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素质和能力.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43392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素质和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素质和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素质和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素质和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素质和能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素质和能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素质和能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素质和能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素质和能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素质和能力.docx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素质和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素质和能力.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素质和能力.docx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素质和能力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素质和能力、角色与地位

当前,以改变传统的教学、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为主要目标,并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正在进行着,这是一项十分急迫和复杂的工作。

在这个改革的过程中,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是有效的推动力,我仅结合制作课件和教学实践,谈谈在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下对教师素质及能力的要求,以及在此环境下教师的角色与地位的定位。

一、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现代的社会正是一个日益更新日益发展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手段及方法的创新显得日趋重要。

在日常的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将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相结合并逐步加以提高、完善。

现在应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已经日益普遍,它的优势更是显而易见,多媒体教学既能做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既注重教师的教,又注重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其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为了更好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要求我们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的人应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

首先,是计算机应用素质。

我们通常说的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

它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即CAI)。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配上声音,以及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过程。

正是因为如此,才要求我们教师要掌握最起码的计算机软件操作,如Powerpoit,Authware、Flash、3Dmax等,以及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声音处理软件豪杰解霸等。

如果教师不具备这些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就不可能游刃有余的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工作。

信息技术就像一个有待发掘的大宝藏,如果想物尽其用,就需要我们懂得发掘,有效地开采。

当然,并不要求每一位教师都成为计算机专家,只需要我们是操作软件的有效应用者,就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完善、多彩。

其次,是艺术素质。

术业有专攻,每一学科的教师其学科素质应该说是不容置疑的,我们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其目的之一就是充分利用它的直观形象性,从而化解本学科中教学难点,减少教学坡度,提高记忆效果。

因此,我们在制作教学课件时,要注意美感,要发现美,欣赏美,运用美,由此提高课件的视觉效果,使课件充分发挥它的辅助作用。

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除了要求内容精湛之外,在界面设计上、色彩搭配上、也是很有学问的。

当课件启动时,从人类的生理角度讲,首先是它的独特的形式吸引听者,然后才是内容。

因此,我始终认为,在日常的教学中每一个课件的制作过程就是一个提高个人艺术修养的过程,每一张幻灯片的制作过程,都是在构建美的过程。

精心挑选每一个背景,精心制作每一个按钮,精心安排每一个图片,精心设计每一段文字的字体,颜色,以及放映方式……将人的智慧与计算机最大程度的结合,充分实现虚拟教学与现实教学的结合。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喧宾夺主,以多彩的形式掩盖了教学的内容,相反,这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教师的角色与地位

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探索的过程。

一个人的知识是由他自己在一定的环境中及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因此,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学习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评价者,这是长久以来不容置疑的。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的步伐加快,又出现了另一种现象:

即多媒体课件代替了教师的地位,成为了课堂的主角。

为了有效地避免在教学活动中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我认为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我们工作服务的同时,首先就要明确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学生三者的角色与地位。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信息技术是辅助,三者之间的稳固关系不能打破,更不能弄混弄乱,特别不能使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成为课堂的主角,课堂的主导者。

首先,教师是学习过程的设计者。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对学习过程(或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除了要将关键的知识设计到问题中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把知识接受下来,并让学生在亲身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这就要求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要考虑其引导的作用,因此每一段文字的放映方式就显得很有学问,它要随着教师的讲课速度相伴出现,如果在教师还没有讲到的时候知识点就已经出现,课件就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是得不偿失的。

其次,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主动地去探索,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逐步学会在探索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任务更加艰巨。

这样做尽管有这样做的好处,但问题也随之出现了,由于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高中阶段的学生的注意力特别容易受外界新鲜事物的影响,所以当电脑中出现了一些和他们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或者以它们的思维难以想像的图片或影像资料时,教师的讲解常常被迫成了辅助。

要很好的解决这一矛盾,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比如恰当的肢体语言,生动的语言表述,鲜活的面目表情……都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教师的身上,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才能更完美的体现。

在网络时代要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开放性和互动性,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的时候要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课件可以是几个网址也可以是一个论坛,可以让师生充分对话、交流。

运用信息技术是为了优化学习,而不是脱离教学而独立,所以在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避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两张皮”的现象,要使信息技术渗透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结构及课程的实施方法中,要避免将信息技术装“门面”,盲目追求“高、精、尖”,从而滥用。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需要的是高屋建瓴的教育家,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信息技术本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实践环境,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信息技术环境为教师提供了一片翱翔的天空,为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了一个场所,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在这个优胜劣败,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教师只有明确自身角色,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抓得住机遇,迎接挑战。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素质、能力、角色与地位

摘要:

信息时代的特征,正以其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渗透社会的方方面面,正以多种形式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并广泛地运用于教育,其对教育产生的重大影响,促使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地位、素质、能力新的内涵,建设一支优良、精干、高效,适合信息时代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是推进教育技术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根本保证。

关键字:

信息技术角色定位能力培养

 

  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教育遇到了来自多方面的挑战。

其中,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就是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中一个重要的主题,而且给教育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变革。

知识信息的急剧增长要求教学内容有更快的更新,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求开拓人才培养新的途径和方式。

信息时代的特征,正以其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渗透社会的方方面面,正以多种形式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并广泛地运用于教育,其对教育产生的重大影响,促使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地位、素质、能力新的内涵,从而决定我们与之相的关教育行为正确的价值取向。

  一、正确而清晰地认识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地位的转变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已经使我们认识到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和地位应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改变了,但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而在运用信息技术的教育环境,又使教师角色、地位在上述转变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内涵。

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信息时代赋予教师新的使命。

作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应该在这方面做出积极的探索。

行成于思,人们的行为总是受一定的思想观念支配的,学习和掌握了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确立了现代教育观念,才能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学习和探索中,我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应该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有意识地注意搜集信息、处理和加工信息、创造性地开展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并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良好的信息品德,从而使学生初步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过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1)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结合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学校通过各教研组开展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活动。

1996年以来,我们几乎每个寒暑假都要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比如我们先后学习了何克抗教授的《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桑新民教授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南国农教授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及其理论基础》等文章,聆听和观看了国家教育部督学王文湛所做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的电视讲话。

一次次的深入学习和讨论,使教师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基础,教育观念得到了较快的转变。

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探究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把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引入学科教学,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学习研讨教师深刻的认识到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变为了学生学习的辅导者。

在基于校园网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教师不能再把传递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是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学生“学"上,使学生“学会学习"。

指导学生懂得从哪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得知识的工具和根据认识的需要处理信息的方法。

历时三年,我校完成了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构建“‘乐学·会学’式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该课题2002年已经省专家组评审验收通过,获得较高评价。

在这一实验过程中,不仅使广大教师教育观念获得了转变,而且我们取得了一批省级和全国性评比的成果,涌现出一批新的教学和科研能手。

(2)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情况,有的方矢地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为了了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状况,使校本培训更具针对性,我们对全校教师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

第一次是2000年关于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及应用能力和基本情况的调查。

我们分别从教师对计算机的认识情况、教师初步掌握计算机的情况、教师上网技术的掌握情况;教师拥有个人电脑的情况;教师运用计算机的效能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的结果表明:

虽然教师学习信息技术很有热情,虽然拥有个人家庭电脑已经基本达100%,但教师对计算机的认识以及掌握计算机技术的程度上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学校很有必要去创造条件,强化对广大教师信息素养的综合培养,强化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全面认识。

第二次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实践的基础上,对教师进行了关于信息素养内涵及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情况的调查。

我们分别从教师对信息技术知识与教学实践关系的认识、教师对“信息素养"内涵的理解和认识、教师选择和处理信息使用考虑的因素、教师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情况、对于培训的方法、途径的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调查的结果显示,教师们普遍认为:

“良好的文化专业水平和完善的教育技术理论知识"是21世纪作为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的信息素质和能力的首要条件;教师应对于有效的信息应具有强烈的敏感度,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调查结果还显示: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阅读浏览、获取、处理、利用与教学有关信息的能力有所提高;能够对各种学习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估,并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合理选择及运用;教师十分看重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各种媒体搜集信息并在学科中加以利用的能力。

这说明一线的教师们在实践中已深切的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意识到有必要掌握网络知识和相关的技能,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地位开始有了较正确的定位。

(3)建立新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我们认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是否体现了素质教育暨课程改革的要求,关键不在于是否较多地运用信息技术和其它现代教育媒体。

评价课堂教学,而应该将是否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理论、观念,是否体现了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否达到了相对高效作为首要的评价标准及价值取向,而选择了怎样的教学手段及媒体应该是第二位的,是服从于上述要求的。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先后制定了《绿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标准》、《绿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标准》等,并直接运用它们评价各类有关课堂教学,促进教师在实践中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地位的真正转变。

  二、准确定位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素质、能力的内涵

  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教育,无疑是对传统教育的一次革命。

教学手段的变化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近一年多来的认真研究和实验总结,我们形成了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素质的较全面的认识:

⑴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对信息、信息社会、教育信息化有基本正确的理解;关心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投入教育信息化工作。

  ⑵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度,认识到获取信息资源对教育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为学习或教育教学工作等问题的解决,能确认自己的信息需求,能灵活地通过多种渠道较迅速地获取有效信息。

  ⑶能准确、高效地解读信息和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将信息应用于批判性思考。

  ⑷能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和发送信息;能较好地管理自己搜集到的或自己生成的信息。

⑸能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能用尽可能好的方式表达、呈现(和储存)自己生成的新信息。

  ⑹能将以上一整套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于自己的继续学习和交流。

  ⑺有较强的信息道德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

  ⑻应该掌握必备的教学技能,如:

教学设计技能、校园网操作技能、多媒体CAI制作技能、网页制作技能等。

教师应不断的加强学习,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1、进行校本培训,培养教师良好的信息素养,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为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我校进行了计算机运用能力、利用网络搜寻信息的能力、网页制作能力的校本培训。

在培训方式上,我们采用集中辅导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近两年来,我们每周利用星期二晚上的时间进行全员集中培训,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个人巩固掌握。

(1)抓骨干,带动一般。

我们把对计算机技术掌握较好的,并对学习计算机技术有着更高兴趣的教师,作为学校的骨干力量,采用通过骨干来带动一般的方式,这样就比较快的推动了全校教师的学习和进步,而且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们相互帮助,提高了使用水平。

(2)开展课件脚本设计、多媒体网页设计比赛竞赛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促进教师教学设计技术的掌握和提高。

教学设计技术在现代教育技术中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和作用。

没有好的设计,再强的计算机高手也做不出好的课件或教学网页。

所以,在教师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后,我们对教师进行了如何进撰写教学课件脚本的培训,规范了脚本撰写的要求,使学校课件制作小组的教师和设计脚本的教师在教学观念上获得统一,形成合力,提高课件制作水平,最终提高教学水平。

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教学课件脚本设计比赛和多媒体网页设计比赛活动,促进了教师教与学的统一。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素质、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信息意识也进一步加强。

最近我校语文教师贾红娟代表学校参加市教师网页现场设计制作比赛就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通过学习、交流、实践活动教师的课件设计水平和能力有所提高,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科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于教育教学之中,不是一个单纯的信息技术问题,而是教师教育素养、学科素养和信息素养整合应用的过程,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当前课程改革是一个深入至学科课堂教学的层面的多方位立体化的改革。

课程整合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从某种程度来说,它也体现着教师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和水平。

为此我们对教师做了较具体的要求。

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要体现学科整合的思想,将小学各学科的相关知识点和本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力求“完美"、强调“统一",追求“发展",着眼“提高"。

同时,信息技术与具体学科教学的整合又是一个课题。

为此,学校教导处把检查教师教案中是否体现学科之间的整合,是否体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作为一项标准,并且对相应学科的教师进行指导培训,以提高广大教师的整体素质。

每学年我们都举办一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大奖赛活动,通过教师自愿报名,学校评比的方式推选出优胜者参加市级及全国的比赛。

此举大大推动了全校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研究、实验的积极性。

近几年来,我校在全国计算机辅助教学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摩评比活动中均获得了较好的成绩(语文学科:

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英语学科:

一等奖1人)。

这些获奖课在教学设计、课件设计制作、课堂教学过程中都体现了教师现代教育思想和新的理念,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开展征文活动,交流经验,促进信息意识的增强为了促进教师信息意识的增强,总结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经验和体会,同时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我们还举办了“我获取信息的小故事"有奖征文活动,教师踊跃投稿。

在征文中,教师畅谈了运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各种小窍门,畅谈了获取和利用信息给自己的学习、教学、生活带来的收益和乐趣。

教师在交流中互相得到了有益的启发。

学校也从中了解到教师信息意识、技能的发展和进步的情况,为以后的学习和培训提供的实践依据。

4、加强环境建设,为教师创设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条件学校初步建立了校园宽带网,每个教师办公室都配置了1—2台计算机,行政和教研人员每人一台。

为教师获取信息和提高信息技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同时我们也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如《绿影小学教师上机操作制度》、《绿影小学网络管理制度》等,要求学校各部门将本部门的主要工作及相关通知通过校园网发布,以减少集中开会的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教师上班必须打开办公室的计算机,了解本周、当日学校的主要大事,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对教师的信息品德和信息安全,我们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教师能便捷地在校园网上查阅教育信息、资料以助教育教学和研究之用,我们还开展教育论坛活动,在校园网上针对学校或当前的教育热点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5、运用信息技术开发校本课程我校作为安徽省首批“绿色学校",各种植物从地面到空中,纵横交错,覆盖和美化、净化着校园。

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可以学到了许多关于植物、环保方面的知识。

自然教研组的教师策划了因地制宜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将校园内的植物分布制作成网页,将校园植物知识和校园规划图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通过点击校园网便可查找到校园植物的分布地点以及该植物的相关知识。

创造了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更有效地开发利用校本资源的先例,也是信息技术和新一轮课该相结合的创新之举。

信息技术在当今的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全国现代教育实验学校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进一步为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