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聘任培训评先制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3886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7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班主任聘任培训评先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小学班主任聘任培训评先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小学班主任聘任培训评先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小学班主任聘任培训评先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小学班主任聘任培训评先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小学班主任聘任培训评先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小学班主任聘任培训评先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小学班主任聘任培训评先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小学班主任聘任培训评先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小学班主任聘任培训评先制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小学班主任聘任培训评先制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小学班主任聘任培训评先制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小学班主任聘任培训评先制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小学班主任聘任培训评先制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小学班主任聘任培训评先制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小学班主任聘任培训评先制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小学班主任聘任培训评先制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小学班主任聘任培训评先制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小学班主任聘任培训评先制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小学班主任聘任培训评先制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班主任聘任培训评先制度.docx

《小学班主任聘任培训评先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班主任聘任培训评先制度.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班主任聘任培训评先制度.docx

小学班主任聘任培训评先制度

西工区第实验小学班主任聘任制度

为鼓励教师做好班主任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管理水平,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班主任的地位

1.班主任是选聘的对班集体教育管理工作全面负责的教师,是班集体活动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基层的政治骨干,既是班级的指导教师,也是班级的少先队辅导员;

2.班主任是学生班级的直接领导者,有权决定班级事务、学生的一般奖惩及学生干部的选拔等工作;

3.班主任是密切联系任课教师、学生组织和家长的纽带,要积极协调和联系各方,形成合力,获得优良的教育效果。

二、班主任的选聘

1.班主任实行聘任制度,由学校教务处制定班主任聘任条件,每学年初本人提出申请,在全体教师中公开选聘(可根据情况聘用教师),德育处考查合格后由学校下达聘书,德育处备案;

2.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全体教师(男52岁以下、女47岁以下)应积极报名应聘班主任。

三、班主任任职条件

1.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教育教学工作,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2.有主人翁意识和拼搏奉献的精神;

3.具备创新能力,能不断探索、研究科学的工作方法;

4.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较高的综合业务能力;

5.身体素质好,精力充沛,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生工作中。

四、班主任的工作职责

1.抓好学生的政治教育,做好思想工作;

2.抓好班级学风建设,指导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3.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4.关心学生生活,抓好日常管理;

5.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文化竞赛和文体活动。

 

西工区第实验小学班主任培训制度

班级工作是学校的基础工作,班级工作的好坏与学校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息息相关。

然而,班级工作主要是通过班主任来完成的。

因此,认清班主任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领导便是学校的一项基本工作,对班主任工作的领导,首先是建立和完善班主任工作制度,使班主任有章可循,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1.注意班主任的选拔,严格按素质要求,选拔班主任,并注意统筹兼顾,合理搭配,因班派人,知人善用,便于互帮互助。

2.加强对班主任队伍的培养和提高。

(1)加强班主任的思想工作,每月必学习一次,行成制度,使其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每开学初组织班主任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教育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不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

(3)第学期初指导班主任写好班级工作计划;

(4)每学期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总结经验交流会议,如何培优补差等;

(5)建立帮教结对子制度,以优带差、互帮互学,尤其是乱班差班;

(6)每学期搞一次专题性的教育研究活动,据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提出班级管理工作中带关键性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开展专题讨论,研究活动;

(7)鼓励和支持班主任进修(在实践中自修,在函授中进修);(8)领导深入实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发现典型及时推广,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群体素质和水平

 

西工区第实验小学班主任考核评先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激励教职工献身教育事业,制定本制度。

一、表彰对象和荣誉称号

1.学校班级德育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班主任老师,授予“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2.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其他德育工作者(主要是指年级组长、品德教师、心理咨询教师、政教工作人员等),授予“德育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二、评比条件

 

(一)优秀班主任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拥护四项基本原则;

2.热爱教育事业,教育思想端正,责任心强,作风正派;

3.班级组织管理能力强,每月班主任综合考评成绩优异;

4.班级每学期均评为“文明班级”;

5.班集体积极、健康、向上,有良好的班风班貌。

6.能组织开展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班会或队会活动。

师生关系融切,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

7.有一定质量的德育工作论文或班主任工作经验介绍文章。

(二)德育工作先进个人

1.热爱德育工作,教育思想端正,责任心强,作风正派。

2.经常学习教育法规和有关重要文件,熟悉《未成年人保护法》、《小学德育大纲》、《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手册》等法规和制度。

3.在工作中注意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特点和思想实际,讲究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4.积极参加教育理论和业务的讲座、研讨会、观摩等活动。

5.有较强的德育工作组织管理能力,在本岗位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

6.认真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并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加以实践总结。

每年有1-2篇工作心得或论文。

三、评比办法

1.德育工作先进每学年评比一次。

2.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按参评人数的10%名额评选。

3.推选时应坚持民主评议和量化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公平、公正。

4.学校据每日、每周和每月应查项目,对班主任每学期综合考评一次,计入本人考核档案。

考核标准见《学校、教师考核细则》。

四、奖励表彰

1.被评比为“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的教师,授予相应荣誉称号,颁发证书和一定的物质奖励。

2.有以上荣誉称号的老师,在晋级、职称评定等活动中,同等条件下优先。

 

 

 

关于聘任学年度

西工区第实验小学班主任的决定

各部、处、室:

为了更好的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经学校研究决定,现聘任以下同志为班主任,具体名单如下: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度班主任培训通知安排

西工区第实验小学

班主任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加强班主任培训是新时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而且专业性强,对精力、能力、经验、素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对于一代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影响很大。

做好班主任的培训工作,不仅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成功与否,还直接制约着学校各方面的发展。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为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我校班主任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提高班主任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提高班主任的岗位技能、教育科研能力和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切实发挥班主任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培训目标:

1帮助班主任明确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特点、要求,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2掌握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水平,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3学习优秀班主任的管理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培训对象:

我校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师。

四、培训内容

1、有关的德育文件。

2、有关的理论书籍。

主要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如何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

3、《班主任》、《团队辅导员》等有关的杂志。

五、主要活动安排

1、班主任例会。

(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

2、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每学期的期末)

3、班主任工作论文、德育论文评比。

4、优秀班级、班主任评比。

5、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培训。

六、地点

西工区第实验小学会议室

七、具体安排

时间内容

月制定各班工作计划《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月学习《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听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介绍讲座;

观摩主题班队活动,探讨如何上好班队课。

班主任德育论文竞赛。

月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专题讨论

继续观摩主题班队活动,探讨如何上好班队课。

月师德教育

学习《班主任专业化与现代班集体建设(节选)》

《如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月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八、班主任写学习心得上交德育处

 

班主任培训教案

 

西工区第实验小学

 

班主任培训教案之一

培训时间:

内容: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要当好班主任,管理好班级,教育好学生,首先必须做一个有“心”人。

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1.班风建设是“中心”

  这是班级管理的关键。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中,必须抓好班容班貌建设、班风学风建设、班级规章制度建设、班干部队伍建设等等。

在这众多的班级管理活动中,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则处于中心的地位。

一个班级,如果班风学风端正,全班同学能够做到争分夺秒,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互帮互学,使同学之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性互动局面,那么,班级的正气必然上升,凝聚力也会得以增强,学科教学质量会随之提高。

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始终抓住班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

2.巡视观察要“细心”

  这是抓好班风建设的前提。

班主任应当学会“细心”观察,善于发现情况,善于处理问题。

班主任通过深入学生的生活,经过细心的观察,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所获得的感性的材料,通过科学的思维加工,从而形成对问题的深刻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作出合乎实际的对策措施,才能制定出合乎教育规律的班级规章制度,才能真正把班级的日常管理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3.队伍建设是“核心”

  这是抓好班风建设的组织保证。

德育管理实践告诉我们,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干部队伍建设的成败如何。

一个好的班主任,只所以能带出一个好的班级,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因为她具有培养、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班干部队伍的思想意识、能力和水平。

作为班主任,只有把好考察选拔关、教育培养关和使用监督关,才能建设一支良好的班干部队伍,才能切实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才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好人好事人有夸,坏人坏事有人管,正气得以发扬,邪气受到唾弃的良好氛围。

4.日常管理需“恒心”

  这是抓好班风建设的时间保证。

作为班主任,在新接任一个班级以后,了解班级情况要有个过程,建设一支班干部队伍要有个过程,各类规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要有个过程,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班风的形成要有个过程。

作为一名学生,由思想意识的提高到品德行为的改变要在个过程,即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过程是一个道德实践的过程。

总之是过程而不是某个阶段。

因此,日常的德育管理要持之以恒,决不可指望一蹴而就。

5.批评表扬讲“公心”

  这是抓好班风建设的基本要求。

也是树立班主任威信的必备条件。

一个班主任能否取得大家的信赖、爱戴,除了自身的知识水平、学科教学能力、师德修养等因素之外,还取决于一个看似细小,实质重大的因素,即在学生取得成就或犯了错误以后所进行的表扬批评,是否做到客观、公正、公平。

要做到对优等生不偏爱,对班干部不偏袒,对劣等生不歧视,对经常犯错的学生不讽刺、挖苦。

只有这样,自己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才会使全体学生听其、信其道,言听计从,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才能得到同学的拥护。

6.对待学生有“爱心”

  这是抓好班风建设的情感投资。

爱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只有老师首先关爱每个学生,学生才会爱戴老师。

按照市场经济的理论,在经济建设中,只有首先有投资,才会有收益。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心”,也是一种投资,这种感情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经济上的收益,而是为了获得感情上的沟通,便于加强班级管理。

作为班主任,没有一种爱生的思想感情,就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也不会产生强烈的事业心。

这样的班主任也就带不好班级,教不好学生。

7.喜怒哀乐要“关心”

  这是抓好班风建设的最佳机遇。

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客观要求。

如果学生在发生喜怒哀乐等情感矛盾或困惑时,班主任若能及时关心,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那么,一方面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又能取得学生的信赖,使学生更加信服班主任的管理,更加倾听班主任的教导,更有利于各项班级管理制度的落实和良好班风的形成。

反之,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漠不关心,对心理问题不及时疏导或疏导不当,都会导致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或引发有关事件的发生,进而影响良好班风的建设。

因此,班主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在生活上要加以关心,更要从心理上体贴关怀,发现问题及时疏导,使学生的心理问题消灭的萌芽状态。

8.个别谈话要“交心”

  这是抓好班风学风的一门艺术。

也是赢得学生信任的主要方法。

个别谈话要“交心”,只有老师善于“交心”才能最终赢得同学的“心”;只有赢得同学的“心”,才能真正赢得同学的信任,才能把班级工作做好。

这里的“交心”有多层含义,但最主要的是必须使学生明确老师是为了学生的利益,站在学生的立场说话。

9.转化工作要“耐心”

  这是抓好班风建设的金钥匙。

班级中的玩劣学生,其影响力很大,往往是学生中自然群体的领袖人物,具有号如召力,影响力。

这些学生工作做不好,不仅要带坏一群人,而且会破坏整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会扰乱良好的教学秩序。

做玩劣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必须做到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避免师生矛盾激化,产生逆反心理,否则会使转化工作更加困难。

二是不要怕出现反复,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一方面,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具有可塑性,要坚定信心,一定能教育好,转化好,挽救一名品德不良学生,“功德无量”;另一方面,思想认识问题,既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可能做了一次或若干次思想工作就马到成功,一劳永逸。

世界观的形成和转变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对于那些已经形成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其不良习气必然会出现反复。

要学会用自己的耐心去制胜学生的反复性。

10.言行服饰要“舒心”

  这是抓好班风建设的人格力量。

学生的行为习惯,从启蒙时代开始,是以模仿大人、模仿同伴开始的,进入学校以后,则转而模仿自己所尊敬的老师。

进入高中以后,虽然学生的批判性、独立性、自主性不断增强,但毕竟他们尚未成熟,仍然具有很强的模仿性。

无论是同学的言行举止,还是老师的言行服饰,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

因此,作为班主任,尤其要做到说话文明,有素养,不讲低级庸俗的话,不说讽刺挖苦的话;穿着朴素大方,不穿奇装异服,不戴奇异饰物;仪表端庄,朴实无华,不浓装艳抹、袒胸露背,更不裸胳膊露腿。

一句话:

班主任的讲话要听起来舒心,合理、悦耳;班主任的打扮要看起来舒心,朴实大方。

否则,不仅会诱使鉴别能力较低的同学产生模仿的心理和行为,也会使优秀学生对自己失去崇敬的心理,在背后发出厌恶、鄙视的议论,进而使自己在班级管理中丧失人格的力量,威信下降,德育教育的效果势必降低。

  上述“十心”告诉我们,当好班主任,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既要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又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克服各种不利因素,这是一种艰苦的劳动,这种劳动离不开班主任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离不开强烈的责任心。

这就叫“十心”归“一心”,真正做一个名符其实的有心人。

 

 

班主任培训教案之二

时间:

内容:

国学经典与教育

(一)

(一)《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1.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促进个体发展的作用

  《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治国治民,政治、军事、法律都不可缺少,但最根本的还是教育,他把教育放在很高的地位。

孔子认为教育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从而对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论语•为政》载“或谓孔子曰:

子奚不为政?

子曰:

《书》云: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这就是说,通过教育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风气传播开来,就会影响政治。

孔子认为教育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论语•子路》中“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

‘庶矣哉。

’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

‘富之。

’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

‘教之。

’”通过冉有之问,孔子扼要地阐明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

“先富后教”的观点表明,须先发展经济,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教育要受经济的制约。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不能只靠政令、法律,而要通过教育引导实现德政。

他通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表明:

教育可以感化人,既使百姓守规矩,又使百姓有“羞耻之心”,形成道德信念的力量,收到德治的效果。

孔子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持肯定态度。

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

孔子的“举贤才”及整个教育思想都放在这种天赋平等的人性论基础上,他尽力将教育推向平民,为其“有教无类”主张提供理论根据。

同时,孔子指出人的个性差异是后天作用的结果,充分肯定了教育的影响力,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倡导培养志道弘道的志士和君子的教育目的  

《论语》反映出孔子致力于通过教育来培养“士”、“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孔子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

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曾参说: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夏曰: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

孔子主张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士”的标准就是“君子”或“君子儒”。

“君子”原是奴隶主贵族统治者的专称,即奴隶主贵族老爷的意思。

孔子把它发展成为具有一定道德标准的精神贵族的理想人格,即把“君子”当作教育的培养目标。

他明确提出作为一个“君子”,一要能“修养自己,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即要有“德”。

二要有“使亲族朋友以及老百姓都得到安乐”的治国安民之术,即要有“才”。

君子德才兼备,以德为主。

“学而优则仕”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学而优则仕”注解不一:

或解为:

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或解为学成之后有空闲时间就去做官。

但总之“学而优则仕是和从政联系在一起的。

孔子不满于当时宗法继承制所造就的无学而官的现象,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

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3.实施以道德教育为重心的丰富的教育内容

根据《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

  “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论语•述而》),这是指教学内容的四个基本方面。

其中“行、忠、信”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

孔子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首先要求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

所以,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占首位,文化知识的学习必须为德育服务。

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

“六艺”偏重于才能和技术的训练,“六书”偏重于文化知识,属于文的范围。

总之,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培养等三个部分。

这三个方面,从教育内容结构,以及社会需要和个人人格形成看,是初步完整化了的。

这是孔子在教学内容发展史上的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对这三方面不是等量齐观,他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至于《论语》不重视自然科学和生产劳动教育,固然是一大局限,但也是时代的局限。

4.主张“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

春秋以前,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

孔子创办私学,在教育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办学方针,这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实现这一原则,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

”(《论语•述而》),意思是:

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

   事实表明,孔子招收学生不分贵贱、贫富、地域、种族。

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分布地区广;弟子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

其中大多数出身平民,如颜回、子路、曾参、原宪、仲弓等,也有贵族家庭出生的孟懿子、南宫敬叔、司马牛等,还有商人出生的子贡和“大盗”出生的颜涿聚。

孔子“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打破了贵族垄断、学在官府的格局,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到一般平民,使教育活动扩展到了民间。

虽门下人品混杂,却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这说明了孔子教育家胸怀的宽大能容,教育艺术的高明善化。

(二)《论语》反映了孔子的师德修养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教育工作,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成为后世教师学习的楷模。

《论语》中很多篇章都可以看到孔子对师德修养的相关论述,带给后世为师者莫大的启示。

1.立志有恒,加强修养。

孔子强调立志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

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因此,教师不仅要自身,还要教育学生确立崇高志向,树立人生理想,作为个人努力的方向。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带给我们启示:

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2.自省自克,改过迁善。

道德贵在自觉,孔子特别强调从自我做起。

他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要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孔子主张遇事要善于进行自我省察,这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孔子教育学生随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避免继续犯错误,这样就起到了自我监督的作用。

他的学生曾参从老师的教育中悟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孔子认为,道德准则和规范是公共利益的体现,对个人起约束作用,因此,需要克制自我。

善于自克是道德修养的标志。

他说:

“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使自己的言行回复到“礼”的道德规范上来,以此限制对私利的追求,达到“仁”这一最高道德要求。

   孔子认为,现实中不存在不犯错的圣人,关键是对待错误的态度。

他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他承认自己犯过错,并认为,过错被别人发现,是自己的幸运。

孔子要求“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见贤思齐,从善如流,知错即改,不断地完善自我,升华自我。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

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冶长》)。

孔子走到哪里,学到哪里,并且“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他说: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论语•述而》),直到晚年,孔子仍在勤奋学习。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

真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

孔子30岁左右开始办学,40多年不间断地从事教育活动,即使在他从政的5年间,也仍然从事传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