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网络工程设计实验指导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3088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理工网络工程设计实验指导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理工网络工程设计实验指导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理工网络工程设计实验指导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江理工网络工程设计实验指导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江理工网络工程设计实验指导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浙江理工网络工程设计实验指导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浙江理工网络工程设计实验指导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浙江理工网络工程设计实验指导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浙江理工网络工程设计实验指导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浙江理工网络工程设计实验指导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浙江理工网络工程设计实验指导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浙江理工网络工程设计实验指导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浙江理工网络工程设计实验指导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浙江理工网络工程设计实验指导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浙江理工网络工程设计实验指导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浙江理工网络工程设计实验指导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浙江理工网络工程设计实验指导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理工网络工程设计实验指导1.docx

《浙江理工网络工程设计实验指导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理工网络工程设计实验指导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理工网络工程设计实验指导1.docx

浙江理工网络工程设计实验指导1

《网络工程设计》实验指导书

 

实验2交换机基本配置和链路聚合

实验计划学时:

4学时

1实验目的

1.掌握配置交换机的基本方法,使交换机能够以Telnet方式进行网络管理。

2.掌握配置链路端口聚合的方法。

背景描述

1.网络管理员第一次在设备机房对交换机进行了初次配置后,希望以后可以对设备进行远程管理。

本实验以S2026G交换机为例,交换机命名为SwitchA。

一台PC机通过串口(Com)连接到交换机的控制(Console)端口,通过网卡(NIC)连接到交换机的F0/1端口。

假设PC机的IP地址和网络掩码分别为192.168.0.137,255.255.255.0,配置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和网络掩码分别为192.168.0.138,255.255.255.0。

2.假设某企业采用2台交换机组成一个局域网,由于很多数据流量是跨过

交换机进行传送的,因此需要提高交换机之间的传输带宽,并实现链路冗余备份,

为此网络管理员在2台交换机之间采用2根网线互连,并将相应的2个端口聚合

为一个逻辑端口,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来实现这一目标。

2实验内容和要求

1.熟悉并初步配置交换机

2.配置交换机的基本功能

3.配置交换机端口聚合功能

3实验环境

图2.1控制台端口仿真终端连接方式

交换机S2026G1台,配置线缆1根,PC一台。

4实验步骤

1.熟悉并初步配置交换机

􀁺实验内容:

用Windows操作系统上的超级终端程序与交换机通信,配置交换机。

􀁺参阅教材陈鸣:

《网络工程设计:

系统集成方法(第2版)》“3.1.2开始配置交换机”。

2.配置交换机的基本功能

􀁺改变交换机命令行模式,参阅教材“3.1.3交换机命令行接口”。

􀁺操作基本配置功能,参阅教材“3.2.1配置交换机的基本信息”。

♦交换机命令行操作模式的转换

♦改变交换机设备名称

♦配置交换机的每日提示信息

♦配置交换机端口参数

3.配置交换机端口聚合功能

􀁺参阅教材“3.5配置交换机端口聚合功能”完成实验。

􀁺设计一种方案,以验证该交换机的几个端口的确已经聚合了。

实验的组织方式

􀁺采用网络设备(硬件)实验与网络虚拟实验室(模拟软件)相结合的方式进

行,以用较为经济的手段,取得较好的效果。

􀁺即每个学生必须(轮流)用RS232线缆连接PC与交换机的控制台端口,再

用超级终端程序来调试交换机。

􀁺接下来,各学生可使用网络虚拟实验室的交换机仿真软件进行配置交换机

实验(可对比一下硬件实验和软件实验的结果是否有差异?

5注意事项

只有同类型端口才能聚合为一个端口。

 

实验3虚拟局域网配置实验

(综合性实验)

实验计划学时:

4学时

1实验目的

1.掌握配置基于端口的VLAN的方法。

2.掌握跨交换机配置VLAN的方法。

背景描述

1)换机是宽带小区城域网中的一台楼道交换机,住户PC1连接在交换机0/5口;住户PC2连接在交换机的0/15口。

现要实现各家各户的端口隔离。

2)某企业有2个主要部门:

销售部和技术部,其中销售部门的个人计算机系统分散连接在2台交换机上,他们之间需要相互进行通信,但为了数据安全起见,销售部和技术部需要进行相互隔离,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来实现这一目标。

2实验内容和要求

1)通过对一台交换机划分PORTVLAN实现交换端口的隔离。

实验拓扑

图3.1一台交换机上划分VLAN

2)使在同一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能跨交换机进行相互通信,而在不同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不能进行相互通信。

实验拓扑

图3.2跨交换机配置相同VLAN

3实验环境

网络实验台;交换机S2026G2台,PC多台。

4实验步骤

1)基于端口方式划分VLAN

配置方法详见“3.3.1基于端口方式划分VLAN”。

检查基于端口的VLAN是否生效,可以通过检查两台PC之间是否互通的方法。

2)跨交换机配置相同VLAN

配置方法详见“3.3.2配置连接跨越多台交换机的VLAN干道”。

参考步骤:

(1)在交换机SwitchA上创建VLAN10,并将0/2、0/3、0/4端口划分到VLAN10中

验证测试:

验证已创建了VLAN10,并将0/5端口已划分到VLAN10中。

显示结果:

SwitchA#showVLANid10

VLANNameStatusPorts

-----------------------------------------------------------------

10salesactiveFa0/2Fa0/3Fa0/4

(2)在交换机SwitchA上创建VLAN20,并将0/5、0/6、0/7端口划分到VLAN20中

验证测试:

验证已创建了VLAN20,并将0/端口已划分到VLAN20中。

显示结果:

SwitchA#showVLANid20

VLANNameStatusPorts

----------------------------------------------------------------------------

20technicalactiveFa0/5Fa0/6Fa0/7

(3)在交换机SwitchA上将与SwitchB相连的端口,定义为tagVLAN模式

(4)在交换机SwitchB上将与SwitchA相连的端口(假设为0/24端口)定义为tagVLAN模

SwitchB#showinterfacesfastEthernet0/8switchport

InterfaceSwitchportModeAccessNativeProtectedVLANlists

--------------------------------------------------------------------

Fa0/24EnabledTrunk11DisabledAll

验证PC1与PC3能互相通信,但PC2与PC3不能互相通信,输入如下代码:

C:

\>ping192.168.10.30!

在PC1的命令行方式下验证能Ping通PC3。

Pinging192.168.10.30with32bytesofdata:

Replyfrom192.168.10.30:

bytes=32time<10msTTL=128

Replyfrom192.168.10.30:

bytes=32time<10msTTL=128

Replyfrom192.168.10.30:

bytes=32time<10msTTL=128

Replyfrom192.168.10.30:

bytes=32time<10msTTL=128

Pingstatisticsfor192.168.10.30:

Packets:

Sent=4,Received=4,Lost=0(0%loss),

Approximateroundtriptimesinmilli-seconds:

Minimum=0ms,Maximum=0ms,Average=0ms

C:

\>ping192.168.10.30!

在PC2的命令行方式下验证不能Ping通PC3。

Pinging192.168.10.30with32bytesofdata:

Requesttimedout.

Requesttimedout.

Requesttimedout.

Requesttimedout.

Pingstatisticsfor192.168.10.30:

Packets:

Sent=4,Received=0,Lost=4(100%loss),

Approximateroundtriptimesinmilli-seconds:

Minimum=0ms,Maximum=0ms,Average=0ms

5注意事项

1.为了保证配置正确,需要清空交换机原有VLAN配置。

(注意需要有权限)

两台交换机之间相连的端口应该设置为tagVLAN模式。

2.参考配置

SwitchA#showrunning-config!

显示交换机SwitchA的全部配置。

Buildingconfiguration...

Currentconfiguration:

284bytes

11

!

version1.0

!

hostnameSwitchA

VLAN1

!

VLAN10

namesales

!

VLAN20

nametechnical

!

interfacefastEthernet0/5

switchportaccessVLAN10

!

interfacefastEthernet0/15

switchportaccessVLAN20

!

interfacefastEthernet0/24

switchportmodetrunk

!

end

SwitchB#showrunning-config!

显示交换机SwitchB的全部配置。

Buildingconfiguration...

Currentconfiguration:

284bytes

!

version1.0

!

hostnameSwitchB

VLAN1

!

VLAN10

namesales

!

interfacefastEthernet0/5

switchportaccessVLAN10

!

interfacefastEthernet0/24

switchportmodetrunk

!

end

 

实验4通过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实验计划学时:

2学时

1实验目的

掌握如何通过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

背景描述

假设某企业有2个主要部门:

销售部和技术部,其中销售部门的个人计算机系统分散连接在2台交换机上,他们之间需要相互进行通信,销售部和技术部也需要进行相互通讯,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来实现这一目标。

2实验内容和要求

使在同一VLAN里的pc(终端)能跨交换机进行相互通信,而在不同VLAN里的pc(终端)

也能进行相互通信。

实验拓扑

图4.1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

3实验环境

S2126G(2台二层交换机)、S3550-24(1台三层交换机)。

4实验步骤

将PC1和PC3的默认网关设置为192.168.10.254,将PC2和PC4的默认网关设置为192.168.20.254。

测试结果

不同VLAN内的主机可以互相PING通。

5注意事项

两台交换机之间相连的端口应该设置为tagVLAN模式;

需要设置PC的网关。

一、参考配置

SwitchA1#showrunning-config!

显示交换机SwitchA1的全部配置。

Buildingconfiguration...

Currentconfiguration:

349bytes

version1.0

hostnameSwitchA

interfaceFastEthernet0/5

switchportaccessVLAN10

interfaceFastEthernet0/15

switchportaccessVLAN20

interfaceFastEthernet0/23

switchportmodetrunk

interfaceVLAN10

ipaddress192.168.10.254255.255.255.0

interfaceVLAN20

ipaddress192.168.20.254255.255.255.0

end

SwitchB#showrunning-config!

显示交换机SwitchB的全部配置。

end

 

实验5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实验计划学时:

2学时

1实验目的

1.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使路由器能够接受远程网络管理。

背景描述

假设某学校的网络管理员第一次在设备机房对路由器进行了初次配置后,他

希望以后在办公室或出差时也可以对设备进行远程管理,现要在路由器上做适当

配置,使他可以实现这一愿望。

本实验以一台R2624路由器为例,路由器命名为RouterA。

一台PC机通过

串口(Com)连接到路由器的控制(Console)端口,通过网卡(NIC)连接到路

由器的fastethernet0端口。

假设PC机的IP地址和网络掩码分别为192.168.0.137,

255.255.255.0,配置路由器的fastethernet0端口的IP地址和网络掩码分别为

192.168.0.138,255.255.255.0。

2实验内容和要求

使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Telnet对路由器进行远程管理。

实验拓扑

图5.1路由器配置连接图

3实验环境

路由器R26241台;PC1台。

4实验步骤

1)路由器基本配置方法详见“6.1熟悉并初步配置路由器”。

2)路由器端口地址配置方法详见“6.2.1配置端口地址”。

5注意事项

1)路由器接口缺省是关闭的(shutdown),因此必须在配置接口fastethernet0

的IP地址后须用命令“noshutdown”开启该接口。

 

实验6静态与动态路由配置

(综合性实验)

实验计划学时:

4学时

1实验目的

1.掌握在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的方法。

2.掌握在路由器上配置动态路由RIPV2的方法。

3.理解并掌握静态选路和动态选路的特点及其工程上使用这两种选路的方

法。

2实验内容和要求

1.在路由器上正确配置静态路由。

2.在路由器上正确配置动态路由RIPV2。

3.在路由器上结合使用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3实验环境

实验拓扑

图6.1小型校园网连接的工作场景

路由器R26243台,PC3台,双绞线若干。

4实验步骤

1)为路由器配置“6.2.2配置RIP协议”。

2)为路由器配置“6.2.3配置OSPF协议”。

3)为路由器配置“6.2.4配置静态路由”。

注意:

1.采用网络设备(硬件)实验与网络虚拟实验室(软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

较为经济的方式取得较好的结果。

2.即每个学生必须(轮流)用RS232线缆连接PC与路由器的控制台端口,

再用超级终端程序来调试路由器。

3.接下来,学生可使用网络虚拟实验室的路由器仿真软件进行配置路由器

实验(可对比一下硬件实验和软件实验的结果是否有差异?

)。

4.可以采用软路由器和路由器结合的方式,解决路由器数量不多的问题。

5注意事项

1)默认路由

一台路由器提供路由服务的范围不可能包括所有网络,为了能够提供完全的

路由服务,交换机可以把无法正常路由的报文按照缺省路由的设置将其送到一台

用户指定的设备上,该设备的IP地址这就是缺省路由的下一跳。

2)当定义RIP版本后,路由器只接收该版本的路由信息。

3)也可以在接口上定义只接收或发送某一RIP版本或两个版本的路由信息。

4)缺省情况下,路由器接收两个RIP版本的路由信息,但只发送版本1的

路由信息。

5)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RIPV2与在路由器上配置一样。

 

实验7按三层层次模型设计配置网络

(设计性实验)

实验计划学时:

10学时

1实验目的

综合利用本课程中学习到的三层层次模型和其他网络设计方法,基于网络实验台的资源,设计并实现具有三层网络拓扑结构的原型网络系统,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2实验内容和要求

设计实现的网络要具有以下特征:

1)具有明确的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

2)IP地址规划合理。

3)设置了多个VLAN,端口能和不同VLAN进行通信。

4)相同VLAN实现跨交换机通信。

5)对服务器设置了端口汇聚。

6)能够对路由器、交换机进行远程管理。

7)路由器同时采用静态或动态路由选路协议。

3实验环境

以支持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业务综合管理、多媒体视频会议、远程通信、信息发布及查询为核心的企业网,互联企业办公室、多媒体会议室和控制中心,实现企业对内、对外畅通的网络环境。

该企业网总共6个部分,A厂区和B厂区各6台主机,行政楼50台主机,信息中心、办公室各100台主机。

总装配部5台主机。

A厂区与B厂区设置成同一个VLAN,相同VLAN实现跨交换机通信。

其他每个部门设置VLAN,端口能和不同VLAN进行通信。

4实验步骤

1.项目方案设计

1)分析该项目的主要工作任务,写出工作计划,用Project进行工程管理和规划。

2)针对要求实现的每个特征进行分析,写出详细配置方案。

3)对网络的IP地址进行规划。

4)确认项目所需的设备资源。

5)写出项目的设计方案,用Visio绘制网络拓扑图;写出测试方案;方案交教师审核,有教师给出一个评价。

并且对方案用OPENET软件进行网络流量和延时的需求分析。

6)组织学生分组对所提交的方案进行讨论、论证,方案经修改通过后方能实施。

2.项目实施:

根据设计方案,在网络实验台搭建所设计的网络。

3.项目测试:

根据测试方案进行测试,得出项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结论。

如果测试结果无法满足要求,需要适当调整原设计方案,再进入第2步。

5注意事项

1.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可供使用的资源:

路由器的数量,交换机的数量等。

在现有资源无法直接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要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采用替代方案,

如将具有双网卡的PC配置为软路由器;用VLAN技术将一台交换机虚拟成多台

交换机;用交叉线代替直通线等。

2.项目进行过程中,要注意对每个步骤做详细的工程文档。

如某日某时、某

人对某项任务进行了何种工作或实验,系统的状态如何,配置数据如何等。

当出

现问题能够根据工程文档恢复到原有的正常状况,节省时间;该文档要作为实验

的一部分,上交教师检查。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