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教案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9179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格心理学教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格心理学教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格心理学教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格心理学教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格心理学教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人格心理学教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人格心理学教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人格心理学教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人格心理学教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人格心理学教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人格心理学教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人格心理学教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人格心理学教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人格心理学教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人格心理学教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人格心理学教案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人格心理学教案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人格心理学教案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人格心理学教案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人格心理学教案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格心理学教案doc.docx

《人格心理学教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心理学教案doc.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格心理学教案doc.docx

人格心理学教案doc

附件

温州医学院

教案

~~学年第学期

 

院(系、所、部)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

教研室应用心理系

课程名称人格心理学

授课对象

授课教师杨漫欣

职称职务助教

教材名称教育心理学

2009年9月5日

人格心理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

人格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意义

教学器材与工具

 

授课时间

周2、5第6-8节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①掌握人格心理学的对象;②熟悉人格心理学的任务与意义;②了解人格心理学中对人格的5主要定义类型。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与教法:

①基本内容:

本次课程主要介绍人格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意义。

人格心理学的对象即人格,而人格是一个多学科研究的对象。

从人格的词源分析起,介绍哲学、宗教、伦理学、法学等等学科对人格的理解,然后进一步讨论心理学家中五种关于人格的定义,最后引出阿尔波特和本书的关于人格的综合性定义。

本次课程还简要介绍人格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包括探讨人格理论问题和建立人格理论;发展人格的研究方法和评估工具,运用人格理论与研究方法分析解决社会实践中的有关人格的具体问题。

进一步阐述人格心理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②重点与难点:

人格的概念

③教法:

讲授法

 

讨论、思考题、作业:

什么是人格?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黄希庭:

人格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口实验课口练习课口双语课程口其他口

教学过程设计(请打√):

复习□授新课√安排讨论口布置作业口课外教学口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讨论口示教口指导口其他口

教学资源(请打√):

多媒体√模型口实物口挂图口音像口其他口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人格心理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人格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意义

教学器材与工具

 

授课时间

周2、5第6-8节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①掌握人格心理学的形成过程;②了解中西方思想史上关于人格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与看法。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与教法:

①基本内容:

本次课程主要介绍中国和西方思想史上关于人格心理学的思想观念,并进一步探讨人格心理学的形成过程。

首先介绍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人格的观点,包括人性论、性习论、理想人格、人格类型、人格评估与鉴定等方面。

然后介绍西方思想家关于人格心理学的思想,人性论、人格分类、人格发展论与人格的评估等方面的思想。

最后介绍人格心理学在前人思想的启发下,在高尔顿所开创的心理测量运动及西方临床精神病学发展的推动下的产生过程。

②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关于人格心理学的形成过程。

难点是某些中西古代有关人格的思想,如人性论、理想人格等。

 

③教法:

讲授法

 

讨论、思考题、作业:

人格心理学是如何产生的?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叶浩生: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燕国材:

中国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口实验课口练习课口双语课程口其他口

教学过程设计(请打√):

复习□授新课√安排讨论口布置作业口课外教学口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讨论口示教口指导口其他口

教学资源(请打√):

多媒体√模型口实物口挂图口音像口其他口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人格心理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教学器材与工具

 

授课时间

周2、5第6-8节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①掌握人格心理学的对象;②熟悉人格心理学的任务与意义;②了解人格心理学中对人格的5主要定义类型。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与教法:

①基本内容:

本次课程主要介绍人格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意义。

人格心理学的对象即人格,而人格是一个多学科研究的对象。

从人格的词源分析起,介绍哲学、宗教、伦理学、法学等等学科对人格的理解,然后进一步讨论心理学家中五种关于人格的定义,最后引出阿尔波特和本书的关于人格的综合性定义。

本次课程还简要介绍人格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包括探讨人格理论问题和建立人格理论;发展人格的研究方法和评估工具,运用人格理论与研究方法分析解决社会实践中的有关人格的具体问题。

进一步阐述人格心理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②重点与难点:

人格的概念

③教法:

讲授法

 

讨论、思考题、作业:

什么是人格?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口实验课口练习课口双语课程口其他口

教学过程设计(请打√):

复习□授新课√安排讨论口布置作业口课外教学口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讨论口示教口指导口其他口

教学资源(请打√):

多媒体√模型口实物口挂图口音像口其他口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人格心理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人格理论与人格研究

教学器材与工具

 

授课时间

周2、5第6-8节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①掌握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②熟悉人格理论主要流派,以及评价标准与方法;③了解人格心理研究的过程与主要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与教法:

1基本内容:

本次课程主要介绍什么是人格理论;人格理论的主要流派,包括古典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特质论、学习论、人本论与认知论等;人格理论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人格理论的9个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人格研究的主要过程及其阶段,以及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个案法、相关法与实验法等。

 

②重点与难点:

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

③教法:

讲授法

 

讨论、思考题、作业:

什么是人格理论和理论流派?

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有哪些?

如何研究人格心理?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黄希庭:

人格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口实验课口练习课口双语课程口其他口

教学过程设计(请打√):

复习□授新课√安排讨论口布置作业口课外教学口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讨论口示教口指导口其他口

教学资源(请打√):

多媒体√模型口实物口挂图口音像口其他口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人格心理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精神分析的起源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

教学器材与工具

 

授课时间

周2、5第6-8节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①掌握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②了解精神分析的起源。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与教法:

1基本内容:

本次课程从弗洛伊德的生平、思想根源和社会背景三个方面探讨了精神分析的起源,并介绍了精神分析的主要特征。

介绍弗洛伊德早期关于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的人格结构说,后期关于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部人格说,并讨论了人格冲突、焦虑及其防御机制等方面的理论。

 

②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人格结构论和防御机制;难点是无意识的概念。

③教法:

讲授法

 

讨论、思考题、作业:

什么是无意识?

分析评价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熊哲宏:

心灵深处的王国—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口实验课口练习课口双语课程口其他口

教学过程设计(请打√):

复习□授新课√安排讨论口布置作业口课外教学口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讨论口示教口指导口其他口

教学资源(请打√):

多媒体模型口实物口挂图口音像口其他口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人格心理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教学器材与工具

 

授课时间

周2、5第6-8节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①掌握性心理发展的5个阶段;②早期经验与人格特征形成的关系;②了解弗洛伊德的主要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与教法:

1基本内容:

本次课程主要弗洛伊德关于人格发展阶段的理论与人格研究的方法。

首先介绍性、里比多和动欲区的概念;然后介绍人格发展的五个阶段,即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和生殖期;进一步分析不良的早期经验如何导致人格发展的停滞与倒退,以及人格特征的形成。

最后分析与介绍弗洛伊德的人格研究方法,包括自由联想法、梦的分析、日常生活中错误的分析,以及幽默等。

②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人格发展阶段论,难点是性与欧底帕斯情结的概念。

③教法:

讲授法

 

讨论、思考题、作业:

如何理解弗洛伊德关于人格发展阶段的理论?

如何理解性与欧底帕斯情结的概念?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熊哲宏:

心灵深处的王国—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口实验课口练习课口双语课程口其他口

教学过程设计(请打√):

复习□授新课√安排讨论口布置作业口课外教学口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讨论口示教口指导口其他口

教学资源(请打√):

多媒体模型口实物口挂图口音像口其他口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人格心理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应用

教学器材与工具

 

授课时间

周2、5第6-8节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①熟悉精神分析理论与方法与现实生活的关系;②了解精神分析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与教法:

1基本内容:

本次课程让学生观看教学片《爱德华大夫》,并组织讨论。

促使学生把所学的精神分析理论与生活案例的分析相结合,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②重点与难点:

精神分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③教法:

观看教学片与讨论。

 

讨论、思考题、作业:

描述和分析自己所做的一个梦。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口实验课口练习课口双语课程口其他口

教学过程设计(请打√):

复习√授新课安排讨论√布置作业口课外教学口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讨论√示教口指导口其他口

教学资源(请打√):

多媒体模型口实物口挂图口音像√其他口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人格心理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新精神分析的形成与荣格的人格结构论

教学器材与工具

 

授课时间

周2、5第6-8节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①掌握集体无意识论;②熟悉古典与新精神分析人格论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与教法:

基本内容:

本次课程介绍新精神分析的兴起,其特征与古典精神分析的联系。

介绍新精神分析学家荣格的人格结构论,着重探讨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的概念。

意识是人心中能够被个人直接觉察的部分,它有其四种功能:

思维、情感、感觉与直觉。

意识活动具有内倾与外倾两种心态。

自我是自觉意识的组织,由能够自觉到的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组成。

其作用为门卫,选择“蒸馏”作用,保证人格的同一和连续性。

个人无意识是一个经验储藏库,容纳所有那些与意识功能和自觉个性化不协调的心理活动和内容,被压抑或被忽视的东西。

其中包含各种情结,即一组组心理内容的聚集成心理丛。

通过词汇联想而探测。

情结具有自主性和动力,可以控制我们的思想与行为,如自卑情结、金钱情结、年轻情结、有瘾就有情结。

情结与神经症的关系,也与创造性有关。

集体无意识是各种原始意像的储藏库,而原始意像是一些先天的反应倾向和潜在的可能性,它迫使人倾向于采用与自己祖先相同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作出反应。

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重要内容,包含众多的原形,诸如出生、死亡、力量、巫术、英雄、儿童、上帝、风、火、水、母亲、等等。

荣格主要探讨的原型有人格面具、阿尼玛与阿尼姆斯、阴影和自性。

②重点与难点:

集体无意识与原型

③教法:

讲授法

讨论、思考题、作业:

如何理解原型的概念?

试析古典与新精神分析的关系。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霍尔等著:

荣格心理学入门,三联书店,1987年。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口实验课口练习课口双语课程口其他口

教学过程设计(请打√):

复习□授新课√安排讨论口布置作业口课外教学口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讨论口示教口指导口其他口

教学资源(请打√):

多媒体模型口实物口挂图口音像口其他口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人格心理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荣格的人格动力论、人格发展论与人格类型论。

教学器材与工具

 

授课时间

周2、5第6-8节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①掌握荣格的人格类型论;②了解荣格的人格动力论与人格发展论。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与教法:

①基本内容:

荣格认为精神是一个相对闭合的系统,能量可来自于内部肉体过程,也可来自于外部刺激,但一但被精神所吸收,就完全属于精神能量。

心理能是人格所需的能量,亦即里比多。

心理值是用来衡量分配给某一特殊心理要素的心理能的度量。

它不能绝对的测量,但可相对测定。

通过比较,看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心理能的运转遵循等值原则和均衡原则。

人格的发展与个性化同步,主要是一种内在发展的过程,但也要受到父母、教育和文化诸多因素的制约,人格发展是一个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其间经历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四个阶段。

人格的类型可以通过意识活动的倾向性、心理机能等因素划分为8种。

②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人格类型说,难点是心理能运转的规律。

③教法:

讲授法

 

讨论、思考题、作业:

如何理解荣格关于人格动力与人格发展的理论?

荣格如何划分人格类型?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霍尔等著:

荣格心理学入门,三联书店,1987年。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口实验课口练习课口双语课程口其他口

教学过程设计(请打√):

复习□授新课√安排讨论口布置作业口课外教学口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讨论口示教口指导口其他口

教学资源(请打√):

多媒体模型口实物口挂图口音像口其他口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人格心理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个体心理学

教学器材与工具

 

授课时间

周2、5第6-8节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①掌握阿德勒的人格动力理论;②熟悉生活风格理论;②了解个体发展与社会兴趣理论。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与教法:

①基本内容:

本次课程介绍阿德勒的人格理论,包括人格的动力理论,人格发展理论和生活风格理论等。

他认为作为整体的人对于自己的器官缺陷可以通过补偿机制发展自身,人人都会产生自卑感,自卑感可以成为人们向上发展的动力,人们要求克服自卑,追求优越,从而实现自我的发展。

在人格发展过程中,遗传生理因素和社会环境都有作用,自我本身也对自己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这就是阿德勒所谓的创造性自我。

在发展过程中个体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风格,生活风格因社会兴趣的不同,可分为健康的和错误的两大类型,而错误的生活风格又包括支配型、依赖型和回避型。

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可通过他的最早记忆、出生顺序和梦的分析等方面来了解。

②重点与难点:

自卑感和生活风格的概念

③教法:

讲授法

 

讨论、思考题、作业:

自卑感对个体发展有何意义?

个体的生活风格如何形成?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阿德勒:

自卑与超越,作家出版社,1986年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口实验课口练习课口双语课程口其他口

教学过程设计(请打√):

复习□授新课√安排讨论口布置作业口课外教学口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讨论口示教口指导口其他口

教学资源(请打√):

多媒体模型口实物口挂图口音像口其他口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人格心理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自我心理学

教学器材与工具

 

授课时间

周2、5第6-8节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①掌握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说;②熟悉哈特曼的自我理论。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与教法:

①基本内容:

本课程介绍自我心理学的发展,以及自我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自我心理学源于弗洛伊德的自我概念,经安娜弗洛伊德的推动,然后为哈特曼所建立,为艾里克森所丰富和发展。

安娜重视自我对本我的控制作用,提出了自我发展路线。

哈特曼提出了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的概念和自我与本我先天同源论,并探讨了自我的两种自主性,心理能量的中性化和自我对环境的适应过程等等。

艾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从出生到死亡的终生发展的过程,其间经历8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在发展中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变化三方面交织在一起,每个发展阶段以某个危机为特征,危机的解决使个体的自我产生新的品质,并过渡到下一阶段。

自我同一性是艾里克森的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②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说,难点是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③教法:

讲授法

 

讨论、思考题、作业:

自我心理学是如何形成起来的?

述评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说。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叶浩生: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口实验课口练习课口双语课程口其他口

教学过程设计(请打√):

复习□授新课√安排讨论口布置作业口课外教学口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讨论口示教口指导口其他口

教学资源(请打√):

多媒体模型口实物口挂图口音像口其他口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人格心理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人格的社会文化理论

教学器材与工具

 

授课时间

周2、5第6-8节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①掌握霍妮的神经症人格的理论;②熟悉文化与人格交互作用论;③了解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的人格理论、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与教法:

①基本内容:

霍妮区别了情景性和人格性的神经症,并从基本焦虑出发探讨了神经人格的形成,描述了10种神经症的需要和3种神经症人格类型。

卡丁纳和林顿认为人格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创造者,他们从文化的基本制度出发,通过共同的早期经验而形成基本人格类型,而具有这样人格类型的人通过投射创造文化的次要制度。

沙利文认为人格是人际情景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相对持久的人际关系模式或生活方式。

弗洛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个性化过程探讨了社会性格的形成。

②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霍妮的神经症人格形成的理论,难点是神经症需要、文化与人格交互作用的理论。

③教法:

讲授法

 

讨论、思考题、作业:

简述霍妮的三种神经症人格类型及其形成过程。

如何理解人格与文化的交互作用?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葛鲁嘉、陈若莉:

霍妮的文化心理病理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口实验课口练习课口双语课程口其他口

教学过程设计(请打√):

复习□授新课√安排讨论口布置作业√课外教学口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讨论口示教口指导口其他口

教学资源(请打√):

多媒体模型口实物口挂图口音像口其他口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人格心理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类型论与特质论

教学器材与工具

 

授课时间

周2、5第6-8节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①掌握类型论与特质论的区别;②熟悉阿尔波特的特质理论;③了解各种主要的人格类型理论。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与教法:

1基本内容:

本次课程首先探讨了类型论和特质论的涵义、特征及相互区别,并介绍几种主要的类型理论,包括生物学的类型论、心理学的类型论和社会学的类型论,然后介绍阿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阿尔波特是特质论的创始人,把特质看成是一种神经心理的结构,每个人的人格就是由各种特质组合而成。

阿尔波特还提出了动机的机能自主性、自我统一体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等理论,并提出了人格的常规研究法和特殊规律研究法。

②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特质的概念,特质与类型的区别。

难点是动机的机能自主性,及人格的常规研究法和特殊规律研究法。

③教法:

讲授法

 

讨论、思考题、作业:

什么是人格类型论和特质论?

如何理解阿尔波特的机能自主性和自我统一体的概念?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黄希庭:

人格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口实验课口练习课口双语课程口其他口

教学过程设计(请打√):

复习□授新课√安排讨论口布置作业口课外教学口

教学方式(请打√):

讲授√讨论口示教口指导口其他口

教学资源(请打√):

多媒体模型口实物口挂图口音像口其他口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人格心理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与艾森克的人格类型论

教学器材与工具

 

授课时间

周2、5第6-8节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①掌握艾森克的人格类型论;②熟悉卡特尔的特质分类;②了解特质的因素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与教法:

1基本内容:

卡特尔的采用测量和因素分析的方法寻找构成人格的基本维度或特质,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有日常生活资料、问卷材料和客观测验材料,通过研究他找出16种特质。

特质可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个别特质与共同特质,以及各种动力特质等等。

艾森克认为构成人格的基本维度或类型主要有三个,即内外向、神经质和精神质,每一类型都是由特殊反应、习惯反应和特质三个不同水平层层抽象而来。

每个类型都有其神经生物基础,它的形成与遗传有关,也与环境教育有关。

②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卡特尔的特质分类与艾森克的人格类型论,难点是特质的因素分析方法。

③教法:

讲授法

 

讨论、思考题、作业:

如何对特质进行分类?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黄希庭:

人格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艾森克:

如何了解自己的个性,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口实验课口练习课口双语课程口其他口

教学过程设计(请打√):

复习□授新课√安排讨论口布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