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72946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设计.docx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设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设计.docx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设计

一、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⑴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

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⑵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掌握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难点如何正确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教法教具问题探究法、电子白板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并导入】

从孔子引入。

让学生谈谈对孔子的了解,教师补充材料。

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东方文化的主干,与西方文化并称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种文化形态。

儒家文化闪烁着智慧的人生哲理不仅贯穿中国文化,同样也传播到西方国家,并对西方哲学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讲授新课】

一、百家争鸣

1、概念:

所谓诸子百家,是对先秦至汉代初期各学派的总称,“百家”是虚指,形容学派之多,习惯上指“九流十家”。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法、墨四家。

“争鸣”说的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主要是在政治主张和哲学看法的不同。

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特征:

⑴思想自由,思想家富有创新精神。

⑵流派纷呈,学术活跃,形成“百家争鸣”。

3、原因⑴根本原因:

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⑵政治:

战乱纷争的格局,造成思想界相对宽松自由

⑶经济:

奴隶制经济的瓦解,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⑷人才:

私学的兴盛,造就一批知识分子:

“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受到诸侯国同统治者重用。

⑸各国统治者争霸的需要。

4、性质: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二、具体学派及代表人物:

学生先看书完成表格,然后再进行讲解。

(一)儒家学派及代表人物:

1、孔子——创始人

⑴地位:

教主(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政治家+教育家

⑵生平:

春秋末期鲁国人

⑶主张与成就

A、思想主张:

①:

“仁”与“礼”的学说——孔子的哲学思想与政治思想

活动探究1:

材料一、子曰:

“仁者爱人。

”(什么是仁?

材料二、“克己复礼为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怎样实现仁?

什么是礼?

)〔克己复礼”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仁在政治上的推行)

材料四敬鬼神而远之。

(实际上也是民本思想)

⑷评价:

a、包括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包含民本思想,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具有一定的进步性;b、对我国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观和伦理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奠基作用;c、“爱人”但是有阶级性的。

活动探究2:

阅读下列材料:

子问仁于孔子,孔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

“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⑴据材料,孔子所说的“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孔子强调“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⑵孔子“仁”的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儒家文化?

参考答案:

⑴主要内容:

谦慎、宽容、守信、灵敏、宽厚。

主要目的:

协调社会人际关系,促进人类自身发展。

⑵在当今社会,儒学思想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及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则都有积极意义。

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瑰宝,我们要吸其精华为今所有,并将其发扬光大。

②“礼”的学说:

实质:

维护奴隶制的等级秩序(维护奴隶制的统治秩序)。

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

B、教育方面:

①教育主张:

有教无类,不问出身,使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机会,扩大了教育的范围

②创办私学:

打破了由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学在官府”的局面

③教育思想:

“因材施教”和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去教育学生

④培养目标: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礼、乐、射、御、书、数

C、整理文献:

孔子:

《诗经》《书经》《礼》《乐》《易》和《春秋》+弟子编纂的《论语》

思考:

孔子思想有哪些积极、消极的影响?

孔子死后为什么会被神化,从凡人变成圣人?

⑴他的主张顺应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仁”“德”“礼”都有利于稳定封建秩序。

⑵后代的儒家学者发扬儒学中提出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主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自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地位也提高了。

⑶历史上政治秩序稳定,统治巩固后,孔子受到重视;社会动乱时,孔子首当其冲受到批判。

2、孟子——继承发展

⑴生平及地位:

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

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在儒家学派中的地位很高,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称儒家思想为“孔孟之道”。

孟子和其弟子的言论后来被汇编整理成《孟子》一书,成为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四书”之一。

⑵思想主张

A、政治主张:

①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

②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从而提出了“君轻民贵”的思想。

B、伦理观:

性善论,主张通过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3、荀子——丰富完善

⑴生平:

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

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

他50岁到齐国游学,曾经三次在著名的“稷下学宫”担任“祭酒”。

⑵主张:

A、天人关系:

他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B、政治思想:

学习的最高的目标是把握“礼”。

C、伦理观:

性恶论,认为可以通过“法治”和“礼义”使人变成君子,把普通人变成圣人。

⑶评价:

A、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法家和道家)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使其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战国时期成为“显学”。

B、朴素的唯物主义为后人的认知产生一定影响。

荀子杂取百家,与孔孟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为什么一般还是把他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讲析:

荀子思想的核心是“礼”,他基本上继承了儒家的思想。

但他的学说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道家:

老庄之学

1.道家学派的整体特点

老子与庄子是中国古代道家的代表人物。

这一学派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的方法。

2.道学的奠基:

——老子

(1)生平:

春秋时期楚国人,曾经做过东周王室管理典藏的史官,负责征集和收藏文化典籍。

孔子曾经专门向老子请教过有关“礼”方面的知识。

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

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思想通过《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流传下来。

(2)基本思想主张:

A、万物起源和演变:

“道”。

B、朴素的辨证法思想;C、消极悲观的态度。

问题探究:

现实社会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子思想的影子?

〔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

3.道学的形成——庄子

(1)生平: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

(2)基本思想主张:

①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提出“齐物论”;②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

(三)法家思想

1.法家的出现及其在各国推行的变法(自主阅读)

⑴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剧烈变化。

在这样的时代形势下,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法家政治家和思想家。

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重要特点。

⑵战国前期的法家人物纷纷在各国推行了变法运动。

主要有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申不害在韩国的变法等,其中商鞅变法最为有名。

A、李悝变法的主要措施

B、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2、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

⑴战国时期法家的不同流派:

战国法家在政治实践中,逐步形成了重“法”、重“术”(人主驾驭群臣的统治之术)、重“势”(人主的权势)的不同学派。

重难疑点解析:

法家的“法“术”“势”的理解。

“法”是公布于众的法令、法规、法律,是臣民必须遵守的。

“术”是君主驾驭群臣的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以才能授予官职,要求做官的言行一致,恪尽职守。

君主用这样的要求来考察官吏,不称职的废黜,称职的、有能力的奖励和提升。

“势”主要是指“权重住尊”的权势、威势。

韩非等认为只有大权在握,有了权势才能做到“令行禁止”。

有了权势也要造势,形成威严、威势。

秦始皇为自己正名,后世皇帝都要人们喊万岁、万万岁,等等,都是要造势。

⑵韩非的思想主张:

①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

②韩非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提出了“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

③哲学方面。

3.影响:

①法家理论对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②对秦始皇统一全国和秦朝的治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但秦朝的短暂而亡,也暴露了其局限性。

③两汉以后,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四)墨家的主张

1.墨家的风气:

①组织纪律严密;②刻苦俭朴和自我牺牲;③讲求实际功利

2.墨家的基本主张:

①“兼相爱、交相利”;②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

这些主张,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3.墨家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的贡献(自主阅读)

(1)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

他提出判别知识的三条标准这就是有名的“三表法”。

(2)墨子提出中国最早的逻辑学术语,建立了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方法论基础。

4.“墨辩”学派及墨家学派的湮灭

墨子死后,他的一些弟子专门探讨逻辑学,历史上称之为“墨辩”学派,也称后期墨学。

汉代以后,墨家学派逐渐湮没失传了。

三.影响

1、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①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②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③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课堂小结】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革,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教育、孟子和韩非在治国方面的哪些思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革?

有教无类;民贵君轻;以法为本

【板书设计】

一、百家争鸣

1、概念:

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特征:

3、原因

4、性质

二、具体学派及代表人物:

三.影响

【作业】根据学生实际分层布置。

教学反思

二、儒学的兴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原有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并学会用独立思考与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要予以适当的指导与及时而准确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路程的认识,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重点理解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心发言人

难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几个问题形成客观的评价。

教法问题探究法教具电子白板学法自主学习、讨论、探究法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并导入】西汉初期统治者接受秦亡的教训,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随着大一统国家的发展和中央集权的加强,实现思想上的统一成为迫切的要求。

儒家学说因顺应、维护社会新秩序需要而取得“独尊”的思想统治地位,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这一过程是如何实现的?

它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它的演变原因及影响。

【讲授新课】

一、儒学发展的低潮

(一)阅读第一目,思考:

1、分析儒学发展转入低潮的原因。

2、简述“焚书坑儒”。

3、评价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4、课堂探究1:

和战国时期相比,秦的文化氛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⑴变化:

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秦朝时期死气沉沉。

⑵原因:

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各国纷争的局面造成了宽松的学术氛围。

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创立,出于政治统一的需要,思想也走向专制。

课堂探究2为什么儒学在秦时受到严厉打击?

儒学以古非今,抨击时政,不利于秦的统治

5、P9学习思考:

(二)讲解

1、原因:

①秦朝统一后,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②儒生,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圣贤言论,批评时政,不利于秦朝的统治。

③导火线:

关于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

2、概况:

①焚书:

a焚书的范围;b不焚的书。

②坑儒:

警告文化人

3、评价:

①实质:

文化专制政策。

②积极:

在当时是必要的,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一定程度上维护统治。

③消极:

a、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

b、使儒学走向低潮。

C、受到主流文化的批判

二、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一)阅读第二目,思考:

1、分析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2、评价汉武帝的文化体制改革。

3、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态度的异同。

(二)讲解

1、原因:

⑴现实的需要:

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但也面临许多问题,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

政治:

王国问题。

民族关系:

北方匈奴+南方西南地区。

经济:

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

⑵用人政策:

汉武帝起用“贤良文学”的儒生,担任官职,以备咨询治国方略。

⑶个人发挥: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发挥——新儒学,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其建议得到采纳。

a、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

c、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发挥“仁政”:

轻徭薄赋

d、针对为人处事标准,提出“三纲五常”

②心态:

既要维护君主的权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限制君主暴政。

③思想根源:

继承儒家“仁政”学说,又吸收法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

④特点:

外儒内法

3、评价(影响):

⑴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⑵结束各学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彻底结束),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⑶起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⑷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推动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4、相同:

①目的:

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治;②实质:

文化专制;③作用:

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不同:

①政策:

秦始皇对儒学排斥、打击,汉武帝则尊崇;②原因:

秦始皇面对刚统一的国家,需要巩固君主专制;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建设大一统成为政治需要。

③影响:

秦始皇时儒学发展进入低潮;汉武帝则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

三、儒学教育的建立--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

(一)阅读第三目,思考:

1、简述汉武帝创立的教育体制。

2、分析其影响。

3、P11学习思考1、2

(二)讲解

1、教育体制:

⑴中央:

汉武帝时期,创办太学:

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⑵地方:

郡国学校,初建地方教育系统

2、影响:

⑴对教育:

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⑵对社会风气:

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⑶对统治基础:

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

⑷对政坛:

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四、儒学的全面影响

(一)阅读第四目,思考:

1、结合必修一的内容,说一说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2、结合必修一的内容,简述科举制的发展过程。

3、分析科举制考试的特点。

4、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二)讲解

1、选官制度的变化:

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2、确立;隋朝——完善:

唐朝——发展;北宋——强化:

明清

3、特点:

①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依据;②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

4、影响:

儒学因此而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①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稳固:

儒生成为专制政治的仆从;儒学成为统治臣民的思想工具;②促成持久的读书风尚,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文化的发展;③选官方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④读书-考试——做官,知识分子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⑤导致古代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薄弱,影响科技的发展。

【课堂小结】

1、儒学兴起的表现。

⑴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⑵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⑶“贤良之士“的儒生大量进入国家政权机构,担任职务。

⑷儒学经典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强化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2、儒家思想在今天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仍被广泛推崇,新加坡甚至用儒家思想来治国。

有人认为,儒学的本质是消极的、保守的,中国社会要进步,必须彻底“打倒孔家店”。

有人认为,儒学的思想原则有积极健康的一面,如“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所在。

也有人认为,传统儒学可以实现现代化的转化。

分析以上观点,结合相关知识阐述你对于儒学的现代价值的观点。

答案:

儒家的大一统意识,民本意识、道德意识与和谐意识等,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和生态环境都不无裨益。

但在对儒家思想积极性加以发挥的同时,也不要被一些传统儒家的陈规陋俗所束缚,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板书设计】

一、儒学发展的低潮

1、分析儒学发展转入低潮的原因

2、简述“焚书坑儒”

3、评价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二、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原因:

2、评价

三、儒学教育的建立--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

1、教育体制

2、影响

四、儒学的全面影响

1、选官制度的变化

2、科举制的发展过程

3、分析科举制考试的特点。

4、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作业】

教学反思

 

三宋明理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及其主要思想观点;认识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提高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宋明理学的基本主张和人生观点。

通过相关的寓言和成语故事来理解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以增强学生对古人道德情操的感性认识。

通过设置情景,小组讨论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感受先代哲人睿智的哲理思想,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感受理学家们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的精神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知道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难点: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课主要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结合教师讲述法,师生谈话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教师提供相关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创设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宋明时期理学的主要观点和人生主张。

教师讲述相关的历史故事,拉近学生与历史的时空距离,进而帮助学生理解理学抽象的概念和深奥的人生哲理。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利用成语故事“程门立雪”来导入。

教师多媒体展示《江南春绝句》和泰山红门宫图片。

江南春绝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设问:

这种情景的出现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概括: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道教、儒家学说互相吸收、融合,从东晋到隋唐时期,形成了三教并行的局面。

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儒学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佛教、道教的教义和儒家传统伦理思想之间的冲突促使一些儒家学者提出结束三教并行,重新确立儒家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的要求。

可以简单地说,理学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先秦儒学的回复与创新。

所以理学又被成为新儒学。

一、寻孔颜乐处:

理学的发端

教师简单介绍周敦颐的生平及教导“二程”时强调追寻“孔颜之乐”的历史典故。

设问:

这反映了周敦颐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和追求?

概括:

在周敦颐看来,颜回之乐并不是贫贱本身可乐,而是颜回达到了一种超越利害得失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带给他一种快乐。

周敦颐之后,“寻孔颜乐处”成了宋明理学一个内在的主题。

过渡:

周敦颐提出的这个命题对二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直接促使二程对人生和宇宙问题的思考。

二、二程悟理:

理学的建立

万物皆有理,顺之则易,逆之则难,各循其理,何劳于己力哉。

——《二程遗书》

设问:

程颢指出了的这里的“理”指的是什么呢?

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谈的物理、道理是否有相通之处?

概括:

理学中所说的“理”,其中两个最主要的意义是指事物的规律和道德的原则,在人身上则体现为人性。

在理学家看来,理虽然可以主要分析为这样几种不同的意义,但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即道德原则实质上是宇宙法则在人类社会的特殊表现形式而已。

程颢的弟弟程颐也提出了理学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命题,就是“性即理”,“性”就是指人的本性。

程颢是用“理”来规定、界定天的概念,天是最高的本体。

程颐则用“理”来规定、来解释人的本性。

过渡:

在修养方法上,程颐强调通过格物得到具体事物之理。

这个思想对程颐之后的另外一位思想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格物致知:

理学的成熟

教师简单介绍朱熹的生平。

学生问:

“昨谓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如何?

朱熹答: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

若无此理,便亦无此天地……”

学生问:

“理在先,气在后?

朱熹答:

“理与气本无先后之可言,但推上去时,却如理在先,气在后相似。

学生问:

“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

朱熹答:

“此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是理。

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即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塔处……”——朱熹《朱子语类》

设问:

朱熹是如何来看待“理”与“气”的?

概括:

朱熹认为“理”先于“气”,“气”依“理”而存在。

“理”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根据,也是事物的价值标准。

那么怎么样来认识这个“理”呢?

朱熹发挥了《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的思想,并加以具体化、通俗化。

朱熹认为“格物”的途径很多,内容非常地广泛,我们可以来看朱熹的一首诗: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设问:

请同学们站在理学的角度上,再读这首诗会有什么新发现呢?

概括:

朱熹格物致知的思想,在这首诗里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其一生都在追求“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

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

君臣、父子、兄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