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社会工作师精选试题综合能力.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512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社会工作师精选试题综合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初级社会工作师精选试题综合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初级社会工作师精选试题综合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初级社会工作师精选试题综合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初级社会工作师精选试题综合能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初级社会工作师精选试题综合能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初级社会工作师精选试题综合能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初级社会工作师精选试题综合能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初级社会工作师精选试题综合能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初级社会工作师精选试题综合能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初级社会工作师精选试题综合能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初级社会工作师精选试题综合能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初级社会工作师精选试题综合能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初级社会工作师精选试题综合能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初级社会工作师精选试题综合能力.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初级社会工作师精选试题综合能力.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初级社会工作师精选试题综合能力.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初级社会工作师精选试题综合能力.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初级社会工作师精选试题综合能力.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初级社会工作师精选试题综合能力.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社会工作师精选试题综合能力.docx

《初级社会工作师精选试题综合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社会工作师精选试题综合能力.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级社会工作师精选试题综合能力.docx

初级社会工作师精选试题综合能力

2010年初级社会工作师精选试题(综合能力)

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第一节文化传统与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以下关于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历史上的民间慈善实践强调互助仁慈,推崇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有一定的宗教传统

B.中国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有亲疏远近之分,强调推己及人

C.对个人福祉而言,社会支持网络中家庭核心成员是最重要的

D.中国历代社会里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天下,都不同程度上强调推行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D

第二节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系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工作者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建立积极和良性的沟通交流关系、帮助服务对象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彼此分享和相互帮助。

这体现了国际社会工作界所推崇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中的()。

A.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B.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C.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

D.待人真诚和守信

2.以下关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守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应将自身的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

B.社会工作者应当尊重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

C.在专业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接纳服务对象,在这里,接纳就等于认同

D.服务对象有权利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选择服务的内容、方式并在事关服务对象利益的决策中起到主导作用

3.以下对社会工作价值观操守原则中注重为服务对象保密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

A.未经服务对象同意或允许,社会工作者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涉及服务对象个人身份资料

B.未经服务对象同意或允许,社会工作者不得向第三方透露危害服务对象权益的隐私信息

C.在特别情况下必须透露有关信息时,社会工作者可向第三方公开服务对象的所有信息

D.在特别情况下必须透露有关信息时,社会工作者应向机构或有关部门报告,并告知服务对象有限度公开隐私信息的必要性及采取相关保护措施

参考答案:

1.A2.C3.C

二、多项选择题

1.在专业实践活动中,社会工作者可从()等主要方面来实践专业价值观。

A.对服务机构的接纳

B.强调为服务对象保密

C.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

D.自我决定与知情同意

E.注重统一化原则

2.根据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原则要求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

A.不应将自身的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

B.不应指责和批判服务对象的言行和价值观

C.不能向服务对象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D.不应和服务对象共同分享与服务内容有关的个人感受和经验

E.不得直接或间接迫使服务对象接受提出的意见或建议

3.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看法体现在()。

A.积极促进专业的发展,并坚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B.应不断改进专业实践,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增进总的社会福利水平

C.在推行社会政策和提供社会服务过程中坚持效率与平等兼顾,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服务的效果,最大程度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

D.对社会前途和远景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相信社会发展的美好未来,并愿意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通过专业实践和服务推动社会进步的进程

E.相信社会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曲折和困难,但坚持认为,通过人类不懈的追求和奋斗,人类社会就可以变得日益美好

4.在建立和发展中国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时应着重()。

A.以服务机构为本,回应需要

B.平等待人,注重参与

C.接纳和尊重

D.个别化和单独批判

E.道德与责任并举

参考答案:

1.BCD2.ABCE3.DE4.BCE

第四节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守则

一、单项选择题

1.对社会工作专业来说,伦理观的影响主要受到个别化和集体化的两种观点的影响,其中,个别化是()的。

A.心理学B.政治学C.社会学D.物理学

2.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守则建设应当注重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即()。

A.源自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专业标准和伦理体系在中国文化和社会里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应与中国本土社会结合起来

B.社会工作专业的方法、伦理原则和实践模式应同政府的政治治理及社会行政实践相协调,以充分反映现实情况

C.专业伦理应该反映时代的问题和任务,也应该与现存的社会福利制度保持联系

D.在制定和确立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时候,就要以务实的态度来处理好中国文化与西方思想之间的差异

二、多项选择题

1.就社会工作而言,伦理是指一种专业范围内的价值观和道德约束,这些伦理包括()。

A.保密性B.对机构的忠诚C.隐私

D.尊老爱幼E.服务对象的自我决定

2.按照国际惯例,一个系统的、可操作的和明晰的伦理守则应该包含的内容有()。

A.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和态度

B.社会工作者对受助对象的道德责任

C.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道德责任

D.社会工作者对专业的道德责任

E.社会工作者对家人的道德责任

3.在吸收国际社会工作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当前社会工作的发展特点,在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守则建设方面还应当注重的基本原则包括()。

A.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相结合

B.本土社会的伦理实践与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则相结合

C.专业实践与政治实践互不冲突

D.寻求替代的干预目标和策略

E.澄清在特定情境下发挥影响的社会价值、受助者的价值观和个人的价值观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A2.A

二、多项选择题1.ABCE2.ABCD3.ABC

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一、单项选择题

1.婴幼儿阶段一般是指出生到()周岁这段时间。

A.1B.2C.3D.4

2.人生发展阶段中,()是动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A.婴幼儿阶段B.学龄前阶段

C.青少年阶段D.学龄期阶段

3.以下关于婴幼儿社会化基本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出生至6个月的单纯社会化反应阶段

B.7个月至2周岁是社会性感情联结建立阶段

C.2~3周岁是伙伴关系的发展阶段

D.7个月至2周岁是游戏伙伴阶段

4.学龄前阶段从3~6岁,这一阶段的生理特征是()发展迅速,儿童活动范围扩大。

A.思维B.智力C.心理D.动手能力

5.以下属于学龄期阶段儿童在心理方面的特征是()。

A.儿童在身高、体重、骨骼、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都有进一步的发展

B.儿童自身生理的发展、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学校教育,促进了儿童各方面技能的发展

C.学龄期儿童注意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注意的范围逐渐扩大,注意的分配能力逐渐提高,注意的转移能力逐渐增强

D.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意识,能够以他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事求是地评价他人

参考答案:

1.C2.A3.D4.B5.C

6.在青年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经成熟并呈现出稳定的状态,()岁左右,人的生理发展完全成熟。

A.18B.22C.20D.30

7.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表现为能力发展,能力的核心部分是(),包括理解、命题、分析、推理和证明等,其基本特征是概括。

A.技巧B.智力C.沟通D.思维

8.处在中年阶段的人,其生理发展的特征表现为()。

A.个体的认知发展错综复杂

B.个体的固定智力继续下降

C.智力技巧保持相对稳定,实用智力不断下降

D.个体的流动智力缓慢上升

9.以下不属于老年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经济收入减少会产生生活上的困难

B.如何很好地度过更年期和适应婚姻关系的变化

C.退出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会使人际关系淡化,进而产生孤独感

D.退出就业领域可能产生的无用感

参考答案:

6.B7.D8.A9.B

二、多项选择题

1.婴幼儿阶段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特征有()。

A.动作和语言能力发展迅速

B.大脑发育迅速C.依恋形成

D.行为上开始目标取向

E.语言能力发展

2.处于婴幼儿阶段孩子的基本情绪包括()。

A.恐惧B.愉快C.哭闹D.兴趣E.安静

3.婴幼儿的自我意识发生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

A.勇敢阶段B.恋母阶段

C.游戏伙伴阶段D.退缩阶段

E.自我意识出现阶段

4.在婴幼儿阶段,孩子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将会影响婴幼儿的发展,并导致婴幼儿的行为出现偏差。

这些偏差行为主要有()。

A.拒食B.吮吸手指C.咬指甲

D.口吃E.心理自闭

5.学龄前期儿童的语言发展,主要体现在从以表达机能为中心向以思维机能为中心的转换,主要特点有()。

A.词汇发展迅速

B.口语表达能力日益增强

C.能正确掌握全部本土语言

D.全面掌握语法结构

E.开始接触书面语言

参考答案:

1.BCDE2.ABD3.CDE4.ABCE5.ABC

二、多项选择题

6.在学龄前期,儿童在各方面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A.学习困难B.口吃

C.沉迷于电视D.攻击E.角色转换与冲突

7.青少年期为12~18岁,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常常被称为()。

A.“成长期”B.“危险期”

C.“攻击期”D.“自闭期”E.“混沌期”

8.青少年的思维与学龄儿童的思维不同,主要特点包括()。

A.青少年的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心理障碍、交往障碍和学习困难等问题

B.青少年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意识,能够以他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人

C.青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是通过假设的、形式的和反省的思维

D.青少年阶段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和成熟期

E.青少年的逻辑思维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

9.青年阶段是指18~35岁,也称青春后期,在这个时期面临着()等一系列的问题。

A.学习B.恋爱C.家庭D.养老E.婚姻

10.在青年阶段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A.离婚问题

B.角色转换与冲突问题

C.在工作上遭遇到的歧视问题

D.婚姻家庭的调适问题

E.处理养好子女与赡养父母之间关系的问题

参考答案:

6.BCD7.ABE8.CDE9.ABCE10.BCD

第五章小组工作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对小组工作具体目标的表述,正确的是()。

A.沟通目标是促进小组组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接纳从而实现互动和分享的重要环节

B.实质目标是小组工作不同阶段的目标要求,是不同阶段任务的具体化

C.需求目标或问题目标,就是小组工作能够解决的问题及其具体范围

D.过程目标是遵循个别化原则、针对每一个小组组员的具体需求而设计的任务

2.从第一次聚会起,小组工作就进入了开始的阶段。

这一阶段是小组组员之间、社会工作者与小组组员之间关系()的阶段。

A.紧密化B.成熟C.完结D.建构

3.以下不属于小组工作开始阶段小组组员所具有的特点是()。

A.怀疑小组的能力和价值

B.以自己的经验去揣测其他组员或社会工作者

C.对于所参与的小组产生比较明确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愿意与他人相处和沟通

D.希望在别人怎么说、怎么做之后,再被动跟进

4.社会工作者在小组工作开始阶段的任务是()。

A.协助组员解决问题B.处理小组冲突

C.帮助组员保持他们获得的小组经验

D.帮助小组组员之间建立信任关系

5.小组规范是小组初期社会工作者和小组组员一起建立的适合管理和协调组员行为的准则。

其中,秩序性规范用来()。

A.界定组员之间的互动准则

B.界定和明确组员所期望的具体角色和行为

C.澄清和说明小组的信念和基本价值

D.强调开放、平等、保密、非批判和团结合作等原则

参考答案:

1.A2.D3.C4.D5.A

6.在小组工作开始阶段,社会工作者处于小组的核心位置,指导小组发展、制定小组活动计划、统筹小组活动具体程序和细节,这体现了其()的责任和角色。

A.鼓励者B.组织者C.领导者D.支持者

7.在处理冲突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不仅是充当工作者、辅导者,而且是()。

A.领导者B.使能者C.决策者D.调解人

8.以下属于小组工作者在小组结束阶段的任务是()。

A.协助组员保持已经改变了的行为,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在小组中获得的成长经验

B.协助维持这一良好的互动模式,并使组员的行为与互动更为有效

C.协助和鼓励组员进一步的自我表露,更深的自我探索,以获得更深的自我认识

D.协助组员意识到必须为自己的改变承担责任,并将这种认知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9.在小组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又回到了小组的中心地位。

这有点类似于小组的()阶段。

A.后期成熟B.开始C.中期转折D.准备

10.小组组员在小组结束阶段所表现的特点是()。

A.组员对小组充满了信息和希望

B.组员关系的亲密程度更高

C.小组关系结构的弱化

D.小组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参考答案:

6.C7.D8.A9.B10.C

第五章小组工作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工作者通过个别会见或资料考察的形式,对可能的小组组员进行必要的遴选和评估。

遴选和评估的要件主要有()。

A.身体状况B.年龄和性别

C.文化水平及对某些问题的认识

D.家庭状况E.职业状况

2.确定小组工作的目标时要遵循的原则有()。

A.目标清楚,可以测量和评估

B.要有明确的地点限定,以便小组组员清楚在什么地点完成什么目标

C.具体目标之间的相容性,不能相互冲突

D.目标的表述尽量使用正面的肯定性语言或词汇,以便小组组员明确知道他们需要做的事情,而非强调不该做什么事情

E.目标要适合社会工作机构的财务能力

3.在小组准备阶段,社会工作者要考虑本小组的规模和时间。

小组的规模指的是小组的大小,影响小组大小的因素有()。

A.小组目标B.小组组员的经验

C.小组组员的家庭背景

D.有无协同领导者E.探讨问题的性质

4.小组工作的时间所包含的内容有()。

A.工作的持续时间B.小组聚会的频率

C.每次活动时间的长短

D.小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E.小组工作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差

5.小组规范是小组初期社会工作者和小组组员一起建立的适合管理和协调组员行为的准则。

小组的规范主要有()。

A.强制性规范B.秩序性规范

C.角色规范D.文化规范E.国家规范

参考答案:

1.BCDE2.ACD3.ADE4.ABCD5.BCD

二、多项选择题

6.在小组工作开始阶段,小组组员的相互认识、订立小组契约和规范都是增加小组安全感和信任感的重要手段。

因此,社会工作者要致力于塑造信任的小组气氛,要做到()。

A.教组员运用同理心,站在社会工作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倾听他们的问题,并作出真诚有效的回应

B.创造机会让组员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组员间的相互回馈和关怀自然地产生信任

C.寻找并强调组员之间的独特性

D.培养组员积极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E.积极引导组员相互沟通并协助对方澄清误解

7.小组工作的开始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扮演的工作角色包括()。

A.领导者B.鼓励者C.信息、资源提供者

D.引导者E.组织者

8.在小组中期转折阶段组员所具有的特征中,互动中的抗拒与防卫心理表现在组员()。

A.沉默寡言B.常常抓住一个话题不放

C.仅以理性与人表面互动

D.用缺席或迟到来保护自己

E.独占话题

9.在小组工作转折期,在面对冲突时,社会工作者应该有包容、冷静和理性的态度。

在解决冲突时,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一些具体措施,包括()。

A.重新调整小组规范和契约

B.帮助组员澄清冲突的本质,特别是澄清冲突背后的性格与人格差异

C.增进小组组员对自我的理解,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复制或重现类似冲突情境,以增进自我了解和对他人处境的敏感度

D.协助组员面对和解决由冲突带来的紧张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

E.运用焦点回归法,将问题留给社会工作者,让他解决

参考答案:

6.BDE7.ABE8.ACDE9.ACD

第八章社会工作研究

第一节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与功能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工作研究的成果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指导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同时成为研究者和()。

A.成果使用者B.资源提供者

C.领导者D.鼓励者

2.社会工作研究在发展社会工作知识方面所发挥的功能不包括()。

A.可以发现灾后社区的社会重建中地区发展模式在本土应用时的优劣,从而进行局部修正,以适应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

B.发现适度普惠的福利在中国的适用性

C.可以对实践中的诸多细节进行提炼整合,并可能凝练出某种理论

D.可以对服务对象及其环境的状况进行研究,清楚了解其需要,提供合适服务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工作研究属于社会工作和社会研究的交叉领域,从而社会工作研究与其他社会研究不同的特性应该与社会工作的要素有关。

它们包括()。

A.注重采用社会工作视角

B.以弱势群体及其问题或需要为主要对象

C.研究目的在于促进实务及提升理论,从而推进民众福利

D.研究者可以是资料的编造者、分析者和结果应用者

E.体现社会工作伦理

2.社会工作研究应遵守社会研究的伦理,具体包括()。

A.收集资料时应该在对方愿意的情况下进行

B.保持价值中立,不凭个人意志筛选和运用信息

C.研究成果要客观,且对部分研究成果进行公开

D.对被研究者私人资料予以保密,不随意泄露

E.保证被研究者表达意见的权利和机会

3.社会工作研究应恪守的工作原则包括()。

A.注重专业行为,不将技术用于非人道目的

B.尊重服务对象的自决权、提升其领导权、用整体视角看待服务对象、弄清和开发其优势

C.坚持重点视角,以同理和关怀心态与他人发生联系

D.注重社会公正,要敢于面对负面歧视,公平分配资源,挑战不公正的政策和做法

E.不损人利已,确保有能力提供合适服务,恪守保密原则

4.社会工作研究在优化实务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包括()。

A.可以改善社会工作实务,促进民众福利

B.可以协助社会工作者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把握动态信息,及时提出完善思路,从而保证达到社会服务目标

C.可以对服务对象及其环境的状况进行研究,清楚了解其需要,提供合适服务

D.可以与实务的整合检验了原有理论又推进了实务理论的演进

E.可以对实践中的诸多细节进行提炼整合,并可能凝练出某种理论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A2.D

二、多项选择题1.ABCE2.ABDE3.ADE4.ABC

第二节研究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定量研究基于()方法论,在严格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定量测量手段,注重变量的操作与测量,收集资料并对此进行统计分析。

A.马克思主义B.实证主义

C.反实证主义D.建构主义

2.实证主义方法论产生于19世纪30~40年代,由孔德首先提出,后来得到进一步完善。

以下对其具体观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社会研究对象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都是纯主观的,他们不依赖于研究者而独立存在,事物本身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可重复的规律

B.社会现象是有规律的,人类行为、社会变化、自然物质变化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是可以被感知、概括和客观计量的

C.社会研究旨在说明说明社会现象应该是什么,而不是社会现象或规律是什么

D.社会研究在方法和技术上有其特点,而且在理论构建、证据收集、证据分析与评判、理论检验等方面运用的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也有本质区别

3.定量研究在研究理论的关系方面所具有的特点为()。

A.不一定要事先设定假设,其理论假设可以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

B.其过程发现需要进行抽象的提炼和归纳,才有可能达到理论层面

C.一般依托某些理论,形成假设,通过收集资料和分析数据来验证假设

D.研究问题、研究计划和内容可以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适当修订

4.以下关于定性研究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定性研究的逻辑方法是演绎法

B.主要获取描述性的、非数字的信息

C.定性研究追求研究资料和研究结论的精确性

D.注重研究问题的普遍性、代表性及其普遍指导意义,其研究结论在随机抽样时可以推论

5.定量研究主要采用假设演绎法,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和实地探索,归纳提炼出研究问题和研究框架,然后进行研究设计,再收集资料,这属于定量研究在()方面的特点。

A.资料特性B.结果范围

C.研究和理论的关系D.研究策略

6.在资料特性方面,定性研究主要获取()。

A.描述性的信息B.量化的资料

C.纯数字的信息D.可操作的变量

7.以下不适用于定量研究方法的场合是()。

A.研究问题已有大量资料B.资料收集相对容易

C.不熟悉的社会系统D.需要探讨变量关系

参考答案:

1.B2.B3.C4.B5.D6.A7.C

8.问卷的组成部分中,()旨在说明调查者的身份、研究目的和内容、对象选择方法、保密原则,并署明研究机构。

A.问题和答案B.标题C.编码D.封面信

9.以下不属于指导语的是()。

A.“请将合适答案号码填写在横线上”

B.“若无特殊说明,每个问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C.“本题回答‘否’者,请直接跳至10题”

D.“文化程度”

10.问题和答案的设计需要注意多方面细节,封闭式问题的答案必须满足答案的穷尽性和()。

A.融合性B.统一性C.互斥性D.概括性

11.以下不属于个案研究的资料收集所具有的特色是()。

A.可以不拘时间、地点并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B.对个人生活史及有关文献都加以考虑,常使用历史视角把握资料,并在此过程中注重服务对象的主观感受

C.研究者可以运用各种手段,采用不同角度,进行访谈、观察、记录等,详细记载研究对象的各方面资料

D.强调应用性研究,注重改变期盼的模式

12.个案研究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以下对其优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可以了解研究对象各方面的状况,进而对其有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B.无需花费过多时间且容易补充数据

C.利于对事物进行区分和概括,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建立一般理论概念

D.样本较多和对象富有代表性,研究发现可以进行推论

13.行动研究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一起参与“研究”和“行动”的研究方法。

以下对其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研究效果在于解决实践问题,促进实务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增强其实践能力,实现其专业成长和全面发展

B.目标在于理论建构,而不是改善实践本身和优化实务工作者的工作情境

C.研究者就是研究对象,他们通过研究与行动的配合,提高改造社会的实践能力

D.研究成果的应用者就是实务工作者和研究者自身,并体现出长期性

参考答案:

8.D9.D10.C11.D12.A13.A

二、多项选择题

1.定量研究的常用方法包括()。

A.问卷调查B.实验研究

C.访问D.观察E.类比法

2.定性研究以反实证主义方法论为基础。

反实证主义方法论具有()等特征。

A.强调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共同点

B.认为社会研究方法应该着重分析社会整体的因素

C.注重社会现象的发生、变化过程和人的意识过程,重视研究互动以及现实社会环境中意义的产生过程

D.认为社会科学的主要方法是以完整性的历史方法说明社会现象,反对在社会科学中运用社会科学的概括性规律方法

E.认为研究主体的认识能力是主要的,社会科学知识是主观的和相对的

3.定量研究适用于()等场合。

A.无权威和不受控制

B.宏观层面的大规模的调查与预测

C.研究问题已有大量资料

D.资料收集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