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0秋学期《古今汉语语法的异同》在线作业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68846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师10秋学期《古今汉语语法的异同》在线作业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师10秋学期《古今汉语语法的异同》在线作业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师10秋学期《古今汉语语法的异同》在线作业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师10秋学期《古今汉语语法的异同》在线作业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师10秋学期《古今汉语语法的异同》在线作业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福师10秋学期《古今汉语语法的异同》在线作业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福师10秋学期《古今汉语语法的异同》在线作业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福师10秋学期《古今汉语语法的异同》在线作业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福师10秋学期《古今汉语语法的异同》在线作业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福师10秋学期《古今汉语语法的异同》在线作业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师10秋学期《古今汉语语法的异同》在线作业二.docx

《福师10秋学期《古今汉语语法的异同》在线作业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师10秋学期《古今汉语语法的异同》在线作业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师10秋学期《古今汉语语法的异同》在线作业二.docx

福师10秋学期《古今汉语语法的异同》在线作业二

福师10秋学期《古今汉语语法的异同》在线作业二

福师10秋学期《古今汉语语法的异同》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下列句子中是被动句的是(D)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孟子•告子下)

B.百里奚举于市。

(同上)

C.晋韩室子聘于周,王使请事。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D.屈原放逐于楚国。

(盐铁论•刺相)

2.古代汉语的指示代词也有与现代汉语大致相当的近和远指。

下列表示远指的是(D)

A."是"

B."斯"

C."兹"

D."夫"

3. (C)"是"已普遍用作系词

A.先秦时期

B.汉代

C.六朝时期

D.唐代

4.  南北朝时期产生了一个第三人称代词是(B)

A.渠

B.伊

C.他

D.其

5.  下列句子中,"疑问代词+动词"是状中词组的是(D)

A.尔何知?

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B.沛公安在?

(史记•项羽本纪)

C.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孟子•离娄上)

D.吾何爱一牛?

(孟子•梁惠王上)

6.  下列句子中助词"之"用来强宾语前置的是(A)

A.姜氏何厌之有?

(左传•隐公元年)

B.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饮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荀子•劝学)

C.仲尼之徒天道桓文之事者。

(孟子•梁惠王上)

D.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逍遥游)

7.  下列句子中连词”若”表示并列关系的是(A)

A.天地开辟,人皇以来,随寿而死若中年夭亡以亿万数。

(《论衡•论死》)

B.必有忍也,若能济也。

(国语•周语)

C.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告父之仇。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D.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

(汉书•食货志上)

8.  先秦汉语里"是"字主要是(A)

A.指示代词(相当于"此")

B.系词

C.动词

D.名词

9.  "被"字表示被动的用法,大约产生于(A)

A.战国末期

B.汉代

C.魏晋时期

D.唐代

10.  “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之”属于(A)结构。

A.动宾

B.动补

C.连动

D.偏正

11.  下列句子中“于”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的是(A)

A.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进学解》)

B.师还馆于虞。

(左传•僖公五年)

C.子路宿于石门。

(论语•宪问)

D.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论语•季氏)

12.判断句的句末不用语气词,"是"字取代了"也"字表判断的作用是什么时候(D)

A.先秦以后

B.西汉以后

C.东汉以后

D.魏晋以后

13.  在古代汉语里,名词经常用作状语表示各种不同的意义。

下列句子中表示工具的是(D)

A.豕人立而啼。

(左传•庄公八年)

B.彼秦者……虏使其民。

(战国策•赵策)

C.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相遗以水。

(韩非子•五蠹)

D.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列子•汤问)

14.  古今汉语中(B)都不充当句子成分,都不表示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只表示说话的各种语气。

A.谦词

B.语气词

C.叹词

D.助词

15.  为了使"之"字语法的作用充分体现,我们把定中词组中的"之"字统称为(B)。

A.介词

B.助词

C.连词

D.代词

二、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从组合功能上说,古今形容词一般都能同程度副词和否定副词"不"组合。

(B)

A.错误

B.正确

2.  第三人称代词"之"、"其"是由指示代词兼任的,因此在充当句子成分上有较大的区别。

"之"字只作宾语,"其"字只作定语,都不能用作句子的主语。

(B)

A.错误

B.正确

3.  古今汉语的连词“而”都可用在主谓结构里连接主语和谓语,表示假设或转折。

(B)

A.错误

B.正确

4.  "为"字式的介词"为"和"于"字式中的"于"一样,本身并不表示被动,只是引进行为主动者。

(B)

A.错误

B.正确

5.  古今汉语的名词在句中一般都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

(B)

A.错误

B.正确

6.  在古汉语里,量词的体系还不完备,只有计算人或事物单位的物量词,没有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动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是用数词直接置于动词前。

(B)

A.错误

B.正确

7.  “项伯杀人”属于主谓句。

(B)

A.错误

B.正确

8.  在古代汉语里,"曾"作副词是表示事情发生在过去,与"曾经"的用法相同。

(A)

A.错误

B.正确

9.  “他哼了一声”中的叹词在句中充当了句子成分。

(B)

A.错误

B.正确

10.  现代汉语的结构助词"的"、"得"、"地"大约产生在唐代,宋以后逐渐增多。

(B)

A.错误

B.正确

11.  “子归,何以报我?

”是宾语前置句。

(B)

A.错误

B.正确

12.  在古代汉语里,判断句的句尾经常使用语气词"也"帮助表示判断语气。

(B)

A.错误

B.正确

13.  在古代汉语里,副词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它的位置总是置于动词或形容词的前边,不能远离动词或形容词。

(A)

A.错误

B.正确

14.  在古代汉语,形容词经常同介词结构组合成述补结构的形容词词组。

(B)

A.错误

B.正确

15.  古今汉语的"为",用作介词,在用法上相同之处是都可用来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动作行为的目的。

(B)

A.错误

B.正确

16.  在古代汉语里,动补词组除了主要充当谓语外,还可以充当主语、宾语或定语。

(A)

A.错误

B.正确

17.  “亚父者,范增也。

”是判断句。

(B)

A.错误

B.正确

18.  在古代汉语里,名词直接与数词组合受特定条件的限制,应用范围很窄,而且结合的形式固定,名词总是置于数词之后。

(A)

A.错误

B.正确

19.  “公入而赋”是连动词组。

(B)

A.错误

B.正确

20.  '在古今汉语里,不及物动词一般都不带宾语。

(B)

A.错误

B.正确

三、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下列句子中"仍"用作副词表示动作的频繁的是(ABC)

A.寿星仍出,渊耀光明。

(史记•封禅书)

B.晋仍无道而鲜胄。

(国语•周语)

C.勋谓虞、绍曰"吾仍见上,上甚聪明,但拥蔽于左右耳。

(后汉书•盖勋传)

D.白居易《早兴》诗:

"半销宿酒头仍重。

"

2.  在古代汉语中,指示代词是(AD)

A.者

B.莫

C.或

D.所

3.  下列句子中"仅"用作副词表示范围小,数量少的是(AB)

A.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战国策•齐策)

B.齐备奔走,仅以身免。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C.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D.自是下谪江陵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白居易《与元九书》)

4.  古代汉语除了用"母数+分+之+子数"的分数表示式外,还用下列哪些表示方式(ABCD)

A."母数+名词+之+子数"式。

B."母数+之+子数"式。

C."母数+分+名词+之+子数"式。

D."母数+子数"式。

5.  由否定词(ABCD)构成的否定句,宾语是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置于动词前。

(ABCD)

A."不"

B."毋"

C."未"

D."莫"

6.  在古汉语里有诸多不同写法的第一、二人称代词,下列表示第二人称的是(BCD)

A.台

B.汝

C.尔

D.乃

7.  “管仲俭乎”,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ABCD)

A.从语气上说,是疑问句;

B.从结构的繁简上说是单句;

C.从谓语的性质上说是形容词谓语句;

D.也是描写句;

8.  '“若”在古代汉语中可表示(ABCD)

A.假设关系

B.并列关系

C.顺承关系

D.选择关系

9.  古代汉语的代词体系里现代汉语代词体系中所没有的是(AB)

A.无定代词

B.辅助性代词

C.特指代词

D.疑问代词

10.  古代汉语动宾结构所表示的意义灵活多样,下列句子中表示"对(向)宾语怎么样"的意义的是(AB)

A.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左传•隐公元年)

B.君三泣臣,敢问谁之罪也?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C.文赢请三帅。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D.提弥明死之。

(左传•宣公二年)

11. 下列句子中属于被动句的是(ABCD)

A.娘子被王郎道着丑貌。

(《丑女缘起变文》)

B.官兵加讨,屡为所败。

(《旧唐书•黄巢传》)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D.文王拘而演周易。

(司马迁《报任安书》)

12.  古今汉语里代词体系的差异包括(ABCD)

A.总体体系的差异;

B.人称代词体系的差异;

C.指示代词体系的差异;

D.疑问代词体系的差异

13.  古今汉语的动词句法功能同中有异是指(ABC)

A.及物动词带宾语的同中有异

B.动词充当定语的同中有异

C.动词充当状语的同中有异

D.动词充当谓语的同中有异

14.  下列句子中介词"与"用作引进动作的涉及对象的是(AB)

A.夸父与日逐走。

(山海经•海外北经)

B.昼累累与人兼行。

 (柳宗元《三威》)

C.昔者楚人与越人战与江。

(墨子•鲁问)

D.吴王夫差与句践禽,死于干隧。

(战国策•秦策)

15.  古代汉语用下列被动式(ABCD)

A."于"字式

B."为"字式

C."见"字式

D."为…所…"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