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33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3225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4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33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33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33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33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33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33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33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33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33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33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33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33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33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33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33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33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33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33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33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33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33页.docx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3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33页.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33页.docx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33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1.综合说明

1.1编制说明

1.1.1编制依据与编制原则

⑴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有关新建地方铁路遵化南至小寺沟线施工的设计图纸。

⑵国家、铁道部颁布的现行有关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有关规定。

⑶根据业主对本工程质量与工期要求,强化质量管理,编制科学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程进度、作业循环与劳力组织,确保工程质量,尽量缩短工期。

1.1.2编制范围

我单位参加投标的第二标段(DK0+000—DK10+100)为新建线路。

编制范围为本段内洒河桥隧道。

1.2工程概况

1.2.1工程简介

本段隧道位于唐山市迁西县内,为低山丘陵区。

本标段洒河桥隧道全长527m,位于低山区,绝对标高150~260m。

隧道进口段属于低山剥蚀缓坡,自然坡25°~35°,第四系覆盖层较薄,植被较发育,局部可见基岩露头;隧道出口段属剥蚀缓坡,自然坡度30°~35°,局部基岩出露,交通不便,隧道最大埋深约100m。

隧道进口位于直线上,其余地段均位于半径600m曲线段上。

线路纵坡为3‰下坡。

1.2.2自然特征

1.2.2.1地层岩性状况

该隧道区域地表局部覆盖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粉质黏土夹碎石,山坡均基岩出露,基岩为太古界片麻岩。

各岩性特征分段描述如下:

DK1+816~DK1+888段及DK2+290~DK2+343段:

地表覆盖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粉质黏土:

黄褐色,硬塑~软塑,含角砾及碎石,厚0.5~1.0m,为Ⅱ级普通土。

下伏基岩为太古界片麻岩:

浅灰色,强风化~弱风化,节理较发育,岩体较完整,呈大块状,为Ⅳ级软石~Ⅴ级次坚石。

DK1+888~DK2+290段:

地表基岩裸露,基岩为太古界片麻岩:

浅灰色,强风化~弱风化,节理较发育,岩体较完整,呈大块状,为Ⅳ级软石~Ⅴ级次坚石。

1.2.2.2地质构造

此区无大的断裂通过,但是节理较发育,对隧道有一定影响。

1.2.2.3水文地质特征

该区地表水发育,出口处滦河水量丰富。

地表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上游水库排水影响,并受其补给。

该隧道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基本为地表水沿节理裂隙下渗,主要受大气降水影响,并受其补给。

1.2.2.4围岩级别

如下表:

里程

围岩级别

长度(m)

DK1+816~DK1+870

54

DK1+870~DK2+300

430

DK2+300~DK2+343

43

1.2.3现场施工条件

公路有邦宽公路贯穿本标段,距离隧道很近,可作为汽车运输出料的主要干道。

本隧道出口有一条乡村公路隔断山体与滦河,施工时对此路进行导改与利用。

1.3采用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

执行国家及铁道部强制性标准,采用现行铁路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等。

以及根据业主和有关部门的要求等进行相应调整。

施工时采用的主要规范及规定如下: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000〕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87〕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04-87〕

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隧道等规范、规则。

 

2.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2.1工程分析及施工组织总体思路

2.1.1工程特点及分析

本标段洒河桥隧道位于低山区。

隧道进口段属于低山剥蚀缓坡,第四系覆盖层较薄,植被较发育,局部可见基岩露头;隧道出口段属剥蚀缓坡,局部基岩出露,交通不便。

隧道进口位于直线上,其余地段均位于半径600m曲线段上。

隧道附近有邦宽省道,车流量较大,本隧道出料主要靠此路运输。

我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施工时带来的不便,做好安全保证工作。

2.1.2根据工程需求采取的对策

针对本隧道工程特点施工采取如下对策:

⑴选派专业化的施工队伍,认真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保证隧道施工的质量和工期要求以及安全问题。

⑵根据本标段洒河桥隧道施工要求和施工环境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根据洞内施工要求,及时施作初期支护,避免围岩长时间暴露,根据量测结果适时施作二次衬砌,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并做好通风工作,确保在工期内高质量、无事故的完成隧道施工。

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全面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楚、措施具体、管理到位,派安全人员24小时进行现场指挥,确保施工安全。

⑷根据隧道的特殊情况做出合理的施工安排,隧道按“早进晚出”的原则,尽量减少洞口边仰坡的开挖和对环境的影响。

对于浅埋地段实施超前支护、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紧跟衬砌施工等技术措施,防止产生坍方,冒顶现象,保证施工安全。

2.1.3施工组织总体思路

我单位经过详细对本标段隧道工程进行分析研究,根据隧道的施工要求及自然情况,对本隧道的施工难点和重点进行剖析,强化组织协调,认真合理制定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工期。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及时优化施工方案。

施工中,我们将本着对建设单位高度负责的原则,严密组织,精心施工,认真贯彻“五高”(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高质量、高效率),落实“五个确保”(确保质量、安全、工期、环保和文明施工),做到“四个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先进、观念先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

2.2总体施工组织部署

2.2.1现场管理组织机构

以减少环境污染、保证施工安全、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统筹规划,针对隧道工程的特点和难点,抽调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的技术、行政管理人员及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完成本合同段的隧道施工任务。

2.2.2施工队伍安排

本标段选派专业化、有丰富的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来进行隧道施工。

项目部根据具体隧道施工情况调整施工队伍配置,配备相应人员和机械设备,确保按工期要求完成施工。

3.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

3.1施工方案

根据本合同段隧道工程情况,项目经理部统一指挥,集中调度,隧道工程为本标段重点工程,项目部及时针对施工情况进行合理调配部署,工程实行专业化施工,统筹计划安排。

抓紧工程进度,合理利用时间和空间,安全、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

3.2隧道工程施工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

本工程洒河桥隧道全长527m。

采用一个隧道施工队从隧道进口明挖进洞,向出口方向掘进。

隧道暗洞段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光面爆破,锚喷支护,无轨运输;单线隧道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Ⅳ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喷锚支护,仰拱超前,拱墙一次衬砌。

隧道衬砌采用自制钢模衬砌台车,拌合站生产砼,砼输送车运输,泵送入模,机械捣固。

隧道通风采用压入式通风。

本隧道衬砌形式为整体式衬砌,进行洞内外观察,必要时做简单的量测。

3.2.1洞口工程施工方法

洞口施工作业程序:

测量放样→洞口排水→洞口地表加固→洞口土石方开挖→端墙基础施工→墙身混凝土施工→挡墙、翼墙混凝土及洞顶回填→边仰坡防护→洞口绿化。

隧道边仰坡采用锚喷防护加固措施。

隧道洞口土石方采取从上向下,分层开挖,表层土采用挖掘机开挖,底层地层当机械开挖困难时采用钻爆法开挖,装载机配合自卸车运碴。

墙身混凝土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整体浇注,不设施工缝。

洞门施工完毕,及时对洞顶回填压实,理顺排水系统,防止雨季来临时冲刷边坡。

3.2.2洞身开挖施工方法

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开挖,Ⅳ级、Ⅴ级围岩拟采用台阶法开挖。

其开挖步骤及方法见表3.2.2。

表3.2.2隧道洞身开挖步骤及方法

围岩级别

开挖方案

开挖图示

施工方法

Ⅲ级

 

全断面开挖,光面爆破。

 

⑴自制多功能台架人工风枪钻孔、装药、爆破,开挖循环进尺Ⅲ级2.3m。

用极座标法APS技术检测开挖面超欠挖及炮眼定位。

⑵爆破后,通风排烟,初喷,Ⅲ级围岩支护参数依照设计进行。

⑶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

⑷喷锚用TK961湿喷机械。

⑸按要求布置围岩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Ⅳ级

一般地段采用台阶法开挖。

短进尺多循环弱爆破法开挖,减轻地震动控制爆破法。

⑴采用上下台阶,短进尺法开挖,人工风枪钻孔、装药、爆破。

⑵开挖后,拱、墙部初喷,随即挂钢筋网,立格栅拱架,拱部系统、超前锚杆,边墙打锚杆。

复喷至设计厚度。

施工参数依照设计进行。

⑶按要求布置围岩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⑷仰拱及时施工,形成封闭圈。

⑸出碴、喷锚方式及特殊地质处理同Ⅲ级围岩。

3.2.3钻爆施工方法

3.2.3.1钻爆设计

⑴钻爆设计总体说明

开挖掘进采用光面爆破,减少超挖,避免欠挖和减弱对围岩扰动,提高开挖质量,确保施工安全。

光爆药卷采用Φ25光爆专用药卷,非电毫秒雷管起爆,掏槽布置以直眼掏槽为主。

单位炸药消耗量的确定以满足较高的炮眼利用率和降低大块率,便于机械装碴为原则。

⑵光面爆破参数选择

为控制超欠挖,降低洞壁粗糙率,减少隧道通风阻力等,对Ⅲ、Ⅳ级围岩采用光面控制爆破技术,开挖困难地段采用微差减振爆破技术。

决定光面爆破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周边眼的光爆参数,上场后进行试验优化初步确定的光面爆破参数,现拟定光面爆破参数表4.5.3-1。

表3.2.3.1光面爆破参数表

序号

围岩级别

周边眼间距

E(cm)

抵抗线

W(cm)

E/W

装药集中度kg/m

堵塞长度cm

1

55

60

0.92

0.28

>20

2

50

60

0.83

0.20

>20

⑶装药结构与堵塞

周边眼采用小直径药卷连续装药。

当岩石很软时,可采用导爆索装药结构,用竹片和导爆索连接,为克服炮眼底部岩石夹制力,在炮孔底装半卷Φ32mm药卷做加强药包。

其它炮眼孔采用Φ32mm药卷连续装药。

装药后用炮泥对炮孔进行堵塞,炮眼堵塞长度不少于20cm。

⑷光面爆破炮眼布置原则及起爆顺序

掏槽眼采用中空直眼掏槽形式,为保证掏槽钻眼精度,掏槽位置选择在隧道中线偏下的位置。

内圈眼所在位置在周边眼抵抗线的边缘,内圈眼的孔距稍大于周边眼抵抗线(w)。

扩大眼炮孔间距视岩石坚硬程度、装运手段、岩石破碎程度的要求等因素而定,一般取0.65~1.2m,岩石坚硬取小值,反之取大值。

周边眼根据光面爆破选定的周边眼间距,严格控制外插角以减少超挖。

底板眼沿开挖轮廓线布置,并适当增加药量起翻碴作用,使爆落的岩碴翻松,便于装载设备装碴。

起爆顺序:

掏槽眼→内圈眼→扩大眼→周边眼→底板眼。

3.2.3.2钻爆施工工艺

⑴钻爆作业施工工艺

钻爆作业施工工艺框图见图3.2.3.2。

 

⑵光面爆破质量标准

周边轮廓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岩石壁面平整。

爆破后,在保留的半壁面上无粉碎和明显新生裂隙,对围岩破坏轻微,危石、浮石较少。

⑶爆破试验

隧道爆破、开挖,对于不同的围岩地段,在开始施工前,都要根据初拟的钻爆设计进行钻爆试验,通过试验,一方面检验爆破设计是否合理,检验爆破振动对已支护段是否危害;二是对爆破效果进行检验,对达不到爆破效果的,对爆破参数进行优化,并将试验形成报告,送监理工程师核批,作为正式进行钻爆的开挖依据,同时检验机械配备、劳力组织、循环作业是否合理,对施组进行优化,以取得最优的施工进度。

⑷施工工艺要点

钻孔定位:

钻孔作业前,划定好作业区域,规定作业时间,规定周边眼、底眼、掏槽眼开孔偏角及插入角,钻孔时严格按规定作业,力求钻孔方向、位置满足设计要求,准确控制周边眼外插角。

激光定向:

用APS断面检测仪进行断面检测和炮眼定位,先把不同的围岩断面尺寸、炮眼布置图输入仪器,爆破后输入相应的里程、断面,仪器通过光束自动检测断面超欠挖,施工人员用油漆按投影布点。

钻孔标准:

要达到准、平、直、齐。

即钻孔按设计布眼钻孔,当受节理、裂隙影响时可稍稍移动孔位,但顶眼只能左右移动,帮眼只能上下移动,周边眼轮廓的放线误差控制在±1cm,眼口开眼误差:

Ⅳ级围岩可从轮廓线偏内3cm;周边眼外插角的角度误差:

浅眼以0.03的斜度外插方向与轮廓线法线方向一致。

边墙直线段炮眼先钻上方标准孔,插上炮杆,使边墙孔在同一条垂线上。

周边炮眼相互平行。

各炮眼底落在垂直隧洞轴线的同一平面上,掏槽眼加深10~20cm,钻孔深度要根据掌子面的起伏“凸”加,“凹”减。

装药作业:

装药前用高压风清孔,吹干净孔内积水及碴粒并核对雷管段数使之与设计相符,同时按钻爆设计的装药结构及药卷规格药量装药。

装药时药装到孔底,起爆药包用炮棍缓慢送入,防止拉雷管或破损导爆管。

装药时,将雷管段数标于孔外导爆管上,由检查人员对雷管段数进行复核,确保准确无误,同时核对药卷规格及装药长度,使每孔装药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后做好记录。

所有炮眼装药后,用炮泥进行堵塞,其长度大于20cm。

炮泥用机械加工,用炮棍顶进,堵塞做到封孔严密。

爆破作业:

在所有非必须的机具、设备撤离爆破面之后,开始连结网路。

连结时尽可能靠近眼孔,孔外网路尽量短,使连结整齐,便于直观检查网路。

网路连结好后,认真检查连结是否正确,保证每个眼孔的起爆药卷都包括进去。

网络连结检查合格后,撤离受爆破影响范围内所有设备和非爆破作业人员,设好防护哨、发出起爆信号后即点燃导火索,爆破人员快速撤离进行爆破。

钻爆效果检验:

每次掘进爆破通风排烟后,值班技术和质检员即进入对钻爆效果进行检查记录。

检查记录光爆效果,炮孔利用率,平均掘进长度,碴体的破碎程度,抛掷距离,围岩的损坏程度等,作为不断优化钻爆设计的依据。

3.2.3.3隧道各级围岩作业循环安排

隧道施工作业循环安排见表3.2.3.3。

表4.5.3.3-1隧道工程施工作业循环安排表

序号

项目

Ⅲ级

Ⅳ级

备注

1

施工准备

30

30

2

测量放样

30

40

3

钻孔

120

220

4

装药爆破

60

60

5

通风排烟

30

40

6

出碴

360

210

7

初期支护

90

220

8

小计

720

720

9

日循环

2

2

10

日进尺

9.0

4.6

11

月进尺

225

115

隧道各级围岩作业循环具体安排如下:

Ⅲ级围岩全断面法施工地段,钻眼深度5.0m,每循环进尺4.5m,每循环时间720min,每天2个循环,日进尺9.0m,每月按有效施工25天计算,保证月进尺225m。

Ⅳ级围岩正台阶法施工地段,钻眼深度2.5m,每循环进尺2.3m,每循环时间720min,每天2个循环,日进尺4.6m,每月按有效施工25天计算,保证月掘进尺115m。

3.2.4系统支护施工方法

⑴砂浆锚杆注浆施工方法

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框图见图3.2.4-1。

 

钻孔前,根据设计要求及围岩情况,准确定出孔位。

钻孔孔深误差不大于±5cm。

砂浆配合比一般为1:

1~1:

1.5(重量比),水灰比为0.45。

注浆前先检查孔位、孔深是否符合要求,并将钻杆垫板与钻杆端头焊连,用高压风将孔内积水及岩碴吹净。

并将注浆管插入至距孔底5~10cm,随砂浆的注入缓慢匀速拔出,然后将锚杆插入孔内,在孔口加设定位木楔,用大锤打紧,使锚杆固定。

保证垫板紧贴岩面。

拉拔力试验:

每300根锚杆中抽查3根进行拉拔试验。

砂浆锚杆养护28天后,安装拉拔设备,逐级加载至锚杆拔出或拉断为止,拉力方向与锚杆轴线一致。

⑵钢筋网施工方法

钢筋网加工:

在隧道外采用直径Φ6.5~Φ8的钢筋,加工成网格20cm×20cm网片,每片大小2.0m×1.5m,采用扎丝绑扎点并焊连接。

钢筋网安装:

将网片搬运至施工面,安装到所需部位,网片与网片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钢筋与钢筋,钢筋与锚杆采用焊接连接。

钢筋网安装规整顺直,紧贴初喷混凝土表面。

⑶湿喷混凝土施工方法

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框图见3.2.4-2。

喷射混凝土前对喷射面进行净空检查,检查时先复核中线及高程,在确保中线高程准确后,用激光断面检测仪或坐标法检查开挖断面,认真做好记录,在检查合格确认断面不存在欠挖后,对岩面进行清洗。

对于坚硬不软化已喷混凝土封闭的岩面采用高压水冲洗后用高压风吹净;对于遇水软化的泥质岩面,用高压风吹净岩面灰尘,在已清净的岩面上,按要求埋设钉子,作为量测喷射混凝土厚度之作用,然后采用湿喷方法按试验配合比进行喷射作业。

喷射作业分片进行,喷射顺序自下而上进行。

喷射操作沿水平方向以螺旋形划圈移动,并使喷头尽量保持与受喷面垂直,喷嘴口至受喷面以0.6~1.0m为宜。

喷射时先给风、再开机、后送料;结束时先停机、后关风;喷射时工作风压满足喷射机工作风压的压力要求。

后一层喷射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

3.2.5辅助技术措施施工方法

隧道辅助支护措施有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设格栅钢架等。

⑴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支护的施工方法

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流程框图见3.2.5。

钻孔、插小导管:

导管孔钻打前,进行孔位测量放样,钻孔按放样进行,并设方向架控制钻孔方位,使孔位外插角度符合设计要求。

钻孔完成后,用高压风、水清洗干净孔内砂尘及积水,所有钻孔完成均要进行检验。

注浆:

注浆前先喷混凝土封闭掌子面以防漏浆,对于强行打入的钢管先冲洗管内的积物,然后再注浆。

注浆顺序由下向上进行。

单液注浆:

水泥浆水灰比为1.5:

1,1:

1,0.8:

1三个等级,浆液由稀到浓逐级变换,即先注稀浆,后逐步变浓直到0.8:

1为止,注浆宜用普通水泥加早强剂或用早强水泥,可掺减水剂。

双液注浆:

在地下水丰富地段,采用双液注浆。

注浆时将两种不同的浆液分放在两个容器内,使用双液注浆泵或两台注浆泵按配合比分别吸入两种浆液,两种浆液在混合器混合后注入注浆管。

小导管采用Φ42无缝钢管,管长3.5m,钢管沿隧道开挖轮廓线环向布置并向外倾斜,没环20根,其倾斜角一般为5~10°左右;注浆压力根据地层致密程度决定,一般为0.5~1.0MPa,纵向前后相邻排导管搭接水平投影长度不小于1.0m。

注浆试验:

正式注浆前在洞外相类似的地层进行注浆试验,以检验注浆设备的选型、配备是否恰当,注浆参数的确定是否合理。

导管加工:

由现场专业车间进行,其注浆孔采用钻床成孔,尾部加焊Φ6管箍,并经质检人员检验合格方可交付使用。

⑵格栅钢架施工方法

格栅钢架的加工制作:

格栅钢架在现场冷弯或热弯制作,按1:

1比例放样,设1:

1胎模分段的钢筋加工工作台,格栅钢架分单元制作,按单元拼焊后,运至现场安装。

格栅钢架安装:

首先测定出每榀钢架具体位置,之后进行钢架位置隧道断面尺寸检查,及时处理欠挖侵空部分,保证钢架的安设。

安设拱脚或墙脚前,清除垫板下的松碴,使其置于原状岩石上。

在软弱地段,采用拱脚垫钢板的方法,避免拱脚下沉,拱墙脚保持水平。

为增强钢架的整体稳定性,将钢架与纵向连接筋、系统锚杆、定位系筋和锁脚锚杆焊接牢固。

拱脚部位易发生塑性剪切破坏,故该部位接头除栓接外,再四面帮焊,确保接头的刚度和强度。

条件允许时,接头采用角钢联接板,便于混凝土全面握裹。

3.2.6防排水施工方法

隧道施工防排水以防、截、排、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进行。

全隧拱、墙衬砌背后设防水板加土工布,施工缝设置止水条;衬砌背后环向设置软式透水管盲沟,每10m一环,两侧边墙脚设纵向透水管盲沟,并每5~10m设边墙泄水管,纵、环向盲沟、泄水管采用变径三通连接牢固。

⑴施工排水

从进口方向掘进为顺坡排水,采用挖排沟自然排水方式,水沟断面能满足坑道中渗漏水和施工废水的排出需要,水沟坡度与隧道坡度一致,施工中经常清理防止堵塞。

洞内的排水与洞外水沟连在一起,引入排污池。

⑵结构防排水

①复合防水板施工

防水板的拼装及焊接:

根据铺设段环向长度和每节衬砌长度在洞外对防水板进行预加工。

采用热合焊接双焊缝无钉敷设技术,拼接成幅面宽2.0m的防水板并卷成卷备用。

初期支护面的处理:

首先检查喷射混凝土层,欠厚及凹凸不平部位进行补喷找平,割掉外露的锚杆头和钢筋头、铁丝等,准备铺设防水层。

铺设土工布:

为防止防水板被凸起喷层挤破并利于滤水,在防水板和混凝土喷层之间设置3mm厚土工布滤水层对防水板起保护作用,从拱顶中心向两边拱脚、边墙对称固定,从上至下将土工布和衬垫用射钉枪一并固定在喷混凝土面上,射钉间距1.0m梅花形布置,固定钉距边缘5cm。

防水板的铺挂:

在隧道喷射混凝土面上测画出隧道中线及防水板的搭接线。

防水板铺设在铺设台架上进行,防水板从隧道中线向两侧铺设,紧贴初期支护,并适当留有余地,防止灌注混凝土时挤裂拉坏防水板。

防水板之间互相搭接10cm,搭接原则是:

边墙压拱部,下游压上游。

焊缝完成后应采用充气法对焊缝质量进行质量检查,有破损或漏气应进行补焊,直到完全合格。

②止水带施工

止水带用于衬砌施工缝处,设在衬砌混凝土中部,安装时沿混凝土挡头板环向布设,一半埋入混凝土内,另一半待下一道工序灌筑混凝土时埋入。

止水带的安装位置正确,牢固。

3.2.7隧道施工围岩监控量测

监控量测是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过程中,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性状态进行监测,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设计参数的调整提供依据,是保证施工及结构安全、指导施工顺序、重复施工管理的重要手段。

⑴围岩监测项目及监测内容、量测频率

围岩监控必测项目为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周边位移及收敛、拱顶下沉、地表下沉等。

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量测频率见表3.2.7-1。

表3.2.7-1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量测频率表

变形速度(mm/d)

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m)

量测频率

≥5

(0-1)B

1-2次/d

1-5

(1-2)B

1次/d

0.5-1

(1-2)B

1次/2d

0.2-0.5

(2-5)B

1次/2d

<0.2

>5B

1次/周

注:

B表示隧道开挖宽度

地表下沉量测断面间距见表3.2.7-2。

表3.2.7-2地表下沉量测断面间距表

埋置深度

量测断面间距(m)

H>2B

20-50

B<H<2B

10-20

H<B

5-10

注:

地表无建筑时取表中上限值,B表示隧道开挖宽度

⑶量测数据处理及应用

每次量测后,根据监测数据绘制量测数据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绘制量测数据与开挖面距离曲线,如:

拱顶下沉、水平位移等随时间及工作面距离变化的时态曲线,了解其变化趋势,并对初期的时态曲线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最大值和变化速率。

依据回归分析,预测位移、收敛、拱顶下沉及钢筋应力的最终值;

根据记录绘制纵横断面地表下沉曲线和洞内各测点的位移-时间t的关系曲线图,并以位移-时间曲线为基础,根据位移、位移速率分析、评定围岩和支护的稳定性,调整支护参数,对施工及时提供建议和措施。

3.2.8洞身衬砌混凝土施工方法

衬砌采用衬砌台车全断面施工,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仰拱及填充超前,拱墙衬砌适时紧跟。

仰拱采用自制防干扰平台施工。

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站拌合,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泵送入模。

采用附着式和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混凝土浇筑:

衬砌所需混凝土洞外集中拌合,由混凝土罐车运至洞内。

普通衬砌段边拱模采用液压式整体台车,台车长10m,由5个2m长模板拼接段组成,各块模板间均用螺栓连接。

窗口呈梅花型布置,横向间距1.2m,纵向间距2m。

模板台车接通电源自行就位。

台车经拖拉对中及横向定位符合要求后再行锁定。

通过调整液压元件,使模板正确对位。

台车就位后再将挡头板及止水条、拱部预留注浆管、排气管等安设并定位,经检查合格、监理工程师签证,即可连接混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