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632434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9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docx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docx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

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课程标准

1.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2.了解土地改革运动。

考纲要求

1.开国大典的史实,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

知识结构

考点突破

考点一开国大典的史实,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第一届政协会议:

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

2.开国大典——新中国诞生的标志:

年月日下午,在首都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含义:

1921~1949年中共28年奋斗史),新中国诞生了。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

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

①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革命(1919~1949年)的胜利;②从此,中国人民结束了100多年(1840~1949年)来受奴役受压迫的时代,标志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因为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③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考点二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

1.为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新生的人民政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颁布: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它规定:

废除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的土地所有制(土地仍是私有,但归农民私有,即土地改革后,农民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2)结果: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3.土地改革的意义:

(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2)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3)巩固了人民(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4)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中考演练

试题详见课件或复习资料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程标准

1.了解“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3.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了解这一时期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

4.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考纲要求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1954年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5.“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知识结构

考点突破

考点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1.时间:

1953—1957年。

2.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促进三大改造的完成;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建设成就:

(1)重工业成就:

①1953年底,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②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③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⑤工业基地形成。

(2)交通运输成就:

①1957年大桥建成。

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4.历史作用:

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迈进。

考点二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颁布了我国第一部《》。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内容:

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②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③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制度。

(2)意义:

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宪法性质),是民主与法制的进步。

考点三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1.时间:

年。

2.三大改造:

(1)农业:

引导农民参加合作社,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

(2)手工业:

引导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

(3)资本主义工商业:

①形式:

②政策:

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结果:

结果:

到1956年,基本上完成了对、

、的社会主义改造。

(5)评价(三大改造的完成):

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的任务。

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基本制度(因三大改造完成后,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了主导地位),从此,进入社会主义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③后期存在速度过快、工作粗糙等缺点。

◆小结:

中国近现代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

(1)1911年辛亥革命: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2)1949年新中国成立和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改革开放的开端,开始进入现代化新时期。

考点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1.背景:

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据此确定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但由于经验不足,出现了严重失误。

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1)“”运动:

①时间:

1958年。

②提出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反映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

③主要标志:

(表现:

工业上掀起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农业上“浮夸风”放“卫星”)

(2)运动:

①特点:

“”(一是规

模大,二是公有化程度高)。

②典型做法:

大办公共食堂(“共产风”)。

★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

◆原因:

对国情认识不清,缺乏经验,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表现: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结果: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

◆教训:

①搞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要实事求是。

②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3)“”:

(20世纪60—70年代的失误)

①时间:

年(十年“文革”)。

②发动:

由于毛泽东错误估计了国内形势(阶级斗争扩大化,“文革”时期的中心工作是阶级斗争或政治斗争),1966年,中共中央发布了“五一六通知”,标志着“文化大革命”开始。

之后,毛泽发表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对所谓的刘少奇、邓小平为首的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错误的斗争。

此后,“文革”迅猛发展。

③内乱之一:

“红卫兵”(学生组织)、“造反派”(群众组织),在“造反有理”的口号下,抄家、打人、批斗、洗劫国家文物,掀起夺权狂潮,甚至发生激烈的武斗。

④内乱之二:

“文革”中形成两大反革命集团:

反革命集团(1971年9月13日被粉碎)、

反革命集团(“四人帮”,1976年覆灭),阴谋夺取最高领导权。

⑤内乱之三:

“文革”中最大的冤案:

国家主席被加上“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开除出党,并被迫害至死。

此冤案表明,“文革”时期,被肆意践踏。

⑥抵制:

1967年2月,老一辈革命家抵制“文革”的“二月抗争”,被诬为“二月逆流”;1976年,人民群众发起了悼念周总理、抵制“四人帮”的“四五运动”。

⑦结束:

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

⑧性质:

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的一场内乱。

⑨“文革”带来的灾难:

A:

国家政权被削弱;

B:

与匮乏;C:

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D:

文化科教事业被摧残;E:

拉大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⑩“文革”的教训:

要健全民主与法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反对个人崇拜。

中考演练

试题详见课件或复习资料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和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2.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3.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考纲要求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3.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4.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知识结构

考点突破

考点一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1.背景:

人们要求纠正长期以来的“左”的错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当时党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两个“凡是”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得出结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时间、地点:

年底、北京。

3.主要内容:

(1)思想上: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

(2)政治上: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上来(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实行的伟大决策。

(3)组织上: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历史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

(2)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3)标志着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5.改革开放的本质: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考点二对内改革

1.农村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1)开始时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内改革,始于农

(2)形式:

(在公有制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农民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即:

“,自负盈亏”。

(3)形成:

安徽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指导下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4)发展:

随后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5)作用:

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附:

新中国土地政策的变化

2.改革的深化:

(1)1992年,邓小平南巡,发表南方谈话,指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

再一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

(2)1992年,中共十四大宣布: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体制。

(3)城市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制度,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考点三对外开放: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1.对外开放的过程:

(1)开始:

1980年,设四个:

广东的、珠海、汕头,福建的(它们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其中,最早,是80年代对外开放的代表,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

(2)扩大:

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辟经济开放区(珠三角、闽东南、长三角、环渤海等4个);增设海南经济特区(最大);1990年设立了上海

开发区,它成为90年代对外开放的代表。

(3)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西部大开发,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经济特区的作用:

(1)利于引进外资、先进和

经验;

(2)利于中国融入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3)利于培养人才,利于中国现代化。

考点四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旗帜)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2)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又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的社会主义。

(4)1987年,中共十三大,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5)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南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2.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997年,中共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正式确立了的指导地位。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十五大规定:

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附:

中共党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两次会议

中考演练

试题详见课件或复习资料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课程标准

1.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2.了解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考纲要求

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2.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考点突破

考点一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1.政策的制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2.内容:

(1)含义: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级别不同的民族自治地区和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2)范围:

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内蒙。

3.意义:

(1)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利于发展平等、团结和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

4.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考点二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1.“一国两制”的构想:

(1)目的:

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2)提出: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新时期),首先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的伟大构想。

(3)内容: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即:

在的前提下,我国大陆实行制度,台湾、香港、澳

门保留制度(港澳台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不变

,改变的是主权)。

(4)意义:

①“”是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

②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之一。

③有利于祖国统一,有利于港澳台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④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后,中国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途径(方法):

“”。

(3)进程:

①中国于年7月1日正式收回香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②中国于年12月20日正式收回澳门,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4)在港澳驻军,是我国政府对港澳特别行政区行使主权的标志。

(5)意义:

港澳回归,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考点三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大陆对台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后,形成了

“”的对台基本方针。

2.海峡两岸的交往:

(1)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2)两岸民间团体的建立:

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

(3)“共识”:

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原则”达成共识。

(4)“汪辜会谈”:

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

(5)2008年,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直接通邮正式启动,海峡两岸实现了“三通”。

(6)经过海内外人士的共同努力,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3.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海峡两岸统一,是民心所向。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对台基本方针;港澳回归为台湾回归提供了成功经验。

中考演练

试题详见课件或复习资料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了解“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等,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3.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了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考纲要求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2.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3.以我国参与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4.“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

5.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科教兴国战略”。

6.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知识结构

考点突破

考点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原则。

(2)内容: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

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意义(影响):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1)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的发展问题。

这是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2)意义:

周恩来提出“”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为中国重返联合国奠定了基础。

考点二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年10月25日,第届联大(联合国大会)通过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的合法席位。

中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中美两国共同的要求。

(2)过程:

①1972年2月,总统访问中国,推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

《》。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②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意义:

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关系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从对抗走向合作);促进中国与日本、西欧各国建交,迎来了新中国的建交高峰。

3.改革开放新时期(90年代后)的外交成就:

(1)承办会议:

1991年,我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

2001年,我国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2)加入(WTO):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对外开放扩展新的空间。

考点三以我国参与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随着我国先后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和地区组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中国在政治多极化的格局中地位日益重要。

2.中国的市场潜力巨大,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中,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3.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考点四“两弹一星”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

1.“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1):

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意义:

标志着中国掌握了核技术,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2):

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3):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标志着中国掌握了空间技术。

2.籼型杂交水稻:

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他本人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的成果,有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考点五“科教兴国”战略,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的发展战略,提出:

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任务。

普及和发展高等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大举措。

2.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1986年,《》颁布,我国开始推进九年义务教育。

20世纪末,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达80%,其中“希望工程”是协助政府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具影响力的公益事业。

考点六以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1.衣:

服饰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现个性的方式。

改革开放以后,衣着丰富多彩。

2.食: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

3.住:

人均居住面积扩大,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4.行:

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开私人小汽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5.用:

改革开放前,经济水平低,商品匮乏,人们要凭票证抢购;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商品充足,人们可以自由选购。

6.就业观念的变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

(1)就业观念的转变:

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政府实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人们告别了“铁饭碗”“大锅饭”,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工作岗位。

(2)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

为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发展稳定的需要,我国逐步改革、完善了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社会救济等社会保障制度,编织起社会安全网。

中考演练

试题详见课件或复习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