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外科.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566334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外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外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外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外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外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外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外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外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外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外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外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外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外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外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外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外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外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外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外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外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外科.docx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外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外科.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外科.docx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医外科

床号+8床姓名程应琪诊断毒蛇蛟伤

操作项目中药涂擦操作者日期2010-8-4

目的:

为减轻毒蛇咬伤所致的局部肿胀疼痛,促进肿胀消退。

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涂药部位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物品准备治疗盘、遵医嘱配制的药物、弯盘、棉签、镊子、盐水棉球、干棉球、纱布、胶布、绷带、橡胶单、中单等。

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根据涂药部位,取合理体位,暴露涂药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患处酌情铺橡胶中单。

3清洁皮肤,将配制的药物用棉签均匀地涂于患处。

面积较大时,可用镊子夹棉球蘸药物涂布,蘸药干湿度适宜,涂药厚薄均匀。

4必要时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5涂药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清理物品,做好记录并签字。

护理及注意事项1涂药前需清洁局部皮肤。

2涂药次数依病情、药物而定,水剂、酊剂用后须将瓶盖盖紧,防止挥发。

3混悬液先摇匀后再涂药。

4霜剂则应用手掌或手指反复擦抹,使之渗入肌肤。

5涂药不宜过厚、过多,以防毛孔闭塞。

6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可涂于面部。

婴幼儿忌用。

7涂药后观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等过敏现象时,停止用药,并将药物拭净或清洗,遵医嘱内服或外用抗过敏药物。

操作疗效及改进患者诉肿胀程度有所减轻。

下次需准备更大的中单,以防污染病人的床单或衣物。

 

床号15床姓名王杏桃诊断湿疹

操作项目艾条炙操作者日期2010-8-11

目标

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以达到缓解局部皮肤瘙痒治病强身的目的。

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物品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3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4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

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

5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

6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护理及注意事项

      1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操作疗效及改进患者诉瘙痒症状缓解,不适有所轻。

下次应注意遮挡,以便促进疗效。

 

床号16床姓名吴新文诊断皮肌炎

操作项目湿敷法操作者日期2010-8-20

目标

减轻局部肿胀、疼痛、瘙痒等症状。

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湿敷部位的皮肤情况。

3心理状况。

物品准备   治疗盘、遵医嘱配制药液、敷布数块(无菌纱布制成)、凡士林、镊子、弯盘、橡胶单、中单、纱布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配制药液,药液温度适宜并倒入容器内,敷布在药液中浸湿后,敷于患处。

4定时用无菌镊子夹取纱布浸药后淋药液于敷布上,保持湿润及温度。

5操作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弯盘、中单、橡胶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

6整理用物,做好记录。

护理及注意事项

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3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操作疗效及改进患者诉肿胀程度有所减轻。

下次需注意保暖。

 

床号22床姓名刘钦文诊断带状疱疹

操作项目拔火罐操作者日期2010-9-2

目标缓解局部的神经痛。

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

   3心理状况。

物品准备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等。

操作程序1备齐物品,携至床边,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

4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叩至已经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

5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

7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护理及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

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3防止烫伤。

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4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5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6如水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

护理及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

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3防止烫伤。

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4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5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6如水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操作疗效及改进患者感疼痛缓解,感觉良好。

下次次留罐时间在短一点,病人感留罐时间太长。

床号37床姓名邹久兰诊断毒蛇蛟伤

操作项目中药涂擦操作者日期2010-9-20

目的:

为减轻毒蛇咬伤所致的局部肿胀疼痛,促进肿胀消退。

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涂药部位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物品准备治疗盘、遵医嘱配制的药物、弯盘、棉签、镊子、盐水棉球、干棉球、纱布、胶布、绷带、橡胶单、中单等。

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根据涂药部位,取合理体位,暴露涂药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患处酌情铺橡胶中单。

3清洁皮肤,将配制的药物用棉签均匀地涂于患处。

面积较大时,可用镊子夹棉球蘸药物涂布,蘸药干湿度适宜,涂药厚薄均匀。

4必要时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5涂药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清理物品,做好记录并签字。

护理及注意事项1涂药前需清洁局部皮肤。

2涂药次数依病情、药物而定,水剂、酊剂用后须将瓶盖盖紧,防止挥发。

3混悬液先摇匀后再涂药。

4霜剂则应用手掌或手指反复擦抹,使之渗入肌肤。

5涂药不宜过厚、过多,以防毛孔闭塞。

6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可涂于面部。

婴幼儿忌用。

7涂药后观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等过敏现象时,停止用药,并将药物拭净或清洗,遵医嘱内服或外用抗过敏药物。

操作疗效及改进患者诉肿胀程度有所减轻。

下次需准备更大的中单,以防污染病人的床单或衣物。

床号6床姓名李丽萍诊断急性荨麻诊

操作项目艾条炙操作者日期2010-9-28

目标

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以达到缓解局部皮肤瘙痒及治病强身的目的。

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物品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3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4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

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

5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

6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护理及注意事项

      1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操作疗效及改进患者诉瘙痒症状缓解,不适有所轻。

下次应注意遮挡,以便促进疗效。

 

床号28床姓名曾祖文诊断带状疱疹

操作项目拔火罐操作者日期2010-10-2

目标缓解局部的神经痛。

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

   3心理状况。

物品准备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物品,携至床边,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

4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叩至已经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

5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

7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护理及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

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3防止烫伤。

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4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5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6如水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

护理及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

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3防止烫伤。

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4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5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6如水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操作疗效及改进患者感疼痛缓解,感觉良好。

下次次留罐时间在短一点,病人感留罐时间太长。

床号28床姓名易强诊断双踝处扭伤

操作项目中药涂擦操作者日期2010—10-9

目的:

为扭伤所致的局部肿胀疼痛,促进肿胀消退。

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涂药部位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物品准备治疗盘、遵医嘱配制的药物、弯盘、棉签、镊子、盐水棉球、干棉球、纱布、胶布、绷带、橡胶单、中单等。

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根据涂药部位,取合理体位,暴露涂药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患处酌情铺橡胶中单。

3清洁皮肤,将配制的药物用棉签均匀地涂于患处。

面积较大时,可用镊子夹棉球蘸药物涂布,蘸药干湿度适宜,涂药厚薄均匀。

4必要时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5涂药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清理物品,做好记录并签字。

护理及注意事项1涂药前需清洁局部皮肤。

2涂药次数依病情、药物而定,水剂、酊剂用后须将瓶盖盖紧,防止挥发。

3混悬液先摇匀后再涂药。

4霜剂则应用手掌或手指反复擦抹,使之渗入肌肤。

5涂药不宜过厚、过多,以防毛孔闭塞。

6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可涂于面部。

婴幼儿忌用。

7涂药后观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等过敏现象时,停止用药,并将药物拭净或清洗,遵医嘱内服或外用抗过敏药物。

操作疗效及改进患者诉肿胀程度有所减轻。

下次需准备更大的中单,以防污染病人的床单或衣物。

床号15床姓名赵桂珍诊断荨麻疹

操作项目艾条炙操作者日期2010-10-27

目标

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以达到缓解局部皮肤瘙痒症状。

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3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4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

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

5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

6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护理及注意事项

      1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操作疗效及改进患者诉瘙痒症状缓解,不适有所轻。

下次应注意遮挡,以便促进疗效。

 

床号6床姓名黄爱莲诊断藕急性荨麻疹

操作项目湿敷法操作者日期2010-11-8

目标减轻局部红、瘙痒等症状。

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湿敷部位的皮肤情况。

3心理状况。

物品准备   治疗盘、遵医嘱配制药液、敷布数块(无菌纱布制成)、凡士林、镊子、弯盘、橡胶单、中单、纱布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配制药液,药液温度适宜并倒入容器内,敷布在药液中浸湿后,敷于患处。

4定时用无菌镊子夹取纱布浸药后淋药液于敷布上,保持湿润及温度。

5操作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弯盘、中单、橡胶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

6整理用物,做好记录。

护理及注意事项

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3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操作疗效及改进患者诉肿胀程度有所减轻。

下次需注意保暖。

 

 

床号22床姓名周新龙诊断毒蛇咬伤

操作项目拔火罐操作者日期2010-11-15

目标以利毒蛇咬伤的伤口排毒

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

   3心理状况。

物品准备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物品,携至床边,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

4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叩至已经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

5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

7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护理及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

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3防止烫伤。

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4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5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6如水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

护理及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

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3防止烫伤。

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4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5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6如水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操作疗效及改进患者感疼痛缓解,感觉良好。

 

床号37床姓名李俊新诊断药疹

操作项目中药涂擦操作者日期2010-11-26

目的:

为减轻局部皮肤的红斑,瘙痒症状。

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涂药部位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物品准备治疗盘、遵医嘱配制的药物、弯盘、棉签、镊子、盐水棉球、干棉球、纱布、胶布、绷带、橡胶单、中单等。

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根据涂药部位,取合理体位,暴露涂药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患处酌情铺橡胶中单。

3清洁皮肤,将配制的药物用棉签均匀地涂于患处。

面积较大时,可用镊子夹棉球蘸药物涂布,蘸药干湿度适宜,涂药厚薄均匀。

4必要时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5涂药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清理物品,做好记录并签字。

护理及注意事项1涂药前需清洁局部皮肤。

2涂药次数依病情、药物而定,水剂、酊剂用后须将瓶盖盖紧,防止挥发。

3混悬液先摇匀后再涂药。

4霜剂则应用手掌或手指反复擦抹,使之渗入肌肤。

5涂药不宜过厚、过多,以防毛孔闭塞。

6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可涂于面部。

婴幼儿忌用。

7涂药后观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等过敏现象时,停止用药,并将药物拭净或清洗,遵医嘱内服或外用抗过敏药物。

操作疗效及改进患者诉瘙痒减轻。

下次需准备更大的中单,以防污染病人的床单或衣物。

 

床号27床姓名李雪风诊断带状疱疹

操作项目艾条炙操作者日期2010-12-1

目标

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以达到缓解局部神经痛及治病强身的目的。

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物品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3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4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

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

5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

6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护理及注意事项

      1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操作疗效及改进患者诉瘙痒症状缓解,不适有所轻。

下次应注意遮挡,以便促进疗效。

 

床号23床姓名朱萍诊断带状疱疹

操作项目湿敷法操作者日期2010-12-13

目标

减轻局部神经痛,促进水疱吸收。

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湿敷部位的皮肤情况。

3心理状况。

物品准备   治疗盘、遵医嘱配制药液、敷布数块(无菌纱布制成)、凡士林、镊子、弯盘、橡胶单、中单、纱布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配制药液,药液温度适宜并倒入容器内,敷布在药液中浸湿后,敷于患处。

4定时用无菌镊子夹取纱布浸药后淋药液于敷布上,保持湿润及温度。

5操作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弯盘、中单、橡胶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

6整理用物,做好记录。

护理及注意事项

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3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操作疗效及改进患者诉肿胀程度有所减轻。

下次需注意保暖。

 

床号+5床姓名刘军诊断丹毒

操作项目拔火罐操作者日期2010-12-23

目标缓解局部的神经痛。

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

   3心理状况。

物品准备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物品,携至床边,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

4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叩至已经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

5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

7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护理及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

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3防止烫伤。

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4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5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6如水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

护理及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

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3防止烫伤。

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4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5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6如水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操作疗效及改进患者感疼痛缓解,感觉良好。

下次次留罐时间在短一点,病人感留罐时间太长。

床号监1床姓名魏洁萍诊断急性荨麻疹

操作项目中药涂擦操作者日期2011-1-9

目的:

为解毒消肿、止痒镇痛等治疗效果

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涂药部位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物品准备治疗盘、遵医嘱配制的药物、弯盘、棉签、镊子、盐水棉球、干棉球、纱布、胶布、绷带、橡胶单、中单等。

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