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楼中桥技术交底桩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06945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楼中桥技术交底桩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张楼中桥技术交底桩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张楼中桥技术交底桩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张楼中桥技术交底桩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张楼中桥技术交底桩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张楼中桥技术交底桩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张楼中桥技术交底桩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张楼中桥技术交底桩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张楼中桥技术交底桩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张楼中桥技术交底桩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张楼中桥技术交底桩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楼中桥技术交底桩基.docx

《张楼中桥技术交底桩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楼中桥技术交底桩基.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张楼中桥技术交底桩基.docx

张楼中桥技术交底桩基

K700+780.93张楼中桥钻孔灌注桩技术交底书

施工单位:

枣庄市道桥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

大中桥标段

监理单位:

山东省交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K700+780.93张楼中桥

交底内容

钻孔灌注桩施工

交底时间

交底地点

交底人

接受人

K700+780.93张楼中桥原为两幅6孔10m石拱桥,左侧老桥建设标准低,为枣庄境内G104路面升级一级路改造工程的需要,左侧需拆除左幅老桥新建为6×13m预应力空心板桥,下部为三柱式桥墩、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桥梁全长83.04m。

本桥共有桩基21根,桩径为1.2米。

一、施工前准备

场地准备:

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平整场地后,测量组人员将所有桩位放出,并在每一个桩位上钉好十字保护桩。

钻机底盘安置时不可直接置于松散的填土之上,以免钻机施工中产生倾斜;钻机的安置同时要考虑钻孔施工中孔口出土清运的方便。

二、安装钻具

钻具要有足够的刚度,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确定钻头直径,钻头直径比钻孔规定直径可以小1㎝但要保证设计孔径,确保不会有过大充盈系数。

三、埋设钢护筒

护筒直径比桩径大200-300mm,以便钻头在孔内自由升降。

护筒的制作及埋设的原则:

护筒采用钢护筒,埋置深度2m-4m。

⑵护筒埋设时要保证护筒中心线与桩中心线重合,且要保证护筒壁上下垂直。

⑶所有钢护筒埋设后,顶部应高出地面0.3m,四周用粘土夯实,以防护筒渗漏泥浆。

⑷护筒埋设时,在护筒顶面挂好十字线,将十字线中心与已标定好的桩中心线垂直对中,保证护筒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5cm,埋设中保证护筒斜度不大于1%。

四、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前由技术人员对原定桩位进行复核,桩位偏差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不大于5cm),并用“+字线”定位。

要求钻机平台底面平整,且钻杆竖直,钻进时随时校验,确保钻机钻杆竖直。

钻机就位时,要事先检查钻机的性能状态是否良好。

桩机定位要准确、水平、竖直、稳固,钻锤中心,护筒中心线必须保持在同一直线。

五、钻孔

1、护筒埋设完毕、钻机就位并注入泥浆后方可开钻,泥浆要求用质量好的膨润土进行造浆,根据施工设计图要求泥浆比重在1.03-1.25之间。

(1)钻孔时采用泥浆进行护壁,以保持孔壁在钻进过程不坍塌,但采用全长护筒者除外。

(2)采用合格的泥浆作为钻孔泥浆,钻孔泥浆不得污染地下水。

(3)钻孔泥浆应始终高出孔外水位或地下水位1.0~1.5m。

(4)胶泥应用清水彻底拌和成悬浮体,使在灌注混凝土时及至施工完成钻孔孔壁保持稳定。

2、钻进过程中,填写钻孔记录表,注意土层地质变化。

若发现变化时,及时通知主管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

六、成孔检查

钻孔灌注桩在成孔过程中,终孔后以及灌注混凝土前,均需对钻孔进行阶段性的成孔质量检查。

本桥设计1#-13#为支承桩,要求桩深入新鲜强风化层不小于3m。

其余为摩擦桩。

1孔径和孔形检测

孔径采用探孔器检测,可进行抽查,探孔器长度为孔径的4-6倍,直径为钢筋骨架直径加10cm。

2孔深和孔底沉渣检测

桩基深度采用标准锤检测。

测锤现场可采用焊接的钢筋,质量4kg~6kg。

测绳必须经检校过的钢尺进行校核。

质量标准

钻孔灌注桩成孔后,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其质量检验的标准见下表:

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项目

孔中心位置(mm)

群桩:

100;单排桩:

50

孔中心位置(mm)

孔径(mm)

不小于设计桩径

孔径(mm)

不小于设计桩径

倾斜度

小于1%

倾斜度

小于1%

孔深

摩擦桩:

不小于设计规定

支承桩:

比设计深度超深不小于50mm

孔深

沉淀厚度(mm)

摩擦桩:

桩径≤1.5m的桩,≤200

支承桩:

≤50

沉淀厚度(mm)

摩擦桩:

桩径≤1.5m的桩,

≤200

支承桩:

≤50

七、清孔

根据不同地质条件,采用换浆法清孔,清孔后及时用测绳测量孔深,用泥浆比重计测比重。

由于安放钢筋笼及导管准备浇注水下混凝土,这段时间的间隙较长,孔底容易产生新碴,待安放钢筋笼及导管就序后,重新测量孔深,并采用换浆法,进行二次清孔,二次清孔通过导管完成。

二次清孔时,导管与胶管间通过清孔接通器连接,在导管下完后,提离孔底0.3~0.5米,在胶管上接上泥浆泵直接进行泥浆循环。

施工中勤摇动导管,改变导管在孔底的位置,保证沉渣置换彻底。

待孔底泥浆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且复测孔底沉渣厚度在允许范围以内后,清孔完成,立即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

清孔后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粘度在17~20s之间,摩擦桩沉渣厚度不大于20cm。

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

八、灌注桩钢筋笼施工

1、钢筋骨架制作和吊装的允许偏差

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骨架外径±10mm;骨架倾斜度0.5%;骨架保护层厚度±2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顶端高程±20m

钢筋笼要垂直缓慢吊放,防止安装过程中撞击孔壁引起塌孔,钢筋笼安放至设计标高后,用四根φ25定位钢筋将钢筋笼焊接在钻孔平台或搭建的专用支架上,以防止钢筋笼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下沉或上浮。

2、钢筋搭接的技术要求

(1)主筋尽量采用帮条焊连接。

按设计要求进行。

(2)、焊接时,应满足规范要求。

焊接如采用单面焊,其长度不小于10倍主筋直径;如采用双面焊,焊接长度不小于5倍主筋直径。

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场分段制作成型,分段吊入孔内,在孔口处采用搭接焊焊接主筋,钢筋接头按规范要求错开布置。

3、钢筋焊接的接头要求

为便于钢筋笼的起吊,桩钢筋骨架可分段形成,钢筋接头采用焊接,在同一连接区段钢筋接头数量不得超过钢筋数量的1/2,接头间距不小于1m。

4、钢筋笼定位

钢筋笼定位采用水泥预制块定位,竖向间距为2m,横向沿圆周不得少于4处,上下层交错排列。

5、钢筋笼吊装

钢筋笼采用架车人工配合运至现场,用25t汽车吊两点法吊装就位,对钢筋笼顶面采取有效方法加以固定,以防止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筋笼上升和侧身移动。

钢筋笼在下放过程中注意防止碰撞孔壁,如放入困难,查明原因,再行放入。

九、灌注水下混凝土

二次清孔完毕,并检验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且经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意后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

(1)水下混凝土要求

混凝土拌和严格按照配比进行,混凝土到现场时按照要求做扩展度,含气量入模温度以及坍落度,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8~22cm之间,并有很好的和易性,需保证灌注工作在首批混凝土初凝以前的时间完成。

(2)凝土灌注导管

导管要依次下放,全部下入孔内后,应放到孔底,以便核对导管长度及孔深,然后提起30~40cm,进行二次清孔。

导管下放次序和每节的长度都要记清楚,以便拆管时作为依据。

下导管时防止碰撞钢筋笼,导管支撑架用型钢制作,支撑架支垫在钻孔平台上,用于支撑悬吊导管。

混凝土灌注期间时用吊车吊放拆卸导管。

(3)混凝土运输及灌注机械

水下混凝土施工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输送至导管顶部的漏斗中。

(4)首批混凝土灌注

水下灌注时先灌入的首批混凝土,其数量经过计算,使其有一定的冲击能量,能把泥浆从导管中排出,并保证把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少1.5m,施工中采用储料斗的方法。

首批混凝土方量计算:

经过计算,首批混凝土方数需要3.5方即可达到要求。

(5)灌注第一批混凝土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

在开始灌注过程中,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得少于1.0m,灌注过程中一般控制在2m-6m以内。

(6)灌注水下混凝土时,随时探测钢护筒顶面以下的剩余孔深并计算所灌注的混凝土的高度,以便控制导管埋入深度和桩顶标高。

测锤法:

用绳系重锤吊入孔中,使之通过泥浆沉淀层而停留在混凝土表面,根据测绳所示锤的沉入深度换算出混凝土的灌注深度。

(7)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拌和物从漏斗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有水泥而变稠凝固,致使测深不准。

同时应设专人注意观察导管内混凝土下降和井孔水位上升,及时测量复核孔内混凝土面高度及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做好详细的混凝土施工灌注记录,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

探测时必须仔细,同时以灌入的混凝土数量校对,防止错误。

(8)施工中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

拆除导管动作要快,拆装一次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5min。

要防止螺栓、橡胶垫和工具掉入孔中,要注意安全。

已拆下的导管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

桩头砼标高的控制:

桩头砼标高控制在桩基顶标高以上70cm为宜,但不得低于0.5米。

控制办法:

使用竹竿进行探试,探到石子砼,确定标高。

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钻孔桩成孔质量保证措施

(1)成孔时为防止偏孔,施工前要注意做好场地平整、压实工作;钻机安置要稳固,钻架要竖直;同时注意下好护筒,选用性能好的泥浆;钻具要保持竖直度、刚度、同心度,防止钻机跳动、钻杆晃动等。

(2)成孔时,为保持孔壁稳定,防止坍孔,应注意选好护壁泥浆,粘度符合要求;护筒要埋深、埋正,护筒底部与周围要用粘土夯实,在松散的粉砂土层钻进时,应适当控制钻进速度,不宜过快;终孔后,清孔和作灌注混凝土的准备工作时,仍应保持足够的补水量;孔内有一定的水头高度,并尽量缩短成孔后间歇和浇筑混凝土时间。

(3)保持桩的竖直度:

钻机就位时,保持机座水平;钻进过程中,用仪器定期对桩位和钻机进行检测,如出现位移和沉陷,及时地调整;成孔后,用检孔器对桩孔进行检测,检测时保持检孔器中心和桩位中心一致。

(4)进中严格控制泥浆比重,成孔后采用换浆法清孔。

保证钢筋笼不上浮的措施

当混凝土灌注到接近钢筋骨架下端时,为防钢筋骨架被混凝土顶托上升,可采取以下措施:

导管底口处于钢筋笼底口上下3m时,放慢混凝土浇筑速度,减少混凝土面上升的动能作用,以免钢筋笼顶被托而上浮;

当混凝土超过钢筋笼底2米左右时,适当提升导管,减少导管埋置长度,使导管底口处于钢筋笼底口附近,并加快浇注速度,以增加钢筋笼的埋置深度,从而增加混凝土对钢筋骨架的握裹力;

尽量缩短前期混凝土总的灌注时间,防止顶层混凝土进入钢筋骨架时混凝土的流动性过小。

钻孔过程中或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事故预防措施

A钻孔过程中的事故预防及处理

1.坍孔:

坍孔的表征是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细密的水泡,出渣量显著增加而不见进尺,钻机负荷明显增加等。

⑴坍孔原因:

①泥浆相对密度不够及其它泥浆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使孔壁未形成坚实泥皮;

②未及时补浆(或水),或孔内出现承压水或钻孔通过砂砾等强透水层,孔内水流失等而造成孔内水头高度不够;

③护筒埋设太浅,下端孔口漏水、坍塌或孔口附近水面受水浸湿泡软,或钻机直接接触在护筒上,由于振动使孔口坍塌,扩展成较大坍孔;

④在松软砂层中钻进进尺太快;

⑤吊入钢筋骨架时碰撞孔壁。

⑵坍孔预防与处理:

①在松散的粉沙土中钻进时,应控制进尺速度,选用较大密度粘度胶体率的泥浆或高质量的泥浆;

②吊入钢筋笼时应对准孔位中心竖直插入严防碰撞孔壁;

③发生孔口坍塌时,可立即拆除护筒并回填钻孔,重新埋设护筒再钻;

④发生孔内坍塌时,判明坍塌位置,回填砂(或粘土)混合物到坍孔处以上1-2米,若坍孔严重时应全部回填,待回填物密实后再进行钻进。

2.斜孔:

⑴斜孔原因:

①钻孔遇到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

②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交界处,岩面倾斜处钻进;或者粒径大小悬殊的砂卵石层中钻进,钻头受力不均;

③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位移。

⑵斜孔预防与处理:

①安装钻机时要使钻锤中心、滑轮外缘、护筒中心三者在一条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

②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钻进时,应控制进尺,低速钻进,或回填片石冲平后再钻进。

3.导管进水

⑴主要原因:

①首批混凝土储量不足,或虽然混凝土储量已够,但导管底口距孔底的间距过大,混凝土下落后不能埋没导管底口,以致泥水从底口进入。

②导管接头不严,接头间橡皮垫被导管高压挤开,或焊缝破裂,水从接头或焊缝中流入。

③导管提升过猛,或测深出错,导管底口超出原混凝土面,底口涌入泥水。

⑵预防和处理方法

为避免发生导管进水,事前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预防,万一发生,要当即查明事故原因,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若是上述第一种原因引起的,应立即将导管提出,将散落在孔底的混凝土拌和物通过泥石泵吸出,或者用空气吸泥机、水力吸泥机以及抓斗清出,必要时需将钢筋笼提出采取复钻清除。

然后重新下放骨架、导管并投入足够储量的首批混凝土,重新灌注。

4.堵管

在灌注过程中,混凝土在导管中下不去,称为堵管。

堵管有以下两种情况:

(1)初灌时隔水栓卡管;或由于混凝土本身的原因,如坍落度过小、流动性差、夹有大卵石、拌和不均匀,以及运输途中产生离析、导管接缝处漏水、雨天运送混凝土未遮盖等,使混凝土中的水泥浆被冲走,粗集料集中而造成导管堵塞。

处理办法可用长杆冲捣管内混凝土,用吊绳抖动导管,或在导管上安装附着式振捣器等使隔水栓下落。

如仍不能下落时,则需将导管连同其内的混凝土提出钻孔,进行清理修整(注意切勿使导管内的混凝土落入井孔),然后重新吊装导管,重新灌注。

一旦有混凝土拌和物落入井孔,须按前述第二项处理方法将散落在孔底的拌和物粒料等予以清除。

提管时应注意到导管上重下轻,要采取可靠措施防止翻倒伤人。

(2)机械发生故障或其它原因使混凝土在导管内停留时间过久,或灌注时间持续过长,最初灌注的混凝土已经初凝,增大了导管内混凝土下落的阻力,混凝土堵在管内。

其预防方法是灌注前应仔细检修灌注机械,并准备备用机械,发生故障时立即调换备用机械;同时采取措施,加速混凝土灌注速度,必要时,可在首批混凝土中掺入缓凝剂,以延缓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当灌注时间已久,孔内首批混凝土已初凝,导管内又堵塞有混凝土,此时应将导管拔出,重新安设钻机,利用较小钻头将钢筋笼以内的混凝土钻挖吸出,用冲抓锥将钢筋骨架逐一拔出。

然后以粘土掺沙砾填塞井孔,待沉实后重新钻孔成桩。

5.埋管

导管无法拔出成为埋管,其原因是:

导管埋入混凝土过深,或导管内外混凝土已初凝使导管与混凝土间摩擦阻力过大,或因提管过猛将导管拉断。

预防办法:

应按前述要求严格控制埋管深度一般不得超过6~8m;在导管上端安装附着式振捣器,拔管前或停灌时间较长时,均应适当振捣,使导管周围的混凝土不致过早的初凝;首批混凝土掺入缓凝剂,加速灌注速度;导管接头螺栓事先应检查是否稳妥;提升导管时不可猛拔。

若埋管事故已发生,初时可用链滑车、千斤顶试拔。

如仍拔不出,凡属并非因混凝土初凝流动性损失过大的情况,可插入一直径稍小的护筒至已灌混凝土中,用吸泥机吸出混凝土表面泥渣;派潜水工下至混凝土表面,在水下将导管齐混凝土面切断;拔出小护筒,重新下导管灌注。

此桩灌注完成后,上下断层间,应照下面所述方法予以补强。

6.灌短桩头

灌短桩头亦称短桩。

产生原因:

灌注将近结束时,浆渣过稠,用测深锤探测难于判断浆渣或混凝土面,或由于测深锤太轻,沉不到混凝土表面,发生误测,以致拔出导管终止灌注而造成短桩头事故。

还有些是灌注混凝土时,发生孔壁坍方,未被发觉,测深锤或测深仪探头达不到混凝土表面,这种情况最危险,有时会灌短数米。

预防办法是:

⑴在灌注过程中必须注意是否发生坍孔的征象,如有坍孔,应按前述办法处理后再续灌。

⑵测深锤不得低于规范规定的重力及形状,如系泥浆相对密度较大的灌注桩必须取测深锤重力规定值。

重锤即使在混凝土坍落度尚大时也可能沉入混凝土数十厘米,测深错误造成的后果只是导管埋入混凝土面的深度较实际的多数10cm;而首批混凝土的坍落度到灌注后期会越来越小,重锤沉入混凝土的深度也会越来越小,测深还是能够准确的。

⑶灌注将近结束时加清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土。

处理办法可按具体情况参照前述接长护筒;或在原护筒里面或外面加设护筒,压入已灌注的混凝土内,然后抽水、除渣,接浇普通混凝土;或用高压水将泥渣和松软层冲松,再用吸泥机将混凝土表面上的泥浆沉渣吸除干净,重新下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

特别说明的几点:

1.控制好钢筋笼的平面位置和标高位置的准确性,尤其是钢筋笼的高程位置一定要控制好。

2.在钻孔过程中要勤测量,勤捞渣,严格掌握地质变化情况,以便更好的控制泥浆,保证程控质量。

地质变化情况一定记录清楚,和设计严重不符时及时上报。

3.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沙层较厚地段钻孔时泥浆比重考虑适当加大,确保成孔质量。

4.成孔、灌注过程中,严禁重型机械在孔口附近走动,防止造成塌孔。

5.灌注过程中要勤量测埋管深度,埋管深度不宜过深,要勤抖动导管,防止卡管现象。

6.注意防止导管偏位,致使导管挂在钢筋笼上拔不上来。

7.灌注后期,如果发现泥浆过厚使翻浆困难,可考虑向孔内注入清水稀释,但水头不可离混凝土面太近。

8.灌注时,要预备好大锤、振动棒等备用工具。

9.下导管时,各节之间要联结牢固、密封,防止进浆和脱开、拔断现象。

同时记录好导管下放顺序,以便拆卸导管。

10、操作时,注意个人的人身安全,防止跌入孔内。

11、操作中,防止扳手、大锤等工具落入孔内,影响正常施工。

同时拆装导管的工具至少要准备两套以上。

12、拆除的导管及时进行清洗,摆放整齐,清洗用水不可到处流放,污染环境。

导管使用的垫圈注意清洗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13、操作人员注意文明施工,安全帽等防护用品一定要佩戴整齐,同时注意礼貌用语。

另外还要注意保护施工现场的各种标识、标牌。

14、泥浆池周围设置明显的防护措施,防止意外。

15、施工过程中注意对桩位点、护桩点的保护,万一出现变动,要及时联系进行解决。

16、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异常现象都要及时通报项目部有关人员,不可瞒报或漏报,但也不可乱报。

 

技术交底会议签到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