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备考 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99962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2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备考 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数学备考 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数学备考 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数学备考 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数学备考 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数学备考 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数学备考 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数学备考 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数学备考 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数学备考 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数学备考 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数学备考 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数学备考 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数学备考 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数学备考 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数学备考 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数学备考 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数学备考 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数学备考 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数学备考 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备考 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x

《数学备考 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备考 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备考 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x

数学备考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课标文数2.A1[2011·安徽卷]集合U={1,2,3,4,5,6},S={1,4,5},T={2,3,4},则S∩(∁UT)等于(  )

A.{1,4,5,6}B.{1,5}

C.{4}D.{1,2,3,4,5}

课标文数2.A1[2011·安徽卷]B 【解析】S∩(∁UT)={1,4,5}∩{1,5,6}={1,5}.

课标理数8.A1[2011·安徽卷]设集合A={1,2,3,4,5,6},B={4,5,6,7,8},则满足S⊆A且S∩B≠∅的集合S的个数是(  )

A.57B.56C.49D.8

课标理数8.A1[2011·安徽卷]B 【解析】集合S的个数为26-23=64-8=56.

课标理数1.A1,E3[2011·北京卷]已知集合P={x|x2≤1},M={a}.若P∪M=P,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1]   B.[1,+∞)

C.[-1,1]   D.(-∞,-1]∪[1,+∞)

课标理数1.A1,E3[2011·北京卷]C 【解析】由P∪M=P,可知M⊆P,而集合P={x|-1≤x≤1},所以-1≤a≤1,故选C.

课标文数1.A1,E3[2011·北京卷]已知全集U=R,集合P={x|x2≤1},那么∁UP=(  )

A.(-∞,-1)    B.(1,+∞)

C.(-1,1)    D.(-∞,-1)∪(1,+∞)

课标文数1.A1,E3[2011·北京卷]D 【解析】因为集合P={x|-1≤x≤1},所以∁UP={x|x<-1或x>1},故选D.

 

大纲文数1.A1[2011·全国卷]设集合U={1,2,3,4},M={1,2,3},N={2,3,4},则∁U(M∩N)=(  )

A.{1,2}B.{2,3}

C.{2,4}D.{1,4}

大纲文数1.A1[2011·全国卷]D 【解析】∵M∩N={2,3},∴∁U(M∩N)={1,4},故选D.

课标理数1.A1,L4[2011·福建卷]i是虚数单位,若集合S={-1,0,1},则(  )

A.i∈SB.i2∈S

C.i3∈SD.

∈S

课标理数1.A1、L4[2011·福建卷]B 【解析】由i2=-1,而-1∈S,故选B.

课标文数1.A1[2011·福建卷]若集合M={-1,0,1},N={0,1,2},则M∩N等于(  )

A.{0,1}B.{-1,0,1}

C.{0,1,2}D.{-1,0,1,2}

课标文数1.A1[2011·福建卷]A 【解析】由已知M={-1,0,1},N={0,1,2},得M∩N={0,1},故选A.

课标文数12.A1,M1[2011·福建卷]在整数集Z中,被5除所得余数为k的所有整数组成一个“类”,记为[k],即[k]={5n+k|n∈Z},k=0,1,2,3,4.给出如下四个结论:

①2011∈[1];

②-3∈[3];

③Z=[0]∪[1]∪[2]∪[3]∪[4];

④“整数a,b属于同一‘类’”的充要条件是“a-b∈[0]”.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B.2C.3D.4

课标文数12.A1,M1[2011·福建卷]C 【解析】因为2011=5×402+1,则2011∈[1],结论①正确;

因为-3=5×(-1)+2,则-3∈[2],结论②不正确;

因为所有的整数被5除的余数为0,1,2,3,4五类,则Z=[0]∪[1]∪[2]∪[3]∪[4],结论③正确;

若整数a,b属于同一“类”[k],可设a=5n1+k,b=5n2+k(n1,n2∈Z),则

a-b=5(n1-n2)∈[0];

反之,若a-b∈[0],可设a=5n1+k1,b=5n2+k2(n1,n2∈Z),则

a-b=5(n1-n2)+(k1-k2)∈[0];

∴k1=k2,则整数a,b属于同一“类”,结论④正确,故选C.

课标理数2.A1[2011·湖北卷]已知U={y|y=log2x,x>1},P=

,则∁UP=(  )

A.

   B.

C.

   D.

课标理数2.A1[2011·湖北卷]A 【解析】因为U={y|y=log2x,x>1}={y|y>0},P=

,所以∁UP=

.

课标文数1.A1[2011·湖北卷]已知U={1,2,3,4,5,6,7,8},A={1,3,5,7},B={2,4,5},则∁U(A∪B)=(  )

A.{6,8}B.{5,7}

C.{4,6,7}D.{1,3,5,6,8}

课标文数1.A1[2011·湖北卷]A 【解析】因为A∪B=

,所以∁U

.

课标文数1.A1[2011·湖南卷]设全集U=M∪N={1,2,3,4,5},M∩∁UN={2,4},则N=(  )

A.{1,2,3}B.{1,3,5}

C.{1,4,5}D.{2,3,4}

课标文数1.A1[2011·湖南卷]B 【解析】(排除法)由M∩∁UN={2,4},说明N中一定不含有元素2,4,故可以排除A、C、D,故选B.

 

课标文数2.A1[2011·江西卷]若全集U={1,2,3,4,5,6},M={2,3},N={1,4},则集合{5,6}等于(  )

A.M∪NB.M∩N

C.(∁UM)∪∁UN)D.(∁UM)∩(∁UN)

课标文数2.A1[2011·江西卷]D 【解析】方法一:

∵M∪N={1,2,3,4},

∴(∁UM)∩(∁UN)=∁U(M∪N)={5,6}.故选D.

方法二:

∵∁UM={1,4,5,6},∁UN={2,3,5,6},

∴(∁UM)∩(∁UN)={5,6}.故选D.

课标理数2.A1[2011·辽宁卷]已知M,N为集合I的非空真子集,且M,N不相等,若N∩∁IM=∅,则M∪N=(  )

A.MB.NC.ID.∅

课标理数2.A1[2011·辽宁卷]A 【解析】N∩∁IM=∅⇒N⊆M,所以M∪N=M,故选A.

 

课标文数1.A1[2011·辽宁卷]已知集合A={x|x>1},B={x|-1<x<2},则A∩B=(  )

A.{x|-1<x<2}B.{x|x>-1}

C.{x|-1<x<1}D.{x|1<x<2}

课标文数1.A1[2011·辽宁卷]D 【解析】由图1-1知A∩B={x|1

课标文数1.A1[2011·课标全国卷]已知集合M={0,1,2,3,4},N={1,3,5},P=M∩N,则P的子集共有(  )

A.2个B.4个C.6个D.8个

课标文数1.A1[2011·课标全国卷]B 【解析】因为M=

,N=

,所以P=M∩N=

所以集合P的子集共有∅,

4个.

课标理数1.A1[2011·山东卷]设集合M={x|x2+x-6<0},N={x|1≤x≤3},则M∩N=(  )

A.[1,2)B.[1,2]

C.(2,3]D.[2,3]

课标理数1.A1[2011·山东卷]A 【解析】由解不等式知识知M={x|-3

所以M∩N={x|1≤x<2}.

课标理数7.A1[2011·陕西卷]设集合M={y|y=|cos2x-sin2x|,x∈R},N=x

,i为虚数单位,x∈R,则M∩N为(  )

A.(0,1)B.(0,1]

C.[0,1)D.[0,1]

课标理数7.A1[2011·陕西卷]C 【解析】对于M,由基本不等式得y=|cos2x-sin2x|=|cos2x|,故0≤y≤1.对于N,因为x-

=x+i,由

<

,得

<

,所以-1

课标文数8.A1,L4[2011·陕西卷]设集合M={y|y=|cos2x-sin2x|,x∈R},N=

,则M∩N为(  )

A.(0,1)B.(0,1]C.[0,1)D.[0,1]

课标文数8.A1,L4[2011·陕西卷]C 【解析】对M,由基本不等式得y=|cos2x-sin2x|=|cos2x|,故0≤y≤1.对N,

<1,即|-xi|<1,所以-1

课标数学1.A1[2011·江苏卷]已知集合A={-1,1,2,4},B={-1,0,2},则A∩B=________.

课标数学1.A1[2011·江苏卷]{-1,2} 【解析】因为集合A,B的公共元素为-1,2,故A∩B={-1,2}.

课标数学1.A1[2011·江苏卷]已知集合A={-1,1,2,4},B={-1,0,2},则A∩B=________.

课标数学1.A1[2011·江苏卷]{-1,2} 【解析】因为集合A,B的公共元素为-1,2,故A∩B={-1,2}.

大纲文数1.A1[2011·四川卷]若全集M={1,2,3,4,5},N={2,4},则∁MN=(  )

A.∅B.{1,3,5}

C.{2,4}D.{1,2,3,4,5}

大纲文数1.A1[2011·四川卷]B 【解析】∁MN={1,3,5},所以选B.

课标理数13.A1[2011·天津卷]已知集合A={x∈R||x+3|+|x-4|≤9},B=x∈R

-6,t∈(0,+∞),则集合A∩B=________.

课标理数13.A1[2011·天津卷]{x|-2≤x≤5} 【解析】∵A=

B=

={x∈R|x≥-2}

∴A∩B={x∈R|-4≤x≤5}∩{x|x≥-2}={x|-2≤x≤5}.

课标文数9.A1[2011·天津卷]已知集合A={x∈R||x-1|<2},Z为整数集,则集合A∩Z中所有元素的和等于________.

课标文数9.A1[2011·天津卷]3 【解析】A={x∈R||x-1|<2}={x|-1

即0+1+2=3.

 

课标文数1.A1[2011·浙江卷]若P={x|x<1},Q={x|x>-1},则(  )

A.P⊆QB.Q⊆P

C.∁RP⊆QD.Q⊆∁RP

课标文数1.A1[2011·浙江卷]C 【解析】P={x|x<1},∴∁RP={x|x≥1}.又∵Q={x|x>-1},∴Q⊇∁RP,故选C.

大纲文数2.A1[2011·重庆卷]设U=R,M={x|x2-2x>0},则∁UM=(  )

A.[0,2]B.(0,2)

C.(-∞,0)∪(2,+∞)D.(-∞,0]∪[2,+∞)

大纲文数2.A1[2011·重庆卷]A 【解析】解不等式x2-2x>0,得x>2或x<0.

即集合M={x|x>2或x<0},

∴∁UM={x|0≤x≤2}.故选A.

课标理数7.A2[2011·安徽卷]命题“所有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是偶数”的否定是(  )

A.所有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是偶数

B.所有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不是偶数

C.存在一个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是偶数

D.存在一个能被2整除的整数不是偶数

课标理数7.A2[2011·安徽卷]D 【解析】本题是一个全称命题,其否定是特称命题,同时将命题的结论进行否定,答案为D.

课标文数20.D2,A2[2011·北京卷]若数列An:

a1,a2,…,an(n≥2)满足|ak+1-ak|=1(k=1,2,…,n-1),则称An为E数列.记S(An)=a1+a2+…+an.

(1)写出一个E数列A5满足a1=a3=0;

(2)若a1=12,n=2000,证明:

E数列An是递增数列的充要条件是an=2011;

(3)在a1=4的E数列An中,求使得S(An)=0成立的n的最小值.

课标文数20.D2,A2[2011·北京卷]【解答】

(1)0,1,0,1,0是一个满足条件的E数列A5.

(答案不唯一,0,-1,0,1,0;0,±1,0,1,2;0,±1,0,-1,-2;0,±1,0,-1,0都是满足条件的E数列A5)

(2)必要性:

因为E数列An是递增数列,

所以ak+1-ak=1(k=1,2,…,1999).

所以An是首项为12,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所以a2000=12+(2000-1)×1=2011,

充分性:

由于a2000-a1999≤1.

a1999-a1998≤1.

……

a2-a1≤1.

所以a2000-a1≤1999,即a2000≤a1+1999.

又因为a1=12,a2000=2011.

所以a2000=a1+1999.

故ak+1-ak=1>0(k=1,2,…,1999),即E数列An是递增数列.

综上,结论得证.

(3)对首项为4的E数列An,由于

a2≥a1-1=3,

a3≥a2-1≥2,

……

a8≥a7-1≥-3,

……

所以a1+a2+…+ak>0(k=2,3,…,8).

所以对任意的首项为4的E数列An,若S(An)=0,则必有n≥9.

又a1=4的E数列A9:

4,3,2,1,0,-1,-2,-3,-4满足S(A9)=0,

所以n的最小值是9.

 

课标理数2.A2[2011·福建卷]若a∈R,则“a=2”是“(a-1)(a-2)=0”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课标理数2.A2[2011·福建卷]A 【解析】若a=2,则(a-1)(a-2)=0成立;若(a-1)(a-2)=0,则a=2或a=1,

则a=2是(a-1)(a-2)=0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故选A.

课标文数3.A2[2011·福建卷]若a∈R,则“a=1”是“|a|=1”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课标文数3.A2[2011·福建卷]A 【解析】若a=1,则|a|=1成立;若|a|=1,则a=-1或a=1,

则a=1是|a|=1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故选A.

课标理数9.A2[2011·湖北卷]若实数a,b满足a≥0,b≥0,且ab=0,则称a与b互补.记φ(a,b)=

-a-b,那么φ(a,b)=0是a与b互补的(  )

A.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

B.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

课标理数9.A2[2011·湖北卷]C 【解析】若φ(a,b)=0,则

=a+b,两边平方整理得ab=0,且a≥0,b≥0,所以a,b互补;若a,b互补,则a≥0,b≥0,且ab=0,所以a+b≥0,此时有φ

=0,所以“φ

=0”是a与b互补的充要条件.

课标文数10.A2[2011·湖北卷]若实数a,b满足a≥0,b≥0,且ab=0,则称a与b互补.记φ(a,b)=

-a-b,那么φ(a,b)=0是a与b互补的(  )

A.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

B.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

课标文数10.A2[2011·湖北卷]C 【解析】若φ(a,b)=0,则

=a+b,两边平方整理得ab=0,且a≥0,b≥0,所以a,b互补;若a,b互补,则a≥0,b≥0,且ab=0,所以a+b≥0,此时有φ

=0,所以“φ

=0”是a与b互补的充要条件.

 

课标理数2.A2[2011·湖南卷]设集合M={1,2},N={a2},则“a=1”是“N⊆M”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课标理数2.A2[2011·湖南卷]A 【解析】当a=1时,N={1},此时有N⊆M,则条件具有充分性;当N⊆M时,有a2=1或a2=2得到a1=1,a2=-1,a3=

,a4=-

,故不具有必要性,所以“a=1”是“N⊆M”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课标文数3.A2[2011·湖南卷]“x>1”是“|x|>1”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课标文数3.A2[2011·湖南卷]A 【解析】由不等式

>1得x<-1或x>1.当x>1时,一定有

>1成立,则条件具有充分性;当

>1不一定有x>1,则不具有必要性,故选A.

课标理数8.A2[2011·江西卷]已知α1,α2,α3是三个相互平行的平面,平面α1,α2之间的距离为d1,平面α2,α3之间的距离为d2,直线l与α1,α2,α3分别相交于P1,P2,P3,那么“P1P2=P2P3”是“d1=d2”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课标理数5.A2[2011·山东卷]对于函数y=f(x),x∈R,“y=|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是“y=f(x)是奇函数”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课标理数5.A2[2011·山东卷]B 【解析】由判定充要条件方法之一——定义法知,由“y=f(x)是奇函数”可以推出“y=|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反过来,逆推不成立,所以选B.

课标文数5.A2[2011·山东卷]已知a,b,c∈R,命题“若a+b+c=3,则a2+b2+c2≥3”的否命题是(  )

A.若a+b+c≠3,则a2+b2+c2<3

B.若a+b+c=3,则a2+b2+c2<3

C.若a+b+c≠3,则a2+b2+c2≥3

D.若a2+b2+c2≥3,则a+b+c=3

课标文数5.A2[2011·山东卷]A 【解析】命题的否命题是原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分别否定后组成的命题,所以选择A.

课标理数1.A2[2011·陕西卷]设a,b是向量,命题“若a=-b,则|a|=|b|”的逆命题是(  )

A.若a≠-b,则|a|≠|b|B.若a=-b,则|a|≠|b|

C.若|a|≠|b|,则a≠-bD.若|a|=|b|,则a=-b

课标理数1.A2[2011·陕西卷]D 【解析】利用原命题和逆命题之间的关系“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即原命题:

若p,则q;逆命题:

若q,则p”,故答案为D.

课标文数1.A2[2011·陕西卷]设a,b是向量,命题“若a=-b,则|a|=|b|”的逆命题是(  )

A.若a≠-b,则|a|≠|b|B.若a=-b,则|a|≠|b|

C.若|a|≠|b|,则a≠-bD.若|a|=|b|,则a=-b

课标文数1.A2[2011·陕西卷]D 【解析】利用原命题和逆命题之间的关系“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即原命题:

若p,则q;逆命题:

若q,则p”,故答案为D.

大纲文数5.A2[2011·四川卷]“x=3”是“x2=9”的(  )

A.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

大纲文数5.A2[2011·四川卷]A 【解析】x=3⇒x2=9,但x2=9⇒x=±3,所以“x=3”是“x2=9”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大纲理数5.A2[2011·四川卷]函数f(x)在点x=x0处有定义是f(x)在点x=x0处连续的(  )

A.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

大纲理数5.A2[2011·四川卷]B 【解析】在x=x0处连续不仅需要有定义,还需要在该点处的极限值与函数值相等,所以函数在x=x0处有定义是在该点处连续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选B.

课标理数2.A2[2011·天津卷]设x,y∈R,则“x≥2且y≥2”是“x2+y2≥4”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课标理数2.A2[2011·天津卷]A 【解析】当x≥2且y≥2时,一定有x2+y2≥4;反过来当x2+y2≥4,不一定有x≥2且y≥2,例如x=-4,y=0也可以,故选A.

课标文数4.A2[2011·天津卷]设集合A={x∈R|x-2>0},B={x∈R|x<0},C={x∈R|x(x-2)>0},则“x∈A∪B”是“x∈C”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课标文数4.A2[2011·天津卷]C 【解析】∵A={x∈R|x-2>0},B={x∈R|x<0},

∴A∪B={x∈R|x<0或x>2}.又∵C={x∈R|x(x-2)>0}={x∈R|x<0或x>2},

∴A∪B=C,即“x∈A∪B”是“x∈C”的充分必要条件.

课标理数7.A2[2011·浙江卷]若a,b为实数,则“0

或b>

”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课标理数7.A2[2011·浙江卷]A 【解析】当a>0,b>0时,由0

成立;当a<0,b<0时,两边同除以a可得b>

成立,∴“0

或b>

”的充分条件.反过来,若ab<0,由a<

或b>

得不到0

 

大纲理数2.A2[2011·重庆卷]“x<-1”是“x2-1>0”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大纲理数2.A2[2011·重庆卷]A 【解析】解不等式x2-1>0,得x<-1或x>1,

因此当x<-1成立时,x2-1>0成立;

而当x<-1或x>1成立时,x<-1不一定成立.故选A.

课标理数20.D5,A3[2011·北京卷]若数列An:

a1,a2,…,an(n≥2)满足|ak+1-ak|=1(k=1,2,…,n-1),则称An为E数列.记S(An)=a1+a2+…+an.

(1)写出一个满足a1=a5=0,且S(A5)>0的E数列A5;

(2)若a1=12,n=2000.证明:

E数列An是递增数列的充要条件是an=2011;

(3)对任意给定的整数n(n≥2),是否存在首项为0的E数列An,使得S(An)=0?

如果存在,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E数列An;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课标理数20.D5,A3[2011·北京卷]【解答】

(1)0,1,2,1,0是一个满足条件的E数列A5.

(答案不唯一,0,1,0,1,0也是一个满足条件的E数列A5)

(2)必要性:

因为E数列An是递增数列,

所以ak+1-ak=1(k=1,2,…,1999).

所以An是首项为12,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所以a2000=12+(2000-1)×1=2011.

充分性:

由于a2000-a1999≤1,

a1999-a1998≤1,

……

a2-a1≤1,

所以a2000-a1≤1999,即a2000≤a1+1999.

又因为a1=12,a2000=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