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远古人类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61648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 中国远古人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1课 中国远古人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1课 中国远古人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1课 中国远古人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1课 中国远古人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第1课 中国远古人类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第1课 中国远古人类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第1课 中国远古人类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课 中国远古人类教案.docx

《第1课 中国远古人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 中国远古人类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课 中国远古人类教案.docx

第1课中国远古人类教案

第1课 中国远古人类教案

  

  说明:

  因为领导工作忙,忘记通知我们参加新教材培训。

因为领导工作忙,学生的书没有到齐,我手里只有一本教材。

好在现在能上网找些资料,否则真不知道还敢不敢进教室。

原本1课时的内容,我用了3课时,尽量讲慢点,讲细点,避免重点的东西没有讲。

  师: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开始上新课,请大家把书翻到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板书)

  你们知道“中华”是什么意思吗?

  生:

1.中华就是中国。

2.中华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师:

请大家把这段文字记在书上。

在以后的课堂里,我们要记些东西,可以记在专门的课堂笔记本上,也可以记在书上。

我主张大家还是记在自己的书上,免得几天以后,你的笔记本不知跑到那去了。

书也会跑掉,不过这个可能性要小一点,希望你们能保存好你们的书,这里有你的,也有我的心血。

最重要的将来初三复习时,你就不用到处求人找书了。

  中华者,中国也,亲被正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华。

――《唐律名例疏义释义》

  中国云者,以中外别地域之远近也;中华云者,以华夷别文化之高下也。

――《章太炎文录初编•别录卷一•中华民国解》)

  (没有别的东西可代替,只能板书了,胳膊都举疼了,不由得写的快了点,引来学生一片抗议。

看着学生抄黑板上的字,检查了一下学生的情况,每班竟然有六、七个同学还没有领到书,和我一样穷。

领导们真太忙了。

  师:

同学们能看懂这段文字吗?

  生:

看不懂。

  (也有说部分看不懂,有位同学竟然来了句:

“不知所云”。

高材生。

  师:

历史知识涉及的范围很广,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医药卫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特别是语言和哲学两项内容与历史的关联很大,同学们语言这一关一定要过,不能看完一段资料后“不知所云”。

  “中华”在历史上曾专指汉族,意思是“教化”,说文化高,经济发达。

在古代,“华”同“花”、“化”,(板书)“化”就是“教化”之意。

在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人,认为自己的文化高,是世界的中心。

周围其他族的人文化低,是“夷”。

“亲被正教”接受先进文化的人,自然就是中华,很自信,也很骄傲。

当然,还有一层意思,即使你生活在中原地区,奇装异服,不知道孝敬长辈,友爱兄妹,不学无术,没有礼貌,也不能称为“中华”。

  但是,大家要注意了。

随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中华”逐渐发展为多民族含义。

因此,中华民族包括定居于中国领土内的所有中国民族,即包括当代的和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而现在已经消失的民族。

  现在,我们看导言,这部分概述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这里面我们要记住那些内容呢?

大家跟着我看书。

找到:

  至少距今170万年,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已经有了早期人类的足迹。

  约9000多年前,我国远古先民学会了耕种田地,栽培粟和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文化的国家之一。

  大家用笔把这些内容标出来。

同学们都听过“四大文明古国”吗?

你知道是那些吗?

  古代埃及 古代巴比伦 古代印度 古代中国(板书)

  现在大家把书翻到第3页,我们来学习

  第1课 中国远古从类(板书)

  一、人类的起源(板书)

  师:

同学们知道人类是从那里来的吗?

  生:

从猿变来的。

  师:

很好。

谁知道在古代,人们认为人类从那里来的?

  生:

女娲娘娘造的。

  师:

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

我们语文书上有。

  师:

大家可以看到:

学科之间相通的。

在语文课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历史知识。

谁能为我们讲一下其他的人类起源的。

  (七年级《语文》中选了袁珂先生《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关“女娲”的一篇。

  1.神话传说(板书)

  (学生绝大多数知道上帝造人。

但不能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师:

下面我为大家讲一讲有关人类起源的几个神话传说。

我们就从文明古国讲起。

  古代埃及:

古代埃及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有几个不同的版本。

其中流传比较广的有:

人类是神呼唤而出的。

传说在世界出现之前,全能的神“努”就已存在,她创造了天地的一切,她呼唤“苏比”,就有了风;呼唤“泰富那”,就有了雨;呼唤“哈比”,尼罗河就流过埃及,她一次次呼唤,万物一件件出现,最后,她道出“男人和女人”,转眼间,埃及就住满许多人。

造物工作完成,“努”就将自己变成男人外形,成为第一位法老王,统治大地人类,开创繁荣。

还有一种说法:

认为人是太阳流出来的眼泪。

  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七表诗》中,描述在创世之前有一对神灵,阿斯普是男神,为淡水海洋,梯阿马特是女神,为咸水海洋。

二神生下了众多神灵,后来神之间发生大决战,一方以梯阿马特为首,一方马尔都克为首,马尔都克是以梯阿马特的曾孙。

马尔都克战胜梯阿马特,将她的身体一分为二造出天地,又用梯阿马特的主要支持者金古的血液造出人,并强迫人膜拜神。

  古印度神话也认为太初只有水,但是水中并无神,而是出现一个金蛋,孵出梵天大神,梵天以两半蛋壳创造天地,然后从其身体的各个部位诞生万物。

这部分内容我们将在世界历史中学到。

  还有其他文明中人类起源的传说,比如:

  大家都熟悉的上帝造人。

这是源传于犹太人中的故事,《圣经》里话说上帝花了五日时间创造了大地万物,到第六日她说:

“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于是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进人的鼻孔后,就成为活生生的男人,取名亚当。

不久便取下亚当的一条肋骨,造成一个女人,亚当说:

“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

”这有点和中国女娲抟土造人类似。

  还有希腊神话,今年奥运会的开幕式大家看了吗?

古希腊的神话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我们将来学习世界历史时,再给大家讲,现在我们听听古希腊人是怎么说人类起源的:

众神之中的普罗米修斯和弟弟厄庇墨透斯合力塑造人和赋予人和其它所有动物以生本领。

普罗米修斯用土和水揉成了泥,照着神的模样捏出了人,他使人呈站立的姿势,厄庇墨透斯将勇敢、力气、快速、伶俐等天赋分别赐予各种动物。

厄庇墨透斯慷慨地把各种天资赠予各种动物,到最后竟没有剩下甚么象样的天赋能给最崇高的被造物人类。

于是普罗米修斯升到天上,在太阳神马车里点燃了一只火把,将火送到地上来。

奥运会传递火炬据说就是从这来的。

  日耳曼神话认为人类是植物所变的。

它说有一天,天神欧丁和其他的神在海边散步,看到沙洲上长了两棵树,其中一棵姿态雄伟,另一棵姿态绰约,於是下令把两棵树砍下,分别造成男人和女人,欧丁首先赋予生命,其他的神分别赋予理智、语言、血液、肤色等,成为日耳曼的祖先。

  还有澳洲神话中说人是蜥蜴变的;美洲神话则说人是山犬、海狸、猿猴等变的;某个印第安人部落认为神用一只在原始海洋上游泳的鸭子的蹼足上粘着的泥土造出大地和生物;而西非某个部落则认为世界是在蚂蚁的排泄物中产生的。

  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太多了,如果有兴趣你们可以到学校图书馆、上网查查。

为什么古人有这么多神奇的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

  生:

没知识,没科学,没文化。

  师:

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

  它也说明当时的人类缺少交流,没有交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还说明人类是渴望了解自己是从哪来的,还说明人类是充满幻想的,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

我们的祖先为人类的起源想到了各种的可能性,在不断的错误中最终找到科学的答案。

我们对未来也有许多幻想,有的也许只能是“梦”,但在众多的“梦”中,说不定那个“美梦”就会“成真”。

  同学们,我们怎样评价这些神话和传说呢?

现在,请把课本翻到第15页,将这段文字标出来:

  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历史”,尽管有后人夸张和添加的成分,其中的人物和事件是否真实也还需要考古证实,但必定保留着许多反映先民生活和社会组织发展情境的历史记忆。

因此传说多少能帮助我们复原某些远古时代的历史场景。

  (以上用1课时)

  2.人类是从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

  师:

上一节课,我们讲了人类的起源,主要讲的是神话传说,大家都知道我们在历史课上为什么要说这些神话传说吗?

  (失败,没有学生知道,一脸的茫然。

  上一课,我们在教材上标出了一段文字,大家还记得吗?

  (终于想起来了,有学生翻到第15页,知道我要问的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人类起源的另一种说法,请大家把教材翻到第3页找到:

2.人类是从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板书)。

大家都熟悉这种说法,但你知道――为什么说人类是从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吗?

  生:

1.我们发现了远古人类遗址。

2.我们发现了人类化石。

3.我们找到了元谋人、北京人。

  师:

大家看教材是怎么叙述这段文字的?

  生:

科学研究。

  师:

科学研究,要有科学精神。

这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概念。

下面这段文字请大家记不来。

  所谓科学精神就是重事实,重证据,重逻辑,不以主观好恶任意歪曲事实,改变事实,取舍事实,普及剪裁事实,属于所谓“求真”的范畴。

――《历史课程标准解读》(板书)

  大家要认真领会这段话的含义。

科学精神渗透在我们整个历史学习过程,同时也是各种专业知识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现在同学们看教材中的插图《从猿到人的演化示意图》。

根据大量的考古发掘,科学研究告诉我们知道人类距今至少已有300万年的历史了。

人类的体质在不断的变化中。

现在大家把书翻到第4页:

  二、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板书)

  师:

“原始”是什么意思?

“原”指原来,“始”指开始。

“原始”是指开始的,古老的,未经开发的。

“原始人类”就是说最早的人类。

现在请把书翻到第7页,看插图《我国境内重要的原始人类化石和遗址分布图》。

  图中有北京人、山顶洞人、丁村人、元谋人等,这和我们现在所说的某个地方的人一样不一样呢?

比如:

“北京人”,可不可以指现在的北京人?

显然不能,这里的“北京人”是指生活在北京的一些原始人类。

  通过这个图我们能得到有关中国原始人类的哪些信息呢?

分布广,许多地方都有原始先民们生活的遗迹。

  在这幅图里大家至少要注意三种人:

  1.元谋人(板书)

  2.北京人(板书)

  3.和县人(板书)

  请大家在图中找到他们的位置。

我们为什么要注意他们呢?

这是有原因的,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是我国目前所知生存年代最早的原始人类。

北京人是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

我说的这两句话请大家在教材第4页找到并标出来。

  这里要注意:

我们以后要掌握的一些历史知识,主要是最多、最早、最大、最什么什么的。

也就是说我们要记住一些有代表性,有标志性的事件、人物。

并以他们为例,了解人类历史的进程和时代特点。

  为什么要了解“和县人”呢?

它有什么代表性呢?

请大家记在书上:

我省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板书)1980~1981年发现于安徽省和县陶店镇汪家山北坡石灰岩洞穴中。

和县人化石包括一个近乎完整的头盖骨和其他化石。

头盖骨属一男性青年个体。

除颅底缺失较多外,脑颅的绝大部分都保存下来。

它在形态上具有直立人的许多典型特征,和县人头骨在总的形态上和北京人的较为相似,但又有一些较进步的特征。

  现在,大家想一想,我们讲某种人,主要的依据是什么?

  原始人类的遗迹,即原始人类的化石和其他的生活痕迹。

这里我要指出:

在上一次的作业中,有的同学说历史就是书上记载的事。

这句话是错的。

历史是过去的事,只要是过去的事,书上没有记载,也是历史。

我们了解历史、研究历史,书,或者说文字是主要的途径,但不是唯一的,我们还可能通过大量的实物、图片、影视资料等方式了解历史。

  我们是怎样知道元谋人的呢?

看教材第4页的图和小字。

元谋人的牙齿化石,据有关专家考证,这是一个成年男子的牙齿,他生活的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小字部分有这样一段话:

“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生:

使用火。

  (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回答的有:

元谋哪个地方有人;元谋人生活的年代距今170万年;元谋人使用石器;)

  师:

很好,用火。

火,可能是天然(板书)的,也可能是人工(板书)取得的。

天然火是怎么来的?

  生:

雷电、火山、陨石、物体自燃。

  师:

我们刚才讲了科学精神,重事实,重证据,重逻辑。

我们在考察历史时,证据要充分。

“炭屑和烧骨”,可能是某种天然火的杰作,也可能是人类利用天然火的痕迹,甚至有可能是人工取火,那种可能是真的,我们要用证据来说话,当证据不足时,我们只能说:

元谋人可能使用火(板书)。

  (第3课时)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已经讲了人类的起源及中国原始人类,讲了元谋人,和县人,今天我们来学习北京人,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三、北京人的生活

  1.时间 大约70万年至20万年

  2.地点 北京西郊周口店龙骨山洞穴里

  3.体质 能够直立行走,双臂运用自如,头部保留着不少猿人的特征

  4.生活 采集和狩猎,旧石器时代,使用火。

  (右边各项在学生回答后,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以上几个问题,指导学生了解贾兰坡、裴文中两位考古学家。

对照第5页的图《依据化石残骸复原的北京人胸像》,讲解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解释“旧石器时代”:

  使用火的好处:

火是人类第一次掌握的自然力。

  (向学生提出了注意人与自然的关系,几个同学说到了“人定胜天”,“天人和一”等词。

不知如何说明这个问题,没有想到好的办法。

  各班回答情况比较正常,但也有几个例外。

  1.时间 五班,我刚写完时间,有个同学就说出170万年。

全班同学大笑,我想是没有看清题目,提出认真阅读教材,看清题目的要求。

  2.地点 五班,回答地点时,把“龙骨山洞穴”读成“龙骨-山洞-穴”。

  3.体质 这个问题回答的不太好,几个班的同学把整段的内容都读了出来。

也有的同学只是读了头部保留的猿人的特征:

额骨低平,眉骨粗壮,嘴巴前伸,很像猿猴。

  指导学生完成书上的“思考与讨论”及“想象”。

布置作业“北京人的一天”。

  后记:

  1.用三课时上完一节,这是第一次,感觉是特别的累,有点儿力不从心,无从着力,完全没有以前上课的从容。

  2.由于是让学生自由回答问题,课堂有点儿乱,六班整体尚可,二班、五班部分同学乘机起哄。

我虽训了几个同学,但语言的力度显然不够。

二班的一位男同学,竟然把上衣扣子全部解开,把那并不健美的胸肌展示出来。

还是二班,少了一个人,一问,竟然是大名鼎鼎。

(去年的初一学生,半个多学期没有到校上课,理由是期中考试没考好,班主任竟敢点名批评他。

在提出要教训班主任,吓得班主任只好辞职后,教室里也难见到他了。

却时常能看到他的母亲到学校吵闹。

没想到竟留在初一了,恰巧又带他的课。

苦啊!

)真不愧他的“英名”,开学才一周多,又不见了。

可怜我,对他是久闻大名,如雷贯耳,却难识庐山真面目。

  3.教师用书终于发了下来,也许后面的课能轻松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