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86574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行业分析报告.docx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行业分析报告.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行业分析报告.docx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行业分析报告

2022年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行业分析报告

2022年3月

一、移动支付进入爆发期,各类厂商纷纷布局

1、运营商、金融机构、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移动支付

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6月9日宣布,双方共同打造的移动支付平台正式上线。

用户通过移动支付,可在支持NFC功能的手机SIM卡上下载银行卡,实现电子现金充值、远程消费和商户现场小额快速交易,未来还将支持现场大额交易。

中国移动终端公司表示,从今年9月底开始,将有多款NFC手机上市,全年将实现千万级的NFC终端销量。

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它们都完成了与该系统的对接,其他银行也在陆续接入。

各银行纷纷推出自己的差异化移动支付产品,如中信银行“异度支付”结算类品牌、浦发银行发布了移动金融2.0标准,来分享移动支付产业的盛宴。

央行7月6日发放新一轮第三方支付牌照,共有27家企业获得牌照。

值得关注的是XX旗下百付宝、新浪旗下的新浪支付都获得牌照,央行第7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尘埃落定,此次共发放了27张牌照。

至此,央行共发放了250张牌照,XX、新浪、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大鳄都具备支付牌照。

腾讯在近日召开的“2021年腾讯合作伙伴大会”中透露,即将问世的微信5.0版将推出支付功能,过不了多久,用户就可以直接在微信上给手机充值或者购买其他服务了。

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互联网巨头为何动作频频,纷纷布局移动支付产业?

无疑都是看到了移动支付产业带的高速增长及未来巨大的前景。

2、中国移动支付产业高速成长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截至到2020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达到2.86亿户。

从2020年到2020年,移动支付用户规模从0.86亿户增长到2.86亿户,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5.04%。

从交易规模来看,从2020年到2020年,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从275亿元增长到151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53.10%。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中国移动支付交易笔数从2021年的0.67亿笔增长到2021年的2.47亿笔。

根据前瞻网的预测,2021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2020-2021年的复合增长率为68%。

3、产业发展环境日趋成熟驱动行业高速成长

移动支付产业高速增长,是整个移动支付产业生态环境不断成熟的结果。

首先,2020年4月,中国银联主导的13.56MHz确定为移动支付标准。

长达多年的移动与银联的移动支付标准之争解决,双方达成协议,共同推进移动支付的发展。

其次,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为移动支付发展提供了终端和网络基础。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20年中国智能手机保有量将达到3.2亿部,同比增长88.2%,渗透率为28.7%。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20年移动互联网经济规模976.2亿元,同比增长148.3%,增速远远超过桌面互联网经济,而两者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同时,移动应用的迅速发展,为移动支付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环境,网上购物、理财、娱乐等各种生活服务交易的发展,强劲地促进了移动应用在生活中各领域的渗透。

同时,鉴于移动支付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各类厂商都在大力开发这一领域,如互联网公司推出的支付宝、财付通、快钱、汇付天下等移动支付产品,运营商也纷纷成立了支付公司,银行也推出自己的移动支付产品。

二、移动支付商业模式将逐步走向成熟

1、移动支付的定义

移动支付是指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接入通信网络或使用近距离通信技术完成信息交互,实现资金从支付方向受付方转移从而实现支付目的的一中支付方式。

(1)按通信方式,移动支付可以分为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

远程支付:

也叫线上支付,是指利用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接入移动支付后台系统,完成支付行为的支付方式。

近场支付:

通过移动终端,利用近距离通信技术实现信息交互,从而完成支付的非接触式支付方式。

常见的近距离通信技术包括蓝牙、红外线、RFID等,目前NFC技术是近场移动支付领域的主流技术。

包括美国、欧洲、日本等都纷纷开始推广NFC技术。

此外,通过外接读卡器使智能手机实现POS终端刷卡功能的创新支付模式,即“类Square模式”也归为近场支付范畴内。

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各有优劣,当前远程支付发展较为成熟,而近场支付才刚刚起步。

(2)按资金来源,可以分为手机话费账户支付、银行卡账户支付和第三方账户支付

手机话费账户:

支付金额直接从消费者手机话费中扣除,SP代扣费也属于该种分类。

银行卡账户:

支付金额从消费者绑定的银行卡账户中扣除,中国移动手机钱包、现阶段各家银行手机银行支持的支付业务等,均属于该分类的典型应用。

第三方账户支付:

支付金额从消费者开通的第三方账户的余额来扣除,第三方账户可以通过网银直接充值,也可以通过购买充值卡或者网点现金支付的方式来充值,如支付宝。

根据艾瑞咨询的调研数据,2021年期待使用的手机支付方式中,近场刷手机支付的用户占比最高,为23.5%,而其他远程支付方式用户分布相对均衡。

2、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

从事移动支付运营的企业有三类:

银联、电信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企业。

这三类公司各有优势,在产业链中担任不同的角色。

根据三方在移动支付产业链中参与的程度不同,移动支付可以分为四种运营模式:

银联主导、运营商主导、第三方支付主导和合作模式。

(1)银联主导模式

这种模式下,银联自己开拓商户和用户,运营商仅作为通道的作用。

银联负责建设的运营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在资金清结算与银行卡支付业务方面有强大的优势。

银联的另一大优势在于有大量的商户,对现有的POS机的控制力度强,改造起来比较容易,成本较低。

其弱点是用户开拓能力差,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远低于运营商和银行。

银联的近端支付采用SD卡模式,也是NFC技术的方案之一。

(2)运营商主导模式

运营商的优势在于有网络资源优势和庞大的客户资源,但是因为没有金融牌照,只能从事小额支付,如果要从事大额的支付,必须与金融机构合作。

(3)第三方主导模式

第三方支付是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提供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的交易支持平台的网络支付模式。

自2022年支付宝成为国内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第三方支付发展速度非常快,目前企业数量超过300家。

第三方支付主要专注于远程支付领域,在近场支付领域尝试较少。

(4)合作模式,运营商与金融机构合作

这种模式下,运营商和金融机构可以优势互补。

金融机构在大额交易领域有安全体系、信用体系和强大的数据结算等优势,电信运营商在小额移动支付业务上更具市场效率和竞争优势,两者合作可以弥补双方的弱点,发挥各自优势。

从上述各类运营模式看,银联主导和运营商主导模式因其弱点明显,合作模式将是主流。

目前中国银联和中国移动的合作已有很大进展,中国银联负责POS终端的改造与维护,开拓商户;中国移动负责发展用户,定制NFC手机及芯片。

今年6月,中国银联和中国移动共同打造的移动支付平台正式上线。

移动支付平台是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以TSM(可信服务管理)系统为核心,为各方提供基于安全支付载体的智能卡应用发行和管理服务平台,是联接移动支付产业各方的“桥梁”。

目前,中行、中信、光大、民生、广发、浦发、上海银行、北京银行等商业银行都完成了与该系统的对接,其他商业银行也正陆续接入。

用户通过移动支付平台,可在支持NFC功能的手机SIM卡上下载银行卡,实现电子现金充值、远程消费和商户现场小额快速交易,未来还将支持现场大额交易。

对于商业银行,移动支付平台可以帮助其实现从传统“柜面发卡”向“空中发卡”的转变,创新发卡和营销模式;可以支持通信运营商开拓增值服务。

中国移动计划在今年9月底,推出多款具有NFC功能的手机,全球实现一千万的终端销量。

第三方支付模式,因其支付手段多样且灵活,用户可以使用网络支付、电话支付、手机短信支付等多种方式进行支付,因此发展很快。

过去几年增长非常迅速。

根据艾瑞咨询的预计,2020-2020年,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持续高增长,2020年交易规模将达到13583.4亿元。

2021年一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移动支付市场中,支付宝占据一半的交易额,第二和第三是联动优势和中国银联。

在第三方支付市场移动互联网支付市场中,支付宝占据超过三分之二的份额,第二和第三名是中国银联和财付通。

虽然现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较多,但是从第三方支付的市场份额可以看出,未来市场将会是寡头结构,几家大的支付平台足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这一市场将是银联以及互联网巨头公司之间的竞争。

第三方支付主要满足用户的远程支付需求,在近场支付领域,主要是金融机构和运营商的领地。

相比较为成熟的远程支付,近场支付市场刚刚启动,近场支付的技术标准在2020年才达成共识,但是这一市场或将很快进入爆发期。

根据德勤2020年的调查,1-2年内,远程支付占据主流;但是3-4年,近场支付将占据主流。

近场支付的优势在于便利性和可扩展性。

手机本身便于携带,省去了对现金、零钱、银行卡等预付卡的携带。

手机终端本身的可扩展性,使得近场支付的支付业务可以和多向业务捆绑,不仅实现资金链的电子化,甚至直接实现业务本身的电子化。

目前,NFC技术成为各方共推的近场支付主流。

NFC的技术方案也有多种,主要的四种如下:

1)SIMpass方案(SIM卡外接天线)。

SIMpass卡是一张双界面的多功能应用智能卡,支持接触与非接触两个接口,接触界面可实现SIM功能,非接触界面可实现支付功能。

该方案的好处是用户无需更换手机,只更换SIM卡即可。

缺点是天线易折损,手机适配率低,客户服务成本高等。

2)全终端方案。

用户需要更换手机,不用更换SIM卡。

此方案不便于运营商管理,产品不够成熟,目前仅个别终端厂商支持。

3)全卡方案(SIM卡内置天线)。

用户无需更换手机、只更换SIM卡即可。

此方案的不足在于,相关产品不够成熟、手机适配率低、不支持3FF与4FF小卡形态、相关应用无法进行空中下载等。

4)NFC-SWP方案。

NFC-SWP方案是目前NFC技术的国际标准,也是由运营商主导的全球统一标准,其终端产业链的支持度较高。

但需要用户同时换手机、SIM卡,门槛较高,需要较长的市场培育过程。

目前,包括Sony、宏达电、三星等众多手机厂商都推出支持NFC技术的智能手机。

NFC-SWP方案可望成为NFC技术的主流,当前全球已有45家主流运营商承诺支持NFC-SWP标准,该标准已覆盖超过全球90%的运营商,包括Vodafone、Orange、AT&T、T-mObile、Verizon、Docomo、KT、SKT等。

在终端方面,众多手机品牌厂商也都支持该方案,2020年NFC手机出货量增长到1亿部,预计到2020年,全球NFC手机将增长到7亿部。

在NFC-SWP这一方案中,运营商、银联、商业银行、手机终端厂商都要参与其中,各司其职,运营商负责推广SWP-SIM卡,并与手机厂商合作更多支持NFC的手机,银联则主推POS机终端改造,银行则负责进行拓展用户。

根据艾瑞咨询判断,未来几年将是移动支付产业取得突破式发展的关键时期,2020-2021近场支付的行业标准、受理环境、应用场景、应用内容等基础条件的逐步成熟,将会迎来市场的爆发式放量。

3、盈利模式逐步清晰

从移动支付的盈利模式看,不论谁主导的运营模式,盈利模式可以分为三类:

前向用户服务费、结算手续费和后向商户服务费。

前向用户服务费模式,用户使用手机近距离支付业务按月或年收取基本功能或增值服务费用。

结算手续费模式,用户使用手机支付业务进行消费过程中,手机支付服务提供商向商户提供了结算服务,按协议收取一定的费用。

后向商户服务费,手机支付服务提供商利用自身的用户资源为商户搭建商机拓展平台,通过为商户提供服务收取商户的服务费。

根据艾瑞咨询的预测,预计2020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突破万亿交易规模,达到13583.4亿元。

按照1%的交易手续费计算,未来结算手续费收入就会有上百元的规模。

这也是之前各方争夺移动支付运营主导权的原因——交易平台能够带来足够大的结算手续费收入。

第三方支付厂商基本都是通过结算手续费的模式生存,另外,用户付款一般会在支付平台停留一段时间,从而第三方支付厂商客户获取这些现金的时间价值。

以中国银联和中国移动的合作模式为例,对中国移动来说,可以通过提高基于SIM卡空间的应用服务收费,具体的服务包括安全空间租赁服务、应用代计费服务和电子卡代管服务。

以应用代计费服务为例,中国移动可以为第三方应用,如手机游戏产品提供代计费服务等。

这些收费对其业绩影响不是很大,但是移动支付业务提升其客户粘性,带来的间接效益会非常明显。

对于银行来说,可以实现从传统“柜面发卡”向“空中发卡”的转变,创新发卡和营销模式,降低发卡成本。

随着移动支付向个行业应用的渗透,银行也可以根据各行业特点,推出个性化的应用发展行业客户。

可以说,随着银联、运营商、银行各方之间达成合作协议,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会逐步清晰,接下来就是完善支付环境、推出大量的移动支付相关应用和客户的开拓。

三、移动支付产业链投资策略

1、中国移动大力投资NFC产业链,行业投资时点已至

中国移动计划在2021年开始大举投资NFC产业链,推动近场支付普及化,产业链相关公司迎来发展机遇。

中国移动近场支付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过程:

2021年之前推出SIMpass方案,在部分省市的方案试点中主要应用于“企业一卡通”和“公交一卡通”。

SIMpass的缺点是配备了较大的RFID线圈,用户安装不方便,较容易损坏。

2021年,推行2.4GRF-SIM卡方案。

RF-SIM卡的缺点是成本较高,目前仅部分省市仍在继续推行此方案。

2020年推行贴片卡,并携手浦发银行推出了首张符合金融支付标准的贴片卡形态的浦发联名卡。

2020年明确NFC-SWP方案作为发展目标。

根据中国移动的规划,中国移动在近场支付方面的发展目标是以服务民生为第一要务,重点发展银行、公交和商超应用。

2021年,中国移动计划投入近百亿元推动NFC产业链的发展,其中11亿元用于推动NFC终端的普及、近60亿元用于推动NFC-SWP模式SIM卡的普及。

未来,中国移动将与社会各界深入合作,开放卡空间服务,承诺在一年内免除所有应用的卡空间租赁费。

中国移动终端公司唐剑峰介绍说,预计到今年9月底,将有多款NFC手机上市,涵盖国内外主要手机品牌,价位全面覆盖从500元至5000元各个挡位,支持Android系统和WindowsPhone系统,全年将实现千万级的NFC终端销量。

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方面,中国移动与浦发银行合作发行联名卡,入驻手机钱包,支持近场消费;与中国银联、招商银行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向手机钱包用户提供银联及招商银行应用,用户可方便地通过手机钱包进行电子现金的近场支付交易。

对于中国移动来说,大力发展移动支付业务的收益明显:

一方面可以带来直接收益,如安全空间服务、应用代计费服务和电子卡代管服务;另一方面,移动支付可以增强客户粘性,降低客户流失的压力,增强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竞争力。

中国移动大举投资移动支付产业,将会带动整个产业链的繁荣与快速增长。

根据中国移动的规划,2021年实现1000万NFC终端销量,而移动拥有接近9亿的用户,未来几年移动支付产业链会迎来爆发增长。

2、芯片、卡类公司受益明确

移动支付横跨多个产业,其产业链较长。

在整个产业链中,用户和商户属于移动支付产业的受众,中国银联、电信运营商、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服务商是服务提供者,SIM卡制造商、终端制造商、芯片制造商、POS机制造商以及系统服务提供商提供软硬件的支持。

移动支付的发展,首先需要对支付环境进行改造,这里面主要涉及支付平台、支付环境,支付终端等多方面的改造。

最先受益的是支付环境的改造,如POS机环节。

从2021年开始,销售的POS机都必须具备非接触读写功能,支持银联的13.56MHz技术。

不过由于这种改造的成本较小,且改造的进度较快,未来POS改造给相关企业带来的受益较低。

根据最新的统计,已经有130多万台POS机实现移动支付功能,大概占到POS机四分之一左右,预计在2021年实现所有POS机改造。

其次是卡制造商和NFC天线制造商。

目前越来越多的手机品牌厂商支持NFC技术,除了苹果,前10大智能手机供应商中有9家都推出了NFC的产品进入市场。

根据IMSResearch告估计,NFC手机出货从2020到2021年之间,将增长近10倍,达到12亿部。

仅中国移动就计划2021年销售1000多万台NFC手机终端。

在NFC手机普及的过程中,NFC天线厂商将会受益。

SIM卡的改造也刚刚开始,三大运营商基本确定未来会以SWP-SIM方案为主,其中中移动已经给出移动支付的推广规划,电信和联通的规划还为出来。

不过,由于SWP-SIM卡的单价约为25元,远高于普通SIM卡不到1元的价格,因此改造会给SIM卡行业带来较大的成长机遇。

金融IC卡从今年开始进入放量期。

各大银行都会在今年大量发行金融IC卡,相比磁条看,IC卡能实现移动支付等更多的功能。

工农中建四大行等都推出的具备闪付功能的IC卡,支持近场支付应用。

软硬件系统集成商。

随着移动支付的快速成长,移动支付环境的改造和应用范围的拓展都给系统集成商带来更多的业务。

综上所述,移动支付产业链中以下环节和公司的受益较为明显:

IC芯片及卡制作:

恒宝股份,同方国芯,天喻信息,国民技术,东信和平;

NFC天线:

顺络电子、硕贝德、信维通信;

移动支付系统集成:

新开普。

POS机等外围设备供应商:

新国都、新大陆。

四、重点关注公司简况

1、恒宝股份,IC卡和SIM卡双轮驱动

恒宝股份于2021年上市,主要业务为银行磁条卡、通信密码卡、SIM卡以及相关产品和票证产品。

公司的收入中卡类产品占比在88%,主要有银行磁条卡、银行IC卡、社保IC卡、SIM卡等产品。

公司上市以来发展一直比较稳健,收入和净利润都保持稳健的增长。

恒宝股份在移动支付领域的主要客户是电信和联通,采用的是13.56双界面卡技术方案,2020年销售收入1.2亿。

在SWP-SIM领域,正在中移动进行相关产品的测试。

公司的竞争优势:

1)从卡基、模块封装到IC卡封装和个人化,公司拥有同行中智能卡生产最完整的产业链,使公司在成本控制、效率提升、缩短交货期等方面在同行中拥有领先的竞争力。

2)公司高端智能卡涉及多行业多领域,在主要的产品市场多年保持份额领先定位,积累了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和技术沉淀,这有助于在后继的高端智能卡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截止2020年底,公司拥有同行中金融IC卡总行入围银行最多的优势,有利于公司保持金融IC卡的领先地位,以及进一步拓展金融IC卡市场。

4)在移动支付领域公司拥有多种解决方案,移动支付产品在电信和联通的市场份额多年保持绝对领先定位。

恒宝股份受益于在金融磁条卡向IC卡普及、以及SWP-SIM卡的普及的双轮驱动,从2021年开始,业绩也有望实现加速成长。

2、同方国芯,受益IC卡芯片的进口替代

原名晶源电子,2020年上市,主营业务为压电石英晶体元器件的开发、生产和销售;2021年进入LED蓝宝石衬底领域,进入LED产业;2020年收购同方微电子,进入智能卡芯片设计领域;2021年公司收购了国微电子,进入特种集成电路设计领域。

目前,公司业务覆盖石英晶体元件、集成电路和LED三大领域。

集成电路业务贡献了超过一半的收入和超过四分之三的利润。

2020年公司完成对同方微电子的收购后,收入和利润大幅增长。

同方微电子主要产品为第二代身份证专用芯片、SIM卡系列芯片、金融支付类芯片、USB-Key芯片和读写器射频芯片等。

公司竞争优势:

1)公司的二代身份证芯片、SIM卡芯片、金融IC卡芯片等产品居于国内领先定位,产品广泛用于与各类应用领域。

2)公司自主研发的微处理器、可编程器件、存储器、总线等核心特种集成电路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目前,SIM卡的改造刚刚开始,而同方国芯在移动支付领域已有多年储备;而且金融IC卡正在快速替代磁条卡,同方国芯的IC卡芯片已经通过银联认证,将受益于IC卡芯片的进口替代过程。

3、天喻信息,IC卡放量带来业绩反转

天喻信息于2021年上市,主要产品为金融IC卡、通信智能卡、社保卡、城市通卡、税控卡(盘)、加油卡、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有条件接收卡等,涵盖了目前智能卡应用的主要领域。

2021年,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导致公司利润出现了大幅下降;2020年,在金融IC卡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公司收入稳健增长,净利润恢复增长。

公司的金融IC卡在2020年实现3000多万的销量,继工行、建行之后,又成为了十多家银行金融IC卡供应商,预计2021年金融IC卡发行量持续高增长,公司作为主要IC卡供应商受益明显。

2020年,公司内嵌13.56MHz天线的移动支付双界面SIM卡和SD卡产品通过银行卡检测中的检测并实现销售。

公司竞争优势:

1)在金融IC卡领域,公司成为工行、中行等十几家银行的供应商,市占率保持领先定位;不断获得社保卡项目,社保卡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2)公司在移动支付领域布局多种支付方案,其中双界面SIM卡和SD卡产品通过银行卡检测中心检测。

3)公司在移动互联网、国家教育云平台、CMMB等多领域有布局,未来可望成为公司业绩新的增长点。

4、新开普,移动支付系统建设者

公司主要从事一卡通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集成业务,公司一卡通系统的应用于校园、企事业、城市等客户,为其提供身份识别、小额支付、资源管控、信息集成等多种功能的整体解决方案和个性化定制服务。

公司在上市后,增速出现下滑,2020年公司收入增长14%,净利润基本与2021年持平。

公司在移动支付业务领域主要进行支付平台搭建和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公司参与了山西移动手机支付平台、湖南联通集中平台、安徽电信翼机通集中平台、河南省电信翼机通集中平台、宁夏翼机通平台、四川省电信翼机通集中平台等多个省市的平台建设。

公司与三大运营商、NFC手机生产厂商均有合作,提供从终端到应用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竞争优势:

1)能够提供定制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全系列智能化硬件终端产品线、多功能应用子系统及强大的集成能力系统平台,能够为客户提供符合个性化需求、多功能实现、一站式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

2)业务快速复制和拓展能力。

公司在校园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智能一卡通建设经验,基于校园领域的经验,公司目前已经能够将智能一卡通业务成功复制到更广阔的企事业、城市等领域能力。

3)优秀的创业团队。

公司核心人员都具有股权,保证了公司股东利益与员工利益的一致性;公司团队多年来专注于智能一卡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并形成了公司独特的规模化个性定做的经营模式。

5、国民技术,等待出现业绩反转

国民技术与2020年上市,主营业务为安全芯片类产品,合作类产品和通讯芯片类产品,其中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于安全芯片类产品。

2020年,安全芯片贡献公司79%的收入,贡献利润占86%。

公司上市后,由于安全芯片的竞争加剧,同时移动支付的技术路径采用13.56MHz标准而非2.4GHz标准,公司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投资未能获得预期的收益。

公司的竞争优势:

1)在安全芯片和通讯射频芯片领域的技术优势。

在安全芯片领域,公司具有国际EMV组织EMVCo供应商资质,是EMVCoIC领域中国唯一的技术工作组成员及合作伙伴;公司的金融IC卡已经获得银联芯片卡安全的认证;在通讯芯片领域,公司的TD-LTE终端射频芯片是国内首个进入TD-LTE移动通讯领域的射频商用芯片。

2)在USBKEY安全主控芯片领域保持市场第一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