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彩云.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83229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彩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范彩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范彩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范彩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范彩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范彩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范彩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范彩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范彩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范彩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范彩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范彩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范彩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范彩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范彩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范彩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范彩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范彩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范彩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范彩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范彩云.docx

《范彩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彩云.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范彩云.docx

范彩云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策略

摘要

我国加入WTO后,伴随国内金融市场对外资银行的开放,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国际化竞争。

与一些资本实力雄厚、技术手段现代化、金融服务多样化的外资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盈利能力较弱,资产质量较差、经营管理水平不足、业务创新能力较低的问题。

而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又是制约其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的策略主要是强化商业银行内部的管理,提高商业银行应对外部环境的能力。

 

关键词: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应对策略

 

 

ImprovetheprofitabilityofcommercialbanksinChina'sstrategy

Abstract

China'saccessiontoWTO,thedomesticfinancialmarketwiththeopeningofforeignbanks,China'scommercialbanksfacetremendousinternationalcompetition.Andsomecapitalstrength,technologymeansmodern,diversifiedfinancialservicescomparedtoforeignbanks,Chinesecommercialbanksearningsprevailingweak,poorassetquality,managementleveloflessthan,lessbusinessinnovationproblem.TheprofitabilityofcommercialbanksisrestrictedtotheirsurvivalanddevelopmentofthemostimportantfactortoStrengtheningtheinternalmanagementofcommercialbanks,raisingcapacitytodealwiththeexternalenvironment.

 

Keywords:

commercialbanks;profitability;copingstrategies

 

目录

摘要1

Abstract2

绪论6

(一)研究背景6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6

1.研究目的6

2.研究意义7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7

1.国外研究现状7

2.国内研究现状8

一、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理论基础10

(一)商业银行及盈利能力的相关概念界定10

1.商业银行盈利能力10

2.盈利指标11

3.盈利原则12

二、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13

(一)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13

1.经营收入结构转型难以短期见效13

2.传统业务的发展方式一时难以转变14

3.利率市场化趋势导致利差不断收窄16

4.公司治理结构尚未真正实施到位17

三、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19

(一)银行内部影响因素19

1.资产质量对盈利能力的影响19

2.资本充足度对盈利能力的影响19

3.流动性状况对盈利能力的影响19

4.营运效率对盈利能力的影响20

5.资产规模对盈利能力的影响20

(二)外部环境影响因素20

1.经济活动景气状况对盈利能力的影响21

2.法律制度因素对盈利能力的影响21

四、提高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对策建议22

(一)强化商业银行内部的管理22

1.注重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的质量和效益22

2.补充银行资本金及节约资本金的使用23

3.提高商业银行管理效率24

(二)提高商业银行应对外部环境的能力25

1.逐步改革和开放银行业市场25

2.培育商业银行的定价能力26

3.建立宏观经济周期反应机制27

4.继续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28

结论31

致谢32

参考文献33

附录35

 

绪论

(一)研究背景

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和金融国际化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生产国际化的一种世界趋势。

从2006年底起,中国金融系统已对国外全方位开放。

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迅速,截至2007年5月末,共有42个国家在华设立了75家外资银行,在25个城市开展业务,已批准改制的外资法人银行12家,外资银行的营业性机构186家。

在首批拿到本地注册的法人营业执照后,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东亚银行4家外资银行在中国20多个省(市)的100多家网点同时开门迎客。

外资银行一般隶属于混业经营的跨国企业集团,经营历史悠久,又具有全能银行经营的规模效应,无论是市场开发和获取盈利的能力,都必定大大强于我国的商业银行。

因此,外资银行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产生重大影响,使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因此,在金融市场全面开放、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为了应对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同业竞争的白热化、银行监管的国际化,我国商业银行要在竞争中取胜,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而盈利能力是商业银行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商业银行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随着全球化的脚步和银行业开放的深入,我国商业银行开始与外资银行在同一个舞台展开竞争,这就使得中国的商业银行需要有较为成熟的企业理论、管理理论以及方法来指导银行的治理与经营实践。

而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无论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还是对盈利能力的定量评估和分析都没有系统全面的研究结果,发展和完善这方面的研究成为理论界的努力方向。

使用科学严谨的方法来研究影响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因素,能丰富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理论,并能对后续研究有所启示。

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正逐步提高,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大范围扩张、全面参与中国银行业的竞争是已是事实。

这意味着中国的商业银行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在国内市场的国际竞争中争夺生存空间,与发达国家实力强大、管理先进的银行同台竞争。

然而,与世界一流银行相比,中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却不尽人意。

怎样才能尽快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素质,提升盈利能力,这是中国银行业和政府部门极为关注的问题。

通过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研究,探索决定盈利能力的因素,能帮助银行有关部门从一个更贴近市场实际的角度来衡量自身的实力,有重点的考察自身业务水平,制定发展战略,提高薄弱环节,提升盈利水平,增强竞争力。

2.研究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快速发展,全球化已成为世界金融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

在此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外资银行更可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入目前国内银行占优势的业务领域,给我国的商业银行带来极大的竞争压力。

由于历史包袱过重的原因,我国的商业银行普遍存在资产质量较差、经营管理水平不够、业务创新能力较低的问题。

经过近年来的金融体制改革,原有问题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要在中国金融业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后较快提高竞争能力,除了提高资产质量外,更要重视银行的盈利能力,才能保证银行的持续发展,而且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才是改善资产质量,提高资本充足率最重要的途径。

对任何企业来说,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盈利能力,才能保证企业的长久发展,商业银行也不例外。

而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低下一直是困扰银行经营的一大问题,对于股东和投资者来说,只有盈利才能使他们的投资得到回报;对公众来说,较强的盈利能力是银行抵御风险的重要保证,是保障公众资金安全的重要保证。

所以,对银行盈利能力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相关的较为成熟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结构、银行效率对银行利润率、资本收益率等绩效的影响。

“如1985年SmirlockM”[1]以美国2700家银行为研究对象,探讨利润率与市场结构的关系。

其次,由于银行的盈利能力是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降低风险的基础上如何增强盈利能力,可以说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同时只有使竞争力得到较大提升,才能持续的增强盈利能力。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MichaelE.Porter”[2]是竞争力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决定企业盈利能力首要的和根本的因素是产业的吸引力,而五种竞争作用力(新的竞争对手的进入、替代品的威胁客户的侃价能力供应商的侃价能力现存竞争对手的竞争)综合决定着产业中企业获取超出资本成本的平均投资收益率的能力。

“MaudosJ.”[3]运用随机前沿成本法测度的效率值分析了西班牙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效率是决定银行利润率的主要因素,市场力量也同时影响利润率,证实了有效率的企业具有高级管理技术或生产技术,从而降低了成本,获得较高的利润,相应也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2.国内研究现状

金融体制改革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向真正的商业银行转变,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银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银行盈利能力的研究和分析也有所增加。

“田汉卿、孙礼照”[4]统计了我国国有银行的税前ROA和ROE,并与国外银行比较,对净利息收入,贷款呆账准备金和非利息收入做了统计比较分析;“范晓青,白娜”[5]将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指标与国外银行比较,并做了杜邦和安尔伯茨两种模型的财务分析;“朱南,卓贤,董乾”[6]针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做了DEA分析,并提出精简人员的建议,“宋克玉”[7]在对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分析中指出,不良贷款比重过大,存贷比例失调,中间业务发展缓慢时国有银行盈利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

要提高盈利能力,国有银行要合理调整存贷比例,大力开展金融创新,积极发展中间业务。

“邵锦华”[8]确立了包括盈利水平,费用支出,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及管理效率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银行里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转轨时期国有银行的盈利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做了全面的分析。

“顾晓敏”[9]在其博士毕业论文《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中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状况,并对分析的数据做了深入的剖析,将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实证数据与股份制银行,国际大银行的盈利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并分析了影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三大因素:

经济与在制度因素,市场与监管因素和内部管理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策略性建议,特别是创新性地提出了建立国有商业银行价值链,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持续盈利能力的策略和相关建议。

 

一、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理论基础

(一)商业银行及盈利能力的相关概念界定

1.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了解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特点有助于分析、比较本文后面章节有关变量选择问题。

对银行的定义存在多种版本。

在哈维尔.弗雷克斯和让.夏尔.罗歇所著的微观经济学》一书中,对银行是这样定义的,银行是指一个主要从事吸收公众存款和发放贷款的机构。

这一定义强调了银行的核心业务是存款和贷款。

这种对银行的经典定义,强调了几层含义:

一是行为的频率上,“主要”突出了银行和其他机构间的区别,因为其它金融或厂商偶尔也有借贷行为;二是服务层面上,“公众”强调银行是为公众提供独特服务的;三是银行的业务结构,这是银行早期最典型的特征,即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

因此银行在经济活动中起到了资金中介的作用,连接起了两类机构和个人,即一种是入不敷出的结构和个人,他们目前的收入小于目前的支出,需要向外借入资金;另外一种人是有资金盈余的结构和个人,他们的目前收入大于目前的支出,多余的资金需要进行投资或存入银行。

银行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中介作用,既减少了借贷双方的信息搜索成本和交易成本,也使得交易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提高了。

事实上,这种借贷业务是银行最基本的,也是非常原始的业务内容。

另外,马丁.迈耶在《大银行家》一书中指出,银行(属于最重要的一类金融中介机构)的利润来自银行所掌握的存款人和投资人需要但没有时间、精力或能力去收集和处理的信息,这正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银行产生于信息不对称,当将借贷双方所面临的不对称信息与对流动性不同需求综合考虑时,就会看到,一个发行存款合约作为负债和持有贷款合约作为资产的银行,实质上是一种最优的制度安排。

银行发挥了流动性保险者的作用,向需要流动性的贷方提供资金,同时又向借方提供了长期保存资金的服务。

而商业银行实质上就是公司,以最大化自身的利润为目标,只是银行经营的是一种特殊的产品——资金,因此商业银行又具有其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经营目标,即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安全性和流动性。

商业银行的盈利即Earnings或Profit,意即挣得的财物、收益或利润。

利润可以定义为收入和成本之差。

在经济学中,通常认为利润、盈利或收益是一个时期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它表现为有用的、相对稀缺资源的增量。

所谓盈利能力则是指在市场上经营获利水平,是一个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

追求盈利是商业银行的基本经营目标,也是商业银行改进服务、不断开拓经营业务的内在动力。

2.盈利指标

第一,资产收益率(ROA)国际上考察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通用综合性指标

它是指银行运用全部资产所获得净收益的比率,与银行的获利能力成正比,该指标数值越大,则银行资产的盈利水平越高,但银行业作为金融企业有特殊性,其产利润率都比较低,一般在2%以下。

其计算公式为:

ROA=净利润∕总资产×100%=净利润∕(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100%

第二,净利率(ROE)商业银行净收益与银行普通股票价值(银行资本)之商,它代表了银行每一单位的股票在分红前的收益。

这一数值越大,说明银行资本的盈利水平越高,其计算公式为:

ROE=净利润∕资本总额×100%=净利润∕(年初实收资本+年末实收资本)×2×100%银行主要是负债经营,自有资本较少,资产利润率反映了商业银行总资产的获利水平,对于银行资本的盈利能力反映采用资本净利率指标。

总之,资产利润率和权益净利率是揭示银行盈利能力的综合指标,反映了商业银行当期的盈利总规模,但它们并不能反映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是否能按照现在的水平维持或以一定的速度增长下去,既无法反映商业银行的潜在盈利能力。

因此,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把握商业银行盈利的持久性和增长性。

第三,利润率(PER)利润/员工总数是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评价的一个重要考察指标,人均利润率代表每位员工相对的创造利润的数量,是反映银行效率和管理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第四,收入增长率(OPG)本年营业收入与上年营业收入之差和上年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了银行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是商业银行长期盈利能力的表现,其计算公式为OPG=(本年营业收入-上年营业收入)∕上年营业收入×100%

第五,收入利润率(OPM)净利润/营业收入该指标是对商业银行总体经营效率的评价,净利润在营业收入中所占比例越高,说明该银行在成本支出、经营管理等方面表现较好

3.盈利原则

第一,全面性原则

建立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评价体系的根本目的是判断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考察商业银行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潜力、鉴别银行的整体运作。

因此,评价指标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考虑局部盈利能力,又要考虑整体盈利水平。

另外全面性原则还要考虑到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对其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既具有一般性,又具有特殊性。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其运营资金大部分来源于负债,而且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具有扩大性和传染性,因此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必须以盈利性为目标的同时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以满足安全性的要求,并协调好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的关系。

第二,重要性原则

指标的选取要按照重要性先后,抓大放小。

重点突出反映关注热点的几个方面,而不能认为选取的指标越多越好。

第三,逻辑性原则

在多指标的评价体系中,切忌指标之间信息重叠,逻辑混乱。

因此,在确定指标评价体系时,应将一些非重要变量删除,突出重点研究对象,以便达到研究的目的。

第四,可操作性原则

主要是指指标项目有关数据在银行披露的信息中比较容易得到以及指标体系本身的可行性。

第五,预测性原则

指标的设置应具有预测性,在充分反映银行现实状况的同时,可评价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

我国金融全面开放后,“群雄”逐鹿,迫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尽快增强盈利能力,才能全面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然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要增强盈利能力,还存在许多问题。

1.经营收入结构转型难以短期见效

银行的利润来源大体可分为两块:

一是利息收入;二是非利息收入。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收入结构在整体上是建立在利息收入基础上的,目前,利息收入平均约占工、农、中、建四行总收入的90%左右。

从近年纵向上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水平依赖利息收入的程度在整体上均是历年递增的,这一结果表明,其多年来的经营收入单一畸形的局面不但没有改观,反而略微有所加重,这在近年来工、农、中、建四行收入结构变动趋势中可得到印证。

具体情况见表3—2:

2009,工、中、建三行非利息收入平均占比为9.49%;其中,中国银行因占有国际结算优势,是唯一占比超过10%的银行,为13.47%。

这与国外大型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程度高,非利息收入占比40%—60%的水平差距太大。

报告显示,美国花旗集团非利息收入占其总收入的70%,英国巴克莱银行更高达73%左右,瑞穗、汇丰、美洲及渣打四家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平均为41.17%,即使是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以及周围的东南亚国家也达到了30%的水平。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起步较晚,并在起步之初就受制于严格的分业经营限制,许多领域不能触及,发展的空间狭小,国外商业银行经营的许多非利息收入业务,对国内商业银行而言则是从事的禁区,这一问题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同时,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伊始,往往又以无偿服务的形式出现,以此来巩固传统业务,所以业务范围狭窄,品种单一,收益率低。

从近几年看,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业务品种虽有所拓展,但速度却相当缓慢,比重还是很小。

另外,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收费自主性较弱,需经许多有关管理部门审批,使得服务收费标准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使其发展业务的积极性受到一定抑制,这也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

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法律制度的缺失和行业管理制度的缺陷,我国商业银行已在积极实施的经营收入结构转型是难以在短期内取得效果的,这对我国大型商业银行来说,是其走向国际化的一个制约因素。

表3—2工、农、中、建四行2007-2009年收入结构变动趋势

银行

年份

营业总收入

净利息收入

占比

变动

非利息收入

占比

变动

工行

 

农行

 

09

08

07

09

08

07

1505.51

1287.17

1100.38

1378.58

1177.43

985.42

91.57

91.48

89.55

0.09

1.93

126.93

109.74

114.96

96.13

71.73

8.43

8.52

10.45

-0.09

-1.93

中行

 

建行

09

08

07

09

08

07

1160.28

1047.37

928.39

1287.14

1139.76

986.04

1004.05

849.85

719.04

1165.51

1014.88

934.23

86.53

81.14

77.45

90.55

89.04

94.75

5.39

3.69

 

1.51

-5.71

159.23

197.52

209.35

84.55

64.71

51.81

13.47

18.86

22.55

6.57

5.68

5.25

-5.39

-3.69

 

-0.89

0.43

2.传统业务的发展方式一时难以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一种“速度情结”与“规模冲动”,一直采取的是以资产规模扩张为主要手段,以信贷资产为主要产品,以存贷利差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的外延粗放型业务发展方式,不仅导致了资本充足率的严重不足、资产质量的极其低下。

风险水平的持续走高,而且导致收入结构的传统单一和进一步增长的乏力。

岁数这种只能适应相对封闭、利率僵化、监管宽松和低水平竞争的经济环境的业务发展方式,随着逐步严格规范的金融监管和资本充足率的刚性约束将逐步受到强有力的抑制,已难以应对上述经营要素已经变化的市场,但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存贷利差收入仍然是四行最主要盈利来源,尤其是工、中、建三行上市后盈利压力加大、资本充足率达标后贷款意愿普遍较强,成为推动规模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因,使传统的业务发展方式一时难以转变。

盈利水平的提高直接体现在投资回报的提升。

据工、中、建三行2009中期报告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2009上半年,三行传统的资产规模扩张业务发展方式超过了利润增长,即资产、权益增长速度超过了净利润的增长速度,使盈利水平最重要的两项指标资产回报率、股东权益回报率受到影响,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从而制约了投资回报水平的提高。

其中,建行信贷资产增长明显高于工、中两行,其ROA、ROE的下滑也最为明显,分别降低了0.34个百分点、4.49个百分点。

具体情况见表3—3:

表3—3工、中、建三行ROA、ROE两项指标比较

资产回报率(ROA)

2009.62008.12增减(%)

股东权益回报率(ROE)

2009.62008.12增减(%)

工行

中行

建行

0.71%0.78%-0.07

0.85%0.75%0.1

0.90%1.24%-0.34

15.41%19.55%-4.14

11.56%13.91%-2.35

15.22%19.71%-4.49

表3—3:

工、中、建三行ROA、ROE两项指标比较根据中国银监会2009年10月24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4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接近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的92%,不良贷款比例高出整体水平1.7个百分点,如果与12家股份制银行相比,相差更多达6.4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的长期贷款高达10.9万亿元,未来随着经济金融运行变数加大。

2008年工、农、中、建四行虽然占据了全国银行业全年新增贷款2.35万亿元的一半,农行与建行新增贷款均超过2300亿元,但在四行2008年年报中均反映出存款增加大于贷款增加,存差资金过多,贷存比偏低。

详情见表4—4,表4—4:

工、农、中、建四行2008年底存贷款余额情况表单位:

亿元,%根据中国银监会2009年10月24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4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接近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的92%,不良贷款比例高出整体水平1.7个百分点,如果与12家股份制银行相比,相差更多达6.4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的长期贷款高达10.9万亿元,未来随着经济金融运行变数加大。

表3—4工、农、中、建四行2009年底存贷款余额情况表

银行

贷款总额

存款总额

存贷款总额

存贷比率

工行

农行

32895.5

28125

56604.6

40674

23709.1

12549

58.1

68.1

中行

建行

合计

22350

24584

107954.5

37038

40060

173949.6

14688

15476

66422.1

60.3

61.4

62.2

表3—4反映四行的平均贷存比只有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