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专题五从九一八到南京保卫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09353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现代史专题五从九一八到南京保卫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近现代史专题五从九一八到南京保卫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近现代史专题五从九一八到南京保卫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近现代史专题五从九一八到南京保卫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近现代史专题五从九一八到南京保卫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近现代史专题五从九一八到南京保卫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近现代史专题五从九一八到南京保卫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近现代史专题五从九一八到南京保卫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近现代史专题五从九一八到南京保卫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近现代史专题五从九一八到南京保卫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近现代史专题五从九一八到南京保卫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近现代史专题五从九一八到南京保卫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近现代史专题五从九一八到南京保卫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近现代史专题五从九一八到南京保卫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近现代史专题五从九一八到南京保卫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近现代史专题五从九一八到南京保卫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近现代史专题五从九一八到南京保卫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近现代史专题五从九一八到南京保卫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近现代史专题五从九一八到南京保卫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近现代史专题五从九一八到南京保卫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现代史专题五从九一八到南京保卫战.docx

《近现代史专题五从九一八到南京保卫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现代史专题五从九一八到南京保卫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近现代史专题五从九一八到南京保卫战.docx

近现代史专题五从九一八到南京保卫战

专题五从“九·一八”到南京保卫战

1、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原属沙俄所筑中东铁路南下支线的长春至旅顺段。

1905年日俄和约规定长春以南的铁路交给日本,改称为南满铁路。

)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

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

 

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

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

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博物馆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

据当年"柳条湖事件"发生地200米。

博物馆建成于1991年,主体建筑采用碑馆结合形式。

残历碑是一座巨大石雕,碑形为翻到事变日期的台历,上面布满弹痕与骷髅。

 博物馆内部分三层。

正厅,用黑色大理石刻有"勿忘国耻",其顶部有时钟,指针指着10点20分,为"九一八"事变发生时间:

晚10点20分。

二、三楼为"九一八"事变展厅,内容是:

事变的历史背景;爆发地与东北沦陷;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

展览馆通过大量翔实资料、图片、实物,全面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的滔天罪行。

这是“九一八”事变第2天上午11时,日本侵略军占领东三省官银总号(中央银行)大金库,掠夺了大批现款和黄金。

这是日本兵把守在金库门前,门上贴有“日本军占领”的字条。

1932年蒋介石写的"攘外必须安内"的手令

 

2、一二九运动

在中共中央率领红军北上到达陕甘边区的前夕,日本利用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向华北大举调兵。

平津上空乌云密布,整个华北危在旦夕。

地处前沿的华北人民,反应自然最强烈。

敏感的学生对时局的演变尤为关切,北平学生悲愤地喊出:

华北之大,已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北平学生在12月9日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游行。

当游行队伍到达王府井大街时,人数已增加到三千人。

军警突然用水龙向学生喷射,并挥舞皮鞭、枪柄、木棍从两侧夹击过来。

游行队伍被打散了。

学生有40多人受伤。

第二天,北平各校学生举行全市总罢课。

著名的一二九运动开始了。

从11日开始,天津、保定、太原、杭州、上海、武汉、成都、重庆、广州等大中城市先后爆发学生的爱国集会和示威游行。

许多地方的工厂也举行罢工。

上海和其他地方的爱国人士和爱国团体成立各界救国会,发出通电,出版各种救亡刊物,要求停止内战,出兵抗日。

抗日救亡斗争的发展成为汹涌澎湃的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3、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张学良(1901-2001),爱国将领,西安事变的组织者。

字汉卿。

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长子。

1928年6月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后,继其父成为东北最高统治者。

12月不顾日本和亲日派阻挠,毅然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政府,被任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从此,所部习称东北军。

1930年爆发蒋冯阎战争,初持观望态度,蒋军攻占济南后,于9月挥师入关助蒋作战。

10月就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职。

“九一八”事变时,执行蒋介石不抵抗命令,致使日军迅疾侵占东北,受到全国人民谴责。

1932年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

1933年1月指挥长城抗战,热河(今并入河北、辽宁、内蒙古)失守后,代蒋受过引咎辞职。

4月出访欧洲。

次年1月回国。

1935年10月任西北“剿共”副司令,指挥30万国民党军“围剿”西北红军。

1935年9月,蒋介石在西安设“西北剿匪总司令部”,由张学良率东北军进攻红军。

剿共三个月,损兵三个师,两名师长阵亡,7名团长或死或被俘。

松花江上

张寒晖词曲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对东北军的惨败,蒋介石不但毫无关切之心,而且乘机取消了被歼部队的番号,减发其军饷,甚至张为阵亡者所请之10万恤金,也被驳拒。

以致张悲愤感叹,我的名望已降到不值10万元钱。

1935年11月,国民党五全大会,张大受奚落,与当年蒋对他盛大恭迎相比,真是天壤之别,这对张是莫大的刺激。

九一八后,东北军背井离乡,流亡关内,深感家乡沦落的痛苦,奉命进攻红军又屡遭重创,他们对打内战十分厌倦和不满,他们大声疾呼:

与其同共产党打仗,还不如和日寇拼命。

军心的动摇,对张的推动极大。

红军特别注意做东北军俘虏的工作,工作取得了成效。

东北军一个被俘团长高福源,像许多其他东北军一样,深受家乡沦陷之苦,强烈要求抗日,被俘后,感受到红军对他的宽大待遇和亲切的照顾,思想发生剧烈的变化。

一天,他对红军领导人说,他愿意说服张。

高被红军派了回来。

而这时张也正通过各种途径与红军联系。

张学良与周恩来在延安的会谈地点

中共中央应张的要求派周恩来与张谈判。

4月9日,张驾着飞机到延安(时东北军管辖),在一所教堂里,张与周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见。

周全面地深刻地阐述了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精辟地分析了国内外的形势,令人信服地回答了张提出的各种问题。

中共与张达成联合抗日的协议。

停放在临潼车站的蒋介石专用列车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率领国民党一批大员、将领亲自坐镇西安,布置剿共军事,以临潼华清池作为“剿共”的临时行辕。

蒋介石在临潼分别召见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师以上将领谈话,要他们听从命令,彻底“剿共”。

蒋介石宣称:

“剿共已达最后五分钟成功之阶段。

”并威胁说,如果反对“剿共”的命令,就要严加处置。

然后向张、杨摊牌,提出两个方案逼迫张、杨抉择。

第一个方案是:

服从剿共命令,将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全部开到陕甘前线,进攻陕北苏区,对红军作战,中央军在后面接应督战;第二个方案是:

如不愿“剿共”,就由中央军去剿共,把东北军调福建,十七路军调安徽。

西安事变前夕的张学良和杨虎城

他对张杨等人的苦谏丝毫不睬,反而威胁他们:

要么上剿共第一线,要么两军调出西北。

张讲得声泪俱下,最后蒋介石把桌子一拍,厉声说:

你现在就是拿枪把我打死了,我的剿共政策也不能变。

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的卫队进抵蒋介石驻地临潼华清池,与蒋的卫队交火。

蒋闻枪声,仓皇越后墙逃走,爬上山坡隐蔽,被张学良的卫队搜索发现后捕获。

同时杨虎城部下将留居城中的蒋介石高级党、政、军官员陈诚等10余人拘押。

 

西安事变发生当天蒋介石逃至骊山一巨石缝隙中,后来在巨石附近建亭,先后以"正气亭"、"避难亭"、"捉蒋亭"、"兵谏亭"为名。

1936年12月13日,西安出版的《西安文化日报》刊载关于西安事变的报道

西安事变在国内外引起极大振动。

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中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借机扩大事态,夺取蒋介石的统治权力,进一步与日本妥协。

英、美帝国主义及亲英、美的宋子文、孔祥熙则希望事变和平解决,以维护蒋介石的统治地位和英、美在华利益。

14日,宋子文、宋美龄委托英籍顾问端纳飞西安探视情况。

 

事变爆发当天,中共中央所在地一派欢腾,有的同志情不自禁地唱起歌,跳起舞,高呼口号,在广场召开庆祝大会。

有的同志提出公审蒋介石,杀掉蒋介石,打出潼关去。

党中央经过深入的反复的讨论,制定了和平解决的方针。

中央认为:

坚决反对新的内战,主张南京和西安之间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用一切方法推动南京政府走向抗日立场。

中共西安事变谈判代表:

秦邦宪、叶剑英、周恩来

根据这一方针,党中央应张杨的邀请派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组成中共代表团,骑马赶到延安机场,然后乘张派来的飞机飞往西安。

22日,宋子文、宋美龄等作为南京政府正式派出的代表来西安。

从23日起,南京方面和西安方面以及中共方面进行了两天的谈判。

达成了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一切政治犯,保障人民权利,联共抗日等项协议。

周恩来曾会见蒋介石,蒋表示以人格担保,履行上述协议。

 

飞机启动准备送蒋离西安

 1936年12月25日,张送蒋去飞机场后,孙铭九得到卫士的报告,赶快去找周恩来。

这一突然的情况,使周不禁大吃一惊,当即乘车赶到机场,飞机已经起飞了。

蒋介石飞到洛阳,让张下手令,要杨虎城释放蒋的全部将领及飞机。

张学良护送蒋介石返回南京

蒋介石一到南京,就避而不见张学良,并拍案大叫:

汉卿犯上作乱,我不能放他回去,军事法庭一定要开庭。

于是亲自导演了一场审张、赦张、管束张的丑剧。

张学良先后被囚于浙、赣、湘、黔、台等地。

1959年虽被台湾当局宣布解除“管束”,但仍受到监视。

1991年3月获准赴美探亲。

1995年4月决定定居美国夏威夷。

2001年逝世。

 

周恩来在纪念西安事变二十周年的会议上,称张杨是千古功臣。

1990年12月9日,被国民党当局长期监禁的张学良少帅,在台湾接受了日本广播协会(NHK)的采访。

时值张将军90大寿,来自欧美的新闻记者曾争先恐后地要对他进行采访,但是,张学良从“我的一生被日本断送了,我不希望日本的年轻人再犯过去的错误”这一强烈的愿望出发,接受了日本广播协会的单独采访。

他说,他主要是想对日本青年说明,“不要动用武力,用武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点历史已经教训了我们”,日本广播协会播放了采访实况。

张学良说,1936年4月在延安进行商谈时与周恩来基本达成一致抗战的认识。

“尽管我们是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情投意合”。

他对周恩来的评价是“(他的)反应很快,了解事情也很深刻”,“说话一针见血,而且对事情看到很清”。

关于发动西安事变的动机,张说:

“那时我不想与共产党军队作战。

为什么中国人之间要流血呢?

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所以不管对方是谁,我愿意抛弃自己的权力和生命,进行抵制,这就是我的本性”。

“当时部队(东北军)内比较强烈的愿望是回家乡,他们要同日本人打,不愿同共产党作战而失掉力量,想保存力量同日本人作战”。

 “在那之前,我和蒋介石先生有时也发生意见分歧,但还没有像那次(指发动兵谏)那么严重”。

在谈到西安事变后护送蒋回南京而遭到监禁时,张学良说,当时周恩来是反对他这么做的,“甚至到机场想把我追回来”。

他说,他知道去南京将被逮捕,但还是去了南京。

“我是个军人,我做这件事我自己负责”,“同时我是反对内战的。

我对牺牲自己毫不顾虑”。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从此,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为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创造了前提,推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4、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卢沟桥位于北京城西南的永定河上,是北京通往各地的咽喉要道。

从1937年6月起,日本侵略军几乎每天都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

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头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

当晚8点钟,日寇突然向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了。

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宛平县城

“七七事变”中战斗在卢沟桥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

中国共产党在七七事变发生的第二天就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

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

日军不断扩大侵略,把战火从华北烧到华东。

8月,国共两党达成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等协议。

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9月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下辖三个师:

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第一二O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

全军共4.5万多人。

接着,在南方八省边界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下辖四个支队,全军共万人。

1937年9月,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改称陕甘宁边区,辖23个县,人口约150万,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5、南京保卫战

在战略防御阶段(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国民党军队先后进行了淞沪、忻口、徐州及保卫武汉等战役。

日军占领上海后,直逼南京。

国民党军队在南京外围与日军多次进行激战,但未能阻挡日军的多路攻击。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一片混乱中被日军占领。

日军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挥下,在南京地区烧杀淫掠无所不为。

日军经常将中国人砍头称为“试斩”。

图为日军将砍下的中国人的头颅拿在手里留影。

照片系从被俘的日军身上缴获的。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拍摄的南京下关长江边尸体堆积的场面。

日军进城后,在全城范围内放火,首都南京各华丽建筑,名胜古迹,直至居民住宅均难以幸免,南京城满目残垣断壁。

此外,解除武装的中国军人和逃难的居民,均成为其杀戮的对象,6个星期内,被日军惨杀的中国平民和失去战斗力的军人达30万人以上,且手段极端残忍,包括集体屠杀、活理、挖心、剖腹、当射击或刺刀靶子、游戏取乐等。

日军疯狂蹂躏、残害中国女性。

其中,许多被害女性又被断肢、破腹、割乳等方法致死。

日军还放手进行抢劫,货币、文物、布匹、金银手饰等被抢数量无法统计。

为悼念遇难同胞,南京人民政府于1985年修建了纪念馆,1995年又进行扩建。

建筑物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垒砌而成,气势恢宏,庄严肃穆。

是一处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专史陈列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