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13035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docx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docx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1.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二氯甲烷的分子数约为

B.常温下,在18

中含有

个氧原子

C.31g白磷所含共价键数为6NA个

D.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到电子数为

个,则阳极质量减少64g

【解答】答案B

2.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其反应方程式为:

2Al+Fe2O3

2Fe+Al2O3,该反应为()

A.置换反应B.分解反应C.化

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

【解答】答案A:

根据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答案选A。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判断

【名师点晴】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是解答的关键,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的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一种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3.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鉝.关于

Lv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为116B.中子数为177C.核外电子数为116D.原子质量为293

【解答】答案D:

A.第116号元素Lv的原子序数为116,故A正确;B.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93-116=177,故B正确;C.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核外电子数为116,故C正确;D.293代表该原子的质量数,一种元素有多种核素,质量数指的是质子与中子质量的和,不同核素的质量数不同,即一种元素可以有多个质量数,相对原子质量为各核素的平均相对质量,所以同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只有一个数值,两者近似相等,故D错误;故选D。

考点:

考查原子符号的含义,掌握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是解题的关键。

4.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羟基的电子式:

B.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C.乙烯的最简式:

CH2

D.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解答】答案C:

A.羟基中O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羟基的电子式是

,错误;B.CH4分子的球棍模型是:

,错误;C.乙烯分子式是C2H4,所以最简式:

CH2,正确;D.氟离子的核外有10个电子,其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错误。

考点:

考查化学用语正误判断的知识。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3-二甲基-1-丁烯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充分反应后得到3,3-二甲基丁烷。

B.工业生产中用乙醇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乙醇钠,故乙醇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地球上最基本的能源是太阳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被吸收的太阳能通过各种形式的化学反应转化为化学能,物质中的化学能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化学反应转化为热能、光能或电能。

D.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波尔、阿伏伽德罗和门捷列夫等科学家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解答】答案C:

A.3,3-二甲基-1-丁烯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充分反应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

错误;B.工业生产中用乙醇与钠作用生成乙醇钠,故乙醇可以与金属钠反应。

错误;C.地球上最基本的能源是太阳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被吸收的太阳能通过各种形式的化学反应转化为化学能,物质中的化学能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化学反应转化为热能、光能或电能。

正确;D.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波尔等科学家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错误。

考点:

考查物质的性质、能量转化及化学史的知识。

6.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磷B.铁C.碳D.氧

【解答】答案B:

A、磷位于第ⅤA族,错误;B、铁位于第Ⅷ族,正确;C、碳位于第ⅣA族,错误;D、氧位于第ⅥA族,错误。

考点:

考查常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7.根据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提纯只有物理过程,过程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两种单质

B.在过程③中将MgCl2·6H2O真接灼烧即可制得纯净无水MgCl2

C.过程⑥所得的高浓度溴水只需分液即可获得液溴

D.过程⑤反应后溶液呈强酸性,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问题

【解答】答案D:

A、过程①的提纯中过滤属于物理过程,但是除去镁离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属于化学过程;过程②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得了氯气和氢气两种单质,故A错误;B、因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等,得不到无水MgCl2,若要由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为防止Mg2+发生水解,应在HCl气氛中进行,故B错误;C、溴易溶于水,不能通过分液分离水和溴的混合物,故C错误;D、因Br2+SO2+2H2O=2HBr+H2SO4,反应后溶液呈酸性,能与金属容器反应,故D正确;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涉及了离子的除杂、离子水解、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利用,提高了试题的综合性。

海水蒸发溶剂得到粗盐和母液,粗盐通过精制得到精盐,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母液通入氯气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被二氧化硫吸收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溴化氢,富集溴元素,通入氯气氧化溴化氢为溴单质得到高浓度的溴。

8.下列各组物质中,X是主体物质,Y是少量杂质,Z是除去杂质所需加入的试剂,其中所加试剂正确的一组是()

A

B

C

D

X

FeCl2

FeCl3溶液

Fe

Na2SO4溶液

Y

FeCl3

CuCl2

Al

Na2CO3

Z

Cl2

Fe

NaOH溶液

BaCl2

【解答】答案C。

A项应用Fe将FeCl3反应成FeCl2,B项Fe将CuCl2置换出Cu的同时,也将FeCl3还原成FeCl2,应再加Cl2。

D项,BaCO3、BaSO4全沉淀,应加HCl。

9.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CO32-、NO3-、AlO2-B.K+、H+、CrO42-、SO32-

C.Al3+、Ba2+、HCO3-、Cl-D.Fe3+、Mg2+、SCN-、Cl-

【解答】答案A:

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

A、Na+、CO32-、NO3-、AlO2-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A正确;B、CrO42-与SO3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H+与SO32-反应,CrO42-在溶液中不是无色的,B不正确;C、在溶液中Al3+和HCO3-在溶液中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氢氧化铝和CO2,不能大量共存,C不正确;D、Fe3+和SCN-不能大量共存,D不正确,答案选A。

考点:

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

10.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用NA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氦气所含原子数为0.1NA

B.1.6gNH2-离子所含质子数为NA

C.22.4LHCl溶于水,溶液中H+数为NA

D.9gD216O所含的中子数为4.5NA

【解答】答案D:

A.标准状况下,1.12L氦气的物质的量是1.12/22.4=0.05mol,氦气是单原子分子,所以含有的原子数是0.05NA,A项错误;B.NH2-离子所含质子数为7+2=9,1.6gNH2-的物质的量是1.6/16=0.1mol,因此含有的质子数是0.9NA,B项错误;C.22.4LHCl不一定是在标准状况下,其物质的量就不一定是1mol,C项错误;D.D216O含有的中子数是1×2+16-8=10,所以9gD216O所含有的中子的物质的量是9÷20×10=4.5mol,D项正确;答案选D。

考点:

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及计算

11.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溶胶内,开始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  )

A.2mol/LNaOH的溶液B.2mol/LH2SO4的溶液

C.2mol/LMgSO4的溶液D.FeCl3溶液

【解答】答案B:

能使胶体聚沉的物质有电解质溶液和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A、氢氧化钠溶液能使Fe(OH)3溶胶聚沉,但不能溶解沉淀,错误;B、稀硫酸是电解质溶液能使Fe(OH)3溶胶聚沉,H2SO4可使Fe(OH)3沉淀溶解,正确;C、MgSO4溶液能使Fe(OH)3溶胶聚沉,但不能溶解沉淀,错误;D、FeCl3溶液能使Fe(OH)3溶胶聚沉,但不能溶解沉淀,错误。

1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7gOH―所含电子数为0.8NA

B.标准状况下,11.2LHCl所含质子数为18

NA

C.常温下,11.2LCl2所含原子数为NA

D.0.5molD2O中所含质子数为5NA

【解答】答案D。

OH-是10电子的,1.7gOH-是0.1mol,含有电子1mol,A不正确。

标准状况下,11.2LHCl是0.5mol,含有质子是0.5mol×18=9mol,B不正确。

C不正确,因为不是在标准状况下。

0.5molD2O中所含质子是0.5mol×10=5mol,所以正确的答案是D。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共价键

B.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是二元酸

C.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一定越强

【解答】答案A:

A、分子晶体中一定含有分子间作用力,但不一定含有共价键,如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含共价键,正确;B、分子中含有2个H原子的酸不一定是二元酸,如甲酸为一元酸,错误;C、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还可能是金属晶体,错误;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不一定越强,如N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P,但氮气比P单质稳定,错误,答案选A。

考点:

考查晶体的性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4.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gFe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B.常温常压下,23gNO2含有NA个氧原子

C.标准状况下,22.4L水含有个NAH2O分子

D.1mol/LNaCl溶液含有NA个Na+

【解答】答案B:

A、5.6gFe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错误;B、正确;C、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中含有NA个分子,而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错误;D、没有说体积,错误。

考点:

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

15.在某溶液中含MgCl2和AlCl3各0.01mol,向其中逐滴加入1mol/L的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关系图正确的是

A.

B.

C.

D.

【解答】答案B:

向含MgCl2和AlCl3各0.01mo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的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反应:

MgCl2+2NaOH=Mg(OH)2↓+2NaCl,AlCl3+2NaOH=Al(OH)3↓+3NaCl,当两个反应沉淀完全时,反应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50mL,后发生反应:

Al(OH)3+NaOH=NaAlO2+2H2O,又消耗NaOH溶液10mL,此后溶液中含有的沉淀的物质的量就不再发生变化,故选项B符合题意。

考点:

考查混合溶液与NaOH反应的有关知识。

16.某混合物由NaCl、MgCl2、AlCl3三种物质组成,已知Na、Mg、Al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3∶16∶9,则NaCl、MgCl2、AlCl3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比为    ,当Cl-为1mol时,混合物的质量是    g。

【答案】3∶2∶1 49.9

【解答】

n(NaCl)∶n(MgCl2)∶n(AlCl3)

=n(Na)∶n(Mg)∶n(Al)

=3∶2∶1

设NaCl、MgCl2、AlCl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x、2x、x,则:

3x+2x·2+x·3=1mol

解得x=0.1mol

m(混)=58.5g·mol-1×0.3mol+95g·mol-1×0.2mol+133.5g·mol-1×0.1mol=49.9g

17.

(1)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

甲、乙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填名称),

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通常情况下,微粒X和Y为分子,Z和W为阳离子,E为阴离子,它们都含有10个电子;

Y溶于X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Z和E;X、Y、W三种微粒反应后可得Z和一种白色沉淀。

请回答:

①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4种微粒:

X:

Y:

Z:

E:

②写出两个X、Y、W三种微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答】答案

(1)镁b、c

(2)①H2ONH3NH4+OH-

②Al3++3NH3+3H2O=Al(OH)3↓+3NH4+Mg2++2NH3+2H2O=Mg(OH)2↓+2NH4+

【解析】:

(1)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判断甲是铝元素,乙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说明乙是镁元素,甲、乙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镁;验证金属性的强弱,可以通过与同浓度酸或水反应的剧烈程度、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的强弱、单质的置换反应等,(a)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的表面存在氧化膜,不与水反应,不能判断,所以答案选bc;

(2)①10电子的分子有Ne、HF、H2O、NH3、CH4,Y能溶于X可电离出Z和E,说明X为H2O,Y是NH3,Z是NH4+,E是OH-,X、Y、W三种微粒反应后可得Z和一种白色沉淀,10电子微粒中阳离子与氨水反应能形成沉淀的有Al3+、Mg2+,不能确定W的具体离子;

②Al3+、Mg2+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Al3++3NH3+3H2O=Al(OH)3↓+3NH4+Mg2++2NH3+2H2O=Mg(OH)2↓+2NH4+考点:

考查元素推断及金属性的判断,10电子微粒的应用

18.(12分)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上述反应在第5s时,NO的转化率为。

(2)如图中表示NO2变化曲线的是。

用O2表示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NO2)=2v(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4)铅蓄电池是常用的化学电源,其电极材料是Pb和PbO2,电解液为稀硫酸。

工作时该电池总反应式为:

PbO2+Pb+2H2SO4=2PbSO4↓+2H2O,据此判断工作时正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

(5)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

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无污染物质并放出大量热。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答】答案

(1)65%;

(2)b,0.0015mol·L-1·s-1;(3)bc;

(4)PbO2+4H++SO42-+2e-==PbSO4+2H2O;(5)N2H4+2H2O2

N2+4H2O。

(1)转化率=消耗的物质的量与投入物质的量的比值,即:

α(NO)%=(0.02-0.007)/0.02×100%=65%;

(2)NO2是生成物,随反应的进行物质的量浓度增大,故c、d错误;依据反应方程式,达到平衡时c(NO2)=(0.02-0.007)/2mol·L-1=0.0065mol·L-1,a曲线达到平衡是超过了0.0065mol·L-1,故错误,b曲线符合,故b曲线正确;依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此时2s时用N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NO)=(0.02-0.008)/(2×2)mol/(L·s)=0.003mol/(L·s),v(O2)=1/2v(NO)=0.003×1/2mol/(L·s)=0.0015mol/(L·s);(3)a、用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判断达到化学平衡,要求反应方向是一正一逆,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此选项没有说明方向,故错误;b、压强与气体总物质的量成正比,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不相等,压强能作为判断达到平衡的标志,故正确;c、依据a选项的分析,v逆(NO)是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v正(O2)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能判断达到化学平衡,故正确;d、ρ=m/V,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遵循质量不变,m不变,又因为是恒容状态下,V不变,ρ始终保持不变,不能作为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故错误;依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显然PbO2在正极上参加反应,PbSO4属于微溶物,正极反应式:

PbO2+4H++SO42-+2e-=PbSO4+2H2O;(5)两者反应产生无污染的物质,即N转化成N2,H、O转成成H2O,N由-2→0,化合价共↑2×2,O由-1→-2,化合价共↓2,最小公倍数是4,即H2O2前的系数为2,再根据原子守恒,反应方程式为:

N2H4+2H2O2=N2+4H2O。

19.(14分)某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测定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A中试剂为______________。

(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

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

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中滴加足量试剂。

上述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在进行操作③时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_。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g,测得氢气体积为b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解答】答案

(1)NaOH溶液

(2)除去铝镁合金表面的氧化膜

(3)①④③②,使D和C的液面相平;(4)2Al+2NaOH+2H2O=2NaAlO2+3H2↑

(5)

;(6)偏小。

试题分析:

要测定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应该选择一种物质能够与其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而与另外一种物质不能反应的特点。

由于Al能够与强碱NaOH发生反应,而Mg不能发生反应来设计。

(1)A中试剂为NaOH溶液;

(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除去铝镁合金表面的氧化膜,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3)上述操作的顺序是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中滴加足量试剂;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

在进行操作③时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使D和C的液面相平;(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5)n(H2)=(b×10-3L÷22.4l/mol),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n(Al)=2/3n(H2)=(2b×10-3÷67.2)mol,m(Al)=(a-c)g所以铝的摩尔质量是M=m÷n=(a-c)g÷(2b×10-3÷67.2)mol=33600(a-c)/bmol/L。

故Al相对原子质量为33600(a-c)/b.

20.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化学实验:

将金属钙置于空气中燃烧,然后向所得固体产物中加入一定量蒸馏水,此过程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且放出有臭味的气体。

(1)甲同学提出:

运用类比学习的思想,Ca与Mg是同一主族元素,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请写出Ca在空气中燃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同学提出:

Ca的性质比Na活泼,在空气中燃烧还应有CaO2生成,请写出燃烧后固体产物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丙同学提出用实验的方法探究放出臭味气体的成份:

【查阅资料】1:

CaO2遇水反应生成H2O2,H2O2可能会分解产生一定量的O3

2:

碘量法是最常用的臭氧测定方法:

其原理为强氧化剂臭氧(O3)与碘化钾(KI)水溶液反应生成游离碘(I2)。

臭氧还原为氧气。

反应式为:

O3+2KI+H2O=O2+I2+2KOH【提出假设】假设1:

该臭味气体只有NH3;

假设2:

该臭味气体只有;

假设3:

该臭味气体含有。

【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3)基于假设l,该小同学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请在答题卡上按下表格式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及结论(仪器自选)。

【限选实验试剂】:

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pH试纸、淀粉一KI溶液、蒸馏水。

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并按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固体于试管中,

【解答】答案

(1)Ca+O2=CaO2(1分)3Ca+N2=Ca3N2(1分)2Ca+CO2=2CaO+C(1分);

(2)2CaO2+2H2O=2Ca(OH)2+O2↑(2分)Ca3N2+6H2O=3Ca(OH)2+2NH3↑(2分);

(3)假设2:

该臭味气体只有O 3(1分);

假设3:

该臭味气体含有O 3和NH3(1分);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固体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另取少量反应后固体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将产生气体通入淀粉—KI溶液中;(2分)

若红色石蕊试纸显蓝色,且淀粉—KI溶液不变色则假设1成立;

若红色石蕊试纸不显蓝色,且淀粉—KI溶液变蓝色,则假设2成立;

若红色石蕊试纸显蓝色,且淀粉—KI溶液变蓝色,则假设3成立;(3分)

试题分析:

(1)Mg在空气中燃烧,可与O2、N2、CO2反应,所以Ca也能与O2、N2、CO2反应,进而写出化学方程式。

(2)CaO2类比Na2O2,写出CaO2与H2O的化学方程式:

2CaO2+2H2O=2Ca(OH)2+O2↑;Ca3N2与H2O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a(OH)2与NH3:

Ca3N2+6H2O=3Ca(OH)2+2NH3↑。

(3)根据题目所给信息:

CaO2遇水反应生成H2O2,H2O2可能会分解产生一定量的O3,可推出假设2为:

该臭味气体只有O 3,假设3为:

该臭味气体含有O 3和NH3;根据NH3溶于水显碱性,可用湿润的红色湿润试纸检验是否含NH3,利用O3具有强氧化性,可用淀粉-KI溶液检验是否含O3。

21.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全部产物(由于空气中CO2含量少,镁条与CO2反应忽略不计)溶解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