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902645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古代汉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古代汉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古代汉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古代汉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古代汉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古代汉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古代汉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古代汉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古代汉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古代汉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古代汉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古代汉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古代汉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古代汉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古代汉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古代汉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古代汉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古代汉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古代汉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docx

《古代汉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汉语.docx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

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

1)直音:

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

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

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

“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

1)直训:

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

元,始也。

2)描写:

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

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

也称为定义式。

如:

斗,十升也。

4)譬况:

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

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

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

是清朝康熙49年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

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

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

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

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

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

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

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

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9)《词诠》:

近人杨树达著。

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明。

  10)《诗词曲语辞汇释》:

近人张相著。

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鱼词537个,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

这部著作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二、汉字的结构

  1、汉字的结构与“六书”

  1)六书: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

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如日、月、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

  3)指事:

许慎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一眼看去就可以认识大体,仔细观察就发现意义所在。

如:

上、下、中、亦(腋)、本、末、未、寸、刃、甘等。

  4)会意:

许慎:

“比类合谊,以见指挥”,字面意思是会合成意,即由若干符号相互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某种意义。

如:

逐、取、武、及、戒、朝、暮、牧等。

  5)形声:

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部分表示意义或字义的属类,叫形符(或意符);另一部分大致地表音,叫声符。

如:

江、河、杨、柳等。

  6)假借:

许慎:

“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有些词原先没有为它造过专用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使用了。

如:

莫。

  7)转注:

许慎: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即两个字的部首相同、两个字的意义有引申关系。

如:

考、老。

8)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的位置:

(1)左形右声。

如:

松、理、越。

(2)右形左声。

如雕、期、鸿、救。

(3)上形下声。

如茅、空、简。

(4)下形上声。

如基、裳、姿。

(5)外形内声。

如园、闾、街。

(6)内形外声。

如辩、闻、雠。

9)形符和声符位置有反常的情况:

如“视、祁、锦、钦、冯、和、蚀”是右形左声,“钊、到”是左形右声,“闷、问”是内形外声,“闺、阁”是外形内声,“孟”是上形下声,“笃、筑、竺”是下形上声。

  10)形符和声符不能按自然结构分析:

(1)形符偏于一隅:

修、倏、腾、滕、裁、栽、颖、颍、佞、疆。

(2)声符偏于一隅:

旗、施、徒、徙。

(3)形符藏于声符中间:

赢、羸、辩、辨、哀。

(4)声符藏于形符中间:

裹、衷、戚。

(5)互相穿插,分合离奇:

随、游、赖。

  11)省形、省声和亦声:

有少数形声字,它的形符或声符已经简省,必须补全才能起表意或表声作用。

如:

釜,从金省,父声。

雷,从雨,田省声。

亦声,也叫会意兼形声,如仲,从人,中声,同时表示“中间”。

  12)最早成系统的文字,现在已知的是商代的文字,包括商代金文、甲骨文。

古文字四系:

商代文字、两周文字、战国六国文字、秦国文字。

  13)文字的演变阶段:

1)先秦文字:

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籀文(大篆)、小篆→形象的音节表意文字;2)今文字(秦以后的文字):

隶书(古今汉字的分水岭,开辟了今文字的新时期)、楷书(从“八分”汉隶演变而来。

三国时期的钟繇擅长楷书)、草书(包括章草、今草(东汉张芝“草圣”)、狂草(张旭、怀素))、行书(介于楷书与今草之间,著名书法家有东晋时期的王羲之、王献之)→符号的音节表意文字。

14)隶变:

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

15)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

(1)部首形体的变化:

如“人”变为“亻”,“心”变为“忄”。

(2)简省或讹变。

如“春”,从艹从日,屯声,(上部讹变)。

“更”,从攴丙声(整体讹变)。

(3)混同,是讹变的后果。

有些原先不相同的偏旁,隶变后就混同了。

如“服”从舟而不从月,“脍”从肉而不从月。

  16)本义:

汉字在造字之初所代表的词义称为文字的本义。

  17)如何探求本义:

探求本义,既不能脱离文字形体,也不能脱离文献用例。

若撇开字形,仅从文献用例追溯词义的源头,是无法或难以办到的,如诛。

若仅根据字形而脱离文献语言,探求本义也是不大可能的,如高。

三、古书中的用字

  1、假借字:

凡文献中的用字,如果它所记录的词不是该字的本义或引伸义,这个字就是假借字。

  2、假借字的分类:

(1)本无其字:

A某些词既然本无其字,于是它的假借字也就一直归它使用了。

至于假借字是否还同时用于表示本义,有两种情况:

a有的假借字自从被它借用以后,它又改头换面以新的面貌来表示本义。

如“莫”本义是昏暮,后假借为否定性无定代词。

自从它被借用后,为本义又造了一个“暮”字。

“莫”的本义反而不为人所知了。

b有些假借字被借用后,它兼有表本义和假借义两种功能,如“汝”本义是水名,假借义为第二人称代词,现本义和假借义同时存在。

B本无其字的假借字使用一段时期以后,为了区别用法,人们为假借义另造新字。

如“辟”,本义是刑法,假借义是避开,为假借义造了后起本字为“避”。

(2)本有其字:

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这是本有其字的假借。

有三种情况:

A、在某种意义上借字与本字通用。

a本字是规范字,如“早蚤”、“疲罢”、“伸信”前面一个是本字,后面是假借字。

尽管两字通用,在常人心中仍以本字为规范字。

b假借字人们习以为常,把它视同本字。

如“彼匪”。

B、平时用本字,偶尔用同音字、近音字来代替。

如“寤”借为“牾”,即写了别字。

C假借字的使用频率大大超过了本字,以致最后通行的是假借字,本字反而不用或罕用了,如“亡”最初只表示没有或亡失,“无”只表示求雨的舞蹈;从西周金文开始,有无的无既用“亡”,也用“无”;先秦古书中“无”的用例已大大超过了“亡”;到后代,基本上都用“无”字了。

  3、古今字:

也叫分化字,是把分化以前一字多写时期的字叫古字,把分化出来的记词各有专司的字叫今字。

其来源有两种:

1)同源分化产生的古今字,意义上有联系,如奉,即捧,进献;2)同音假借形成的古今字,意义联系不大,如戚(大斧)表示悲伤的,戚是古今字。

  4、古今字分化的方法:

(1)把古字稍加修改。

如“刀→刁”“母→毋”“大→太”。

(2)加上形符。

如a、本义“莫→暮”“它→蛇”b、引申“取”→“娶”c、假借“师”→“狮”(3)改换形符。

如“说→悦”“赴→认”(4)加上声符,如“自→鼻”“食”→“飼”→“饲”。

(5)改换声符,如“华→花”“邪→耶”。

  5、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1)古今字假借为其他用途,又为它的本义造今字。

如“正→征”“队→坠”“或→域”。

(2)古字用于表示引申义,又为它的本义造今字。

如“责→债”“益→溢”“景→影”。

(3)古字用于表示本义,又为它的引申义造今字。

如“解→懈”“家→嫁”“支→肢”“道→导”。

(4)古字用于表示本义,又为它的假借义造今字。

如“辟→避”“厌→餍”“与→欤”。

  6、古今字与假借字的关系:

二者有交叉现象。

古今字立足于时代的不同和用法的分工,假借字则立足于文献中文字所表示的意义跟它的本义是否有关。

  7、异体字:

指读音相同,意义相同,而形体不同的文字。

8、异体字的形体类别:

(1)造字方法的不同。

如“烖—災”“岩--巖”“泪—涙”。

(2)造字素材不同。

A、形符不同,如“畔—泮”“歌—謌”。

B、声符不同,如“桮—杯”“啖--啗”。

C、形符声符都不同,如“梦—夢”“烟--煙”“暖—煖”。

(3)偏旁位置不同,如“秋—秌”“峰—峯”。

  

  9、繁简字:

简化字与被简化的繁体字合称为繁简字。

(1)简化字:

特指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所颁布的简化字,不一定笔画少就是简体字。

(2)繁体字:

特指与简化字相应的繁写楷书字体。

  10、繁简字几件的关系:

(1)对应关系:

如“宝—寳”“对—對”“蒙—懞、矇、濛”。

(2)声音相近的替代关系:

如“后(君王)→後(先后)”“帘(酒家用作标志的旗帜)--簾(遮挡门窗的用具)”“仆(跌倒)—僕(仆人)”“干(盾牌)--乾(干湿)、幹(才干)、榦(树干)”“谷(山谷)--榖(五谷)”。

(3)意义相同的归并关系,如“舍—捨”。

四、古今词义的异同

  1、词义异同的情况:

1)有些词古今都用,词义不变。

如山、水、雪、母、弟、心、耳等。

2)古用今废词。

古代曾经使用而现代不用的旧词。

如“觥”等。

3)古今义绝对不同。

古代和现代用的是相同的字,而古义与今义却迥然不同。

如“斋”本来是动词,指古代祭祀或典礼前的清心洁身,以示虔诚。

魏晋时期有了居室、房舍的意义。

4)大多数词古今义有联系有区别。

  2、造成旧词消亡的原因:

1)它们随着所表示的历史事物的消亡而消亡。

如“喽腊”的“喽”,是古代楚地祭祀饮食神的节日,后来祭祀这种形式消亡了,“喽”这个词也就不用了。

2)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而消逝。

如“祲”。

3)被别的词语所替代,也就是说旧词所反映的事物、观念等仍是后代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但后代改变了说法。

如“倡优”现在用“艺人、演员”来代替,旧词“倡优”也就死亡了。

  3、古今词义的差别:

1)意义的多少不同。

一个词有本义,有引申义,一个词的古今意义的多少,往往会产生变化,有的旧义消亡了,有的新义产生了。

如“池”在古代意义是a护城河b池塘。

现代意义是a池塘b旁边高中间洼下的地方。

古今相比,“池”的意义一增一减。

另外还有:

国、防、家、列、怜、仇、除、仅、书、信、将等。

2)词义的侧重点不同。

如“售”,古义侧重行为的结果,指把商品卖掉,今义侧重行为的本身,是卖。

“再”,古义是侧重行为的数量,是两次是第二次。

今义侧重于行为的重复,是“又”。

3)词义的轻重和感情色彩不同。

一些词在发展中意义的轻重发生了变化。

如“恨”的古义轻,是遗憾、不满,今义重,是仇恨、忿恨。

“怨”的古义重,是恨的意思,今义轻,是埋怨和不满。

还有一些词在发展中褒贬意义发生了变化。

如“谣言”古义是中性的,今义是贬义。

另外“下流”古中今贬,“吹嘘”古褒今贬,“谤议”古中今贬,“爪牙”古褒今贬,“锻炼”古贬今褒。

4)词义所指的名物制度不同。

如“布”古指麻布、葛布。

今指棉布。

“坐”古指两膝着席或床榻,臀部压在脚后根上,今指臀着席位上。

4、词义变化的类型:

从古今词义的范围着眼,可以把词义的变化分为词义的缩小、词义的扩大、词义的转移三类。

  5、词义的缩小:

其特点是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括在古义之中。

如“坟”古义是用土堆积而成的高地,今义是埋尸体的土堆。

“臭”古义是气味,今义是难闻的气味。

另外还有“亲戚”“宫”“禽”“丈夫”“丈人”等。

  6、词义的扩大:

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

如“焚”古义是放火烧山进行围猎,今义泛指一切焚烧。

另外有:

“响”“色”“河”“江”“裁”等。

  7、词义的转移:

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词义中心转移,而甲乙事物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

如“封”古义指积土成堆,今义指封闭。

另外还有“走、脚、狱、诛、货”等。

  8、怎样掌握词的古义:

我们必须勤查有关的工具书与阅读古代作品相结合,对词义的古今义例反复参证比较,还可以通过一些文字的和语言的手段帮助我们掌握词的古义。

分三方面谈:

1)从字形上分析。

如“劝”从“力”,可见本义是勉力、奋力。

“醒”从酉,本义是酒醒。

2)从语境上分析。

如“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证明“睡”的本义是“打瞌睡”。

3)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

如“进退”“高下”“富贫”“穷达”“治--乱”。

4)从今语中保存的古词古义上去考察。

如“款待”中的“款”古义是诚恳。

“捐躯”中的“捐”古义是舍弃。

“呼天抢地”中的“抢”古义是触、碰。

“举世无双”中的“举”古义是“全”。

等。

五、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1、词的本义:

多义词的几个意义,其中一个意义是词义引申的起点,这个意义就是词的本义。

我们所讲的本义是指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2、引申义和本义的关系:

二者间的关系有远有近。

1)近引申义同本义之间一般是一词多义的关系。

2)远引申义同本义之间可以是一词多义,也可以是两个同源词。

  3、探求词的本义:

1)通过字形结构。

如“诛”从言,本义是谴责。

2)考察文献语言用例。

如“狱”在先秦文献中都是“诉讼”、案件义,到汉代文献才有当“监狱”讲的,因而本义是“诉讼”。

3)多义归纳,如即,可推测问为走近,靠近。

  4、词的引申义:

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5、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方式:

1)相似:

a形貌性状相似。

如“斗”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

b功能作用相似。

如“关”由门闩引申为关卡。

c方式情态相似。

如“奋”由鸟展翅引申为举起、扬起。

2)相关。

a甲事物对乙事物具有标志作用,借甲代乙。

如“齿”由门牙、牙齿引申为年龄。

b借动作行为指代动作行为的主体或客体。

如“倡”由领唱引申为一般的唱,再引申为以演唱为职业的人。

C借形状特点指代事物或人。

如“刚”由坚硬引申为金属钢。

D借方位处所指代事物或人。

如“陵”由大土山引申为帝王的坟墓。

3)相因。

引申义和本义间具有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通过推导实现引申。

如“危”本义为陡峭、高峻。

陡而高则易倾,故引申为不稳定。

  6、词义引申的趋势:

1)从个别到一般。

如“江”从专称长江引申为泛指河流。

2)从具体到抽象。

如“道”由道路引申为途径、方法。

 7、直接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直接引申义。

由直接引申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对本义来说,就是间接引申义。

如“防”的本义;堤坝。

直接引申义:

堵水、防水。

间接引申义:

禁阻、防备、防止→约束→规范、标准。

8、引申的方式:

1)延展引申,如“引”,本义为开弓→拉长→军事上的退却→引导。

2)条件引申,如“岁”,本义为岁星→一年。

3)比喻引申,如“英”,本义是花→杰出的人物。

4)邻近引申,如“领”,本义是脖子→衣领。

“永”,本义是水流长→时间的永久。

5)词性引申,如“徒”,本义徒步→步兵。

9、词义引申的类型A、放射型:

B、连锁型:

习(鸟反复练习飞翔)→反复练习→熟习→习惯。

理(治玉)→纹理→规律→道理。

C、综合型:

  10、引申义的读音和书写形式:

1)通常是用一个字来表示的,读音也相同。

2)有的后来为引申义另外造了字。

如“解”由分割、分解引申为松懈、懈怠。

改读(xi)后来写作“懈”。

(3)有的只改变读音,未另造新字。

如“说”(shǖ)由陈述、解说引申为劝说、说服。

改读(shǜ)(4)有的读音未变,但却另造了新字。

如“反”由翻转引申为返回,后来写作“返”。

六、同义词的辨析

  1、同义词:

是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2、同义词间的差别:

1)范围广狭不同。

如“人”和“民”,“民”的外延比“人”的小。

它的范围是“人”当中被认为愚昧无知的部分。

“问、询、访”三个词中“访”的适用范围比较小,通常指君长就重大问题向臣下征求意见。

2)性状情态不同。

如“坐、跪、跽。

”3)程度深浅轻重不同。

如“饥”是一般的饿。

“饿”是严重的饿,受到死亡的威胁。

另外,一般的病叫“疾”,病重叫“病”。

一般了解叫“知”,深刻了解叫“识”。

4)侧重的方面不同。

如“恭、敬”“恭”侧重外貌,“敬”侧重内心。

5)感情色彩不同。

如“诛、杀、弑”“杀”是中性,“诛”表示杀死有罪者,含罪有应得的肯定意味。

“弑”用于下杀上,含犯上违礼、应予贬责的意味。

6)语法功能不同。

如“耻、辱”中“耻”作动词时是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之为耻”。

“辱”作动词时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之蒙受耻辱”。

  3、辨析同义词的根据和方法:

1)考察词在文献语言中的用例。

2)借助训诂书中的词义训释。

3)探索词义的引申派生关系。

4)察看各自的反义词。

 4、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借鉴前人辨析成果。

2)区分词义的时代性。

3)注意临时转化的统同义词。

七、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1、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来的一种句型。

所谓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2、判断句的基本特点:

乃、即、则、诚、必、非(否定)。

常用句式:

A、……者,……也。

B、……者,……。

C、……,……也(耳、欤);D、……,……。

E、……是(为)……。

  3、关于“是”字:

1)我们讲古代汉语不用“是”,是指文言文说的,至于白话,是用系词“是”的,先秦文献极少用系词“是”,汉代后有所增加。

2)古代汉语里“是”可当形容词,词义是“对的”、“正确的”,意思是“认为…对”、“认为…正确”。

出现在“名词+是+名词”的组合中。

可单独作谓语,也可带宾语。

3)“是”字本是一个指示代词,常常用来复指前文,系词“是”字正是从代词“是”的复指用法发展出来的。

?

?

  4、判断句的主语省略和活用。

  5、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古代汉语判断句有两种基本表达功能,主谓语除了在句法上构成判断外,在逻辑上也构成判断关系:

1)表示类属关系。

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

2)表示等同关系。

如:

梁父即楚将项燕。

另外,有些判断句主谓语在逻辑上并不构成判断关系,而是:

1)表比喻。

如: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2)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

如:

夫战,勇气也。

3)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

如: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

七、古代汉语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

  1、主动句: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如我读书。

  2、被动句:

主事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即受事者,如杯子打破了。

  3、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A、语义上表被动的句子:

如“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B有句法标志的被动句:

  

(1)“于”字句。

  A、“及物动词+于+施事者”如:

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省略“于”字,“动+?

施事者”如:

大树不夭斤斧,物无害者。

  C、“于”字句经常用于主动与被动对比的复句里。

如: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D、“乎”(介词)的语法功能与介词“于”同。

  

(2)“为”字句。

a“为+施事者+及物动词”,如:

(吾子)今为赤帝子斩之。

b“为+及物动

  词”,如: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见”字句。

a“见+及物动词”如:

人皆以见侮为辱。

b“见+及物动词+于+施事者”,如:

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c南北朝后,“见+动词(主动句)”表示“对我怎样”,如“慈父见背”(慈父背弃我)。

(不是被动句)(4)“为……所……”句。

a“为+施事+所+及物动词”。

如:

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b“为+所+及物动词”,如: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东汉后,“为……之所……”“为……所见”在汉魏六朝常见,唐后消亡。

  (4)“为……所”句。

  A、“为+施事+所+及物动词”,如:

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B、“为+所+及物动词”,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东汉后,“为……之所……”“为……所见”在汉魏六朝常见,唐后消亡。

  (5)“被字句”。

  A、“被+施事者+及物动词”如:

臣被尚书召问。

  B、先秦“被”是及物动词,意为“复盖、遭受、蒙受”,如:

光被四表。

  C、汉代后,至今,“被+及物动词”。

如:

杯子被打破了。

八、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和省略

  1、宾语前置:

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词之前,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宾语前置。

  2、宾语前置的种类:

  

(1)宾语是疑问代词的。

  A、句子是疑问句。

如:

吾谁欺,欺天乎?

B、宾语必须是疑问代词。

如:

谚曰: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需要注意是:

a个别用“为”字的句子,疑问代词作宾语不前置,如“子为谁?

b“如何”是“如之何”的紧缩,意思是“对之怎么样”,“何”不是真正的宾语,不受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规律的制约。

  c“何如”语义同“如何”,译为“怎么样”,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结构。

  d“奈何”“若何”情况同“如何”一样,何不是真正的宾语,不前置。

  

(2)否定句中,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

如“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臣未之闻也。

”。

有两种不能前置的情况:

宾语不是代词,而是名词性成分。

如“吾不能早用子。

”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其中的代词宾语一般不前置。

如:

莫弗称之。

  (3)“之”、“是”、“焉”为标志的。

a“惟(唯)+宾语+是(之)+动词”,,如“惟余马首是瞻。

”意思是“惟瞻余马首”。

这类前置宾语也可以由代词充任,用以复指宾语的代词只用“之”。

如“其斯之谓与?

”b“此(是)之谓……”是一种固定格式,意思是“叫这作…”或“是说这个吧”。

代词“是”作宾语有时不需要复指就可以置于动词之前。

如“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3、谓语前置:

古代汉语的一些句子,谓语在主语之前,称之为谓语前置。

常见情况

(1)表示疑问的句子。

如:

何哉,尔所谓达者?

(2)表示感叹的句子。

如:

贤哉,回也!

  4、动量成分的位置:

古代汉语一般只用单个数词表示动作行为的量,数词可以处在两种语法位置上。

(1)在动词前作状语。

如“三战三北”。

(2)在动词性成分后加上代词“者”,后面再加上数词,让数词作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量。

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三。

  5、主语的省略:

(1)承上省略:

在复句中第一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就可以省略。

如:

邴夏曰:

“射其御者,()君子也。

(2)蒙下省略:

前几个分句的主语蒙最后一分句的主语而省。

如: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6、宾语的省略:

(1)宾语表达的事物在前文已经谈到,宾语就可以省略。

如: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2)介词的宾语也可以省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