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历史必修一512课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64221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历史必修一512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届历史必修一512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届历史必修一512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届历史必修一512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届历史必修一512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届历史必修一512课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届历史必修一512课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届历史必修一512课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届历史必修一512课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届历史必修一512课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届历史必修一512课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届历史必修一512课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届历史必修一512课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届历史必修一512课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届历史必修一512课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届历史必修一512课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届历史必修一512课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届历史必修一512课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届历史必修一512课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届历史必修一512课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历史必修一512课教案.docx

《届历史必修一512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历史必修一512课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历史必修一512课教案.docx

届历史必修一512课教案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1、知识与能力

(1)爱琴文明及其所包含的文明,它们有何表现?

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城邦的内涵,表现发展如何?

城邦的主要特征,其政治体制分类及主要特点

(2)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希腊文明属于与内陆文明或大河文明不同的海洋文明,古希腊的地理版图破碎,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不易建立领土广大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古希腊的多元政治的形成与此有关。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爱琴文明的发现与成就。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古代希腊罗马的辉煌文化为世界文明所留下的重要遗产,认识到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古代文明各有千秋,都为人类文明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各有利弊。

新课导入:

古时候地中海东岸腓尼基,有位美艳的公主,名叫欧罗芭。

有一天,她外出和一群少女在海边摘取水仙花、紫罗兰。

突然,天神宙斯从奥林匹斯山俯瞰大地,发现了欧罗芭。

宙斯不由自主被美色所吸引,于是摇身一变,成为一头靓丽的公牛,来到了她身前。

欧罗芭上前抚抱它,并骑上了牛背。

公牛踏着浪花把欧罗芭带到了克里特岛,并与欧罗芭结了婚,于是任命把克里特岛命名为“欧罗芭”。

今天欧洲的全称是“欧罗芭洲”,即源于这个美丽的传说。

克里特岛产生了克里特文明,由此发展成希腊文明,再发展到今天的西方文明。

欧罗芭和公牛生了一个牛头人身的怪兽叫米诺牛,它每年都要雅典送十名童男十名童女给他吃;雅典人民深受其害,但又无可奈何,因为它住在一个迷宫里,这个迷宫就是米诺斯宫。

雅典国王爱勾斯有个儿子叫特休斯决定去为人民除害,它答应国王如果平安归来,就在船上挂上白帆,到克里特岛后,在米诺斯公主的帮助下,特休斯用宝剑杀死了怪兽,并沿着红线顺利逃出克里特,但是对公主的怀念使王子忘记了曾经答应父亲的事,年老的国王已经在海边等待儿子多日,可是他却看到船上仍挂着黑帆,他悲伤地投入海中淹死了,这个海就称为爱琴海。

一、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2世纪)

1、克里特文明(前2000-前1400年)(米诺斯宫复原图说明了克里特文明的特点)

★特洛伊战争:

特洛伊战争的起因是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诱拐了斯巴达王门涅劳斯之妻海伦,门涅劳斯的哥哥迈锡尼王阿伽门农即率希腊联军兴师问罪,经十年围攻而陷特洛伊城。

★特洛伊的宝藏:

德国人谢里曼49岁那年,他带着钱财、妻子和工程队去特洛伊挖宝。

有一天,他和妻子慢慢地掠去地表的浮土,打开了一个墓葬,墓里金器在阳光下闪烁,他把里面的项链、手镯一件件挂在妻子的身上,逆着阳光,看着她,就像看见了当年的海伦。

★米诺斯宫的发现:

特洛伊宝藏的发现,鼓舞了考古学界。

1900年,英国人伊文思决定去挖掘迷宫(米诺斯——克诺索斯城(Cnossus)统治者)。

伊文思在克里特岛发现了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米诺斯王的迷宫(Labyrinth),即克诺索斯王宫遗址,揭开了欧洲文明源头上新的一页。

(1)出现:

前2000年——前1700年

(2)特征:

产生了君主制国家,出现王宫建筑群和线形文字A

(3)毁灭:

前1400年,被迈锡尼人占领

2、迈锡尼文明(前1600-前12世纪)

⑴特点:

君主制、王宫、卫城、王室陵墓、泥版文书

⑵毁灭的原因:

特诺伊战争结果两败俱伤,多利亚人入侵。

爱琴文明

出现

特点

毁灭

克里特文明

前2000-前1700

1、产生君主制国家2、王宫建筑群

3、线形文字A

前1400

迈锡尼文明

前16世纪

1、新的君主国兴起2、王宫、卫城、王室陵墓3、线形文字B

前1200

3、黑暗时代:

前12世纪-前8世纪,希腊完全陷入沉寂状态,西方人称“黑暗时代”,伟大的《荷马史诗》就诞生于这一时期。

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为“荷马时代”。

二、古希腊城邦

1、城邦的兴起:

前8世纪-前6世纪

2、城邦的含义:

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

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

3、希腊对外扩张的条件和影响

(1)条件:

山多、地少、靠海(有必要)

航海贸易、海军发达(有能力)     

(2)影响:

扩大地域,促进了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为创造自己独特的文明打奠定了基础。

★思考:

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①政治方面:

古希腊地理环境有助于形成古代希腊小国寡民的城邦,城邦有利于形成公民政治,公民直接参与民主政治,不易形成专制。

②经济方面:

地理环境使古希腊农业不能自给,古代希腊商业和手工业和海外贸易的发达,使希腊的农业和工商业都具有面向市场的特点。

③价值观念:

商品经济必须以平等作为交换原则,商业贸易的进行与发展要求有自由环境和商业贸易者整体利益的政策。

有助于平等观念形成和民主政治建立。

④民族精神:

小国寡民的城邦一旦由于人口的增长而无法负荷时,希腊人就到海外去建立殖民地。

优遇的航海条件为这些海外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勇于探索、开拓的民族精神。

三、古希腊城邦政体

1、城邦特征:

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城邦的自治权利或多或少属于各邦公民。

2、城邦公民:

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的男性成员。

出身于公民家庭的妇女拥有不完整的公民权,奴隶以及外邦移民被 完全排除于公民范畴之外。

3、城邦的实质:

古希腊城邦实际上是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与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4、城邦的政体类型

划分依据:

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

政体类型

权力大小

民主制

全体公民掌权   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构

贵族制

一部分贵族掌权  贵族权力受公民大会制约

僭主制

一人掌权     非法手段夺取

寡头制

少数贵族掌权   公民大会和其他机关处于次要地位

君主制

一人掌权、世袭  保留公民大会(形式)

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一、教学目标

君主制与贵族制区别,贵族制与民主制区别,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制基本特点及其措施,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二、能力与方法

1、分析雅典民主政治产生、发展的历史条件,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确立、发展四个过程的主要内容。

2、理解雅典民主制基本特点,明确民主制的建立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

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

3、理解伯利克里时代是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新课导入:

大家都知道Democracy(民主)、Politics(政治)、Freedom(自由)、Law(法律)、Republic(共和国)这些专有名词是怎么诞生的吗?

他们都诞生于古希腊的雅典共和国,是雅典人开拓了民主政治之先河。

一、从君主制到民主制

★思路线索:

(1)雅典民主政治演变过程:

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2)民主制的确立:

①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②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③伯利克里时期,全面繁荣。

1、君主制到贵族制

雅典城邦在公元前8世纪以前实行的是君主制,因为国王鱼肉人民、骄奢淫逸和外战无能而在前8世纪——前7世纪时被贵族推翻。

2、贵族制到民主制

公元前7世纪末,雅典贵族与平民尖锐对立,平民准备以武力推翻贵族政权。

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注:

君主制和贵族制的比较

君主制

贵族制

表现

骄奢淫逸、暴虐无道

集体领导,采取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

实行制度

终身制、世袭制

任期制、选举制

意义

君主制是人治。

贵族制则由人治向法治转化,由贵族垄断官职,为政体进一步向民主制方向演化准备了条件。

3、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1)、内容:

①、废除债务奴隶制,确立公民自由权利;②、设立民众法庭,平民成为司法主人;③、新选举法,抽签选举除执政官外的任何公职人员;④、废除贵族世袭官职,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与权利义务。

(2)、作用:

①、保障了平民的人身自由与安全;②、新兴工商业贵族跻身于统治阶层;③、雅典民主政治初步建立。

4、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09年)—确立民主制

(1)背景:

梭伦改革未深入触动雅典选举体制和血缘团体。

(2)内容:

①用10个地域选区取代4个血缘部落。

②设立500人会议,向所有公民开放。

③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④实行陶片放逐法。

★思考:

怎样评价陶片放逐法?

答:

①维护雅典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②是一种极端的民主方式,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容易被人利用,成为人们争权夺利、互相倾扎的工具。

(3)影响:

①进一步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基本上铲除了贵族特权,雅典国家最终形成;②使所有的雅典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5、伯里克利改革(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繁荣时代

(1)内容:

①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除十将军外)②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

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握有充分的权力。

③扩大十将军委员会的权力;④向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群众发放工资和补贴;(参政工资;观剧津贴)

(2)意义:

大大削弱了贵族的特权,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没有社会财产和等级的限制)

二、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

1、公民大会

公民大会是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甚至个人小事。

一切公民都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

公民大会每年召开40次,其中10次“主要会议”有一项固定议题:

审查在任公职人员的表现,并就其去留问题进行表决。

这意味着一个公职人员在其一年任期内要经10次群众性的资格审查。

其余30次大会分别为外交、宗教等国家事务和公民的个人申诉而设。

2、五百人议事会

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

在两次公民大会的休会期间,议事会是大会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这是最早的比例代表制。

30岁以上的公民一生可当选两次,每次任期一年。

3、民众法庭

民众法庭是日常的司法机关,审查公职人员资格,审理刑事和民事案件。

庭审判员从30岁以上、无公共债务和犯罪前科的公民中抽签产生。

审判员6000名,一般由500人组成一个法庭,分理各种诉讼。

民众法庭在执法过程中,始终遵循一条重要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持公正,避免行贿舞弊现象的发生。

4、其它机关(众多、规模不大、行政和军事)

三、雅典民主的意义与局限

1、意义:

①在古代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多种民主的运作方式,这一伟大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②政权掌握在多数人手里,决策通过多数人的认真讨论,会使问题考虑得更全面。

③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而非君主任命,使公职人员对社会负责,并使其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④每个人以主人翁的态度去从事各项事业,有利于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促进了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而成为伟大文明的催化剂。

2、局限性:

①雅典民主仅对公民集体而言,对于非公民则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②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而是男性公民的民主③雅典民主在尽情地发挥积极作用,促成雅典政治、经济、文化臻于极盛的同时,又残忍地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④因此,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这是其最大的历史局限。

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罗马由共和国进入帝国的过程,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作用和影响。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材料,综合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课前向学生征集问题,鼓励学生自我发现问题,也有助于更好的组织教学;通过设计问题和补充材料,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学习,解决问题;以基础探究、深层探究、综合探究的方式层层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罗马的政制和法律,认识法律在古代西方社会的价值,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及自觉的法律意识。

一、从共和国到帝国

古罗马的历史一般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1.王政时代:

这是罗马有氏族制社会向国家政权过度的时期,罗马城建立之初实行君主制。

到公元前6世纪,王权和贵族的矛盾却日益,君主小塔克文是个暴君,其残暴统治引起贵族和人民的不满,他们联合起来发动起义,驱逐了塔克文及其家族,并为防止君主专制,而实行了贵族共和制。

2.共和时期:

(1)执政官:

执政官有两名,行使最高行政权利,由选举产生,一切政令必须经两人同意方可执行。

(2)元老院:

是国家决策机构。

全体成员由贵族组成,实行政事共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3)公民大会:

平民可参加,选举工职人员和通过元老院拟定的提案。

(4)平民保民官:

在共和国时期内,贵族垄断一切国家权利,贵族与平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地位与权利十分不平等,如贵族与平民不能联姻,平民兵役,赋役负担沉重,债务奴役制卖人身。

这使得贵族与平民矛盾冲突不断,特别是富裕的平民更是要求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

所以,平民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与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并迫使贵族做出让步,允许他们选举自己的官员,并同意设保民官,保民官要为平面内说话办事,有权否决元老员决议,有权监督政府的行为。

★罗马国力强盛后,就走向了对外扩张的道路,经过几百年的对外征战,罗马从台伯河上的一个城邦国家逐渐发展为地中海一个庞大的帝国。

恺撒大帝被人刺杀后,混乱中其外甥屋大维继位,之后出现三头同盟:

安东尼、雷必达、屋大维。

在三巨头中,最终屋大维使长期内战和分裂的罗马重新统一起来。

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赐给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正式确立元首制,标志着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

3.帝国时代:

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第一位皇帝,他创立了元首政制,公元前28年改组元老院,自任“元首”,意为“第一公民”或“首席元老”,他在公元前27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意为“神圣”“至尊”,“伟大”,可见他当时声望之大,这一年被认为是元首制,即帝国时代的开始之年。

(1)元首制:

表面看来屋大维的各种职权都由元老院和公民大会授予,其实,屋大维刚开始是假借共和之名,独揽国家大权,使他凌驾于元老院和其他各种官职之上,成为最高主宰者。

所以,屋大维建立的元首制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

(2)君主制:

公元3世纪,戴克里先实行公开的君主制。

(3)帝国的分裂:

①西罗马帝国(395年—476年)②东罗马帝国(395年—1453年)

二、罗马法

德国法学家耶林在《罗马精神》中说过: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

武力因罗马帝国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惟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1、罗马法的起源:

《十二铜表法》(共和国时期)习惯法到成文法

(1)、原因:

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广大平民对此强烈不满,他们极力要求制定成文法来保障自身的权益。

公元前452—前451年,罗马编订出十个法表,铸造在青铜牌上,公布于罗马场。

其主要内容仍是维护贵族利益。

迫于平民要求,于公元前450年,又增设两表,这就是《十二铜表法》。

(2)、内容:

包括民法、刑法、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习惯法的汇编。

(3)、评价: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平民的胜利;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是罗马法的渊源,是罗马的基本法。

2、罗马法的发展: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时代的法典。

到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疆域非常辽阔。

为了统治庞大的帝国,统治者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罗马法新增了许多新的内容,此时罗马法有公民法和万民法。

公元3世纪初,罗马境内自由民的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开始消失,212年颁布了《卡拉卡拉敕令》,授予帝国所有被征服者公民权,享有罗马公民的法律地位,公民法与万民法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随着罗马法律的不断发展,罗马法学家逐渐形成一种法律观念,被成为“自然法”,自然法的精髓是:

“人人生而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是至高无上的。

”它具有超越时间、超越地域、超越民族的永恒价值,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

3、罗马法的完备: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东罗马帝国时期)

查士丁尼是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时期的皇帝,他在527年登上了帝位。

他登上王位时,东罗马已不再是像屋大维统治下的牛气冲天的大帝国。

为了恢复罗马帝国昔日的那种全盛局面,他不断地进行一系列“收复”西部领土的措施。

为重振罗马帝国雄风,加强皇权,于528年下令编纂法典。

查士丁尼在世时,共完成三部法律汇编。

(1)内容:

《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

三部法典颁布后,法学家又把查士丁尼颁布的100多条敕令汇编成集,称为《查士丁尼新敕》,以上四部统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又称为查士丁尼法典。

(2)作用:

它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对人的行为作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4.罗马法的影响

(1)、对罗马:

维系和巩固罗马帝国统治。

(对人的行为作出详细的规范,调节了复杂的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法律深入罗马的每一角落,其有效的实行提高了罗马统治的行政效率;适应罗马经济发展的需要)

(2).对世界:

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为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制定本国法律提供蓝本,奠定了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罗马法所提倡的“人人平等”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武器;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适应了资产阶级维护私有制的需要;作为一种成功的法治模式为资产阶级仿效。

等等)

5、罗马法的局限性:

罗马法是古代奴隶制社会的法律,不可避免的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它维护罗马的奴隶制,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广大奴隶的自由和权利得不到法律的保障。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资本主义国家政体

1、君主立宪制

(1)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保留君主,但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无权地位,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如英国

(2)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保留君主,君主虽受宪法限制,但在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拥有广泛权力。

约旦

2、民主共和制

(1)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废除君主,议会为国家权力中心,总统为国家象征,总理掌握最高行政权。

如德国

(2)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废除君主,议会为权力中心,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拥有广泛权力。

如美国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

在这种政体下,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

立法权则归议会所有。

1、确立背景

(1).经济基础:

15世纪以来,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得到发展。

(2).政治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过程:

1640年革命爆发,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

(3)历史传统:

起源于中世纪的议会与王权作斗争的传统。

1215年《大宪章》提出了“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权”的基本原则,成为立宪政治的基础,以后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政治权力由英王向议会转移.)

2.正式确立:

《权利法案》的颁布

(1)过程:

①《大宪章》给王权设定界限。

②孟福尔创立了议会的雏形。

③1688年“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政权。

(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

(2)标志:

1689年的《权利法案》颁布.

①内容:

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权力.

②意义:

英国实行议会和国王的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稳定发展的时期。

3.发展:

18世纪前期,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所谓责任内阁制即内阁必须向国会下院负责,这是议会主权原则的体现。

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内阁必须由下院多数党组成;首相和内阁成员必须是下院议员;首相通常是下院多数党领袖。

(1)责任内阁制形成过程:

“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第一任内阁首相。

(2)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①集体负责——内阁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②权力制衡——内阁掌握行政权力,议会掌握立法权。

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③两党轮流执政——首相和内阁必须从选举获胜的多数党中选择

(3)结果:

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扩大和两党制逐渐形成,议会选举由候选人之间的竞争变成了两大政党之间的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4.完善:

普选权的扩大

(1)原因:

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和经济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2)进程:

①、1832年,第一次议会选举制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②、19世纪后半期第二、第三次议会改革——成年男性获得普选权。

③、20世纪初,平民议员在下院中超过了半数——政治民主化重大里程碑。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妇女获得选举权。

(3)结果和意义:

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多数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也为其它国家的民主化提供了借鉴。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意义):

1、特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2)、议会掌握国家权力,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作用(意义):

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与内阁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走上了资产阶级民主化道路,从人治走向法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英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1、连续性。

近现代英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几乎无一不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产。

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阁到责任内阁制。

2、渐进性。

英国制度的发展变化都是徐缓渐进式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

3、创新性。

如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行政机构,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内阁制。

★思考:

西方的代议制与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区别?

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实行分权制衡原则,议会主要执行立法职能,其权力受到其它国家机关的制约。

中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代议制的一种形式,但与西方的议会制有本质的区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不仅直接行使立法权,而且由它产生国家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这些机关都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受其监督,从而保证人民真正行使国家权力,使代议机关不仅从形式上而且从内容上都真正代表民意。

小结:

(1)本课从横向来看,英国的制度创新表现为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内阁制度的形成、议会选举制度的不断完善;

(2)从纵向来看,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实际上是国家权力重心的不断下移即由上帝移到君主、由君主转移到议会、由议会转移到人民(内阁)。

由于英国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实现了民主和法治,英国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创造了政治前提。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1知识与能力

了解联邦宪法制定的背景,识记联邦宪法的原则、内容与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2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文字材料、图片及课后附件,培养收集资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