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22100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x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x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与反思

  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认识两个偏旁“舟、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等.

  一、激趣导入:

  1、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美丽的画。

  师:

蓝蓝的天空中挂着一个弯弯的月亮,数不清的星星一闪闪的,有一个小女孩被这美丽的夜景陶醉了,她多想飞到月亮船上去坐一坐呀!

哎!

真神奇,小女孩飞到月亮船上去了,此时此刻,她真是太高兴了,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所以,她请叶圣陶老爷爷替她写了一首小儿歌,把她看到的都写在了儿歌里,那你们想不想听听这首小儿歌?

那现在我们一起欣赏儿歌--《小小的船》

  2.板书课题:

小小的船

  3.范读课文

  4.领导课文

  5.自由读

  6、指名读。

谁愿意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

  二、学习生字

  1、出示字卡:

自读,领导,拼音领读,带词领读。

  “船”的偏旁是什么,师解释。

“舟”就是船的意思。

  “闪”的偏旁,门字框,门里走过一个人就是闪。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高考诗歌鉴赏王大绩讲高考作文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林斌讲英语完形填空林斌讲英语阅读理解李俊和讲高中英语写作

  “看”把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

这是一个会意字。

  “坐”两个小人坐在土山上就是中间被山隔开了。

  板书“舟”字旁“门”字框

  2、巩固生字:

全班齐读字卡

  3、检查识字情况:

玩摘星星的游戏

  师:

在晴天的夜晚,我们坐在院子里,仰望天空。

蓝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弯弯的月儿,还有无数颗星星像一群孩子的眼睛一样一眨一眨的,多美呀!

孩子们想不想把你们喜欢的星星摘下来呢?

  4、出示贴有星星图案的字卡黑板。

请同学们把喜欢的星星摘下来,再读一读后面的生字,先自读,再当小老师教一教同学们,读对了就把他送给你带走。

  师:

看来同学们已记住了这些生字,下面我们把书打到第77页,对着生字表再来读一读。

  5、小黑板出示九个生字:

看看这九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船弯看见闪蓝这六个字都有韵母an.。

  6、我会写:

  先细细观察你在写这些字是应该注意什么,也就是把哪一笔应该压在竖中线上

  “见”撇的起笔和竖弯钩的起笔压在竖中线上。

  “电”的竖弯钩起笔应压在竖中线上。

  7、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三、精读课文

  a.自由读。

  b.指名读

  c.男女生对读

  1.自读课文回答:

  a.课文有几句话,每一句写的是什么?

  b.课题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

  月亮两头很尖,很像一只小船。

你能用书中的句子读一读吗,读给大家听,指名反复读。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c.你还知道了什么,我坐在小小的船里,看到了一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用书中的话读一读,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2.同学们知道吗,在这篇课文里有许多词语写得非常美,让我们一起记住他们吧:

板书:

比如说:

什么样的船儿船儿月儿

  星星天

  四、背诵课文

  老师告诉同学们这篇课文还是一首很美的歌,要学会这首歌曲就得先记住歌词,背会课文。

那就请你们先试着背一背课文吧

  1.全班齐背

  2.指名背

  3.个人表扬,适时评价。

  五、音乐律动课堂放松

  小朋友读得真好,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让你们听一听这首歌,如果你们会唱就跟着一起唱好吗?

  六、看看课后的我会说

  弯弯的月儿像

  闪闪的星星像

  蓝蓝的天空像

  1.叠词练习:

谁能说说像我们今天黑板上学习了的这种形式的叠词:

如:

红红的太阳绿绿的小草白白的云朵

  2.再读课文:

  a.同桌互读,

  小朋友们读的真好,老师奖励你们一幅画

  七、全堂小结

  师: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愉快的夜空之旅,在这次旅行中,我们还认识了好多生字朋友,你们的收获可真不小!

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回家后,把你今天看到的和想到的用你手中的画笔画出来,让爸爸、妈妈和你一同欣赏你心中的夜空!

今天一年级的小朋友都是最棒的,老师把这幅美丽的画送给一年级的小朋友。

  板书:

  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上完《小小的船》一课后,我细细反思,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以读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新课标给基础教育带来了一股清风,同时也给我们这些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老师们在语文教学中都认识到了“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可见充分地读书是一个培养语言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读的重要性毋庸多说,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读,才能读出情,读出趣,读出乐,读出思,而不至于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呢?

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读的情境,如:

“小小的船可好玩了,孩子们愿意上去坐一坐吗?

”“现在和小伙伴一起上去玩一玩吧。

”“看你们玩得这么开心,带老师上去一次吧。

”学生读时兴趣盎然。

与此同时,我还注意变换形式朗读,有范读、自由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闭着眼睛想像读等等。

此外,我还注意读的层次,如学“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一句时,学生开始读得不到位,我就采用了导读的方式,问学生:

“怎样的月儿怎样的船?

”学生读得稍好一些了,我又提示:

月儿再弯一点,小船再小一点。

学生读得又好一点了。

我又拿着手中弯月的图片对学生说:

“再读得美一点,这个弯弯的月儿就会变成一只小船了。

”学生兴致更高了,这一遍读得更好了。

我手中的弯月一翻过来,反面就是一艘小船的造型,学生开心极了。

  二、读与思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在“读”字上苦下功夫,语文教学出现了勃勃的生机,与此同时,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语文课仅仅靠读行吗?

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孔子曰:

“学而不思则惘。

思而不学则怠。

”可见,语文教学中,读与思应齐头并进,二者不可偏废。

在教学中我常常告诉学生:

聪明的孩子提问题。

在《小小的船》一课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到诗歌中去寻求问题,提出问题,并采用在黑板上贴小问号的形式激发学生质疑。

通过朗读、思考、查找资料,师生共同把小问号逐一打开。

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

我自己比较喜欢的是研究月亮的变化这一环节。

在我出示“初一初二不见面,初三初四一根线”之后,我问学生:

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十五十六月亮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画面自编儿歌,显示了学生的创造才能。

特别是我提出“十五十六之后月亮又是怎样变化的”这一问题后,学生经过思考,把后半个月月亮变化的规律也推断出来了。

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

  三、拓展延伸,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跨越式教学最重要的是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加大信息量,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小小的船》是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儿歌,它语言亲切,意境恬静,画面优美。

在教学中,我除了引导学生读文悟境,还把拓展阅读也作为教学的重点。

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关于月亮的诗歌、歌曲、故事以及一些小知识,学生都很感兴趣。

他们在父母亲的帮助下,通过上网,向父母亲请教,翻阅书籍等手段找到了不少关于月亮的资料。

课堂上孩子们背诗、唱歌、故事接龙、参加“争当月宫小博士”的活动等,对月亮的了解越来越深,积累了不少知识,并从中得到了锻炼,掌握了最基本的收集信息的能力。

  四、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学生全员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

学生只有在身心完全放松,精神高度自由和愉悦的状态下,灵性才会自然而快捷地产生。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神效。

我在执教《小小的船》一课时,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活动的舞台。

学生在这个舞台上质疑、释疑、创作、唱歌、跳舞、讲故事、诵读诗歌?

?

  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

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才华。

正因为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了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学生一整节课热情高涨,思维的火花不断地涌现,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每一个孩子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的星星

  蓝蓝的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