

3、教师总结,揭示主题:

是呀!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生命如此美丽,但又是如此脆弱。

他们曾经是那么活泼可爱,但却因为缺乏安全意识而受到伤害,甚至失去了生命。

我们要珍惜宝贵的生命,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第一,从我做起;安全第一,从小事做起,给危险挂上红灯!

”老师和家长每天最惦记的就是我们的安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安全知识,有了它既可以保护了自己,又让家长放心。

4、交通安全大家谈:

(1)、那么我们在街道上面如何防止自己被汽车碰到?

(2)、如果出了意外我们应该怎样应付?

(3)、用哪些手段可以尽量减少自己受到的伤害?

5、七嘴八舌话安全:

日常生活中,除了以上遇到的问题,还有哪些比较危险的情况在中会出现.?

我们又怎样避免这些危险的出现?

6、学生发言,师生共同交流。

(1)防水.在游泳池或者池塘附近玩耍时,一定需要有成年人陪伴.如果发生事故要及时呼救.

(2)防火为什么要注意防火?

应该怎样防火?

遇到火灾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

(3)防坏人,遇到坏人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比如遇到小偷,怎么防止自己被盗,以及怎样提醒别人注意。

怎样才能不受社会上一些非法帮派的影响,怎么样才能不被黑帮所勒索,所欺负.以及怎么样防止受到黑帮胁迫加入帮派.

7、自评互判: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的怎么样?

触电的预防与急救

教学目标:

1、知道电压与安全电压的基础知识,了解造成触电事故的一些原因和防止触电的方法。

2、学会一些基本的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措施。

3、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

教学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调查本地区触电事故情况。

教学过程:

一、教师提问:

触电是怎么回事?

怎样预防触电?

当有人触电时,又该怎么办?

二、说说:

触电是怎么回事?

家庭照明用电压和电器电压一般为多少伏?

工业用电电压为多少伏?

高压输电电压在多少伏以上?

人体安全电压为多少伏?

触电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三、说一说:

哪些行为、哪些地方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请你告诉大家一个触电事故的案例。

四、看课文插图,说说怎样预防触电?

五、演一演,有人触电时该怎么做的情景。

师生评议。

六、读一读儿歌,说说触电急救的基本步骤。

七、课外延伸:

回家与父母一起做个小调查,调查家里用电的做法。

预防触电,养成安全用电的自觉行为。

火灾的危害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火灾的危害。

2、能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火灾隐患,知道基本的预防活灾的措施和方法。

3、积极参加消防活动,增强消防意识。

二、重难点:

1、能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火灾隐患,知道基本的预防活灾的措施和方法。

2、积极参加消防活动,增强消防意识。

三、活动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火灾方面的资料。

2、了解有关消防方面的知识

四、活动过程:

(一)了解火灾危害:

根据课文第一自然段提供的材料,向大家介绍一下河南省及本地发生的火灾案例。

说说火灾灰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怎样的损失?

(二)知道火灾怎样引起:

说说

(三)怎样预防火灾?

让学生结合插图读懂课文内容,说说: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预防火灾的方法?

你还有哪些预防火灾的办法?

(先同桌互说,再指名交流)最后,教师归纳并向学生具体介绍预防电器起火和燃气起火的方法及家庭防火措施。

(四)认一认,连一连课文中的消防安全标志——禁止标志并说说这些消防安全标志分别在哪些公共场所出现。

(五)课后实践活动:

与家长一起进行家庭防火大检查,消除家庭火灾隐患。

生命健康教育——生命三要素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生命三要素——阳光、空气、水是维持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2、让学生了解生命三要素——阳光、空气、水与人的健康的关系。

3、教育学生要珍爱生命。

4、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环保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生命三要素——阳光、空气、水与人的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

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多讨论,多调查,多感悟,多实践。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人的一生中,最值得珍惜的东西是什么?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有人说是快乐,有人说是金钱,有人说是家庭,而我的答案是健康。

可是我们却因种种原因忽视了健康的重要性,在健康的时候不注意保健,在亚健康的时候不知道调理,在患病的时候才知道治疗,但已经晚了。

所有的实践证明,今天的预防胜过明天的治疗。

热爱生命的前提是珍惜健康,有了健康的体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有了健康的生活,人生才会更加的完美!

有了健康的身体,一切的一切都充满着希望。

因为生命顽强,生命可以创造无数的奇迹。

现在健康了,将来我们参与工作的时候就会有必要的保证。

(“健康第一”拥有健康就拥有一切,学生都明白这个道理,只有通过学生讨论,联系身边的实际情况进行,这样我想学生会懂一些,有关健康方面的知识就会很困难,教师只有在网上调一些相关的资料,但学生理解有些困难,教师要多启发,让学生多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来体会。

二、生命三要素:

阳光、空气、水

1、你了解阳光吗?

说说它的作用。

阳光:

太阳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体。

太阳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太阳光是地球上生物存在的基本条件。

阳光是太阳上的核反应“燃烧”发出的光,经很长的距离射向地球,再经大气层过滤后到地面。

阳光的作用:

①光合作用②杀菌作用③恒温作用

2、那么,空气又是什么呢?

空气:

空气就是我们周围的气体。

无色,无味,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还有极少量的氡、氦、氖、氩、氪、氙等惰性气体和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尘埃等。

我们看不到它,也品尝不到它的味道,但是在刮风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感觉到空气的流动。

空气包裹在地球的外面,厚度达到数千千米。

这一层厚厚的空气被称为大气层。

3、水是什么?

水:

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在自然界,纯水是非常罕见的,水通常多是酸、碱、盐等物质的溶液,习惯上仍然把这种水溶液称为水。

地球上的生命最初是在水中出现的。

水是所有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体中水占70%;而水母中98%都是水。

水中生活着大量的水生植被等水生生物。

三、思考与讨论

1、阳光、空气、和水对人有什么好处呢?

2、怎样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和水呢?

3、如果没有阳光、空气和水,将会怎样呢?

四、交流与汇报学生交流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1、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一切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2、空气:

假如没有空气,我们的地球上将是一片荒芜的沙漠,没有一丝生机。

绿色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及阳光和水合成营养物质,在此过程中,氧气被释放出来,人类和其他动物呼吸空气来获取氧气,动物还需要氧气从摄入的食物中获取能量。

3、阳光:

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可能有姿态万千的生命现象,当然也不会孕育出作为智能生物的人类。

太阳给人们以光明和温暖,它带来了日夜和季节的轮回,左右着地球冷暖的变化,为地球生命提供了各种形式的能源。

地球上除原子能和火山、地震以外,太阳能是一切能量的总源泉。

五、小结是啊,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珍贵的。

让我们珍惜生命,关爱健康。

防火自救安全教育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防火宣传墙报共同提高防火意识。

二、教学内容:

(一)火灾事件介绍方法:

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学生谈观后感受。

教师总结:

“生命如此美丽,又是如此脆弱爱惜生命提高防火意识”

(二)认识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

方法:

运用幻灯片介绍各种灭火设备,牢记各种灭火方法。

(三)教师介绍火灾报警须知:

1、牢记火警电话“119”,事发时可用任何一部电话播打(注:

无论欠费与否)。

2、火灾情况要报详细:

×××单位、××区××街××号发生火灾,×××物质在燃烧,火势很大,请速来扑救,我的电话是×××××××。

3、要派人来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四)教师引领学生在校内考察逃生路线一、制作逃生路线图二、制作逃生路标

(五)小组为单位制作简易防毒面具。

三、教学小结:

学生评选出最佳线路图

四、作业设计家庭火灾逃生方案

消防安全教育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2、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灭火、防火自救的方法,学会本领,化险为夷,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培养应变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查阅、收集、处理信息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及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

二、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火灾现场图片。

2、学生搜集、查阅有关防火自救知识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图片展示,引入新课。

1、教师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提问:

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

你在哪里还看到过这样惨不人睹的场面?

有什么感受?

(指名回答)

2、小结:

是呀!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生命如此美丽,但又是如此脆弱。

我们要珍惜宝贵的生命,提高防火意识,掌握一些自救逃生的方法,时时刻刻注意安全,愿同学们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之帆,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二)引导研读,归纳整理。

1、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防火自救知识资料。

也可以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所了解的防火自救的知识,有什么困惑也可提出来。

2、全班交流。

(三)竞赛活动,游戏激趣。

1、抢答题。

(老师提供部分问题,学生可适当补充。

(1)生活中的哪些因素会引起火灾?

(2)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拨打什么电话号码?

(3)扑救时是先救人还是救物?

先断电还是先救火?

(4)电话报警时要注意报清、报全哪些信息?

(5)列举几种逃生方法。

如:

关门求生、从窗户逃生、安全出口逃生等。

2、判断题。

(学生也可补充题目。

(1)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

(2)有一天,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到某山林去野炊。

(3)报警时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可以不说明。

(4)发生火灾时,不要盲目开窗开门,用湿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头脑,尤其是口鼻部。

(5)家用电器起火,应马上关掉电源开关,千万不要往电器上泼水。

3、游戏:

编一编防火的拍手歌。

如:

你拍一我拍一,拍完南北拍东西。

你拍二我拍二,咱俩宣传做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禁火场所别吸烟。

你拍四我拍四,用火不当会出事。

你拍五我拍五,烟囱坏了快修补。

你拍六我拍六,风大失火不好救。

你拍七我拍七,不要玩火做游戏。

你拍八我拍八,电线不能随便拉。

你拍九我拍九,火警电话一一九。

你拍十我拍十,人人防火要落实。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安全教育课别开生面,很有教育意义。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自由发言)(五)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画一画关于火的图片。

完成后,将在班内、校园内展示

食品安全教育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合理营养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份适合自己的合理食谱。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体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与喜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认识合理营养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难点:

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食谱

三、教学准备:

教师:

搜集关于青少年生长发育现状问题、中日青少年身高比较结果、牛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什么是营养配餐等资料。

四、教学过程:

教师:

现在许多学校中午为同学们配送营养午餐,但是一些同学少吃或不吃学校配送的午餐,而吃方便面或是汉堡包,更有部分同学到校外的肯德基、麦当劳去吃洋快餐。

这种饮食结构是否合理?

对同学们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几个资料。

学生:

阅读资料,小组讨论思考题。

资料:

1.汉堡包造就了美国严重超重超肥的一代,美国政府试图将国民脂肪摄入量从40%降至30%,却非常困难。

而目前,洋快餐正在向我国青少年大举进攻。

部分青少年偏食洋快餐,那只是摄入了高脂肪、高糖、高热量,而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极少。

一旦形成饮食习惯,将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的身体素质。

2.世界银行的统计表明,仅微量营养素缺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的损失,至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

据介绍,英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将1790年至1980年间经济的增长,归功于营养和健康状况的改善。

而消除碘、维生素A和铁的缺乏,能提高人群平均智商10至15分。

3.我国自1985年到1995年对青少年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进行了10年动态调查,结果显示7—18岁青少年中,男生体重超重和肥胖者比例从2.75%升至8.65%,女生从3.38%升至7.18%;与体质密切相关的肺功能、耐力素质和柔韧性素质水平下降。

而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青少年肥胖者激增的趋势更加明显。

那么,肥胖是营养过剩?

不是。

肥胖不仅不等于营养过剩,而且是营养缺乏的主要表现。

4.对正在旺盛生长的儿童青少年来说,身高是生长发育中最显而易见、最有代表性的指标。

在通常情况下,身高顺利增长,说明孩子的营养良好,也没有受到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干扰。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个民族在遗传营养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中国男女7—18岁青少年身高和日本青少年全国平均身高的比较结果清晰显示,中国青少年整体上身高较日本处于劣势。

大体上,7—9岁比日本矮1—3厘米,10—12岁矮3—4.5厘米。

青春中期后男、女出现分化,男生的劣势更明显,13—15岁矮3.5—4.5厘米,16—18岁矮2—3厘米;女生13—15岁矮1—1.5厘米;15—18岁差距为0.5—0.6厘米。

5.目前,我国大部分人群钙的摄入量仅能达到需要量的一半,我国儿童因缺钙引起的佝偻病和成年人的软骨病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可达40%左右。

奶中维生素B2含量丰富,喝一杯可达到每天需要量的23.3%;还含有少量的维生素E、B1和C,且奶是碱性食品,可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奶的营养价值及生物利用率高,因此,男女老幼都适宜喝牛奶。

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人均牛奶摄取量非常高。

因消化牛奶的速度比肉、鱼、蛋快,欧美人把牛奶当水喝。

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人积极改善食物结构,号召天天喝牛奶。

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人的身高比大战前平均增长了10厘米,国际上评价道“一杯牛奶改变了一个民族”。

6.营养配餐在国外十分普遍,但在国内却尚未引起人们重视。

什么是营养配餐呢?

营养配餐:

就是按人们身体的需要,根据食品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设计一天、一周或一个月的食谱,使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几大营养素比例合理,既达到均衡膳食。

简单讲,就是要求膳食结构多种多样,谷、肉、果、菜无所不备。

思考讨论题:

1.中国和日本青少年身高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2.中国青少年普遍营养失衡的原因是什么?

3.中国和日本目前在饮食结构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4.你认为当今青少年学生的饮食结构特点是什么?

5.青少年必需的营养以及合理的营养结构是什么?

教师:

组织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

提出自己的见解,阐述小组意见。

预防碘缺乏

教学目标:

1.学会加碘盐中碘酸盐的鉴别和定量测定原理。

2.能在较复杂情境中找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

3.建立物质二重性的观点:

缺碘和过量碘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教学重点建立物质二重性的观点:

缺碘和过量碘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教学难点能在较复杂情境中找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

一、如何预防碘缺乏病?

预防碘缺乏病的主要措施有:

①全民使用碘盐。

全民使用碘盐能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

这是全世界公认的安全、有效、方便和价格便宜的补碘方法。

但是,购买碘盐后应该注意密封、避光、避风、避免受热和久存,以放电的丢失,并且要坚持常年使用。

②强化补碘。

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婴幼儿及儿童、青少年,对碘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应在坚持长期使用碘盐的基础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碘油丸或注射碘油。

③在日常生活众多吃些含碘丰富的食品,如海带、海鱼、海虾和紫菜等。

二、加碘盐中碘酸盐的鉴别和含量测定食盐为什么要加碘?

加碘是不是越多越好?

呈现资料:

碘有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人体中的碘主要存在于甲状腺内,甲状腺内的甲状腺球蛋白是一种含碘的蛋白质,是人体的碘库。

人体缺碘,甲状腺就得不到足够的碘,要形成甲状腺肿(大脖病),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碘的地区,全国有4亿多人缺碘,碘缺乏病给人类的智力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妇女严重缺碘,征聘的小孩身体矮小、智力低下、发育不全、甚至痴呆。

1991年,我国政府向全世界做出了庄严的承诺“到2000年在全国消灭碘缺乏病”。

人体一般每天摄入0.1mg—0.2mg碘就可以满足需要,通过食用加碘盐是消除碘缺乏病的重要方法,并不是摄入的碘越多越好,过多的碘也是有害的,易造成甲状腺功能的减弱,得甲状腺肿。

三、思考练习:

1、想一想:

碘缺乏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2、说一说:

如何预防碘缺乏病?

3、做一做:

购买碘盐,并学会识别碘盐。

禁毒教育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二、教学内容:

1.什么是毒品?

常见的和最主要的毒品有哪些?

毒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

2.毒品的危害是什么?

(1)毒品毁人毁健康。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3.班主任介绍案例“吸毒者的自述”

4.防毒的五种措施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5.介绍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

6.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为什么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7.教师总结:

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

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中小学生从小要有防范毒品的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三、教学方法

1.展示有关毒品和吸毒者的悲惨图片,帮助学生更加真实地了解毒品的危害,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自觉地树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

2.利用多媒体和网上查询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多渠道了解毒品的危害,积极呼吁远离毒品珍惜生命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你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你们的生命灿烂,前途广阔,但是你们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却有一种东西令许多人痛不欲生,它令许多人丢掉了宝贵的生命,使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令人谈之色变,现如今,它也成为人类最严重的公害,它就是毒品,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也许在座的有些同学会不以为然,认为此事与我无关,殊不知,近几年来,毒品已进入到了中小学生中间,并且每年都有大幅度上升的趋势。

为了增强你们抵御毒品的自制能力,今天,老师特意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

四、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认识毒品常见的毒品有:

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止咳水,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容易感染疾病,服用过量,还会导致夭折。

(三)认清毒品的危害

1、毒品会毁人健康,一些中小学生,对毒品的危害一无所知,通过一些“有经验”的人的介绍对毒品产生好奇心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吸食毒品,从而走上不归路。

有一名初三年级的学生,身体很健康,学习也很好,为了能够考上一所好的高中,每天学习、复习到很晚,身体感觉很疲倦,就在这时,有人给他拿来了一点“白粉”,告诉他说,这是一种灵丹妙药,只要稍稍吸一点,就会精神百倍,让他试试,过后他的愿望会实现的。

这个学生信以为真就吸了,结果,染上了毒瘾,学习一落千丈,身体也垮了,最终他没有走进理想的高中,而是进了戒毒所。

2、毒品会让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一个人一旦吸毒成瘾,就会人格丧失,道德沦落,为购买毒品耗尽正当收入后,就会变卖家产,四处举债,倾家荡产,六亲不认,“烟瘾一来人似狼,卖儿买女不认娘”。

家中只要有了一个吸毒者,从此全家就会永无宁日,就意味着这个家庭贫穷和充满矛盾的开始。

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往往就是吸毒者家庭的结局。

3、毒品会导致堕落、犯罪。

很多吸食毒品的人兜里都没有太多的钱,毒瘾发作让他们受不了,他们为了让自己舒服,就会想方设法赚钱,要么去骗、去抢,要么就是去偷,如果被人发现,还会杀人,自己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远离毒品

既然毒品这么害人,那作为学生的你们怎样才能远离毒品呢?

我认为:

1认识必须到位。

2正确面对挫折。

3学会拒绝诱惑。

4对毒品的好奇心要不得。

同学们,曾有人告诫吸毒者:

“吸进去的是白色粉末,吐出来的却是自己的生命。

”面对毒品,禁毒斗争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亡。

“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让你我共同努力,为打造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预防艾滋病

一、教学目标:

1、改善10~24岁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

2、了解和掌握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三种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和谐相处,共享生命。

二、教学内容:

图片展示出“青春健康生活技能培训”画面,并伴有轻松悠扬的乐曲。

新课导入,板书课题及培训目标并提问:

1、你知道什么是艾滋病吗?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缩写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致使人体丧失抵抗力,感染其它疾病而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目前无药可治。

2、艾滋病的传染源及潜伏期:

(1)目前艾滋病的传染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