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范仲淹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6.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83454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范仲淹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范仲淹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范仲淹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范仲淹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范仲淹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范仲淹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范仲淹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范仲淹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范仲淹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范仲淹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6.docx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范仲淹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范仲淹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6.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范仲淹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6.docx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范仲淹复习试题一含答案26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范仲淹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问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26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岳阳楼之大观雄伟壮观叹为观止走马观花

B.多会于此聚精会神融会贯通单刀赴会

C.去国怀乡春去秋来大势已去除残去秽

D.此乐何极登峰造极否极泰来静极思动

266.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甲)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翻译:

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啊。

理解:

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登上岳阳楼,看到眼前如此恶劣悲凉的情景,内心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忧虑悲伤的情绪。

(乙)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翻译:

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被贬),则替君主担忧。

理解:

这句话表达了古仁人不念自己的处境,而是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267.选文表现了作者范仲淹“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请结合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范仲淹身上的这种高尚情怀是通过哪些具体的事情表现出来的。

(链接材料一)

是年①有《上执政书》,略云:

「盖闻忠孝者,天下之大本也。

其孝不逮,忠可忘乎?

所以冒哀②上书言国家事,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

请择郡守,举县令,斥游惰,(游荡懒惰)去冗僭(多余不称职的官员),遴选举,敦教育,养将材,保直臣,斥佞臣,使朝廷无过,生灵无怨,以杜奸雄。

凡万馀言。

节选自楼钥编《范文正公年谱》

(注释)①是年:

指天圣六年,1028年。

②哀:

此指1026年范仲淹母亲去世。

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孝二十七个月。

丁忧期间,通常是不必问国事的。

(链接材料二)

通、泰、海州皆滨海,旧日潮水皆至城下,田土斥卤,不可稼穑。

文正公监西溪盐仓,建白于朝,请筑捍海堤于三州之境,长数百里,以卫民田。

朝廷从之,以公为兴化令掌斯役,发通、泰、楚、海四州民夫治之。

既成,民享其利,兴化之民往往以范为姓。

节选自《记闻》

 

【答案】

265.D

266.甲

267.材料一:

范仲淹为母丁忧期间,不顾自己的哀痛,写下了万言《上执政书》,提出择郡守、斥游惰、敦教育、保直臣,斥佞臣等政治主张。

材料二:

范仲淹监西溪盐仓时,看到潮水毁坏农田,农民不能种庄稼,便上书朝廷,建议建捍海堤,获准后,带领四州民夫建成几百里长的捍海堤,使百姓尽享海堤之利。

【解析】

【分析】

265.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A.景象/景象/看/看;

B.聚集/集中/领会/约会;

C.离开/过去/失去/除去;

D.穷尽;

故选D。

266.考查句子的理解。

乙.有误。

句意:

在朝廷上做官时,就要为百姓担忧;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么,就应为国君担忧。

“处江湖之远”不是指被贬谪到偏远的地区做地方官;

故选甲。

267.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及人物形象的把握。

解答此题,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找到能体现范仲淹“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的事例进行概括即可。

结合材料一中的“盖闻忠孝者,天下之大本也。

其孝不逮。

忠可忘乎?

所以冒哀上书言国家事,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

请择郡守,举县令,斥游惰”及“遴选举,敦教育,养将材,保直臣,斥佞臣”可知范仲淹为母丁忧期间,不顾自己的哀痛,写下了万言《上执政书》,提出“择郡守、斥游惰、遴选举、敦教育、保直臣,斥佞臣”等政治主张。

结合材料二中的“文正公监西溪盐仓,建白于朝,请筑捍海堤于三州之境,长数百里,以卫民田。

朝廷从之,以公为兴化令掌斯役,发通、泰、楚、海四州民夫治之。

既成,民享其利,兴化之民往往以范为姓”可知范仲淹监西溪盐仓时,看到潮水毁坏农田,农民不能种庄稼,便上书朝廷,建议建捍海堤,获准后,带领四州民夫建成几百里长的捍海堤,使百姓尽享海堤之利。

这些事例都体现了范仲淹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据此进行概括即可。

【点睛】

参考译文: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衔接远山,吞没长江,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

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觉得喜气洋洋了。

哎呀!

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

(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

他进也忧虑,退也忧愁。

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

古仁人必定说:

“先于天下人的忧去忧,晚于天下人的乐去乐。

”呀。

唉!

不是这种人,我与谁一道归去呢?

【链接材料一】

天圣六年,给皇帝上书了《上执政书》,内容是:

听说对国家忠诚,对双亲孝顺,是天下的根本。

孝顺做不到,但忠诚怎么能够忘记呢?

所以带着失去母亲的痛苦来上书陈述国家大事,不因为自己一人的悲伤,而忘记心忧天下。

请求精心选举郡守和县令,斥责训诫游荡懒惰,罢免多余不称职的官员,严格选举制度,注重礼教,培养将才,保护仗义执言的忠臣,斥责奸诈的佞臣,使朝廷没有过错,使百姓没有怨言,杜绝奸雄的产生。

总共有一万多字。

【链接材料二】

通州、泰州、海州都靠近海边,以前上潮时,潮水都要来到城下,田地变成了盐碱地,不能种植庄稼。

范文公来巡检西溪盐仓时,便上书朝廷,建议在三州境内建设长达几百里的捍海堤,来保护老百姓的田地。

朝廷批准了他的建议,任命范文公作兴化县令,掌管修堤事宜,带领通州、楚州、泰州、海州四州民夫修建捍海堤。

建成后,百姓尽享海堤之利,兴化县的很多百姓把范作为自己的姓。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268.下列句子和成语中加点词的意思,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予观夫巴陵胜状美不胜收

B.前人之述备矣求全责备

C.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如履薄冰

D.至若春和景明良辰美景

26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有去国怀乡

C.前人之述备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其喜洋洋者矣乎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27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守”,既有对滕子京被贬流放为知州的关切之情,又有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之意,还为后文抒情设下了伏笔。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凝练地概括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了重修岳阳楼之事。

B.第②段“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运用拟人、对偶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

“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既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又生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C.第③段以“若夫”起笔,层层渲染,渐次铺叙,叙写了天气的恶劣和人心的凄楚;第④段以“至若”引起,格调明快,色调清明,叙写了湖景的明丽和心境的欢快。

③④两段,一阴一晴,写出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历程。

D.第⑤段以“嗟夫”开启,转入抒情和议论。

在悲喜两种情境之上,假托古仁人之志,道出不因外物和处境而悲喜、始终为人民疾苦和国家患难而忧苦的主旨,既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好友的慰勉之意。

271.把下列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答案】

268.B

269.C

270.C

271.

(1)偶尔或许(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心情),(这是)为什么呢?

【解析】

【分析】

268.A.优美/尽;

B.都解释为:

详尽、完备;

C.迫近/与“厚”相对;

D.日光/风景;

故选B。

269.A.来/因为;

B.是/于是,就;

C.都是结构助词,的;

D.指示代词,可解释为“那”/人称代词,他们,指“古仁人”。

故选C。

270.C.“③④两段,一阴一晴,写出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历程”错误。

这两段是两个排比段,一悲一喜,一暗一明,突出表现了“迁客骚人”们因“物”、因“己”而生的“悲”和“喜”情感。

故选C。

271.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1)或,有时。

长,大片。

一,全。

空,消散。

沉璧,像沉入水中的璧玉。

(2)曾经。

求:

探求。

古仁人:

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心:

思想(感情心思)。

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

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点睛】

译文

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

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

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江,被降职远调的人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月星辰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

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

渔夫的歌声响起了,一唱一和,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

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

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被贬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国君忧虑。

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被贬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也忧虑。

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

唉!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