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一中学高一政治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 人教版必修一.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90250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第一中学高一政治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 人教版必修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市第一中学高一政治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 人教版必修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市第一中学高一政治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 人教版必修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市第一中学高一政治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 人教版必修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市第一中学高一政治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 人教版必修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市第一中学高一政治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 人教版必修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市第一中学高一政治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 人教版必修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市第一中学高一政治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 人教版必修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市第一中学高一政治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 人教版必修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市第一中学高一政治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 人教版必修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市第一中学高一政治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 人教版必修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市第一中学高一政治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 人教版必修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市第一中学高一政治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 人教版必修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市第一中学高一政治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 人教版必修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市第一中学高一政治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 人教版必修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市第一中学高一政治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 人教版必修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市第一中学高一政治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 人教版必修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市第一中学高一政治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 人教版必修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第一中学高一政治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 人教版必修一.docx

《市第一中学高一政治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 人教版必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第一中学高一政治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 人教版必修一.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第一中学高一政治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 人教版必修一.docx

市第一中学高一政治教案《影响价格的因素》人教版必修一

高中课程新课标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学科长审查签名:

一、教学内容和解析

内容:

内容讲述的主要知识如下:

1、气候、时间、地域、生产、习俗等因素会改变供求关系状况,供求关系变化影响价格变动,形成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

2、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在二者共同作用下形成市场价格。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解析:

教学重点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教学难点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的价值量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二、教学目标和解析

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理解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了解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了解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分析:

高考以主观和客观题的形式来考。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学习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的价值量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时可能有问题,原因是这部分内容抽象,难理解。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情景分析课本内容分析目标检测配餐作业

(二)教学过程

情景一王老汉的故事:

王老汉是一名养猪户,可这两年,他被这猪,整惨咯。

猪,怎麼了?

王老汉把猪挂起来卖,从中赚了不少钱。

王老汉愁着怎么把猪卖出去~

探究:

请以你所知的谈谈肉价为什么会起伏不定?

07-08年猪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1

(1)影响价格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生产、气候、地域、习俗、时间、宗教信仰、政策等

(2)、下雨露天菜场蔬菜降价,苹果遭雹灾减少,价格高于往年。

气候

(3)、冬季皮衣卖出好价钱,夏季打折出售;同一种西瓜刚上市每斤卖到几元,大量上市后只卖一元。

时间

(4)、羽绒服在东北卖出高价,在海南降价也少有人买;沿海地区海鲜价格便宜,内陆省份得付出高价。

从时间角度上讲(同一商品在不同时候有不同价格)

从空间的角度上讲(同一商品在不同地区有不同价格)

(5)导致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是什么?

这些因素是通过什么渠道影响价格的?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 供给或者需求来实现的

★供给与需求是怎样影响价格的?

供求关系

商品缺余

购买者

销售者

价格涨跌

俗语

何方有利

供过于求

商品过剩

持币待购

竞相出售

价格跌落

“货多不值钱

买方(买方市场)

供不应求

商品短缺

争相购买

趁机提价

价格涨高

“物以稀为贵”

卖方(卖方市场)

问题2猪肉价格会不会无限上涨?

为什么?

问题3如果猪肉供不应求,其价格会不会高过汽车,如果汽车供过于求,其价格会不会低于猪肉?

为什么?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价格

结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商品的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例题1:

决定商品价格既不能无限上涨,又不能无限下跌的原因在于(B)

A商品交换的双方决定价格B价值决定价格

C供求关系决定价格D国家决定价格

例题2:

商品的市场价格是这样形成的(A)

A由商品的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B由商品的价值和供求共同决定

C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并受价值的影响D由价值和买卖双方讨价还价共同决定

2.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确定的?

(1)商品的价值量——指商品价值的大小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价值由劳动创造形成价值量由劳动量决定衡量劳动量的天然尺度是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个别劳动时间:

每个生产者生产一件同样的商品所用的劳动时间。

问题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吗?

如果是,将会出现什么后果?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问题6甲、乙、丙、丁都是独立的生产经营者,都生产布,当时绝大部分产品都用织布机生产,甲、乙、丙用织布机,丁用手工织布,生产同样一匹布,甲用10小时,乙用12小时,丙用8小时,丁用22小时,试问:

(1)谁生产的布匹的价值量大?

为什么?

(2)生产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

结论: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成正比关系

(3)甲、乙、丙、丁生产的后果各是什么?

有什么启示?

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利多,在竞争中有利

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利少,在竞争中不利

例题3:

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种商品,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上,以同一价格出售,有人赚钱,有人亏本。

这是因为他们生产同一种商品的(A)

A,个别劳动生产率不同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

C,劳动积极性不同D,产量不同

例题4:

一些本来只有少数人有能力购买的高档商品,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价值会逐渐降低,成为寻常百姓都买得起的普通商品。

这是因为(C)

A.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减小

B.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减小

C.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不断减小

D.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变大

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1、内容:

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问题7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否违背等价交换原则?

从一个长期过程来看,价格平均起来与价值相符(不是完全相等)

注意:

1、价格以价值为轴心,不会偏离太远。

2、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价格时涨时落似乎违背价值规律

从一个较长时期看,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相符的(不是完全相等),也能实现等价交换。

例题5价值、价格、供求关系三者之间关系应该是(D)

A、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决定供求关系B、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价格又影响价值

C、价格决定价值,供求关系又影响价值D、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又影响价格

例题6.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这里的“等价交换”指的是(B)

①价值与价格必定相等②商品交换时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③商品交换中,价格与价值要相符④商品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平均数中,并不存在于每次交换的个别场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例7(08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北京卷第33小题):

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

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A、0.75元B、0.80元C、0.85元D、1.25元

例题8:

(2005年高考文理大综合广东)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

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D)元

A、30B、60C、90D、120

例题9、下列对价格认识正确的是(D)

①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②价格是价值的基础③价格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④商品生产中价格由价值决定,商品交换中价格由供求决定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例题10制作哈达的布料,在藏传佛教地区比在藏传佛教地区以外的地区价格高。

其中的影响因素是(D)

A气候B生产C地域D宗教信仰、习俗

四、劳动生产率

1、含义:

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2、表示方式:

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

3、分类:

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

例11:

如果生产一只茶杯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0.5小时,一天工作仍为8小时,一天来的价值总量是多少?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0.5小时,价值量则为2.5元

价值总量=2.5×16=40(元)

结论:

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

例题12生产一只茶杯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可以卖5元,一天工作8小时,现有三个企业生产茶杯,根据有关内容计算:

厂家

个别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价值量

产品个数

工作一天的价值总量

A

2小时

5

4

20

B

1小时

5

8

40

C

0.5小时

5

2

80

通过图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

目标检测

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小时,若某鞋厂劳动生产率比同行业高出一倍,则该厂生产的一双皮鞋的价值量是()

A.2小时B.0.5小时C.1小时D.4小时

答案:

A

教学中应注意:

本节学习价格形成的有关知识,教学中注意把握教学节奏,供求影响价格问题比较容易理解,可略讲,把时间主要放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等问题上,以免前松后紧。

配餐作业

1.从2010年11月1日到11月10日,只用了十天,一种名为PTA用于纺织服装的化纤产品价格每吨上涨了2675元。

导致PTA价格上涨是因为棉价高烧两个月,市场急需找一种替代品,PTA就成为资金追击的目标。

上述现象中该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是(  )

A.价值决定价格B.供求影响价格

C.生产决定价格D.劳动生产率影响价格

解析:

由于棉花价格高涨,它的替代品出现供不应求,所以价格上涨。

答案:

B

2.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许多企业正在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首脑”企业,不做“手脚”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是因为(  )

A.产品技术含量的高低决定价格的高低

B.采用先进技术能提高产品质量和价值量

C.减少个别劳动时间可以形成价格优势

D.降低劳动消耗可以减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A、B不选;个别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有直接联系,D不选。

故选C。

3.回顾近年来的房地产政策,宏观调控对房地产这个行业用得最“狠”的一个词是“平抑”。

于是,“拐点”呼声成为“两会”的焦点之一。

2010年3月2日,河南中陆集团董事长王超斌委员在接受《人民政协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拐点”应该是指楼市从盲目疯涨回归到理性,而不是房价的大升大跌。

房价变化的根本原因(  )

A.房价受需求影响B.房价受政策支配

C.价值规律的作用D.房价由企业决定

解析:

注意设问问的是“根本原因”。

答案:

C

学案经济生活2.1影响价格的因素

班级姓名学号

一、学习目标和解析

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理解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了解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了解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分析:

高考以主观和客观题的形式来考。

二、学习过程

情景一王老汉的故事:

王老汉是一名养猪户,可这两年,他被这猪,整惨咯。

豬,怎麼了?

王老汉把猪挂起来卖,从中赚了不少钱。

王老汉愁着怎么把猪卖出去~

探究:

请以你所知的谈谈肉价为什么会起伏不定?

07-08年猪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1

(1)影响价格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2)、下雨露天菜场蔬菜降价,苹果遭雹灾减少,价格高于往年。

(3)、冬季皮衣卖出好价钱,夏季打折出售;同一种西瓜刚上市每斤卖到几元,大量上市后只卖一元。

(4)、羽绒服在东北卖出高价,在海南降价也少有人买;沿海地区海鲜价格便宜,内陆省份得付出高价。

 

(5)导致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是什么?

这些因素是通过什么渠道影响价格的?

★供给与需求是怎样影响价格的?

供求关系

商品缺余

购买者

销售者

价格涨跌

俗语

何方有利

供过于求

商品过剩

持币待购

竞相出售

价格跌落

“货多不值钱

买方(买方市场)

供不应求

商品短缺

争相购买

趁机提价

价格涨高

“物以稀为贵”

卖方(卖方市场)

问题2猪肉价格会不会无限上涨?

为什么?

问题3如果猪肉供不应求,其价格会不会高过汽车,如果汽车供过于求,其价格会不会低于猪肉?

为什么?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价格

结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商品的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例题1:

决定商品价格既不能无限上涨,又不能无限下跌的原因在于()

A商品交换的双方决定价格B价值决定价格

C供求关系决定价格D国家决定价格

例题2:

商品的市场价格是这样形成的()

A由商品的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B由商品的价值和供求共同决定

C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并受价值的影响D由价值和买卖双方讨价还价共同决定

2.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确定的?

(1)商品的价值量——指商品价值的大小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价值由劳动创造形成价值量由劳动量决定衡量劳动量的天然尺度是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个别劳动时间:

每个生产者生产一件同样的商品所用的劳动时间。

问题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吗?

如果是,将会出现什么后果?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问题6甲、乙、丙、丁都是独立的生产经营者,都生产布,当时绝大部分产品都用织布机生产,甲、乙、丙用织布机,丁用手工织布,生产同样一匹布,甲用10小时,乙用12小时,丙用8小时,丁用22小时,试问:

(1)谁生产的布匹的价值量大?

为什么?

(2)生产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

(3)甲、乙、丙、丁生产的后果各是什么?

有什么启示?

例题3:

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种商品,

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上,以同一价格出售,有人赚钱,有人亏本。

这是因为他们生产同一种商品的

A,个别劳动生产率不同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

C,劳动积极性不同D,产量不同

例题4:

一些本来只有少数人有能力购买的高档商品,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价值会逐渐降低,成为寻常百姓都买得起的普通商品。

这是因为()

A.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减小

B.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减小

C.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不断减小

D.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变大

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1、内容:

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问题7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否违背等价交换原则?

从一个长期过程来看,价格平均起来与价值相符(不是完全相等)

注意

1、价格以价值为轴心,不会偏离太远。

2、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价格时涨时落似乎违背价值规律

从一个较长时期看,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相符的(不是完全相等),也能实现等价交换。

例题5价值、价格、供求关系三者之间关系应该是()

A、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决定供求关系B、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价格又影响价值

C、价格决定价值,供求关系又影响价值D、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又影响价格

例题6.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这里的“等价交

换”指的是()

1价值与价格必定相等

②商品交换时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③商品交换中,价格与价值要相符

④商品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平均数中,并不存在于每次交换的个别

场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例7(08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北京卷第33小题):

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

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A、0.75元B、0.80元C、0.85元D、1.25元

解析:

把1元看成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25%,即商品数量为1+25%,价值总量依然为1元,则单位商品价值量1÷(1+25%)=0.80元。

正确答案应为B.

解析: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影响商品价值总量的变化。

因此,假设2006年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商品的数量为1,其价值总量为1元/件*1件=1元,那么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后,该商品的价值是X元,就有X元/件*1*(1+25%)=1元,通过计算可得,X=0.80元,B项正确。

例题8:

(2005年高考文理大综合广东)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

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元

A、30B、60C、90D、120

例题9、下列对价格认识正确的是()

①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②价格是价值的基础③价格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④商品生产中价格由价值决定,商品交换中价格由供求决定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例题10制作哈达的布料,在藏传佛教地区比在藏传佛教地区以外的地区价格高。

其中的影响因素是()

A气候B生产C地域D宗教信仰、习俗

四、劳动生产率

1、含义:

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2、表示方式:

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

3、分类:

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

例11:

如果生产一只茶杯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0.5小时,一天工作仍为8小时,一天来的价值总量是多少?

例题12生产一只茶杯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可以卖5元,一天工作8小时,现有三个企业生产茶杯,根据有关内容计算:

厂家

个别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价值量

产品个数

工作一天的价值总量

A

2小时

5

4

20

B

1小时

5

8

40

C

0.5小时

5

2

80

通过图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目标检测

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小时,若某鞋厂劳动生产率比同行业高出一倍,则该厂生产的一双皮鞋的价值量是()

A.2小时B.0.5小时C.1小时D.4小时

配餐作业

1.从2010年11月1日到11月10日,只用了十天,一种名为PTA用于纺织服装的化纤产品价格每吨上涨了2675元。

导致PTA价格上涨是因为棉价高烧两个月,市场急需找一种替代品,PTA就成为资金追击的目标。

上述现象中该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是(  )

A.价值决定价格B.供求影响价格C.生产决定价格D.劳动生产率影响价格

2.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许多企业正在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首脑”企业,不做“手脚”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是因为(  )

A.产品技术含量的高低决定价格的高低B.采用先进技术能提高产品质量和价值量

C.减少个别劳动时间可以形成价格优势D.降低劳动消耗可以减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回顾近年来的房地产政策,宏观调控对房地产这个行业用得最“狠”的一个词是“平抑”。

于是,“拐点”呼声成为“两会”的焦点之一。

2010年3月2日,河南中陆集团董事长王超斌委员在接受《人民政协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拐点”应该是指楼市从盲目疯涨回归到理性,而不是房价的大升大跌。

房价变化的根本原因(  )

A.房价受需求影响B.房价受政策支配C.价值规律的作用D.房价由企业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