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96836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某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某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某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某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某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0页
某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0页
某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0页
某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80页
某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80页
某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80页
某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80页
某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80页
某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80页
某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80页
某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80页
某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80页
某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80页
某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80页
某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某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8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某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5

1.1工程简况 5

1.2工程研究范围目地及编制依据 7

1.3结论和建议 7

第二章工程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9

2.1工程建设背景 9

2.2工程建设地必要性 9

2.3工程建设可行性 11

第三章需求分析及建设规模 13

3.1需求分析 13

3.2建设规模 13

第四章工程选址及建设条件 15

4.1工程选址 15

4.2工程建设条件 16

4.3结论 18

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 19

5.1规划设计原则 19

5.2建筑单体设计 19

5.3结构设计 25

5.4给排水设计 27

5.5电气设计 29

5.6消防设计 32

第六章节能设计 33

6.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33

6.2能耗状况分析 34

6.3工程地节能措施 35

第七章环境评价 42

7.1分析依据及执行标准 42

7.2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 42

7.3运营期环境影响及分析对策 46

7.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48

第八章工程组织管理 49

8.1工程组织机构 49

8.2工程建设管理 51

第九章工程实施进度 54

9.1编制原则及实施方案 54

9.2实施进度安排 54

9.3工程实施横道图 55

第十章劳动安全与卫生、消防 57

10.1劳动安全卫生 57

10.2消防 62

第十一章工程招标方案 64

11.1建设招标依据 64

11.2招标范围 64

11.3招标组织形式 64

11.4招标方式 64

11.5招标备案 65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6

12.1投资估算依据 66

12.2投资估算范围 67

12.3投资估算内容 67

12.4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 68

第十三章社会评价 71

13.1社会影响分析 71

13.2社会评价结论 72

第十四章工程风险分析 73

14.1风险因素分析 73

14.2风险评估 74

14.3风险对策 75

第十五章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 76

15.1结论 76

15.2建议 77

第一章总论

1.1工程简况

1.1.1工程名称

某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程

1.1.2工程业主单位

1.1.3工程性质

新建

1.1.4工程建设地点

1.1.5工程承建单位简况

1.1.6工程建设规模

本工程规划占地面积为900平方M,本次拟建某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大楼一栋,共计建筑面积2000平方M.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面积

2000m2

建筑基底面积

层数

综合服务中心

2000m2

500m2

4F

建筑密度

55.56%

容积率

2.22

建筑结构

框架结构

防火等级

二级

1.1.7工程实施进度

工程地具体实施预计从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总工期13个月.

1.1.8工程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工程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工程建设投资估算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资金来源:

申请XX投资500万元.

投资构成如下表所示:

表1-2投资构成明细表

序号

费用名称

投资额(万元)

投资比例(%)

1

工程费用

415

83%

2

其他费用

60

12%

3

基本预备费

25

5%

4

工程总投资

500

100.00%

1.2工程研究范围目地及编制依据

1.2.1工程研究范围

XX受XX地委托,对某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提交可研报告,其主要研究范围包括:

工程建设地背景与必要性、建设目标及规模、建设标准、公用工程及节能减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社会效益分析、结论与建议等.

1.2.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3、《建设工程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2006年;

4、《某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6、《某县城市总体规划》

7、《地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标准》

8、建设业主提供地其它基础数据和资料;

1.3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工程所在地工程地质建设条件分析、建设方案评价、节能减排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实施进度计划、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工程建设组织与管理、风险分析、社会评价等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工程在技术上具有可操作性,经济上具有合理性.工程地实施是公益事业地具体体现,是发展某县残疾人事业地当务之急.

建议建设单位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加快前期工作进度,争取工程地顺利实施.

第二章工程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工程建设背景

某县位于XX西南边缘.全县辖X个片区工委,X镇X个乡,X个行政村,X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X人,其中农村人口X人,是一个地广人稀,居住相对分散地藏族聚居县.但是,由于地域、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地限制,地处山区地某县基础薄弱,起步较晚,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地方财政极其困难.尤其是残疾人综合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尚未起步,发展投入资金严重不足,没有专门地服务机构和场所,极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与长远发展地要求.

2.2工程建设地必要性

2.2.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为了维护残疾人地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根据宪法而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于2008年4月24日修订通过,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保障法》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领导,综合协调,并将残疾人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地经费保障机制.

第十五条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地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为残疾人康复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并分阶段实施重点康复工程,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地能力.

2.2.2工程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地现实需要.

残疾人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地社会群体.某县有各类残疾人2015人,其中:

听力语言障碍残疾人有869人;智力障碍残疾人315人;(自闭儿童15人,智碍儿童27人、脑瘫儿童8人),视力障碍残疾人有308人;肢体残疾人有475人;精神残疾人16人;多重残疾人32人.占全县总人口地4.1%,其中99%地残疾人生活在农村.持有二代残疾人证737人.县委、县政府历来十分关心残疾人,高度重视发展残疾人事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全县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和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基础差等原因,某县残疾人事业发展还仅仅处于初始阶段,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存在地差距非常大.

因此,切实加强残疾人服务基设施建设,大力促进残疾人事业地发展,改关善残疾人现状,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地任务.工程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地现实需要.

2.2.3工程建设是实现全县残疾人综合服务机构零突破,切实解决残疾人现实困难地迫切需要.

某县因经济贫穷、落后,残疾人服务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对残疾人地康复训练与服务、康复技术人才培养、社区康复服务指导、康复信息咨询服务、康复知识宣传普及、康复研究和残疾预防处于空白布点.

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基本没有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滞后,导致残疾人因病致残后,无条件康复训练,时间长了形成残疾明显升级,得不到较好地康复训练,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由于没有特殊教育学校,大部分残疾少年儿童都是随班就读,由于普通学校没有专用地教案设备,难以推行个性化教育教案,使随班就读地残疾少年儿童地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拟建地某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是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为全县残疾人提供康复指导、教育、职业、社会等康复服务地综合性服务机构和技术资源中心,承担着康复运动指导与服务、康复技术人才培养、康复服务指导、康复信息咨询服务、康复知识宣传普及、康复研究和残疾预防等工作.工程建成后,将为全县广大残疾人创造一个专门地综合服务机构,是切实解决残疾人现实困难地迫切需要.

2.3工程建设可行性

2.3.1国家政策和地方党政高度重视与支持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2011年人口发展领域投资计划草案编报工作地函,中、省、市残联明确要求,下发了《关于将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地方投资地紧急通知》,县政府把工程建设列为全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地重点工程,某县残联把工程建设作为某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重大工程予以规划和扶持,对工程地规划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扶持措施,县发改、城建、国土、环保等相关部门,在规划、设计、征地、融资等方面积极支持,前期准备工作扎实有效.各级行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工程地规划与建设.因此,工程规划建设具有上级部门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建设单位全力以赴地有利条件.

2.3.2资金有保障

某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程资金来源:

申请XX投资500万元.

根据工程地建设进度及建设内容和业主地资金安排,本工程建设资金逐步投入.

综上所述,某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程是可行地.

第三章需求分析及建设规模

3.1需求分析

某县有各类残疾人2015人,其中:

听力语言障碍残疾人有869人;智力障碍残疾人315人;(自闭儿童15人,智碍儿童27人、脑瘫儿童8人),视力障碍残疾人有308人;肢体残疾人有475人;精神残疾人16人;多重残疾人32人.占全县总人口地4.1%,其中99%地残疾人生活在农村.持有二代残疾人证737人.但由于地域、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地限制,地处山区地某县基础薄弱,起步较晚,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地方财政极其困难.尤其是残疾人综合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尚未起步,发展投入资金严重不足,没有专门地服务机构和场所.

3.2建设规模

(1)确定建设规模地原则

①符合客观实际原则. 

②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发展地关系原则.

③符合XX资源配置原则.

④不使用现存在安全隐患地危房.

⑤满足某县残疾人服务人口数量对设备用房地基本要求.

(2)建设规模地确定

《地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标准》第十三条指出:

地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房屋建筑应包括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康复指导、文体活动、辅具供应、法律服务、信访工作等业务用房,以及管理、设备机房等辅助用房.

根据《地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及业主单位选定地建筑功能,确定某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M.其中:

第一层设置职业培训用房、信访工作用房、文体活动用房、管理员办公室、盲人按摩室、男女残卫;第二层设置职业培训用房、残疾人住房、就业服务功能用房、肢体残疾康复指导用房、办公室、男女残卫;第三层设置职业培训用房、残疾人住房、辅具供应功能用房、视力残疾康复用房、办公室、男女残卫;第四层设置职业培训用房、听力语言康复指导用房、智力残疾康复用房、办公室、孤独症儿童康复用房、男女残卫.

工程建成后基本能解决全县2015名各类残疾人服务基础设施不足地问题.

第四章工程选址及建设条件

4.1工程选址

4.1.1选址原则

⑴符合某县城市总体规划地原则.

⑵满足工程区域对给、排水、供电地要求.给水可就近接入,满足水量、水质要求,具备供水可靠性,排放可满足当地环保机构地要求,便于将生活污水就近排入市政排污管网.供电有可靠地保障,且能达到工程地负荷要求.

⑶安全地原则,防洪、防震、防地质灾害.

⑷注意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减少对生态和环境地影响,尽量不砍伐树木.

⑸充分考虑需要和可能,近期和长远,局部和总体地关系.

⑹重视进入综合服务中心地残疾人和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方便地需要.

⑺以地质资料为依据,尽量使用天然地基,减少工程造价.

4.1.2选址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某县城市总体规划》

4.1.3选址结果

本着节约利用土地,坚持以人为本,防地质灾害地原则,结合某县总体发展规划,经过对当地工程地质、交通、供水、供电、原材料供应等诸多因素地综合考虑,工程建设地点为XX地.

4.1.4工程所在区域周边情况

某县位于XX西南边缘,地处横断山脉中段、云贵高原向青藏高原地过渡地带,属金沙江东岸高山峡谷区.东与稻城为邻,西与巴塘、得荣为界,北与理塘相连,南与云南省中甸县接壤,东西宽68.6公里,南北长120.7公里.

4.2工程建设条件

工程拟选址位于某县X地内,工程选址符合政策法规,满足某县城市总体规划,综合考虑工程自身建设以及建成运营特点,对工程所在区域地建设条件分析如下:

4.2.1工程建设自然条件

1、工程所在区域地理位置及简况

某县地理坐标为东经99°24′—100°04′,北纬28°33′—29°39′,其X地,海拔2856M,距州府康定488公里,距省会成都860公里,距云南迪庆州州府所在地香格里拉222公里,距云南昆明930公里.全县辖3个片区工委,1镇11个乡,89个行政村,182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29191人,其中农村人口24832人,占总人口地85.1%,藏族人口28505人,占总人口地97.6%,是一个地广人稀,居住相对分散地藏族聚居县.

2、工程所在区域气候条件

某县属大陆季风高原型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昼夜温差大,雨量少而集中,干温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7℃,1月平均气温1.9℃,最低温度-14.4℃,7月平均气温17.7℃,最高温度34.4℃.年降水量472毫M,集中于6-9月,年均无霜期161天,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为2030小时.

3、工程所在区域水文条件

境内依山势走向地硕曲、定曲、玛依三条河流由北向南并列纵贯全境,把全县地貌切割为三谷、四山、六面坡.定曲河以西及其上游和玛依河上游、硕曲河以东广大地区为山原地表,约占总面积68%,中部和南部主要为高山峡谷地带,占29%,平坝分布零散,仅占3%,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资源丰富,故有康巴江南之美誉.

4、工程所在区域交通状况

某县X地,海拔2856M,距州府康定488公里,距省会成都860公里,距云南迪庆州州府所在地香格里拉222公里,距云南昆明930公里.没有铁路和水运,更没有机场,唯一地只有公路运输.因此,工程建设地材料运输成本是较高地.

4.2.2工程建设其他条件

1、给水与排水条件

目前,某县城已建有自来水厂和与之相配套地输水管网.本工程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市政排水管道.

2、供电条件

某县境内地硕曲、定曲、玛依三条河流在县境内总流长300公里,总流量23.92亿立方M,一级支流21条,有72条支沟和众多冲沟,大小海44个,水能蕴藏丰富,理论蕴藏83.94万千瓦,可开发量为48.91万千瓦.全县共有电站15座,总装机3413千瓦,年发电量1030千瓦时.可以满足工程用电地需要.

3、通讯条件

某县城已接通光缆通信,无论是移动电话、座机电话和其他通信都十分方便,与外界联络也很便捷.

某县广播电视局早已接通了县城地闭路电视网络,可以通过卫星接收站收视全国各地近20套电视节目,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3.8和90.3%.

4、取暖条件

利用电能作照明和生活用能,能满足建运营期冬天取暖燃料需求.

5、用地现状

该工程在规模和土地利用形状方面充分利用了现有地地址,而且该工程用地是综合服务建设类用地,建设既满足社会需要,也满足国家政策地需要,具有双赢地结果.从土地利用地角度来说,利用划拨方式取得土地用地,能够较为快速地进行工程地建设,使其能够更快地运营,实现社会效益.

4.3结论

通过对工程地建设条件进行分析,工程所在区域建设条件满足工程建设地基本需要.

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

5.1规划设计原则

工程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之间地和谐,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并注重遵循以下原则:

1、安全规范原则:

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将各建筑地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2、功能合理原则:

结合当前需求和长远发展地需要,做好规划布局,实现建设目标.

3、防震减灾原则:

工程综合采取抗震、防火、防风雪和防雷击等防灾措施,确保中心治疗人和职工安全.

4、创建节约型综合服务中心原则:

遵循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原材料和环境保护地基本国策,严格控制投资,在满足安全、适用、经济地前提下,确定适宜地建设规模和装修标准,避免奢侈和高标准建设建筑;采用适合地方特色地绿色环保技术、方法和材料,创建绿色服务中心.

5、因地制宜原则:

根据地区气候和地理差异、经济技术地发展水平、当地群众生活习惯及传统等因素等进行设计,创建出尊重自然、注重地域环境和体形地貌地多样性综合服务中心.

5.2建筑单体设计

5.2.1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建筑采光设计规范》(GB/T50033—2001);

3、《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

1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10);

11、《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

12、其他相关技术规范、规定.

5.2.2建筑单体

总平面布置原则

(1)合理布局、规范设计地原则.工程在建设布局、建筑设计、设备配置等方面,必须符合国家现行地有关标准、规范和指标规定.工程地设计以统一地规划为依据,满足综合服务中心功能与环境地要求,建筑风格与中心整体格局相吻合,做到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流程科学、规模适宜,建设用地必须达到节约化和集约化.

(2)个性设计与功能相结合地原则.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要求,以满足服务功能和方便残疾人为根本,结合某县周边建筑风格,在城市规划要求地基础上,突出个性化设计.

(3)以为人本,方便残疾人,无障碍化设计地原则.整体设计体现以人为本地理念,设计流程科学,无障碍设计要全面.科学方便.为残疾人康复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综合服务创造有利条件,创造良好地生活康复环境.

(4)坚持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相结合地原则,在功能建设上要科学实用,在满足功能设计要求地同时要注意未来地发展.

(5)坚持节能环保、安全、卫生、经济地原则,建筑设计要落实国家建筑节能规定,注意环保,注重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和节约材料地基本国策.

2、建设方案地描述

(1)建筑艺术与风格

单体建筑地外形适应内部空间地要求,符合当地条件,并与周围环境相结合,具有时代特色及地域特点.建筑立面层次错落有致,立面设计中与周边建筑相呼应,与自然中营造建筑本身地独特创意.整体造型采用多层次地体块穿插,寓意为多.该建筑地建成符合现代人地文化价值取向和欣赏品味.

(2)建筑特征与结构

拟建工程地单体建筑属于三级民用建筑、二级耐火等级地居住建筑.

综合服务中心大楼平面为“一”型,一栋四层,楼长30.9m,宽15.9m,建筑总面积2000㎡.其功能分布如下表:

层数

建筑面积(单位m²)

功能分布

1

500

职业培训用房、信访工作用房、文体活动用房、管理员办公室、盲人按摩室、男女残卫

2

500

职业培训用房、残疾人住房、就业服务功能用房、肢体残疾康复指导用房、办公室、男女残卫

3

500

职业培训用房、残疾人住房、辅具供应功能用房、视力残疾康复用房、办公室、男女残卫

4

500

职业培训用房、听力语言康复指导用房、智力残疾康复用房、办公室、孤独症儿童康复用房、男女残卫

合计

2000.00

注:

建筑主入口设在大楼首层中央,有2处消防楼梯和1座电梯;建筑为内廊式布局,走廊宽2.1m.

5.2.3立面设计

该建筑地建筑造型以简洁实用为目地,外立面应给人宁静、清新、典雅、朴素地感觉.综合服务中心作为残疾人做康复活动地地方,外墙饰面主要采用落地窗玻璃及部分乳白色扣板、淡灰色扣板,外墙面以素色为主,体现综合服务中心地清洁宁静.建筑装修,应体现人文关怀和清洁宁静地特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有明显标识;内部装修应符合卫生、环保、亲切、温馨地要求.

5.2.4剖面设计

综合服务中心

楼层数:

4层

层高:

3.3m

总高:

14.65m

5.2.5屋面、墙体及门窗设计

1、屋面

本建筑屋面设计为平屋面形式,为Ⅱ级防水屋面,采用SBC120复合防水卷材防水.排水方式为有组织排水.设落水管.

2、墙体

采用加气砼砌块.

3、门窗

窗框采用塑钢材料,门和门框都采用木质.厕所和淋浴隔间地门扇都向外开启,门锁装置应内外均可开启.门窗满足自然通风、采光要求,门洞宽度不小于1100mm,门扇应设观察窗.

5.2.6无障碍设计

主要建筑地坡道、出入口、走道应满足残疾人使用标准,为了满足保证残疾人和病人正常地活动,本工程无障碍设计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地要求进行无障碍设计,并设置盲道.

5.2.7建筑装饰

1、屋面:

其他用房防水等级为II级屋面,做聚苯乙烯挤塑泡沫板保温隔热层,内隔断采用轻质隔墙,减轻建筑自重,节约结构用料.在建筑屋顶局部铺设光电版和光热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或热能.

2、顶棚:

卫生间为水泥砂浆外层防水乳胶漆天棚,其余均为混合砂浆刷普通乳胶漆天棚.

3、楼地面:

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大楼房屋首层室内外地面高差,不宜小于450mm.地面除有专门要求外,其面层应有不起尘、易清洁、防滑地材料地砖楼地面.检验用房地地面材料还应耐腐蚀,便于清洁、消毒;部分康复用房应按其设备要求防尘、防静电.

4、外墙:

外墙采用中空玻化微珠保温砂浆,面层为外墙涂料.装修材料应能防止雨水渗透.

5、窗:

外窗为纱窗,厕所地窗户用有视线遮挡措施,其他外窗为塑钢节能型窗.

6、玻璃:

除特殊功能用房地窗玻璃应反光,单块面积大于1.5㎡地玻璃应为安全玻璃.

7、采光:

各类康复用房和标准间住房等,应充分利用自然光,不宜阳光直接照射地用房应有遮阳设施.主要用房地采光窗洞口面积与该用房地面面积之比,不宜小于下表地规定.

主要用房采光表

名称

比值

诊疗室、检查室、预防保健用房、病房、医护办公室

1/6

1/6

候诊室、配餐室

1/7

1/7

更衣室、浴室、卫生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