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83979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docx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docx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

余林主编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是针对传统课堂教学评价而提出的一种新的评价思想和理念。

它是指随着课堂教学评价实践的深入,人们对于传统课堂教学评价过分关注教师教学的等级评定,忽略对教师个体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忽视评价的激励、改进功能而提出的一种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重过程、重评价对象主体性的教学评价。

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关注的重点不是评价,而是教师教学技能和水平的发展,对于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往往只是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阶段出现。

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可利用多种技术进行,在这些课堂教学评价技术中,尽管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是由于其与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应用大同小异,故在此不再专门介绍。

一、“临床指导”评价技术

(一概述

1.定义

“临床指导”技术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家科根(M.Cogan和戈德哈默(R.Goldhammer创立的。

它是指指导者(教学研究人员、专业理论工作者、专家型教师、准专家型教师等深入课堂,作现场观察,诊断教师教学行为中的困难,促进教师自我分析和反思,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一种具体技术。

“临床指导”技术需要指导者直接深入到教学中去,亲眼观察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活动,指导者和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接触,指导过程中指导人员往往要详细记录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情形(通常以录音或录像方式录制,然后进行教学分析,再与教师研讨,拟订改进方案,从而改进教学。

“临床指导”通过数据收集与观察记录,提供有关教师日常教学实践的反馈资料,了解自己

的教学概况,进而改进教学。

当发现教学技巧不足或教学问题产生时,还可以通过与具有专业素养的指导者协商,找出解决的办法,发展适合的教学策略与技巧,在不断的互动过程中,协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

2.特点

戈德哈默把“临床指导”技术的特点概括为以下九个方面(朱益明等:

《中小学教师素质及其评价》,124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

(1一种改进教学的技术;(2对教学过程的一种有意识的干预;(3一种满足学校和教师发展的双重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4促进教师和管理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5要求双方互相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6有自己固定的程序,又需要灵活运用;(7迫使双方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8要求指导者比教师对教与学有更深入的了解;(9要求对教学指导者进行必要的专业训练。

(二“临床指导”技术的设计与应用

“临床指导”技术在实施过程中,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观察前会议

指导者和教师首先必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彼此之间的默契;同时,双方对于课堂观察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工具,也必须事先进行规划。

指导者必须事先熟悉所欲指导的对象、班级背景、学生程度、教师教学风格。

在此会议中,指导者和教师之间建立初步的友善关系,通过面对面的会谈共同制订指导计划,利用事先的演练让整个临床指导过程流畅进行。

观察前会议通常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第一,指导者和教师建立相互信任与尊重的关系。

这是教学观察的基础,它需要消除教师可能具有的抵触情绪,防止监督与被监督现象的发生。

第二,说明临床指导的非权威性。

即临床指导的结果不是用来进行人事决策或者奖惩依据,而是为了给教师提供能够帮助他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情报资料,并帮助他作一些分析与评价,是否采用和如何采用取决于教师本人,从而进一步消除教师可能有的焦虑和害怕情绪。

第三,充分了解教师的想法,弄清教师在哪些方面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有何具体要求,以及希望指导者在哪些方面给予具体指导,这样可以让指导者在后面的观察和指导过程中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

第四,进行观察前的交谈。

交谈时通常需要确定下面的相关内容:

一是商定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二是商定观察的具体行为,即收集什么样的数据;三是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这些是指导人员需要预先熟悉的;四是确定指导人员的观察方式,如坐在哪里、课堂上是否有动作和语言;五是商定资料如何收集的问题,即商定记录方式,是采用录音还是录像,是表格记录还是随意记录;六是商定指导人员的反馈方式;七是商定指导者不应有的行动(如介入教学等。

2.教学观察

这个阶段中,指导人员要进入教室现场进行情境观察,对于教室所观察到的行为或事件加以仔细的记录。

在这个过程中最好能够采用一些教室观察工具,必要时可以运用摄影机或录音机等辅助工具,收集到完整翔实的数据。

临床指导的特色就是在教室里进行系统的直接观察。

因此,有关观察的时间、工具、记录的方式等都必须有缜密的计划、有效的实施才能获得翔实客观的数据。

在观察的过程中,指导者一方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注意观察其他重点,如师生互动、教具的使用、教室气氛、学生反应、肢体利用、非口语沟通等。

记录时则以对事实的陈述取代情绪性的字词描述,这样将来在讨论时才不至于出现意气之争。

观察过程中通常需要按照事前的观察计划,选取教师和学生的某些行为进行观察,如教师的提问状况、师生的情感交流、课堂气氛等;记录和观察教学的方式因所需观察的行为、指导者的经验与兴趣以及现有教学研究成果而不同。

大体上有三种记录方式。

(1专用观察表。

比较著名的有记录学生专注程度的“专注度技术”,记载课堂上语言交往方式的“语言交流技术”和记载师生交流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

(2对白式记录。

要求指导人员用最快的速度记下师生间的对话。

这种方法比课堂实录要简单一些,因为它不需要记录动作和板书等内容。

采用对白式记录也可以挑选一些重要的动作进行记录,或针对课堂观察的重点进行记录。

(3录音录像法。

录音录像法是记录教师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不仅可以记录师生之间的言语行为,也可以记录非言语的行为以及行为与环境的关系,记录的内容在分析时能够让教师获得深刻的印象和直观的感受。

不过在录音录像过程中,要注意记录内容的选择性。

3.分析和策略

在这个阶段中,指导人员对观察到的原始数据加以归纳整理,处理的结果可以采用质的文字描述,也可采用量的数据分析,或者两种方式相结合。

资料分析完成之后,指导人员可就自己的观察和资料的分析,针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表现事先构思一些改进的建议或策略。

在资料分析过程中,能够采用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对所记载的课堂行为进行归类,主要是对观察前交谈时商定的重点观察内容所涉及的行为进行归类,将表面上复杂多样的行为按其性质归为不同的类别,如,教师的提问行为、学生的举手行为,讲授新课时教师的行为等都可以作为归类范畴。

通过对观察到的行为进行归类,可以了解到底哪种行为的发生频率最高。

如果该行为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那么就应该鼓励教师继续运用这种行为;如果该行为不利于学生的学习,那么就应该给教师指出来,作为今后改进的方向。

分析和策略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是下一个阶段视导会议的先前准备工作。

它使得收集来的资料变得有意义,同时还能够通过适当的方式让教师了解资料背后隐含的重点或改进方向。

资料分析是临床指导的核心工作之一,它能够协助教师与指导者对教学进行客观、科学、系统的判断。

指导者必须通过由课堂观察所得到的数据,运用自己的教育专业知识与相关学科理论加以分析。

并将分析的结果转化成有效可行的策略,并以简单明白的语言、按主次分明的原则反馈给教师,同时在反馈时要注意尊重教师的尊严,避免引起教师的紧张、防备或不满。

4.视导会议

视导会议是指导者用观察后所收集的资料,与教师共同会诊教学过程的优缺点所在。

通常指导者的资料不完全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报告,而主要是对课堂教学事实的基本描述。

原则上,指导者提供观察数据及分析的结果与策略,同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充分的沟通,最后由双方共同完成课堂教学状况和教学过程优缺点的结论,而不是指导者单方面的指导,甚至于批评。

戈德哈默等人认为,视导会议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为教学提供回馈,以改进未来教学;(2给教师奖励和满足感;(3教学中相关议题的确认;(4教学方法的协助;(5教师自我改进技巧的训练;(6提高进行专业自我的分析的动机。

视导会议进行的场合应作谨慎选择,最好是舒适、隐密、明亮的场所,让双方心情轻松愉快。

指导者在会议过程中应倾听教师的心声和教师的看法,切勿独自掌控会议的进行,让教师缺乏申辩的机会。

会议开始之前,指导人员和教师最好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气氛;在会议进行中,指导人员以客观的资料向教师说明、分析和解释,也让教师有发问和澄清的机会,当然也要提出一些具体的改进建议,供教师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指导人员在会议过程进行中,应该倾听教师自己提出的意见和感受,并加以尊重。

视导会议除了协商并作出相应的有关课堂教学过程优劣所在的结论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出教

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明确差距和改进目标。

因此,在会议过程中,还需要明确下面的工作:

(1就分析资料时发现的突出行为,比较该实际行为与应表现出来的行为;(2找出该实际行为与应表现出来的行为的差距;(3制订出消除实际行为与应表现出来的行为之间的差距的办法;(4比较学科内容、教学材料、物资设备、物理空间、社会环境的现有条件与应具备的条件,找出差距并制订改进计划;(5比较学生应该取得的学习成果与实际取得的学习成果,找出影响学习的关键因素。

5.会议后分析

视导会议之后,指导人员必须检讨和反省自己的指导行为,作为未来进行临床指导时自我改进的参考,以提升指导效能。

会议后分析是临床指导的最后阶段,重点是对整个指导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作为改进下次指导工作的依据。

它的设计目的最主要的是让指导者自我改进,评估指导者在指导过程中的表现,从而提高指导工作的专业水平。

通常视导会议后的分析所关心的中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尊严是否被适当的维护;(2指导过程中,人员的配置是否得当;(3教师是否以平等地位积极参与视导;(4给予教师的回馈是否让其心服或是引起抵抗;(5是否扩大职权,在指导过程中扮演了单纯评价者的角色。

指导者根据上述问题自我省思,作出改进的策略,以利于下一次指导工作的进行。

(三“临床指导”技术应用中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临床指导”技术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能力有很大的好处。

但是,这种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主要是整个过程颇为耗费时间,教师与指导者的关系不易建立,教师不愿外人进入教室内观察教学,认为有被监视的意味。

此外,指导者的专业素质也有待加强。

因为高水平的指导人员是成功进行临床指导的基础,但现实的临床指导过程中教育管理者的比例过大。

对于这些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加强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行观念上的沟通,即让教师、学校人员甚至指导者本身重新认识“指导工作”的本质与意义,以及为什么要进行视导工作,在达成相关教育人员的共识后,进行临床指导的实践才会比较顺利;二是要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

临床指导的进行不仅需要具有高度专业能力的指导者,还要有配合度高、愿意学习、积极追求自我专业能力提高的教育工作者。

二、“时动分析法”评价技术(张国荣:

《时动分析法:

课堂教学分析与评价的新技术》,载《上海教育科研》,2001(3。

(一概述

1.定义

“时动分析法”借鉴美国工程心理学家蒙代尔(M.E.Mundel的时间与动作分析理论,通过对课堂实录进行划分、取样、定标、赋分和分析评价,形成两方面的操作意图和实效,评价课堂教学和帮助教师(特别是新教师提高教学技能技巧。

2.研制的背景

这种方法的创立是基于对传统课堂教学分析与评价中所采用的现场听课评价方式的优缺点的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在现场听课评价方式中,研究(听课人员直接进入课堂现场,观看教师的“即时表演”,课后再得出有关的结论,这种方式可能产生以下问题:

(1上课时师生(特别是不经常上这种课的班级学生和新教师将由于分析与评价人员的介入而变得紧张起来,这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一节课的正常教学;(2听课人员只能凭零星的笔记和课后回忆来对教师下结论,这常使分析与评价的结论出现因滞后而引起的不准确性;(3反馈课堂教学结果时,由于一般教师课后常无法清楚地记起上课时的言行(由于不能自视,这就使分析与评价人员的结论显得单向性,缺乏清晰的指向目标,因而无法保证反馈信息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4当日后出现需要时,无法提供更为客观准确的分析依据,即听课人员记忆中的教师授课场景由于时日的增加无法准确重现;(5由于场景的无法重现,分析与评价

人员将无法从容地作出判断,更无法作适当的交流以使结论更为客观,这一方面使听者与被听者有一定的距离感,另一方面分析人员常常由于单位时间听课任务的繁重(有时一个单位时间得参评3~4节课而在后段出现疲累,这同样也影响结论的准确度。

课堂教学“时动分析法”的目的在于建立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分析与评价体系,并力求使得这一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高的可信度,以改变以往靠主观回忆的经验感觉型的评价方式,提高课堂教学分析与评价的客观准确性,同时加速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的提高,促使新教师成为专家教师的成熟期缩短,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时动分析法”的设计与应用

“时动分析法”就是将某一教学课时按教学流程的内部安排,划分成若干时间单元(时段,这些时间单元可以是教学的步骤,也可以是对教学时间的等分(时段,一般为6~9个,也可以是在某一教学课时中以一定时间截取一个段落或若干段落。

每一时间单元(或段落均由一系列的动作组成。

由分析与评价人员(一般由专业教研员、学校教师骨干和教育理论工作者三方面人员组成对所划分的各个时段里的动作单元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提出规范动作(或提出应该调整的动作,并同时提供减少完成某段教学所需时间的依据,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这种方法在具体操作时,首先使用摄像设备对教师授课过程进行全距跟踪记录(一般使用两台摄像机,分别录下教师方面的和学生方面的内容,分析与评价时两台放像机可以同时播放,这样师生双方的情景均可得到反映。

分析与评价人员根据录制的材料对划分的时间单元进行逐节分析,这可清晰地指出在每一时间单元中,执教者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及各类动作的规范程度。

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摄录

可在教室前后架设两台摄像机,同步摄下教师的教学全过程和学生的反应。

对学生的摄像可固定架设,对教师的摄录最好采用追踪式,包括其言语、手势、行走、板书等。

2.取样

一般的课在结构上通常由课始、课中、结束三部分组成,而每部分又可以由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课型进行分段。

以数学新授课为例,一般由引起注意、激活旧知、引探新知、操作练习、反馈巩固、总结内化等组成,并表现为较明显的时段。

这样,就可以把一节课划分为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的6个时段,每一时段都作为一个时间单元。

当然,这里的单元在时间分配上长短不尽一样,此谓以步骤法划分时间单元。

其他还可以有等分法、截取法等。

所谓等分法,就是将一节课的总时间(40~45分钟划分为几个时段(一般为8~9个,每个时段的时间均等,并分别标为第一时段、第二时段等。

截取法则显得较为灵活,可以根据教学的环节安排截取某一部分或某几部分,如截取“激活旧知”部分或“总结内化”部分等;也可以截取某两个环节的交结部分,如“引探新知”与“操作练习”的过渡部分等。

这样截取的内容可以是1分钟、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由评课人员酌情选择。

以哪种方法对课堂的流程时间进行划分,依评价的内容、对象、任务而定,所选择的整节课或某一时段即为评价的样本(参见图8-1。

图8-1时间单元划分法

3.定标

这里分为两级指标系统。

一级是按课堂教学总流程来评价,依“课堂教学时动分析表”进行。

该表共有19个项目:

1~3项为时间方面,包括教师行为时间和学生活动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及课堂总时间的可压缩性;4~18项为动作方面,其中,第4~9项从教学内容处理的角度评价,第10~16项从课堂管理的角度评价,第17项和第18项则从教具使用和板书设计的合理性方面对教师进行考察;最后一项就教师的教学风格成熟程度进行考察。

另一级则按课堂教学的某环节来评价,评价项目由教师言语和动作的内容与效果两个维度组成(参见图8-2。

图8-2动作单元分列内容

根据言语与动作双维模型中的内容和效果可以制订相应的表格,再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的总体方向规定相应的分值,确定恰当的标准(应得分。

对于不同的教师,以及不同科目不同类型的课,分值(应得分可以有所变化,而非一成不变的固定值。

4.赋分

先确定某教师的应得分,再将两台摄像机摄录的内容同步放映,评者(一般由三或五人组成面对屏幕所呈现的内容,再根据教师课堂上的实际表现赋予相应的分值。

一般以播放两遍以上为宜,不清楚处可倒带重放。

这里需注意的是,赋分时对于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课型,除了客观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外,还应及时将所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适当地提供给评价对象,以体现评价的帮助作用。

5.统合

教师的课堂教学,可以分为课内功和课外功两部分,前述的时动分析法属于课内功的评价,课外功的评价则主要考虑以下7个方面21项指标。

表8-5课外功的评价表

教学目标

设计教材内容

处理教学方法

设计教学手段

选用教学时间

安排教学场所

定位课堂活动

组织

合理性组织性认同感必要性依从性示意性数量

准确度实际性参与度合理性

节奏感

形式美

密度

可达成度

可接受性

时效性

简约性

灵活性

情意性

质量

课外功与课内功仅以对某知识教学的时序先后来划分,实际上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课堂里的表现是以课外的准备和基础为背景的。

当然,现实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在具体的执教过程中往往很难完全体现教案中的设计及思想,而其中的原因又是需要经常予以探寻的。

课堂教学的时动分析如果仅限在一节课的教学以内,评价与分析将会是片面的;但另一方面,对一节课的分析与评价却又会显示出“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

(三“时动分析法”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尽管采用“时动分析法”进行教学的分析与评价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可重复性,使得对分析与评价所得的结果的解释显得更具说服力和针对性,但课堂教学“时动分析法”在操作中常需反复操作而费时较多,而且由于教学不同于工程机械,它对师生情感方面的交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的检阅较为困难,因此刻板使用这一技术可能会引起一些负面效果。

所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应该结合其他一些质性的分析与评价方法。

三、“案例分析”评价技术

(一概述

1.定义

案例分析是指通过对所选取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教学实例的综合分析,让教师了解自己在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或客观地评析他人的教学实践并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

要进行案例分析,必须先了解“案例”。

所谓“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括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简言之,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它叙述有趣,引人入胜。

案例本身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通过反思来提炼并明确其中有效的教育行为及其理论依据,对于改进和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案例的内容通常贴近实际,材料来源丰富,写作形式灵活,易于传播和交流。

2.案例分析的作用

案例分析对于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有特殊的意义。

(1它是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尽管教育理论揭示了教育领域的一般规律,但教育实践活动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案例则为教师提供了对不可预测的教育事件的把握方式,以及针对特定教育问题的解决方式。

(2它是教育教学问题研究的优势与源泉。

教育案例的核心是真实的教育或教学情境中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这与教师的实际工作方式十分接近,这些案例对于他们而言,有着天然的熟悉与亲近感。

因而,探讨实际案例中所描述的问题,恰恰构成了他们展开研究的优势与源泉。

(3它是教师知识结构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舒尔曼(Shulman曾提出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构成:

原理规则知识;专业的案例知识;运用原理规则于特殊案例的策略性知识。

教师掌握大量的教育教学案例,将有助于他们从中获得知识、形成观念,并提高其决策和行为的能力。

(4它是教师反思职业和提升专业水准的最好途径。

目前中小学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并无直接的方式,许多教师甚至只在期末或者年末时,才小结一下自己的教学工作,但也很少

涉及具体教育教学情境中的“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

而案例写作恰恰可以改变这种情况,它能够使反思成为常规工作,而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现场感。

有意识和经常性的案例写作,将有效提升教师观察、发现和解决教育问题的专业水平。

(5它是教育教学交流与借鉴的渠道。

案例分析可以使教师分享经验,加强沟通。

教师工作主要是个体化的劳动过程,案例把个体经验变成了可以共享的财富。

在教师之间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可以使教师们认识到自己工作的复杂性、教育问题的多样性和歧义性,从而提炼出教师内在缄默的知识、价值与态度,促进相互之间的启发、交流和借鉴。

(二案例分析的设计与应用

1.案例的结构

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包括主题(课堂教学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背景(时间、地点、人物、起因、情境描述(故事情节发展、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和评析(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

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背景描述包括一般背景描述和特定事件背景描述。

一般背景描述是对有关学校、班级或教师的名字和地理位置,以及事件发生的地点、组织机构、人员等的描述。

特定事件背景描述是对与案例的事件直接相关的事物或人员(如某所学校、某个教师或学生的某些方面的详细描述。

(2主题。

案例要有一个主题。

写案例首先要考虑这个案例所要反映的问题,是说明如何转变后进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

(3情境描述。

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应包括一定的冲突;二是要具体、明确;三是要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四是要能反映出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五是要能反映出故事发生的特定背景。

(4结果。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及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等。

让读者知道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其对整个教学过程的了解。

(5评析。

作者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以及利弊得失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

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评析不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