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基础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33118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1.docx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基础1.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1.docx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1

1、名词解释

1、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度量、传输、变换、处理、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包括数字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因特网技术和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

2、教育技术是指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3、现代教育媒体:

是指直接介入教学活动过程,能用来传递和再现教育信息的现代化设备(硬件),以及记录、储存信息的载体(软件),如幻灯机和幻灯片,投影仪和投影片,录音机和录音带和电影片、录像机和录像带、计算机和CAI课件等。

4、学习环境可以理解为学习者学习发生地“地点”和“空间”以及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各种支持条件。

广义上也包含社会和家庭提供的学习条件,也可以抽象地理解为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

5、微格教学即微型化教学,微型教学。

是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的实践系统。

它是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视听技术,通过反馈评价,以集中解决某一种特定的教学行为技能为目的,对教师教学技能进行系统训练的方法。

创始人:

美国教育学博士艾伦

特征:

课堂微型化;内容微型化;时间微型化;利用视听设备记录时间过程;重播并反馈评价记录内容。

6、多媒体技术:

指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承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控制和显示,将多媒体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并完成一系列随机性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

7、媒体是指传递信息的中介物,有两种定义:

一是指表现信息的载体如文字、符号、语言、声音、图形图像等;二是指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如书本、报纸、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带、电影胶片、录像带、计算机软件及相关播放设备等。

8、超文本:

是由美国学者纳尔逊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他是一种新型信息管理技术。

简单说,超文本是收集,储存和浏览离散信息,以及建立和表示信息之间关系的技术,超文本实际上是一种由节点和链组成的信息网络。

9、节点是储存信息或数据的单元,又称信息块,每个节点表达一个特定的主题,它的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没严格限制;

10、链:

表示不同节点中存放信息间的联系。

它是每个节点指向其他节点,或从其他节点指向该节点的指针。

根据链的功能,可分为顺序链、结构链、交叉索引链。

、、查询连、和程序连等多种;

11、网络:

超文本的信息网络是一个有向图结构,它类似于人工智能中的语义网络,类似于人类的联想记忆结构;

12、多媒体课件是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以计算机、多媒体、和通讯技术为支撑,具备一定教学功能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13、计算机网络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再配有相应的支撑软件,以实现计算机间的相互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

14、网络课程是通过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软件来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

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实施教学活动的网络教学平台。

15、专题研究网站:

是指根据深入研究的结果,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知识结构化重组,形成专题学习的网站

16、在线学习是指学习者在Internet的环境下,利用网上提供的教育教学服务系统获取学习资源,解决学习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17、远程教育:

也叫远距离教育,是指教师和学生依赖远程传播技术而进行的非面对面的教育形式

18、教育资源是指支持学习的资源,包括支持学与教的系统和教学材料与环境.不仅指用于教与学过程的设备和材料,还包括人员.预算和设施,包括能帮助个人有效学习和操作的任何东西.

19、专业/专题研究网站:

主要针对教学的某一方面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由学科教师个人或教研组、教学研究会等建立。

20、.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的核心内容,是指一种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育传播过程为对象,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做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2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22、问题解决学习:

是指思维能力的学习,学习如何应用先前学过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

学习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收集事实、做出解释和论证的程序和方法。

问题解决学习通

常是通过对范例的学习而获得的。

2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2、简答论述题

1、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传统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受到猛烈地冲击,引起教育的重大变革,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法,教育模式以至教育体制都发生了重大改革,它使教育由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由传统民族教育向现代国际化教育转变,由传统的课堂传教式教育模式向网络开放性教育模式转变,且对人们传统学习方式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发了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重大变革。

2、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一.“塔”中最底层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往上升,则越趋于抽象。

但并不意味着获得任何经验都必须经过从底层到顶层的阶段,或下一层的经验比上一层的经验更有用。

划分阶层,只是说明各种经验的具体与抽象程度。

第二.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

有效的学习方法,应该是首先给学生丰富的具体经验。

学生只记忆一些普通法则和概念,没有具体经验支撑是不行的。

第三.教育不能只满足于获得一些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

概念可以作推理之用,是进行思维、进一步探求知识的基础,因而可以指导进一步的实践。

把具体的直接的经验看的过重,使教育过于具体化,而忽视达到普遍化的充分理解,那是很危险的。

第四.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教学工具,可以使得教育更为具体、直观,从而去获得更好的抽象。

第五.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具,比用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和抑郁理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第六.直接经验方式过于注重的危险固然存在,但不会太大,因为人们还没有做到教学应有的具体程度。

3、分析媒体的特性和功能:

表现力、重现力、接触面、参与性、受控性。

1、表现力是媒体表现客观事物的时间、空间和运动特征的能力。

(影视最强,文字最弱)

2、重现力是指媒体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把记录、存储的内容随时重新使用的能力。

(照片最强)

3、接触面是指媒体把信息同时传递到接受者的范围。

(无线广播最广,照片最小)

4、参与性是指在媒体使用过程中,学生有共同参与活动的机会。

(行为面:

网络最强;情感面:

影视最强)

5、受控性是指使用者对媒体操纵控制的难易程度。

(网络最难,文字、无线广播最易)

4、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的比较:

1、感光载体:

传统相机使用的是银盐感光材料即胶卷,拍摄后胶卷要经过冲洗加工后才能看到英雄,感光材料只能一次性使用,且图像效果较难改变;数码相机不适应胶卷,拍摄好坏可通过相机自身的液晶屏回放直接观看,对不满意的影像可以直接删除,存储器可反复使用,拍摄后可由计算机来完成各种处理。

2、影像质量:

传统相机使用的卤化银胶片拍摄,影像质量以每英寸解像度多少作为指标,一般使用感光度21度的35毫米胶卷解像度为3000左右;数码影像的解像度,层次,质感,色饱和度等都远不如传统相机拍摄的图片;

3、拍摄的敏捷性:

传统相机按下快门及时记录,而数码相机在按下快门,记录影像要慢约1秒,这个时间差是供相机在进行快门时间,聚焦,光圈等一系列调整,拍摄后还要进行图像处理和储存,需要大约2-5秒的待机时间才能拍摄下一张,从数码相机的反应敏捷性上讲,与传统相机差距较大,远不能满足各种抓拍要求。

4、影像处理:

传统相拍摄的影像必须经过暗房冲洗工艺来完成,工序严格而繁琐,非专业人士一般无法进行,而数码相机拍摄的影像处理方便很多,可直接输入计算机处理后打印,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下,可对图像进行各种修改或创意处理,以至于改头换面,随心所欲实现各种创作理想,不会显示任何破绽,这是传统摄影暗房技巧难以达到的;

5、微格教学的特征:

第一;由少数学习者(5-10人)组成微型课堂,以真实的学生或受训者的同学充当模拟教师和模拟学生,使课堂微型化;

第二;把教师教学技能分解为若干个环节,学习者根据训练目标,选择一小段微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编写教案;内容微型化

第三;被训练者利用5-10分钟时间进行一段微型课程的教学实践,从中训练某一两项教学技能;时间微型化

第四,在进行微型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利用视听设备系统将实践过程记录下来;

第五,通过视频系统重播已记录的内容,进行反馈评价和分析,可以是自我评价也可是他人评价;

6、微格教学的基本程序:

1、确定训练目标

2、学习和研究教学技能

3、观摩有关教学技能的示范材料

4、编写微型教学教案

5、角色扮演——微型课堂教学实践

6、声像记录

7、重播录像,自我分析

8、讨论评价,修改教案

9、再实践

7、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功能:

1、复杂问题层次化;

2、静态图像象动态化;

3、展示演变过程;

4、计算机模拟;

8、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1、集成多种媒体信息,提高学习效率;

2、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3、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

4、超文本结构组织信息,提供多种学习途径;

5、以学生为中心,适合于个别化教学;

9、多媒体课件的发展方向:

1、网络化;多媒体课件的发展与计算机。

多媒体、通讯技术发展息息相关。

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

虚拟教室等的逐渐涌现,人们传统教育观念正受到冲击,学习型社会

正在形成,人们的学习将不再受时空限制,与此相适应,多媒体课件正不断向网络化发展;

2、智能化;目前大批学者致力于智能多媒体辅助教学ICAI的发展,并在理论上有所发展,ICAI将成为教育界人士追求的重要目标,多媒体课件也必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3、向虚拟现实方向发展;

4、自主性、创造性、多层次;

10、基于因特网的学习工具,有何感受:

1、因特网的强大功能,既是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又是一个理想的信息交流媒介;

2、因特网的应用目前已经相当广泛,技术日臻成熟;

3、因特网的许多功能已被广泛应用到教育上,对整个学习资源、学习过程、学习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因特网包含了丰富的、功能强大的学习工具,并被人们广泛使用;

11、基于网络环境的协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1、协作小组;是协作学习模式的基本组成部分,小组划分方式不同将直接影响到协作学习的效果;一般协作小组的人不要太多,一般2-4人为好;

2、成员:

指学习者,一般按其学习成绩、知识结构、认知能力、认知风格和方式等互补原则,分派到各协作小组;

3、辅导老师;在协作学习中并非可有可无,由于辅导老师的存在,协作学习的组织、学习者对学习目标的实现效率,协作学习的效率等都可以得到有效地控制和保证。

4、协作学习环境:

主要包括协作学习的组织环境,空间环境、硬件环境和资源环境。

12、远程教育的发展阶段于特征:

远程教育从最初到现在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函授教育,主要采用文字、印刷品等邮寄形式传播知识,其主要特征是邮政通信和印刷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2分)

第二阶段是广播电视教育,主要运用广播电视、录音、电视录像等多种媒体,以模拟信号传播知识,其主要形式是把印刷材料、录音、录像和计算机软件整合,总体设计成优化的“教学包”或“学习包”分给学员,结合广播电视的收视综合地加以应用进行学习。

主要特征是单向传播。

(2分)

第三阶段是现代远程教育,又称为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它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特别是因特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而出现的。

主要特征是可以实现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双向通讯交流。

13、描述目前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三种主要方式及每种方式的主要特点。

1基于视频会议系统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主要有:

实时性、交互性、多媒体性共享性和自主性

2基于卫星传输系统与因特网相结合的远程教育方式.这种方式特点主要有:

覆盖面广、实时性和自主性

3基于Web技术的远程教育方式.这种方式特点主要有:

灵活方便,交互性强自主性强有效性资源共享,不受时空限制客户端操作简单,系统使用方便和安全性高等

1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

三个基本点:

第一,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

第二,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这里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提供教师开发和学生创作的机会;二是充分利用全球性的、可共享的信息化资源,作为课程教学的素材资源;三是将共享的信息化资源与课程内容融合在一起直接作为学习对象,供学生进行评议、分析、讨论。

第三,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

1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要求:

1、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能满足个体需求的;

2、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

3、学习过程是进行通讯交流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

4、学习是具有创造性和生产性的;

1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

1、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包括自然、社会、文化、各种问题情境以及虚拟实验环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2、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其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能力;

3、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建立模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精神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4、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组织协商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精神;

5、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观点思想,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6、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信息工具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能力;

7、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为学习者提供自我评价反馈的机会。

通过形成性学习、作品评价方式获得学习反馈,调整学习的起点和路径;

17、描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基本组成。

1设施:

如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网络,校园网络,城域网络,因特网等,使学习环境具有开放性.

2资源:

为学习者提供经数字化处理的,可全球共享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使学习资源具有多样性和共享性.

3平台:

向学习者展现学习界面,实现网上教学活动的软件基础,使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

4通讯:

为实现远程协商讨论提供保障,使学习过程具有协作性.

5工具:

在网络平台中包含有多种学习工具,为学习者进行知识构建,创造实践,解决问题提供条件,使学习过程具有创造性

18、说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程序。

①课题确定;

②课件的教学设计【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习者特征分析、媒体信息的选择、知识结构的设计、诊断评价的设计】;

③软件的系统设计【软件结构与功能的设计、◆屏幕画面的设计(屏幕画面的描述一般包括屏幕版面、颜色搭配、字体形象和修饰美化等内容,要求美观形象,具有较强的教学性)、◆交互方式的设计(交互式指计算机与学习者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按钮、图标、符号图像、导航策略的设计、超文本结构的设计】;

④脚本的编写【多媒体课件脚本主要包括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前者是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的体现,由学科教师编写,后者是多媒体课件软件设计的反应,由教学设计人员编写】;

⑤多媒体信息编辑加工;

⑥教学测评。

10、写出教育技术的定义并阐释其基本内涵。

答: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上述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和五个研究领域(设计、开发、运用、管理与评价),也明确了教育技术的目的(促进学习)和教育技术的性质(理论性和实践性)。

3、联系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你通过因特网获得了哪些学习机会和途径(至少3种)。

WWW:

信息资源获取

FTP:

信息资源获取

Telnet:

信息资源获取

电子邮件:

信息交流

QQ:

信息交流

Blog:

信息交流

BBS:

信息交流

搜索引擎等

要求答出其中3种,每种2分。

13、说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程序。

答:

(1)、课题确定(难、重点;大量练习和测试;情境创设学习);(2分)

(2)、课件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和内容,学习者特征分析,媒体信息的选择,知识结构的设计,诊断评价的设计);(2分)

(3)、软件的系统设计(软件结构与功能的设计,屏幕画面的设计,交互方式的设计,导航策略的设计,超文本结构设计);(2分)

(4)、脚本的编写(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2分)

(5)、多媒体信息编辑加工(素材收集与创作;课件编制);(2分)

(6)、教学测评(准确性、科学性、完整性等)。

(2分)

3、简述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良好特性。

答:

(1)同步与非同步:

师生可在线交流,可非同步交流;

(2)多方向:

师生可形成群体,进行双向沟通;

(3)个别化:

学生自主安排教材与进度;

(4)自动记录:

自行记录学习行为,方便查询与追踪。

3、选择填空题:

1、应用在教育领域的技术包括:

数字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因特网络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

2、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3、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视听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科学理论

4、经验之塔理论

1、做的经验:

直接的有目的经验;设计的经验;演戏的经验;

2、观察的经验:

观摩示范;见习旅行;参观展览;电视;电影;录音、无线电静态图画

3、抽象的经验:

目视符号;言语符号

5、行为主义理论

它所说的“行为”是指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的人类行为,且强调的是可观察的行为;

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内部心理结构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也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并力图在更接近、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情境性学习活动中,以个人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人理解的意义。

建构主义对于学习的基本解释

⑴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内部心理表征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其主要观点是:

①人们生成对所察觉事物的意义,总是与他以前的经验相结合,即理解总是涉及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及其认知结构;②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入的信息,它总是建构对输入信息的解释,主动选择一些信息,忽略一些信息,并从中得出推论。

⑴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

①对新信息的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经验,超越所提供的信息而建构的;②从记忆系统中所提取的信息本身,也要按具体情况进行建构,而不单是提取信息。

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学习过程是一个开放系统,同时属于动态系统。

7、拉斯韦尔模型

它揭示了以传播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应用分析的五个领域

传者-----信息------传播媒介------受者-----效果

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8、媒体的教学功能和特性:

特性:

空间、时间、运动特征;

教学功能:

表现力、重现力、接触面、参与性、受控性;

9、信息技术的核心:

是计算机、通讯以及两者结合的产物——网络;

10、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教育技术发展:

20世纪20年代起步阶段有无声电影→30-40年代初级阶段有录音电影→50-60年代发展阶段有电视和程序教学机→70-80年代系统化阶段有录像、卫星和CAI→90年代数字化阶段有多媒体、人工智能和因特网→21世纪初虚拟化阶段有虚拟现实和虚拟社区。

11、.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视听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包括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

12、视听教学理论------戴尔的“经验之塔”

从上次下依次为:

⑴抽象的经验;(⑩言语符号、⑨目视符号)⑵观察的经验(⑧录音,广播,静态图画、⑦电影和电视、⑥参观展览、⑤见习旅行、④观摩示范);⑶做的经验(③演戏的经验、②设计的经验、①直接的有目的经验)。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实现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3、现代教学媒体就是指直接介入教学活动过程,能用来传递和再现教育信息的现代化设备,以及记录、储存信息的载体.现代教学媒体的分类:

模拟型媒体和数字化媒体。

类别

作用

感官

媒体

组合系统

设备

软件

模拟

型媒

光学投影

媒体

视觉型

幻灯机

幻灯片

普通教室

投影仪

投影片

模拟电子

音像媒体

听觉型

录音机

录音带

语言实验室

视觉型

电视机

电视节目

教育电视节目制作系统

摄像机

录像片

闭路教育电视系统

微格教学系统

录像机

录像片

数字

化媒

数字化音

像媒体

听觉型

CD

CD唱片

多媒体综合教室

视觉型

数码相机

多媒体投影机

听觉型

VCD

VCD光盘

DVD

DVD光盘

LD

LD光盘

多媒体计

算机与网

络媒体

视听觉

交互作

用型

MPC系统

磁盘

多媒体综合教室

计算机网络教室系统

校园网络系统

CD-ROM

硬盘阵列

14、“媒体上人体的延伸”是教学媒体最基本的性质,给教育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

⑴媒体的延伸,扩大和提高了人的感觉和思维能力;⑵媒体的延伸,打破了感官的平衡;⑶媒体的延伸,使得媒体功能具有互补性;⑷媒体的延伸,促使媒体向深广度发展。

15、视频展示台在教学中应用方式主要有:

①用于实物的展示、演示实验等;②用于书写和展示印刷资料和图片;③展示各种透明胶片(正、负片均可),如幻灯片、投影片等。

展示实物和图片时,需要打开摄像头两侧光源;展示胶片时,则关闭摄像头两侧的光源,打开实物载板下面的光源;如果是负片的话,可通过调控系统直接反转成正片后送到其他输出设备。

16、威尔生将学习环境归纳为三种类型:

以PC基础的学习环境、以教室为主的学习环境和以网络为基础的开放、虚拟的学习环境。

17、数字化学习的方式:

⑴资源利用的学习即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情境探究学习;⑵自主发现的学习即借助资源进行自主发现探索性学习;⑶协商合作的学习即利用网络通讯形成网上社群进行合作式讨论式的学习;⑷实践创造的学习使用信息工具进行创新性实践性的问题解决的学习。

18、音像信息数字化处理是指对音像信息的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形成数字信号,将音像信息按某种规律编成一系列二进制数码。

音像信息数字化处理的基本方法就是把连续的音频或视频信号经过采样和量化形成离散的数字化的音频或视频信号。

19、模拟信号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