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特》工作手册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93885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特》工作手册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毛特》工作手册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毛特》工作手册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毛特》工作手册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毛特》工作手册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毛特》工作手册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毛特》工作手册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毛特》工作手册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毛特》工作手册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毛特》工作手册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毛特》工作手册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毛特》工作手册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毛特》工作手册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毛特》工作手册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毛特》工作手册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毛特》工作手册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毛特》工作手册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毛特》工作手册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特》工作手册下.docx

《《毛特》工作手册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特》工作手册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特》工作手册下.docx

《毛特》工作手册下

教师教学工作手册

(2011—2012学年下学期)

(2012年3月—2012年7月)

 

院(系)思政部

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专业各专业

班级2010级各班

教师

职称

学历

教学事务部制

填表说明

 

为规范我院教师教学工作各主要环节,便于教学文档资料的收集汇总和分析总结,根据《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有关要求,制定教师教学工作手册,并就有关填写要求作以下说明:

1、本手册含:

表一《教学进度及教案》;

表二《班级平时成绩管理考核及期末成绩评定登记表》;

表三《参加教研室活动的记录》;

表四《学期考试质量分析》;

表五《教师教学工作状态查阅记录》。

2、每位教师每学期承担的每门课程均应认真填写《手册》中的内容,作为评优、聘任、晋升的重要依据。

3、表二中的学生学号、姓名由教务管理人员负责在教务系统中下载后,发给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每节课应对表二内容进行记录。

4、表一、三、四可上网下载填写。

5、《教师教学工作手册》应定期交教研室检查,期末工作结束后交课程所在系教研室,由系(部)统一存档保管。

一、教学进度及教案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所在院(系、部):

思政部

所属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

__

学年学期: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2010级各专业、各班级

教材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总学时:

54;总学分:

3

讲课学时:

36;辅导学时:

;实验学时:

18;上机学时:

双语教学时数:

多媒体教学时数:

36

 

<1>、教学进度安排

时间

教学章节

作业布置

第2周

试听选课

第3周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4周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5周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6周

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次作业

第7周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第8周

第二节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三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第9周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10周

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11周

第三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期中作业

第12周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

紧迫性

第13周

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第14周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一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

根本利益

第二节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第三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第四节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第15周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第三次作业

第16周

第二节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第17周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

人民的共同事业

第二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第三节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18周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一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根本保证

第二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第三节加强党的建设

备注

有实践环节的在教学章节注明

<2>、教学内容要求

①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教学内容

1、[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分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包括经济制度和体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认识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选择的历史过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性质和内容;了解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新概括,强调应当全面理解公有制和按需分配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坚持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按需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认识如何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2、[教学重点与难点]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关于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3、学时安排:

8课时

4、教学内容:

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基本特征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分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统筹区域发展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一次作业:

1、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2、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根据教学情况适时调整作业内容)

②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教学内容

1、[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的有关问题,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法治的联系和本质区别。

让学生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含义;理解为什么要积极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政治文明和法治国家进程中吸取人类文明成果时,必须分清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理论在国家和法的理论上的根本区别,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无产阶级专政?

为什么在当前还必须强调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我们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方”制度;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3、学时安排:

4课时

4、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二、人民民主专政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六、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第二节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第三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③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学内容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指导方针;了解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了解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方针政策;认识发展教育和科学的重要性以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文化、精神文明、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关于建设和谐文化;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3、学时安排:

6课时

4、教学内容:

第一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三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④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教学内容

1、[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介绍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帮助学生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和重要意义,了解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针政策。

2、[教学重点与难点]

如何理解“社会”的含义;如何理解“和谐”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过程;为什么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3、学时安排:

4课时

4、教学内容:

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期中作业:

1、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2、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3、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根据教学情况适时调整作业内容)

⑤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教学内容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清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学习我们党关于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立场、战略策略和方针政策;了解我们党和人民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坚定信念和决心,把握建国50多年来我们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经历了“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的两个重要历史过程;把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确立过程、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了解“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及其对解决台湾问题的重大推动作用;了解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极端重要性,学习掌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在新形势下的坚持和发展。

2、[教学重点与难点]

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战略构想的一贯性和连续性;关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关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3、学时安排:

2课时

4、教学内容:

第一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第二节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决台湾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二、武力解决台湾的方针

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第三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第四节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一、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二、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⑥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教学内容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基本特点,认清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条件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掌握中国共产党在外交方面的基本原则、方针和政策;通过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和作用提高的分析,明确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信心。

2、[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战后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的认识;关于和平发展的道路;关于维护世界和平问题。

3、学时安排:

4课时

4、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第二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三次作业:

1、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2、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3、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根据教学情况适时调整作业内容)⑦第十四章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教学内容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是伟大的事业,完成这一事业,必须坚定地依靠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必须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必须加强人民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帮助学生认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基本力量,没有广大群众的充分发动、参与和创造性的实践,任何社会变革都不会取得成功;进而帮助学生树立群众观点,掌握群众路线,把自己融入广大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如何理解“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关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3、学时安排:

2课时

4、教学内容: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四、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第二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三、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四、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第三节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二、建立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三、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⑧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教学内容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是党始终恪守的政治立场;充分认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现途径和重大意义。

2、[教学重点与难点]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

3、学时安排:

2课时

4、教学内容:

第一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节加强党的建设

一、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3>、考试考核

①、考核的内容、重点和难点

考核的内容:

第八章---第十五章的内容

考核的重点: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②、考核方式:

考试:

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

考查:

实验撰写综合报告撰写论文其他:

说明:

本课程学习一学年,上学期为考查,下学期为考试。

 

③、成绩认定

平时成绩:

40%(含:

出勤、作业、提问、测验等)

期末考试:

60%

 

教研室主任签名:

院(系、部)(签章):

年月日

三、参加教研室活动的记录

活动时间

2012年2月20日(星期一)

地点

慧宇楼205

会议主题

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及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

主持人

1、教研活动内容

(1)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简介、迎评工作的开展及对教师

的要求、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及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思政部科研发展良好

状况通报等。

(2)老师:

教学常规等具体要求。

(3)分课程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等。

2、有关决定

(1)各级教师听课制度的设立并在本学期执行;

(2)教学日常工作及各项记录的归档;

(3)“毛特”课程将在本学期建成试题库工作启动。

活动时间

年月日(星期)

地点

会议主题

主持人

1、教研活动内容

2、有关决定

 

活动时间

年月日(星期)

地点

会议主题

主持人

1、教研活动内容

2、有关决定

活动时间

年月日(星期)

地点

会议主题

主持人

1、教研活动内容

2、有关决定

四、学期考试质量分析

院(系、部):

教研室:

课程名称:

考试(查):

年级

专业班级:

考试时间:

年月日

满分分

考试时间分钟

应考人

实考人

对本试卷反映学生能力及平常学习情况评价:

考试形式

题目类型

试卷覆盖面

开卷□

 

 

闭卷□

对本课程教学的评价:

口试□

实作□

成绩:

最高分,最低分,及格分分,及格率%

分数

90—100

80-89

70—79

60—69

50—59

<50分

改进本课程教学的措施及意见:

人数

 

 

 

 

 

 

%

 

 

 

 

 

 

本课程规定理论课学时:

实验(实作)课学时:

本课程教材名称、作者:

考试方法改革及实效:

按大纲要求应上章,实际上章

按大纲要求应考章,实际考章

对本试卷的评价:

                                                                                                                                                                                                                                                                                                                                                                                    

 

 

 

 

 

 

 

 

 

 

 

 

 

 

 

 

 

 

 

 

 

 

 

 

 

 

 

 

 

 

 

 

 

 

 

 

 

 

 

 

(以上由任课教师填写)任课教师:

 

 

 

 

 

试卷分析意见:

(教研室主任填写)

教研室主任:

填报日期:

五、教师教学工作状态查阅记录

 

查阅者

评分

评语

签名

教研室主任

教学

院(系、部)

负责人

 

教学事务部督导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