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559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最新】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  )

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

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D.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4个氮原子:

N4B.铁离子:

Fe2+

C.硫酸铝:

AlSO4D.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3.化学使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厨房中用铁锅炒菜,主要是利用了铁的导热性

B.洗衣服用的PE(聚乙烯)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青少年喝高钙奶,是为了补充钙原子

D.冰箱中放入活性炭除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4.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4.8

B.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阴离子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8

D.铟原子的质子数是49

5.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使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成为最畅销的商品。

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和二氧化氯(ClO2)是常用消毒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O属于氧化物

B.NaClO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

1:

1

C.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D.84消毒液不能和医用酒精一起使用

6.“宏观一微观一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

甲、乙、丙是三个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是(  )

A.三个过程发生的均是化学变化

B.甲过程中分子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C.乙过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5:

2(或者2:

5)

D.丙过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

7.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合金是金属材料,所以合金中一定含金属元素,一定不含非金属元素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8.化学中,人的五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说法不完全正确的是(  )

A.鼻——嗅觉

B.口——味觉

①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体现了氧气的助燃性

②浓盐酸具有刺激性气味

①发面时加酵母粉,会使蒸出来的馒头松软可口

②用熟石灰等腌制的松花蛋吃起来有涩味,蘸醋吃口感更佳

C.皮肤——触觉

D.眼——视觉

①稀释浓硫酸时,烧杯壁很烫

②氢氧化钠不小心沾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时,玻璃管内固体颜色由红色变为黑色

②在空气中加热铜片,固体颜色由红色变为黑色

 

A.AB.BC.CD.D

9.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60℃,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60℃时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

C.20℃,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KNO3

D.6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0%的KNO3溶液

10.化学实验是我们应用化学知识、拓展化学思维和培养化学素养的重要途经。

如下图所示,在一只烧杯中进行实验,认真分析实验步骤,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或目的的是(  )

序号

目的

步骤

A

探究盐酸能否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①加入NaOH溶液;②滴加酚酞溶液;

③加入适量盐酸

B

检验NaCl中混有Na2CO3

①加入少量样品;②加入适量水至全部溶解;③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

C

验证KCl不能无限溶解

20℃时:

①加入100g水;②加入15gKCl;③加入15gKCl。

(已知:

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

D

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①加入2.5gNaCl;②加入47.5g水;③搅拌至全部溶解

 

A.AB.BC.CD.D

二、实验题

11.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

(1)选用药品。

按下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实验编号

药品

块状大理石、10%H2SO4溶液

块状大理石、7%HCl溶液

大理石粉末、7%HCl溶液

(1)图中丙对应实验_____(填“Ⅰ”、“Ⅱ”或“III”)。

确定用乙对应的药品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不用甲对应的药品,理由是:

_____。

(2)搭建装置。

组装可以控制反应速率的装置,应选用_____(填字母)。

(3)收集气体。

用下图装置收集时,空气从_____(填“x”或“y”)端排出。

(4)如果用

(2)题搭建的装置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其中固体物质在此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

三、流程题

12.稀土金属因其独特的性能而被誉为“新材料之母”。

稀土金属钇的氧化物(Y2O3)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涂层材料,其颗粒大小决定了产品的质量。

利用富钇稀土(含Y2O3约70%,含Fe2O3、CuO、SiO2等约30%)生产大颗粒-氧化钇的一种工艺如下:

(1)操作I的名称是_____。

(2)“酸溶”过程中,氧化钇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分离提纯”是为了除去滤液1中的_____(填化学式)。

(4)“调pH”时加入碱液使溶液的pH_____(填“增大”或“减小”)。

(5)碳酸钇灼烧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此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四、计算题

13.“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

为了测得该纯碱的组成,进行以下实验:

取NaCl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25克溶于适量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

回答下列问题:

(1)NaCl在生活中的用途广泛,请写出一种用途:

_____。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3)求:

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就地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造成空气污染,禁止露天焚烧秸秆,有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故A正确;

B、燃煤火力发电产生大量的空气的污染物,所以发展燃煤火力发电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故B不正确;

C、新能源公交车不污染环境,所以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故C正确;

D、燃放烟花爆竹能产生空气污染物,所以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可减少空气污染,故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故D正确。

故选B。

2.D

【详解】

A、4个氮原子表示为4N,故A不正确;

B、铁离子表示为Fe3+,故B不正确;

C、硫酸铝的化学式为Al2(SO4)3,故C不正确;

D、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则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表示为

,故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

A、厨房中用铁锅炒菜,主要是利用了铁的导热性,故A正确;

B、洗衣服用的PE(聚乙烯)盆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B正确;

C、青少年喝高钙奶,是为了补充钙元素,故C不正确;

D、冰箱中放入活性炭除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故D正确。

故选C。

4.B

【分析】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详解】

A、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4.8,故A正确;

B、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故B不正确;

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故C正确;

D、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铟原子的原子序数为49,则铟原子的质子数是49,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5.D

【分析】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详解】

A、NaClO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A不正确;

B、NaClO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故B不正确;

C、Cl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C不正确;

D、84消毒液和酒精反应生成氯气,有毒,则84消毒液不能和医用酒精一起使用,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

6.B

【分析】

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

A、甲过程中分子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

B、甲过程中分子间隔变大,则分子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B正确;

C、乙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

2(或者2:

1),故C不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睛】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质量和种类均不变。

7.B

【详解】

A、合金是金属和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是金属材料,合金一定含金属元素,也可以含非金属元素,故A不正确;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B正确;

C、碱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属于盐溶液,故C不正确;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不属于中和反应,故D不正确。

故选B。

8.A

【详解】

A、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没有体现氧气的助燃性,不完全正确,符合题意;

B、酵母粉中含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可以和发酵面团中的有机酸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会使蒸出来的馒头松软可口;用熟石灰等腌制的松花蛋因为含有碱性物质而吃起来有涩味,醋可以和碱性物质反应,蘸醋吃可以去掉涩味,口感更佳,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故稀释浓硫酸时,烧杯壁很烫;氢氧化钠不小心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氧化铁是一种红色固体、铁粉是一种黑色固体,可以看到玻璃管内固体颜色由红色变为黑色;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铜是红色固体、氧化铜是黑色固体,可以看到固体颜色由红色变为黑色,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D

【分析】

由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详解】

A、由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0~60℃,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A正确;

B、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60℃时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故B正确;

C、20℃,KNO3的溶解度为31.6g,则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KNO3,故C正确;

D、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g,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60%,不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0%的KNO3溶液,故D不正确。

故选D。

【点睛】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提纯该物质,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10.C

【分析】

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详解】

A、氢氧化钠溶液可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在滴加盐酸后红色褪去,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故A正确;

B、加入适量水至全部溶解,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碳酸钠,故B正确;

C、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4g的氯化钾,在100g水中加入15g的氯化钾后,再加入15g的氯化钾,固体完全溶解,不能得出氯化钾不能无限溶解的结论,故C不正确;

D、加入2.5gNaCl,加入47.5g水,搅拌至全部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为

,实验目的为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可以达到预期目的,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11.Ⅰ

反应太剧烈,不利于收集二氧化碳a、d、f、hx

催化作用

【分析】

碳酸钙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

【详解】

(1)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达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发生,故图中丙对应实验Ⅰ。

用乙对应的药品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反应是碳酸钙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不用甲对应的药品,理由是反应太剧烈,不利于收集二氧化碳。

(2)组装可以控制反应速率的装置,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物的滴加速率,控制反应速率,故应选用a、d、f、h。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应该长进短出,二氧化碳从y端进入,空气从x端排出。

(4)如果用

(2)题搭建的装置制取氧气,为固、液常温型,发生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固体物质是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故在此反应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点睛】

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达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发生,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应该长进短出。

12.过滤

FeCl3、CuCl2增大

分解

【分析】

氧化钇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钇和水,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氧化铜和水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碳酸钇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钇和二氧化碳。

【详解】

(1)操作I是将固液和液体分离,故名称是过滤。

(2)“酸溶”过程中,氧化钇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氧化铜和水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分离提纯”是为了除去滤液1中的FeCl3、CuCl2。

(4)“调pH”时加入碱液先与过量的酸发生中和反应,故使溶液的pH增大。

(5)碳酸钇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钇和二氧化碳,故碳酸钇灼烧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符合一变多,故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分解反应。

【点睛】

过滤能将固液和液体分离,“调pH”时加入碱液先与过量的酸发生中和反应,使溶液的pH增大。

13.调味品(合理均可)NaCl、HCl15.2%

【分析】

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完全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

(1)NaCl在生活中的用途广泛,用途为调味品、配制生理盐水、农业选种等。

(2)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不变,则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完全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稀盐酸过量,故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稀盐酸中的氯化氢,化学式为NaCl、HCl。

(3)设与稀盐酸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

故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点睛】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