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读书报告.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98365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读书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自然辩证法读书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自然辩证法读书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自然辩证法读书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自然辩证法读书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自然辩证法读书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自然辩证法读书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自然辩证法读书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自然辩证法读书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自然辩证法读书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自然辩证法读书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自然辩证法读书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自然辩证法读书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读书报告.doc

《自然辩证法读书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读书报告.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然辩证法读书报告.doc

学院:

生命学院

姓名:

王晓萌

学号:

s201015008

自然辩证法读书报告

《自然辩证法导言》是这学期张恒力老师推荐给我们阅读的。

说实话,一开始我找到这本书都有点看不下去。

内容有些晦涩难懂,第一遍断断续续几乎没有看明白讲什么,就这么放下了。

过了几天,心情不是很浮躁的时候,偶尔看看,觉得好像不是很艰涩了。

大致有了一些轮廓性的了解以后,我不知不觉的有了一些思考。

《自然辩证法导言》是对人们认识自然、认识自身、认识社会的过程做了详细的叙述。

恩格斯首先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地位做了全新的阐释。

自然科学开始于十六世纪,宗教复兴、文艺复兴或者五百年代,并且为唯物主义的理论做了准备。

这个时代的事情虽然大家普遍不是特别了解,但是历史课或者美术课的时候老师们都多多少少会讲到。

根据当时的科学新成果或者科研理论,恩格斯阅读了大量的前人的哲学和自然科学著作,并对每一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他很好的纵观了整个科学的全局,从不武断独立的看待每一个科学发现。

每一个科学发现,在他看来都是人类通向真理的一大步。

的确,例如,描绘天体、地球的起源和演化;物质世界的多种运动形式;生命的起源以及生物的进化等等。

“?

?

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之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近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十

八、十九世纪自然科学在许多领域的成果都更深刻的揭示了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性质。

自然界不是孤立的、静止的、无发展的、无规律的,新的自然科学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了科学依据。

那个时期科学还深深地禁锢在神学之中。

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给神学写了绝交书;牛顿却以关于神的第一次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个时期。

整个自然界被创造出来是为了证明造物主的智慧的理论被强烈的动摇了。

我们现在认为伟大的哲学家很多都是在17,18世纪产生的,他们属于那个时代,因为时代的关系,他们从崇拜宗教转而信仰科学,又因为科学发展的滞后,他们对于自己所怀疑的东西不能明白其中真正的原因,于是他们便开始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某种现象。

其中思考的最多的部分是关于世界的起源,或者说物质的起源。

他们开始怀疑上帝的正确性,认为一切都是有一个起源的。

正是由于对于起源的思考,便产生了德国那一拨著名的哲学家,

向康德,黑格尔等。

以前总觉得过去的那些哲学家很不可思议,为什么放着自己的工作不管甚至家庭不管,而天天琢磨一些社会与自然的问题。

但是读过导言之后,我多少有些感受,那些哲人并非异于常人,只是他们对于自己所不能解释的事情非常执着,希望能为更多的人解答这样的疑惑。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指出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者对自然科学的推动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另外,恩格斯的整体观还突破了以往人和自然界对立的关系,不仅确认自然界先于人,先于人类社会,还表示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历史过程”,这就从狭义的自然观发展到了广义的自然观。

导言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蕴含了社会与自然要全面、协调、统一的思想。

这也和咱们现如今经常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相吻合的。

也就是说,即使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早已在一百多年前就发表了,但是到现在还具有指导和启发的意义。

作为一名研究生,除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统一,我更关注的是自然辩证法对于科学研究的意义。

自然辩证法的活力,在于它与具体的科技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由于它是抽象度较高的哲学理论,所以,离具体的科技实践仍有一定距离。

要实现它对具体的科技实践的导向和规范作用,就需要将它在理论的范围内再逐步具体化,使它更接近实践。

自然辩证法渗透于自然科学。

一方面随着科学理论转换为实践目标,即科学认识和主体需要结合和统一在观念形态上的表现,使“是什么”的理论转换为“怎么做”的理论;再由实践目标展开为实践措施,即具体实践行动的纲领,使“怎么做”的理论具体化为“应该如何做”的原则,再经过信念、意志等社会心理的中介,形成确立实践措施的可行和必定成功的信念,内化为努力行动的意志,通过这种“意志的努力”,发动社会主体的体力和智力,作用于客体,物化为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

另外的一点关于科学研究的启发我觉得也很重要,那就是:

研究绝对的客观事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真正的绝对的事实是无法得到的,人们所能认识和把握的只有观察到的事实。

人们所说的事实一定是具体的观察主体在一定的理论背景指导下观察到的结果,由于人们的局限,也由于观察主体的背景不同或指导的理论不同,人们观察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一个对象常常包含有无数的信息,但具体能够观察到什么信息,即看到什么样的事实一定是和观察主体紧密联系的,另外人们观察到的事实一定是对事实干预的情况下的结果,绝对的脱离观察主体的事实是无法得到的。

也就

是我们在自然辩证法课上老师提到过的,“真理是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哲学指导着自然科学的发展方向,自然科学又为哲学理论提供科学依据。

二者相辅相成。

虽然我们作为科学研究人员,很多时候做科研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中渗透有哲学思想或者自然辩证法的原理。

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会发现,自然辩证法原理在我们的各行各业都是普遍存在并发挥巨大作用的。

篇二:

《自然辩证法》读书报告

《自然辩证法》读书报告

09材料物理林志强09328030

作为中大学子,这次是第一次读马哲原著,说来多少是有点惭愧?

?

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惭愧的想法,难道看哲学原著是一种光荣?

这是荣辱观吧,很自然不用深家思考,因为太自然了。

在看书过程中,很枯燥,不是这本书无聊,也不是这本书很难懂,相反这本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太容易理解,很多东西就好像是我的荣辱观一向顺其自然的存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潜意识了,很自然。

教育让我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表示毫无新奇,所以一路是看着,自然顺利平坦到我没有任何反思!

这是可悲吗?

辩证法中其中就有否定之否定是进步的一种方式,可是我悲哀的没有任何否定?

下面是本人读书时候的一些牵强的感觉:

不知道是恩格斯毕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写的文章的组织条例性很好,可读性甚高,总体读书速度很快,很少有停滞的片段,让我有点安慰。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部重大著作,通过阐明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哲学先驱的关系,辩驳当时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学习《自然辩证法》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根基。

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是,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矛盾是这个发展过程的内在源泉和根本动力,量变和质变是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则是这个发展过程的基本轨迹。

恩格斯认为,黑格尔辩证法的真实意义在于指出对于一个事物来说,在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

它指出了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符合事物发展趋势的新事物必然会代替旧事物。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主要分为三大部分来讲述自己对自然辩证法的看法。

一.前言,主要介绍自然辩证法出现的历史必然性和过程。

这部分中恩格斯用[历史导论]来说明世界是在变化的。

当时人们由“在西方各个学科基本完善,最重要的数学方法基本被确立”①(由此开下岔,当时量子力学还没有真正被认可,而数学中的黎曼几何也没怎样起步,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这句话是有点缺陷的)这些历史背景“形成了某种独特的观点,这个观点的核心就是自然绝绝对不变”①。

后来由于拉普拉斯,康德等人在天体学上的成就让“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和消逝着”①的观点得到支持。

继而恩格斯得到“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①

二.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这里主要表现在[辩证法作为科学]中:

“自然辩证法的规律无非是历史的这两个阶段和思维本身的最一般的规律。

它们实质上归结为下面三个规律:

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比教课书上简洁)

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

否定的否定的规律;”

在接下来恩格斯用一些科学届的例子论证了辩证法的正确性。

但是在过程中恩格斯讲到两极化,正负的,因果之类的话题时候说道:

‘严格的界线是和进化论不相容的——甚至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之间也不再是固定的了,鱼和两栖动物之间的界限也是一样。

我觉得这个是有条件的(可能恩格斯知道条件但是没写吧),其实世界上的事物都有各自的本质,正因为本质和现象让我们对各种事物进行分类,如果分类就要有界限界限的严格性,在生物学中没有体现,但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假设我们现在是在研究量子力学的问题,呵呵?

?

这个就很明显了,能量分级,界线是如此明显,或者普朗克长度>任意长度?

?

一系列都是界线!

所以我觉得在宏观上严格的界线是不存在的,但是在微观中界线必须的了。

三.各门科学的辩证内容

物理学,这个是我的老本行,但是没话说,也就是运动形式的描述,一个学科学的越久创造力就微弱,现在在物理学里面,我觉得自己是灵感枯竭。

恩格斯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能量守恒理论。

不过我对恩老的某句话很感兴趣“力作用与其上的这另一部分的反作用,最多只表现为一种被动的反作用,表现为一种阻抗。

”这看法很是精辟!

他把物理受力问题给简单化,这种思想,让我们的物理老师也是惭愧呀!

再者,他能把力个分化成矛盾的双方,那么从这个角度去看待做功,和能量问题就很系统,很容易理解了。

的确,如果让恩格斯靠高考结果是怎样呢?

哈哈?

?

数学,这方面微积分成了论证武器,过程也是可想而知,忽略xd.

生物学,达尔文那套就被搬出来咯,不过恩老的见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他辩证了分析了达尔文的一些不足。

“把历史看作一系列的阶级斗争,比把历史单纯归结为生存斗争的一些没多大差异的阶级,要更加丰富有内容和更加深刻的多”。

恩格斯把《进化论》给发展到社会科学中来了?

?

自然界和社会,我觉的这个才是《自然辩证法》的重镇。

自然界,劳动,社会,这也许是最简单的描述这种规律了,

自然界的人类通过劳动,然后形成社会,社会又反作用与自然界和人类的劳动行为。

很复杂的关系~~~

总体上说,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一部巨作,特别对于理工生,在科学研究方向上是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教会我我们分清事实,教会我们一般的研究方法,有着重大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①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自然辩证法篇三:

自然辩证法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自然辩证法导言》

《自然辩证法》是德国哲学家恩格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是恩格斯多年来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总结。

对19世纪中期的主要自然科学成就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了概括,并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念。

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恩格斯通过分阶段带领我们回顾人类社会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让我们认识到现代自然研究同以前任何辉煌的研究不同,它唯一地达到了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的发展。

通过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恩格斯总结出自然界是运动的、变化的、能量不灭等科学的观点。

他在导言里运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提供的最新成果,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考察了原始星云到星球,从无机物到生命的产生、生物进化和人类起源的过程,并根据物质运动不灭原理,论证了宇宙无限发展过程,阐明了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

而且,很好地解释了自然科学从产生到当时的发展过程,并预言了未来科学的发展的方向。

通过这次阅读导言,加深了哲学与科学之间关系的认识,我深刻的体会到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同自然科学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着的,互相影响的,自然科学的发展为自然辩证法的哲学研究提供实实在在的舞台,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为自然科学的进步提供理论的支持。

而且自从进入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极大地扩大和加深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并远远超过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眼界,

对于新时代的我们,更加需要将自然辩证思想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

并且当前我们推动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就必须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就必须将科学技术置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之中;尤其对于新时代的我们,更加需要将自然辩证法的思想与科学结合起来。

文中提到:

“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一定要灭亡”。

而现在面临的生态危机恰恰加速了这个过程。

比如大气污染导致的全球变暖使得海平面上升,物种消失,影响人们的健康等一系列危害。

我们制造了各种各样的敌人后才发现最危险的敌人竟是我们自己-人类妄自尊大,对自然无限的索取,最终遭到自然的报复。

这些事实说明,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有赖于人类文明的转变,要从战胜大自然转变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跟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脚步。

人类需要一场深刻的变革,一场绿色革命。

人类必须(转载于:

自然辩证法读书报告)学会尊重自然,不再把自然当作无止境的盘剥的对象,而应看作是人类存在的根基。

为了我们生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了我们的后代,我们的子子孙孙,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来指导实践,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迅猛,现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之快有目共睹。

但是在这样高速的发展模式下所带来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发展经济的矛盾尚未解决;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资源短缺严重;技术创新能力低,尤其是企业的技术能力创新低,技术转化的速度慢;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可持续须发展得要求;教育体制落后和投入不足;人口增长较快且不合理;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收入

分配的两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这些问题是中国在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障碍,如何有效合理的解决这些问题也成为当代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

因此,2000年11月,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而后,十六大报告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并对如何实施这一战略进行了论述。

我国生态环境己恶劣到十分严重的程度,这虽然是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但它也迫使我国必须实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只有实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才能持续,如再不进行水资源的保护,不仅北方传统缺水地区全因水资源短缺而制约经济发展,即使南方富水地区也会因水资源污染而产生水资源短缺并制约经济发展等。

由于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对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意识有了很大提高,爱护环境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行为并愿意为环境保护付出代价;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从而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资本积累有了较大增长,整体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得到加强,发展意识正在改变,正由传统的追求经济的数量扩张,转变为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正从原来以牺牲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来换取经济增长,转变为在

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长,甚至可以为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而牺牲一定的增长速度,或者是通过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来换取生态资本和资源资本;正在对科技制度、教育体制、司法体制、干部体制、市场体制、财政金融体制、外贸体制、分配体制、政治体制等进行重大的改革,制度创新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这种制度创新中,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开始得到加强,一些制约或阻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区域经济发展和分配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正开始着手解决等,都说明我国存在着许多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其发展模式是什么,却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因为如果仅仅围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社会公平公正、公众参与等这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或共同范式而没有特定的战略模式,是难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这些基本要求只能在特定的模式和在具体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

而特定的模式与经济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国情中是不同的,如对公平与公正的理解,不同的文化对它们的理解也就不同,对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保护方式与程度也不同,所以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还必须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特定

模式。

篇四:

《当代自然辩证法导论》读书报告

《当代自然辩证法导论》读书报告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是系统化、理论化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

《当代自然辩证法导论》是广泛地吸取了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新成果。

介绍了现代科学哲学的理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部分,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技术的基本理解、技术方法、技术演化的观点;科学技术与社会部分,着重探讨了科学的社会运行、科学对文化的影响的问题。

《当代自然辩证法导论》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当代自然观(第一章-第三章)、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第四章-第七章)、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第八章-第十章)、科学技术与社会(第十一章-第十三章)。

第一部分讨论的是自然界存在与演化的辩证法,第二部分为科学发展与研究的辩证法,第三部分为技术发展与研究的辩证法,最后一部分是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互动的辩证法。

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便开始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获得了对自然界认识的主观辩证法,产生了对自然界的总体认识———自然观。

自然界是在发展的,人对自然界的认识也是发展的。

作者详细论述了自然界的物质系统和演化发展,阐明了自然界的辩证法。

但是,就自然辩证法的科学精神而言,它绝非是就辩证法而论辩证法,它要勇敢地面对人类存在的问题,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当人和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的时候,自然辩证法必须发挥它解决这种矛盾的特有功能,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

自然观要对自然界的物质构成及其演化作出合理的说明,要把握深受人类活动影响的那部分自然界的发展趋势,要对人类自身的前途、命运作出严肃的思考和预测。

所有这些,都与当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具体知识有关,但又不是简单地包含在具体知识当中。

因此,研究当代自然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为工具,对当代学技术的重要成就进行总结、提升,最终形成合理的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实践活动,科学方法是探索自然,获取科学知识的程序、途径、手段、技巧或模式,它通常在步骤上有比较系统的有序的、合乎逻辑的排列,科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科学探索的原则。

从总体上看,科学方法主要包括科学观察的方法、科学发现的方法以及科学理论评价的方法。

从科学方法的来源看,它主要来源于观察、发现及评估活动中的认识论问题,因此,哲学认识论是科学方法论的核心要素。

科学观是关于科学及其发展的一般性认识和由此形成的总体观点。

基于不同的理论视角,人们可以得到关于科学发展和研究的不同认识。

本书主要从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视角来理解科学发展、科学理论与科学方法。

技术的哲学分析有赖于技术应用科学之中独立出来,有赖于技术研究形成自身独特的概念范畴。

某种程度上,技术既是实践的,也是认识的。

技术作为人类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这就决定了技术发展中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一方面,基于自身的内在矛盾运动,技术有自身的发展及演化规律,另一方面,它与社会的科学、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诸因素相互影响。

由此,技术演化呈现出错综复杂、与各种社会活动密切关联的发展脉络。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产物,它的性质与结构、社会组织与条件、社会功能与价值、发展模式与趋势,构成了科学技术观的基本内容。

在狭义的科学观的基础上,本部分进一步从科学技术的外在社会特性方面,来理解由科学技术及其发展所形成的总观点。

在进行哲学层面的反思时,我们重点把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加以考察,通过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观等

问题的讨论,在总体上理解和把握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互动的辩证关系。

在这一部分,作者从对科学技术的界定出发,在论证科学技术的性质与结构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科学技术的社会支持系统及其发展的社会条件,认为人才支持系统、经济支持系统、实验技术装备支持系统、图书情报支持系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支柱。

科技要发展,必须具有这四大支柱,只有这四大支柱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加速科技的发展,达到“科教兴国”的目的。

科学技术发展还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优越的社会条件、良好的文化背景,这些是“塑造科技实力雄厚,科技水平先进的民族和国家的重要保证”,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必备条件。

作者从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这个前提出发,在本书的最后又回到了人对自然认识和改造这个出发点。

人类社会只要在发展,就会出现自然、人、社会三者的协调问题。

如何实现这个协调,本书作者认为,只要我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确立全新的生态观念,中国在协调自然、人类、社会的关系方面,一定能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当代自然辩证法导论》的这个结论,不仅实现了理论为实践、研究为现实服务的愿望,而且也达到了全书构成一个相对圆满的理论框架的目的。

该成果告诉我们,自然辩证法在注重研究基础性理论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现实性问题的研究,这是自然辩证法这门学科的生命力所在。

作为一名研究生,除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统一,我更关注的是自然辩证法对于科学研究的意义。

自然辩证法的活力,在于它与具体的科技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由于它是抽象度较高的哲学理论,所以,离具体的科技实践仍有一定距离。

要实现它对具体的科技实践的导向和规范作用,就需要将它在理论的范围内再逐步具体化,使它更接近实践。

自然辩证法渗透于自然科学。

一方面随着科学理论转换为实践目标,即科学认识和主体需要结合和统一在观念形态上的表现,使“是什么”的理论转换为“怎么做”的理论;再由实践目标展开为实践措施,即具体实践行动的纲领,使“怎么做”的理论具体化为“应该如何做”的原则,再经过信念、意志等社会心理的中介,形成确立实践措施的可行和必定成功的信念,内化为努力行动的意志,通过这种“意志的努力”,发动社会主体的体力和智力,作用于客体,物化为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

另外的一点关于科学研究的启发我觉得也很重要,那就是:

研究绝对的客观事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真正的绝对的事实是无法得到的,人们所能认识和把握的只有观察到的事实。

人们所说的事实一定是具体的观察主体在一定的理论背景指导下观察到的结果,由于人们的局限,也由于观察主体的背景不同或指导的理论不同,人们观察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一个对象常常包含有无数的信息,但具体能够观察到什么信息,即看到什么样的事实一定是和观察主体紧密联系的,另外人们观察到的事实一定是对事实干预的情况下的结果,绝对的脱离观察主体的事实是无法得到的。

也就是我们在自然辩证法课上老师提到过的,“真理是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哲学指导着自然科学的发展方向,自然科学又为哲学理论提供科学依据。

二者相辅相成。

虽然我们作为科学研究人员,很多时候做科研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中渗透有哲学思想或者自然辩证法的原理。

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会发现,自然辩证法原理在我们的各行各业都是普遍存在并发挥巨大作用的。

通过研读《当代自然辩证法导论》,我们了解到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辩证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我们要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同步,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就必须以科学的辩证法来指导。

自然辩证法能够使我们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提高整体素质,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习辩证法,也是我们探索自然界奥秘的需要,有助于我们创新意识的树立和能力的培养,并指导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

篇五:

自然辩证法读书报告

建设创新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