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浙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53295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1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浙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浙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浙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浙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浙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浙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浙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浙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浙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浙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浙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浙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浙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浙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浙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浙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浙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浙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浙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浙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浙教版.docx

《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浙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浙教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浙教版.docx

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浙教版

浙江省乐清育英学校初中分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亲爱的同学:

欢迎参加考试!

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

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共8页,有四大题,34小题。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本卷g=10N/Kg。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S-32、Cl-35.5、Ag-108、N-14、Ca-40

祝你成功!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事例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2.锑是蓄电池的重要材料。

冶炼中发生的反应为:

2Sb2O3+3C高温4Sb+3CO2↑。

此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3.同学们玩过“化学扑克”吗?

如右图是一张化学扑克,它有一种叫“争上游”的玩法,规则是:

上家出牌,下家只能出能与上家所出牌中物质发生反应的牌,依此规则出牌,先出完的为上游,最后出掉的为下游.在某局牌中,上家出了一张如右图的“碳“牌,下面是ABCD四位玩家手中都剩下的一张牌,则你认为最后下游的应该是(▲)

 

4.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

将石灰石和稀硫酸混合后加热

B

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少量氯化钠杂质

向含有氯化钠杂质的硫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C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D

证明铁、铜、银的活动性强弱

向盛有少量的氯化亚铁、氯化银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铜片

5.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

图中可近似表示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

的曲线是( ▲ )

A.AB.BC.CD.D

6.下列各图都是课本上的实验示意图,关于各实验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甲:

研究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乙:

研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丙:

研究斜面的效率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丁:

研究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哪些的实验.

A.甲图所示的实验中,甲乙两个电阻丝串联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同

B.乙图所示的实验可以说明:

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高度有关.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高度越高,

物体的动能越大

C.丙图所示实验中,如果弹簧秤沿斜面拉动物体匀速直线运动,

弹簧秤的示数不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D.丁图所示实验可以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绳子对金属管做功,金属管的内能增大

7.按图中所标要求组装好的以下Ⅰ~Ⅲ装置,搁置一段时间后,观察所产生的现象,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IIIIII

A.Ⅰ、II装置中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上升

B.II、Ⅲ装置中左边液面上升,右边液面下降

C.Ⅰ、Ⅲ装置中左边液面上升,右边液面下降

D.Ⅰ装置中左边液面上升,右边液面下降,Ⅱ装置中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上升

8.在甲、乙两图中,甲图地面粗糙、乙图地面光滑.质量分别为m、2m的两个物体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图中F做的功小于乙图中F做的功

B.甲图中F做的功等于乙图中F做的功

C.甲图中F做的功大于乙图中F做的功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甲、乙图中F做的功谁大

9.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

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以用丙制的容器盛放。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丁>丙B.丙>丁>乙>甲C.乙>丁>丙>甲D.丙>乙>丁>甲

10.如图所示,长度分别为L1和L2的橡皮筋和细绳,悬挂于等高

的悬点上,两端各系一个质量相等的小球。

现将细绳拉至水平

(橡皮筋此时为原长)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当两球摆到最低点

时,橡皮筋的长度变为和绳子的长度相等,不计空气阻力,此

时两球的速度大小关系为(▲)

A.A球速度较大B.B球速度较大

C.两球速度相等D.无法判断

11.下列测定Na2CO3和NaOH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中,不严密的是(▲)

A.取a克混合物溶于水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反应,蒸发结晶,得b克固体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直接通入碱石灰中,碱石灰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溶于水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

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b向a移动的过程中( ▲ )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小

C.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

D.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

13.如图为某种吊车的工作示意图。

利用伸缩撑杆可使吊臂绕O点转动;

伸缩撑杆为圆弧状,伸缩时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

下列关于这个吊车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吊臂工作时是开始一个费力杠杆,接近竖直时可能是省力杠杆。

B.使用这种吊车,好处是可以省力

C.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大小保持不变

D.使用这种吊车,好处是可以省功

14.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

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B.pH=e时,e点为0

C.温度降低时,c点不移,d点右移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15.在氯化铜(CuCl2)和氯化锌(Zn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取滤出的不溶物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ZnCl2B.滤液中一定含有CuCl2

C.滤渣中一定不含CuD.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Zn

16.如图甲为蹦极运动过程示意图,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

运动时,跳跃者受到绳子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

根据图象可知跳跃者(▲)

 

A.重力大小为F0B.t0时刻弹性势能最小

C.t0时刻动能最大D.t0时刻重力势能最小

17.在一定质量的盐酸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直到反应完全,产生沉淀(AgCl)的质量与

原盐酸溶液的质量相等,则原盐酸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

A.25.4%B.24.6%C.21.5%D.17.7%

18.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的是(▲)

A.Na2CO3、NH4NO3、Ca(OH)2B.Fe2(SO4)3、Na2SO4、Mg(NO3)2

C.AlC13、Ba(NO3)2、CaCl2D.NH4HCO3、AgNO3、BaCl2

19.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

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

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

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

(▲)

A.在B点保持静止          B.沿BE方向运动

C.沿BC方向运动     D.沿BD方向运动

20.小夏将n个“3V 0.3W”的小灯泡,按照甲、乙两种连接方式分别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如图所示),通过分别调节滑动变阻器R1和R2,使所有灯泡均正常发光.则甲、乙两电路中的总电流与总功率的关系正确的是(  )

A.I甲=I乙 B.I甲=I乙    C.P甲=nP乙 D.P甲=n2P乙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21.温州市准备在2018年在苍南建设核电站。

(1)获得核能的途径是通过核反应进行的,如图为核反应示意图,

根据示意图判断该反应为▲。

(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

(2)对于建设核电站,存在很多争议。

下列支持核能发电的观点的是▲(可多选)

A.核能发电不像化石燃料发电那样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B.核能发电不会产生加重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

C.核反应制造医用同位素,利用反射性射线可以提供很多疾病的诊断方法

D.废电池核废料中不能被完全用尽的核物质仍具有极强的放射性,且具有残留时间长、

毒性剧烈的特点

E.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故核能电厂所使用的燃料体积小,

运输与储存都很方便

22、如图是某位年轻人智能手环上的数据:

步数:

7500步;消耗热量:

15千焦。

 

(1)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减肥是异化作用 ▲ 同化作用。

(填“大于”或“小于”) 

(2)人体每天摄入的总热量约为6000千焦,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正常生活所需消耗的热量约5970千焦。

不考虑其他因素,参考智能手环的已走步数,该年轻人今天还至少要走 ▲ 步,

才能把今天的多余的热量消耗掉。

23、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定值电阻R0的发热功率P0、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电功率PR和电源总功率PU随电流I变化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用描点法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了a、b、c三条图线,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可知,其中,反映电源的总功率PU随电流I变化的关系图象是__▲____(选填“a”“b”或“c”),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    ▲   W。

 

24、如图是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A、B两点高度相同且距地面30cm,小球在A点的重力势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的重力势能,小球在A点的动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的动能;若小球的质量为100g,

它从A点落到地面,重力做功▲J.

25、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甲、乙是课堂上看到的两个演示实验示意图;丙、丁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两个冲程示意图.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是___▲___图;与压缩冲程原理相同的是___▲___图所示的演示实验.压缩冲程气体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方式增加内能的。

 

26、今年以来我国多地出现强雾霾污染事件,PM2.5指数居高不下。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监测的数据中发现,雾霾天气与二氧化硫的含量有关,原因是二氧化硫在空气中会转化成硫酸盐,

使得硫酸盐颗粒达到40微克/立方米以上,致使PM2.5超标。

减少SO2的污染并变废为宝,我国正在探索在催化剂等条件下用CO还原SO2得到单质硫和二氧化碳的方法来除去SO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7、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血管①②③④中流动脉血的是____▲__,尿素含量始终最低的是____▲___。

(填序号)

(2)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

全心舒张,血液经静脉被吸进____▲____(填“A”、“B”、“C”、或“D”)。

(3)图中所示与外界相连的1-4四条途径中,属于排泄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

(4)医生在检查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是肾脏有疾病,

可能是____▲___出现了病症。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8、李翔用如图所示电路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⑴李翔在连接电路前检查仪器,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甲所示,

则李翔接下来的操作是▲。

⑵电路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发观灯泡总不亮,且电流表无示数,

但电压表示数接近3V,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⑶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⑷实验中,李翔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多次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

在对测量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处理时,李翔设计了右图表格,请你评价表格设计的合理性,

并说明理由▲。

 

29.小刚同学在学习了酶的知识后了解到了酶的催化作用要受到温度、酸碱度(pH)的影响.

联系到前面学习的知识,小刚同学又提出了自己的一个猜想:

酶的催化作用可能会受到重金属离子的影响.结合猜想小刚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重金属指密度大于5克/厘米3的金属(一般指密度大于4.5克/厘米3的金属).

【设计实验】取试管4支,编号,按表分别加入试剂,摇匀,迅速置于37℃的水浴中,10分钟后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碘液3滴,观察其颜色变化.

编号

0.25%淀粉溶液(ml)

蒸馏水(ml)

0.3%NaCl溶液(ml)

1%CuSO4溶液(ml)

唾液溶液

(ml)

加入碘液

3滴后现象

1

3

2

-

-

-

变蓝色

2

3

2

-

-

1

不变蓝

3

3

-

1

-

1

不变蓝

4

3

-

-

1

1

变蓝色

【实验结果】

(1)若酶遇到重金属离子会失去活性。

则第四组实验加入碘液3滴后的现象▲。

【交流和评价】

(2)在看了小刚的设计及实验后,同桌的小温认为凭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小刚的猜想。

小溫提出应该将实验中的CuS04溶液更换成CuC12溶液才更有说服力。

小温的理由是是▲。

(3)比较上述实验中的1号和2号试管及观察到的现象,你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30.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溶液,标签已模糊,为探究该溶液中的溶质究竟是什么物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1)小王同学发现尽管试剂瓶标签已模糊,但依稀可见SO4字样。

于是,他设计了甲、乙两个方案,并分别取样品实验、记录相关现象。

 

上述方案中,能确定该无色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的方案是▲;

方案乙中,加入足量稀HCl的作用是▲。

(2)同学们发现标签上还有20.0%的字样,老师告诉他们,这瓶试剂是硫酸、硫酸钠、

硫酸镁溶液中的一种。

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物质

H2SO4

Na2SO4

MgSO4

溶解度/g

与水任意比互溶

19.0

39.0

 

根据上述信息,同学们分析后认为此溶液一定不是Na2SO4溶液,原因是▲。

四.解答题(本题有4小题,第31题4分,第32题8分,第33题7分,第34题5分,共24分)

31.小明在做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刚从试剂瓶中取出的锌粒比与稀硫酸曾反应过的锌粒一开始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的速度要慢一些;在反应过程中还发现反应的速度要加快,反应的试管比开始时候温度要高一些;但随着反应的继续,反应速度要减慢。

查阅相关资料知道,实验室中的新的锌粒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层。

对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出现上述现象,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32.现有一碳酸钙样品,其中混有少量不溶于水、不与酸和碱反应、加热也不分解的固体杂质,

杂质含量不超过3%。

现有一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几种方案测定碳酸钙样品的纯度:

方案一:

 

方案二:

①取碳酸钙样品25克,将其放入坩埚中,称得碳酸钙样品与坩埚的总质量为138.84克;

②高温煅烧;

③放在干燥器里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坩埚与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129.24克;

④重复②与③的操作至质量不再发生改变,此时坩埚与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128.06克。

方案三:

称取碳酸钙样品m克,放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往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并收集产生的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测得气体的体积为V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一中不能根据滤渣a的质量来进行计算,而要根据滤渣b的质量来进行计算,

其原因是▲。

(2)为进一步减少方案一的实验误差,必要的操作是▲。

A.精确测定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B.滤渣a进行洗涤,所得洗液并入滤液①中

C.精确测定所加入的碳酸钠的体积D.滤渣b要经洗涤、干燥后再称量质量

(3)请根据方案二提供的相关数据,计算碳酸钙碳酸钙样品的纯度?

 

(4)方案三中为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需除去的杂质有水蒸气和▲。

33.智能洁具(智能马桶、全自动洗碗机、智能浴缸等),具有温水洗净、暖风烘干、杀

菌等功能,已进入百姓家庭。

如图为智能洁具的温控装置原理图。

R1是滑动变阻器,R2是热敏电阻,其阻值温度升高而减小。

当R1两端电压U1增大到一定值时,控制电路将切断加热电路实现对水温的控制。

①为使控制水温的预设值升高,应怎样调节电源电压,并说明理由。

②若电源电压设定为10伏,R1接入电路的阻值为6欧时,R2的电功率为4瓦,

此时加热电路恰好被切断。

若预设的水温相对较高,则控制电压U1是是多少伏。

 

34.如图所示,是一个由轮轴和杠杆构成的速度控制装置.大轮半径为R=0.25m,小轮半径为r=0.20m(大、小轮是一个整体),在小轮上绕有细线,细线下端悬挂重为G=500N的物体,在大轮上方有可绕A点的轴自由转动的轻杆AC,P是固定在轻杆B点下方的厚度为d=0.05m的制动片,轻杆AC成水平状态.已知LAB=0.40m,LBC=0.60m,制动片与大轮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轮的质量不计,轮轴无摩擦.要使物体匀速下落,则:

(1)制动片对大轮的摩擦力为多大?

(2)在C处应施加一个多大的竖直向下的力F?

 

八年级期中考试实验A班科学附加题(30分)

1.(3分)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是()

A.方向方向向左,大小等于FB.方向向左,大小小于F

C.方向向右,大小等于FD.等于零

 

2.(3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后,使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变为p甲>p乙,则(  )

A.可能是截去相同的质量B.一定是截去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C.可能是截去相同的体积D.一定是截去相同的高度

3.(3分)如图所示,把测量大气压强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放在电子秤上,玻璃管A由支架固定,且跟水银槽B的底部不接触.当大气压强是1.0×105Pa时,电子秤的示数为M,若外界大气压强上升时,电子秤的读数将(  )

A.等于MB.大于MC.小于MD.无法确定

4.(3分)一对火线和零线从一堵正方形的墙上走过,墙的正中央开了

扇正方形的木窗,如图所示,火线在A处和零线在B发生了漏电,

如果测得流过下边墙上的电流约是200mA,那么总的漏电电流约为。

5.(6分)在粗糙水平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

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现对B加

一竖直向下的力F,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墙对B的作用力F1,

B对A的作用力F2,地面对A的作用力为F3。

若F缓慢增大而

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F1缓慢,

F3缓慢。

(选填:

增大、减小、不变)

6.(12分)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1、S3,断开开关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当闭合开关S1、S2,断开开关S3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当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S3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5A。

关于此电路工作情况的分析,

(1).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2).只闭合开关S2时,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是电阻R3消耗的电功率的倍。

(3).开关S1、S2、S3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4).只断开开关S2与只闭合开关S2两种情况下电压表的示数之比为。

 

八年级实验班期中考试科学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C

C

C

B

D

B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A

C

A

D

A

C

B

C

二、简答题(每题2分,共36分)

21、

(1)核裂变

(2)ABCE

22、

(1)大于;

(2)7500

23、a;2.25.

24、等于;大于;0.3.

25、丁;甲;做功.

26、2CO+SO2=催化剂=S+2CO2(条件未写或未配平扣1分)

27、

(1)①;②;

(2)A、B;

(3)1、2、3;

(4)肾小球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8、

(1)将电流表指针调零

(2)灯炮断路(3)0.7

(4)不合理(1分)计算平均电功率没有实际意义(合理即给1分)

29、

(1)变蓝色

(2)排除S042-对实验造成的干扰或前面添加NaCl已经说明Cl-对实验无影响

(3)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

30、

(1)甲、乙         排除银离子、碳酸根离子对实验的干扰

(2)常温下,硫酸钠溶液的最大质量分数是16%,不能配置出20%的溶液  

31、答题要点:

①锌粒表面的氧化层阻碍了锌与稀硫酸的接触;

②表面氧化层与稀硫酸反应不放出氢气;

③锌和稀硫酸反应放出热量;

④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度增快;

⑤硫酸质量减少,锌与稀硫酸的接触减少,反应减慢

满分示例:

由于锌粒表面覆盖一层致密的氧化层,会阻碍锌与稀硫酸的接触,同时氧化层与稀硫酸反应没有氢气生成,因而使得反应进行的较慢;随着氧化层与稀硫酸反应,锌与稀硫酸的接触增加,放出氢气的量也增加,同时锌与稀硫酸反应要放出热量,温度升高,稀硫酸与锌的接触更快,因而反应速度要加快;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稀硫酸的量在减少,锌与稀硫酸的接触也会减少,故反应速度要逐渐减慢。

 

32、

(1)滤渣a的质量较少,称量时相对误差较大(或“误差较大”、“无法称量”)(2分)

(2)BD(2分)

(3)解:

生成CO2的质量为:

138.84克-128.06克=10.78克

设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x10.78克

100/44=x/10.78克x=24.5克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4.5克25克×100%=98%(2分)

答: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8%.

(4)氯化氢(2分)

33、①(3分)

适当减小电源电压(1分),当设定的温度升高时,则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1分),

要保持电阻R1的电压不变,则必须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1分),

因而必须减小电源电压;

②(4分)当R1=6Ω时的电压U1,电路中的电流为I=U1/R1=U1/6,

热敏电阻的电压U2=U-U1=10V-U1,(1分)

电功率P=U2I,则有4W=(10V-U1)×U1/6,(1分)

解得U1=4V或U1=6V(1分)

由于要使得水温度较高,则R2的电阻较小,电路中的电流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