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一联合站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24046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一联合站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白一联合站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白一联合站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白一联合站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白一联合站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白一联合站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白一联合站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白一联合站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白一联合站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白一联合站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白一联合站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白一联合站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白一联合站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白一联合站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白一联合站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白一联合站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白一联合站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白一联合站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白一联合站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白一联合站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白一联合站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方案.docx

《白一联合站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一联合站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方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白一联合站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方案.docx

白一联合站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方案

 

第七采油厂2012年安全隐患治理工程

 

建设单位: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七厂

施工单位:

吴起县建筑工程股份合作总公司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日期:

 

 

一、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根据第七采油厂2012年安全隐患治理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答疑资料、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现场勘察情况等。

2、与本工程相关的国家、行业现行的技术规范、验收评定标准及有关规定等。

3、我单位已承建的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二)编制范围

第七采油厂2012年安全隐患治理工程共分4个施工部分,分别为:

白一联合站滑坡治理土建部分(沟渠回填、跌水、消能池、排洪沟)、白一联合站滑坡治理防腐保温部分、白一联合站滑坡治理电气部分、白一联合站滑坡治理集输工艺部分、仪表部分。

(三)编制原则

1、统筹安排,保证重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组织连续均衡生产和工序衔接,做到紧张有序,确保工程质量,尽量缩短工期。

2、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机械化、标准化施工作业水平。

3、确保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做到文明施工。

4、积极推广先进科技成果,采用网络技术,不断优化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况

1、建设单位: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七厂

2、建设地址:

吴起县白豹镇小涧村袁坡组白一联合站围墙外沟渠

3、工程名称:

第七采油厂2012年安全隐患治理工程

4、施工单位:

吴起县建筑工程股份合作总公司

5、根据招标文件,本工程工期要求如下:

1)、开工日期:

以开工令为准

2)、工期要求:

日历总工期天。

3)工程进度计划(详见工程进度表)

三、组织机构设置

(一)组织机构

我单位将建设单位的要求,适应本标工程施工特性和本标施工现场的条件,本着按高效、精干、灵活、专业的原则来配置施工组织机构(成员组成:

详见附页3),有利于施工、调度和合同管理,有利于保证合同工期、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

根据本标工程的施工特性和我单位的组织机构设置原则、施工经验,组建现场的施工组织机构,成立“白一联合站应急抢险工程项目部”,为有利于施工管理和生产调度指挥,工程项目部将设在施工现场附近。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姓名

职务

职称

备注

崔江凯

项目经理

工程师

慕生萍

技术负责

工程师

葛新波

技术员

助工

方宏博

质检员

助工

马登文

测量员

助工

崔泽清

安全员

助工

崔泽清

施工员

助工

葛新波

资料员

助工

崔彩霞

实验员

助工

(二)主要职责

1、项目经理:

对项目的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服务等全面负责。

制定项目质量,技术管理,安全生产的管理规章制度,全面负责项目的施工经营活动。

组织实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计划,物资材料计划的批准与贯彻,制定并监督行政管理,成本控制,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与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

2、工程技术科:

主要负责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及技术措施的编制。

负责施工计划,在施工中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负责测量管理工作并准确实施;

工程技术科下设测量队,按业务属技术部管理。

主要负责测量资料,点线交接,资料数据复核,施工控制网,现场施工测量放线,测量基准点线的设置和保护,测量资料整编等工作。

四、施工规划

(一)测量放样

1、进场后我单位技术人员会同监理工程师测量人员接收控制点,用全站仪和水准仪校核控制网,增设水准点,测量精度符合有关规范要求;按规范要求测绘地形图和纵横断面图并校核工程量;向建设单位负责人提交测量成果资料,用全站仪测放开挖边线、高程、桩号;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超欠工作,并将沟渠回填及边坡处理等测绘成竣工断面图及工程量表。

施工前作好施工测量放样的准备工作。

根据设计图提供的每个方格的施工座标进行放样,以便根据设计图上所示的挖方高度进行施工控制。

(1)测量放线由施工单位自行完成,由参加接桩的测量技术人员主持;测量仪器必须经法定计量部门校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2)测量放线之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a)放线区段完整的施工图;

b)交接桩记录以及接桩人员的原始记录;

c)符合要求的完好的测量仪器、木桩、标笔、白灰及定桩工具。

(3)测量放线的基准点是设计控制桩和水准基标。

采用手持GPS定位,全站仪进行测量。

测量放线中应对测量控制桩全过程保护。

(4)根据测量合格的控制桩测定管线中心线,并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设置如下辅助控制桩,并在桩上注明桩号、里程、高程、转角角度等。

(二)作业条件

1、土建部分:

(1)土方回填:

根据沟渠回填及边坡处理实际施工要求,用铲车平整一条便于施工的便利通道。

根据施工质量要求对沟渠内所有草皮草皮、杂草、树木、树根等杂物用挖沟机配合人工清理,清理工作完成后用翻斗车外运至指定处理点进行处理;排除积水,并在四周设临时排水沟或截洪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填方区或基坑(槽)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2)排水沟、跌水、石挡墙:

技术准备,施工前熟悉图纸,将工程中各部位的混凝土按不同标号列出来,并计算出各部位混凝土的用量

a、对班组进行书面和口头技术交底,落实岗位责任。

b、浇筑混凝土前由混凝土工长填写混凝土浇筑申请单。

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混凝土,并填写有关的技术资料。

c、钢筋的隐检工作已经完成,并已核实预埋件、线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况无误。

d、模板的预检工作已经完成,模板标高、位置、尺寸准确符合设计要求,支架稳定,支撑和模板固定可靠,模板拼缝严密,符合规范要求。

e、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确定配合比及外加剂用量。

f、混凝土浇筑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方案的学习,由技术部门讲述施工方案,对重点部位单独交底,设专人负责,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g、提前签订商品混凝土供货合同,签订时由技术部门提供具体供应时间、标号、所需车辆数量及其间隔时间,特殊要求如防冻剂、入模温度、坍落度、水泥及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所需提供的资料等

物资准备

a、施工机具机械配备表

序号

机械名称

型号

数量

1.

振动棒

NH50

3

2.

溜槽

2

3.

木抹、铁抹刮杠

各10把

4.

线绳

100M

5.

钢卷尺(5M)

3把

b、机械进场后由机械工长负责机械的进场验收、调试,并填写机械进场验收记录。

c、砼浇筑前检查各施工机械运转情况,建立健全各种机械的使用制度、保养、检修计划,并填写机械试运转记录。

保证砼浇注前的施工机械正常运转,以防使用不当对机械造成损害或发生安全事故,影响正常施

2、集输工艺部分,迁建2#及3#三相分离器,考虑先拆除原有缓冲罐及天然气处理橇,将2#、3#三相分离器移至缓冲罐及天然气处理撬位置,并配套相应流程。

只硬化场地地坪,新建围墙及排水沟。

按照总体施工部署的安排完成营地设施的建设,施工设备机具调遣,施工人员到位;设备保养试运,小型工具配套,满足项目施工要求。

熟悉施工图纸,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

管段在组装前应采用自制清管器清扫管腔内的泥土、污物、积雪等杂物;用棉纱、汽油、砂布等清除管端内、外表面15mm内的油污、铁锈和污垢等,管端坡口用角向磨光机打磨,露出金属本色。

组对时,管道的坡口、钝边、对口间隙、错边量等尺寸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焊接规程的有关规定。

两管口的直焊缝或螺旋缝在圆周上必须错开100mm以上,两环向焊缝间的长度不得小于1.5m。

按顺序登记每根管子的生产厂家和所编的原始管号,并核对钢管类型、壁厚及坡口质量,必须与现场要求相符合。

3、仪表部分前期准备与现场施工的配合

(1)熟悉现场施工环境,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尽早提出,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充分做好人员、机具设备、材料的准备工作。

(3)完善施工方案与技术交底,作好技术准备工作。

(4)根据土建及其他专业的进展情况,进行必要的预制以及基础、支架、桥架等的安装工作。

(5)单体仪表的单体调校工作。

(5)在工艺及其他专业进展到60%的时候,开始进入仪表安装高峰。

4.电气部分:

(1)电气线路(桥架、电缆保护管)的施工。

(2)仪表设备及盘箱柜的安装。

(3)电缆敷设及电缆校接线。

(4)仪表管的预制、安装。

(5)安装DCS机柜、操作台等DCS控制室内的设备以及DCS系统通讯电缆的敷设。

(6)系统调试。

5、防腐保温部分:

为保证产品长寿命运行,减少热、冷损耗,满足工艺要求,并使产品美观、整洁,防腐绝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规范进行施工,遵守本方案的施工要求。

2、主要机具设备

1)、人工回填土主要机具设备有:

铁锹、手推车、木夯、蛙式打夯机、筛子、喷壶等。

具体详见附页1、2

2)、机械回填土主要机具设备有:

装载机、铲运机、翻斗车、光碾压路机、平板振动器等。

五、施工操作工艺

(一)土建部分

1、土方回填及压实

1)、填土前应检查基土填料、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

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

当含水量过大,应采取翻松、晾干、风干、换土回填、掺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防止出现橡皮土。

如土料过干(或为砂土、碎石类土)时,则应预先洒水润湿,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较大功率的压实机械等措施。

各种压实机具的压实影响深度与土的性质、含水量和压实遍数有关,回填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应按设计要求经试验确定,其参考数值见下表:

项次

土的种类

变动范围

最优含水量(重量比)

最大干密度(t/m3)

1

砂土

8—12

1.70—1.74

2

粘土

19—23

1.58—1.75

2)、回填土应分层摊铺和夯压实,每层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机具性能而定。

一般铺土厚度应小于压实机械压实的作用深度,应能使土方压实而机械的功耗最少。

通常应进行现场夯(压)确定。

常用夯(压)实工具机械每层最大铺土厚度和所需要的夯(压)实遍数参考数值见下表:

压实机具

每层铺土厚度(mm)

每层压实遍数(遍)

平辗(8—12T)

300—400

2—4

人工打夯

不大于200

3—4

注:

人工夯实时,土块不应大于5cm。

3)、填方应在边缘设一定坡度,以保持填方的稳定。

填方的边坡坡度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其重要性,在设计中加以规定,填方应从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整个宽度水平分层均匀铺填土料和夯(压)实。

底层如为耕土或松土时,应先夯实,然后再全面填筑。

在水渠上填方,应先排水疏干,挖去淤泥、杂物,换填指定回填土。

4)、人工回填打夯前应将填土初步整平,打夯要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

夯实基槽及地坪时,行夯路线应由四边开始,然后再向中间。

用蛙式打夯机等小型机具夯实时,打夯之前应对填土初步整平,打夯机依次夯打,均匀分开,不留间歇。

沟渠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回填与夯实。

2、排水沟、跌水及石挡墙

1).混凝土垫层

a、模板:

垫层边模可采用10#槽钢或100mm×100mm方木模板,模板背后用钢钎或方木固定。

b、垫层混凝土:

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根据标高控制线,进行表面刮杠找平,木抹搓压拍实,待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c.底板钢筋绑扎

(1)钢筋的接头型式与位置:

钢筋接头型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结构中凡直径大于22mm的钢筋接头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其余钢筋接头可采用绑扎搭接,其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及相应施工规范规定。

底板上、下层钢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其下层钢筋接头位置应在底板跨中1/3部位,上层钢筋接头位置应在底板端部1/3部位。

(2)底板钢筋绑扎:

底板上、下层双向受力钢筋应逐点绑扎,不得跳扣绑扎。

底板上、下层钢筋间设钢筋马凳支撑,马凳间距应根据底板厚度不同而确定,一般为600mrn~1200mm。

钢筋保护层应用砂浆垫块或塑料卡扣固定,使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接头要求

a、钢筋绑扎接头的位置,其搭接长度的末端至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宜在最大弯矩处。

b、钢筋的连接,无论焊接或绑扎,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均应相互错开35倍钢筋直径(绑扎接头不小于30倍钢筋直径),但不得小于500mm。

2).底板模板安装

(1)模板选择:

基础底板模板可采用组合钢模板或胶合板模板现场拼装。

对于周转次数多或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变形缝、后浇带等),也可采用加工专用或组合式钢模板与钢支架,以适应特殊需要。

(2)底板吊模安装:

墙体下部施工缝宜留于距底板面或梗斜以上不少于200mm~300mm的墙身上,该部位采用吊模处理,吊模底部应采用同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垫块与钢筋三角架支顶牢固。

(3)变形缝橡胶止水带加固:

当结构底板变形缝部位设计有橡胶止水带时,应特别注意橡胶止水带的加固与就位正确,在结构内的部分通过加设钢筋支架夹紧,结构外的部分可采用方木排架固定。

3.底板混凝土浇筑

(1)一般要求:

底板混凝土应连续浇灌,不得留设施工缝;采取压茬赶浆的方法浇筑。

(2)结构变形缝部位的浇筑:

当设有结构变形缝时,应以变形缝为界跳仓施工。

变形缝浇筑过程中应先将止水带下部的混凝土振实后再浇筑上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不得触动止水带,振捣

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开始泛浮浆和不冒气泡为标准。

(3)吊模部位的浇筑:

吊模内混凝土需待其下部混凝土浇筑完毕且初步沉实后方可进行,振捣后的混凝土初凝前应给予二次振捣,以提高混凝土密实度。

(4)压光收面:

混凝土浇筑完毕,及时用平板振捣器和刮杠将混凝土表面刮平,排除表面泌水。

待混凝土收水后用木抹子搓压平实,铁抹子收光,初凝后立即覆盖养生。

(5)混凝土试块的留置

a、抗压强度标准养护试块:

每工作班不应少于1组,每组3块;每浇筑100或每段长不大于l00m时,不应少于1组,每组3块。

b、与结构同条件养护试块应根据需要数量留置。

c、抗渗试块:

每浇500时混凝土不得少于1组,每组6块。

d、抗冻试块留置组数按抗冻标号规定留置,每浇500或不足500混凝土留置1组;当配合比和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增加留置组数。

e、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应避免混凝土早期脱水和养护过程中缺水。

常温下,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每天浇水次数应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对于普通混凝土不得少于7d,其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f、底板施工缝处理

(l)抗渗混凝土墙体一般只允许留设水平施工缝.其位置不应留在剪力与弯距最大处,下部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面或梗斜以上不小于200mm的部位,墙体有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底边缘不宜小于300mm。

(2)墙体施工缝可做成企口缝、高低缝和止水钢板三种形式;当墙厚在300mm以上时,宜采用企口缝,当墙厚小于300mm时,可采用外低内高的高低缝或止水钢板。

(3)在施工缝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已浇筑混凝土的强度不得小于2.5N/;先将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浮浆和杂物,用水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再铺一层20mm~25mm厚与所浇混凝土材料和灰砂比相同的水泥砂浆后设专人细致振实,确保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4)变形缝部位混凝土施工:

变形缝止水带应在混凝土浇灌前固定牢固;变形缝两侧混凝土应间隔施工,不得同时浇筑;在一侧混凝土浇筑完毕,止水带经检查无损伤和位移现象后方可进行另一侧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应仔细振捣,使混凝土紧密包裹止水带,并避免止水带周边骨料集中。

5).侧墙、顶板内模安装

a、模板支架安装:

模板与支架宜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或钢管扣件脚手架,支架方案经设计计算确定。

b、内模安装:

内模安装时水平和垂直支撑采用可调支撑,控制侧墙、顶板标高。

c、侧墙模板宜采用胶合板或钢模板,钢带或木带间距经计算确定。

d、模板接缝处用细海绵胶条填实,防止漏浆。

e、水沟的直墙侧模,应用两侧带橡胶锥垫且带有套管的定型穿墙螺栓固定,安装螺栓的数量与布局应经过计算确定。

拆模后剔除橡胶锥垫,抽出螺栓用微膨胀水泥砂浆塞孔压平,或将螺栓留在混凝土中只将橡胶锥垫内的螺栓切除,用微膨胀水泥砂浆补孔压平。

f、矩形管沟的直墙侧模不采用螺栓固定时,其两侧模板间应加设临时支撑杆,浇筑应随混凝土面接近撑杆时,将撑杆拆除。

6)模板表面应涂刷脱模剂。

7)模板接缝处应紧密吻合,可以用胶条嵌缝,如果缝隙过大应重新加工或修改模板尺寸。

8)固定模板的支撑不得与脚手架发生联系,侧墙模板与顶板模板的支设应自成体系,不得因拆除侧模影响顶板支撑。

9)矩形管沟的模板可一次或分次支设。

10)管沟顶板的底模,当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其底模应预设适当的拱度,其起拱宜为全跨长2‰~3‰,当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执行。

11)变形缝

①止水带应与端部支撑同步完成。

②架立止水带的钢筋应预先制作成型。

③止水带接头宜用热接,并由经过培训的熟练技工完成。

④止水带宜用专用卡具固定。

不得用铁钉、铁丝穿透止水带进行固定。

⑤现浇混凝土管沟变形缝的止水带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应牢固、与变形缝垂直、与墙体中心对正。

12)模板安装质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35的规定。

6.侧墙、顶板钢筋绑扎

(1)墙体钢筋绑扎前,应将预留插筋表面灰浆清理干净,并将插筋校正到位,如有位移时应按1:

6坡度进行纠偏。

钢筋绑扎应严格执行设计与施工规范的要求。

(2)墙体双排钢筋的固定:

墙体双排钢筋净距通过定位架立筋控制·,架立筋的间距不宜超过l000mm,并成梅花状摆放,架立筋端头不得直接接触模板面。

(3)钢筋保护层的控制:

墙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垫块绑扎时,每1中不得少于一块,并呈梅花形布置;对于结构拐角及腋角等边角部位应适当增加数量。

(4)顶板钢筋铺放前,应将模板面所有杂物彻底清除,并在模板表面弹好钢筋轴线,依线绑扎。

当顶板为双层筋时,两层筋之间须加设钢筋马凳。

7).侧墙、顶板外模安装

参照5款规定施工。

8).侧墙顶板混凝土浇筑

(1)一般要求

1)墙体混凝土浇筑前,应在底板接茬处均匀浇筑一层30mm~50mm厚与墙体混凝土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2)墙体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采用插人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500mm。

3)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m,否则应用串筒或溜槽的方法浇筑,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离析现象。

4)墙体分层浇筑时,上一层混凝土应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两侧墙体应同步对称浇筑,高差不应大于300mm。

(2)顶板混凝土浇筑采用“赶浆法”施工。

混凝土浇筑时呈阶梯形逐层连续浇筑,随浇筑随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l00mm~200mm。

混凝土浇筑完毕先用木刮杠满刮一遍,再用木抹子搓毛,然后用铁抹子分三遍收光压实,最后一遍收光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

(3)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到次层混凝土浇筑压茬的时间不应超过表3-36的规定,当超过时,应设置施工缝。

施工缝的留置见本条4款(7)项的要求。

侧墙与顶板应一次浇筑,但是在浇至墙顶后,应间歇1~1.5h,再继续浇筑顶板。

表3-36混凝土浇筑的间歇时间

气温(℃)

间歇时间(h)

<25

<3

≥25

<2.5

(4)养护:

墙体混凝土的养护同本条4款(6)项的规定。

(5)混凝土试块的留置参照本条4款(5)项的规定执行。

(6)模板拆除

1)不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受损时才能拆除侧墙模板。

2)现浇混凝土拱和矩形管顶板底模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达到表3-37规定的强度时,方可拆除。

表3-37现浇混凝土底模拆除时所需强度值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

≤2

50

>2,≤8

75

3)现浇钢筋混凝土管沟的内模应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以后方可拆除,预留孔洞的内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过梁和孔洞表面不发生坍塌和裂纹时,即可拆除。

(二)集输工艺部分

1、迁建2#及3#三相分离器

由于2#及3#三相分离器所在场地沉陷,考虑迁建2#及3#三相分离器;目前与1#三相分离器毗邻的缓冲罐及伴生气分离撬停用,考虑拆除缓冲罐及伴生气分离撬,在拆除后的空地上建设2#3#三相分离器。

2、新建总机关及收球装置1套

由于2012年产建加密增井,已建总机关不能满足要求,需新建总机关及收球装置1套。

具体位置见平面布置图,现场可依据实际情况调整位置。

3、站内部分腐蚀严重管线更换

站内部分管线腐蚀严重予以更换,具体规格数量见材料表。

4、拆除部分围墙,局部场地硬化及排水。

集输装置及工房区域场地硬化,排水至围墙内排水沟后引至站外护坡排水沟外排。

集输装置及工房区域围墙开裂严重,拆除该段围墙,场地处理后在原位置新建围墙。

(三)、电气部分

1、接地系统安装

DCS及其辅助装置以及整个生产线的自控系统,都对接地有严格的要求,不同类型的接地系统不能混用,在DCS调试前必须完成接地系统连结合测试,在线路中,正确的屏蔽和接地可抑制大部分干扰,接地系统的连接影响着各电源系统、信号系统、DCS和仪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DCS接地系统安装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接地系统安装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DCS和仪表接地系统接地要与电气系统接地分开,设立单独接地。

a)信号电缆屏蔽层应单端接地,屏蔽与机壳接地相连。

b)系统的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

c)安装中要防止人体和环境产生的静电损坏电子元器件,机柜中不要存在不接地的孤立的金属体。

2、电源系统安装

DCS的电源系统一般包括直流电源系统、交流电源系统和不间断电源系统(UPS),在DCS通电前供电电源系统应调试完毕运行正常,以保证DCS系统连续通电测试,电源系统安装调试的重点是要注意不同电源系统不同电压等级电源系统之间的电气隔离,除了自控系统本身的电源与信号隔离外,还不能忽视与电气系统连锁信号的隔离问题。

3、自动化工程的测试

1)、接地测试

a不同接地系统之间的隔离测试

b接地电缆、母线、接地端子的联通试验

c接地电阻测试

2)、线路检测

检查安装完毕的线路、母线、接线端子的连接情况。

3)、电源测试

a测量各电源母线、开关的供电电压

b测量各电源调节器的输出电压

c测量各单元插卡上的各类供电电压及检查所有电压指示

dUPS及备用电源的供电操作及性能测试

4)、DCS硬件及通讯综合检查

通过操作站屏幕显示,利用DCS测试,诊断功能检查所有硬件单元及通信网络。

(四)、仪表部分

仪表安装及配管

配管的施工顺序为:

确定设备的安装位置→测量管线长度→配管加工→敷设→与设备连接并接地→封堵管口。

钢管敷设前应检查管线无裂缝和折扁,管内应除屑及毛刺,切断口应处理平整,管口要光滑,采用套管连接,套管长度应为管外径的1.5-3倍。

管与管的对口处应处于套管中心,采用焊接连接时,焊缝应牢固紧密,焊后应防腐处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径的6倍,当埋设与地下或墙内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

明管配线:

明管配线应横平竖直,整齐美观,成排同规格管子之间的距离要均匀,转弯部分应按同心圆弧的形式进行排列,明敷管子固定点要均匀,管卡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水平和垂直偏差2M内小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