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大人力资源管理选择题1到10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464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大人力资源管理选择题1到10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财大人力资源管理选择题1到10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财大人力资源管理选择题1到10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财大人力资源管理选择题1到10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财大人力资源管理选择题1到10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财大人力资源管理选择题1到10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财大人力资源管理选择题1到10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财大人力资源管理选择题1到10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财大人力资源管理选择题1到10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财大人力资源管理选择题1到10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财大人力资源管理选择题1到10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财大人力资源管理选择题1到10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财大人力资源管理选择题1到10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财大人力资源管理选择题1到10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财大人力资源管理选择题1到10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财大人力资源管理选择题1到10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财大人力资源管理选择题1到10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大人力资源管理选择题1到10章.docx

《财大人力资源管理选择题1到10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大人力资源管理选择题1到10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大人力资源管理选择题1到10章.docx

财大人力资源管理选择题1到10章

第一章

生产活动中最活跃、最重要的资源是(A)。

A、人力资源B、自然资源C、资本资源D、信息资源

人力资源的首要特征是(A)。

A、能动性B、时效性C、增值性D、社会性

人力资源能动性的主要方面是(C)。

A、人的自我强化B、选择职业C、积极劳动D、能为投资者带来利益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包括(ACDE)。

A、注重产出和开发B、使选拔、培训、任用等各项工作自成体系

C、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具有战略性的决策部门D、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生产效益部门

E、重视人与事、人与环境的协调

具有不同能力的人,应配置在组织中的不同职位上,给予不同的权力和责任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的(A)。

A、能级层序原理B、要素有用原理C、互补增值原理D、动态适应原理

下列关于复杂人假设观点陈述正确的是(ABCE)。

A、人的动机变动性很大

B、个人在组织中会形成新的需求和动机

C、人在不同的组织和团队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动机模式

D、就一个人的动机结构与其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他是愿意为组织尽力的

E、人可以依自己的动机、能力及工作性质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作出不同的反应

典型的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下列的(ABCD)。

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B、阿尔德弗的ERG理论

C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D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E、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按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利用头警告来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是采用(B)的形式来对人的行为进行修正。

A、正强化B、负强化C、自然消退D、惩罚

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比较适合(A)人力资源战略。

A、采用诱引型B、采用投资型C、采用参与型D、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

采用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比较适合(CD)人力资源战略。

A、采用诱引型B、采用投资型C、采用参与型

D、采用创新型E、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

采用集中战略的企业比较适合(D)人力资源战略。

A、采用诱引型B、采用投资型C、采用参与型D、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

第二章

下列关于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陈述正确的是(BCD)。

A、人力资源规划对组织战略的制定具有导向作用

B、组织战略对人力资源规划过程具有制约作用

C、人力资源规划为组织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人力保障

D、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组织战略目标的进一步完善

E、人力资源规划注重实现组织目标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特点包括(ABE)。

B、科学性B、局限性C、准确性D、全面性E、近似性

下列属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的是(ABCE)。

A、主观判断法B、替换单法C、德尔菲法D、技能清单法E、工作负荷法

(C)是通过职位空缺来预测人力资源需求的方法。

A、人员替代法B、人员核查法C、替换单法D、直接调查法

预测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需要考虑的工作因素不包括(C)。

A、组织的实力和形象B、工作的条件C、工资D、劳动保护

下列()不是影响员工素质的因素。

A、工资水平的提高B、激励制度的实施C、各类培训投入的增加D、绩效考核的频率

下列(A)不是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方法。

A、主观判断法B、人员核查法C、人员替代法D、马尔可夫分析预测法

下列关于人员核查法陈述正确的是(ABC)。

A、可用于确定晋升和岗位轮换的人选B、首先要对组织的工作职位进行分类

C、是一种静态的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方法D、比较适用于中小型组织长期人力资源供给预测E、不能起到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开发计划的作用

下列关于人员替代法陈述正确的是(AC)。

A、是一种专门对组织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供给进行有效预测的方法

B、可用于估计员工调换或补充到当前空缺岗位的可能性

C、可获得对管理者工作绩效评价的信息

D、出发点是个人

E、比较适用于中小型组织短期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下列(D)不是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

A、文献法B、直接调查C、对应聘人员进行分析D、马尔可夫分析预测法

解决组织人力资源供不应求的措施有(ABCD)。

A、外部招聘B、内部招聘C、培训员工D、调宽工作范围E、工作分享

解决组织人力资源供过应求的措施有(ABC)。

A、提前退休B、增加无薪假期C、工作分享D、内部晋升E、调宽工作范围

第三章

工作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AB)。

A、职位描述B、任职者说明C、工作基本资料D、组织提供的聘用条件E、资历要求

职位(AC)。

A、是以工作为中心而确定的B、是以人为中心而确定的

C、强调的是人所担任的岗位D、强调的是担任这个岗位的人

E、既要考虑岗位的工作,又要考虑从事这个岗位的工作人

下列关于工作分析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关系陈述不正确的是(ADE)。

A、人力资源规划为工作分析提供必要的信息

B、工作分析为人员的招聘、甄选和任用,提供明确的标准

C、工作分析员工培训开发提供客观依据,提高培训开发工作的绩效

D、绩效管理可提高工作分析的质量

E、工作分析为薪酬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保证薪酬的外部公平性

最需要进行工作分析的是(ABD)。

A、创建新的组织B、组织战略调整C、组织招聘新员工

D、组织创新E、组织准备培训员工

聘请外部专家进行工作分析的优点是(AB)。

A、经过专业的训练B、对组织问题的分析客观、可信

C、对组织的具体工作业务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

D、会增加费用E、被调查者的合作性可能较好

采用观察法进行工作分析的优点是(AE)。

A、分析人员能较全面了解工作要求B、适用范围有局限性

C、能获得任职者的合作D、可获得任职者资格要求的信息E、效率较高

确定工作任务和责任主要采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是(D)。

A、问卷法B、工作日志法C、关键事件法D、访谈法

便于定量分析的工作分析方法是(A)。

A、问卷法B、工作日志法C、关键事件法D、访谈法

(B)很少作为唯一主要的工作分析信息收集技术,常要与其他方法相结合。

A、问卷法B、工作日志法C、关键事件法D、访谈法

 

采用(C)进行工作分析,并不能对工作提供一种完整的描述,无法系统、完整说明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背景和最低工作资格的情况。

A、问卷法B、工作日志法C、关键事件法D、访谈法

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编写的基本原则有(ACDE)。

A、科学性原则B、及时性原则C、适用性原则D、准确性原则E、规范性原则

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编写的(A)是对编写程序的要求。

A、科学性原则B、适用性原则C、准确性原则D、规范性原则

第四章

招聘工作要把(AB)的基本原则贯穿在整个招聘工作的过程中。

A、任人唯贤B、择优录用C、规划性、互动性D、公开公平E、全面考察

影响招聘工作的外部因素包括下列的(ABCE)。

A、国家的政策法规B、竞争对手的政策C、劳动力市场的状况

D、应聘者的偏好E、技术进步的状况

影响招聘工作的内部因素不包括下列的(B)。

A、组织的实力和形象B、组织现有员工的能力C、组织用人政策D、招聘预算

实际面试的人数和被录用的比例在4:

1比较合理,笔试和面试的比例在5:

1比较合理,应聘者和参加笔试的比例在2:

1比较合理。

根据这些比例情况,如果组织要招聘20名员工,则应聘人数应为(B)人。

A、600B、800C、1000D、1200

下列(ACD)情况组织须进行外部招聘。

A、组织的产品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快B、组织高级职位调整

C、组织内空缺职位没有合适的内部应聘者

D、内部人力不能满足招聘人数E、组织重要职位的人员招聘

下列(ABCE)为组织内部招聘的主要方法。

A、晋升B、工作轮换C、工作告示D、员工介绍

E、利用自建人才库中的档案信息进行招聘

招聘初步筛选的目的是(D)。

A、对申请者的能力和个性等进行初步考察B、挑选基本符合要求的申请者

C、预测申请者的未来工作绩效D、对显示出危险信号的申请者予以剔除

下列(ACDE)为评价中心测试的主要形式

A、文件筐测验B、问卷调查C、无领导小组讨论D、角色扮演E、工作样本法

 

(C)主要用于评价被测试者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应变能力、情绪的稳定程度和控制能力以及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往技巧。

A、文件筐测验B、无领导小组讨论C、角色扮演D、工作样本法

评价中心测试的优点包括(ABD)。

A、观察和评价较为可靠B、情景性的测验方法C、更多地测量被评价者的观念和知识D、被评价人作伪的可能性低E、统一的评价标准

面试按面试组织方式划分为(ABD)。

A、一对一面试B、集体面试C、序列面试D、小组面试E、结构化面试

第五章

培训开发概念的含义包括下列的(ABCE)。

A、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B、根本目的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C、是一种管理手段

D、是一种企业福利E、是员工职业发展的助推器

培训开发的特点包括(ABCD)。

A、明确的目的性B、全员的参与性C、完整的系统性

D、科学的计划性E、员工的自愿性

培训开发目的表现在以下(ABCE)几个方面。

A、实现组织经营战略目标的需要。

B、实现员工个人目标的需要

C、选拔人才的需要D、绩效考核的需要E、留住人才的需要

培训开发流程的第一步是(C)。

A、计划制定B、效果评估C、需求分析D、计划实施

培训需求分析应在(BCE)等层面上进行。

A、资源分析B、人员分析C、组织分析D、目标分析E、战略分析

培训预算应计算培训的(A)。

A、直接费用B、间接费用C、直接效益D、间接效益

培训反应层效果评估经常使用的方法有(AE)。

A、问卷调查法B、考试法C、讨论法D、演示法E、访谈法

培训学习层效果评估经常使用的方法有(BCD)。

A、问卷调查法B、考试法C、讨论法D、演示法E、访谈法

既有在职培训又有课堂培训并且兼顾工作与学习的培训方法是(A)。

A、学徒培训B、工作轮换C、案例教学法D、角色扮演法

 

(D)被普遍认为是培训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A、学徒培训B、案例教学法C、角色扮演法D、工作轮换

更注重“激发人的潜能”的培训方法是(D)。

A、工作轮换B、案例教学法C、角色扮演法D、教练法

适用程度最高和运用范围最广的培训方法是(D)。

A、工作轮换B、案例教学法C、角色扮演法D、讲授法

讲授法的优点有(AE)。

A、经济有效B、受训者的参与性强;C、能使受训者直接体验教师所讲的知识与技能;

D、较多考虑受训者的理解能力E、易于操作

用于开发受训者在领导、授权等方面技能的培训方法是(D)。

A、工作轮换B、案例教学法C、教练法D、角色扮演法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包括(BCD)。

A、提供真实的情景B、易于让受训者认同C、培养增强受训者人际交流能力

D、锻炼受训者的分析能力E、成本合理

有利于根据不同的培训目的选择适当的方法,有较强的适应性的培训方法是(D)。

A、教练法B、案例教学法C、角色扮演法D、研讨法

第六章

绩效概念不包括下列(A)内容。

A、工作态度B、工作效果C、工作效率D、工作效益

下列关于绩效管理陈述正确的是:

绩效管理(ABCE)。

A、是组织与员工建立共识的过程B、是一个持续的管理过程

C、是为确保员工的工作行为和产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

D、最终目的是取得组织的成功E、须促进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

上级和员工一起就员工在考核期内的绩效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的过程称为(B)。

A、绩效沟通B、绩效计划C、绩效反馈D、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标准要素由标准的(BDE)组成。

A、基准水平B、强度和频率C、对象D、标度E、标号

下列(B)情况,绩效考核周期可确定得长些。

A、职位的工作绩效比较容易考核B、职位的工作绩效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比较小

C、考核的指标性质较不稳定D、员工经过努力实现标准的时间较短

 

下列属于正式沟通沟通的方式的是(ACD)。

A、书面报告B、开放式办公C、定期面谈D、咨询E、走动式管理

下列属于非正式沟通沟通的方式的是(BE)。

A、书面报告B、开放式办公C、定期面谈D、咨询E、走动式管理

直接上司作为员工考核主体的缺点是(D)。

A、信息来源多源,不易辨别B、易对员工作出较低评价

C、难以对员工进行全面评价D、有时不能够观察到考核对象同事能观察到的某些方面

下列关于比较法陈述不正确的是(D)。

A、是一种相对考核的方法B、比较简单而且容易操作

C、可以避免宽大化、严格化和集中化倾向的误区D、不适合作为奖惩的依据

配对比较法的优点是(B)。

A、简便易行、速度快B、能克服考核者的主观影响

C、比其他方法更能刺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D、能向员工提供有效的信息反馈

行为观察量表法的优点是(ABC)。

A、能将企业发展战略与期望的行为结合起来

B、能向员工提供有效的信息反馈

C、管理人员可用量表信息有效监控员工行为

D、使用简便,考核结果稳定,易被员工接受

E、适用于复杂的工作  

被考核者的同事、下级以及有工作联系的人对被考核者从多方面进行评价,从而得出对被考核者绩效的考核结果的考核方法称为(A)。

A、民意测验法B、关键事件法C、描述法D、共同确定法

第七章

下列属于内在报酬的是(ABCE)。

A、决策的参与B、工作的自主权C、宽大的办公室D、利润分享E、挑战性的工作

下列属于外在报酬的是(ACD)。

A、如宽大的办公室B、个人的发展C、工资D、带薪休假E、活动的多元化

下列属于财务报酬的是(ABC)。

A、工资B、保险C、带薪休假D、宽大的办公室E、特定的停车位

下列属于直接报酬的是(ABD)。

A、工资B、绩效奖金C、保险D、股票期权E、住房补贴

反映企业支付的薪酬的内部一致性的是(B)。

A、薪酬水平B、薪酬结构C、薪酬形式D、薪酬控制

总体薪酬中不同类型的薪酬的组合方式称为(C)。

A、薪酬水平B、薪酬结构C、薪酬形式D、薪酬控制

反映企业支付薪酬的外部竞争性的是(A)。

A、薪酬水平B、薪酬结构C、薪酬形式D、薪酬控制

企业内部各个职位之间薪酬的相互关系称为(B)。

A、薪酬水平B、薪酬结构C、薪酬形式D、薪酬控制

成长阶段下的企业薪酬形式应是(B)。

A、基本薪酬低、激励薪酬高、间接薪酬低

B、基本薪酬有竞争力、激励薪酬高、间接薪酬低

C、基本薪酬有竞争力、激励薪酬有竞争力、间接薪酬有竞争力

D、基本薪酬高、无激励薪酬、间接薪酬高

衰退阶段下的企业薪酬形式应是(D)。

A、基本薪酬低、激励薪酬高、间接薪酬低

B、基本薪酬有竞争力、激励薪酬高、间接薪酬低

C、基本薪酬有竞争力、激励薪酬有竞争力、间接薪酬有竞争力

D、基本薪酬高、激励薪酬低、间接薪酬高

影响薪酬管理的个体因素有(ABDE)。

A、员工所处的职位B、工作表现C、工作经验D、工作技能E、工作年限

职位薪酬体系的优点是(ADE)。

A、真正同工同酬B、利于企业对外部经营环境作出迅速反应

C、晋升和基本薪酬增加之间无连带性D、管理成本较低

E、加大员工提高自身技能的动力

职位薪酬体系设计流程的第三步是(D)。

A、建立职位结构B、编写工作说明书C、进行工作分析D、对职位进行评价、

最简单的职位评价方法是(B)。

A、归类法B、排序法C、要素计点法D、要素比较法

技能薪酬体系的优点包括(ACDE)。

A、组织获得配置员工的灵活性B、使企业管理结构简化

C、高技能水平员工对组织会有更全面的理解D、员工会关注自身发展和不断提高技能

E、有利于组织适应市场快速的技术变革

(C)要求员工能够进行自我管理。

A、深度技能B、广度技能C、垂直技能D、以上三种技能均

 

绩效工资主要的形式是(CD)。

A、计件制B、工时制C、绩效奖金D、绩效调薪E、利润分享计划

福利的特点包括下列的(ADE)。

1、相对于直接薪酬采取货币支付和的方式;福利多采取或的形式。

2、直接薪酬具有一定的可变性,与员工个人直接相连;而福利则

A、实物支付B、货币支付C、现期支付D、延期支付E、具有固定成本的性质

如果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情况呈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状况,应该是(C)。

A、人均薪酬成本高、人工费用比率高、人工成本比例低B、C、人均薪酬成本高、人工费用比率低、人工成本比例低D、人均薪酬成本低、人工费用比率低、人工成本比例高

第八章

下列关于职业生涯管理的特征陈述正确的是(BCDE)。

A、组织应完全承担职业生涯管理的责任B、职业生涯信息在职业生涯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C、职业生涯管理贯穿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D、职业生涯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

E、职业生涯管理贯穿于组织发展的全过程

影响职业生涯的因素包括(ABCE)。

A、教育背景B、家庭影响C、个人需求与心理动机D、个人努力E、社会环境与机遇

(B)对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A、教育程度B、专业C、接受的教育的等级D、开始接受教育的时间

(ABDE)决定了人们对不同职业的认定和步入职业生涯、调整职业生涯的决策

A、社会的政治经济形势B、职业权利的管理体制

C、一个人具体的社会活动范围、内容及其所受到的限制D、社会文化与习俗

E、职业的社会评价及时尚

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具体际遇的是(B)。

A、职业的社会评价及时尚B、职业权利的管理体制

C、员工具体的社会活动范围、内容及其所受到的限制D、社会文化与习俗

按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的假设,传统型人格的人最不适合于(C)类型的职业。

A、现实型B、研究型C、艺术型D、企业型E、

按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的假设,合作、友善、助人、负责、圆滑、善社交、善言谈、洞察力强的人,最不可能成为(A)。

A、工程师B、教师C、企业家D、演员

用于职业选择与职业指导的最经典的理论是(B)。

A、人格类型理论B、职业—人匹配理论

C、萨伯的职业发展理论D、金斯伯格的职业发展理论

下列属于特长匹配的是(D)。

A、脏、累、险的职业,需要吃苦耐劳、体格健壮的劳动者

B、IT工程师需要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C、会计人员需要上岗证书

D、演员应敏感、易动感情、不守常规、有独创性

个人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C)。

A、自我剖析与定位B、组织和社会环境分析C、确定志向D、职业的选择

中期阶段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措施包括(ABC)。

A、建立内部晋升计划B、实施工作轮换C、改善工作环境

D、提供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工作E、提供较为现实的未来工作展望

第9章

1、在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与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发生抵触时,应(B)。

A、服从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B、服从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C、视具体情况确定D、通过劳动争议仲裁确定

2、下列关于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的处理,陈述不正确的是(B)。

A、双方当事人应协商解决B、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C、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提出协调处理申请

D、当地人民政府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

3、劳动法中的劳动关系是(C)。

A、泛指一切在社会劳动中形成的所有劳动关系B、仅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关系C、仅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D、仅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

4、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立案后,应当自立案之日起(B)日内组成仲裁庭。

A、5B、7C、10D、15、

5、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包括(ABDE)。

A、企业内部调整B、立法调整C、变更劳动合同D、劳动监察E、劳动争议处理

6、劳动合同的法律特征是(BCDE)。

A、劳动合同的劳动成果的保证性B、劳动合同当事人法律地位的平等性

C、劳动合同履行中的隶属性D、劳动合同主体的特定性E、劳动合同目的的过程性

7、下列(ACE)为劳动关系的性质特征。

A、经济利益性B、利益对立性C、平等性D、不平等性E、隶属性

 

8、下列关于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陈述正确的是(AE)。

A、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应可续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B、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企业方不可提出终止劳动关系

C、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等于终身合同

D、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任何一方均不可提出终止劳动关系

E、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不等于终身合同

第10章

1、员工流动管理的(B)多见于娱乐业和零售组织。

A、终身雇用模式B、不稳定进出模式C、或上或出模式D、综合模式

2、员工流动管理的(C)使管理者强调对员工的选择而非强调对员工的开发。

A、终身雇用模式B、不稳定进出模式C、或上或出模式D、综合模式

3、美国学者卡茨从保持企业活力角度提出了描述员工流动的(B)。

A、场论B、组织寿命学说C、库克曲线D、目标一致理论

4、一般情况下,(B)是决组织是决定员工流失的组织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A、职位设计B、工资水平C、管理模式D、经营策略

5、员工流动模式选择的决定因素包括下列的(ABCD)。

A、管理层尤其是最高管理层的态度和价值观B、组织经营所处的经济环境

C、组织创立者的哲学理念D、国家的强制性立法E、组织生产的类型

6、内部流动包括(ABCE)。

A、平级调动B、岗位轮换C晋升、D、轮流休假E、降职

7、员工合理流动的标准包括下列的(ABDE)。

A、流动利于员工满意程度的提高和员工投入感的增强B、流动有利于提高员工的能力C、流动有利于扩大组织的生产规模D、流动成为促进员工发展和提高的动力

E、流动在把握组织效率的基础上兼顾公平性和一致性

8、员工流动的社会前提条件包括(ABCD)。

A、劳动力具有个人所有权B、劳动力存在就业压力

C、劳动能力专业化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专业化D、职业之间存在各种差异

E、员工对流动的个人偏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