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中考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45573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单元溶液中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九单元溶液中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九单元溶液中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九单元溶液中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九单元溶液中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九单元溶液中考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九单元溶液中考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九单元溶液中考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九单元溶液中考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九单元溶液中考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第九单元溶液中考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第九单元溶液中考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第九单元溶液中考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第九单元溶液中考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第九单元溶液中考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第九单元溶液中考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第九单元溶液中考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第九单元溶液中考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第九单元溶液中考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第九单元溶液中考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单元溶液中考题.docx

《第九单元溶液中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单元溶液中考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九单元溶液中考题.docx

第九单元溶液中考题

2010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第九单元溶液

1.(2010年常州市)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B.硝酸钾C.植物油D.高锰酸钾

2.(2010年桂林市)用固体氯化钠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玻璃棒B.石棉网 C.烧杯D.量筒

3.(2010年长沙市)将7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10℃,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下列各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硝酸钠的溶解度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2010.烟台市)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海水是盐溶液,所以冬天海水不易结冰

5.(2010.宽甸市)小明同学在自己购买的一本化学课外参考资料中看到这样一段话:

“用汽油洗涤工作服上的油渍这一过程,可以用乳化和乳化作用的原理来解释”。

对此,小明产生了一些疑问。

你觉得小明的下列想法合适的是()

A.有时参考书上也会有错误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我还是问问老师吧!

B.好象不对吧?

不过参考书都是权威专家写的,应该不会错的!

可能是我记错了。

C.汽油是乳化剂,可以与衣服上的油渍发生化学变化,形成乳浊液,达到清洗的目的

D.不容置疑,参考书上写的当然是正确的啦!

6.(2010.宽甸市)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7.(2010.海南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

A.取出NaCIB.称量NaCIC。

量取水D.溶解NaCI

8.(2010.恩施自治州)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9.(2010.张家界市)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通过下列哪种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A.过滤B.煮沸水C.结晶D.加入肥皂水

10.(2010.玉溪市)下列有关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取一定量粗盐B.溶解C.过滤D.蒸发

11.(2010.莱芜市)下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同

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5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始终有晶体析出

D.将6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12.(2010.安徽)KCl是一种常用的钾肥,其溶解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27.6

34.0

40.0

45.5

A.KCI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20℃时,100gKCl饱和溶液中含KCI34.0g

C.40℃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0%

D.6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

13.(2010.佛山市)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下图。

将①②两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

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两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

B.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液质量减少

D.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②溶液

 

14.(2010贵港市)右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

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15.(2010.苏州市)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盐水的沸点比水低B.无色澄清液体一定是溶液

C.只有固体能作溶质D.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

16.(2010.天津市)厨房中的下列物质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B.白糖C.纯碱D.食盐

17.(2010.南昌市)小琪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

后,发现塑料片的水结了冰。

她加入的物质是()

A.食盐B.硝酸铵

C.生石灰D.氢氧化钠固体

18.(2010.乐山市)在25℃时,向不饱和氯化钾溶液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至溶液刚好饱和,在这一过程中,下列各量:

①溶液中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③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④2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⑤氯化钾溶液的质量。

其中不变的是()

A.①和④;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

19.(2010·娄底)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

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

A.浓硫酸B.氢氧化钠固体C.硝酸铵固体D.食盐

20.(2010.桂林市)t℃时,向10g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至饱和,则此过程中该溶液满足下图a、b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A.a-溶解度,b-溶质质量

B.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质量

C.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

D.a-溶解度,b-溶剂质量

21.(2010.哈尔滨市).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

B.t1℃时,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C.将t2℃时的b的不饱和溶液

降温至t1℃,一定能得到b的饱和溶液

D.t2℃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2.(2010.海南省)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据此判断[来源:

学科网ZXXK]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来源:

Zxxk.Com]

B.t3℃时,将60g乙加入100g水中可得l60g溶液

C.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

D.tl℃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

23.(2010.聊城市)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

℃时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相等

B.

℃时甲、乙、丙三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要使

℃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D.

℃时,往100g水中加入9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190g甲的溶液

24.(2010.成都市)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相同质量的a、b溶解时放出热量相同

C.升高温度,可使a或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将相同质量的a、b分别加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

25.(2010天津市).(4分)请根据下列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已知水的密度约为1g/cm3)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取100mL水,加入25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C

全部溶解,得溶液

再加w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C

恰好饱和,得溶液

再加25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C

得溶液

加热

全部溶解,得溶液

冷却至20°C

析出晶体,得溶液

(1)

中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____________。

(2)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

A.25gB.(w+25)gC.(w+50)g

25.

(1)131.6g①②③⑤

(2)A

26.(2010.兰州市)(4分)右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b物质的溶解度

(填“>”、“<”或“=”)。

(2)将t2℃时a、b两种物质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

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物质。

(3)溶解度曲线图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

态。

图中A、B两个状态中,溶液属于不饱和状态的

是  ,状态最不稳定的是 。

26.

(1)<

(2)a(3)BA

27.(2010.乐山市)(4分)实验小组的同学欲对一粗盐样品进行初步提纯。

所用实验仪器或用品如下:

ABCDEFGH

(1)A的名称是;

(2)提纯的步骤是:

溶解、过滤、、计算产率;

(3)“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二低”的含义是

(4)实验小组通过正确的计算发现,所得实验结果对与该粗盐的实际含量对比,实验测得的结果比实际偏低,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27.

(1)铁架台

(2)蒸发(3)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母液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4)蒸发时,液滴飞溅;称量时操作或读数错误等(答对一点得0.5分,答对两点得1分。

其他合理答案只要有理,均应给分)

28.(2010·娄底)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乙物质的溶解

度(填“>”、“=”或“<”)。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物质。

(3)t2℃时,把1

0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28.

(1)=

(2)乙(3)饱和(4)降温

29.(2010·娄底)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

氯化钠5g,水95g。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B。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C.调节平衡螺母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加速溶解。

29.

(1)595

(2)B(3)加速溶解

30.(2010.楚雄州)(4分)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请写出其中的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

(3)t1℃时,将2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能否全部溶解____________(填“能”、“不能”或“无法判断”)。

(4)将一定量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该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溶质质量B.溶液质量C.溶剂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

30.

(1)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乙

(3)不能(4)C

31.(2010.张家界市)甲、乙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右图所示。

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40℃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2)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甲物质水溶液,列举出两种能使它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

(3)20℃时,向装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45g乙物质,充分搅拌后静置,所得的溶液是该温度下乙物质的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这种溶液中乙物质的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

31.

(1)60g

(2)增加甲物质、降低温度(3)饱和23.1%

32.(2010.南昌市)(3分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g;

(2)欲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

是;

(3)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20℃,所得

甲物质溶液的质量(选填“>”或“=”或“<”)乙物质溶液的质量。

[来源:

学科网]

32.

(1)40

(2)加水或降温(3)<

33.(2010.鞍山市)(4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

(1)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

(2)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

(3)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甲、乙两试管中固体量的变化是。

除了加浓硫酸外,还可以加物质,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33.

(1)40g

(2)甲>乙(3)甲减少,乙增多NaOH(或CaO)

34.(2010.苏州市)(6分)根据图示情景和范例,编写计算题,并完成相关内容。

【情景1】要配制一定质量分数、一定质量的氯化钾溶液,应该怎么操作?

(1)编题范例配制10%的氯化钾溶液50g,分别需氯化钾固体和水各多少?

(2)配制该溶液的操作步骤

①计算:

②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固体,再用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③溶解:

将称得的氯化钾固体放入烧杯中,再倒入量取的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④装瓶:

将配制的溶液倒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

【情景2】已知一定质量分数、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溶液与一定质量的盐酸反应,得到只有一种溶质的溶液,求算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编写题目

(2)计算过程

35.(2010.桂林市)(5分)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

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t1℃时,A、B、C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用“>”、“<”或

“=”表示),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

数最大的物质是。

(2)t2℃时,将A、B、C各25g分别放入100g水中,能形成饱

和溶液的物质是,将其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

方法有、。

35.

(1)B>A=C(或A=C<B)B

(2)C降低温度增加溶剂(后两空不规定顺序)

36.(8分)海水中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化学资源,例如氯化镁、氯化钠、溴化钾等。

综合利用海水制备金属镁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来源:

学,科,网Z,X,X,K]

(1)贝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2)操作a的名称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此项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3)工业冶炼镁常用电解MgCl2的方法,反应为:

MgCl2Mg+。

(4)写出第②、③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③。

36.

(1)(1分)CaCO3

(2)(2分)过滤漏斗

(3)(1分)Cl2(4)(4分)②CaO+H2O=Ca(OH)2③Mg(OH)2+2HCl=MgCl2+2H2O

37.(2010.莱芜市)(6分)淡水资源的缺乏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浩瀚的海洋里获取淡水,对解决淡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某小组针对这一现状,提出问题并在实验室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

Zxxk.Com]

【实验用品】酒精灯、试管、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铁架台、烧杯、胶头滴管、海水、硝酸银溶液。

【实验过程】

①如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大试管加入5~10mL海水,塞好橡皮塞,用酒精灯加热。

加热一段时间后,小试管内收集到很少液体,试管口有大量白雾。

该小组同学建议对该装置进行改进,你认为改进的措施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小试管里的冷凝水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你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

对海水淡化后剩余资源,请

提出一种合理利用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蒸馏法淡化海水”的思路是想办法将水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请列举一种与上述原理相同的混合物分离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提出问题】怎样将海水转化为淡水

【实验过程】②将小试管内的长导管加长;使用冷凝管;将小试管放在盛有冰水的烧杯中(答对一项即可,其它合理答案均得分)

③无沉淀生成(或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将海水蒸馏可以得到淡水

【反思交流】①晒盐;制纯碱;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制备镁(答对一项即可,其它合理答案均得分)

②石油的分离;分离液态空气(答对一项即可,其它合理答案均得分)

38.(2010.佛山市)(6分)下列为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计算:

碳酸钠的质量为g,水为g。

(2)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量,碳酸钠应放在(填“左盘”或“右盘”)。

(3)溶解:

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从下列中选用:

10mL、25mL、50mL、100mL);溶解碳酸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4)反思:

若称取的碳酸钠中喊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8.

(1)10.689.4

(2)左盘(3)100mL加快溶解(4)偏小

39.(2010.株洲市)(4分)现有六种物质:

①BaCl2②NH4NO3③NaOH④CuSO4⑤碘⑥KMnO4,其中:

(1)易溶于水,且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填序号,下同),水溶液显紫红色的是;易溶于酒精的是。

(2)写出其中任意一个两者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9.

(1)②,⑥,⑤;

(2)2NaOH+CuSO4==Na2SO4+Cu(OH)2↓

40.(2010.株洲市)(4分)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

(1)t3℃时,把46g固体A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A的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t1℃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AB(填“>”、“<”或“=”,下同)。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把tl℃时A、B

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AB:

若把t3℃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AB。

40.

(1)不饱和,

(2)﹤,(3)﹤,=:

41.(2010.黄石市).(3分)已知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t1℃时,溶解度AB(填<、=、>)。

(2)将A的某溶液温度从t2℃降至t1℃,溶液(填一定会、可能会、一定不会)有晶体析出。

(3)欲使t1℃时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

41.

(1)﹤

(2)可能会(3)降低温度或加入溶剂

42.(2010.江西省).(4分)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g;[来源:

学*科*网]

(2)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

g水中,所得的溶液是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3)欲将40

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4)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20℃,所得甲物质溶液的质量(选填“>”或“=”或“<”)乙物质溶液的质量。

42.

(1)40

(2)不饱和(3)加水(或低温)(4)﹤[来源:

Zxxk.Com]

43.(2010.河南省)右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g。

(2)50℃时,将40g该物质加入到l00g水中,搅拌后得到的

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该溶液降温到

20℃时可析出晶体g

[来源:

Zxxk.Com]

43.

(1)40

(2)不饱和10

44.(2010常州市)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40℃时,若将40g乙(不含结晶水)放入16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该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的质量关系是:

m(甲)m(乙)(填“﹥”、“﹦”或“﹤”)。

44.

(1)20

(2)20%不饱和(3)>(各1分)

45.(2010·泰安市)右图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钠溶液中的溶剂是;

(2)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g;

(3)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碳酸钠的溶解度

(填写“>”、“<”或“=”);

(4)10℃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物质,至不再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的是溶液(填化学式);

(5)如右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B.生石灰C.硝酸铵D.浓硫酸

45.

(1)水(或H2O)

(2)10(3)=(4)NaCl(5)C

46.(2010.烟台市)(8分)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浩瀚的海洋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我市具有较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1)目前海水淡化普遍采用的方法是,证明得到的水是淡水的方法是。

(2)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新型矿产资源是,被科学家誉为"21世纪能源”。

(3)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和卤水。

①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右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

t1℃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将t1℃的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到t2℃以上时,会析出晶体(填名称)。

②将粗盐提纯可以得到纯净的NaCl。

欲用纯净的NaCl配制100g0.9%的生理盐水,需要NaCl的质量为克。

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低于0.9%,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任写一个)。

46.

(1)多级闪急蒸馏法(或蒸馏法)加热蒸发后无残留物(或液体不导电、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2)可燃冰(或天然气水合物)

3)①MgCl2硫酸镁②0.9烧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