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广东卷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87378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广东卷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广东卷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广东卷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广东卷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广东卷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高考广东卷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高考广东卷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高考广东卷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高考广东卷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高考广东卷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高考广东卷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高考广东卷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高考广东卷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高考广东卷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高考广东卷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高考广东卷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高考广东卷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高考广东卷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高考广东卷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高考广东卷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广东卷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高考广东卷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广东卷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广东卷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高考广东卷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3.细胞核的组成包括(ABCD)

A.核膜B.核仁

C.核液D.染色质

4.高尔基复合体(BC)

A.又称内网器B.由扁平囊、大泡、小泡三部分构成C.小泡多散在于生成面,大泡位于成熟面D.能够合成蛋白质

5.溶酶体(BD)

A.又称过氧化酶体B.分初级和次级溶酶体

C.参与细胞分裂活动D.富含酸性磷酸和其他水解酶

6.细胞分裂方式包括(AC)

A.无丝分裂B.减数分裂C.有丝分裂D.分裂期

三、名词解释:

1.单位膜高:

在倍镜下呈三层:

内外两层电子密度高,中间层电子密度低。

2.细胞周期:

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所经历的时间称为细胞周期。

3.细胞分化:

是指多细胞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分裂的基础上,彼此之间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产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四、填空:

1.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膜又称质膜,其主要化学组成为脂类、蛋白质和糖类。

3.哺乳动物染色体有两大类,一类为常染色体,另一类为性染色体。

4.粗面内质网的表面附有核糖体。

5.染色质的主要化学组成是DNA和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6.核仁的主要化学组成是蛋白质RNA和DNA。

五、问答题

1.何为液态镶嵌模型学说?

在液态的脂类双分子层中,镶嵌着可移动的球形蛋白质。

每一脂类分子均由一个头部和两个尾部构成。

头部为亲水端,朝向膜的内外表面;尾部为疏水端,朝向膜的中央。

球形蛋白质有的位于脂类双分子层中间,称嵌入蛋白质,有的附着在膜的表面,称表在蛋白质。

在细胞膜的外表面,糖分子可与蛋白质分子或脂质分子相结合,形成糖链,构成细胞衣。

2.简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第二章上皮组织

一、单选题

1.组织的组成一般是(D)

A.细胞和粘合质B.细胞和纤维C.细胞和基质D.细胞和间质

2.细胞层数最多,对机体保护能力较强的上皮是(D)

A.单层柱状上皮

B.复层柱状上皮C.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D.复层扁平上皮

3.分布在腹膜、胞膜、心包膜表面的上皮称为(C)

A.内皮B.被覆上皮

C.间皮D.腺上皮

4.衬贴在心脏、血管、淋巴管腔面的上皮是(C)

A.间皮B.被覆上皮

C.内皮D.腺上皮

5.腺上皮意指(A)

A.具有分泌能力的上皮B.能将物质排出细胞外的上皮

C.以分泌机能为主的上皮D.腺体内的细胞

6.浆液腺和粘液腺的命名依据是(D)

A.腺细胞的结构

B.分布的位置C.腺末房的形状D.分泌物的性质

7.内分泌腺的分泌物叫作(C)

A.维生素B.粘液

C.激素D.浆液

8.腺的定义是(C)

A.具有分泌机能的细胞群B.以分泌机能为主的上皮组织

C.以腺上皮为主构成的器官D.能将细胞内物质排出细胞外的细胞

9.盖细胞存在于(A)

A.变移上皮B.复层扁平上皮C.复层柱状上皮

D.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10.间皮和内皮都属于(C)

A.复层扁平上皮B.单层立方上皮C.单层扁平上皮D.复层柱状上皮

二、多选题:

1.上皮的结构特点是(ABCD)

A.细胞多,间质少B.大多数上皮有极性

C.一般无血管分布D.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2.间皮分布于(ABCD)

A.脾脏表面B.腹膜

C.胸膜D.肾脏表面

3.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主要区别是(BD)

A.腺细胞具有分泌功能

B.腺体有无导管

C.主要由腺细胞组成

D.分泌物的转运方式不同

4.根据分泌物的性质可将某些外分泌物分为(ABC)

A.粘液腺B.浆液腺

C.混合腺D.内分泌腺

5.单层柱状上皮分布于(ABC)

A.小肠B.大肠C.胆D.某些腺体的导管处

6.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特殊结构包括(ABC)

A.微绒毛B.细胞衣C.纤毛D.绒毛

7.上皮细胞侧面的特殊结构包括(ABCD)

A.紧密连接B.中间连接C.桥粒D.缝管连接

三、名词解释:

1.微绒毛:

是上皮细胞游离面向上伸出的许多细小的指状突起

2.纤毛:

是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能摆动的突起

四、填空:

1.单层上皮包括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复层上皮包括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和变移上皮。

2.复层扁平上皮由多层细胞组成,中间层的数层细胞呈多边形,靠近基底部的基底层细胞

呈立方形或矮柱形,基底层细胞有分裂增生的能力。

五、问答题:

1.单层扁平上皮和复层扁平上皮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单层扁平上皮分布于内皮、间皮和肺泡、肾小囊壁层等光滑的地方;复层扁平上皮分布于摩擦较强、需保护的地方,如表皮、口腔、食管、肛门、阴道等。

2.联系功能说明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的分布及生理意义。

分布于呼吸道黏膜等。

具有保护、分泌和排出分泌物等。

第三章结缔组织

一、单选题:

1.结缔组织的特点是(D)

A.细胞成分多,细胞间质少,细胞有极性B.细胞成分少,细胞间质多,细胞有极性

C.细胞成分多,细胞间质少,细胞无极性D.细胞成分少,细胞间质多,细胞无极性

2.具有很强的吞噬能力和活跃的变形运动,还能捕捉、吞噬、处理和传递抗原物质,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是(B)

A.成纤维细胞B.组织细胞C.肥大细胞D.浆细胞

3.细胞核呈车轮状,细胞质在靠近细胞核处常出现一淡染区,是指(D)

A.脂肪细胞B.淋巴细胞C.肥大细胞D.浆细胞

4.疏松结缔组织中数量最多,HE染色呈粉红色,由胶原蛋白组成的纤维是(A)

A.白色纤维B.黄色纤维C.嗜银纤维D.以上都不是

5.细胞核的外围有淡染晕的细胞是(D)

A.红细胞B.中性粒细胞C.单核细胞D.淋巴细胞

6.鸟类、爬行类以及低等脊椎动物的血液中存在有与哺乳动物血小板机能相似的细胞,称为(B)

A.嗜碱性细胞B.血栓细胞C.嗜酸性细胞

D.伪嗜酸性细胞

7.能合成和分泌蛋白质,形成纤维和基质的细胞是(D)

A.肥大细胞B.组织细胞

C.脂肪细胞D.成纤维细胞

8.血液中最大的细胞是(D)

A.淋巴细胞B.中性粒细胞C.红细胞D.单核细胞

9.何者不需抗原刺激,也不依赖抗体的作用,即能杀伤某些靶细胞(D)

A.B淋巴细胞B.T淋巴细胞C.K淋巴细胞D.NK细胞

10.血液中最少的一种白细胞是(C)

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细胞C.嗜碱性细胞D.单核细胞

二、多选题

1.结缔组织的机能主要为(ABCD)

A.连接B.支持

C.营养D.保护

2.疏松结缔组织中基质的主要成分为(BCD)

A.蛋白多糖B.胶原纤维

C.组织液D.弹性纤维

3.固有结缔组织包括(ABCD)

A.疏松结缔组织

B.致密结缔组织

C.网状组织D.脂肪组织

4.致密结缔组织的主要特点是(ABC)

A.细胞少B.基质少

C.纤维多D.以上都不是

5.网状组织分布于(AC)

A.淋巴B.脾脏

C.骨髓D.胸腺

6.脂肪组织分布于(ABCD)

A.皮下组织B.肠系膜

C.大网膜D.某些器官的周围

7.血浆中的蛋白质主要有(ABC)

A.白蛋白(清蛋白)B.球蛋白C.纤维蛋白原D.血红蛋白

8.何种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呈椭圆形、无核(BD)

A.鸡B.骆驼C.马D.鹿

三、名词解释:

1.血清:

血凝时,血浆中溶解的纤维蛋白原变为丝状的纤维蛋白,析出的液体称血清。

2.巨核细胞:

巨核细胞是骨髓中的一种从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细胞

四、填空:

1.广义的结缔组织包括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组织和脂肪组织。

2.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细胞主要有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和脂肪细胞等。

3.根据有粒白细胞胞质中特殊颗粒对不同染料亲和力不同,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4.红细胞在发生过程中,从原红细胞发育成为成熟红细胞,要经过红细胞、红细胞、红细胞和红细胞等阶段。

五、问答题:

1.根据组织学的理论,疏松结缔组织中的那些因素不利于炎症的扩散?

2.血液的有形成分有那些?

它们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是什么?

红细胞和白细胞称为血细胞,血细胞和血小板称血液的有形成分。

其中红细胞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白细胞具有防御和免疫功能,血小板具有凝血作用。

 

第四章肌组织

一、单选题

1.下列那种纤维具有细胞的结构(B)

A.胶原纤维B.肌纤维C.弹性纤维D.网状纤维

2.肌纤维收缩的主要物质基础是(D)肌丝

A.多个细胞核B.明暗相间的横纹C.细胞呈柱状D.肌原纤维

3.属随意肌的是(A)

A.骨骼肌B.心肌

C.平滑肌D.以上都不是

4.在肌束外面的结缔组织称为(B)

A.肌内膜B.肌束膜

C.肌外膜D.肌膜

5.骨骼肌纤维属于(D)

A.单核细胞B.双核细胞C.三核细胞D.多核细胞

6.骨骼肌纤维一般呈(B)

A.短柱状B.长柱状

C.短梭形D.长梭形

7.骨骼肌纤维呈红色,主要是由于肌浆中含有(C)

A.线粒体B.糖原

C.肌红蛋白D.肌原纤维

8.一个肌节包括(B)

A.一个完整的I带和两个1/2H带

B.一个完整的A带和两个1/2I带

C.一个完整的H带和两个1/2I带

D.一个完整的A带和两个1/2I带

9.哺乳动物骨骼肌的横小管位于(D)

A.间线处B.A带

C.I带D.I带与A带交界处

10.Z线分布于(A)

A.I带的中央

B.I带与A带之间

C.A带的中央D.H带的中央

11.肌质网的主要作用为(B)

A.储存Na+B.调节肌浆中Ca++的浓度C.储存K+

D.调节肌浆中Mg++的浓度

12.粗丝主要由下列那种蛋白构成(A)

A.肌球蛋白B.肌动蛋白C.原肌球蛋白D.肌原蛋白

13.心肌纤维呈(D)

A.长梭形B.短梭形

C.长柱状,有分支

D.短柱状,有分支

14.心肌纤维的横小管位于(B)

A.H带B.Z线处

C.A带D.M线处

15.闰盘是(D)

A.心肌纤维的结构

B.骨骼肌纤维的结构

C.肌纤维的横纹

D.心肌纤维间的连接结构

16.心肌纤维一般有(A)

A.一个细胞核B.两个细胞核

C.3—4个细胞核

D.上百个细胞核

17.肌浆网实为(C)

A.肌膜内陷形成B.纵小管C.滑面内质网D.粗面内质网

二、多选题

1.骨骼肌纤维除含有较多的肌浆网外,还含有丰富的(ABC)

A.线粒体B.肌红蛋白C.糖原D.肌原蛋白

2.心肌纤维与骨骼肌纤维在光镜下的主要区别是(ABCD)

A.核的位置及数量

B.有或无分支C.横纹明显与否D.有或无闰盘

3.关于平滑肌纤维的正确描述是(ABCD)

A.一般呈长梭形

B.每个肌纤维只有一个细胞核,且位于中央

C.属不随意肌D.无横纹

4.平滑肌纤维内的肌丝有(ABC)

A.细丝B.中间丝

C.粗丝D.神经丝

三、名词解释:

1.肌节:

两条相邻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

2.闰盘:

在细胞端端相接处的肌膜特化的细胞连接结构称闰盘。

四、填空:

1.肌浆网是肌纤维内的滑面内质网,在相邻两条横小管之间,呈纵行相互连通环绕每条肌原纤维,称为纵小管;在靠近横小管处,两侧的纵小管各自膨大并相互连接形成终池。

横小管及其两侧的终池共同构成三联体。

2.相邻平滑肌纤维之间有缝隙连接。

3.关于骨骼肌纤维收缩的机能,目前被广泛采纳的理论是肌丝滑动学说。

五、问答题:

心肌纤维与骨骼肌纤维比较有何异同点?

不同点:

1、每个心肌纤维多为一个细胞核,较大,呈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2、在细胞端端相接处的肌膜特化的细胞连接结构,称闰盘3、呈短柱状,有分支4、骨骼肌是随意肌,而心肌是不随意肌。

共同点:

1.都有明暗相间的横纹2.都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第五章神经组织

一、单选题

1.下列那种纤维是神经细胞特有的细胞器(B)

A.胶原纤维B.神经原纤维C.神经纤维D.夏贝氏纤维

2.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每隔一定距离出现间断,间断处被称为(C)

A.施兰氏切迹B.神经节C.郎飞氏节D.结间段

3.环层小体是(A)

A.压感觉受器B.触感觉受器C.痛感觉受器D.以上都不是

4.光镜下识别树突和轴突的主要依据是(C)

A.有无神经原纤维B.染色深浅C.有无尼氏体D.以上都不是

5.尼氏体在电镜下实为(C)

A.线粒体B.内网器

C.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D.滑面内质网和微体

6.假单极神经元的外周突相当于(B)

A.轴突B.树突C.侧突D.以上都不是

7.无髓神经纤维与有髓神经纤维相比,其主要区别是(B)

A.无雪旺氏细胞B.无髓鞘C.轴索粗大D.以上都不是

8.运动神经元多属于(C)

A.假单极神经元B.双极神经元C.多极神经元D.以上都不是

9.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C)

A.神经纤维B.神经胶质细胞C.神经元D.神经元纤维

10.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参与髓鞘形成的细胞是(B)

A.星形胶质细胞

B.少突胶质细胞

C.小胶质细胞D.雪旺氏细胞

11.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细胞是(C)

A.星形胶质细胞

B.少突胶质细胞

C.小胶质细胞D.室管膜细胞

12.神经元通常含有(A)

A.一个轴突B.二个轴突

C.多个轴突D.以上都可以

二、多选题

1.有髓神经纤维的组成包括(ABC)

A.轴索B.髓鞘

C.神经膜D.神经内膜

2.神经胶质细胞具有下列哪些功能(ACD)

A.吞噬功能B.运输神经元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C.形成神经纤维的髓鞘

D.参与神经纤维损伤的修复

3.下面何者的有关树突的正确描述(BD)

A.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树突

B.树突胞浆中含有尼氏小体和神经原纤维

C.树突与轴突相比,树突细而长,且表面光滑

D.树突接受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突

三、名词解释:

1.突触: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肌细胞、腺细胞)之间特化的细胞连接。

可使神经冲动作定向传导。

2.郎飞氏节:

轴索外面鞘状结构,节段状,无髓鞘处称神经纤维结(朗飞氏结)

3.神经末梢:

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终止于其他组织所形成的特有结构。

4.运动终板:

躯体运动神经末梢

四、填空:

1.根据神经元突起数目的多少可分为:

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假单极神经元。

2.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可分为:

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

3.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4.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胶质细胞有:

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

室管膜细胞。

5.被囊感觉神经末梢包括

触觉小体、环层小体和肌梭。

五、问答题:

1.突触的种类及其主要结构特征如何?

分类:

轴—树、轴—体、轴—轴突触等。

结构特征:

分为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2.神经胶质细胞有哪些?

其主要结构特点及功能如何?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

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

在周围神经系统中有:

神经膜细胞和被囊细胞功能:

支持、营养、保护和吞噬、构成髓鞘等

 

第七章循环系统

一、单选题

1.毛细血管的一般结构是(D)

A.1-2层扁平的内皮细胞附在基膜上,外面包有囊细胞

B.1-2个内皮细胞附在基膜上,外面可包有周细胞

C.1-2个内皮细胞附在基膜上,外面包有卫星细胞

D.1-2个扁平的内皮细胞附在基膜上,外面包有周细胞

2.下列几种结构内何者无毛细血管分布(D)

A.骨骼肌B.平滑肌

C.浆膜D.角膜

3.下列何种结构中毛细血管分布较稀疏(C)

A.肝B.肾C.肌腱D.肺

4.在毛细血管的周围常见有一种扁而有突起的细胞紧贴于内皮细胞外面,有人认为血管在生长或再生时可分化为平滑肌细胞,此种细胞称为(A)

A.周细胞B.卫星细胞C.成纤维细胞D.被囊细胞

5.连续性毛细血管的结构特征是(C)

A.内皮细胞是连续的,无核部位的胞质较厚,内含许多吞饮小泡

B.内皮细胞是连续的,无核部位的胞质较厚,内含较少的吞饮小泡

C.内皮细胞是连续的,无核部位的胞质较薄,通常内含较多吞饮小泡

D.内皮细胞是连续的,无核部位的胞质较薄,通常无吞饮小泡

6.血窦的结构特征是(D)

A.管腔大而不规则,内皮细胞上无孔,但细胞间存有较大间隙

B.管腔大而不规则,内皮细胞上有孔,细胞间无间隙

C.管腔大而规则,内皮细胞上有孔,细胞间存有较大间隙

D.管腔大而不规则,内皮细胞上有孔,细胞间存有较大间隙

7.分布于肾血管球的血管是(B)

A.连续毛细血管B.有孔毛细血管C.窦状毛细血管D.微动脉

8.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是(A)

A.连续毛细血管B.有孔毛细血管C.窦状毛细血管D.以上均有

9.中动脉又名(B)

A.弹性动脉B.肌性动脉C.有名动脉D.传送动脉

10.中动脉的结构特点是(ABC)

A.内膜由内皮、内皮下层和内弹性膜构成B.中膜内含有丰富的平滑肌纤维

C.外膜由结缔组织构成

D.以上均不是

11.弹性动脉是指(D)

A.微动脉B.小动脉

C.中动脉D.大动脉

12.中动脉的内膜可分为哪几层(A)

A.内皮、内皮下层、内弹性膜

B.内皮、基膜、内皮下层

C.内皮、基膜、内弹性膜

D.内皮、内皮下层

13.微循环的“分闸门”位于(D)

A.微动脉B.动静脉吻合C.中间微动脉

D.真毛细血管起始部

14.与真毛细血管壁结构相同的血管是(B)

A.微静脉B.直捷通路

C.动静脉吻合D.中间微动脉

15.心脏壁的分层是(C)

A.内膜,中膜,外膜

B.心内膜,心肌膜,心外膜,心瓣膜

C.心内膜,心肌膜,心外膜

D.内膜、内膜下层,外膜

二、多选题

1.心血管系统包括(ABCD)

A.心脏B.动脉

C.毛细血管D.静脉

2.血管壁的自养血管见于(BD)

A.大动脉的内膜B.中动脉的外膜C.大静脉的内膜D.中静脉的外膜

3.连续毛细血管通常分布于(AC)

A.肌组织B.脾

C.中枢神经系统D.肝

4.有孔毛细血管多见于(ABC)

A.胃肠黏膜B.某些内分泌腺C.肾血管球D.结缔组织

5.血窦常见于(ABC)

A.脾B.肝C.骨髓D.中枢神经系统

6.与动脉相伴行的静脉。

其结构特点是(ABC)

A.管壁薄B.管腔大

C.弹性小D.管腔不规则

7.毛细淋巴管的结构特征为(BCD)

A.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B.内皮外的基膜不连续或没有

C.隔壁外无周细胞D.内皮细胞间常有间隙

8.构成心脏传导系的细胞有(BD)

A.神经细胞B.移行细胞C.神经胶质细胞D.起搏细胞

三、名词解释:

1.微循环:

由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中的血液循环,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

2.浦肯野氏纤维:

又称束细胞,组成房室束,中央有1~2个核,HE染色,胞质淡。

将冲动传到心室各部。

3.肌性动脉:

中动脉

四、填空:

1.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管系统。

2.电镜下,通常可把毛细血管分为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窦状毛细血管(血窦)三类。

3.连续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含核部分较厚,不含核部分较薄,细胞的主要特点的胞质中含有许多吞饮小泡。

4血液流经微循环的通路有三条:

(1)微动脉→动静脉吻合→微静脉

(2)微动脉→直捷通路→微静脉

(3)微动脉→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五、问答题:

1.中动脉与大、小动脉比较,其组织结构有何异同点?

不同点:

1内膜与中膜、中膜与外膜的分界明显2有明显内、外弹性膜3外膜较厚

相同点:

2.联系生理机能,试述微循环三条通路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第八章免疫系统

一、单选题

1.胸腺中分泌胸腺激素的细胞是(B)

A.网状细胞B.扁平上皮细胞C.肌样细胞D.胸腺小体

2.从干细胞分化成熟,成为T淋巴细胞的场所是(C)

A.脾脏B.淋巴结

C.胸腺D.腔上囊

3.胸腺中成熟的淋巴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的通路是(A)

A.毛细淋巴管B.毛细血管后微静脉C.毛细血管D.淋巴窦

4.构成胸腺实质细微支架的细胞是(D)

A.内皮细胞B.网状细胞

C.巨噬细胞D.上皮性网状细胞

5.新生的动物摘除胸腺后,淋巴结的何部位发生萎缩或缺少淋巴细胞(A)

A.副皮质区B.淋巴小结C.髓索D.小梁

6.进行淋巴细胞再循环的细胞主要是(B)

A.浆细胞B.记忆淋巴细胞C.淋巴母细胞

D.自然杀伤淋巴细胞

7.在淋巴结内,淋巴细胞从血液循环进入淋巴组织的通道是(C)

A.毛细淋巴管B.毛细血管C.毛细血管后微静脉D.血窦

8.构成淋巴小结的主要细胞是(A)

A.B淋巴细胞B.T淋巴细胞C.巨噬细胞D.浆细胞

9.在淋巴结内T淋巴细胞主要集中于(B)

A.淋巴小结B.副皮质区

C.髓索D.以上都不是

10.脾脏中各种细胞首先接触抗原的部位是(D)

A.动脉周围淋巴组织鞘

B.脾索C.淋巴小结

D.边缘区

11.脾窦窦壁细胞的形态特征是(C)

A.立方形B.扁平形

C.长杆形D.星状

12.具有吞噬能力,但不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细胞是(D)

A.小胶质细胞B.单核细胞C.枯否氏细胞D.中性粒细胞

13.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均起源于(B)

A.骨髓巨核细胞B.单核细胞C.网状细胞D.内皮细胞

二、多选题

1.一个发育良好的淋巴小结可以区分成以下几部分(ABC)

A.明区B.帽区C.暗区

D.边缘区

2.初级淋巴器官包括(AC)

A.胸腺B.淋巴结

C.腔上囊D.脾脏

3.淋巴结实质的皮质部包括(ABCD)

A.淋巴小结B.副皮质区C.被膜下窦D.小梁旁窦

4.脾脏红髓包括(AC)

A.脾索B.边缘区C.脾窦D.动脉周围淋巴组织鞘

5.下列细胞中哪些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ABCD)

A.小胶质细胞B.枯否氏细胞C.尘细胞D.组织细胞

6.脾脏的机能有(ABCD)

A.参与免疫反应B.造血C.储血D.滤血

三、名词解释:

1.胸腺小体:

由数层上皮细胞呈同心圆排列而成,是胸腺的特征性结构。

2.血—胸腺屏障:

在胸腺小叶皮质内,毛细血管与周围组织形成的血液与胸腺实质间的屏障结构。

阻止血液内抗原物质进入胸腺皮质,保证淋巴细胞的正常发育。

3.副皮质区:

在皮质深层的弥散淋巴组织,以TC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