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3646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

《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x

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七) [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选择题

1.2014年是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2周年。

在过去的22年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日趋完善。

我国坚持和完善这一分配制度的原因是(  )

①生产决定分配,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分配制度 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实现优化配置 ③社会主义经济要求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④当前的分配制度有利于消除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所得收入的是(  )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②王某承包工程获得的收入 ③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奖金收入 ④孙某在国有企业的工资收入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3.张某夫妇因到城市开小餐馆,将自家在农村的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给本村的李某,并从中取得6万元收益。

张某夫妇自己经营小餐馆一年下来也有8万元收入。

这里的14万元包括(  )

①按劳分配 ②按劳动要素分配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 ④按土地所有权分配

A.①④B.②④

C.①③D.②③

4.王先生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工人,月工资收入为3500元,每月奖金为500元,同时持有该公司股票,月收入可得2000元。

同时王先生在一家外资企业兼任技术管理职务,月收入2500元。

王先生一月按劳分配所得为(  )

A.3500元B.4000元

C.6000元D.3000元

5.某科技企业除对科技人员支付工资外,还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的激励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企业效益不断提高。

这说明(  )

①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②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④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价值

A.②③B.①③

C.①④D.③④

6.下面是我国某城市一居民家庭2013年上半年收入构成一览表。

该表表明(  )

内容

工资、薪

金收入

经营书

店收入

出租房

屋收入

股票、利

息收益

其他

收入

比例(%)

20

36

25

10

9

注:

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①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为收入分配公平提供了制度保证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分配方式

④居民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7.下图所示曲线描述了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状况的关系,根据这一曲线,下列选项对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①b点比a点经济状况更好 ②c点比b点经济状况更好 ③d点比c点经济状况更好 ④d点比b点经济状况更好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8.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

下列措施能从初次分配层面促进农民增收的是(  )

①继续增加农业补贴资金规模 ②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 ③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④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9.发展现代农业要通过要素收益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据调查,当种粮户的规模达到百亩以上时,土地利用率会提高10%以上,经济效益会提高15%。

这说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有利于(  )

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②变革农村集体所有制,解决分配不公 ③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保护生产要素收益 ④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推动农村城镇化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10.2014年8月1日起,宁波市行政区域内的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调整为1650元、1470元、1350元三档。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  )

A.劳动者获得权益的基础

B.再分配更注重效率的体现

C.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D.初次分配重视公平的体现

11.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鼓励农村土地流转。

鼓励农村土地流转(  )

①把握了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②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③表明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④限制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12.2014年2月2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统计数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7%。

这是继2012年以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第二次跑赢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这表明在我国(  )

A.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

B.收入分配实现公平

C.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D.城乡收入差距基本消除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收入差距现状

注: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基尼系数为0.275,而2010年已达到0.438。

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

材料二 某村有2公顷河滩地,因常发洪水被各承包农户撂荒。

村委会协调将其转包给一养蟹人,农户获得每公顷1500元补偿款。

养蟹人每年净收益8万元。

合同到期后,农户见有利可图要求收回土地,但农户无养蟹技术,想法无从实现。

经村委会协调,养蟹人每年每公顷再补偿1500元。

养蟹人之所以让步续约,是因为自己若不承包,收益将为零,现每年只是减少3000元收益。

一年后,农户获得更多的土地补偿并参与蟹场生产,收入增加。

养蟹人与农户关系改善,经营成本下降,且蟹的消费量上升,养蟹人净收益反而增加了1000元。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经济信息?

如何防止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

 

(2)结合材料二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情况

指标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财政

收入

5.13

万亿

6.13

万亿

6.84

万亿

8.31

万亿

10.37

万亿

11.72

万亿

城镇居

民人均

可支配

收入

13785

15781

17175

19109

21810

24565

农村居

民人均

纯收入

4140

4761

5153

5919

6977

7917

材料二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1)材料一中表格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请你为改变这一现状提出自己的建议。

 

(2)结合材料二,分析国家调节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

 

 课时作业(八) [第8课 财政与税收]

一、选择题

1.2013年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983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801亿元,增长8.6%。

其中,税收收入84412亿元,同比增长9%,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材料体现了(  )

①财政收入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②税收增长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 ③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 ④分配政策是制约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因素

A.②③B.③④

C.①③D.①④

2.下面是2013年1月至9月全国公共财政累计支出表,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

支出项目

教育

医疗

卫生

社会保障

与就业

城乡社

区事务

节能

环保

支出总额(亿元)

13422

5657

10574

7672

1738

同比增长率(%)

6.6

14.6

12.1

20.7

8.7

①财政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保证 ②国家重视加强民生建设与社会建设 ③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④财政收入为财政支出的增长提供物质保障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3.下列选项中能说明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的是(  )

①山东基本实现全民医保 ②我国投资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③2014年山东计划完成17万套保障性住房 ④2014年我国继续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4.2014年8月4日,中央财政紧急下拨云南应急救灾综合补助资金6亿元,用于灾区抢险救灾、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生活救济、地震受灾人员医疗救治、遇难人员家属抚慰等。

这主要表明(  )

A.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拉动经济增长

B.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C.财政资金大量投入基础设施行业,合理配置资源

D.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保证

5.针对某省2013年1—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下列经济政策对应正确的是(  )

①A点适宜增加财政支出,降低银行利率 ②B点适宜提高税率,提高银行利率 ③C点适宜降低税率,降低银行利率 ④D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提高银行利率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6.在开放型经济中,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

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7.2014年我国继续推行财税制度改革,要求地方自行出台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需要地方自行清理。

这表明税收具有(  )

A.无偿性B.固定性

C.强制性D.随意性

8.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国家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

以下改革措施与其带来的影响对应正确的是(  )

①把高耗能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调节产品结构→引导居民消费方向 ②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

③健全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④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使公民依法纳税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9.2014年6月20日,财政部发文决定简并和统一增值税征收率,将6%和4%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整为3%,于2014年7月1日起执行。

这一措施的实施(  )

①使企业纳税总额增多 ②使企业缴税起征点提高

③使企业税收负担减轻 ④发挥了税收在收入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0.下表为某交通运输企业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实施后的税负变化,根据表中信息,该企业在试点方案实施后的应纳税额为(  )

试点

之前

营业额

(单位:

万元)

税率

应纳税额

(万元)

10000

3%

300

试点

之后

不含税的

销售收入

(单位:

万元)

销项

税率

该企业购买

原材料等投

入(万元)

进项

税率

应纳税额

(万元)

10000

11%

5000

17%

x

A.850万元B.550万元

C.250万元D.150万元

11.假如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3500元上调至4000元,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收入4000元以下的所有居民应缴个人所得税减少

B.月收入超过4000元的所有居民没有得到实惠

C.居民整体可支配收入增加

D.初次分配更加合理

12.中山市某公司以一般贸易方式向中山海关申报出口节能灯65100只,货值593万元人民币,后经海关查验发现该批货物都是LED灯(节能灯和LED灯出口退税率分别为17%和13%)。

按照该公司申报的数据退税比实际退税______,该公司行为属于______。

(  )

A.多2.36万元 偷税 B.少10.03万元 欠税

C.多10.03万元 欠税 D.多2.36万元 骗税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某市经济数据统计

材料二 2014年某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4.3%,财政实际支出比上年增长16.7%。

其中,教育支出增长27.5%,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7.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3.9%,住房保障支出增长52.8%,保证了重大工程建设的投资,用于科技创新财政补贴资金增长10.1%,用于节能补贴的资金增长4%。

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后,直接减少企业负担4.8亿元。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说明该市是怎样发挥财政的作用来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家生物化学技术公司2014年的税费账单(单位:

万元)

所得税

增值税

营业税

流转税

附加

印花税

契税

社会

保险费

原料

检测费

200

300

50

35

15

330

2

注:

该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

前六项总和占公司税前利润的48%。

材料二 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对纳税人和纳税额的影响

提高增值税起征点

提高营业税起征点

受益

个体

工商户

占原

征收户

减少

税收

占原

征收额

受益

个体

工商户

占原

征收户

减少

税收

占原

征收额

443

万户

54%

171

亿元

33.4%

481

万户

75%

119

亿元

18%

注:

表格数据以2014年为基期静态测算。

2011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

增值税由按销售货物月销售额2000~5000元起征调整为5000~20000元;营业税由按月营业额1000~5000元起征调整为5000~20000元。

(1)材料一、二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有人认为:

只有相关政府部门“放水养鱼”,切实减轻税费负担,中小企业才能走出高成本困境。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课时作业(七)

1.A [解析]此题考查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

生产决定分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现状,决定了我国分配制度,故①正确。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优化资源配置,故②正确。

这一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排除③。

这一分配制度不能消除收入差距,排除④。

2.C [解析]此题考查按劳分配。

①②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③④属于按劳分配,故答案为C。

3.D [解析]此题考查收入分配方式。

8万元是经营个体餐馆获得的,属于按劳动要素参与分配,转让宅基地使用权属于按土地生产要素分配。

故答案为D。

4.B [解析]本题考查收入分配方式。

王先生在国有企业的工资和奖金属于按劳分配,故答案为B。

持股收入和兼职收入,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故排除B、C、D。

5.A [解析]此题考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收入差距扩大,故排除①。

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企业的经营利润,因为只有企业效益看好,按股分红才会多,排除④。

通过科技入股,推动企业效益增加,可见②正确。

通过科技入股可知科技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故③正确。

6.C [解析]此题考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是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保证,排除②。

按劳分配是主要分配方式,排除③。

通过表格可知,财产性收入成为主要收入来源,故①正确。

通过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可知国家对居民收入的保护,故④正确。

7.D [解析]此题考查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的关系。

d点经济状况最好,因为收入差距小,经济发展情况好。

b点虽然在经济发展方面比a点好,但是收入差距大于a点,排除①。

c点经济发展情况好于b点,但收入差距最大,排除②。

8.B [解析]此题考查维护收入公平的措施。

题目考查的是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措施,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初次分配范畴内的措施体现,②③正确。

①④是再分配范畴内注重公平的举措,故该题选B。

9.B [解析]“土地利用率会提高10%以上,经济效益会提高15%”体现①③;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并没有变革农村集体所有制,也没有体现工业反哺农业,排除②④。

10.D [解析]此题考查维护收入公平的措施。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体现,D正确。

B与题意不符。

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生产资料公有制,C错误。

自觉履行义务是劳动者获得权益的基础,A错误。

11.C [解析]此题考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土地流转,可以合理调节土地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故①正确。

土地创造经济效益提高,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故②正确。

土地流转体现了效率对居民收入的影响,故排除③。

土地流转有利于促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排除④。

12.C [解析]此题考查维护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我国居民收入增长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可见实现了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故答案为C。

居民收入并非只来自于初次分配,排除A。

收入分配还没有实现公平,排除B。

城乡收入差距仍旧存在,排除D。

13.

(1)反映信息:

①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阶层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②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社会公平亟待维护。

措施:

①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打破行业垄断,建立正常工资增长机制,提高最低工资水平。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发挥财政和税收的调节作用。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①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养蟹人收益增加,才有可能对农户每年每公顷再补偿1500元。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农户获得1500元的再补偿,这不仅促进了财富的公平分配,而且随着农户收入增加和蟹的消费扩大,也增加了养蟹人的收入,进一步提高了效率。

②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这表现在养蟹人与农户在利益上需要相互协调。

[解析]第

(1)问,图表反映了我国城乡、阶层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问题。

应对措施主要立足图表内容,从协调城乡发展、再分配调节和初次分配调节来分析。

(2)问考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必须立足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强调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二是强调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14.

(1)反映信息:

①2007—2012年我国经济有了巨大发展,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有增长。

②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都低于财政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建议: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③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2)①有利于缩小社会收入差距,扩大社会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

③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④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率。

[解析]第

(1)问考查经济信息和经济措施。

表格表明了城乡收入差距和居民收入与财政收入的差距。

措施必须针对调节城乡收入差距和居民收入与财政收入差距,凸显制度保障、初次分配调节和再分配调节来分析。

(2)问考查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

通过民生可知公平对消费的影响。

通过体制改革,可知公平对市场经济的调节。

通过共同富裕可知公平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影响。

通过调节收入差距,立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可知公平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课时作业(八)

1.C [解析]此题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发展经济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因素,②④错误。

税收收入增长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的,可知①正确。

通过财政和税收的关系,可知③正确。

2.A [解析]此题考查财政的作用。

此题只涉及财政支出,排除④。

材料强调对科教文卫的支出,属于财政促进社会公平作用的体现,排除③,②正确。

财政是政府解决社会问题的物质保证,可见①正确。

3.B [解析]此题考查财政的作用。

①中“全民医保”和③中“完成保障性住房”体现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故答案为B。

②是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的体现,④是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的体现,均不符合题意。

4.B [解析]此题考查财政的作用。

国家加大对灾区民众的生活救济支出,发挥了财政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故答案为B。

此题体现社会保障支出,排除A和C。

材料没有涉及国家政权的巩固,排除D。

5.B [解析]此题考查财政政策。

A点物价涨幅最高,所以必须减少财政支出,提高利率,故①错误。

B点经济低迷,必须降低税率,降低银行利率,故②错误。

C点经济平稳,但是物价趋于降低,所以必须降低税率,降低银行利率,故③正确。

D点物价开始上涨,并且涨幅较高,所以必须减少财政支出,提高利率,故④正确。

6.C [解析]此题考查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导致经济建设支出增加,故传导路径中首先是③。

经济建设支出增加,引发生产扩张,引发社会总需求增加,所以其次为④。

生产扩张,对原材料需求增加,故对应①。

原材料需求增加,从而推动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对应②。

7.B [解析]此题考查税收的特点。

中央要求地方自行清理自行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可见税收具有固定性,地方政府不能随意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故排除A和C,答案为B。

D不属于税收的特征,故排除。

8.B [解析]此题考查税收的作用。

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与社会供求无关,排除②。

“营改增”实施减税政策,排除④。

①③正确表述了税收调整的作用,故答案为B。

9.B [解析]此题考查税收的作用。

税率降低,企业纳税总额减少,排除①。

此题与增值税的起征点无关,排除②。

税率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减轻,故③正确。

材料体现了国家与企业间分配关系的调节,故④正确。

10.C [解析]此题考查依法纳税。

该企业应纳税额为10000×11%-5000×17%=1100-850=250(万元),故答案为C。

11.B [解析]此题考查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至4000元,也就是月收入在4000以上的必须纳税,故答案为B。

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不缴纳个人所得税,故排除A。

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者可支配收入增加,排除C。

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差距,属于再分配领域,排除D。

12.D [解析]此题考查税收。

按照申报数据,应该退税59×17%=10.03(万元),实际应该退税为59×13%=7.67(万元),10.03-7.67=2.36(万元),多2.36(万元)。

该公司的行为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