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四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18658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四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四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四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四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四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中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四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中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四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中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四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中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四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中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四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中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四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中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四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中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四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中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四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中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四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四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

《高中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四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四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四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

高中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四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专题四收入与分配

一、考点分析:

分配制度、公平与效率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的作用税收及其种类

二、主干知识:

个人收入的分配(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社会公平的维护:

收入分配公平,效率与公平)

国家收入的分配(财政:

含义作用收入与支出;税收:

特点种类性质违反税法行为)

知识板块

突出重点

联系热点

发散思维

热点:

----收入差距与分配公平

---国富与民富

---个税调整

---国民幸福指数,生活更有尊严

三、考点知识联系:

1、认识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与国家政策

收入差距的现状

国家政策

区域收入差距

行业收入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过低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

2、合理认识我国维护社会公平的具体措施

知识角度

具体措施

效率与公平

分配制度

初次分配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再分配

3、维护社会公平的经济意义

(1)、效率与公平关系:

(2)、分配与消费: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4)、科学发展观:

(5)、经济发展方式:

4、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

5、税收的作用

(1)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2)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3)维护社会公平:

(4)引导企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四、考题分析:

1(2011高考江苏卷10)

图2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 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

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

该图表明

①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

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

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3(2011高考天津卷8)有人用拆字法解读“幸福”二字:

“幸”字是由土和¥(钱)构成,

“福”字包含了农、口、田。

这样看来,“幸福”是指一个温馨和睦的家,有房住、有田耕、有钱花。

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看,要提升人民的幸福程度,应该

①大力增加财政收入②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③满足居民合理住房要求④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考点二:

财政与税收,财政政策、财政作用

1(2011高考福建卷31)通货膨胀一般是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的物价涨幅,国际上通常把CPI涨幅达到3%作为警戒线。

读图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点时,适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降低利率

B从B点到C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降低货币流通速度

C从C点到D点,适宜扩大财政盈余,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D在E点时,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

2(2011高考福建卷33)“拉弗曲线”(见图11)描述了税率和税收的关系。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税收政策必须考虑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②A点是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最佳税率选择

③确定税率应充分考虑企业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

④税率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将导致税收收入的下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D.③④

6(2011高考浙江卷25)2011年4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E)同比上升5.3%。

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和措施是

A.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B.增加国家税收,扩建公用设施

C.减少国家税收,减持外国国债D.增加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长

五、热点探究:

1、收入差距与分配公平

预测1.材料一:

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状况示意图

图一图二

材料二:

从2010年12月1日起至10日,财政部对部分中央金融企业负责人的薪酬情况展开专项调查。

此次调查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几十家中央金融企业。

国家有关方面对央企高管的薪酬规定是:

央企最高一层的高管和最基本的职工之间年薪相差十倍左右,不得超过12倍。

⑴图1、图2共同反映了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什么问题?

(2分)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8分)

(2)请你谈谈对“央企最高一层的高管和最基本的职工之间年薪相差十倍左右,不得超过12倍”这一规定合理性的认识。

(8分)

2、国富与民富

预测2(18分)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年份

2006年

2008年

2010年

年均增长

GDP(亿元)

216314

314045

397983

11.2%

财政收入(亿元)

38760

61330

83080

21.3%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11759

15781

19109

9.7%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3587

4761

5919

8.9%

材料二:

“十二五”规划建议,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而不是以往的“国富民强”。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有了物质基础,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由“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使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⑴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态势。

(4分)

⑵结合上述材料,联系《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注重“富民”的经济意义。

(8分)

变式:

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请你谈谈对“十二五”期间我国重视“国强民富、国民共富”的认识。

(15分)----认识类题型

⑶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富民”的途径与措施。

(6分)

3、个人所得税调整

预测3.(32分)材料一

图1我国财政收入及增长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情况

材料二

2005年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1980年的800元提高到1600元,国家每年减收个税约280亿元。

2008年又进一步提高到2000元,国家每年减收个税约300亿元。

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拟将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

该修正案一旦通过,国家每年将减收个税约1000多亿元。

材料三

个税调整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初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后,广泛征询专家建议,并将该草案及说明公布于中国人大网,向全国民众公开征集意见。

不到一个月,民众反馈信息已超过22万条。

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政治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指出材料一的经济信息。

(6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财政与税收”的知识,阐述提高个税起征点的意义。

(14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说明在修改个人所得税法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意见的理由。

(12分)

4、幸福指数与生活尊严

预测4.国富民强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追求,也是老百姓幸福的基础。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6—2010年国家R&D经费投入情况

年度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R&D经费总投入

3003.1

3710.2

4616

5802.1

6980

R&D经费投入与GDP之比(%)

1.42

1.49

1.54

1.70

1.75

注: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投入、科技活动规模和强度的通用指标。

R&D经费投入与GDP之比是国际社会用于衡量一国在科技创新上努力程度的重要指标,世界领先国家一般在3%左右。

材料二: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神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农留守妇女的幸福感是丈夫外出打工,能赚到钱,工资高不被拖欠,最好是能不断地张高。

企业家则认为能够有一个好的投资环境,利润年年涨。

大学生认为:

我国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人民能够更加充分地享有政治权利,过着更有尊严的生活就是幸福。

(1)揭示材料一(含注)反映的经济信息,并说明国家重视R&D经费投入的经济意义。

(6分)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就农留守妇女和企业家“心中的幸福”提出你的合理建议。

(14分)

(3)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结合大学生对幸福的看法,谈谈国家怎样才能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10分)

预测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7-2009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GDP)与广东居民幸福指数(GNH)比较

年份/项目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GDP(亿元)

31084.3

35696.46

39081.59

GNH(100分)

59.65

62.60

60.05

 注:

①2007-2009年广东GDP年均增长率近11.4%。

②国民幸福指数(GNH)是一个综合指标。

是将幸福指数细分为生活舒适感、工作幸福感和政治和谐感三个水平,然后加工综合得到的。

材料二:

2007-2009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导致珠三角地区、粤东、粤西和粤北的幸福指数存在差异。

珠三角地区居民的平均幸福指数最高。

而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居民的幸福感相差不大,且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高收入人群的工作幸福感比低收入人群的工作幸福感高,工作幸福感对生活舒适感有正面的直接影响。

材料三:

2011年1月6日,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在广州召开。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提出《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法治广东建设五年规划(2010-2015)》。

全会确立了广东‘‘十二五”发展的核心任务:

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并提出了“十二五”唯民生福祉不唯GDP这一要求。

(1)简要概括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4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分配理论知识,谈谈广东省应如何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11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11分)

预测6“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成为201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二五”规划中的高频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什么问题?

(4分)

(2)从《经济生活》角度阐述解决这些问题的现实意义。

(6分)

材料二:

2010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线与网友交流时指出:

“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从个性化表述提升为官方承诺,彰显了我国政府的价值取向。

(3)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说明“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的哲学依据。

(9分)

参考答案

1-6:

DACBCA

预测1.

(1)图1、图2共同反映了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不公平的问题:

城乡差距、行业差距都在不断地拉大。

解决这一问题的举措: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运用各种手段,实现社会公平。

④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①允许央企高管与基层职工的年薪差距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的表现,是坚持效率原则的体现。

②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是对公民权利、对人才、知识劳动、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迸发,有利于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把蛋糕做大,为实现公平创造物质基础。

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重要保证,只有将年薪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积极性,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预测2⑴材料反映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都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1分),但是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1分)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降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我国收入分配格局还不够合理。

(2分)

⑵①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2分)

②有利于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的体现;(2分)

③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2分)

④有利于平衡不同群体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和谐;(1分)

⑤有利于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1分)(若考生回答出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变式:

(共15分)①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是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基础和前提。

“国强民富、国民共富”是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但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国家财政集中过多,会直接减少个人收入,不利于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国强民富、国民共富”是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要求。

③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国强民富、国民共富”是协调国家与个人之间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每点3+2=5分。

⑶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有快发展,为“富民”提供物质基础。

(1分)②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福利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1分)

③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同时加大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逐步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3分)

④充分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物质保障作用。

(1分)

(答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其他观点,也可酌情给分)

预测3.

(1)材料一表明2005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都大幅度增长,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远低于财政收入的增幅。

(6分)

(2)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居民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居民消费的扩大,影响经济发展水平。

所以,在财政收入增长率持续高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的情况下,提高个税起征点,让税于民,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水平,有利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8分)

个人所得税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个税起征点的提高,有利于完善分配政策,切实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6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

个税调整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应该充分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

因此,在修改个人所得税法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要广泛征求意见。

(6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实行民主集中制。

这也要求人大常委会在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过程中,广泛听取普通民众和专家意见,在此基础上作出科学决策。

(6分)

说明:

第40、41题,若考生另有答案,且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预测4.

(1)①“十一五”期间,国家对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的总投入不断增加,占GDP的比重也逐年提高;但从经费投入与GDP之比看,与世界领先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2分)②有利于增强科技发展水平,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支撑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4分)

(2)①国家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宏观调控(2分)规范市场秩序,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诚信经营,依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4分)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2分)③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竞争优势(2分)企业要依法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2分)④农民工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分)分)

(3)①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保障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保障公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2分)②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确保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2分)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4分)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2分)

预测5.

(1)2007-2009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较快,而居民幸福指数上升缓慢。

(2分)2009年广东居民幸福指数下降,GDP的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幸福指数的上升。

(2分)

(2)①生产决定分配,大力发展生产,为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奠定物质基础。

(2分)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社会公平、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提供制度保证。

(2分)

③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以增强广东居民幸福感。

(3分)一

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发挥财政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建立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4分)

(若学生回答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可得1分,本问最高不超过11分。

(3)①中国共产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

(3分)

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

(4分)

③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广东省委通过研究提出“十二五,,规划建议和法治广东建设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4分)

预测6

(1)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低(或:

居民收入增速明显低于国家财政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4分)

(2)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其劳动积极性。

也有利于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6分)

(3)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部分群众生活艰辛,这一状况决定政府的政策取向。

(3分)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是正确的价值观,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

(3分)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有利于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调动老百姓参加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