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大学之道》教案和导学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39883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2 大学之道》教案和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42 大学之道》教案和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42 大学之道》教案和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42 大学之道》教案和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42 大学之道》教案和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42 大学之道》教案和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42 大学之道》教案和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42 大学之道》教案和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42 大学之道》教案和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42 大学之道》教案和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42 大学之道》教案和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42 大学之道》教案和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42 大学之道》教案和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2 大学之道》教案和导学案.docx

《《42 大学之道》教案和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 大学之道》教案和导学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42 大学之道》教案和导学案.docx

《42大学之道》教案和导学案

《4.2大学之道》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2、使学生能够梳理论说逻辑并赏析论说风格。

3、带领学生思考儒家智慧对于塑造中国民族精神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文学常识:

《礼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在儒家政教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大学》是《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大学》的成书时代大体在孔子、曾子之后,孟子、荀子之前的战国前期,系出于曾氏之儒一派的纯儒家作品,它是儒家嫡传所著,是正宗的儒学作品,受后世理学家朱熹、程颐、程颢推崇。

课文节选的两段是《大学》的开篇部分,是全篇的总纲。

(二)疏通文意,标注重点字词:

(三)研读:

1.大学:

“古之王者……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

”——《汉书》“大学”二字在古代指“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与“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的“小学”相对。

“大学之道”讲的是大人之学、成人之学的基本原理。

2.“三纲”:

是指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明德:

Q:

从“德”内涵的转变过程中谈谈儒家倡导的“德”是怎样的?

1)周人“明德慎罚”“敬德保民”——倾向指先王圣哲的政治行为

2)孔孟之“德不孤,必有邻”“君子修道立德”——倾向道德伦理的意义

3)朱熹的《大学章句集注》:

“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

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

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

4)“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朱熹解读《大学》之“德”,“德”生来具有,

后天被人的欲望所迷惑,他强调道德主体通过学习、修养来修复本性“明明德”。

既有对儒家“性善论”的继承,又有自己对于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强调,突出自我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新民:

Q:

结合上学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的“推恩论”理解“新民”。

1)汤之,《盘铭》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

“作新民。

”《诗》曰: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新者,革其旧之谓也。

——《大学》

2)鼓之舞之之谓作,言振起其自新之民也。

——《大学》

3)诗云: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孟子》

总结:

在《大学》中,“革新”的行为倾向于一种政治行为,是在个体经过“明明德”,在个体道德完善之后运用到群体,由个体之善扩充之天下万民的思路,具有“民本”“仁政”思想的萌芽。

“新民”这一规定与下文“治国”“平天下”的出现也具有紧密联系。

止于至善:

Q:

如何理解儒家倡导的“至善”之境?

1)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于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

言明明德清、亲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

——朱熹《大学章句》

2)盖必其有以尽于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

——朱熹《大学章句》

总结:

“至善”是儒家最为的理想和高远的道德境界,是“明明德”和“亲民”二纲领的最终发展归宿。

后经朱熹解读,强调了要将个人的主动性发挥到最高点的“尽天理,灭人欲”。

我们应看到,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政治势力的干预以及对“人欲”的压制,儒家的发展好似没有走向一条真正关心人、尊重人的道路。

《大学》崇尚的“至善”最终变为从政治角度出发,从思想上对封建知识分子进行全面控制,使其服从于宗法的各种规范的工具。

3.“八目”:

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

其中,道德的内在修为: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道德的外在修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致知:

修身的起点

1)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

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

致,推极也;知,犹识也。

推尽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格,至也;物,犹事也。

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朱熹《大学章句》

刻苦地研究事物的道路达到穷尽的地步,从而使自己的认识也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这里强调的是理想人格在修己时应时刻注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和研究,以丰富自身知识,为“诚意正心”做准备。

正心、诚意:

修身行为的强化

“正心”与“诚意”的关系是什么?

“诚意”与“慎独”是否一脉相承?

1)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ì),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大学》

正心要摒弃外界干扰和不良情绪的的影响,专心致志,精力集中,使“心”

能发挥他正常的辨别事物的功能。

这也是通过规定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克服私欲、消除不合理的欲望和情绪,也表明道德主体主观努力的极端重要。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

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独也。

——《大学》

表里如一,不自欺欺人,在通过“格物致知”后,主体已经意识到事物发展的高深道理,认识到自我在社会中应注重和施行的内容,如果下决心追求理想人格,就要在日常行为中自觉地以理想人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是萌发于内心的自觉,

也就是“慎独”:

闲居独处,没有别人监督的情况下,依旧谨慎地实践道德修为。

这是一种不依赖外界约束的“道德自律”,也是后世大儒倡导的重要一点。

即便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关系中,“慎独”仍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道德原则。

(孟子强调“内圣”也是如此。

修身齐家:

Q:

如何理解“修身”在八条目中的位置?

“修身”是八条目的核心,既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根本目的,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

从“修身”出发,对外部的探究是“格物”,往内探索达到“致知”“诚意”“正心”。

再往外部扩充,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儒家所说的“内圣外王”。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家”“国”同构同质,“家”是“国”的缩影,家之不齐,国必不治。

《大学》引发人们对修身齐家的重视,以便更好地做到政治与伦理的统一。

结合《乡土中国》“差序格局”“血缘到地缘”相关论述解读,这种传统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对现代经济建设可能存在负面影响。

治国平天下:

修身的价值目标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大学》

一国之君要治理好国家,在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还要对广大民众予以教诲,把“老老”“长长”“恤孤”作为“治国”的前提条件和坚实可靠的社会基础与保障。

《大学》中“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与上学期《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之掌上。

”的思想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

(四)论证思路与方法:

1.分析“三纲”“八目”内部关联。

1)“三纲”之间存在着递进的逻辑关系,道德主体从“明明德”出发,经过“新民”的发展,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理想境界,引出“内”“外”两种具体的修为方式,进而引出后面具体的修为方式“八目”。

2)“八目”的内容是一个由内到外,相互关联,不能颠倒的统一整体,以格物为起点,以修身为核心,以平天下作为其奋斗目标,指示着修为的具体进阶方式。

2.《大学之道》采用了怎样的推理方法来阐明概念的?

1)正反相成的推演逻辑。

先以学习者为主,从远大目标写起,把八个条目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地倒叙出来,强调过程的循序渐进。

再以学习对象为主语,由近及远、由内到外地正叙一遍,突出结果的水到渠成。

2)假设推理:

“欲……先”,通过排比,以如虹气势了强调了达成目的所需要的必要条件。

3)因果推理:

“而后”,强调手段正确对于目标达成的关键作用。

总之,《大学》条贯分明,同时蕴含着儒家文质彬彬、言之有物、充满用世激情的正统美学观。

(六)作业:

1.翻译语段,整理文言字词与文言现象。

2.概括“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4.2大学之道》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2.理解文意,准确翻译。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4.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二、预习要求

1.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

2.通读课文,查工具书,给生字词标注拼音。

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读课文,初步理解文意。

三、预习检测

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所编。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2.《大学之道》出自《》。

《》与《》《》《》合称为“四书”。

四、研习文本。

(一)自主学习

积累词语:

1.道:

2.明明德:

3.亲民:

4.止:

5.知止:

6.静:

7.安:

8.虑。

9.得:

10.齐其家:

11.修其身:

12.致其知:

13.格物:

14.庶人:

15.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翻译下列句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五、探究思考

(一)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二)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三)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

(四)“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五)“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六)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六、课后检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

儒家思想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这个问题,一向不缺答案。

但无论“仁”还是“中庸”,都仅仅部分地反应了儒家的思想观念;综合起来,只有“责任”,才是儒家思想内核的内核,尽管孔孟等人并未作此概括。

以“责任意识”为根本指针的儒家思想,拒绝道家那种“高大上”式的玄远,拒绝墨家“草根”式的琐屑,拒绝法家“狱吏”式的苛细,人性化地满足了社会对理论的需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人性化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儒家对“人”(而不是“神”)有着极高的定位:

“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这种把人看作“天地之心、五行之端(首)”的观点,决定了儒家的“人生”设计十分严肃——至少要对得起“人”在天地间的这种地位。

然而人性是复杂的,就其本能而言,人总是倾向于膨胀私欲、挤占他人权利空间。

若不加以约束,必然导致冲突,引发社会危机。

为避免这种情况,儒家认为,在刑法等硬性制度之外,还需要一套软制度,来教化人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不忘对他人对社会尽责。

他们把这套“文化”(文明的教化)的软制度归纳为“礼”,刑法与礼,是社会治理的左右手。

关于“礼”,大部分典籍散遗了,现存的《礼记》,是对古典“礼仪”的解释,可谓“礼”的冰山一角。

《礼记》说圣人“为礼以教人,使人有礼”,首要的是为了将人与“能言”的猩猩鹦鹉区别开来——发扬人的社会性、抑制人的动物性,确保人的言行像个人而非禽兽,是礼的底线。

由《礼记》等书可知,礼的规矩是非常详备的。

规范人的言行、教导人们该干什么、该怎么干,礼本质上是一份责任清单。

在儒家看来,习礼,最重要的是通过“修身”,完善自我,弄清自己的角色,并从自己的角色出发,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恰当地为人处事。

对己对人对社会“尽责任”这种活法,不是儒家凭空设计出来的,是孔子“述而不作”、从“先王”“先贤”那里梳理出来的。

那些“先王”“先贤”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楷模”,是“责任意识”的绝佳体现。

尧舜协和万邦天下为公,被孔子视为不可超越的标杆。

大禹治水,非常辛苦,其实他完全可以弄条“方舟”,只给自己喜欢的人发船票,一走了之。

孔子对大禹也“无间然”,没什么可批评的了,因为他尽了作为君主的那份责任。

用两个字来概括儒家思想,是“责任”;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家”。

不爱家的人,很难说他能爱国。

长期以来,自西方流入的形形色色的“解放”,严重破坏了人们的家庭观念。

魏晋时期,儒家思想被抛弃,信仰大厦崩塌,导致了三百年战乱。

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更强大的思想武器——唯物辩证法,但儒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围绕它形成的责任文化与家国情怀,依然是现实社会重要的支点和动能。

(摘编自荆培运《儒家思想的本质是“责任”》)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于儒家思想的本质问题,答案有“仁”和“中庸”等看法,但其合理内核应是“责任”。

B.儒家看重“人”在天地间的地位,与这高定位匹配的是儒家对待“人生”设计的严肃态度。

C.儒家认为,刑法对人的私欲的约束,不如礼的约束力大,所以儒家特别强调礼的教化作用。

D.现存的能供我们研究儒家“礼”的资料并不多,《礼记》一书至少能让我们知晓礼的底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基于人性具有复杂性这个前提,探讨儒家的“礼”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B.文章指出要从社会性和动物性的角度理解人,并就两者的价值取向进行论述。

C.文章运用了例证法,以“尧舜”“大禹”为例,揭示了儒家思想本质的来源。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层深入地阐述了作者对儒家思想本质的全新见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因为它具有其他的思想都没有的人性化特征。

B.儒家的“礼”的规矩十分详备,除了“先王”“先贤”外再无人能达到“礼”的要求。

C.文中用一个字“家”来概括儒家思想的本质,实际上是对“责任”的进一步补充。

D.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国家治理,儒家的“责任”思想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将下面的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20分)

子路问君子。

子曰:

“修己以敬。

”曰:

“如斯而已乎?

”曰:

“修己以安人。

”曰:

“如斯而已乎?

”曰:

“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宪问》)

《大学之道》导学案答案

四、研习文本:

积累词语

1.道:

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2.明明德:

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发扬之意。

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含有高尚、光辉的意思。

3.亲民:

亲近。

一说是“新民”,使人弃旧因新,弃恶扬善。

4.止:

至,到。

5.知止:

知道目标所在。

6.静:

心不妄动。

7.安:

所处而安,性情安和。

8.虑:

思虑精详。

9.得:

处事全宜。

10.齐其家:

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

11.修其身:

修养自己的德行。

12.致其知:

获得知识。

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13.格物:

推究事物的原理。

14.庶人:

普通百姓。

15.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壹是:

一律,一概。

本:

本源、根本。

翻译句子“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

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结有开始,明白了本末始终的先后顺序,就接近《大学》的道理了。

古代那些想在天下彰明美好的德行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要把修养德行作为根本。

五、探究思考

(一)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首先,《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

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

《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是它按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

“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

“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

“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二)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三)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段提出“八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安人。

(五)“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

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

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课后检测:

(一)

1.C(“刑法不如礼的约束力大”说法错误,文中说“刑法与礼,是社会治理的左右手"”文中认为二者是不同的方法,并没有力度大小的区别。

2.B(“要从社会性和动物性的角度理解人”有误,文中强调的是人应具有社会性。

3.D(A“其它的思想都没有”,于文无据;B“除了‘先王’‘先贤’外再无人能达到‘礼’的要求”有误,在儒家看来,一般人只要尽到自己的角色相应的责任就能达到了儒家的要求:

C“是对‘责任的进步补充”有误,用“家”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概括儒家思想的本质,不是“补充"。

(二)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君子。

孔子说:

“修养自己以做到恭敬认真。

”子路说:

“像这样就可以了吗?

”孔子说:

“修养自己并且使别人安乐。

”子路又问:

“像这样就可以了吗?

”孔子说:

“修养自己并且使百姓安乐。

修养自己,使百姓都安乐,尧、舜大概都担心很难完全做到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