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73098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3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x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生通过品味咀嚼“无赖”、“醉”等词语,深入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生借助朗读、析词、想象,感悟词中田园生活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剖题切入。

  1、师导语: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历来被称为“诗词国度”。

  从小到大我们学了许多诗词,从这些优秀的诗词中,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秀丽,感悟到人物的志趣情操。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诗词的殿堂,去感受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

  2、请同学们看看老师写课题。

  教师边板书边说“清平乐”是词牌名,真正的题目是“村居”,所以中间要空一格

  3、谁能把题目读好?

  4、师:

一眼看到“村居”,大家有什么感受?

师: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的想象让题目有了意义,让阅读更有趣味,一起再来读课题。

  过渡:

你们的描述已经让我陶醉了,在大词人笔下,又给我们展

  示出一幅怎样的风景画呢?

让我们打开书,走进词人所营造的田园世界吧!

  二、理解字词,疏通语言,初步感知词意。

  1、读书要求: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做到八个字:

字字响亮,字正腔圆。

  2、生自由读词。

  3、师从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理解字词等方面、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

  a、注意读好字音:

茅檐、醉相媚好、翁媪、锄豆、卧剥莲蓬。

  “媚”读去声,“媪”读“ǎ0”,“剥”读“bāo”.

  b、相机理解“翁媪”一词的词义。

  看图,谁是翁?

我们学过“孤舟蓑笠翁”、“家祭无忘告乃翁”,“翁”是什么意思?

  “翁”就是指年老的男子。

  那“媪”有“女”字旁,想一想是什么意思?

看图理解,指的是年老的妇女。

  c、相机理解“吴音”一词。

吴音:

吴地的方言。

作者写这首词,在江西上饶地区,这里春秋时代属于吴国。

现在那里的人还在使用“吴音”。

  师小结:

刚才通过联系旧知、观察画面、分析字理等方法,理解了一些词语的意思。

今后,大家在学习古文时,也可采取这样的方法去学习。

  4、初步感知全词大意。

  交流:

能说说这首词的大意吗?

你感觉哪个句子意思不好理解?

  5、生分组说词意,读诗句。

  三、整体感知、想象画面,品味诗词情趣。

  1、师: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同学们,词读到这儿

  为止,你看到了几幅画面?

生交流:

  a、看到池塘上泛着的绿意,溪中流水淙淙。

硕大的荷叶托着水

  上芙蓉—荷花,还泛着青春的红晕。

引读:

这就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b、“溪上”:

看到一对老夫妇坐在家门前聊家常。

引读:

这就是—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c、看到二儿子心灵手巧,正用薄竹片专心致志地纺织精致的鸡笼。

引读:

这就是—“中儿正织鸡笼。

  d、“溪东”:

看到一亩见方的豆田上,大儿子正辛苦地锄苗。

  引读:

  “大儿锄豆溪东。

  e、“溪头”:

看到调皮可爱的小儿子正趴在池塘边,剥开莲藕吃莲子,不时咂着小嘴。

引读:

这就是—“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师:

  “茅檐、小溪、青草、老翁媪”,这一切巧妙的组合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诵读全词吧!

  四、引导发现,品析词眼,提挈全篇,深化情感。

  1、师过渡:

俗话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我们已经读了

  这么多遍,再通过自己的想象,一定理解了很多。

但古诗词创作年代毕竟离我们遥远,所以有些字词背后蕴涵着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2、师:

你读懂了哪些字的内涵?

有什么问题?

品读、交流:

  a、品味“无赖”。

  仔细读读最后两行,想一想。

  “无赖”在这里应该取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从“喜”字感受到诗人对小儿子不是讨厌,而是喜欢;从“卧”字感受小儿子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烂漫、调皮可爱;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从小儿子的姿态、吃相等方面来理解。

  “最喜”和“卧”字让同学们推敲出了无赖的应取之意感受到小儿子的活泼顽皮,那怎么读呢?

指名读,读出小孩子的可爱、淘气、活泼的童趣。

  b、品味“醉”。

  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

  醉可以组什么词?

研究:

在词中你认为哪种醉更为恰当?

预设:

美好的风光、孩子们的勤劳可爱、夫妻的恩爱让老两口陶醉。

  除了陶醉,老两口闲暇之余喝喝洒,聊聊天,因此还有些酒杯之意。

  ·有感情的朗读,想象老两口心理,他们会说些什么?

  ·学生畅谈后再读,读出温馨的情景。

  小结:

老人为风景的迷人而醉,为夫妻的亲密而醉,为孩子们的

  懂事而醉。

  d、理解诗人之“醉”。

  多么美好的景色,多么和睦的家庭啊!

课文里除了老夫妻之醉,还有谁在醉?

想象诗人喝了一点酒来到这里看到和平安宁的情景,情不自禁地

  吟出了: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诗人因为什么而醉?

仅仅是因为喝酒了吗?

师:

这样的情境怎能不让人陶醉,怎能不让人向往呢?

让我们把

  这种感觉读出来。

  四、吟诵积累,引读明意,拓展延伸。

  1、师:

如此醉人的词,能不能像吟诵古诗那样把它吟诵于心呢?

  把书合上试一试。

  2、师生全作背整首词。

  3、师生对白。

师说词意,生说词句。

  4、指名背诵。

  5、师:

今天我们跟随着辛弃疾来到了宋代的乡村,和他一起感

  爱恬静的田园风光,一起领略了安乐的田园生活。

相信在这次旅途中,我们的心灵同样也得到了陶冶,得到了净化。

在古词中还有许多描写田园生活的,同学们可以继续查阅,也可

  以了解辛弃疾的其他词。

  “学无止境”,“举一反三”才能带着我们

  走向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五、板书设计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景—美

  人—美

  醉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2

  清平乐作者:

辛弃疾村居屋檐低,茅舍小。

小溪潺潺,岸上

  长满了茵茵绿草。

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

  好!

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

  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

  里锄草。

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

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

  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佬。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

  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词这种文体的有关知识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多种方式灵活理解

  词语

  3.结合图意,在正确解释词语、句子的基础上,理解这首词的意

  思

  4.想象词描绘的意境,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6.通过理解这首词中的意境和情境,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和热爱国家的赤子情怀教学重点: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感受词的意境,体会安宁美好的乡村生活,并能动笔将词的意境描写出来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想象、朗读等方式感受词的意境教法学法:

朗读法、抓重点词句品味想象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词”

  1.上新课前,我们先来复习一首古诗

  2.从形式上比较一下,这两篇课文有什么不一样吗?

  3.简介“词”这一文学形式: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它兴起于南朝,成形于晚唐,盛行于宋代;最早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所以每首词都必须按一定的歌谱填写,这歌谱叫词牌如,题目中的“清平乐”就是词牌,“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

  二、初读全词

  1.我们一起来把课题读一读课件出示:

清平乐村居强调:

乐:

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

  “清平乐”与“村居”之间注意停顿

  2.这首词的题目“村居”是农村人家的意思,辛弃疾笔下的农村人家是怎样的一户人家呢?

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3.读一读这首词,希望大家读正确、读通顺

  4.这几个字的读音要注意:

翁媪、锄、剥、莲

  5.读词不仅要读得字正腔圆,还要注意词的停顿上、下阙之间也要注意停顿我们再来读一遍

  三、理解词句

  1.刚才大家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还真有了些词的韵味有不理解的字或词吗?

  2.学生质疑

  3.教师预设①“吴音”不是指苏州、无锡这一带的方言,而是课文中“农家”的所在地——江西上饶地区,所说的方言叫“吴音”②说着“软软吴音”的是谁呢?

从字形上我们不难发现,“翁”指老公公;

  “媪”则指老妇人“翁媪”就是一对老夫妻③你是怎么理解“相媚好”的呢?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结合词的内容来说说④“锄豆”是怎么回事?

⑤“无赖”一般指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小儿”是这样的无赖吗?

从这首词中我们也能体会出作者对“小儿”的喜爱之情

  4.理解了这些词语,我们对这首词的内容的理解也就更深了一层

  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词,注意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四、品味意境

  1.这首词朴实易懂,说说哪些句子你自己就能读懂

  2.这首词中哪种景象你特别欣赏,并从中品出了味道?

  3.能拿起你的笔,为大家描写一下你最感兴趣的画面吗?

  4.这一个一个的画面是通过什么事物连成一个整体的?

  5.重点赏析“醉”字①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这首词的意境,你会选哪个字?

②谁为什么而醉?

③看着山清水秀的乡村美景,老夫妇俩醉了!

看着勤劳、活泼的

  孩子们,老夫妇俩醉了!

喝着美酒、悠闲地聊着天,安宁舒适的生活更是让他们陶醉!

一起读一读,把老夫妇俩的幸福、满足、陶醉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让我们也一起醉上一醉!

  6.体会诗人的情感①醉的仅仅是“白发翁媪”吗?

②看着眼前的景象,词人辛弃疾也醉了,他又为何而醉?

③让我们像作者一样,陶醉地读一读这首词

  7.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让我们来试着唱一唱,好吗?

  五、拓展阅读

  1.辛弃疾也是多姿多彩的,除了有茅檐低小的恬淡情趣,还有金戈铁马的壮烈让我们来看一看辛弃疾的另一种“醉”吧!

  2.课件出示《破阵子》

  3.在这首词中,辛弃疾又为何而醉?

  4.辛弃疾的一生,经历了力主抗击外族侵略的金戈铁马的岁月,也经历了被贬乡村、陶醉物外的沉沦词的风格也迥然不同希望同学们更多地了解辛弃疾,了解辛弃疾词中或壮怀激烈,或恬静淡然的情感

  六、课外作业

  1.认真书写“翁、锄、莲”;

  2.背诵这首词,并想象整首词描绘的情境,写下来念给家长听;

  3.搜集辛弃疾写的其他的词,读一读,背一背板书设计:

清平乐村居景溪青青草美人翁媪相媚好大儿锄豆醉中儿织鸡笼小儿剥莲蓬《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3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江西上饶带湖闲居时,写的一首表现农村生活的词作。

全词不用“人在图画中”的咏叹来直接抒发主观感受,而是置身局外,静处闲看,移步换景,客观摹状,摄取了特具画意诗情的人物活动镜头。

词中以“溪”萦回映带,意脉连绵,情思不断,组合成了江南农村的清秋风景画和劳动风俗画,字里行间表达了词人对安宁平静的农村田园生活的喜爱,抒发了对安居乐业的生活的陶醉之情。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凭借朗读、联想,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说一说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写下来。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通过朗读、联想,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达到熟读成诵是本课的重点。

  一、话题引入,初读感知。

  1、板书“居”,组词。

想到了什么?

然后板书“村居”。

指名背诵高鼎的《村居》。

  2、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题名也叫《村居》的诗,不过,它的前面还有三个字“清平乐”。

  “清平乐”是词牌名,又名“醉东风”,它相当歌曲的谱子。

看,咱们的语言真有意思,三个字就能定下曲子的意境。

  3、这首词的作者是南宋的爱国词人辛弃疾。

  4、放声诵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读通读顺,读正确。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

翁媪锄莲相媚好剥

  2、指名学生读一读,一边正音,一边加以渗透。

〔锄——锄禾——锄豆莲——莲花——莲蓬〕

  3、齐读。

  4、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几个人物?

他们在哪儿呢?

  5、这么多人和景,词人巧妙地运用了一处景,将它们像珍珠一样串了起来,找找看,看看谁是火眼金睛?

这个字和大家的感情肯定很深,因为咱们是桃溪小学的一员。

如果,把这个“溪”换成提足旁的“蹊”,你有什么发现?

  6、现在大家看,这是怎样的一幅村居图?

  三、走进村居,在诗意中徜徉。

  1、是啊,多么幸福的一家人。

其中,你认为谁是最幸福的?

说一说你的理由。

  2、在这里,“醉”可以理解成什么?

从哪儿可以看出他们是沉醉?

景美,心情舒畅,或许也会喝点老酒,微带醉意。

  “醉里吴音相媚好”,诗人先声夺人,突出翁媪亲热聊天,用吴方言说着贴心话的样子。

如果在作文中你能掌握先声夺人的“法宝”,你的作文定会锦上添花。

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

  3、句式训练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我仿佛听见翁夸赞媪说:

  “。

  4、学生自由交流。

指名谈一谈。

  5、其实,儿女一直是父母口中永恒的话题。

听——1)翁喝了一口酒,喜笑颜开地对媪说:

  “大儿子可是咱家的壮劳力,地里的活都让他承包了。

”2)媪笑着说:

  “这呀,是幸亏没有战争,大儿子才能在地里干活。

你看他干得多么认真啊!

他也老大不小了,该帮他娶个媳妇了。

”3)老太婆,你瞧咱家的二儿子,简直和你一样的心灵手巧。

  ……

  6、出示“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大儿幸福吗?

中儿呢?

句式训练:

大儿的幸福,在于;中儿的幸福,在于;翁媪的幸福,在于。

  7、当看到最小的儿子的时候,翁媪会是怎样的神情?

出示“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小儿子是“无赖”,翁媪怎么会“最喜”呢?

理解“无赖”。

当父母看到你顽皮的时候会怎么说?

小儿子为什么最让人喜爱呢?

哪一个字表现了小儿的活泼可爱?

指名说一说。

  8、俗话说:

皇帝中长子,百姓爱幺儿。

前者想到的是责任,后者让人欣慰。

小儿子偷偷地躲到溪边,躺在那里尝新莲子,可真是个精灵鬼。

你看,他一边津津有味地剥着莲蓬,一边还津津有味地数着“一颗,两颗……”,让我们好好地端详他剥莲蓬的样子。

  这个字用得好在哪里?

推敲一下。

  一个“卧”字,不仅让我们想象到有趣的画面,还引发了大家的感慨:

  “动”的时候是那么的随心所欲、无拘无束;

  “静”的时候是这样的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一动一静竟然融合在一个字上,真是“一字千金”啊!

此情此景,你羡慕“小儿”吗?

为什么?

  9、看到“莲蓬”,你会想到哪些诗?

  1)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儿可能就是刚刚“偷采白莲回”,正在美美地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呢!

  10、此情此景,让人“沉醉不知归路”。

  词人醉了:

他陶醉在乡村生活的淳朴之中,陶醉在一家普通老百姓的安居乐业之中。

让我们也一起来陶醉一番,陶醉在乡村的美景中,陶醉在一家人的相亲相爱之中。

  11、我们再来看这一家老小,居住在这样矮小的茅屋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遇上大冬天就更别说了。

如此清贫的日子,他们却其乐融融。

因为即使是这样简单的幸福,在当时,许多人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12、词人闲居在上饶老家二十多年,写了许多词,形成了“稼轩体”。

可是看似居安的他却一直充满忧虑,忧虑着北方战场,真是“此生谁料,心在‘战场’,身老‘村居’”。

他多么希望这种安居乐业不仅仅是一家两家,多么渴望不再有“遗民泪尽胡尘里”的凄惨。

所以说这样的农村剪影在词人的心中只是“别调”。

他心忧天下,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的这一情怀。

  四、将“醉”字进行到底赏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初读悟“醉”

  1、那么深深地刻在诗人辛弃疾心中的基调是什么?

  2、想一想,“破阵子”这一词牌表达得意境是怎样的?

你听到了什么?

  3、整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哪一句写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壮志未酬?

、探询“醉”的缘由

  1、这首词开篇就“醉”,它和《清平乐·村居》里的“醉”一样吗?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俗话说“酒后吐真言。

”醉酒之后,诗人念念不忘的是什么?

学生交流,指名读一读。

  3、词人由看到一家人的安居乐业,想到了天下:

老百姓多么渴望过上和平安居的生活啊!

词人多么希望天下所有人都能“醉在村居”啊!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4、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村居”,享受一下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蓦然回首”,却发现咱们和这幸福的一家人,还是半个老乡呢。

让我们用我们的“吴侬软语”来读一读这首词,相信大家一定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五、作业。

  同学们,诗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

其中,描写儿童的古诗词更是脍炙人口,别有韵味:

一个“卧”字,精彩纷呈。

在课外阅读积累中,睁大你的慧眼,你一定能采撷到其中亮丽的一枚。

试试看,怎么样?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4教材简析:

  《清平乐·村居》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一首田园词。

它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的形象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它好似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开篇以素描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西上饶地区农村的特色,以景物衬托出人物生活宁静、恬适的氛围。

画面中的主要人物——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足见其生活的安详,精神的愉快,接着从远到近勾画出三个儿子的动作。

词人尤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等词句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读准字音,了解词意;抓关键词,发挥想象,感受词中意境。

  2、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

结合材料,知人论世,走进辛弃疾的内心,体悟他英雄报国无门的悲壮之感;了解辛弃疾在词坛上的成就与地位,激起对辛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感情朗读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方法:

想象感悟。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

每首词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段绵长不绝的情,一曲委婉动听的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宋代词人辛弃疾写的词,并通过他的词去探寻这位伟大词人的内心世界。

  2、看到“村居”这个词,你们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你们的想象让题目有了意义。

辛弃疾笔下的村居到底怎么样呢?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要求四个字:

读通读顺。

  二、学习新词,感悟意境。

  1、你觉得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注意一下?

预设:

翁媪剥莲蓬

  2、词一般分上阙和下阙两部分,朗读时,上、下阙之间要停顿,我们来喘一口气作为停顿,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呢?

我们再来读,轻轻地读,缓缓地读,看谁能把村居的情景想象出来。

  4、人常说诗中有画,你在这首词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5、大家看,这是文中的插图。

看着这幅图,你读懂了词中的哪

  几句?

你感受到这是一幅怎样的村居图?

你刚才一定看到许多美景,就请你一边想象美景一边读这首词。

你在用心感受,请你读出村居的幽静。

你就带着幸福之情读一读吧。

就这样,按照词的韵律,把自己的感受和想象都送到词中去,就能读得有滋有味。

  6、有的同学说这是美丽的村居,你是从哪句感受到的?

多美呀!

置身其中,你仿佛还能听到什么?

那就请你伴着淙淙的流水声读一读。

来,大家闭上眼睛,用力吸气。

说说看,你闻到了什么?

好,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都送到句中读出来。

  7、这是大自然的清新、秀丽之美,也是田园风光的朴素之美。

  你想给这幅美好的乡村生活画面命名什么有意思的题目?

所有的景物汇成了词中的一个字——醉。

那可真是“沉醉不知归路”了,多么宁静优美的村居啊,多么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啊,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述,一起走进这如诗如画、清新恬静的乡村生活画卷中,听听这“相媚好”的翁媪在用吴地方言说些什么呢?

  “相媚好”:

什么意思?

这是老夫妻聊天的情景,几杯酒下了肚,老两口的话多了,老爷爷望了望老奶奶,笑着说:

  “……”听了老爷爷的话,老奶奶怎么说呢?

  “……”唱《最浪漫的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多么温馨的情景啊!

我们来送他们一个“媚”字,一个“媚”字,让人醉了。

多好啊!

侬侬软语传递着绵绵情意。

大家说的,想的都含在一个词中,谁知道?

  听着他们聊天,你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老夫妻?

请读出幸福之情。

请用朗读表现老俩口的恩爱。

老两口恩恩爱爱,悠闲自得,让我们也去分享他们的快乐。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我们再来夸夸他们的三个儿子。

  研读“无赖”:

谁来把这两句读一读?

从哪看出小儿无忧无虑?

文中哪个词儿具体表现小儿很无赖?

  “卧”是什么意思?

除了俯卧,还可以怎样卧?

想一想小儿剥莲蓬时还可能怎样?

这样的小儿,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他?

读出小儿的自由自在。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还可以用什么词形容他?

读出小儿那个天真的劲儿。

  “无赖”读得轻快、上扬,小儿好顽皮呀。

他享受着天真无邪的幸福,多让人羡慕。

我们都来分享他的幸福。

  聊着这些,看着这些,让老两口醉了,这里的“醉”仅指醉酒吗?

听到这些,作者禁不住走上前去问:

  “白发谁家翁媪?

  “老伯贵姓?

你们住在这低小的茅屋里想必生活并不富裕,你们怎么会这么快乐和满足呢?

  8、小结:

这里的风景优美,这样的家庭很幸福,老两口陶醉在和美的生活中。

让我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入情入境地朗读村居。

  同学们的心都已和村居相融,那么,请你加进自己想象和感受再来描绘这幅村居图。

  运用想象,同学们把村居图读活了,如果请你用这首词中的一个字概括这幅村居图,你会选哪个字?

是啊,面对这山清水秀的田园美景,翁媪怎能不醉?

享受这温馨、惬意的天伦之乐,他们又如何不醉?

  三、总结升华,背诵课文。

  1、你们觉得这些画面美吗?

我从小就生活在农村,这些画面对我来说很平常啊,作者怎么就觉得那么富有诗意呢?

简介作者生平:

800多年前,辛弃疾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而且受到了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江西上饶地区。

  想到在沦陷区度日如年的老百姓,再看到眼前的一家五口,作者真的觉得眼前的画面太美了,太富有诗意了。

  2、乡村的田园生活是那么的恬静,那么的安逸,酒不醉人人自醉。

此刻,看着这个远离战火、温馨舒适的村居生活,经历了征战二十多年沙场的辛弃疾感慨万千,他会怎么想?

让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让老者有所养,勤者有所闲,这是辛弃疾一直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的目的呀!

看到这样理想的村居生活,他的千言万语化作了这首只有46个字的词——《清平乐·村居》

  3、这使许多人“醉”了的村居,走过800多年的风雨,清清新新地走来了,能试着背一背吗?

大家看,这首词先写景,后写人,先写老,后写小,理清顺序你会背得更快。

  四、拓展材料,走近词人。

  1、辛弃疾一生很多时候都在醉,真可谓“但愿长醉不复醒”,我们再来看这两首词,他又是怎样的醉呢?

  《西江月·遣兴》辛弃疾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