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27495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出师表》优秀教案

22 出师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本文内容,理清行文思路,体会诸葛亮的政治主张和上表目的。

3.深切感悟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过程与方法

1.展示课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

2.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切感悟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内容,理清行文思路,体会诸葛亮的政治主张和上表目的。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故事家喻户晓,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为之倾倒。

他撰写的《出师表》,文字质朴,情感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慨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杰作。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

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2.背景资料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将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

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

临行前,他感到刘禅暗弱,颇有内顾之忧,故上表劝诫。

3.知识链接

表是中国古代下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乐毅的《报燕惠王书》、李斯的《谏逐客书》。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表》的主要作用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

“动之以情”可以说是“表”的一个基本特征。

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死罪”之类的话。

著名的有李密的《陈情表》、诸葛亮的《出师表》。

4.检查预习

(1)重难字

崩殂(cú)     疲弊(bì)

恢弘(hóng)妄自菲薄(fěibó)

以塞忠谏之路(sè)陟罚臧否(zhìpǐ)

郭攸之(yōu)费祎(yī)

以遗陛下(wèi)裨补阙漏(bìquē)

行阵(háng)倾颓(tuí)

桓(huán)猥自枉屈(wěi)

夙夜(sù)驽钝(núdùn)

攘除(rǎng)斟酌(zhēnzhuó)

彰其咎(zhāngjiù)咨诹(zīzōu)

遗诏(zhào)涕零(tì)

(2)通假字

①必能裨补阙(quē)漏(“阙”同“缺”,缺失)

②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3)古今异义词

开张

痛恨

卑鄙

所以

(4)一词多义

(5)词类活用

①深入不毛(名词作动词,长草)

②恢弘志士之气(形容词作动词,发扬,扩展)

③亲贤臣,远小人(均为形容词作动词,亲近;疏远)

④此皆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忠良诚实的人)

⑤攘除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恶之人)

(6)文言虚词

(7)文言句式

①判断句

a.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没有明确语言标志的判断句。

b.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也”,判断句标志。

②省略句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省略主语“陛下”。

③倒装句

a.苟全性命于乱世。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乱世苟全性命”。

b.临崩寄臣以大事。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临崩以大事寄臣”。

三、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秋:

时候。

殊遇:

厚遇。

恢弘:

发扬,扩展。

陟:

提拔、晋升。

臧否:

赞扬和批评。

2.重点句子翻译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陛下您实在应该扩大自己听闻的范围,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四、合作探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试着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答案示例:

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

分析内外形势,对后主提出三条建议。

第二部分(6、7):

追忆往事,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

第三部分(8):

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对后主谆谆告诫,并在临别时抒发真挚情感。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是针对文中重点的文言字词进行讲授,圈注疑难点,适当点拨。

弄清楚课文讲述的故事内容。

六、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抽查字词的意思,试背课文。

二、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细心感受诸葛亮质朴的文笔与真挚的情感。

三、合作探究

(一)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示例:

追念先帝对他们的厚遇,想要报答在后主的身上。

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

答案示例:

广开言路、赏罚严明、亲贤远佞。

3.如何评价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

这三条建议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答案示例:

这既是施政的措施,又是治国的正理。

其中广开言路是前提,赏罚严明是关键,亲贤远佞是核心。

4.刘备选拔出来辅佐后主刘禅的文臣武将分别有哪些?

这些人有什么优点?

答案示例:

文臣:

郭攸之、费祎、董允。

武将:

向宠。

优点:

文臣善良诚实、忠诚无二;武将善良公正、精通军事。

5.文中先汉兴隆、后汉倾颓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先帝对先汉兴隆、后汉倾颓所持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案示例:

先汉兴隆的原因是:

亲贤臣,远小人。

后汉倾颓的原因是:

亲小人,远贤臣。

态度: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也就是非常痛心遗憾。

(二)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其中“卑鄙”是什么意思?

具体指什么?

答案示例:

意思是“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具体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2.品析“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答案示例:

这句话的意思是:

“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从中可看出诸葛亮其声呜咽似泣,其情沛然如注,勤勤恳恳之态尽现,耿耿忠心尽袒。

(三)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说说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答案示例:

本文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向后主提出三条建议,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定决心和忧国忧民、对蜀汉忠贞不贰的思想。

(四)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品味本文语言描写的技巧。

答案示例:

(1)语言率直质朴。

此文的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率直质朴,表达恳切忠贞的感情。

在六百余字的篇幅里,先后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到“陛下”。

“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贯穿全文,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处处为后主着想,期望他成就先帝未竟的“兴复汉室”的大业。

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每句话都不失臣子的身份,也切合长辈的口吻。

率直质朴的语言形式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是统一的。

(2)议论、记叙、抒情相结合。

全文对后主所提的建议属于议论,中间追忆往事、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属于记叙。

而作者对刘备父子真挚的情感则融于其议论、记叙之中。

三者水乳交融,使得文章极富感染力。

(五)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书 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赏析:

这首诗巧用典故:

“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刘宋名将檀道济的典故明志;尾联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

另外,诗歌巧作对比:

一是将理想与现实作对比;二是将诗人的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作对比;三是用蜀汉诸葛亮慷慨北伐同南宋朝廷妥协不抵抗作对比,以古鉴今,褒贬分明。

全诗紧扣住一“愤”字,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表现了诗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课堂小结

《出师表》以“形势”震动对方,以“情感”感动对方,以“措施”教导对方,以“事业”激励对方。

肝胆相照,情深意厚,一直为世人所称道。

学完本篇课文,同学们又有些什么感悟呢?

课后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对诸葛亮的了解。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

出师表

忧国忧民 忠贞不贰

22 出师表

【知识目标】

1.反复诵读文章,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2.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写作脉络。

【能力目标】

1.品析文章谨言善谏、情辞恳切的写作特点。

2.结合文章分析诸葛亮的忠臣形象。

【德育目标】

品味谏言的语言艺术,感受诸葛亮忠诚尽责的可贵精神。

1.理清并分析文章情理并进交织的写作脉络。

2.结合文章品析文章谨言善谏、情辞恳切的写作特点。

第1课时

一、导语设计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

“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

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

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二、资料助读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水南)人,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

幼年时随叔父避乱荆州。

后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辅佐

刘备建立蜀国,被任命为丞相,后受遗诏辅佐后主刘禅,封武乡侯,领益州牧。

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善计谋,通兵法,深得将士爱戴。

234年,病死军中。

代表作有《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背景链接

这篇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

当时蜀汉已从猇(xiāo)亭(今湖北宜昌)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臻于成熟。

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文体链接

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

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

“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三、聆听经典,诵读经典,初步感知

1.教师配乐朗读《出师表》,学生听读文章,注意生字词及朗读节奏。

2.学生评价教师朗读,明确应

用怎样的语气带着怎样的感情去读文章,然后齐读课文。

四、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概括段旨

1.文章一共有9个段落,八个小组各自负责一段,第9段暂留不译。

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合作通译文段,可以提出疑难。

2.小组齐读所译段落,代表1陈述译文并提出疑难,代表2概括本段所写内容。

师生共同评价翻译是否准确、全面、流畅并提出修改意见,教师讲解难点疑点。

第2课时

一、再读文章,理清脉络

通常我们要劝勉和打动某人最好是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请同学们再读《出师表》,循着理与情两条线说说诸葛亮在表文中是如何说理陈情的。

理线:

(1)劝勉后主,提出建议:

①开张圣听;②不宜偏私;③亲贤远佞。

(2)出师的准备和意义: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情线: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②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③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④臣不胜受恩感激!

⑤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二、理线探究——变换角度,说理评理

诸葛亮的理说得是否好,还要看读的人能否领会他的良苦用心,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站在后主刘禅的角度,用一位年轻君主的眼光去读一读《出师表》。

1.三条建议的目的在于劝勉后主内修政理,励精图治。

如果你是刘禅,你认为哪一条建

议最为关键?

亲贤远佞最关键,是君主用人的根本原则,

也是前两条建议能够施行的基础。

诸葛丞相将其放在最后陈述可谓用心良苦,是为了告诫我谨慎用人才是重中之重,才是“汉室之隆,计日而待”的必要前提。

2.自古忠言逆耳,要让一个昏君接受自己的良言十分不易,如果你是刘禅,读

这篇表文时诸葛丞相的哪些言辞最能触动你呢

学生可能会据此回答: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用蜀汉危急的情势给后主以紧迫感,因危机感而自励。

②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指出蜀汉拥有忠臣良将的优势,使后主对国家不失希望。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

,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

桓、灵也!

——用历史经验印证观点令人信服;用先

帝观点影响和打动后主。

④文章多次提及先帝——处处以先帝的遗德遗训

告诫后主,而不以丞相身份直言,有力度,有分寸。

三、情线寻迹——变换角度,陈情抒情

让我们再作一次畅想,46岁的诸葛亮华发早生,忧思忡忡,出师北伐之前,他写罢此文,“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此时这位两朝开济的老臣心中会翻涌着怎样的情感呢

结合对历史的了解,请你站在诸葛亮的角度用第一人称来表达一下他此时的想法。

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

①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

②委以重任的沉重责任感。

③对后主刘禅的担忧和期望。

④出师北伐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念。

四、拟写感言——效仿古人,凭吊蜀相

“临表涕零”的情态将这位老臣勤恳尽责、忠心耿耿的形象定格在了历史的画面中,读《隆中对》我们认识了一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理至而情深的《出师表》又让我们感受到他更加动人的一面。

为了完成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的事业,他六出祁山,直至54岁病逝五丈原,“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的志向和事迹令一代代英

雄志士欷歔叹惋,泪沾衣襟。

多媒体出示文人志士吟咏诸葛亮《出师表》的诗句。

请同学们也动笔写下自己品读《出师表》的感言

,效仿古人,凭吊蜀相诸葛亮。

示例:

一策一表一尽瘁,千古一相一卧龙。

学生大声读出自己拟写的

感言,教师根据情况加以点评。

五、课堂小结

《出师表》以“形势”震动对方,以“情感”感动对方,以“措施”教导对方,以“事业”激励对方,情深意厚,一直为世人所称道。

封建统治者推崇诸葛亮,或由于他助刘兴汉是正统,或由于他受了知遇,一生尽忠,是忠臣的典型;今天人们肯定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则被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意。

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该胸怀祖国,心系人民,做时代的骄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