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作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637184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训诂学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训诂学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训诂学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训诂学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训诂学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训诂学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训诂学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训诂学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训诂学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训诂学作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训诂学作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训诂学作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训诂学作业.docx

《训诂学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训诂学作业.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训诂学作业.docx

训诂学作业

 

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

 

论文作者:

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

摘要

中国语言学的研究历史悠久,以文字、音韵、训诂学为主导发展了几千年,具备了深厚的积淀和完备的体系。

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历代的训诂理论和实践为研究对象,是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文化遗产首先必须运用的一门基础科学。

随着训诂学的发展,训诂学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文化领域,人们逐渐认识到训诂学不仅仅是专家之学,而且是一门有广泛实用价值的学问,其在汉语研究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训诂学究竟是怎样的一门学科呢?

其作用又是什么呢?

关键词:

训诂、产生、发展、作用

1训诂

随着历史的变迁,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语言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也在随之发生变化。

当一个时代的人不再能轻松地阅读和理解前人的文字和书籍时,训诂学就应运而生了。

简单地说,训诂学就是用现代社会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解释前人的文字。

那么,何为训诂?

训”和“诂”原是解释词语的两种不同法则。

“训”,许慎《说文解字》:

“训,说教也。

”“诂”,《说文》:

“诂,训故言也。

从言,古声。

“训”、“诂”连用,就是解释的意思,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

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以语义为核心、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并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科学。

它是兼包解释、翻译和其他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学科。

训诂学的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训释方式,掌握其系统条贯,说明其表达情状,进一步探求语言的发展规律、本原和演变,从而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

2训诂的产生

先秦人读古书,由于语言方面的隔阂比后世小得多,师徒相授,也主要是思想内容、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传授,期间虽有字词语句的解释,但还不是训诂的重点所在。

秦以后,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人们已经读不懂先秦古书,所以字词语句的解释便成了训诂的主要内容。

所以说,真正的训诂学是从汉代开始的。

训诂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古今语言发生了变化,人们阅读古书时有些地方读不懂,需要加以解释。

古代典籍是古时学者用当时的语言记录中撰作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各要素总是在不断地演变,有的因时代不同而不同,有的因方俗不同而不同,加上历代口授耳闻,转抄传刻造成的种种讹误,因此后人读前人的书籍时,会碰到语言文字的障碍,产生隔阂,这就需要进行语言解释,帮助人们克服语言障碍,以读懂古代典籍。

清陈澧《东塾读书记》:

“盖时有古今,犹地有南北、有东西,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

时远则有训诂,地远则有翻译,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也,训诂之功大矣哉!

”陈澧短短几句话把训诂产生的原因、训诂的内容、训诂的作用阐述得很明白了。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语言文字内部的要素——文字、词汇、语音、语法等也起了变化,语言所反映的外部事物,如风俗习惯、典章制度等也发生重大变革。

古代人人皆知的语言到了后代甚至连专家学者也弄不懂,产生了对训诂的需要,而为阅读古书扫除障碍的工作——训诂应时而生。

3训诂的工作内容

3.1注音

即给古籍中的生僻字词注音。

古籍上的注音方法概括起来有四种:

A﹑描写法。

直接描述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B﹑“读若”法。

“读若”法是以某字的读音为标准,指示人们照这个字的音去读即可知其音的方法。

C、直音法。

以同音字来注音的方法。

D﹑反切注音法。

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

3.2释义

包括A﹑训释词义。

词是句子组成的基本单位,要懂得句子的意义,首先要了解词的意义。

因此准确的解释词义,就成了训诂的重要内容。

B﹑释句。

大致有下面几种情况:

(1)翻译。

这又分为两类:

a直译:

直译指译文与正文词义大致相应,语法结构基本相当的翻译。

b意译:

不拘正文和语法结构的翻译。

(2)串讲:

就是把句意连贯起来,作概括的讲述。

它可以针对一个句子,也可以针对一群句子。

c点明含意。

点明含意,指不解释句子的字面意义,只是指明句子内容的实质,即所谓“言外之意”。

(3)阐述章旨。

章旨,指诗文篇章大旨。

(4)、释成语典故。

a解释成语。

古籍中的成语,多是前人的名篇或名人的语句,也有不知来源的古语,也有流传的谚语、俗语和格言。

历代训诂学家或解释其来源,或解释其意义,或解释其引用者的用意等。

B解释典故。

其中包括两项内容:

解释某些诗文中隐含的故事;指出诗文中某些典故的出处。

3.3说明语法修辞和分析句读

为了准确解释词义和文义,训诂工作还常解释相关的内容,包括一解释语法a、解释词语的顺序b、解释介词与宾语的位置c、解释否定句宾语的位置d、解释押韵倒语二、讲解修辞a、指明比喻b、指明替代c、指明避忌d、指出双关三、分析句读。

分析句读,就是给古书断句标点。

4训诂的体式

训诂体式是指训诂的体制和形式。

包括随文释义的注疏、文献正文里的训诂、通释语义的专著和考订书中的训诂。

训诂体式有以下几种:

4.1传

《说文》:

“传。

遽也。

”《尔雅·释言》:

驲(ri)遽,传也。

”皆所以达急速之事。

引申之凡由此达彼皆曰传。

又引申之,递达古今之言语亦谓之传。

解释古今之言语亦谓之传。

如《春秋》有“三传”,《诗》有《毛诗故训传》、《韩诗内外传》等。

4.2说

《说文》:

“说,说解也。

”即说明解释之意。

引申为用以说解的词语。

如:

《墨子》有《经说》。

《韩非子》有《内储说》、《外储说》等。

4.3解

《说文》:

“解,判也。

”解的本义就是分解、分析。

训诂就是分析语义,所以也叫解。

《管子》有《牧民解》、《形势解》。

《韩非子》有《解老篇》等。

4.4笺

《说文》:

“笺,表识书也。

”即给书表明其意,记识其事。

注书叫笺,从郑玄开始。

它的特点是既解释经义又解释注义。

4.5注

《说文》:

“注,灌也。

”注书也叫注。

贾公彦云:

“注者,注义于经下,若水之注物。

”段公裁亦云:

“注之云者,引之有所适也。

故解经以明其义曰注”。

4.6释

《说文》:

“释,解也。

”《尔雅》解释古今异言和方俗殊语及事物名称都叫“释”。

后世注书称释的很多。

如:

李充的《论语释》、陆德明的《经典释文》等。

4.7诠

《说文》:

“诠,具也。

”即具说事理之意。

《淮南子》有《诠言篇》。

后世注书叫诠。

如;唐李翱的《易诠》,杨树达的《词诠》。

4.8疏

《说文》:

“疏,通也。

”注解叫疏,大概兼取疏通与疏记之意。

实际上是指引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或进一步发挥的文字。

4.9义疏

义疏即疏通其义的意思。

《隋书·经籍书》所载六朝的义疏很多。

流传到今天的只有《论语义疏》。

清郝懿行有《尔雅义疏》。

4.10音义

辨音的书叫音,释义的书叫义。

合起来叫音义。

音义本以辨音释义为本,但也往往从事校勘。

如:

陆德明有《尚书音义》、《周易音义》等十四部,合起来称《经典释义》。

可见释文是音义的别名。

4.11章句

注疏名称之一。

唐李善注:

“章句谓离章辨句,委曲支派也。

”它和传、解、诂、训、注等最大区别是:

章句“委曲支派,繁琐说细”,而其它则“要约明畅”。

如:

《楚辞章句》、《孟子章句》。

4.12雅学

《尔雅》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词典,在训诂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后代人或模仿《尔雅》体例作辞书,如《小尔雅》、《广雅》、《埤雅》、《尔雅翼》、《骈雅》等;或为《尔雅》作注疏,如《尔雅注》、《尔雅正义》、《尔雅义疏》等等。

研究雅学逐成专门学问,称为“雅学”。

5训诂学重要著作

训诂学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各种专著极为繁多。

现举其最重要者十部,简述如下:

5.1《尔雅》

《尔雅》和《尔雅义疏》—《尔雅》成书于汉代,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解释词义为主的词典。

“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

《尔雅》共十九篇,前三篇释诂、释言、释训,是解释古籍中一般实词和虚词的,后十六篇专释各种专用名词。

它基本上是辑录先秦时代的训诂资料而成。

5.2《方言》

《方言》—西汉人扬雄所作,是汉语方言学的第一部著作。

作者不仅知道语言有今古不同,而且了解语言有方域之异,故广泛收罗各地方言,而以通语释之。

这不仅在训诂学上是一大创造,而且保留了西汉时期的汉语分区情况和语音体系的可靠资料,在语言学史上极有价值

5.3《释名》

《释名》—东汉刘熙所作,是用声训的方法解释词义、说明事物得名之所由、探求语源的专著。

5.4《广雅》

《广雅》和《广雅疏证》—《广雅》系三国魏人张揖所著,它的性质与《尔雅》完全相同,分类也相同。

它增益《尔雅》所未备,故书名《广雅》。

5.5《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是汉人许慎所写,古代最早的一部字典。

《说文》共十五卷,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创立了五百四十部首,收释了9353个字。

它根据字形解释字的本义,是考溯文字本源、考订古代语义、寻求语言根源的光辉巨著。

《说文》以小篆为标准字形进行分析,同时又收了1163个重文(包括古文、籀文等),是研究古代文字的重要桥梁。

此书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5.6《经传释词》

《经传释词》—清人王引之所作,是一部专门解释经传中虚词含义和用法的著作。

本书收字160,按声母编排,论述严密、精确,例证翔实、可靠,在词义和语法上多有发明。

5.7《马氏文通》

《马氏文通》的作者是清末的马建忠。

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谈论语法的专著。

它仿照西洋语法,来分析汉语的词汇和结构,具有开创之功。

5.8《新方言》

《新方言》是近人章太炎(章炳麟)所作。

此书搜集方俗异语八百余条,根据声韵的转变的规律,以古语证今语,以今语通古语,在学术上有极高价值。

5.9《词诠》

《词诠》是近人杨树达所作。

此书是在刘淇、王引之、马建忠等人研究虚词和文法的基础上写成的。

作者收集了五百多个古汉语虚词,按注音字母的顺序排列,对每个词的每一种用法一一标明词类,诠释意义,引例证明。

全书脉络清楚,系统性很强,是一部很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

5.10《敦煌变文字义通释》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是今人蒋礼鸿所作。

全书收集了380条敦煌变文中难懂的字词加以解释,很有实用价值。

6训诂学的作用

6.1指导中学语文教学

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的字义、词义,它跟讲授中学文言文的关系十分密切。

6.1.1帮助准确解释古书的词义

如《触龙说赵太后》: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少益耆食,和于身。

”“少,副词,稍稍。

益,副词,更加。

”(王力《古代汉语》)“稍微更加喜欢吃点东西。

”(《古代散文选》)“益”在这里并非更加之意,而是稍的意思。

杨树达《词诠》卷七:

“益,副词。

稍,渐也。

6.1.2帮助取舍进行决断

在遇到众说纷纭的疑难问题时,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决断,以决定取舍,避免盲从。

如:

《诗·小雅·北山》:

“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毛传:

“旅,众也。

”朱熹《诗集传》“旅与膂同”。

清代陈奂、胡承王共、王念孙、段玉裁都维持毛说,章太炎力主朱说。

认为“旅力”即“体力”。

指诗作者周大夫一人之力。

应取后说。

6.1.3帮助弥补注本的不足

对于古文选本当注而未注之处,训诂知识可以使我们敏锐地察觉,并且经过研究,觅得正确答案。

如:

《屈原列传》: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恒,未尝不呼父母也。

”课文无注。

此应作疲倦讲。

《广雅·释诂》:

“疲,惫,极也。

6.1.4帮助纠正误注

课本或某些古文选本如有误注之处,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种错误,并加以匡正。

如:

《屈原列传》:

“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高中第四册:

“意思是,绝没有受尘世的滋浊垢污。

”获字在此是辱的意思,《广雅》:

“获,辱。

6.1.5使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训诂学是解释古代书面语言并进一步阐明为什么可以这样解释的一门学问。

如:

《左传》:

“齐师败绩。

”杜预注:

“师徒挠败,若沮岸崩山,丧其功绩,故曰败绩。

”误。

古文“绩”与籀文“迹”同形。

败绩即车辙乱了。

6.2指导古籍整理

古籍整理不外乎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翻译,而这些工作都离不开训诂知识。

训诂学是文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在文史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广大文史工作者应当对其加以重视。

6.2.1训诂与校勘

通校勘是校读古籍的先决条件。

《读书杂志·战国策杂志》“触龙”,“触龙言愿见太后”,龙言古作詟,王念孙凭训诂知识,发现古书的错误。

6.2.2训诂与标点

正确理解古书的文意,是对古书进行断句和标点的前提,而要正确地理解古书的文意,必须通训诂。

如: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

“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

”有的误断为“成得药去。

五、六岁,……”此不明去有藏义。

6.2.3训诂与注释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古人有云: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文化部《红楼梦》校订出版小组注:

“百足之虫,指马陆、蜈蚣一类节肢动物。

这类动物被截成几段后仍会活动,故称死而不僵。

”这是训僵字为僵死、僵硬之僵,实误。

此僵字实为倒下之义。

6.2.4训诂与翻译

近代学者严复论翻译,有信、达、雅之说。

翻译古文亦然。

信、达、雅三者之中,信字居首,信即正确、准确之意。

而要准确地翻译古文,必须通训诂。

换言之,如果缺乏训诂的修养或无视训诂的基本法则,则其译文必不会准确。

如:

《老子》: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有人译作:

“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与原文大相径庭。

6.3指导辞书编纂

6.3.1参照体例,吸收成果,引用方法

首先,许多训诂专书创造了字典、词典的编纂体例。

如《尔雅》创造了同义词词典和义类词典的编纂体例。

《说文解字》首创了部首编排方法。

其次字典、词典释义,要借鉴和运用训诂的条例和方法。

字词典的字、词的义项,排列出次序,也需要训诂和训诂学的知识。

对字、词义项的建立和解释的准确,也需合理利用前人的研究。

6.3.2纠正旧辞书在释义上的谬误

掌握了一定的训诂学知识,懂得了训诂的条例和方法,可以发现和纠正字典辞书在释义上的个别失误。

如:

台湾《中文大辞典》:

“摘索,索取也。

”并举唐韩偓《清兴》诗为证:

“阴沉天气连翩醉,摘索花枝料峭寒。

拥鼻绕廊吟看雨,不知遗却竹皮冠。

”摘索即萧条冷落之意。

杨万里诗:

“更觉梅枝殊摘索”。

6.3.3考索和补充被漏略了的义项

训诂学是研究字、词义的学问,它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辞书编纂提供丰富的资料,从而使辞书不致将应列的义项漏略掉;已经漏略掉的,还可以在重新订时加以补充。

如“真”在旧《辞海》中列了五个义项:

①真实,真诚。

②本原;自身。

③官职。

④指“真书”。

⑤姓。

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义项应予以补充:

即形象、容貌之义。

6.4当代文学创作

训诂学属于传统语言文字学的范畴,它与当代文学的创作似乎联系不大。

事实上,当代作家在以历史为题材从事文学创作时,必将涉及到一些古代汉语的词汇、典故和古代文化常识等方面的问题。

即使是创作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难免运用一些古代的词汇、典故等等。

某些作家正是由于缺乏古汉语修养,缺乏训诂学知识,所以在文学创作中出现了一些误用古语词、误用典故、误解成语和不明古代文化常识等方面的问题。

总之,训诂学与当代文学创作之间的确存在紧密联系。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作为一位作家,应该也必须从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中吸收营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文学作品的文化品位。

训诂的实用价值当然远不止上述这些,但从以上分析可知,训诂学是我们正确理解古代文献、深刻了解古代社会文化的工具和桥梁,同时也对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在当代文学创作中也有不容小觑的地位。

训诂学的实用价值决定了当代训诂学要不断的建设发展,走向科学化,理论化,系统化,使这门古老学问焕发青春,在民族化和现代化得道路不断前进。

7训诂学的发展

训诂学产生于先秦,在两汉时期高度发展,魏晋隋唐是训诂学的深入与扩展期,宋元明时期开始更新与变革,清代是训诂学的实践的兴盛时期,也是训诂理论的探讨期。

而近现代的训诂学在继承了清代汉学成果的同时,还吸收了外国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创了一些新的研究课题。

首先是字源和语根的探求。

有章太炎《文始》为代表,取《说文》中独体字和半独体字定名为“初文”和“准初文”。

其目的在于求“语源”,效果不甚理想。

倒是后来的沈兼仕作《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一书,以形声字为基点,运用归纳法,并借助古音的知识求其语根,效果颇佳。

第二,研究同源字,积类聚同源字以寻其语源。

第三,虚词研究,这是受西方语法的启示,以阐明虚词词类及用法。

著作有杨树达《词诠》和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等。

第四,由出土的古铜器铭文考证古书的训释,以正先代注解之讹误。

这方面于省吾的《尚书新证》、《诗经新证》、《楚辞新证》贡献很大。

第五,研究面扩展到唐宋以后的语词考证。

其中著作有罗振玉的《俗说》、张相作的《释词曲语词汇释》等,陆澹安的《小说词语汇释》、《戏曲词语汇释》和蒋礼鸿的《敦煌变文字义通释》等。

建国以来,诸多汉学大家如王力、吕淑湘等人在以上几方面都有巨大的贡献,以及对汉语之未来提出过良多设想,尤为恳切。

至于目前的训诂学研究状况,学术界已是一目了然,在此不作赘述。

但就此学未来发展,笔者却聊有所想:

由上文可知,训诂学的作用小则顺文字音韵之理,大则显汉学文明之光。

可见训诂学既是古代“小学”与“大学”之间的纽带,又可谓是人类与自然相沟通的桥梁。

正如清人陈澧所讲:

“训诂之功大矣哉。

”眼下,余以为训诂学研究较之其他汉学学科步伐还显慢一点。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学者不愿涉足太深。

余以为训诂学乃汉学研究之关键之学也,应有更多的志士投身于此,探其原委,究其要旨以光大之。

殊知,我等学人身肩发扬国学之重任,自当放下包袱,奋勇向前,是为正责。

结论

象任何事物一样,语言是发展的,变动不居的。

语言学中的词汇词义都处在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

因此,训诂学不能满足于对词汇词义作静态的、共时的描写,还要对词汇词义进行动态的、历时的考辨和分析。

解释词语,首先要把握它们所处的时代特点。

其次注意语言、语义的演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运富古汉语词汇学与训诂学关系谈《中国语言学发展方向》,光明日报出版社

[2]黄焯《文字声韵训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01

[3]许嘉璐《论训诂学的性质及其他》,《湖南师大学报》

[4]颜恰茂《古汉语词汇研究的反思和创新》(《语文导报》1986年第8期)

[5]殷孟伦《“训诂学“的回顾与前瞻》,载《子云乡人类稿》。

[6]蒋绍愚《从“反训”看古汉语词汇的研究》,《语文导报》1985年第7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