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雍正帝.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635904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3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雍正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浅论雍正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浅论雍正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浅论雍正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浅论雍正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浅论雍正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浅论雍正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浅论雍正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浅论雍正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浅论雍正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浅论雍正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浅论雍正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浅论雍正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浅论雍正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浅论雍正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浅论雍正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浅论雍正帝.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浅论雍正帝.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浅论雍正帝.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浅论雍正帝.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论雍正帝.docx

《浅论雍正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雍正帝.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论雍正帝.docx

浅论雍正帝

淺論雍正帝

江依璇老師

ㄧ、生平

雍正,一位大家耳熟能詳的清代皇帝,全名是愛新覺羅胤禛,生於聖祖康熙十七年十月(1678),卒於雍正十三年八月(1735),享年五十八歲,廟號「世宗」,諡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在位僅短短十三年。

雍正帝是聖祖皇帝的第四個兒子,其母為烏雅氏,因皇后佟佳氏無子,故自幼便由皇后撫養,康熙三十七年封為貝勒,四十八年封為雍親王。

康熙在位時,對於皇子們的教育非常重視,皇子自小就得學習文武,在這兩方面,雍正的表現的確不凡。

除了文武表現不凡外,雍正對於政治的敏感度也非常高,康熙晚年,對於其子爲爭奪皇位而互相攻擊非常反感,但雍正帝卻與兄弟的表態不同,他非常的低調,對於皇位似乎完全不渴求,甚至邀請高僧,與之一同鑽研佛學,因此,讓對於兒子們爭吵不休而感反感的康熙帝,對雍正就更加倚重。

雍正帝在歷史評價上,是一名充滿爭議的皇帝,但是否為稗官野史中所說的弒父奪位、逼母自盡、殘害手足、用刑殘酷,這樣的冷血呢?

這就是本文所要探討的議題了。

二、傳位風波

在稗官野史或是一些電視節目中,常常出現對於雍正繼位正統性的批判,這些野史中說康熙帝原要傳位給皇十四子胤禎(後改名胤禵),說聖旨上原本寫著「傳十四子」,被雍正帝親信改為「傳于四子」,這個說法非常乖謬,因為滿清皇室在發佈重要事項時,是以滿文書寫,而滿文的書寫方法與和字極為不同,要如何將「十」改為「于」呢?

此外,對於野史中也提到康熙帝是在喝了雍正帝所進的人蔘湯後暴斃的,這種說法也是非常不正確,我們從史料及近代學者的研究可以得知,康熙皇帝本人是非常厭惡人蔘湯的,他一向反對人用人蔘來進補,雍正帝又怎麼可能呈上人蔘湯呢?

所以說雍正是弒父得位的說法也不攻自破了。

而關於雍正逼母自盡的這個說法,我們不能隨意下定論。

雍正親母為烏雅氏,後封德妃,除了雍正帝外,她還生了兩男三女,其中皇十四子胤禵便是其最小的兒子,胤禵在康熙晚年,非常受到康熙與德妃的寵愛,而雍正則因從小由皇后養大,德妃對於雍正的親情也似乎淡薄了點。

從史料中得知,德妃在得知胤禛獲得帝位時,並無特別高興,甚至對於雍正的即位大典,她竟然不想參加,此外,對於雍正帝竟然給隆科多(注1)稱上「舅舅」的封號也非常不滿,胤禵在雍正即位後,由西部邊境召回北京,解除兵權並加以軟禁,這對於寵愛小兒子的德妃也是一項打擊,因此不到一個月,德妃便逝世。

但我們從史料中可以得知德妃在先前便有疾病在身,突然的去世,留給後人想像的空間。

  其實,對於雍正帝的即位正統性,我們也不能忽略外國人的史料記載,根據朝鮮密昌君的記載,康熙帝非常喜愛雍正的兒子弘曆,而弘曆便是日後的乾隆,雖然康熙對雍正的寵愛不及他的十四弟胤禵,但是他卻非常寵愛這名孫子,不僅將弘曆接自宮中自行撫養,還稱讚弘曆的生母鈕祜祿氏為「有福之人」,除此之外,在一次的圍場狩獵,十二歲的弘曆隨祖父入圍場,突遇黑熊撲起,弘曆卻控轡自若,讓康熙親自將黑熊射殺,這件事讓康熙非常高興,回宮後,他親自對人說「弘曆命極貴重,福將過余」,從各種記載中,弘曆的確深獲康熙的喜愛,這對於厭倦兒子們爭奪的康熙來說,似乎又看到了一展曙光,自古以來,因為喜愛孫子而將帝位傳於孫子的父親,並指定孫子為日後繼承人的皇帝也不是沒有,因此,我們也可以推測康熙會將帝位傳於雍正的原因了。

三、對內改革、對外用兵

  雍正帝在位期間,對內實施了一連串的改革,對外則進行了各種軍事活動,我將其分為對內對外來論述。

對內改革方面:

1、豁賤為良:

簡而言之就是廢除賤民階級。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封建社會,社會階層嚴密,士農工商外最為下賤的就是「賤民」,賤民的來源有很多,包括罪犯、戰俘、政爭失敗下的官員家眷等。

雍正即位後,監察御史史年熙上奏,曰陜西、山西一帶,有稱「樂戶」者,其先組為明朝支持明惠帝的官員,因明惠帝政爭失敗,被貶為樂戶,淪為賤民。

百年來,這些人以音樂表演為業,專門在達官貴人的宴會上表演,甚至有些婦女成為娼婦,他們雖想改變身分,但始終不為官府接受。

懇請雍正帝加恩,廢除他們的賤民階級。

早在雍正帝接到史年熙的上奏前,他便想改革這種社會風氣了,因此,他下詔各省官員,所有賤民都應可讓其「豁賤為良」。

雍正元年,雍正下令廢除山陜樂戶後,兩浙巡鹽御史噶爾泰也上奏,懇請廢除紹興地方的惰民丐級,他認為這些惰民,會成為惰民,為丐戶的原因是因為其先祖在宋代時犯了罪,因此被貶為丐戶,但宋代到清代已有數百年的時間,這些人仍是惰民,仍為社會上所賤,不能與良民同行、同吃、通婚,甚至有些地區對於惰民更是極盡其能的侮辱,因此,他認為這些人已經為他們先祖所犯下的罪孽贖罪百年,也該恢復其良民身份了。

噶爾泰這份上奏,很快就得到雍正皇帝的許可。

除了山陜的樂戶、兩浙的惰民外,清版圖中仍有許多百姓處於賤民階層,雍正在位期間,又先後廢除了江蘇丐戶、寧國府世僕、徽州伴當、廣東蜑戶、福建棚民等賤級,准其改業從良。

雍正皇帝的這項措施,對改正當時不良的社會風氣有很大的幫助。

2、火耗歸公:

清代官員的薪俸,在各朝代中算是很少的,地方小官員,每逢逢年過節,又不得不奉上禮品給達官貴人,這對於這些小官員,是非常吃緊的,因為除了達官貴人外,這些小官員又得支付整個衙門的開銷,為了平衡開銷,地方官員只得從百姓身上多收取稅收,而苦了的又是這些老百姓。

所為「火耗」,指得就是當人民繳稅時,他們呈上的是一些碎銀及銅錢,官員在送往中央繳交國庫前,必須將這些錢鎔鑄成銀錠,但在溶鑄時,必會有所虧損,而薪俸極少的地方官員,又無力負擔這筆消耗,而這筆消耗就是所謂的火耗,為了負擔「火耗」,官員只好對百姓多收附加稅,以平虧損。

除了火耗外,還另有「雀耗」和「鼠耗」。

其中,又以山陜地區的火耗最為繁重。

對於這種附加稅,早在康熙時期,就有地方官員表態「若斷絕外官火耗,則外任實不能度日」,對於這種情形,中央官員也非不知,但為平損耗,只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官官相護的情形,苦得也只有老百姓,康熙六十年,陜西巡撫曾上奏,請求「火耗歸公」,但康熙帝認為火耗是地方官的私事,斷不可擾民,所以「火耗歸公」不得以施行。

因此,康熙六十年後,地方官員多收火耗的情形日加嚴重,成為不能忽視的社會隱憂。

早在雍正帝即位前,他就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當雍正元年,山西巡撫諾敏上奏,要求將該省各州縣全年所的的耗羨銀,由省方作分配,一部分抵無著落的虧額,一部份則發給地方各級官員做「養廉銀」,其餘繳交國庫。

這份奏摺一上呈,便受到雍正帝的贊成。

雍正二年,雍正帝發出上諭,實行「火耗歸公」。

施行「火耗歸公」,不僅能夠減輕民眾負擔,增加國庫稅收外,對於雍正帝自即位以來,想革除康熙末年官員貪污的弊病有很大的幫助。

「火耗歸公」的實施,是可以依據各地情形做不同的調整,收得的火耗銀亦可視地方須要並經上級核准後,做不同額度的留存本。

另外,火耗歸公政策實行後,各地的火耗徵收率只能減少,不能增加。

除此之外,「養廉制度」的施行,也大幅增加了官員日常所需的用度。

3、丁隨地起:

康熙五十一年,康熙爲表仁政,頒布「盛事滋生人丁,永不加賦」詔令,此詔令意思是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數目為基準,徵收丁銀,五十年後的出生人口不予計算,即是不論以後人丁增加多少,都不再增稅。

雍正即位後,對於丁銀的問題也很重視,批准了雍正元年山東巡撫上奏的「按地攤丁」,而所謂的「丁隨地起」,則是以州縣為單位,以康熙五十年該州縣的丁銀數作為徵收額,平均攤到田畝中來徵收,由此可看出,有田地者方徵加人丁稅,無田地者,則不徵收人丁稅。

丁隨地起一施行,便聽到富人的抗議,很明顯的,這是一項「抑富利貧」的措施,但雍正帝不為所動,因為這項措施,不僅可以減輕貧者的賦稅,減少社會的不安,又可以保障國庫的收入,因為土地與人丁不同,土地不會改變,而一定可收到稅額。

4、創立軍機處:

清代初年,國家最高的機構是議政王大臣會議,會議由滿州宗親權貴主持;到了康熙十六年,康熙選調翰林院少數親信到乾清宮南書房值班,秉承皇帝意志擬寫諭旨,發布政令,成為皇帝處理機要的重要人員,逐漸取代了部分內閣大學士的權利;雍正即位後,雖有內閣和總理事務大臣協助處理國事,但依照雍正帝的性子,他實不放心將權力交予這些大臣,再加上此時正在對西北用兵,他認為內閣中堂人多嘴雜,離內書房又遠,為防止重要軍機外洩,因此他設立了軍機處來辦理政務,軍機處官員直接對皇帝負責。

軍機處這一單位,一直沿用到清末滅亡為止,對清代的政治實有很大影響。

5、創立「儲位密建」:

康熙晚年,對於諸皇子爭奪太子之位非常厭惡,但實際上,導致這種混亂情況的便是康熙自己。

他廢除皇太子後,又不肯公布新的太子接班人,讓諸皇子皆抱有「帝位」之大夢。

雍正即位後,深知若不解決此問題,康熙末期的皇子政爭又會重新發生,為了加強皇權和防止不滿的兄弟反撲,因此,在雍正元年,他召集了皇親貴族、文武大臣於乾清宮,公佈新的立儲方法,他的新方法便是由皇帝親筆寫下儲君姓名,加以密封,藏於盒子內,最後放到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除此之外,又「另書密封一匣,常以隨身」,隨後,便命諸臣退下,僅留總理事務王大臣,將密封錦匣,放置正大光明匾後。

我們可以從雍正召集王功大臣到乾清宮的動作看出,他將他們召集來最大的目的是表示他已經將儲君立好,諸皇親文武大臣皆無權干涉,而這,就是所謂的「儲位密建法」。

6、密奏制的建立:

雍正帝是一名猜忌的皇帝,他對於臣下的信任度很低,因此,他爲了要完全控制臣子,創立了一套「密奏制」,臣子可以直接將建議或重要事項直接「密奏」皇帝,不須經由各行政單位的確認。

雖然這項措施在康熙帝時就開始施行,但在雍正一朝,更加的嚴謹實施,而這項措施,除了可以讓皇帝掌握各大臣不能隨便對外說明的「秘密」外,還讓清代的皇權更加穩固了。

7、改土歸流:

「改土歸流」即是改革西南邊境土司制度。

早在元代,為方便掌控西南各部族,因此採用世襲制度,由當地的族長擔任土司,掌管當地部落,死後由子繼承。

到了雍正時期,為了確實掌握這些邊境部落的動態,以及落實專制皇權,便廢除了土司制度,改由政府派遣流官去管理。

雍正四年到雍正九年,由雲南總鄂爾泰開始在雲南地方實行改土歸流,除了雲南地方外,湖北湖南等地也接連施行改土歸流。

雍正九年,鄂爾泰的階段任務達成,被召中央,擔任軍機大臣。

改土歸流制實施後,西南各地與中原的接觸更為頻繁與方便,漢人可以進入西南地方經商,從事各項活動,而西南各部落也可藉機與漢人學習文化、語言、經商的方法,對於文化的交流有很大的幫助。

此外,對於國家除了增加經濟來源外,剝奪土司權利和集權中央,更是實施改土歸流的更大意義,所以,我們可以說這次的改革,不單單只有行政上的改變,實際上乃包括財經、軍事、教育、文化的重大變革。

對外用兵改革方面:

1、平定青海:

青海問題在康熙年間就隱然形成,康熙末年,對內的諸皇子爭王問題非常嚴重,因此,對青海實無餘力關注,雍正即位之初,因正面對內部的新舊交替,故青海羅卜藏丹津趁機反叛,羅卜藏丹津與清廷另一大患準噶爾聯成一氣,並勾結塔爾寺大喇嘛,鼓動藏人反清,雍正對於羅卜藏丹津的反叛,原先採取招降安撫的方式,派遣大臣常壽到青海,沒想到羅卜藏丹津竟然軟禁常壽,這個動作,無疑是對雍正帝的皇權挑戰,因此,雍正元年,帝遣年羹堯、岳鍾琪進攻羅卜藏丹津,雍正元年年底,大破羅卜藏丹津軍,數十萬人來降,羅卜藏丹津逃往準噶爾,這場對青海的戰爭,不出一年便平定,對剛即位的雍正帝來說,實是好事一樁。

2、平定準噶爾:

事實上,說雍正一朝「平定」準噶爾,是有點牽強的,準噶爾,這個騷擾清廷三朝的部落,的確是清代早期重要的外患。

康熙帝曾三次親征準噶爾,表面上是平定了準噶爾,但私底下,兩方仍是暗潮洶湧。

青海羅卜藏丹津之亂,便是與準噶爾互通有無,當羅卜藏丹津戰敗後,甚至逃到準噶爾。

雍正即位之初,由於國內政治情勢並不穩定,加上國庫不豐,因此對外採休兵型態,與準噶爾保持友好,一直到了雍正七年,國內的情勢已經穩定,加上經濟因為經過一連串的改革,國庫豐富,正是對外攻打準噶爾的時機,而這時,正逢準噶爾老王去世,新王即位之初,雍正帝評估情形,大軍正式對準噶爾開戰,準噶爾新王噶爾丹收到消息,雖緊張不已,但卻採取了詐降的方式,欺騙清廷退軍,趁大將岳鍾琪回京稟告雍正帝時,出兵襲擊清軍,清軍損失慘重,但岳鍾琪的將領卻謊報軍情,稱此戰大捷,岳鍾琪回軍後,雖設法彌補這個錯誤,但實情已傳到雍正耳中,雍正帝開始對岳鍾琪這個寵臣猜忌,奪去其統兵大權,並對以加以監視。

雍正九年,準噶爾再次採取這種欺騙手法,讓清軍再次受創大敗。

準噶爾由於兩次的大敗清軍,讓其野心更加壯大,同年,進攻喀爾喀,喀爾喀親王丹津多爾濟與額駙策凌奮勇抵抗,於光顯寺大破準噶爾軍,此時,岳鍾琪的軍隊也在烏魯木齊獲得全勝(注2);十年,額駙策凌再破準噶爾軍。

準噶爾因為這幾年的征戰,國力損耗不少,尤其光顯寺一戰,讓其部的損傷更甚,因此轉而向清廷議和。

清廷也因連年對西、北用兵,國庫亦漸感空虛,因此雍正十二年七月決定議和,以阿爾泰山為界。

  由上一連串的軍事活動看出,清廷與準噶爾的戰役,在雍正一朝是以和議收場,準噶爾的問題,便留到乾隆一朝,方能正式解決了。

3、台灣的開發:

雍正即位之初,剛好台灣朱一貴事件(康熙六十年)落幕,有識之士檢討朱一貴事件發生的原因在於渡台百姓不得攜帶家眷同行,因此,藍鼎元等人主張政府應放寬渡台的限制,一直到了雍正十年,廣東巡撫鄂彌達再次提及藍鼎元的建議,他上奏給雍正帝,疏中提到如果讓渡台者攜眷來台,不出多久,台灣就會成為這些渡台者重要的謀生之地,除此之外,有了家累,便不會再萌生反叛之念。

雍正帝與大臣商討結果,認為鄂彌達所奏有理,便放寬了渡台者的限制。

從此之後,由福建廣東一帶來台灣的移民日漸增多,也提升了台灣各項開發。

雍正帝的這項措施,對台灣來說,實為好事一樁。

  此外,對於原住民,雍正帝認為原住民的暴動,大都因為漢人侵略其地,開通水道、佔領原住民地來開墾等原因,因此雍正立定界碑,劃地為限,以阻止漢人與原住民的衝突(注3)。

雍正一朝,在對外方面,除了出兵青海、準噶爾,以及經營台灣外,對於北方的俄國,也在雍正六年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這項協約的簽訂,白白讓俄國獲得許多土地,以及貿易經營的利益,但是對雍正帝來說,讓俄國獲得這些利益最主要的因素是希望俄國不要插手清廷對準噶爾的征討(注4)。

四、結論

對於雍正這名皇帝,除了上述這些文功武蹟外,因為其本身個性的因素,讓雍正對於臣下非常不信任,例如年羹堯、岳鍾琪等人,康熙末年的政爭,讓他對於手足的處置非常凌厲,將弟允禩、允禟改名為「阿其那」、「塞思黑」,在滿語中就是豬狗的意思,除了這兩個弟弟的處置外,對於兄長,親弟弟允禵(注5)以及其他參予政爭非己黨的弟弟,不是給予流放,就是監禁。

此外,雍正一朝也大興文字獄,文字獄在許多猜忌心重的皇帝當朝時,都曾發生過,最有名的莫過明太祖朱元璋,清初爲了加強統治,也大興文字獄,當然,在雍正這個猜忌心重,又欲加強皇權統治的皇帝來說,文字獄必是鞏固政治的一項利器。

當然,我們不可否認的是,雍正一朝對清代的統制真的有很大的幫助,他去除康熙後期的貪官風氣,重振社會風氣,廢除賤民、土地改革、設立軍機處、密奏制、儲位密件…等,對於開啟乾隆朝清代盛世有很大的幫助,若沒有雍正帝施行的這些措施,相信清代的中衰必定提早到來,正如清史稿中,評論康、雍為「聖祖政尚寬仁,世宗以嚴明繼之」,因此評論他為清代「承上啟下」的皇帝,實不為過!

注釋:

注1:

隆科多,康熙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之弟。

注2:

岳鍾琪對吐魯木齊的戰爭雖然大獲全勝,但卻讓敵人逃去,因此被雍正囚禁,直至乾隆即位才獲得釋放。

注3:

雍正朝時,台灣仍發生幾次的叛亂事件,較大的包括漢民的「陳三奇事件」(雍正四年),原住民的「大甲社事件」(雍正九年)。

注4:

雍正帝在平定準噶爾和青海時,有部分準噶爾和青海藏民逃到俄國境內,由於清廷即將對準噶爾採取軍事行動,因此雍正不希望俄國插手此事,故簽訂此條約。

注5:

雍正即位後,命令所有皇兄弟將「胤」字改為「乃」字,以避其名。

參考書目:

《清史稿》,本紀九,世宗本紀。

《皇朝政典舉要》,增田貢原著,毛全補邊,華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印行。

《清史拾遺》,莊吉發著,台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八十一年三月,台北初版。

《雍正寫真》,陳捷先著,遠流出版社印行,民國八十年十一月,台北初版。

鬥士

張雅惠老師

從小到大一直很納悶:

為何爸媽的眼睛又大又漂亮,而我和我的兄弟姊妹們的眼睛卻一“顆”比一“顆”小。

尤其是我弟弟,笑起來時,眼睛幾乎瞇成一條線,看不清楚他的眼珠子。

遺傳真的很奧妙,我們的小眼睛,可能是父母的隱性基因所造成的。

但是,我覺得很好玩的一點是:

我的眼睛比媽媽小一號,耳朵也比媽媽小一號,臉比媽媽大一號,每個人卻都說我和我媽媽是「雙胞胎」,真的有這麼像嗎?

有一次,心血來潮時便問阿姨:

我媽媽年輕時漂亮嗎?

她回答說:

「還蠻好看的。

」這時的我便厚著臉皮問我阿姨:

「那我跟我媽媽年輕時長的像嗎?

」我以為答案是肯定的,誰知道我阿姨竟然回答說:

「你媽哪有你這麼胖?

」這個回答真是令我哭笑不得,我心想:

我只是身材與臉蛋比我媽媽大了一號,就差了這麼多嗎?

我跑去質問我媽,為何我的眼睛、耳朵這麼小,還那麼胖?

我媽竟然回答我說:

「沒少生你一顆眼睛、一個耳朵,你就該偷笑了!

」那時的我還不以為意,還不甘心地埋怨著老媽,直到三月底到圖書館看書時,遇到二位淡江大學身心障礙的學生,我才頓時感到後悔不已。

那兩位淡江大學的學生,一位是視障,另一位有肢體障礙,他們是那種把進圖書館的桿子推開都很吃力的人。

因為看到他們的不方便,所以我就順手將桿子推開,在推開桿子的那一剎那,我的眼眶不禁濕了。

他們是需要花費多少的努力才能擠進大學的殿堂啊?

那是花費於正常人的幾十倍甚至是幾百倍的努力啊!

一位看不到蔚藍的天空,另一位踏不上芳香的青草,上天對他們何其不公平,但是他們卻很認真的在生活;上天對我何其厚待,我卻還在那邊怨天尤人,我是怎麼了?

看到他們行動不便的樣子,才驚覺到以前的我,怎麼那麼幼稚不成熟,只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就向父母親埋怨。

那兩位身心障礙的朋友,他們給了我一股前進的動力,讓我覺得即使是在很困頓的時刻,還是要很努力的往前邁進。

他們就像是夾在石頭縫中的小草,擁有不屈不撓的毅力。

他們給我的感覺是「活在當下」。

我常在想:

如果我是他們,我有那種旺盛的鬥志嗎?

若是有,也可能只有他們的一半罷了。

我想我該向他們學習的地方有很多,但是就現在的我,想向他們學習的事情便是:

珍惜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地往目標邁進,更重要一點是:

絕不向命運低頭,因為總是會有雨過天晴的一天。

在現實生活中,常耳聞身心障礙人士受到許多不公平的待遇與歧視,但是就是因為他們的處境坎坷,卻更彰顯出他們的成功是多麼的難能可貴。

如果能善用老天所給的「恩賜」(老天給人的特別天份),還是能在逆境中求得一線生機,甚至於出類拔萃。

海倫凱勒、生命的鬥士-杏林子、用手走路的人-李恵綿都是非常好的例子。

他們都曾經歷過許多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他們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是非常值得處在逆境之中的人們借鏡的地方。

現實生活之中,當我們遇到身心障礙的孩子該如何幫助他們呢?

我覺得應以平常心看待「殘疾」,而不要有差別待遇,要建立他們自信心,勇敢的面對自己的缺陷,不要陷入自卑、自憐的情緒當中。

當然老師與同學適度的幫忙是無可避免的。

同時更應讓每一位學生了解:

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是可以取代自己的,因為“我”很特別。

了解到自己與眾不同的優點後,只要善加利用、好好發揮,誰都有機會成為生命的鬥士,有令人刮目相看的一天,大家一起努力吧!

 

仰望星空

黃姿雁老師

在天氣晴朗的晚上,你是否曾經望著美麗的星空?

二○○五年的夜空也是很熱鬧的,讓我們一起在這一年開始學著認識這美麗的星空吧!

國小三年級的小朋友就學過月相,也知道月相的變化是和農曆的日期有關;初一叫「朔」,那時的月亮是和太陽同起同落的,因為太陽太亮了,所以看不見月亮;農曆十五號是「望」,月亮是圓的,和太陽起落剛好是相反的,在太陽西落時,月亮則從東方升起。

月亮和觀星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月亮在夜空很亮,會影響到看其他的星星,不過倒也不是一定在朔時才是觀星的好時機,對想認識星座的初學者而言,其實有光害倒是好的,在月光的影響下,只能看到較亮的星星,就比較容易對照星座盤,找到較大的星座,建議大家可以可以從北方開始找,像是春夏的大熊星座(北斗七星)、秋冬的仙后座或獵戶座;不過若是想看流星雨時,則是要在無光害的地方,因為流星通常較暗,而且出現時間很短,若是光害嚴重,能看到的流星就會少很多,甚至是看不到了。

在想看星星之前,我們知道越亮的星星越好找,不過怎樣知道哪些星星較暗,哪些星星較亮呢?

對於在地球看到星星的亮度(或光度),我們可以用星等來表示,星等的數字越小,表示星星越亮,像是太陽的光度大約是-26等,月亮大約是-12,而人的肉眼,在天氣晴朗且無光害時,最多能看到約6.5等,不過對於淡水的天氣及光害來說,就算天氣很好,頂多也只能看到3、4等星吧!

天空中,常會看到幾顆很亮的星星,跟其他星星的亮度差很多,這些是行星,也因為行星通常很亮,所以很好找,所以我們先從認識行星開始吧!

不過在要認識行星之前,我們先來認識行星的位置,為了表示行星與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相對應的位置,有「衝」、「合」、「大距」、「方照」等具代表性的位置,如下圖:

行星與地球分別在其公轉軌道上運行,當行星、地球及太陽成一直線時就叫「合」或「衝」。

就內行星而言,行星和太陽同側,即太陽在行星與地球之間時,叫「上合」,行星在太陽與地球中間時叫「下合」。

就外行星而言,行星和太陽同側,即太陽在行星與地球之間時叫「合」;行星與地球同側,即地球在行星與太陽中間時叫「衝」。

內行星在繞日運行時,當行星、地球和太陽三顆星所成的角距最大時叫「大距」,行星在太陽東側叫「東大距」,在西側叫「西大距」,此時是觀測內行星的最好時機。

就外行星而言,當行星、地球和太陽三顆星成直角時叫「方照」;行星在太陽的東側叫「東方照」,在西側叫「西方照」。

認識行星位置後,我們開始來看行星吧!

水星:

四月到五月中旬,是今年度適合觀測水星的時間,而六月下旬至七月中旬,則是今年水星的最佳觀測期。

在四月下旬,水星會在日出前出現於東方,光度會由0.8漸增至0.3等。

五月則是在日出前見於東方天空,仰角由15度漸降,光度則是由0.2漸增至-1.9等。

六月下旬,水星則是在日落後見於西北方天空,仰角約由12度漸增至20度,光度則會由-2.1漸降至0.0等。

七月時,七月九日水星東大距,我們可以在日落後的西方見到水星,仰角最大可以到20度,光度從-0.9漸降至0.6等。

八月下旬,水星出現在日出前的東方天空,八月十四日是水星西大距,所以水星會越來越亮,光度會從0.4增至-0.7等。

九月上旬,可見於日出前東方低空,光度從-1.1增至-1.7等;不過在中旬時,光度會從-1.7漸降至-1.1等;下旬水星接近太陽,不易觀測。

十月則是在日落後,可見於西南方天空,仰角由5度增至14度,光度由-0.9減至-0.2等。

十一月四日,水星東大距;上旬日落時,可見於西南方天空,仰角從14度漸減至10度,光度從-0.2減至0.5等。

十二月,水星在日出前出現於東南方天空;十二月十二日,水星西大距,所以十二月光度從0.2漸增至-0.6等。

金星:

金星常是天空中最亮的一顆星,今年金星的光度會從-3.9等,到年底漸漸增加到-4.6等,在天空中很好找,大家也一起來找找看。

在四月下旬日落時,可見於西北方低空,仰角10度以下。

五月日落時見於北方天空,仰角約7到14度。

六月日落時見於西偏南天空,七月則是日落後見於西北方天空,八月則是日落後見於北方天空,仰角都是漸增至20度以上。

九月日落後在西方天空可見金星,仰角在24度以上,光度則已經漸漸亮到-4.0等。

十月則是在日落後見於西南方天空,仰角約25度,光度可增至-4.4等。

十一月四日,金星東大距,亮度約-4.4。

十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