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内部摸底化学试题一.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01411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3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内部摸底化学试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内部摸底化学试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内部摸底化学试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内部摸底化学试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内部摸底化学试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内部摸底化学试题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内部摸底化学试题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内部摸底化学试题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内部摸底化学试题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内部摸底化学试题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内部摸底化学试题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内部摸底化学试题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内部摸底化学试题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内部摸底化学试题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内部摸底化学试题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内部摸底化学试题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内部摸底化学试题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内部摸底化学试题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内部摸底化学试题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内部摸底化学试题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内部摸底化学试题一.docx

《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内部摸底化学试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内部摸底化学试题一.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内部摸底化学试题一.docx

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内部摸底化学试题一

2022年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内部摸底化学试题

(一)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吉祥物。

某小学校以“冰墩墩”为载体,举办了系列庆祝活动,下列活动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绘制“冰墩墩”简笔画比赛

B.烧制“冰墩墩”陶器

C.裁制“冰墩墩”卡通服

D.举办“冰墩墩”相关知识竞赛

2.北京冬奥会正值春节,具有中国民俗特点的饺子出现在运动员菜单里。

用面粉做的饺子皮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B.糖类C.油脂D.维生素

3.下列做法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不相符的是

A.在外就餐坚持使用一次性木筷,保障个人健康

B.倡导步行,尽量减少乘坐私家车出行

C.积极参与植树绿化活动,改善空气质量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4.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汞原子:

HG

B.高锰酸钾:

K2MnO4

C.硫离子:

S2-

D.4个氨分子:

4NH4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测pH

C.验满气体

D.称氯化钠固体

6.冬奥会上到处都能看到金属的身影,下列金属的用途利用金属的导电性的是

A.钛合金做雪橇部件

B.铜丝制作电缆

C.铁制作的不粘锅

D.铝质易拉罐

7.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吸附B.沉降C.过滤D.蒸馏

8.认真观察:

如图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粒子是氯原子,是相对稳定的结构

B.该粒子是氯离子,其核内质子数为17

C.该粒子是氩原子,其对应的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D.该粒子是氩离子,符号为Ar-

9.生活中要有“关爱生命,拥抱健康”的意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常吃水果、蔬菜,可以预防坏血病

B.常用铁锅炒菜做饭有助于补铁,可以预防贫血

C.在食盐中添加适量碘,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D.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鲜,可以延长海鲜保质期

10.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煤、石油、甲烷都属于化石燃料

B.尿素、硝酸钾、磷酸二氢铵都属于复合肥

C.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

D.淀粉、葡萄糖、聚乙烯塑料都属于有机物

11.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除我们熟知的性质之外,铝还可以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H2

B.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C.在该反应中,铝元素与氢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变化

D.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其化学性质很稳定

12.如所示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规律的坐标曲线图。

请认真观察,判断下列说法,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滴管滴加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B.向A点时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会变红

C.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对应的点为B点

D.曲线上C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

13.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

其燃料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B.参加反应的甲、丁分子个数比为1:

1

C.乙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

2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

6

14.由金属镁和另外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12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共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9g,在以下金属选项中,不可能是另一种金属的是

A.A1B.FeC.ZnD.Cu

二、填空题

15.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为防疫需要,工作人员时常要喷洒75%的酒精溶液消毒,该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

在空气中含量排名第一,且可以充入膨化食品包装袋内起到防腐作用的气体是___________。

16.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采用丙烷(C3H8)作燃料,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氢气做燃料,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采用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17.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1)甲、乙的溶解度相同的温度为___________。

(2)t1℃时,将10g甲加入2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g;将t1℃时6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10%的稀溶液,需加水___________g。

18.2021年5月15日,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祝融号成功着陆火星,探测得知火星上广泛分布赤铁矿。

(1)使用赤铁矿进行高炉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骑自行车出行低碳环保。

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的措施为___________。

19.认真观察某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

在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微粒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20.甲、乙、丙、丁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一步实现)。

(1)若四种物质均含有碳元素,甲为黑色固体,乙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丙、丁常温下为气体。

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若四种元素均含有地壳内含量最多的元素,乙是一种碱,丙是最常见的溶剂,丁是一种单质气体。

则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甲制取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21.化学与人类社会生活密不可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冬季奥运会以氢燃料电池出行为主,已建成30多个加氢站。

请从微观角度解释氢气能压缩在储气罐内的原因。

(2)有人猜测北京冬奥会纪念币的材质是黄铜合金。

采用黄铜合金做纪念币的优点是什么?

(说出一点即可)

22.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1)实验过程中,小组成员制取了需要的氧气后,随即停止了反应。

此刻试管中的固体种类最多有几种?

(2)实验结束后,将剩余固体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可得到不溶于水的二氧化锰。

该过滤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

23.某实验小组在一定质量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固体和溶液。

(1)请写出上述实验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向反应后滤渣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所含的微粒有哪些?

(3)该反应结束后,溶液质量一定减少,请分析其原因。

24.实验室选用下列仪器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再用已配制好的6%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1)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完成以上实验,图内不需要选用的仪器有哪些___________(写名称)。

(3)经过正确计算,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50g,需量取质量分数为6%的溶液约24mL。

某同学在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俯视读数,对配制结果会造成什么影响?

五、综合应用题

25.碳酸钠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如图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向盛有适量碳酸钠溶液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对应试剂。

(1)试管1中液体变红,说明碳酸钠溶液呈___________(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试管2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

(2)实验小组对试管3反应进行探究:

首先将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液X。

【提出问题】滤液X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

NaOH猜想二:

NaOH和Na2CO3

猜想三:

___________。

猜想四:

NaOH、Na2CO3和Ca(OH)2

【讨论】有同学认为猜想四不成立,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小组成员取少量滤液X分别加入另外两支试管中,向其中一支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试管内的现象为___________,从而得出“猜想三”是错误的:

向另一支试管内滴加适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试管内的现象为___________,从而得出“猜想二”成立,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

【小结】碳酸钠溶液可以与酸碱指示剂、盐酸、氢氧化钙、氯化钙等物质发生反应;反应后的溶质既要考虑生成物,还要考虑过量的反应物。

(3)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若要吸收22g二氧化碳,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纸张的原料主要是植物纤维,纤维表面存在很多毛细管,画画时墨水会渗透到纸张的毛细管里面,这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制陶需要烧窑环节,即瓷坯在窑内经受高温的烧炼,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制作卡通服时需要裁剪布料,这一过程中只是改变了布料的形状、大小,属于物理变化;

D、由于知识竞赛中的具体题目在题干中没有体现,不能确定相关题目中是否有涉及化学变化的内容,故D错误。

故选B。

2.B

【解析】

【详解】

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富含糖类,饺子皮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糖类。

故选B。

3.A

【解析】

【详解】

A、一次性筷子由木材制得,使用越多,消耗木材越多,不利于环保;我们可以使用消毒后的筷子来保障健康,A不符合环保理念;

B、汽车尾气中含有二氧化氮,会污染空气,减少私家车使用,可以减少尾气排放,B符合环保理念;

C、植树可以防尘固沙,净化空气,参与植树活动,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C符合环保理念;

D、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会污染土壤、地下水,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D符合环保理念。

故选A。

4.C

【解析】

【详解】

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汞原子可表示为Hg,故选项书写不正确;

B、高锰酸钾中钾元素化合价为+1价,锰酸根离子化合价为-1价,其化学式为KMnO4,故选项书写不正确;

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硫离子可表示为S2-,故选项书写正确;

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四个氨分子可表示为4NH3,故选项书写不正确。

故选C。

5.C

【解析】

【详解】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

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试剂,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C、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收集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了,故图示操作正确;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氯化钠与砝码在托盘上的位置放反了,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故选C。

6.B

【解析】

【详解】

A、钛合金做雪橇部件,是利用钛合金密度小,强度高,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铜丝制作电缆,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选项符合题意;

C、铁制作的不粘锅,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铝质易拉罐,是利用铝有良好的延展性,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解析】

【详解】

吸附只会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不会除去其他可溶性的杂质;

沉降只会除去颗粒较大的杂质,不会除去其他的杂质;

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颗粒较小的杂质,不会除去细菌和可溶性的杂质;

蒸馏可以将水转化成水蒸气,得到的是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

故选D。

8.B

【解析】

【详解】

A、质子数=原子序数,17号元素是氯元素,该粒子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氯离子,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不符合题意;

B、由A可知,该粒子是氯离子,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故其核内质子数为17,符合题意;

C、由A可知,该粒子为氯离子,氯离子是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故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不符合题意;

D、由A可知,该粒子为氯离子,氯离子是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表示为: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D

【解析】

【详解】

A、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A,常吃可预防坏血病,故选项做法正确;

B、铁元素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缺铁会造成贫血,用铁锅炒菜可适当补充铁元素,预防贫血,故选项做法正确;

C、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发育,食用含碘食盐,可补充碘元素,预防甲状腺肿大,故选项做法正确;

D.甲醛会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因此甲醛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

经过甲醛泡过的海鲜已经变质,不能食用,故选项做法错误。

故选D。

10.D

【解析】

【详解】

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

甲烷是沼气、瓦斯、可燃冰等物质的主要成分,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选项分类错误;

B、尿素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而硝酸钾、磷酸二氢铵,属于复合肥,故选项分类错误;

C、合成纤雏、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分类错误;

D、淀粉、葡萄糖、聚乙烯塑料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分类正确。

故选D。

11.D

【解析】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Al、Na、O、H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2、4、6,反应后Al、Na、O、H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2、4、0,3X中含有6个氢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H2,故选项说法正确;

B、置换反应的定义为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三种,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中,铝、氢气都属于单质。

根据在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在该反应中,铝元素与氢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不是因为其化学性质很稳定,而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2.C

【解析】

【详解】

A、根据图中曲线的起点pH大于7,可知容器里的液体为碱性,是氢氧化钠溶液;根据曲线终点pH小于7可知,滴加的液体为酸性,也就是说,横坐标的溶液是稀盐酸,故A错误;

B、A点时的溶液的pH>7,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B错误;

C、B点时的溶液的pH=7,为中性,说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故C正确;

D、曲线上C点的pH小于7,说明酸过量,此刻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和HCl,故D错误。

故选C。

13.D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方程式进行分析。

【详解】

A.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会发生改变,故A错误;

B.根据反应方程式,参加反应的甲、丁分子个数比为1:

4,故B错误;

C.乙中氮原子与氢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2:

4,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14×2):

(1×4)=7:

1,故C错误;

D.丙的相对分子质量=14×2=28,丁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根据方程式,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28×3):

(18×4)=7:

6,故D正确。

故选D。

14.A

【解析】

【分析】

1g金属可以生成的氢气质量=

【详解】

由分析可知12g镁所产生的氢气质量为:

,实际产生0.9g,则相同质量的另一种金属所产生的氢气质量要小于0.9g,

A、12g铝所产生的氢气质量为:

,大于0.9g,故不可能是铝,A正确;

B、12g铁所产生的氢气质量为:

,小于0.9g,故可能是铁,B错误;

C、12g锌所产生的氢气质量为:

,小于0.9g,故可能是锌,C错误;

D、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可能是铜,D错误。

故选A。

15.    C2H5OH##C2H6O    N2

【解析】

【详解】

75%的酒精溶液中的溶质为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其它1%,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袋通入氮气以防腐,故填:

C2H5OH或C2H6O;N2。

16.    

    

    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热值高等)

【解析】

【详解】

丙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氢气本身无毒,燃烧产物为水,属于清洁燃料;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同质量的甲烷、汽油多,所以是高能燃料,故填:

;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热值高等)。

17.

(1)t2℃

(2)    24    40

【解析】

(1)

根据甲、乙溶解度曲线图可知,其交点表示二者溶解度相同,交点对应的温度是t2℃,故填:

t2℃;

(2)

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即100g水最多溶解20g甲,则20g水中,在该温度下最多溶解甲的质量为4g,因此,溶液总质量为20g+4g=24g;

根据题意可知,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设加入水的质量为x,则有

,解得x=40g;

故填:

24g;40。

18.

(1)

(2)涂油

【解析】

(1)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高炉炼铁使用的还原剂为一氧化碳,条件为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自行车链条因为自身用途,防锈只能采用涂油,不能用刷漆的方法防止生锈。

19.    H+、OHˉ或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    复分解反应

【解析】

【详解】

观察反应前后,依旧以离子形式存在的硫酸根离子、钠离子没有参与反应;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为水分子,故参加反应的微粒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0.

(1)    CaCO3    

(2)    Ca(OH)2    

【解析】

(1)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甲含碳元素且为黑色固体,则甲为碳,乙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则乙为碳酸钙。

丙、丁由碳生成,且为相互生成的气体,应该是碳的两种氧化物。

根据相互生成的转化关系,则丙为二氧化碳,丁为一氧化碳,代入检验,验证合理;

由分析可知,乙为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实验室制取丙,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CaCO3;

(2)

地壳含量最高的元素为氧元素,丙为最常见的溶剂,则丙为水;乙为碱,与水相互生成,则乙为氢氧化钙。

丁是单质气体,因为含氧元素,因此是氧气,由此可知,甲为过氧化氢,代入检验,验证合理;

由分析可知,乙为氢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H)2;甲制取丁,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Ca(OH)2;

21.

(1)氢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加压时间隔可以变小

(2)黄铜的色泽光亮,类似黄金;可塑性好,易加工;抗腐蚀性强(写一条即可)

【解析】

(1)

氢气由氢分子构成,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加压的情况下,分子间的间隔减小,因此氢气能压缩在储气罐内;

(2)

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性的合金,黄铜是由铜、锌组成的合金,具有色泽光亮,可塑性好,易加工,耐腐蚀等特点,广泛用于零件、仪表,日用品的加工与制造中。

22.

(1)3种##三种

(2)缺少引流的玻璃棒

【解析】

(1)

题中未说氯酸钾是否完全反应,假设试管内尚有未反应完的氯酸钾,则试管内有三种物质,即氯酸钾、生成的氯化钾、质量不变的催化剂二氧化锰,故填:

3种或三种;

(2)

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会导致液体洒出,故填:

缺少引流的玻璃棒。

23.

(1)

(2)Fe2+、

、H2O(亚铁离子、硝酸根离子和水分子)

(3)铁与硝酸银、硝酸铜反应后,生成硝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硝酸银、硝酸铜,故溶液质量一定变小(说法合理即可)

【解析】

(1)

根据远端优先原则,铁先与硝酸银反应,若铁粉不足以将硝酸银全部消耗,则铁与硝酸铜的反应不会发生,故一定发生的反应是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有铁,说明铁过量,已经将硝酸银、硝酸铜完全消耗。

因此,滤液中含有的物质是生成的硝酸亚铁,溶剂水,故含有的微粒有亚铁离子、硝酸根离子和水分子,也可以用符号表示为Fe2+、

、H2O;

(3)

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关系为Ag>Cu>Fe,由此可推出生成硝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硝酸银、硝酸铜,故溶液质量一定变小。

24.

(1)3

(2)漏斗、酒精灯

(3)最终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

【解析】

(1)

,故需要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50g×6%=3g;

(2)

该实验有两项,一项是用氯化钠固体与水配制6%的溶液,另一项是用6%的浓溶液加水配制3%的稀溶液。

实验过程中,需要的实验仪器有:

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胶头滴管、试剂瓶。

因此,不需要的是漏斗、酒精灯;

(3)

题中量取的是浓溶液,俯视量取,读数偏大,会导致量取的浓溶液质量减少,相当于溶质的质量少了,因此最终配制的稀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偏小的。

25.    碱性    有气泡生成    NaOH和Ca(OH)2    Ca(OH)2与Na2CO3不能共存    无明显现象    溶液变浑浊    

    设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

答:

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200g。

【解析】

【详解】

(1)无色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试管1中液体变红,说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有气泡生成,故填:

碱性;有气泡生成;

(2)猜想:

试管3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因为两种反应物的量未知,反应后的溶质有三种情况:

①若恰好完全反应,则溶质为氢氧化钠;②若氢氧化钙过量,则溶质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③若碳酸钠过量,则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填:

NaOH和Ca(OH)2;

讨论:

猜想四不成立,原因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不能共存,故填:

Ca(OH)2与Na2CO3不能共存;

实验探究:

滴加碳酸钠溶液时,猜想一、二均不能与之反应,若猜想三成立,会出现浑浊。

但结论是“猜想三”错误,因此滴加碳酸钠应该无明显现象;滴加氯化钙溶液,验证猜想二成立,猜想二中的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则溶液会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无明显现象;溶液变浑浊;

(3)见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