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法降解秸秆木质素研究进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3773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法降解秸秆木质素研究进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物法降解秸秆木质素研究进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物法降解秸秆木质素研究进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物法降解秸秆木质素研究进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物法降解秸秆木质素研究进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生物法降解秸秆木质素研究进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生物法降解秸秆木质素研究进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法降解秸秆木质素研究进展.docx

《生物法降解秸秆木质素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法降解秸秆木质素研究进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法降解秸秆木质素研究进展.docx

生物法降解秸秆木质素研究进展

生物法降解秸秆木质素研究进展

  摘要秸秆中的木质素是潜在的可再生资源。

最近几年来,利用生物法对其进行降解已成为研究热点。

从木质素生物降解性动身,对降解木质素微生物、酶系和降解条件进行介绍,以期为木质素生物降解法的推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法降解;秸秆;木质素

  

  秸秆是一种丰硕的纤维素可再生资源,我国农作物秸秆年产量逾6亿t,除少量被用于造纸、纺织等行业或用作粗饲料、薪柴外,大部份以堆积、荒烧等形式直接倾入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和浪费[1]。

能源紧张、粮食欠缺及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是目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难题。

而可再生资源的转化利用,能在有利于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减缓或解决问题。

  木质素又称木素,是植物界中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一类高分子有机物质,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可再生资源[2-4],每一年全世界由植物可生长1500亿t木质素,且木质素总与纤维素伴生,具有无毒、价廉、较好的可热塑和玻璃化特性。

木质素是由苯丙烷结构单元组成的复杂的、近似球状的芳香族高聚体,由对羟基肉桂醇(phydroxycinamylalcohols)脱氢聚合而成,一般以为木质素共有3种大体结构(非缩合型结构),即愈创木基结构、紫丁香基结构和对羟苯基结构。

木质素结构单元之间以醚键和碳-碳键连接,连接部位可发生在苯环酚羟基之间,或发生在结构单元中3个碳原子之间,或是苯环侧链之间。

木质素由于分子量大,溶解性差,没有任何规则的重复单元或易被水解的键,因此木质素分子结构复杂而不规则[5,6]。

  从20世纪开始,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寻觅降解木质纤维素的最佳途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降解法[7]。

物理法包括辐射、声波、粉碎、整齐爆破等[8,9]。

化学法包括无机酸(硫酸、乙酸、盐酸等)、碱(氢氧化钠、氨水等)和有机溶剂(甲醇、乙醇)等。

物理化学法,即化学添加法和气爆法相结合。

此3种方式,可在必然程度上降解秸秆中的木质纤维素,但都存在条件苛刻、设备要求高的特点,从而使预处置本钱增加,且污染严重。

生物降解法是从20世纪20年代起开始研究的,采用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在培育进程中可以产生分解的酶类,从而可以专一性降解木质素。

此法具有作用条件温和、专一性强、无环境污染、处置本钱低等长处。

  

  1降解秸秆木质素的微生物

  

  在自然界中,木质素的完全降解是由于真菌、细菌及相应的微生物群落一路作用的结果。

从20世纪起,国内外学者对木质素降解的研究从白腐真菌开始。

白腐真菌是指一类具有相同功能引发木质白色腐臭的丝状真菌的集合,凭借其选择性降解木质素的能力,白腐真菌的菌丝穿入木质,侵入木质细胞腔内,释放降解木质素的酶,致使木质腐臭为淡色的海绵状团块。

目前,用于木质素降解研究的白腐菌主要有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etechrysosporium)、杂色云芝(Coridusversicolor)、香菇(Lentinulaedodes)、变色栓菌(ThametesVersicolor)、朱红密孔菌(Pycnoporuscinnabarinus)等[10,11]。

杭怡琼等[12]以稻草秸秆加20%棉籽壳为培育基质,接入3种侧耳菌株,经研究发现,从接种到子实体形成进程中,培育物的木质素呈不断下降水平,木质素降解率与酶活转变趋势大体相似。

王宏勋等[13]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和木质纤维素组分含量转变,研究了3株白腐菌在50d培育期内降解稻草秸秆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

3株白腐菌对稻草秸秆中木质纤维素降解具有必然的顺序和选择性,先降解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再同时降解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而且对木质素有很好的降解优势。

毕鑫等[14]研究白腐菌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发酵条件,利用Lip粗酶液在体外直接降解稻草,3d后Klason木质素的降解率为%。

戴永鑫等[15]研究了白腐菌及其产生的木质素降解酶系对秸秆的木质素生物降解方式,采用黄孢原毛平革菌和杂色云芝双菌联合固态培育可使木质素降解率达到%。

鞠洪波[16]以香菇、金针菇、杏鲍菇等9种食用菌对云杉木质素的降解进行研究,实验表明:

杏鲍菇对木质素的降解能力最强,其次是木耳、茶树菇、柳菇、榆黄菇对木质素降解能力较高,其余4种食用菌降解木质素能力较弱。

  20世纪80~90年代的研究表明细菌可以代谢低分子的磺化木质素、Kraft木质素片断等,细菌能够使木质素结构发生改性,成为水溶性的聚合产物;另外,细菌与真菌协同作用使木质素易于受到真菌的解决,且可去除对腐朽真菌有毒性的物质[17]。

降解木质素的细菌种类很多,其中放线菌是公认降解能力较强的细菌,包括链霉菌(Strptomyces)、节杆菌(Arthrobacter)、小单胞菌(Micromonospra)等。

TuomelaM等[18]研究表明链霉属的丝状细菌降解木质素最高可达20%,放线菌对木质素的降解主要在于增加木质素的水溶性[18]。

其他降解木质素的细菌主如果非丝状细菌,能够在必然程度上引发木质素的降解,如微球菌属(Micrococcus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sp.)等。

非丝状细菌降解木质素的能力较差,只能降解小分子量或木质素的降解产物,其中假单胞菌属是最有效的降解菌[17-19]。

张甲耀等[20]通过对一嗜碱细菌对麦草木质素降解能力的研究,发此刻最佳综合培育条件下该菌株10d对木质素降解率可达%。

  

  2秸秆木质素降解酶系

  

  目前以为最重要的木质素降解酶有3种,即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gninPeroxidase,Lip)、锰过氧化物酶(Man-dependentPeroxidase,Mnp)和漆酶(Laccase,Lac)。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可使木质素分子中碳—碳键断裂成苯氧残基,漆酶对木质素有降解和聚合的双重作用[21]。

  Lip是最先发现的木质素降解酶,存在于大多数降解菌中,它是一种糖蛋白,分子量约41000,有1个血红素组成其活性中心,可连接至少1个黎芦醇。

Lip能催化木质素中富含电子的酚型或非酚型芳香化合物发生氧化,从而使木质素形成活性基团,然后发生一系列的非酶促裂解反映,实现对底物的部份氧化或完全的氧化[22]。

  Mnp也是最多见的木质素降解酶,也是一种糖蛋白,分子量约46000。

锰过氧化物酶在过氧化氢存在时能氧化酚型木质素及木质素模型物,即由Mn2+及一种螯合物催化木质素发生降解。

Mn2+被氧化成Mn3+,Mn3+反过来又氧化酚型化合物,并保护Mnp不受反映活性自由基的破坏[23]。

  Lac是一种多酚氧化酶,是一种典型含Cu2+的糖蛋白。

Lac所催化的主如果氧化反映,表此刻底物自由基的生成和4个铜离子的协同作用,主要解决木质素中的苯酚结构单元;在反映中,苯酚的核失去1个电子而被氧化,产生含苯氧基的自由活性基团,可致使芳香基的裂解。

Lac同时具有催化解聚和聚合木质素的作用,因此单独存在时不能降解木质素,只有同时存在Mnp等其他酶,避免反映产物从头聚合时,才有较高的木质素降解效率[23,24]。

  3秸秆木质素生物降解的条件

  

  在木质素降解进程中,碳源和氮源的来源和营养限制对生物降解木质素有极大的影响,是木质素降解的关键因素。

研究报导和Lentinulaedodes只有在其他替代碳源如葡萄糖存在时才能降解木质素[25]。

王宜磊[26]研究碳源和氮源对Coriolusversicolor木质素酶分泌的影响,发现淀粉含量丰硕的物质做碳源有利于木质素降解酶的分泌。

毕鑫等[27]研究在静置和振荡2种方式下不同营养条件对白腐菌合成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的影响。

静置培育时,碳氮比低的培育基中显示较高的酶活,碳源以葡萄糖和糊精同时存在及分段加入要比单一葡萄糖作为碳源时取得更高的酶活;振荡培育时,在碳氮比高的培育基中酶活最高,而类似于静置培育的氮源组合及分段模式却明显抑制Lip的合成。

  Cu2+、Fe2+、Mn2+等金属离子对木质素降解有很大的影响。

KeremZ等[28]研究Pleurotuso-streatus在含不同量Mn2+的固体发酵培育基中对木质素的降解,结果表明增加Mn2+的含量可使木质素降解率提高。

余惠生等[29]人研究Cu2+对Panusconchatus产木质素降解酶的调控,结果表明,Mnp的产生受Cu2+浓度影响不大,而Lac的产生却受Cu2+的严格调控。

没有Cu2+的存在,Lac酶活力很低,适量的Cu2+浓度能够提高Lac酶活力。

  许多研究表明,某些具有木质素结构类似物的添加可以明显提高木质素降解能力。

外国学者等[30]报导黎芦醇对Lip合成的影响,通过在不同的碳源培育基中加入必然量的黎芦醇,发现2种培育基中的Lip酶活力都提高。

罗宇煊等[31-33]对一嗜碱细菌降解木质素时发现,ABTS、愈创木酚能提高嗜碱细菌产Mnp和Lac的产量。

  

  4结语

  

  生物法降解秸秆木质素具有条件温和、专一性强、不存在环境污染、处置本钱低等长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切,开发出降解秸秆木质素的复合菌剂,对于解决能源紧张、粮食欠缺及环境污染等难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5参考文献

  

  [1]ARORADS,CHANDERM,GILLPofligninperoxidase,manganeseperoxidease,andlaccaseindegradationandselectiveligni-nolysisofwheatstraw[J].InternationBiodeterior-ation&Biodegradation,2002,50

(2):

115-120.

  [2]蒋挺大,木质素[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3]张桂梅,廖双泉,蔺海兰,等.木质素的提取方式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热带农业科学,2005,25

(1):

66-70.

  [4]廖俊和,陶杨,邵薇,等.有机溶剂法制浆最新进展[J].林产工业,2004,31(4):

11-13.

  [5]陶用珍,管映亭.木质素的化学结构及其应用[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3,11

(1):

42-55.

  [6]邬义明.植物纤维素化学[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

  [7]孔令标,侯运炳.国家能源安全模式研究[J].金属矿山,2002(11):

3-5.

  [8]ELMASTRYHofEgyptianricestrawinproductionofcellalsaesandmicrobial-protein:

effectofvariouspretreatmentonyieldofproteinandenzymeactivity[J].

  [9]GOULDJonthemechanismofalkalineperoxidedeligni-ficationofagriculturalresiduces[J].BiotechandBioeng,1985(26):

46-72.

  [10]TUNMELAM,OIVANLP,HATAKKAofsynthetic14C-ligninbyvariouswhiterotfungiinsoil[J].SoilBiology&Biochemistry,2002,34(11):

1613-1620.

  [11]席北斗,刘鸿亮,孟伟,等.垃圾堆肥高效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J].环境科学研究,2003,16

(2):

58-60.

  [12]杭怡琼,薛慧琴,郁怀丹,等.白腐真菌对稻草秸秆的降解及其有关酶活性的转变[J].菌物系统,2001,20(3):

403-407.

  [13]王宏勋,杜甫佑,张晓昱.白腐菌对稻草秸秆中木质纤维素降解规律的研究[J].中国造纸学报,2007,22(4):

18-22.

  [14]毕鑫,路福平,杜连祥.白腐菌木素过氧化物酶发酵条件及其酶液对稻草降解的研究[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2,10(4):

41-48.

  [15]戴永鑫,王海宽,刘逸寒,等.白腐菌对秸秆种木质素生物降解的研究[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7,22(4):

24-27.

  [16]鞠洪波.9种食用菌对云杉木质素及纤维素降解的研究[J].林业科技,2008,33(3):

22-24.

  [17]LOKESHKbiodegradationbybacteri-aisolatedfrompollutedsoil[J].IndianJournalofExperimentalBiology,2001,39(6):

584-589.

  [18]TUOMELAM,VIKMANM,HATAKKAA,etoflignininacompostenvironment[J].BioresourceTechnology,2000(72):

169-183.

  [19]CORALAC.BacterialAssociationswithDecayingWood:

aReview[J].InternationalBiodeteroration&Biodegration,1996,37

(1):

101-107.

  [20]张甲耀,龚利萍,罗宇煊,等.嗜碱细菌复合碳源条件下对麦草木质素的降解[J].环境科学,2002,23

(1):

70-73

  [21]SUSANAC,SOVANS,FRANCISCOJ,etofanversatileperoxidaseinvolvedinthenaturaldegradationofligninthathasmanganeseperoxidaseandligninperoxidasesubstrateinteractionsites[J].TheChemistry,1999,274(15):

.

  [22]FERRAZA,GUERRAA,MENDONAR,etadvancesandmechanisticbasisforfungalbiopulping[J].EnzymeMicrobTechnol,2007,43

(2):

178-185.

  [23]HIROMICHII,MASANORIW,YOICHIH,etpretr-eatmentsforsimultaneoussaccharificationandfermentationofbeechwoodbyethanolysisandwhiterotfungi[J].JournalofBiotechnology,2003,103(3):

273-280.

  [24]张建军,罗勤慧.木质素酶及其化学模拟的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01,64(8):

470-477.

  [25]LEATHAMGactivitiesofLentinulaedodesandPhaner-ochaetechrysoporium[J].AppliedEnvironmentMicrobiology,1986,24

(1):

51-58.

  [26]王宜磊.碳源和氮源对彩绒革盖菌Coriolusversicolor木质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分泌的影响[J].微生物学杂志,2000,20

(1):

29-31.

  [27]毕鑫,路福平,杜连祥.白腐菌产木素过氧化物酶发酵条件的优化[J].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2003,18

(1):

12-16.

  [28]KEREMZ,HADARY.EffectofmanganeseonlignindegradationbyPleurotusostreatusduringsoligstatefermentation[J].Appliedand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1993,59(12):

4115-4120.

  [29]余惠生,付时雨,王佳玲,等.铜Ⅱ离子对白腐菌Panusconchatu产木素降解酶的调控[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1999,7

(1):

41-46.

  [30]TONONF,ODIERofveratrylalcoholandbydrogenpero-xideinligninaseactivityandligninaseproductionby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J].AppliedandEnvironmentalMicroboilogy,1988,54

(2):

466-472.

  [31]罗宇煊,张甲耀,管筱武,等.嗜碱细菌降解木素的复合碳源共代谢研究I——复合碳源组合方式及氮源的选择[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13

(2):

246-250.

  [32]罗宇煊,张甲耀,龚利萍,等.嗜碱细菌降解木素的复合碳源共代谢研究II——营养条件调控机制的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13(6):

57-59.

  [33]罗宇煊,张甲耀,许威亚,等.正交实验选择嗜碱细菌降解木质素金属离子最优综合培育条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4):

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