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作文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76447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6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乐作文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快乐作文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快乐作文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快乐作文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快乐作文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快乐作文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快乐作文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快乐作文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快乐作文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快乐作文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快乐作文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快乐作文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快乐作文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快乐作文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快乐作文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快乐作文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快乐作文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快乐作文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快乐作文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快乐作文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快乐作文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docx

《快乐作文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乐作文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快乐作文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docx

快乐作文四年级语文校本课程

 

一、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班学生作文基本可做到文从字顺、结构完整、条理清晰,但还存在书写不工整、观察生活不够细致、记事详略不当、描写不够细致生动、对事物缺乏自己的评论、缺乏联想与想象、语言平淡等问题。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写作兴趣,敢于并乐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2、学会观察生活,并对生活有所感悟,说真话、抒真情

3、书写工整

4、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

5、叙事完整、详略得当

6、能对人物、场面、景物、环境等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

二、本学期重难点:

1、叙事完整、详略得当

2、能对人物、场面、景物、环境等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措施:

1、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并分门别类地进行摘抄,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

2、让学生在作文前充分地体验实物或生活,使其创作源于生活,说真话抒发真情

3、对学生进行作文技巧的点拨与指导

4、采用激励性的评价原则,以等级制为主,让学生在评价中体现成功,找到习作的乐趣

教研组意见:

教研组长签名

月日

教务处意见:

教务主任签名:

月日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课程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1

10.13

第一讲怎样写人

1

2

10.20

第二讲怎样写事

1

3

10.27

第三讲怎样写景

1

4

11.3

第四讲怎样状物

1

5

11.10

第五讲写好一个场景

1

6

11.17

第六讲审题构思与选材

1

7

11.24

第七讲开头结尾与过渡衔接

1

8

12.1

第八讲 积累语言,讲好每一句话

1

9

12.8

第九讲 详写和略写

1

10

12.15

第十讲 怎样写游记

1

11

12.22

第十一讲 怎样写看图作文

1

12

12.29

第十二讲 学写日记

1

13

1.5

第十三讲 写好作文的诀窍

1

 

校本课程教师讲义

第1讲

课题

怎样写人

教学目标

1、抓住人物特点,突出人物品质

2、抓住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叙事详略得当

重点、难点

抓住人物特点,突出人物品质

教具、学具

PPT

教学内容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

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

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

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

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

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

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

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

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

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

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

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

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

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

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

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

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

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

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

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

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

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避免行文死板。

3.动作描写

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

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

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

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呢?

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

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

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

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

其次,要写准确。

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

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4.心理描写

心理的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

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

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

心理描写的要求是:

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我”活“我们”),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不能用“他想”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我”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看。

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心理描写除了用“我想”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出问题,引入所想的内容。

(2)使用假设,流露心理活动。

(3)字里行间,流露着“想”。

(4)直接抒发心中所想。

5、写人的作文应注意什么

写人是作文的基本命题。

写人,可以侧重写人物的外部表现,即写他在做些什么,或者有哪些动人事迹;也可侧重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他在一件事面前,在与别人交往中,或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的内心变化,和随之产生的喜、怒、哀、乐之情;也可以交错地写人的外部表现和心理活动。

写人的文章应注意以下几点:

⒈交代清楚他是什么人,如他的年龄、性别、外貌、职业、性情,及与自己的关系。

⒉要写出人物的特点。

就是要写出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

只有把特点写出来了,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也才能与众不同,有了新意。

⒊要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表现人物,决不能象老师给你写品德评语那样来写人。

所选的事件要能充分表现这人性格和品质。

当你把事情写好了,人物也就写好了。

如当你读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以及《我的战友邱少云》以后,你对这两位英雄就有了深刻的印象了。

⒋要抓住人物细微的动作及其变化,给予具体,生动的描写。

即抓住细节刻画人物,使原来比较平板、模糊的形象变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如《一夜的工作》中,周总理扶正转椅就是一个细节描写,它表现了周总理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

⒌在进行人物语言描写时,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因为不同的年龄、职业、性格等的人物,他们所讲的话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所讲的话也是不同的。

⒍要紧紧扣住人物的特点和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来写人,不要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马虎拼凑,拉拉杂杂,更不能重复罗嗦,画蛇添足,使人看了不知在说什么。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我最敬佩的人是我的妈妈。

她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虽然小了点,但透着一股威严。

那乌黑的头发,浅浅的眉毛,挺挺的鼻子,不大的嘴巴,衬在她那张瓜子脸上,显得很好看。

(外貌描写)

  妈妈对待自己的在工作总是精益求精。

有一天下班前,妈妈接到了参加区朗诵比赛的任务。

回家后马上选好了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写的《生命,生命》这篇课文,只见她先把课文中不太把握的平翘舌音逐个标上记号,然后就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语调一会低缓,一会高亢,俨然一位朗诵家。

中间还不断地让我和爸爸充当她的听众,要是提出一点点错误,她就再背一遍。

直到背得一字不错。

时间已经很晚了。

爸爸和我都不耐烦了(心理描写),就说:

“很好了很好了,快睡觉去吧!

”可妈妈却说:

“不,还有错误,语速太快,不够流畅,也没有把握好语调,还得再好好琢磨琢磨”(语言描写)。

  夜深了,只有我们家还亮着灯,妈妈在灯下苦苦地琢磨着那篇课文。

第二天早上,我起床后,外面还黑着,但客厅里却还亮着灯,妈妈早已坐在电脑前开始了工作,正在为这篇课文加试画面。

她一看见我就说:

”儿子,起来了。

过来,再听我背昨天的课文。

“妈妈真的把这篇课文琢磨出了味道,不但配上了合适的音乐,意蕴深长的画面,感情运用上也比昨天晚上不知高出了多少倍!

反正我听得流出了眼泪,为一只飞蛾,一棵香瓜苗求生的欲望所感动,为身残志坚的杏林子所感动。

而我现在更感动的是妈妈对待工作的态度。

我说:

”妈妈,你只睡了一小会,太累了,再去睡会吧。

“可妈妈却说:

“不用了,为了比赛时成绩更好一些,累一点没事!

”(语言描写)

  此时,我的耳边仿佛又响起妈妈经常说过的话:

“不管做什么事,就一定向着最好的方向去做。

如果一次做不到,不要放弃,直到做到自己满意为止。

”妈妈,你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你是儿子心中最敬佩的人。

校本课程教师讲义

第2讲

课题

怎样写事

教学目标

1、详略得当

2、有起伏,有波澜

3、注意细节的刻画

重点、难点

注意细节的刻画

教具、学具

PPT

教学内容

写事要求清楚、具体。

一件事情的发生,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记叙文六要素”。

把这六个方面写清楚了,才能让读者明白究竟是一件什么事。

同时,还要寓理于事,即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说明一个道理。

在六要素当中,起因、经过、结果是事情的主要环节。

其中,“经过”部分又是事情的核心,是全文成败的关键所在。

在小学生的作文里,“经过”部分写得不具体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小学生的继续文不感人,平淡乏味,这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记事的记叙文可分两种:

写事和写活动。

怎样写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都是我们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而且大多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小事,如何把这些小事作为材料来写或作文呢?

请注意以下几点:

⒈如果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

⒉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

⒊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

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

环境写好了,写出特点来,还能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生动。

⒋一般要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不能颠三倒四,还应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

⒌记事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

重点部分(一般指事情发展高潮处)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⒍写事离不开写人,同此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

(一)、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

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

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

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

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二)、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

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三)、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

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有些小朋友看见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

“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

”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

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

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

《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范文:

淡淡的一笑

那已经是一年前的事了。

  

  那天放学,天阴沉沉的,不出所料,一会儿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雨点打着“架子鼓”,刺耳的“歌声”在耳际回荡着。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涌出校园,撑着花伞,结伴回家。

  

  雨愈下雨大了,像泼,像倒。

我望着天空,皱了皱眉头,烦躁地扯扯衣角,嘴中嘀咕着:

“该死!

忘记带伞了,妈又不在家,唉,等着成‘落汤鸡’吧。

”我耸耸肩,准备朝雨中走去。

  

  一个不经意的回头,我看见了李珊。

李珊是学校出有了名的“冷美人”。

乌黑亮丽的秀发搭在两肩,头上轻轻别了个紫色的小发夹。

红色的衬衣外是一件方格子的蕾丝小礼服,红裙上的紫色蝴蝶结为整个人添加了几丝生机。

她的腿很长,穿着一双黑褐色的长筒袜,和红色的皮鞋相互映衬着。

只见女孩疾步朝我走来。

脸上毫无一丝表情,典型的“三无少女”。

  

  当走到我跟前时,她轻轻地把伞递给我,嘴中吐出了银铃般的声音:

“呃,给你。

我家离这近。

”我接过伞,迟迟没有反应过来。

突然,她冲我淡淡的一笑,像玫瑰花瓣一样粉嫩的嘴角翘了起来,眼睛细眯着,极是好看。

那是我第一次看她笑,微笑时的她真的很美。

  

  说罢,她便转身离去了,身上散发的那股清香也随着她消失了。

我望着李珊远去的背影,雨点放肆地打在她的身上,冷风肆无忌惮的吹着。

她渐渐地消失在了人群中……不知为何,我的鼻子一酸,泪花湿润了我的眼角。

也不知是雨还是泪,在我的脸上永无止境的滚动着。

  

  之后的几天,我又遇见了李珊。

我还是我,她还是她,一点没变。

唯一不同的,就是一股奇特的暖流用上了我的心头。

或许,这就是一种幸福吧。

而李珊那淡淡的一笑也永远地映在我的脑海中了。

 

 

校本课程教师讲义

第3讲

课题

怎样写景

教学目标

1、注意写作的顺序、角度

2、详略得当

3、注意情景交融

重点、难点

注意情景交融

教具、学具

PPT

教学内容

在我们的语文课中学到过不少写景的文章,如《南京长江大桥》、《秋天来到我家的院子里》等,在我们作文中,不管是写人,记事,也常常会有景物描写。

那么写景应注意什么呢?

⒈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⒉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

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⒊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

⒋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⒌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叶圣陶老爷爷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不是具有这样的特点吗?

⒍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

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一)写出景物的特色

一般来说,景物是各有特色的。

同样都是公园,但每个公园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

例如,北海公园的白塔、九龙壁、颐和园的香阁、十七孔桥;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回音壁;紫竹院公园的竹子;香山公园的红叶等。

同样是山,我国的四大名山各领风骚,独具特色。

同样是水,长江、黄河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文明数千载。

或烟波浩渺、横无涯际;或奔腾咆哮、气势磅礴。

这些景色都以其特有的鲜明的特点闻名于世,只有把它们的独特之处描绘出来,才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

(二)要学会观察

写景作文和看图作文有相似之处,都是以观察作为写作的前提。

观察景物与观察图画不同,观察景物要确定观察点,也就是观察景物的立足点。

观察点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

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由于观赏庐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所获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

(三)要借助想象和联想

在写景的时候,如果只描写景物的外在特征是不够的,还要写出景物的内在特征。

而内在特征有时难以描绘,折旧需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

即借助相关、相似,甚至相反的事物进行类比,从而突出所写景物的特点。

其中,联想是最大特点是由此及彼,它可以跨越时间的界限,可以冲决空间的阻隔,他可以使文章的思路开阔,让景物描写更形象、更感人,更能出神入化地反映出景物的内在特征。

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人运用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既写出了庐山瀑布落差之大的特征,给人留下难忘印象。

(四)写景要抒情

写景,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再现,更是作者主观感情的外观。

景是外在的,情是内在的,正所谓“情随物迁,辞以情发”。

景是情产生的基础,情是景的产物。

因此,要求小学生不要单纯写景,而是要借助景物,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

当然,这种感情必须发自内心,而不是无病呻吟。

范文:

《美丽的小花园》

我们学校有许许多多的景物。

有宽阔的操场,有高大的教学楼,有明亮的教室,还有美丽的小花坛……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学校左边的小花园。

这个小花园就在一进门左边艺术长廊后面躲着。

小花园大约长四十米,宽二十米。

小花园里还有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这条小路一直延伸到花园的各个角落里。

如果你光着小脚丫在这里走,你会觉得好像有人在帮你按摩,舒舒服服的。

走在这条鹅卵石的小路上,可以看见许多花。

有串串红,有月季花,有满天星,还有绒球花……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绒球花。

当绒球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像一个个小绒球,走近一摸,仿佛想刚出生的小鸡绒毛般的舒服,闻一闻,它会发出淡淡的花香。

花园里除了有五彩缤纷的花朵,还有各种各样的树。

有松树,有荫香树,有细叶榕,还有冬青树……其中长得最茂盛的是榕树。

这榕树铜钱般大小,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不留一点儿缝隙。

小花园的景色非常迷人,是我们学校的一道风景线。

 

校本课程教师讲义

第4讲

课题

怎样状物

教学目标

1、观察细致、抓住事物的特点

2、注意写作的顺序与角度

3、托物言志

重点、难点

观察细致、抓住事物的特点

教具、学具

PPT

教学内容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

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

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一)怎样写物品

1.抓住特征

从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对所写的物品仔细观察。

因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物品,也会有某些席位的区别,也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

蛛蛛物品的特点写,就是抓住了这一物品是区别于另一物品的地方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1)按总一分一总的顺序写。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间顺序写。

(3)有的物品,须按先外后内的顺序写,即先写外表,后写内里的顺序。

3.状物需要想象和联想

展开想象和联想,不仅使所状之物更加具体生动,还可以开拓作品的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二)怎样写动物

大多数小学生都喜爱小动物,看了以后总想把它们写出来来。

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写好描写小动物的作文呢?

1.写外形

首先,观察小动物(包括昆虫)的外形,一般是写小动物的静态。

在观察时,包括颜色、长相、个头都要如实写出来。

其次,要抓住特点,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

三是按顺序:

先整体一再局部一最后整体。

概括写整体,具体写局部,用总分关系的句群。

最后,为使描写更形象、具体,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

特别要注意提醒小学生“像——”、“犹如——”、“仿佛——”等喻词的使用。

2.写习性

写小动物,还要细心观察它们的动作、静态和生活习性,这些是小动物的动态方面。

例如写它们吃食物、嬉戏的样子,相互追逐争斗的情形,如何筑巢、休息的情况,等等。

小动物也感情、情绪,这要靠小学生从它们的叫声和动作中,用拟人的方法去体会和想象,这样就能写出小动物的性格,显示出它们的活泼和可爱,实际上也就写出了小学生自己的感情。

(三)怎样写植物

提起植物,小学生的脑海力会出现许多花草树木的样子,但是要将平时熟悉的植物写成作文,很多同学却感到很难,有的觉得无话可写,有的三言两语就写完了。

怎样才能写好植物呢?

首先,写前要细心观察所写的植物,并做观察记录。

观察时,先看整体的形状(外形)特征;再看颜色、枝叶的细部特征及生长环境,并把所看到的详细情况记录下来。

其次,安排好写作顺序。

1.可以从整体到局部

先写植物的整体特征,再写它的局部特征。

例如以主干、枝、叶、花、果等为序,并突出写其中的一两部分。

另外写的时候,要求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详细地描绘、刻画。

例如描写树叶,就写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给人的感觉等;描写花,就写它们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