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导学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49896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导学案.docx

《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导学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导学案.docx

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导学案

2.《走月亮》导学案  

课题

走月亮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认“鹅、卵”等8个生字,会写“淘、牵”等15个生字,会写“柔和、鹅卵石”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3.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画面。

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

【语文要素】

4.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月下的某个情景。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2.感受并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 

3.查找有关月亮的诗句。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图片)请同学们描述一下这幅画。

从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

明亮的月光下,周围是那样静谧、美丽。

在小路上,小姑娘牵着妈妈的手,走在月光下。

她们看起来是那样幸福而美好。

2.题解:

走月亮是我国南方的一种风俗,指的是在月光下散步。

(板书:

走月亮)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用时:

5分钟)

1.课件展示秋夜月景图,让学生交流感受。

2.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3.引导学生交流对课题的理解。

1.欣赏秋夜月景图,欣赏后交流各自的感受。

2.齐读课题。

3.说说对题目“走月亮”的理解。

欣赏秋夜月景图,可以配上音乐,营造浓郁的氛围,为学习课文定好情感基调。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用时:

15分钟)

1.提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1)自主轻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并识记词语。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理清层次,并以此作为依据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4)小组内自由交流读文后的整体感受。

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1)课件出示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学生朗读、齐读等,掌握生字、词语的读音。

(2)指名学生交流田字格中生字书写注意点并练习书写。

(3)指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4)指导学生交流“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一句话出现的次数,并以此为线索划分段落,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和阿妈月光下的足迹。

  

(5)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并组织全班交流。

1.围绕自读要求,自主阅读课文:

(1)自主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2)借助拼音识记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识记生字的好办法。

(3)默读课文,圈画句子,并以此作为依据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4)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并在小组内自由交流。

 2.在教师的组织下交流自学成果。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中的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做到正确、熟练。

(2)交流生字书写的注意点并进行书写练习,掌握书写要点。

如,“牵”上面的“大”要写得小一点;“鹅”左右基本同宽,“我”的斜钩适当收一点,“鸟”的竖折折钩中的横折不要写得太大;

“卵”的笔顺是“撇、竖提、点、撇、横折钩、竖、点”。

(3)展示自我朗读课文情况,做到通顺、流畅。

(4)交流“我”和阿妈的足迹,整体把握课文结构。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一句话出现了四次。

交流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1~3段):

写月明之夜,洱海边景色美丽,阿妈带“我”出来走月亮;

第二部分(4、5段):

“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

第三部分(6、7段):

“我”和阿妈在田埂上走月亮;第四部分(8、9段):

写走月亮带给“我”的感受。

 (5)自由交流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受。

1.这是一篇散文,语言优美生动,要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达到熟练流畅,训练语感。

2.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一句思考:

“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来到了哪些地方?

把“我”和阿妈到过的地方巧妙地串联起来,以此帮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脉络结构。

3.要重视学生初读课文之后的感受交流,并适当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交流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三、品读月夜,感受美好(用时:

15分钟)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

秋夜的月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课件相机出示相应的句子。

(1)出示“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体会“那样”的表达效果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出示“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体会月光的皎洁。

(3)理解“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

”一句的意思。

3.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意境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月亮的句子,体会作者笔下秋夜月亮的特点。

2.结合相关句子汇报自己的体会。

(1)抓住“那样明亮”“那样柔和”体会秋夜月亮“明亮、柔和”的特点,重点读好两个“那样”,体会“那样”更好地表现了月亮的特点。

(2)抓住四个“照亮了”交流体会,想象月光下的美景,并有感情地朗读。

(3)交流对“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

”一句的理解。

3.欣赏课件画面,领悟意境,整体朗读第1~3自然段。

1.课文描写的意境较为优美,在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时,可以用课件营造一定的画面,并配上音乐,逐步引导学生获得审美体验。

2.学生读不好时可以进行示范,并渗透对朗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朗读。

四、布置作业,拓展积累(用时:

5分钟)

1.课后朗读课文。

2.抄写田字格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3.搜集、摘录描写月亮的诗句或句子,读一读,背一背。

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摘录的诗句或句子。

要重视小组内交流摘录的诗句或句子,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积累。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导入,营造意境(用时:

5分钟)

1.听写词语,复习巩固。

2.指名再次朗读第一部分,并说说读后的感受。

3.呈现课件,描述意境,引导学生走进课文。

1.听写词语,同桌之间相互批改、订正。

2.有感情地朗读第1~3自然段。

3.倾听教师对意境的描述,想象课文画面,走进课文意境之中。

听写词语后,可以用实物投影反馈学生的听写情况,在多次复现中夯实基础。

 

二、精读品悟,走入意境(用时:

25分钟)

1.提出自读要求:

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我”和阿妈在走月亮时的所见、所闻、所想的句子,谈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1)引导学生交流在小溪边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想。

①课件出示句子“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引导学生谈谈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并交流对“流”字的理解。

②课件出示句子“灰白色的鹅卵石……都抱着一个月亮!

”引导学生交流体会感受,并引导学生说说“抱”字的表达效果。

出示课件画面,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③课件出示句子“哦,阿妈……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引导学生谈体会。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引导学生交流在村道旁的所见、所闻、所想。

①课件出示句子“秋虫唱着……泼剌声里银光一闪……”,引导学生交流眼前浮现的画面,并交流“唱着”的修辞方法。

引导边读边想象画面。

②课件出示句子“从果园那边……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引导学生说说读了这段话仿佛闻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引导边读边想象画面。

③课件出示句子“春天,我们种的油菜……收了油菜,栽上水稻”,引导学生说说感受。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④课件出示句子“看,稻谷就要成熟了……镀亮的银毯”,引导学生交流这句话的修辞方法并体会表达效果。

引导边读边想象画面。

(3)引导学生整体朗读课文第4~7自然段。

(4)指导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1.根据自读要求,自主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圈画有关词句,并在适当的地方批注阅读感受。

2.在教师的组织下交流学习成果。

(1)交流在小溪边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想。

①交流对“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一句话的感受,体会月夜的美好。

抓住“流”字体会香味的飘逸和月光映照下溪水的荡漾流动。

②交流对“灰白色的鹅卵石……都抱着一个月亮!

”一句的体会。

交流“抱”字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月亮倒映在池塘里的温馨美好的画面。

领悟画面意境并有感情地朗读。

 ③交流对“哦,阿妈……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这句话的体会,感受“我”和阿妈浓浓的亲情。

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体会。

(2)交流在村道旁的所见、所闻、所想。

①交流“秋虫唱着……泼剌声里银光一闪……”这句话,并说说读后脑海中产生的画面。

体会“唱着”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既使句子更加生动,又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边读边想象画面。

 ②交流“从果园那边……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这段话,并说说读后脑海中产生的画面,以及自己读后的感觉。

边读边想象画面。

③交流对“春天,我们种的油菜……收了油菜,栽上水稻”这句话的感受,体会“我”和阿妈在种田时的温馨快乐。

有感情地朗读。

④交流“看,稻谷就要成熟了……镀亮的银毯”这句话采用的修辞方法,体会拟人的句子写出了稻穗的丰收,比喻的句子写出了月光下稻田的美丽。

边读边想象画面。

(4)整体朗读课文第4~7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本的整体意境。

(4)熟读课文第4自然段,尝试背诵。

1.引导学生交流“我”和阿妈在走月亮时的所见、所闻、所想的句子,可以让学生自由交流,不必拘泥于课文的顺序,突出学生的自主阅读,交流中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2.课文营造了丰富的意境画面,教学中切忌在繁琐分析中割裂了文本的整体意境,而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想象画面,从而使文本描绘的人、事、景物活生生地“站立”在学生思维的“屏幕”上,突出散文教学的味道。

3.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的所见、所闻、所想的语句,并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走月亮时的喜悦之情。

4.指导学生背诵第4自然段,可以通过课件出示课文所描绘的画面,在画面的启发下进行背诵。

 

三、体会感情,感受美好(用时:

5分钟)

1.指名朗读第8、9自然段,说说从第8自然段中感受到了什么。

2.指名学生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

(1)引导学生抓住“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走过庄稼地和菜地”交流体会感受。

(2)引导学生说说对“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这句话的理解。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8、9自然段。

1.朗读课文第8、9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交流阅读感受。

(1)交流“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走过庄稼地和菜地”这一句的体会,感受“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美好、温馨的画面,以及亲密的情感。

(2)交流对“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这句话的理解,月亮喻指母亲,星星喻指“我”,月亮牵着小星星喻指阿妈牵着“我”,为我们营造了两幅非常美妙的画面。

3.观察课文插图,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体会走月亮的美妙。

这一段是作者略写的内容,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我”和阿妈走月亮的美好温馨,可以引导学生适度想象,如,阿妈会为“我”讲什么样的传说?

月光闪闪的溪岸是怎样的?

石拱桥又是怎样的?

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可以进一步领会走月亮时的美妙,从而领悟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义。

 

四、布置作业,读写结合(用时:

5分钟)

1.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月下的某个印象深刻的情景。

2.仿照第6自然段写一写。

1.回忆、交流。

2.练笔,小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交流月下情景,可以渗透一些写作方法指导,如:

在月下做了什么事情?

是怎么做的?

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然后引导学生抓住看到的、想到的来写。

 

回味“走月亮”

1.齐读第8自然段,交流体会。

补充:

这篇课文是作者长大以后回忆他的阿妈时写的,当时他已经十几年没有回过家乡,十几年没有见过他的阿妈。

当他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他心里在想什么呢?

2.是的,充满了对家乡、对阿妈的思念、怀念,所以文中反复出现了“我和阿妈走月亮”。

(再次出示4句话,生深情朗读。

[教学板书]

2走月亮

“我”和阿妈

月盘明亮月光柔和

想到:

洗衣裳做小船看水塘

闻到:

果子的甜香

看到:

山树草花星星闪烁

美好景色浓浓亲情

景美——情浓

(调动感官走月亮)四次“我”和阿妈走月亮

[教学反思]

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而这篇《走月亮》怎么读都像是一首诗,我讲诗的时候通常都是以一个大问题贯穿课堂:

“从语言描绘的情境中,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闻到了什么?

”这一问题的提出,不仅将学生的思维拉进了课文,也拉进了他们的生活。

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仿佛真的看到了课文描写的“小溪流水含月,水塘映月如抱”的如画美景,而此时学生透过文字看到的就是一幅动态的,有声音,有香气的画面,学生带着头脑中的画面,将自己的情感不知不觉地潜入到作品所描绘的情景中,这时的读才是用心读书,用真情实感读书,这才是真正的“美文美读”。

因为学生的生活是各种各样的,学生的回答也是缤纷多彩,表明学生的内心世界也是五彩缤纷的。

 

【月亮的美称】

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

【有关月亮的诗句】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走月亮》相关链接

“走月亮”的来源

以前江苏地区的妇女,在中秋夜要“走月亮”。

一般是结伴在月下游玩,或互相走访,或拜佛庵,或举行文艺活动。

据说苏州妇女走月亮,至少要走过三座桥,称为“走三桥”。

有的要走过更多的桥而不许重复,这就不仅动体力,还须动智力。

清周宗泰《姑苏竹枝词》云:

“中秋共把斗香烧,姐妹邻家举手邀。

联袂同游明月巷,踏歌还度彩云桥。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中秋日……吴俗,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

”顾禄《清嘉录·走月亮》:

“妇女盛妆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菴,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谓之‘走月亮’。

中秋木樨插鬓香,姊妹结伴走月亮。

夜凉未嫌罗衫薄,路远只恨绣裙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