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0+4100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45138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0+4100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k0+4100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k0+4100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k0+4100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k0+4100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k0+4100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k0+4100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k0+4100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k0+4100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k0+4100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k0+4100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k0+4100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k0+4100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k0+4100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k0+4100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k0+4100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k0+4100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k0+4100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k0+4100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k0+4100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0+4100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docx

《k0+4100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0+4100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k0+4100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docx

k0+4100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

k0+410.0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

k0+410.0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郑州市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61.1编制依据61.2编制原则6第二章工程概况及施工目标82.1工程概况82.2施工目标11第三章施工组织管理及施工部署143.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143.1.1组织机构设置143.1.2管理职责163.2施工部署193.2.1技术准备203.2.2施工现场准备213.2.3机械设备准备223.2.4环境保护准备223.2.5工程材料准备233.2.6劳动力准备23第四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244.1测量方案244.1.1平面放样和轴线控制244.1.2高程放样254.1.3下部结构的测量264.1.4上部结构(连续箱梁)的施工测量264.1.5桥面铺装、护栏的测设274.1.6堆载预压对浇筑砼支架模板的沉降观测274.1.7沉降位移观测274.2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284.2.1施工准备与计划284.2.2施工工艺流程294.2.3灌注桩施工布置304.2.4埋设护筒及钻机就位304.2.5泥浆制备304.2.6钻进314.2.7清孔314.2.8制作安装钢筋笼及检测管324.2.9安放导管324.2.10二次清孔334.2.11灌注水下混凝土334.2.12成桩质量检验344.3承台施工技术方案354.3.1施工工艺流程354.3.2施工准备354.3.3基坑防护364.3.4基坑开挖、排水、凿桩头364.3.5绑扎钢筋、立模板374.3.6混凝土浇筑及养生374.4墩身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384.4.1施工工艺流程384.4.2准备工作与测量控制384.4.3钢筋绑扎384.4.4组合钢模板安装394.4.5混凝土工程414.5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424.5.1支架搭设434.5.2支架预压444.5.3挂篮施工方案454.5.4箱梁模板的制作安装454.5.5钢筋工程494.5.6定位筋、波纹管的安装及穿束514.5.7混凝土工程524.5.8预应力张拉544.5.9预应力孔道压浆574.6挂篮施工技术方案584.6.1总体施工规划584.6.2总体施工方法及施工顺序664.6.3悬臂箱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674.7伸缩缝安装924.8护栏施工934.9沥青混凝土铺装93第五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975.1质量管理目标975.2质量保证体系975.3质量保证组织措施995.3.1思想保证措施995.3.2组织保证措施1005.3.3技术保证措施1035.3.4施工保证措施1045.3.5经济保证措施1065.3.6具体施工技术保证措施1075.4工种岗位技术培训1115.5为确保质量所采取的检测试验、见证取样等保证措施1115.5.1检测试验组织机构1115.5.2检测机械、设备配置1115.5.3进货检验和试验1135.5.4过程检验和试验1135.6分部分项分阶段验收步骤及办法1155.7隐蔽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1155.7.1隐蔽工程质量检查工艺流程1155.7.2岗位责任制1165.7.3技术保证措施1165.7.4工程质量检查及验收制度117第六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1186.1安全生产目标及安全质量保证体系1186.2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措施1186.3施工消防安全管理措施1216.4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措施1226.5项目部综合管理措施1226.6专项安全技术措施1246.6.1安全用电1246.6.2满堂支架1256.6.3剪刀撑与横向斜撑1256.6.4斜梯道1266.6.5安全防护1276.6.6拆除脚手架1276.6.7起重吊装1286.6.8高空作业1296.7各分项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306.8安全保卫1346.9安全惩罚措施134第七章文明及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1367.1文明管理机构、管理流程原则1367.2文明施工措施1387.3合理布置场地,做好临时围档,搞好施工场地容貌1397.4搞好治安、保卫工作1407.5做好生活和环境卫生工作1417.6施工现场的CI策划1417.7环境保护措施1427.8减少扰民的措施1437.9水环境的保护措施1447.10大气环境的保护措施1457.11噪声环境的保护措施1467.12振动环境的保护措施1477.13固体废弃物148第八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1498.1工期目标1498.2工程施工节点计划1498.3保证工期措施1498.3.1集中优势兵力,发挥单位优势,开展专业化施工1508.3.2加强网络计划控制,实行目标管理,实现工期目标1518.3.3科学组织安排,加强协作勾通,全力保障施工生产1518.3.4抓好资金管理,确保资金投入1528.3.5搞好对外关系,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1528.3.6科学配置生产要素及设备物资管理,确保供应渠道畅通1528.3.7抓住时机,掀起施工高潮1528.3.8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1538.3.9做好雨季、冬季施工安排1538.3.10以安全、质量促进度,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1548.3.11对施工进度进行有效监控,确保资源合理配置1548.4保证工期的奖惩办法154第九章配合措施155第十章资源配备计划15910.1设备人员动员周期15910.2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15910.3设备配置的原则16010.4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计划16010.5劳动力安排计划16010.6主要材料供应计划及供应方案160附表一: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设备表162附表二:

劳动力计划表164附表三:

施工总平面布置165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郑州市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施工图》;2)《郑州市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意见》;3)交通部现行的路线、路基、路面、地质、水文、桥涵、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境保护、概预算等相关专业的勘测、设计、施工技术规范;4)我单位的施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施工机械装备能力,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和机械化作业水平。

5)我单位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6)交通部部颁有关设计标准与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199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GB50220-95)《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1.2编制原则以初步设计图纸文件和现场踏勘为基础,针对工程特点、难点、重点,结合我单位的施工特长、经验、技术、设备能力,本着“安全为先,质量为本”的安全质量原则,以“确保安全,提高质量,均衡生产,文明施工,降低成本,如期高效”的项目管理思路,同时制定了详细的质量、安全、工期保证措施和各项规章制度,力争达到“质量第一、技术先进、方案可行、工期提前”的目标,以满足业主对本项目的要求。

根据以下原则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1)本施工组织设计的根据是与业主签定的《合同协议书》及施工图纸。

2)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以合同总工期目标要求作为基点和进度控制目标,统筹考虑此项目的施工工艺、现场布置及施工进度计划。

3)本施工组织设计列出的工、料、机等各种资源计划仅作为指导施工参考用,不作为最后的供应计划,其各项数量如有出入时,应以施工中所下达的预算数量为准。

4)本施工组织设计分别接受监理工程师和业主的审核,通过后予以实施。

5)凡本施工组织设计未涉及的内容,将在今后施工进度中在开工报告中不断补充完善。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施工目标2.1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郑州市管城区南曹乡境内,新G310与南水北调总干渠交汇处,总干渠中线与桥轴线交叉桩号为K0+410.000,对应南水北调总干渠中心桩号为SH(3)182+543.138,夹角45度。

2.1.1结构形式本桥上部结构采用三幅75+130+75三跨变截面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采用弧形端头的方柱实心墩,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2.1.2技术标准本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标准为一级公路设计标准,设计车速为80km∕h,桥梁全长290米,桥梁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采用城市道路设计线形标准。

2.1.3主要工程量:

桥梁混凝土36863m3,箱涵一道,挖填土方27.25万m3,防排水工程2456m3,沥青混凝土路面42538m2。

2.1.4地形、地质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场地位于郑州市东南部,地貌单元属山前冲洪积波状平原,勘察场地为耕地,既有场地标高约126.55~129.62m,最大高差3.5m左右。

现南水北调总干渠正在施工,开挖深度约为12米,渠口宽130米。

根据现场钻探揭示,标贯试结果,勘探深度范围内约19.0m以浅为第四纪全新世冲积形成粉土、粉砂;约19.0-45.0m为第四纪晚更新世冲积粉土、细砂层;约45.0-以下为第四纪中更新世冲洪积形成粉质黏土、黏土、细砂层。

将勘察深度内的土层按其不同的成因、时代及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划分为12个工程地质单元层。

⑴素填土(Q4ml):

层底埋深0.5-2.3m,层底高程124.68-127.50m,层厚0.5-2.3m。

地层呈黄褐色,局部为杂色,稍湿、松散,主要为新近堆填粉土、含大量植物根系。

⑴-1杂填土,主要为碎砖块等建筑垃圾。

⑵粉砂(Q4al):

层底埋深3.8-6.0m,层底高程122.34-124.50m,层厚1.5-4.6m。

地层呈黄褐色,中密,潮湿-饱和,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含少量云母,局部夹薄层粉土,稍湿,中密。

见少量黑色斑点及黄色锈斑,见少量钙质结核,粒径约1.0cm。

局部稍有粘性⑶粉土(Q4al):

层底埋深4.9-10.5m,层底高程116.90-122.08m,层厚1.1-9.9m。

地层呈黄褐色,稍湿,稍密-中密。

含少量小块钙质结核和蜗牛壳残片。

见铁染斑点、白色钙质斑点、钙质结核直径约0.5-2.0cm。

局部砂感较强。

⑷粉砂(Q4al):

层底埋深14.0-14.8m,层底高程112.48-114.24m,层厚4.3-9.6m。

地层呈黄褐色,局部浅灰色,饱和,稍密-中密,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含少量云母碎片。

⑷-1粉土(Q4al):

层底埋深14.0-17.0m,层底高程109.98-113.40m,层厚2.5-6.8m。

地层呈黄褐色,稍湿,稍密-中密。

含少量小块钙质结核和蜗牛壳残片。

见铁染斑点、白色钙质斑点、钙质结核直径约0.5-1.5cm。

局部稍有砂感。

⑸细砂(Q4al):

层底埋深18.4-19.2m,层底高程107.98-109.40m,层厚2.0-5.1m。

地层呈黄褐色,饱和,密实局部中密,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含少量云母碎片。

⑹粉质黏土(Q3al):

层底埋深31.7-34.0m,层底高程93.48-95.70m,层厚12.7-14.8m。

地层呈黄褐色,局部红褐色,硬塑局部坚硬。

见钙质斑点及较多钙质结核,粒径2.0-4.5cm,局部夹薄层粉土,黄褐色,湿,中密。

⑺粉质黏土(Q3al):

层底埋深44.3-46.5m,层底高程81.70-84.00m,层厚11.3-13.3m。

地层呈黄褐色-褐黄色,可塑局部硬塑,见少量黄色锈斑及黑色斑点,见少量钙质结核,粒径约4.0cm。

局部夹薄层粉土。

⑻粉质黏土(Q2al+pl):

层底埋深61.0-62.8m,层底高程65.50-66.00m,层厚15.80-18.50m。

地层呈红褐色,局部黄褐色,可塑局部硬塑。

见少量白色螺壳碎片及黄色锈斑,局部含较多钙质结核,粒径约3.0-5.0cm。

局部见泥质胶结,呈柱状。

⑼粉质黏土(Q2al+pl):

层底埋深74.50-76.30m,层底高程51.18-52.30m,层厚13.5-14.6m。

地层呈红褐色-棕红色,硬塑局部坚硬,见少量黑色斑点,局部具泥质胶结,含较多钙质结核,粒径0.5-6.0cm,局部富集,岩芯呈柱状,长度约5.0-14.0cm,局部夹薄层黏土,红褐色,硬塑。

⑽黏土(Q2al+pl):

层底埋深89.5-91.5m,层底高程36.84-38.30m,层厚13.7-15.3m。

地层呈红褐色-棕红色,硬塑局部坚硬,见少量黑色斑点,局部具泥质胶结,含较多钙质结核,粒径0.5-5.5cm,局部富集,岩芯呈柱状,长度约4.0-20.0cm,局部夹薄层粉质黏土,坚硬。

⑾细砂(Q2al+pl):

层底埋深103.8-105.0m,层底高程23.0-23.8m,层厚13.5-14.5m。

地层呈黄褐色,局部红褐色,饱和,密实,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含少量云母碎片。

⑿黏土(Q2al+pl):

本层在勘探深度110.0m范围内,未揭穿。

2.1.5气象路线所在地区位于北温带南沿,属暖温大陆性半干燥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干燥多旱,夏季炎热,多雨易涝,秋季天气多变,旱涝交错,冬季寒冷多风,干燥少雨雪,冬旱频繁。

2.1.6交通路线处有原有乡村道路,路况良好,交通便利。

2.2施工目标一、施工目标我公司承接本工程后,把“质量管理、重在工序”的主导思想结合公司的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管理,实现以下项目管理目标:

(一)工程质量目标分解1、总体质量目标:

合格工程;争创优质工程;2、分项工程合格率一次验收100%以上;3、分部工程合格率验收达100%;4、坚决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有关条款,严格履行质量责任和义务,确保施工质量。

(二)工期目标在保证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前提下,计划于2013年06月20日完工,本工程工期为395日历天。

具体施工进度如下:

(详见后施工进度计划及措施。

)1、桩基础计划于2012年7月15日完成施工。

2、桩承台计划于2012年8月15日完成施工。

3、墩柱及临时支撑柱计划于2012年9月25日完成施工。

4、0#、1#梁段计划于2012年10月20日完成施工。

5、2#——10#梁段计划于2012年12月20日完成施工。

6、11#——17#梁段计划于2013年2月5日完成施工(春节)。

7、19#梁段计划于2013年3月20日完成施工。

8、18#合龙梁段、跨中合龙梁段计划于2013年4月25日完成。

9、桥面系及附属工程计划于2013年6月20日完成施工。

(三)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1、严格按照国家安全制度和规定,达到“三无一杜绝”、“一创建”的目标:

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重大交通和火灾事故;无一次性直接经济损失在五万元以上的其他工程事故;杜绝因公死亡,轻伤率控制在3‰以内。

2、认真贯彻实施国家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等国家、省、市相关管理条例、规范,文明施工,创“省级安全文明工地”。

(四)服务目标1、提供一流的服务,确保用户满意,质量问题投诉率为零。

2、重合同、守信誉、尊重业主,服从监理,积极配合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的工作,接受业主、监理对质量、施工进度计划的监督。

3、严格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有关工程质量保修的规定,积极进行工程回访,让用户满意、放心。

(五)成本控制目标采取各种降低成本措施,在保证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合理降低成本。

(六)施工管理目标实施原则为实现上述目标,作为本工程施工总承包人,拟对整个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施工总体安排,确保本工程的施工安排及项目管理按如下原则进行:

1、我公司将郑州市跨南水北调总干渠七座桥梁工程作为一个形象工程看待,在组织、资源等方面予以特殊保证。

2、为实现工程项目总目标,满足发包人在招标文件中提出的要求,承包人调动所有资源,确保人力、物力、财力满足项目施工要求,保证本工程按时投入使用,不造成对南水北调总干渠的施工及运行。

3、实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本企业已通过ISO9001认证,本施工项目管理规定大纲体现了ISO9001要求,在工程中完全按照ISO9001质量标准要求施工。

4、以积极负责的精神为发包人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服务,特别抓好在施工中提出合理化措施以保证工期和保证质量,做好运行管理中的跟踪服务。

5、作为工程施工总承包人,积极配合发包人做好整个工程的项目管理,主动协调设计人、其它分包人、设备供应人的关系,保证整个工程顺利进行。

6、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特别是工程项目结构分解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对施工过程实施全方位的动态控制。

第三章施工组织管理及施工部署3.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3.1.1组织机构设置我公司在组建“郑州市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项目经理部”后,公司领导采取有力措施,为项目部有效运转保驾护航。

真正实现项目经理负责制,组成矩阵式项目施工管理体系,确保本工程按项目法施工,为全面履行合同,保证工程施工顺利推进创造先决条件。

项目经理部设经理1人,副经理1人,总工程师1人,总质检工程师一人,下设五部二室,即工程技术部、质量监察部、安全协调部、计划合同部、财务部、试验室、综合办公室。

各部室按业务分工和职责范围,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对工程进行有效、全面地监控和管理,承办各项业务工作,全面保证ISO9001:

2000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本标段工程建设任务的优质、高效完成。

另外,我公司还将派遣专家组分阶段进驻施工现场,对施工中的重点、难点项目进行研究指导,帮助项目部抓好施工生产,直接参与重大施工方案的决策。

项目部施工组织机构详见下图。

郑州市新G310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新建工程项目管理机构项目经理工程技术部综合办公室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质、安总监桩基施工队桩承台施工队连续箱梁施工队墩柱施工队财务部试验室计划合同部安全协调部计量合同部3.1.2管理职责1、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代表我单位负责对本工程实施组织、指导、协调与监控,对业主负全责。

项目经理部对工程的实施、完成与缺陷修复等方面,均以我单位名义执行相关事务。

2、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代表企业法人对整个工程负责,是保证本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文明施工的第一责任人。

(1)负责整个工程的组织指挥,传达业主、监理及本单位的指令并组织实施。

负责全面组织实施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方案,并根据工程进展,适时调整资源配置,确保阶段和整体工期目标的实现。

(2)负责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制定本工程质量目标,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规,组织开展质量创优活动,满足合同要求,争创名牌工程。

组织向业主提供质量依据,满足业主提出的有关质量方面的要求。

负责对本工程进行资源配置,保证质量体系在本工程上的有效运行。

(3)负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各项安全活动的正常开展。

(4)负责施工现场的全面文明管理,组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制定并组织实施文明施工管理细则。

3、项目副经理我单位派驻一名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抓好施工生产。

(1)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全面负责项目的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等日常管理工作,做好项目经理的助手。

(2)在施工中严把安全质量关,抓好施工中安全质量工作,把安全质量生产责任制落实下去。

(3)主抓施工生产计划的落实,处理施工出现的具体问题。

4、项目总工程师

(1)对整个标段工程质量、施工技术、计量测试负全面技术责任,指导施工队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有效的技术管理工作。

(2)组织设计文件会审,负责组织编制、实施施工组织设计、网络计划、质量计划、技术管理标准,随时掌握施工动态,加强过程控制,负责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及时解决工程质量中的关键技术和重大技术难题,督促检查各项质量规划的实施。

(3)在总部总工程师和有关业务部门指导下,并征得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同意,提出贯彻改进工程质量的技术目标和措施。

(4)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负责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5)对本工程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技术工作负责任,结合工程特点及施工进度及时下达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并认真贯彻落实。

5、项目总质检工程师职责

(1)对项目现场质量管理全面负责,协助项目经理定期召开质量会议,并通报质量情况;提出项目检验、试验人员和试验设备配备方案。

(2)组织经理部内的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及竣工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3)参加不合格工程的评审与处置,主持纠正措施的验证;6、工程技术部

(1)熟悉、校对设计资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制定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组织实施施工中的交接桩和复测及控制测量。

(2)严格技术管理,组织工程项目设计资料的审定和承办变更设计;组织竣工文件的编制,认真办理项目移交和竣工文件移交。

(3)认真做好施工设计文件、资料、图纸的收发、保管和有关资料的描绘与复制;对施工队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答复和解决。

(4)编制科技规划和阶段性科技管理规定,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组织“新工法”的编写和现代管理方法的推广,负责科研立项的成果实施和编制。

7、质检部

(1)负责编制项目质量计划,组织工程项目的QC小组活动。

依据我单位质量方针和目标,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规划,负责质量综合管理,行使质量监察职能。

确保产品在生产、安装及交付的各个环节以适当的方式加以标识,并保护好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

负责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最终检验和试验、不合格品的控制、质量记录的控制,确定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全部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指导。

(2)负责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坚持按“三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

7、安全协调部

(1)负责制定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规划,负责安全综合管理,编制和呈报安全计划、安全技术方案和保证措施,并在施工中认真贯彻落实。

(2)负责安全检查督促,对突发事件提出预防措施,对关键工序提出安全施工防范的技术交底。

定期对施工队进行安全教育,组织每周、每月安全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监督整改。

(3)负责劳动保护专项资金计划实施,监督劳保用品的发放和使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3)负责工程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坚持按“三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

8、财务部负责本工程的资金保障、财务管理和责任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