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铸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40422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2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铸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铸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铸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铸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铸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铸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铸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铸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铸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铸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铸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铸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铸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铸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铸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铸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铸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铸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铸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铸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铸造.docx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铸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铸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铸造.docx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铸造

广东省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

共3页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1-1铸造基础

授课

时间

2012.2.13

课时

1节

班级

10数控班

启发式教学+练习

作业

题数

2题

拟用

时间

30分钟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铸造的特点及应用;

2、熟悉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

小黑板、三角尺、模型、掛图

铸造的特点

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一般是:

金属材料铸造、锻压或焊接毛坯切削加工和热处理零件装配和试验机械。

 

审阅签名: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一般是:

金属材料铸造、锻压或焊接毛坯切削加工和热处理零件装配和试验机械,那么我们就从零件的毛坯第一种制造方法讲起。

二、新课

§1-1铸造基础

一、铸造及其分数

定义:

将熔融金属浇注、压射或吸入铸型型腔中,凝固后得到一定形状和性能铸件方法。

砂型铸造

金属型铸造

铸造的分类:

压力铸造

特种铸造离心铸造

熔模铸造

二、铸造特点:

可获得复杂外形及内腔的铸件;

铸件尺寸与质量不受限制;

(1)、优点:

可铸造任何金属和合金铸件;

成本低廉;

铸件形状、尺寸与零件很接近。

工序繁多,易产生缺陷;

(2)、缺点:

尺寸精度低;

铸件的内在质量差,承载能力不及锻件;

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

三、铸造应用:

广泛应用于机械零件的毛坯制造。

铸造步骤:

1、制造具有和零件形状相适应空腔的铸型。

2、制备成分、温度都合格的液态金属。

3、将液态金属浇注入铸型的空腔内

4、凝固后取出铸件并清理它的表面和内腔。

四、铸造安全文明生产(P6)

(二)、小结

铸造最大的优缺点是:

可获得复杂外形及内腔的铸件,但铸件的内在质量差,承载能力不及锻件,这也是我们以后选择毛坯制造方法的主要参考点。

(三)、布置作业

简答:

(1)、铸造的优缺点是什么?

(2)、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

广东省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

共5页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1-2砂型铸造

授课

时间

2012.2.14

课时

6节

班级

10数控班

启发式教学+练习

作业

题数

2题

拟用

时间

30分钟

1、掌握模样和芯盒尺寸的确定;

2、熟悉造型、造芯的过程及浇注系统和冒口的设计。

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浇注、落砂和清理的操作过程;

4、熟悉铸件常见缺陷并了解其产生的原因。

小黑板、三角尺、模型、掛图

模样和芯盒尺寸的确定

浇注系统和冒口的设计

1、铸造的优缺点及应用;

2、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

3、铸造的分类。

 

审阅签名: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提问:

铸造的优缺点是什么?

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

→如何进行铸造:

砂型的制作

二、新课

§1-2砂型铸造

定义:

用型砂紧实成型的铸造方法。

特点:

操作灵活、设备简单、生产准备时间短等优点;尺寸精度低、质量不稳定等缺点。

应用:

单件、小批量生产或特大型铸造和复杂铸造产生。

一、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

图1-1砂型铸造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1-2砂型铸造工艺过程

1、制造模样和芯盒

1、模样概念:

获得与零件外部轮廓相似的型腔。

材料:

木材、金属或其它材料

2、模样尺寸要求:

(1)、加工余量:

根据铸件尺寸、公差等级和加工余量等级查手册确定;

(2)、收缩余量:

式中:

ε——铸件收缩率;

La,Lb——同一尺寸在模样与铸件上的长度,㎜。

(3)、起模斜度:

容易从铸型中取出模样或型芯自芯盒中脱出,平行于起模方向在模样或芯盒壁上的斜度α。

(如图1-2)一般α=0.5°~3°

(4)、铸造圆角:

(如图1—3)

造型方便

作用:

防止浇注时尖角被冲坏

减少铸件尖角处应力集中

(5)、芯头:

作用:

定位和支承型芯

(6)、分型面:

接合面

分型面具有最大水平投影尺寸;

分型面数量尽可能少;

选择要求:

尽量满足浇注位置的要求;

造型方便;

起模容易。

3、芯盒

尺寸要求:

芯盒的内腔与型芯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2、制备型(芯)砂

(1)、材料:

砂、黏土、有机或无机粘结剂和其它附加物

①砂:

硅砂(sio2),耐火,砂粒均匀,粒度为0.075~1㎜,透气性好。

②黏土:

二维层状构造的水化硅酸铝,颗粒尺寸小于2μm。

③有机或无机粘结剂:

使型(芯)砂具有一定强度和可塑性。

常有:

有机:

干性油、树脂、淀粉

无机:

高岭土、膨润土、水玻璃(硅酸钠)、水泥。

④附加物:

煤粉和木屑

煤粉的作用:

防止铸件表面粘砂;

木屑的作用:

改善透气性和退让性。

可塑性:

可塑性好,易于成形

强度:

要有足够的强度,避免产生铸造缺陷

(2)、型(芯)砂性能要求耐火性:

能承受高温,防止铸件粘砂

透气性:

透气性与孔隙度有关,透气性差易产生气孔

退让性:

退让性好,防止铸件变形、裂纹

3、造型

 配制好的型砂+模样=造型

 

         两箱造型:

两个砂箱;

         三箱造型:

三个砂箱;

地坑造型:

在地平面以下的砂箱中造下型;

组芯造型:

若干块砂芯组合成铸型,不用砂箱;

 (1)、手工造型整模造型:

没有分模面;

挖砂造型:

挖去阻碍起模的型砂;

         假箱造型:

使用底胎(假箱);

分模造型:

有分模面;

活块造型:

用活块做小凸台;

刮板造型:

不用模样而用刮板操作;

(2)、机器和自动化造型

概念:

用机器全部完成或至少完成紧砂工作的造型工序。

   特点:

生产率高,铸件精度高,质量好,但设备、工艺装备投资大。

   应用:

大批量生产和流水线作业。

4、造芯

目的:

获得铸件内孔或局部外形;

       手工造芯:

应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分类  机器造芯:

应用于大批量生产。

       烘芯——提高型芯的强度和透气性;

   要求  放置芯骨——提高型芯强度;

  放置蜡线——提高型芯透气性;

    刷涂料——提高耐火性、保温性、化学稳定性。

5、合型

概念:

将铸型的各组元(上型、下型、型芯、浇口盆等)组合成一完整铸型;

操作:

合型前检查→试合型→合型→压紧。

6、熔炼和浇注

 定义:

把熔融金属注入铸型的过程。

(1)、浇注系统

 作用:

⑴、保证熔融金属平稳、均匀、连续充满型腔;⑵、阻渣;⑶、调节凝固顺序;⑷、补缩作用。

 组成:

   浇口杯:

漏斗形,作用:

承接、导入、缓冲、挡渣;

   直浇道:

垂直通道,有一定锥度,作用:

调节速度、增加压力;

   横浇道:

截面梯形,作用:

分配、挡渣;

   内浇道:

截面梯形或半圆形,作用:

控制流速和流向。

封闭式浇注系统关系:

A直﹥A横﹥A内

(2)、冒口

概念:

在铸型内储存供补缩铸件用熔融金属的空腔。

作用:

补缩、排气、集渣;

位置:

铸件最高和最厚处,可根据铸件的大水开设多个冒口。

(3)、浇注工艺要求

影响铸件质量的因素:

   ①、浇注温度 温度高:

铸件易产生粘砂;

         温度低:

铸件易产生浇注不足。

 ②、浇注速度 速度快:

冲坏铸型,产生夹砂;

           速度慢:

形成断层,产生裂纹。

浇注要求:

浇注前,清除熔融金属表面熔渣;浇注时,保持浇口杯充满。

7、落砂和清理

1、落砂  手工落砂:

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机械落砂:

用于大批量生产。

     铸铁件:

用铁锤敲打;

2、清理 铸钢件:

用气割切除;

     有色金属铸件:

用锯削除去。

8、检验

     外观质量:

粗糙度、尺寸公差、形状偏差、质量偏差、表面缺陷;

铸件质量 内在质量:

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内部缺陷;

     使用性能:

工作性能、被切割性能、焊接性能、运转性能。

二、铸件的缺陷

(1)气孔:

表面光滑,呈梨形、圆形或椭圆形;

         造型材料水分多;→烘干;

产生原因:

 透气性差;→加木屑、砂均匀、扎针孔;

         浇注速度过快。

→降速

(2)缩孔:

形状不规则,壁粗糙,在最后凝固部位;

   产生原因:

补缩性差。

→加冒口。

(3)砂眼:

有砂粒的孔洞;

         型砂强度不够;→加黏结剂;

产生原因:

 紧实度不足;→紧实;

      浇注速度快。

(4)粘砂:

铸件表面粗糙;

产生原因:

型砂耐火性差;→刷涂料;

      浇注温度过高。

(5)冷隔:

铸件未完全融合,交接处圆滑;

      浇注温度过低;

产生原因:

 浇注速度慢;

      浇注系统开设不当。

(6)浇不足:

铸件不完整;

    浇注温度过低;

产生原因:

 浇注速度慢;

      浇注系统开设不当;

金属量不够;

铸件太薄。

(7)裂纹:

  冷裂:

容易产生,呈长条形;

       热裂;严重氧化,无光泽。

         铸件壁厚相差大;→过渡圆角;

   产生原因:

 浇注系统开设不当;→重开;

         退让性差。

→加木屑、蜡线。

(四)、小结

1、铸造工艺图尺寸=加工余量+收缩量+起模斜度+铸造圆角;

2、型(芯)砂的性能要求:

可塑性、强度、耐火性、透气性、退让性;

3、分型面的选择;

4、浇注系统和冒口的开设。

5、铸件常见缺陷:

气孔、缩孔、砂眼、粘砂、裂纹,产生的原因。

(五)、布置作业

1、名词解释:

型砂、芯砂、模样、冒口;

2、简答:

(1)、制造模样时要注意的问题?

(2)、冒口的作用及设置的位置?

3、填空题:

铸件常见的缺陷有、裂纹、砂眼、和气孔等。

4、选择题:

(1)、防止铸件产生裂纹的方法有()。

A、提高浇注温度;B、提高砂型与型芯的退让性;C、提高砂型的强度;D、使铸件壁厚均匀;E、重新开设浇注系统。

广东省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

共5页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1-3特种铸造及

铸造新技术

授课

时间

2012.2.22

课时

2节

班级

10数控班

启发式教学+练习

作业

题数

2题

拟用

时间

30分钟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常用的特种铸造方法;

2、熟悉各种特种铸件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小黑板、三角尺、模型、掛图

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离心铸造、熔模铸造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1、铸件常见缺陷:

气孔、缩孔、砂眼、粘砂、裂纹;

2、砂型铸造的缺点;

3、熟悉造型、造芯的过程及浇注系统和冒口的设计。

 

审阅签名: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提问:

铸件常见缺陷:

气孔、缩孔、砂眼、粘砂、裂纹;砂型铸造的缺点。

有没有一种更好的铸造方法?

→特种铸造。

二、新课

§1-3特种铸造及铸造新技术

一、特种铸造

1、熔模铸造(失蜡铸造)

 

(1)、概念:

 

(2)、工艺过程:

[板书]①制作蜡模(第一次铸造—金属型铸造)

制造标准铸件(母模)→压型(制造蜡模型腔)→浇注→冷却→得到蜡模组。

母模的尺寸=零件尺寸+加工余量+蜡料收缩量+铸造合金收缩量+铸造圆角。

②制作型壳(第二次铸造—砂型铸造)

蜡模→熔模涂料→加石英砂→硬化(氧化铵)→重复,得到5~10㎜厚型壳(制壳)→脱蜡→焙烧→得到铸型

③浇注

填砂(增强强度和稳定性)→金属的浇注→落砂、清理→检查→合格的铸件。

 (3)、特点:

①、可制造复杂的铸件;

②、精度高,IT12~IT9,Ra12.5µm~1.6µm,没有起模斜度和分型面;

③、适应性广;

④、工艺复杂,成本高,质量不能太大。

 (4)、应用:

各形状复杂的精密小型零件的毛坯。

图1—7熔模铸造工艺过程

2、金属型铸造(永久型铸造)

(1)、概念:

(重力作用)

(2)、常用材料:

  外壳:

灰铸铁、铸钢;

      砂芯:

用于高熔点合金铸件;

型芯:

 金属芯:

用于有色金属铸件。

 (3)、特点:

①、可重复使用,又叫永久型铸造;

②、精度高,IT12~IT10,Ra12.5µm~6.3µm;

③、晶粒细,力学性能好;

④、生产率高;

⑤、成本高,生产准备时间长;

⑥、透气性差,无退让性,铸件易产生浇不足、冷隔、裂纹等缺陷,铸造合金的熔点不能太高,质量不能太大。

 (4)、应用:

非铁合金、尺寸小、形状简单壁不能太薄的铸件大批量生产。

3、压力铸造

 

(1)、概念:

(外力作用、少切削或无切削加工方法)

(2)、组成:

压射装置+合型机构(金属型)(如图1-5)图1-5 压铸机工作原理

 (3)、特点:

①、铸造形状复杂的薄壁件;

②、质量高,精度高,IT12~IT10,Ra3.2µm~0.8µm;

③、生产率高;

④、投资大,制型复杂,周期长;

⑤、铸件内部有大量气孔;

⑥、压铸件不能大余量加工和热处理。

 (4)、应用:

非铁合金(锌、铝、镁、铜合金)有色金属的中小型薄壁件的大批量生产。

4、离心铸造

 

(1)、概念:

(离心力作用)(如图)

 

(2)、分类:

 绕立轴旋转:

铸件内表面呈抛物面,壁厚不均匀;

 水平轴旋转:

壁厚均匀。

(3)、特点:

 ①、结晶由外向内顺序进行,呈方向性;

 ②、结晶组织细密,力学性能好;

 ③、没有浇注系统、冒口等金属的消耗,省去型芯;图1-6 离心铸造

 ④、铸件内孔不准确,内表面质量差。

(4)、应用:

铸造空心回转体,如管、缸套及滑动轴承。

二、铸造新技术和新工艺                     

1、消失模铸造(实型铸造)

定义:

将与铸件尺寸形状相似的石蜡或泡沫模型粘结组合成模型簇,刷涂耐火涂料并烘干后,埋在干石英砂中振动造型,在负压下浇注,使模型气化,液体金属占据模型位置,凝固冷却后形成铸件的新型铸造方法。

工艺过程:

特点:

(1)、铸件质量好,成本低;

(2)、材质不限,大小皆宜;

(3)、精度高、表面光洁、减少清理、节省机加;

(4)、内部缺陷大大减少,铸件组织致密;

(5)、可实现大规模、大批量生产;

(6)、适用于相同铸件的大批量生产铸造;

(7)、适用于人工操作与自动化流水线生产运行控制;

(8)、生产线的生产状态符合环保技术参数指标要求;

(9)、可以大大改善铸造生产线的工作环境与生产条件、降低劳动强度、减少能源消耗。

2、陶瓷型铸造

定义:

将金属液浇注到陶瓷铸型中获得铸件的方法,是在砂型铸造和熔模铸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精密铸造。

分类:

陶瓷型全由陶瓷浆料浇灌而成。

采用衬套,在衬套和模样之间的空隙浇灌陶瓷浆料制造铸型

工艺过程:

砂套→陶瓷浆料的配制及灌浆→起模→喷烧→焙烧(全部由陶瓷浆料灌制的,焙烧温度可高达800℃,焙烧时间2~3h,水玻璃套的陶瓷型,焙烧温度在350~550℃)→浇注与清理

特点

(1)、铸件的尺寸精度高IT3~5、表面粗糙度低Ra10~1.25μm,与熔模铸造铸件的相近。

(2)、可以铸出大型的精密铸件,重量可达十几吨。

(3)、投资少、生产周期短

(4)、由于有灌浆工序,不适合生产批量大、重量轻和形状复杂的铸件,且工艺过程难以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应用:

陶瓷铸造已成为铸造大型厚壁、精密铸件的重要方法。

如铸造冲模、锻模、玻璃器皿模、压铸模和模板等,可以大大节约加工工时,也可用于生产中型精密铸钢件。

(五)各种铸造方法的比较:

砂型铸造虽有许多缺点,但适应性强,设备简单,是最广泛的方法,特种铸造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显优越性。

表1.1常用铸造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铸造方法

比较项目

砂型铸造

熔模铸造

金属型铸造

压力铸造

离心铸造

适用金属

不限制

不限制,以碳钢和合金钢为主

以有色金属为主

用于有色金属

多用于黑色金属及铜合金

铸件晶粒

特细

铸件形状

不限制

不限制

不宜复杂

不宜厚壁或壁厚差太大的铸件

适宜回转体的中空铸件

铸件最小壁厚/mm

铝合金>3

灰铸铁>4

铸钢>6

一般0.2~0.7

孔φ1.5~2

铝合金>2~3

灰铸铁>4

铸钢>5

一般0.5~1

孔φ0.7

最小孔为φ7

适合铸件大小

不限制

小型铸件,一般小于25kg

以中小型铸件为主

中小型铸件,一般为10kg以下

不限制

批量

不限制

不限制

大量

大批量

大批量

尺寸精度(IT)

12~9

12~10

12~10

表面粗糙度Ra/μm

粗糙

12.5~1.6

12.5~6.3

3.2~0.8

12.5~6.3,但内孔粗糙

铸件加工余量

小或不加工

小或不加工

生产率

低、中

低、中

中、高

最高

应用举例

机床床身、变速箱、泵体、发动机缸体、电机外壳、皮带轮

刀具、增压器叶轮、工艺品

发动机铝活塞、气缸盖、差速器壳

汽车化油器、喇叭、电器、仪表、照相器材

铸铁污水管、气缸套、活塞环、双金属轴承

(六)、小结

常见的特种铸造:

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熔模铸造,其特点和应用。

(七)、布置作业

1、填空题:

常用的特种铸造有、离心铸造、、熔模铸造等。

2、选择题:

(1)、铸造双层金属轴瓦应采用()。

A、离心铸造;B、压力铸造;C、熔模铸造;D、金属型铸造。

(2)、铸造形状复杂的精密小型零件的毛坯应采用()。

A、离心铸造;B、压力铸造;C、熔模铸造;D、金属型铸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