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进度控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28090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docx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进度控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docx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

 

建设工程进度控制

 

主讲:

经管学院工程管理系

 

第一章建设工程进度控制概述

第一节概述

1.1进度控制的概念

    进度控制与投资控制和质量控制一样,是项目施工申的重点控制之一。

它是保证施工项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

    进度控制是指在既定的工期内,编制出最优的施工进度计划,在执行该计划的施工中,经常检查施工实际进度情况,并将其与计划进度相比较,若出现偏差,便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对工期的影响程度,找出必要的调整措施,修改原计划,不断地如此循环,直至工程竣工验收。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总目标是确保施工项目的既定目标工期的实现,或者在保证施工质量和不因此而增加施工实际成本的条件下,适当缩短施工工期。

1.2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方法、措施和主要任务

1.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方法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方法主要是规划、控制和协调。

规划是指确定施工项目总进度控制目标和分进度控制目标,并编制其进度计划。

控制是指在施工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进行施工实际进度与施工计划进度的比较,出现偏差及时采取措施调整。

协调是指协调与施工进度有关的单位、部门和工作队组之间的进度关系。

2.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措施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和信息管理措施等。

3.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任务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是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按期完成整个施工项目的任务;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按期完成单位工程的施工任务;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按期完成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任务;编制季度、月 (旬,作业计划,并控制其执行,完成规定的目标等。

进度计划系统

 

1.3影响施工项目进度的因素

由于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尤其是较大和复杂的施工项目、工期较长,影响进度因素较多。

编制计划和执行控制施工进度计划时必须充分认识和估计这些因素,才能克服其影响,使施工进度尽可能按计划进行,当出现偏差时,应考虑有关影响因素,分析产生的原因。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1.有关单位的影响

    施工项目的主要施工单位对施工进度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建设单位与业主、设计单位、银行信贷单位、材料设备供应部门、运输部门、水、电供应部门及政府的有关主管部门都可能给施工某些方面造成困难而影响施工进度。

其中设计单位图纸不及时和有错误以及有关部门或业主对设计方案的变动是经常发生和影响最大的因素。

材料和设备不能按期供应,或质量、规格不符合要求,都将使施工停顿。

资金不能保证也会使施工进度中断或速度减慢等。

举例:

房地产开发项目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

开发商的因素

(1)提供勘察资料不准确,特别是地质资料错误或遗漏而引起的未能预料的技术障碍。

(2)提供的控制性坐标点、高程点资料不准确或错误。

(3)临时供水、供电工程相关手续办理和实施不及时,供应量不足。

(4)办理临时占道、施工占地手续不及时。

(5)地上、地下构筑物及各种管线搬迁工作拖延不能及时向承包商移交施工场地。

(6)施工场地内树木的移植、更新、砍伐工作不能及时完成。

(7)提供的图纸不及时、不配套。

(8)开发商依据市场变化及经营需要修改、调整设计。

例如:

调整产品定位、调整使用功能、调整使用标准、甚至改变使用要求。

(9)为了满足购房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而修改设计。

(10)因市政配套、公共设施配套条件的变化而修改设计。

(11)因采用不成熟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或技术方案不当而修改设计。

(12)承包合同中未涉及问题的谈判。

例如:

材料替代、施工过程中指定分包商等。

(13)承包合同内容、条件发生变化而引起的谈判。

例如:

增加或减少工程量、增加或减少工程内容、分部分项工程的抢工、材料设备供应方式及供应价格的变化等。

(14)合同纠纷引起的仲裁或诉讼。

(15)开发商负责供应的材料、设备供货不及时,数量、型号、技术参数与实际所需不符,货物产品质量不合格。

(16)开发商组织、管理、协调能力不足,工程组织不利,致使承包商、分包商、材料设备供应商、各工种、各专业、各工序的配合上出现矛盾,出现的问题亦得不到及时解决,无法按进度计划执行,打乱施工的正常秩序。

(17)开发商的主要管理者和工程管理人员流动或工作岗位调整使有关工作出现无人管或无人知道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

(18)开发商对监理管理授权不明确,致使监理人员不能发挥其应起的管理职能。

(19)开发商管理机构调整、股权调整、资产重组。

(20)向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各种申请审批、审核手续的延误。

(21)各种验收组织不及时,例如:

验线、验槽、各种隐蔽验收、消防验收、人防验收等。

(22)开发资金不足,不能按合同约定支付合同款。

(23)不可预见事件的发生,例如:

施工中遇到超标的地下水、流沙、地质断层、溶洞;发现地下埋藏文物、古化石、古钱币、古墓;发现战争遗留的弹药等。

设计单位的因素

(1)不能按设计合同的约定及时提供施工所需的图纸。

(2)为项目设计配置的设计人员不合理,各专业之间缺乏协调配合,致使各专业之间出现设计矛盾。

(3)设计内容不足、设计深度不够。

(4)无健全的设计质量管理体系,图纸的“缺、漏、碰、错”现象严重,导致设计变更大量增加。

(5)与各专业设计院协调配合工作不及时、不到位,致使出现图纸不配套的情况,造成施工中出现边施工、边修改的局面。

(6) 设计单位管理机构调整、股权调整、人员调整、资产重组等原因无法按设计合同履约。

(7) 因各种原因设计院将设计任务分包,出现与分包方的合同纠纷而引起仲裁或诉讼。

(8)不能按开发商的要求及时解决在施工过程出现的设计问题。

(9)不能按时参加各种验收工作。

承包商(分包商)的因素

(1)项目经理部配置的管理人员不能满足施工需要,管理水平低、经验不足,致使工程组织混乱不能按预定进度计划完成。

(2)施工人员资质、资格、经验、水平及人数不能满足施工需要。

(3)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施工进度计划不合理、采用施工方案不得当。

(4)施工工序安排不合理,不能解决工序之间在时间上的先后和搭接问题,以达到保证质量,充分利用空间、争取时间,实现合理安排工期的目的。

(5)不能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及时调配劳动力和施工机具。

(6)施工用机械设备配置不合理不能满足施工需要。

(7)施工用供水、供电设施及施工用机械设备出现故障。

(8)材料供应不及时,材料的数量、型号及技术参数错误,供货质量不合格。

(9) 总承包商协调各分包商能力不足,相互配合工作不及时、不到位。

(10) 承包商与分包商、材料供应商及其它协作单位发生合同纠纷引起仲裁或诉讼。

(11) 承包商(分包商)自有资金不足或资金安排不合理,无法支付相关应付费用。

(12) 安全事故、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

(13) 关键材料、设备、机具被盗和破坏。

(14) 施工现场管理不善出现瘟疫、传染病及施工人员食物中毒。

(15) 承包商(分包商)管理机构调整、股权调整、人员调整、资产重组等原因无法按相关合同履约。

材料设备供应商的因素

(1)原材料、配套零部件供应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2)生产设备维护、使用不当出现故障无法正常生产。

(3)运输方式及运力不能满足需要。

(4)生产产品的型号、参数、数量错误或与样品不符、与合同不符。

(5)生产产品的质量不合格。

(6)包装、存储、运输及二次搬运不当造成货物破损和丢失。

(7)与协作单位产生合同纠纷,引起仲裁及诉讼。

(8)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9)供应商的自有资金不足或资金使用安排不和理,无法支付相关应付费用。

(10)供应商管理机构调整、股权调整、人员调整、资产重组等原因无法按相关合同履约。

监理单位的因素

(1)监理项目部配置的监理工程师的学历、专业、资质、资格、经验、水平、数量、年龄、健康状况不能满足工程监理需要。

(2)责任心不强、管理协调能力薄弱,不能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工程按计划实施。

(3)监理管理机构调整、股权调整、人员调整、资产重组等原因无法按合同履约。

政府主管部门的因素

(1)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及管理条例调整。

(2)各种手续办理程序改变。

(3)政府管理部门机构调整、管理职责调整、人员调整。

2.施工条件的变化

    施工申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与勘查设计的不符,如地质断层、溶洞、地下障碍物、软弱地基以及恶劣的气候、暴雨、高温和洪水等都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造成临时停工或破坏。

3.技术失误

    施工单位采用技术措施不当,施工中发生技术事故;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缺乏经验,不能保证质量等都要影响施工进度

4.施工组织管理不利

    流水施工组织不合理、劳动力和施工机械调配不当、施工平面布置不合理等将影响施工迸度计划的执行

5.意外事件的出现

    施工中如果出现意外的事件,如战争、严重自然灾害、火灾、重大工程事故、工人罢工等都会影响施工进度计划。

(1)自然灾害如恶劣天气、地震、洪水、火灾等。

(2)各种突发刑事案件。

(3)重大政治活动、社会活动。

(4)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系统发生故障而停止供应。

(5)交通管制、交通中断。

上述诸多因素从影响工程进度的程度来看开发商和承包商(分包商)起着最主要的作用,设计单位和材料供应商次之。

开发商作为建设项目的组织和管理者要有效地进行进度控制,就必须对影响进度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这一方面可促进对有利因素的充分利用和对不利因素的妥善预防及克服,使进度目标制定得更科学合理、更符合实际、更具有操作性,既积极进取又稳妥可靠;另一方面也便于事先制定预防措施,事中采取有效控制,事后进行妥善补救,达到缩小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实现对进度主动控制和动态控制的目的。

1.4进度控制含义

项目实际建设周期不超过计划建设周期

应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编制计划

以动态控制原理为指导进行进度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

可采取组织、技术、经济、合同措施

有必要进行计算机辅助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的协调工作量大

1.5进度控制的范围

时间覆盖范围:

从项目立项至项目正式动用

项目覆盖范围:

与项目动用有关的一切子项目(主体工程、附属工程、道路及管线工程)

涉及单位覆盖范围:

设计、科研、材料供应、购配件供应、设备供应、施工安装单位及审批单位

1.6进度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

1.项目建设周期总进度目标的分析、论证;

2.编制项目总进度规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控制其执行,必要时调整总进度规划;

3.编制项目实施各阶段、各年、季、月度的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必要时调整进度计划;

4.审核设计方、施工方和材料设备供货方提出的进度计划/供货计划,检查、督促和控制其执行;

5.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每月进行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每月、季、年度提交各种进度控制报告和报表。

组织措施

1.落实项目管理班子中“进度控制者(部门)”的人员、任务和管理职能分工

2.进行项目分解,建立编码体系:

按项目结构分解;按项目进展阶段分解;按项目合同结构分解;按其他方式分解.

3.确定进度协调工作制度

4.分析进度目标实现的组织方面的风险

管理措施

1.管理的思想

2.管理的方法

3.管理的手段

4.承发包模式

5.合同管理

6.风险管理

经济措施

1.保证资金供应

2.工期奖励

3.资金需求计划

4.资金供应条件

技术措施

1.选择有利于加快进度的设计方案

2.选择有利于加快进度施工方案

3.选择有利于对实现进度目标的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

合同措施

1.分别发包,提前施工

2.合同期与进度计划相协调

计算机辅助建设项目进度控制意义:

解决当网络计划计算量大,而手工计算难以承担的困难;确保网络计划计算的准确性;有利于网络计划及时调整;有利于编制资源需求计划等。

第2节进度控制原理

2.1动态控制原理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是一个不断进行的动态控制,也是一个循环进行的过程。

它是从项目施工开始,实际进度献出现了运动的轨迹,也就是计划进入执行的动态。

实际进度按照计划进度进行时,两者相吻合:

当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一致时,便产生超前或落后的偏差。

分析偏差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原来计划,使两者在新的起点上重合,继续按其进行施工活动,并且尽量发挥组织管理的作用,使实际工作按计划进行。

但是在新的干扰因素作用下,又会产生新的偏差。

施工进度计划控制就是采用这种动态循环的控制方法。

2.2系统原理

 1.施工项目计划系统

    为了对施工项目实行进度计划控制,首先必须编制施工项目的备种进度计划。

其中有施工项目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季度和月 (旬)作业计划,这些计划组成一个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系统。

计划的编制对象由大到小,计划的内容从粗到细。

编制时从总体计划到局部计划,逐层进行控制目标分解,以倮证计划控制目标落实。

执行计划时,从月 (旬),作业计划开始实施,逐级按目标控制,从而达到对施工项目整体进度目标控制。

2.施工项目进度实施组织系统

    施工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各专业队伍都是遵照计划规定的目标去努力完成一个个任务的。

施工项目经理和有关劳动调配、材料设备、采购运输等各职能部门都按照施工进度规定的要求进行严格管理、落实和完成各自的任务。

施工组织各级负责人,从项目经理、施工队长、班组长及其所属全体成员组成了施工项目实施的完整组织系统。

3.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组织系统 

    为了保证施工项目进度实施还有一个项目进度的检查控制系统。

自公司经理、项目经理,一直到作业班组都设有专门职能部门或人员负责检查汇报,统计整理实际施工进度的资料,并与计划进度比较分析和进行调整。

当然不同层次人员负有不同进度控制职责,分工协作,形成一个纵横连接的施工项目控制组织系统。

事实上有的领导可能是计划的实施者又是计划的控制者。

实施是计划控制的落实,控制是保证计划按期实施。

2.3信息反馈原理

    信息反馈是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主要环节,施工的实际进度通过信息反馈给基层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工作人员,在分工的职责范围内,经过对其加工,再将信息逐级向上反馈,直到主控制室,主控制室整理统计各方面的信息,经比较分析做出决策,调整进度计划,仍使其符合预定工期目标。

若不应用信息反馈原理,不断地进行信息反馈,则无法进行计划控制。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过程就是信息反馈的过程。

2.4弹性原理

    施工项目进度计划工期长、影响进度的原因多,其中有的已被人们掌握,根据统计经验估计出影响的程度和出现的可能性,并在确定进度目标时,进行实现目标的风险分析。

在计划编制者具备了这些知识和实践经验之后,编制施工项目进度计划时就会留有余地,即是使施工进度计划具有弹性。

在进行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时,便可以利用这些弹性,缩短有关工作的时间,或者改变它们之间的搭接关系,使检查之前拖延了工期,通过缩短剩余计划工期的方法,仍然达到预期的计划目标。

2.5封闭循环原理

    项目的进度计划控制的全过程是计划、实施、检查、比较分析、确定调整措施、再计划。

从编制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开始,经过实施过程申的跟踪检查,收集有关实际进度的信息,比较和分析实际进度与施工计划进度之间的偏差,找出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确定调整措施,再修改原进度计划,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

2.6网络计划技术原理

    在施工项目进度的控制中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原理编制进度计划,根据收集的实际进度信息,比较和分析进度计划,又利用网络计划的工期优化,工期与成本优化和资源优化的理论调整计划。

网络计划技术原理是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完整的计划管理和分析计算理论基础。

第3节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实施

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实施就是施工活动的进展,也就是用施工进度计划指导施工活动、落实和完成计划。

施工项目进度计划逐步实施的进程就是施工项目建造的逐步完成过程。

为了保证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实施、并且尽量按编制的计划时间逐步进行,保证各进度目标的实现,应做好如下工作。

3.1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贯彻

  1.检查各层次的计划,形成严密的计划保证系统

    施工项目的所有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都是围绕一个总任务而编制的;"它们之间关系是高层次的计划为低层次计划的依据,低层次计划是高层次计划的具体化。

在其贯彻执行时应当首先检查是否协调一致,计划目标是否层层分解,互相衔接,组成一个计划实施的保证体系,以施工任务书的方式下达施工队以保证实施。

 2.层层签订承包合同或下达施工任务书

    施工项目经理、施工队和作业班组之间分别签订承包合同,按计划目标明确规定合同工期、相互承担的经济责任、权限和利益,或者采用下达施工任务书,将作业下达到施工班组,明确具体施工任务,技术措施,质量要求等内容,使施工班组必须保证按作业计划时间完成规定的任务。

3.计划全面交底,发动群众实施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是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的行动,要使有关人员都明确各项计划的目标、任务、实施方案和措施,使管理层和作业层协调一致,将计划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充分发动群众,发挥群众的干劲和创造精神。

在计划实施前要进行计划交底工作,可以根据计划的范围召开全体职工代表大会或各级生产会议进行交底落实。

3.2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实施

    1.编制月(旬)作业计划

    2.签发施工任务书

    3.做好施工进度记录

4.做好施工中的调度工作

第4节进度计划的检查

进度计划的检查方法:

计划执行中的跟踪检查;收集数据的加工处理;实际进度检查记录的方式

网络计划检查的主要内容:

关键工作进度;非关键工作的进度及时差利用情况;实际进度对各项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影响;资源状况;成本状况;存在的其他问题

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在施工项目的实施进程中,为了进行进度控制,进度控制人员应经常地、定期地跟踪检查施工实际进度情况,主要是收集施工项目进度材料,进行统计整理和对比分析,确定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关系。

其主要工作包括:

4.1跟踪检查施工实际进度

    跟踪检查施工实际进度是项目施工进度控制的关键措施。

其目的是收集实际施工进度的有关数据。

跟踪检查的时间和收集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控制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4.2整理统计检查数据

    收集到的施工项目实际进度数据,要进行必要的整理、按计划控制的工作项目进行统计,形成与计划进度具有可比性的数据,相同的量纲和形象进度。

一般可以按实物工程量、工作量和劳动消耗量以及累计百分比整理和统计实际检查的数据,以便与相应的计划完成量相对比。

4.3对比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

    将收集的资料整理和统计成具有与计划进度可比性的数据后,用施工项目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方法进行比较。

通常用的比较方法有;横道图比较法、s型曲线比较法和"香蕉"型曲线比较法、前锋线比较法和列表比较法等。

通过比较得出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相一致、超前、拖后三种情况。

4.4施工项目进度检查结果的处理

第5节进度比较方法

施工项目迸度比较分析与计划调整是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主要环节。

其中施工项目进度比较是调整的基础。

常用的比较方法有以下几种:

横道图比较法;匀速施工横道图比较法;双比例单侧横道图比较法;双比例双侧横道图比较法;s型曲线比较法;“香蕉”型曲线比较法;前锋线比较法;列表比较法

第6节进度计划的调整

(1)网络计划调整的内容

(2)网络计划调整的方法:

调整关键线路的方法;非关键工作时差的调整方法;增、减工作项目时的调整方法;调整逻辑关系;调整工作的持续时间;调整资源的投入

6.1分析进度偏差的影响

通过前述的进度比较方法,当判断出现进度偏差时,应当分析该偏差对后续工作和对总工期的影响。

 1、分析进度偏差的工作是否为关键工作

    若出现偏差的工作为关键工作,则无论偏差大小,都对后续工作及总工期产生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若出现偏差的工作不为关键工作,需要根据偏差值与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大小关系,确定对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影响程度。

2、分析进度偏差是否大于总时差

    若工作的进度偏差大于该工作的总时差,说明此偏差必将影响后续工作和总工期,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f若工作的进度偏差小于或等于该工作的总时差,说明此偏差对总工期无影响,但它对后续工作的影响程度,需要根据比较偏差与自由时差的情况来确定。

3、分析进度偏差是否大于自由时差

    若工作的进度偏差大于该工作的自由时差,说明此偏差对后续工作产生影响,应该如何调整,应根据后续工作允许影响的程度而定;若工作的进度偏差小于或等于该工作的自由时差,则说明此偏差对后续工作无影响,因此,原进度计划可以不作调整。

    经过如此分析,进度控制人员可以确认应该调整产生进度偏差的工作和调整偏差值的大小,以便确定采取调整措施,获得新的符合实际进度情况和计划目标的新进度计划。

6.2进度计划的调整方法

在对实施的进度计划分析的基础上,应确定调整原计划的方法,一般主要有以下两种:

 1、改变某些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若检查的实际施工进度产生的偏差影响了总工期,在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允许改变的条件下,改变关键线路和超过计划工期的非关键线路上的有关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用这种方法调整的效果是很显著的,例如可以把依次进行约有关工作改变平行的或互相搭接的以及分成几个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的等都可以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2、缩短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

    这种方法是不改变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是缩短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而使施工迸度加快,并保证实现计划工期的方法。

这些被压缩持续时间的工作是位于由于实际施工进度的拖延而引起总工期增长的关键线路和某些非关键线路上的工作。

同时,这些工作又是可压缩持续时间的工作。

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网络计划优化中的工期优化方法和工期与成本优化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